登陆注册
3009000000013

第13章 理性原罪——多重选择下的冲突

我们头脑中的逻辑从何而来?当然来自非逻辑,这非逻辑的范围本来必定是极其广阔的。

——弗里德里希·尼采

亚里士多德曾问:面对两根同样的肉骨头,一条理性的狗该作出怎样的选择?

哲学家布里丹给出答案:一头绝对理性的驴子,恰处于两堆等量等质的青草中间,将会饿死。因为它不能对该吃那一堆作出理性的抉择。

女人是天生的哲学家:婆婆和我同时掉河里,你先捞谁?

一个绝对理性的人,将比“布里丹之驴”更加不幸。

★令人迷惑的选择

一家小吃店,店面不到30平米,却品种齐全。墙上标满了200多种小吃,看完要5分钟。

客人:来份儿宫保鸡丁盖饭。

老板:好嘞!

客人:原来你们有河粉!给我换成河粉。

老板:好嘞!

客人:哇,原来你们有米线!不好意思,我要米线!

老板:好的,换米线。

客人:哇,原来你们还有炒米线!我要炒米线!

老板:炒米线,确定吗?

老板要知道,顾客是没错的,错就错在,他给了顾客太多的选择。别无选择与选择过多皆是烦恼!

店主一定认为,选择越多,满足的客人越多,客源就越多。

想法没错,但这有两个问题,第一是特供的选项太多了,成本也增加了,一些菜品即使卖的很少,也要预备着。另一个是,作为一家小快餐店,尤其在吃饭的高峰期,应尽量提高餐桌利用率。当客人陷入选择的困境,必然在点菜环节耗费太多时间。

其实,老板应该明白,80%的利润,来自20%的菜品类别,其余的菜品只是陪衬而已。这是管理学中的“二八法则”。

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国际快餐连锁巨头的菜品种类是最丰富的。它们在世界各地的餐厅推出的菜品不尽相同,如在意大利,顾客若不想进食麦当劳巨无霸,可以下单要求一客即煮的意大利面。在法国,当地的麦当劳会供应红酒,还每年举办乳酪节促销活动。

肯德基每年都会在国内推出一些新的快餐品种,但是也会淘汰一批卖的不好的产品。

企业不能仅靠产品品种丰富来赚钱。肯德基、麦当劳想凑齐200个品种轻而易举,但他们深谙“二八法则”,只要保留当地最受欢迎的品种,再加一些陪衬菜品即可。

★单一的选择

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夏娃:亲爱的,你会全心全意爱我吗?

亚当:这简直是一定的。除了你,我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几百年前的英国,有位叫霍布森的马场老板,常常租马给剑桥学生。霍布森不认为那些学生会好好照顾他的马,所以他制订了一个规矩,使他最好的马不被挑走:学生哥只能牵离马厩门口最近的那匹马,否则就不许牵走任何一匹马。

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为“霍布森选择” (Hobson"s choice)。亨利·福特就实践过“霍布森选择”。

福特T型车一度是市场霸主,亨利·福特的传世名言是:你可以任选汽车颜色,只要是黑的就行。(You can have any color you like, as long as it is black.)

福特的理念很快被市场打垮了。1926年,痛定思痛的福特开始增加彩色车,但已经无力挽回被抢走的市场,一年之后T型车停产。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即便是孪生子。消费者有自己的想法,商家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应该是有区分的。

比如宝马汽车,在颜色上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客户甚至可以自选颜色,红、白、黑乃至粉色的、车座皮革的颜色、驾驶盘、轮胎、电子配件等等,选好后车厂才开始制造客户要求的车。

但这是不是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理性的,太理性的

我们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产品和服务,是不是选择越来越自由了呢。

事实上,社会越进步,作出选择反而越困难。过多的选择令人感到不安和为难,尤其是当这些选择都很诱人的时候。

美国行为经济学家丹·埃瑞利曾经在加利福尼亚选了一家超级市场做研究。

为了满足顾客不同口味的需求,这家超市准备了250种不同口味的茉末酱、75种不同的橄榄油、300多种果酱。

埃瑞利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地试验计划,并在超市的同意下,续两个星期在摆试吃柜台。

埃瑞利准备了两批试吃货品,每隔一个小时轮流更换。

第一个小时摆出24种不同的果酱,另一个小时只摆出6种。

这两批果酱都经过试吃专家评定,并小心挑选过,都同样的美味可口,只是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罢了。

在研究期间到这个试吃柜台的人,都可以拿到一张价值l美元的代金券,可用来购买店里出售的任何果酱。

每一张代金券上都附有暗记,以分辨顾客拿到代金券时,试吃摊子是摆出6种果酱还是24种果酱。

埃瑞利想知道面对24种果酱的顾客,是否会被这么多的选择搞得晕头转向,根本无法决定买哪一种了。跟只有6种选择的人相比,他们是否更不可能买东西。由于有暗记的帮助,就很容易追踪这两组顾客的行动。

或许有人认为,选择越多,销量越高。但事实恰恰相反。

那些尝了6种果酱的顾客,买了比较多的果酱。虽然在摆出令人眼花缭乱的24种果酱时,试吃柜台吸引到的顾客比较多(145人对104人),但他们只有 3%真的使用了代金券。而只有6种选择的顾客,却有 30%后来买了果酱。

“人们看到24种不同果酱摆在面前时,常常会不知道选哪种好,”埃瑞利说,“最后,他们通常哪种都不买。”换言之,面对的选择越多,就越难取舍。

这个研究结果似乎只是一般常识,可是这种现象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人们的选择越多越好吗?这是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冲突下的选择

假设你正准备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可是还没有想好买哪一种品牌或是什么样的机型,就连想花多少钱你都还没想过。

一个周末,你去电子市场,注意到某家经销商上打出的一个广告,表示有一种畅销的索尼笔记本正在打折促销,只卖9999元。

你已经在网上查过了,这个价钱远低于平时的零售价。你会怎么做?

A.买下它。

B.暂时不买,再了解一下其他机型。

现在,假设你继续向前走,看见一家经销商也打出了相似的广告,只不过是表示有一种高级的戴尔笔记本只卖 15999元。你知道就像前面的索尼机型一样,这个戴尔机型的价格也非常合算。你会怎么做?

A.买下这个戴尔机型。

B.买下索尼机型。

C.暂且不买,再了解一下其他机型。

特韦斯基和曾经做过类似试验,在斯坦福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找了两组学生,分别向他们提出这两种假设情况。

碰到第一种情况的学生,绝大多数表示他们会买下索尼笔记本,只有大约1/3的学生表示要再多看一处地方。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趁机把东西买下来绝对是合理的做法,因为这个索尼机型的价钱不但非常合算,而且是你早就想买笔记本电脑。

但是,面对第二种情况的学生,只有 27%表示他们会买下索尼机型,大约同样多的学生会买戴尔机型。但是,几乎有一半的学生(46%)表示他们会按兵不动,等着看市面上还有什么好东西。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个矛盾的现象:多了一项合算的选择,反而使人犹豫不决,结果让更多的人决定暂时不买了。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很容易得出以下的结论:在生活中面对的选择越多,我们越是举棋不定,结果什么也没有选择,反而让机会白白流失掉。

特韦斯基认为,一般人在面对许多可供选择的诱人方案时,因为害怕后悔,更可能决定暂缓采取行动,或是根本不采取任何行动。他据此确立了“冲突下的选择”这一理论。

★当机器人有了感情

一个机器人有了感情,他究竟是机器,还是人?

这是科幻作品老生常谈的一个主题。

人工智能专家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指出:“问题的关键不是机器人能否拥有感情,而是机器人在缺少感情的情况下,是否还是智能的。”

且听一个寓言。

熙奈博士模拟了一个新次元,里面安放了一些人工智能。

其中有一位名叫野比,他是一台纯理性的机器。甚至,他连机器都算不上,他只是一串代码,一个程序。

野比崇尚理性,是一位完美主义者。

毕竟是人工智能,在熙奈博士眼里,野比好像缺少点激情。

一天,野比要外出办事。

家里衣橱里有两套除了颜色完全一样的西装,该穿哪一套呢?

野比陷入了抉择的困境,或者说,程序崩溃了。

真正意义上机器人,必须有适度的非理性。

神经科学家(可不是“神经病科学家”哦)安东尼奥·达马西奥(Antonio Damasio)认为,情绪(或感情)的某些方面是理性所不可或缺的。乐观而言,在决策中,感情为我们指引正确的方向,并将我们带到合适的地方,在这种地方我们就能正确使用逻辑工具。

安东尼奥观察了一些大脑前叶遭受损害的病人,这些病人仍具有记忆、语言和其他认知技能,但是失去了“感受”能力,换个说法是已无感情。他们能够“认知却无法感受”。他们失去了有效地进行选择的能力。由于没有感情,当他们被要求做一些简单的决定时,就陷入了无尽的“成本–收益”权衡之中。

柏拉图说:理性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

尼采反驳:一切理性的事物,追根溯源,血统并不纯洁,都是来源于非理性。这是理性的巨大原罪。

★好花堪折须适时

最古老的爱情神话是,上帝将人一分为二,所以人一来到世上就在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这说法挺好,但它的意思是:有(而且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弱水三千,你可知哪一瓢最甘美?

无垠的麦田,你可知那只麦穗最大?

假如上帝告诉你,从你18岁到38岁,每年会有5个和你有缘的人出现,但你只能有一次婚姻。

你该怎么选择自己的终身伴侣?

如何从他们当中挑选最好的一位作为结婚对象?

如果太早结婚,就等于放弃了在那些可选的对象中。如果你想骑驴找马,那么违反了游戏规则。

但时光不等人,等你左挑右选,把一切都规划好了,意中人可能早就成了别人的配偶。错过最佳婚期,就等于把自己“砸手里”了。

现在就来场“沙盘推演”吧。 理智告诉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遇到的人,TA是最佳伴侣的概率只有1%,同样地,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甚至后面的人,情况都一样,每个人都只有1%的成为最佳伴侣。

问题是:假如你遇到的头一个碰巧是最好的那个呢?你把TA淘汰掉了,以后约会的对象“一蟹不如一蟹”,岂不是遗恨终生吗?

遇人不淑,却要年年月月在一起,或遇到最值得爱的人没有抓牢,这是流行歌曲永恒的主题。

女儿年龄渐大,还是不肯结婚,母亲很是着急。

女儿不以为然,说:“没关系,海里的鱼还多着呢。”

母亲回答:“可是鱼饵放得太久,就没有味道了。”

人在上了年纪以后,事业成功带来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小,而感情寄托,家庭价值日益显得重要。从这个角度看,过于晚婚并不合算,应了一句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理性人生应该追求幸福的最大化和痛苦的最小化,所以,应在婚姻的时间和收益的关系上找一个均衡点。

人类在抉择面前,并没有比“布里丹之驴”聪明多少。

布里丹,这个喜欢讽刺人类愚蠢的士林哲学家,最后和苏格拉底一样,不得善终,被人装进口袋投进了河里。

★决断力崩溃

抉择悖论问题,是不是等于找到了“理性人”的证据?

这确实是一种悖论,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我们从不认为小聪明等于大智慧。

恰恰是这种太理性,反映了一种非理性。人们嘲笑“布里丹之驴”愚蠢,正是因为它过于理性。

人类之是“准理性”的物种,绝对理性,其实是一种非非理性。

如果非要每一步都做得绝对理性,每一步都不踏错,就注定茫然,崩溃。

观察太精确、推论太迟缓的生物不适于生存。为了生存,宁肯错误而不愿等待。

选不到最优,就选次优,这才是最经济也是最理性的行为模式。

选择的冲突和固守现状偏执交织在一起,必然导致决断力崩溃。

同类推荐
  • 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1001例

    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1001例

    我国成功的加入WTO,既给我国酒店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契机,同时也给我国原本存在局限发展的酒店业带来了空前的挑战。本书根据国际和国内酒店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尤其借鉴了邀请到的中外50位世界顶级酒店专家的成功管理经验,和对世界500强酒店企业进行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并对他们的管理经验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把这些先进的经验和成功的方法,运用最佳的方案,最佳的管理策略总结和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这套健全的现代酒店经典管理制度。
  •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本书对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特别是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根源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将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与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所提供的隐性担保结合起来,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或有负债的积累情况。
  • 强国之路20年

    强国之路20年

    本文为著名作者刘战英所著的社会理论专著,刘书林,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 一番求索志难移

    一番求索志难移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2010年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收关之年。在这三年中,厉以宁先生仍著述不断,成果迭出。本书为厉以宁先生自选2008~2010年期间研究成果,共计32篇,包括发表的论文和公开演讲。内容涉及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林权制度改革、民营企业发展、资本市场发展、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外汇储备问题、中国经济改革的回顾和发展方式转变等专题,均为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性的重大问题。文集字字见真,实实在在关注经济民生,洞察世事变化,回顾发展历史看新经济转变,深刻剖析中国经济发展之问题所在,把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之本质及解决方案呈于众前。
  •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人为本的中国金融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共9章,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阐明本课题的指导思想、研究目的和意义等,包括第一章“导论”。第二部分论述以人为本的金融,包括第二章“以人为本的金融”。第三部分论述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包括第三章“全面协调发展的金融”。第四部分论述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包括第四章“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和第五章“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是中国金融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第五部分论述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内容,包括第六章“完善金融运行机制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等内容。
热门推荐
  •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

    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闹我很矜持

    别闹我很矜持

    如果没有医院的检查报告,她不会想起那一夜……六年前,她是他醉酒下迷失的小鹿,他甚至不曾记得一夜缠绵,可她却为了他献上自己的贞洁当她与他,多年后相遇,对于不毫不知情的他,她又该如何面对……三个萌宝在自己亲爹面前追问她要爹爹,让她不知所措囧到家……萌宝伸手指着总裁大人说:“妈咪,这是我们的新爹地吗?”
  • 重生之大土豪

    重生之大土豪

    这下杨星牛逼了,重生到了十二年前那个高中时代的自己,不但拥有了一台能够搜索到未来新闻的智能手机,脑海中还多出了一个培养土豪的大土豪系统,一旦没有完成其中的任务,自己就为遭到扼杀。乔布斯:我刚有想法制造智能手机,你就搞出来一台了?杨星:我只是兴趣爱好比较广泛而已…陈天乔:我刚想收购起点中文网,你就收购了?杨星:我只是兴趣爱好比较广泛而已…滚石唱片公司:怎么你旗下的艺人个个都这么火,怎么你写的歌首首都那么红?杨星:我只是兴趣爱好比较广泛而已…普拉蒂尼:你把所有足球先生都搞到一个队伍里面,这球还怎么踢?杨星:我只是兴趣爱好比较广泛而已…当所有人都在惊叹,这个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不得了的土豪的时候,杨星却还在为如何不被自己的大土豪系统抹杀而烦恼着。
  • 恨遗南国

    恨遗南国

    她问他,“我将来会怎样?”晨颜煞有介事,取了她的生辰八字,仔细一排,“呀,是孤独终老呢!”随即又笑道:“不过,庆幸你遇到我,总归是能化解的。”他忽然欠了欠身,凝注她的一双眼,认真问道——“你心中有没有人?”暮雪刹那愣住!如何回答?她面对的是一个不留情面的人!不择手段,心比海深!纵然此时此刻,他双眸翦水,正满怀期待的瞧着自己。她一咬牙,狠下心,道:“没有!”他却不死心,面不改色,“看着我的眼——再说一次。”她毫不退却,盯住他的一双眼——已然蒙了一层失望,失却了亮光,却毫不示弱地,拼命地承接她的目光。两两对视间,她又一字一顿道,“我——没有心上人!”一切都死了。
  • 尸体

    尸体

    一滴血,一个人,一座城,化为地狱之界,以一种暴风之势席卷世界,毫无准备的世界迅速成为丧尸的世界,而留下来的人类,与丧尸的战斗也才刚刚开始……
  • 反骨家族:借你种生个娃

    反骨家族:借你种生个娃

    20岁她想生个娃,一次朋友生日派对上,她相中了他,一个长像俊美,风流倜傥,最主要的他足够花心从来不对女人用情,所以最适合了,他第一次真心爱上的女人,竟然是他孩子的妈。
  • 总裁爹地讨厌你:别碰我妈咪!

    总裁爹地讨厌你:别碰我妈咪!

    当她一步步靠近他的时候,有些失望,他的礼服满是褶皱,眼睛里布满血丝,身上还有昨晚狂欢留下的刺鼻的酒气,甚至,她还闻到了欢场女人惯用的浓烈的香水味……但是,今天她就是他的妻子了,“我愿意”,她偷偷吻住他的唇。“本来不想碰你,既然你这么主动,来吧!”他翻身将她压在身下,邪魅地笑着。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上)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克丽丝汀的一生(上)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锦沫

    锦沫

    在九州国巴渝之地,现在已经比较发达,夏沫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女孩,她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她的姐姐大她很多,夏沫为了梦想努力奋斗,一次偶然的机会进入了国际一流名牌公司,成为首席设计师的徒弟,并遇见了男主卡兰,男主对这个女孩产生了好奇,开始有意无意的接近夏沫。这对于夏沫来说不知是好是坏。
  • 冰一听雨随笔

    冰一听雨随笔

    游戏奇迹MU,曾经喧嚣,张扬,硝烟渐逝,不变的还有回味!2002年中土大陆奇迹问世,自次属于奇迹的心境始终围绕你我!虽然现状是惨淡的,情绪依旧狂热!第一部是冰一听雨随笔系列(1~8),是感喟的短文!(奇迹MU战国合并游戏区,2区1~7服合为冰之平原一区后的所谓冰一时代,以及后期新开的区冰霜之城1区新冰一),系列文围绕冰之平原时期为主而作,以前没有发表权威文学站上,我只是发在17173奇迹游戏站分享给网友或我sohu博客上,整理下在本站推出第二部是奇迹感想与杂谈。第三部正文部分:江湖之远,咫尺指间,相忘与相守,风雨蹒跚,爱恨情仇得“奇迹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