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6400000036

第36章 传承事业——破除富不过三代的诅咒(2)

“天下事,什么都可以做得出来,惟独子女教育没有办法做。这是自然的。上帝创造人,有好就有坏,有兴就有衰。一切就好像是一个圆,在上面,有钱了,会下来的。下到这里来,穷人太多了,又往上跑,跑到上面又掉下来……跑到顶端的人很有限,一百个、一千个人里也没有一个。总之也要下来的,好像蚂蚁一样,在圆球上跑,跑着上去,跑着下来。”

由上面的谈话可知,王永庆认为,教育子女应该要严格,可是没有办法做到,而环境的力量自然会塑造他们。因为有钱人家的子女一切都有依靠,不需要太多的努力,也不必在竞争中求生存;可是贫苦家庭的子女便不同了,为了求生存,即使再苦也非做不可,得到一点辛苦的代价也必定克勤克俭,他的知识多半是由辛苦工作得来的,因此能培养出坚强的力量,这就是成功的本钱。

王永庆一生努力实干求合理,虽是亿万富翁,但在生活上却没有丝毫的奢华之气,这正是他为子女树立的做人的榜样。

霜炼鲜花苦练人

一般人都认为美国是一个自由富裕的国家,年轻人只知享乐而不知吃苦。其实,美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即使富裕的家庭也不例外。

王永庆指出,美国的孩子有很多去当送报生。美国报纸一份就有七八张,像一本书那样厚。送报要早,风雨无阻,负责的份数必须送完。美国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都鼓励孩子去送报纸。他们并不像台湾的妈妈那样“帮助”孩子送报纸,而是要求他们自己独立完成。虽然收入微薄,但会养成孩子早起,不怕风吹雨打、勤勉耐劳等好习惯;而且让孩子知道赚钱不易,自然不会奢侈浪费。

有一位在美国休斯顿大学教了20多年书的黄教授,他是王永庆的好友。有一天,他笑着对王永庆说,他虽然是大学教授,但也当小工割草赚钱。王永庆认为不可思议,黄教授说确有其事。

原来黄教授有3个孩子,大孩子已12岁了,为了让他养成劳动的习惯,暑假找了一个园丁的工作,割草整理庭院。12岁还不能驾车,所以黄教授每天早晨开车送他去上工,中午由主人家供应简单的午餐,下午5点钟再去接他回来。有一两次,黄教授照常去接他的孩子,而他的孩子工作尚未完成。有一部分的工作,如果当天可以完成,第二天不去上工也可以。黄教授去的时候,他的孩子正在割草,如在那边等着,也是浪费时间,为了给孩子一个深刻的印象,他脱下西装,蹲下去参与工作。黄教授这样做不是为了帮孩子赚钱,不是为了让孩子早点完工,纯粹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劳动的神圣,他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劳动的快乐。所以,黄教授津津乐道,说他今天虽然是大学教授,却也做了园丁,割草当小工赚钱。

王永庆听了这话非常感动,这一席话说得很合情理,非常正确。他说:“我相信黄教授叫他的孩子利用暑假时间去当园丁做小工,绝不是为了区区几十元的工钱,而是希望他的孩子趁此机会来磨练一下自己,体会一下工作的苦和苦后的乐趣。”

有一次,王永庆谈到母鸡喂小鸡的原则。他说:“我们都知道刚生下来的小鸡是很脆弱的,自己没有办法吃养鸡人喂食的米粒,母鸡会将米粒啄碎,再用口水润滑后分给小鸡吃,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等到小鸡渐渐长大可以自己找食物吃了,母鸡就要它们自立,不但不再喂食,如果可以自立的小鸡还要来抢食母鸡喂给下一窝小鸡的米粒时,母鸡会恶狠狠地将它赶走。”

从上面母鸡养育小鸡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母鸡对没有自立能力的小鸡会尽力地照顾;但是对已经能够自立的小鸡绝对不溺爱,一定要求它们自食其力,这就是母鸡养育小鸡的原则。

王永庆感慨地说:“很多做父母的人,对于自己的孩子,从小养到大,甚至大学毕业结婚以后,还要把财产分给他,养他一辈子。这种过度溺爱保护的结果,常常使得下一代懒惰腐化,害了他的一生。这种‘爱之适足以害之’的例子我们常常听到,比起母鸡养育小鸡所奉行的原则,实在应该感到惭愧。”

他认为,父母养育儿女,应设法使他吃饱穿暖,筹措学费让他受教育。及至成人,就必须让他独立,不可再予溺爱,甚至将财产全部留给他;否则孩子将永远长不大,不能坚强的站起来,无法自谋生存,爱之反而害之。

当然,对于孩子适当的保护是应该的,但要注意程度,也要注意时间。譬如父母对学走路的孩子,看着孩子摇摇摆摆地走路,虽然不再扶持他,孩子可能会跌跤,但是会爬起来再走,最后终于学会安稳的走路,进而学会跑,学会跳。

如果老是把孩子放在“螃蟹椅”上,养成孩子的依赖心,他永远学不会跑、跳。所以,教育孩子,必先使其能吃苦耐劳,让他接受磨练、接受打击,帮助他独立,以培养成坚强的独立精神和奋斗力量。这也才是父母爱护子女的真谛所在。

台湾地区有句俗话说:“烂土糊不上墙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用心捣过的泥土,因为里面含空气太多,无法黏于墙壁上,就像人不经过磨练与打击,也绝对无法产生力量。

谈到磨练,使我们想起以前传授技艺的老师傅。

老师傅教徒弟极为严格,打骂是家常便饭,除了供膳宿之外,几乎没工资可拿,不能吃苦耐劳就学不到技术。此外,老师傅还规定习艺的时间为三年四个月。学一门技术似乎不用那么长的时间,可是除了技术外,忍耐力的磨练与心智的成熟,这些要件加起来,三年四个月就不算太长了。

如此磨练出来的徒弟,技艺才会圆熟老到,做事绝不毛躁马虎,那真正是熟而为巧匠。

在金钱主宰一切的社会里,没钱是寸步难行的。穷人认为自己是因为钱而被别人看作穷人的,所以他们就拼命地去赚钱,省吃俭用的攒钱。

一旦有了钱,穷人一是穷奢极欲挥金如土的挥霍钱,花钱摆样子让别人来看,自己是有钱人,而不是穷人。二是为子女铺就一条锦绣前程,他们认为子女怎样都行,就是不能没钱。

王永庆不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教育子女,一定先要孩子学会吃苦耐劳,让孩子接受磨练,接受打击,帮助他独立,以培养成坚强的独立精神和奋斗力量。他认为这才是父母爱护子女的真谛所在。

王永庆教子十分严格,从小就培养他们养成刻苦耐劳的习惯,训练他们崇尚俭朴的生活,并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人格。

王文洋13岁就被送到英国读书。在学校里,同学之间讲究服从与尊重,低年级的学生有时候要给高年级的同学洗衬衫和擦皮鞋,这是学校训练耐性和扶植合群的优良训练方式。

王文洋是学校里惟一的中国学生,经常受欺侮。王永庆当然知道这件事,但他还是鼓励儿子坚持下去。由于受父亲的教导与影响,为了改变现状,他只有学中国功夫展开还击。这样一来,他不但不再受欺侮,而且还获得了同学的尊重与拥护。

王文洋渐渐明白父亲对自己的良苦用心,明白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王永庆为儿子也仅仅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开销,并没有因为家中的富有而负责到底,而是让儿子尽早地独立自立,学会珍惜时光珍惜生活。王永庆百忙之中经常给儿子写信,不断地鼓舞他并教导他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王文洋取得企管硕士与化工博士两项学位之后,王永庆也没有让儿子进自己的公司。因为王永庆知道,知识不等于学识,学识不等于本事,儿子必须经过社会的锤炼才能独挡一面。

王文洋毕业之后找了一份工作自力更生,连买车的钱都是自己赚的。

王永庆虽然教子严厉,但是儿女对他却是诚心佩服,因为王永庆本身的言行就是儿女最好的楷模。

一个人的财富可以被剥夺,一个人的肉体可以被摧残,惟一不可战胜的就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作为一个真正的富人,王永庆送给儿子的不是一大笔一辈子也花不完的财产,而是给儿子装备一种意志,一种精神。他知道,一个人只有有了坚如磐石的意志、赴汤蹈火的气魄、滴水穿石的精神,荣辱不惊的心态,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富人。

兄弟情义是动力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孤立无援的,成功的背后必然有人在默默地支持与奉献。王永庆除了有三夫人李宝珠为他照顾家事外,小他五岁的弟弟王永在实在是他生意场上的好帮手。王永在原任台塑集团副董事长,是陪伴王永庆时间最长的事业搭档。媒体在评价两个人几十年的合作经历时,经常使用的词语是“珠联璧合”与“相得益彰”。一家杂志的文章说,王永庆、王永在兄弟一静一动,从年轻时代开始,王永庆负责规划事业发展方向,弟弟王永在负责落实和执行。

在台塑老员工眼中,哥哥王永庆扮演着“抬头看”的角色,思索规划着台塑集团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而弟弟王永在就是“低头做”,一步步推动着台塑走向更高的阶段,王永庆建立制度,王永在落实细节。而两人的默契及信任更难能可贵,王永庆做了决策,王永在百分之百服从,而王永在执行过程拥有绝对的自主权,王永庆充分授权。有记者曾问王永在两个人有没有吵过架,王永在则委婉地说:“他讲他的,我转头走掉就是了。”

近几年来,一些欧洲经济学者突然对家族企业发生了浓厚兴趣,很多知名大学也先后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室,对其方方面面进行解构和研究。为了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令经济学者如此着迷,美国《新闻周刊》特地委托汤普森金融咨询公司对欧洲家族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分析。在强大的数据库中,汤普森的分析师们找到了答案:令经济学家感兴趣的,是大型家族企业近年来出乎意料的发展与壮大。从综合数据来看,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及英格兰的股市中,家族企业板块近10年的总体走势要强于没有血脉传递关系的企业板块。

一些专家指出,从现代管理制度出发,公司应有相互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组织体系,但很多家族企业却将三者揉在一起。很多人批评这种状况可能危害小股东利益、容易滋生内部腐败,而一些经济界人士却认为,家族对企业的绝对控制非但无害而且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专门为企业做管理咨询的律师米尔斯泰因认为,在那些家族成员占有董事会和管理层席位的公司中,即使出现严重分歧,家族企业最终也能迅速达成共识,因为家族企业拥有一般企业没有的东西:维护家族团结和财富的共同愿望。

或许,这种兄弟之间的情义、家族内部的团结,就是带有家族企业烙印的台塑集团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动力。

王永庆逸闻趣事

1.说中文不轮转,讲俚语有趣味。王永庆生前经常以“田螺含水过冬”与员工共勉,要求上下一体应凭恃强韧体质,艰苦渡过难关,犹如含水过冬的田螺,在严冬过后又是海阔天空。王永庆说话时很喜欢用台湾俗话。他不太习惯讲普通话,有时候虽然“打鸭子上架”,但是讲得不是很“轮转(流利)”,听众往往“雾煞煞”。

但是听得懂的人认为,以台湾俚语贯穿话题,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会令人莞尔。例如王永庆提出的“瘦鹅理论”,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2.有人弄猴笼。2000年时,法务部门反对台塑企业购买六轻麦寮港码头用地,王永庆当时很生气地说:“有人在弄猴笼(台语),是谁大家都很清楚。”“弄猴笼”的意思就是有人在作怪、玩弄手段,要把猴子抓进笼子里,让它动弹不得。

虽然以“猴仔”来形容台塑企业很不恰当,但王永庆讲这句话时就是这个的意思,话中也含有悲壮的语气。

讲起两岸分工的问题,王永在也喜欢用俚语,他最常说:“大粒石头也要有小粒石头塞缝(闽南语)。”“大石头”是指台湾的塑化业者,“小石头”是指在大陆从事塑料加工的台商。王永在认为,一旦大陆各大石化区设立后,当地台商自然会购买便宜且方便的大陆原料。台湾塑化产业若失去这些“小石头”支撑,“大石头”就会不稳固,甚至可能倒塌。

2000年底,中油与台塑企业展开油品战,发动抽奖促销活动时,王永在曾说:“一只猫仔困好好,你要将它搔醒,醒来后变成了一只虎。”所谓“猫仔”是指“中油公司”。醒来后的“中油公司”变成了强劲的竞争对手。因此王永庆、王永在兄弟指示台塑石化、台亚石油公司拓展台塑连锁加油站时,要求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不再举办促销活动。

3.座车跟他18年。王永庆出身清寒,做生意逐渐发达之后也不改勤俭本性。王永庆的凯迪拉克加长型座车整整跟了他18年。

4.住饭店不爱大房嫌晚上尿尿麻烦。王永庆入住剑湖山王子饭店并畅游主题乐园时,舍总统套房改住一般贵宾套房,表面上是说房间太大,晚上尿尿麻烦,其实是显露王永庆节俭习性。

5.肌肤光滑,芙缇最佳代言人。王永庆创立台塑企业,对所有的产品深具信心。近两年来,台塑生医连续开出多项保养产品,他也担任试用者,使用过后的效果不错,台塑生医才会推上市面。

王永庆生前脸部肌肤光滑细致,除身体健康外,擦了四年的芙缇(Forte)草本保湿营养凝胶更是功不可没。五年前,王永庆要出国,因国外空气干冷,他女儿王瑞瑜建议带一瓶保湿营养凝胶带在身边擦抹。当时,台塑生医(前身为台化清洁剂事业部)协理杨昆烈拿了一个不起眼的瓶子,装满台化开发的保湿营养凝胶拿给王永庆随身携带。没想到,王永庆使用结果非常满意,他一擦就是四年。

6.体恤员工代为挂号。王永庆非常体恤员工,凡是合理的要求一点都不吝啬。但是,他更要求员工身体健康,做事才有冲劲。

某位主管一大早红着脸到王永庆办公室报告公事,报告之前就先自首“前一天晚上与客户喝酒,残酒未退,加上受到腮腺炎所苦,脸才会红红的。”

王永庆说:“不会喝酒就不要喝,到长庚医院看什么科?”这位主管答“脑神经科”,王永庆说,“那样看不好的,看不对科了。”说完就拿起电话打给长庚医院决策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吴德朗,指示马上为这位患腮腺炎的主管挂号。

同类推荐
  •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

    《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讲述了从乡村少年到童话名家,安徒生以文学的名义,向我们叙述他的挫折、泪水及心路历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丑小鸭”。他出生在丹麦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个子很高,样子木讷,有一只很大的鼻子和一双特别大的脚……如今,两个多世纪过去了,这只“丑小鸭”终于享受到了天鹅般的待遇,他就是安徒生。《安徒生自传:活出自己的童话》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安徒生的童话人生,再现生命的神奇和他一生的美丽。从安徒生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学改变命运、影响世界的力量,而且还感受到了一个不断进取、百折不挠的人的生命光彩和人格魅力。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中国十大谋略家

    中国十大谋略家

    本书讲述了中国古代十位谋略家的故事。包括:姜尚、范蠡、孙膑、苏秦、张仪、范雎、张良、郭嘉、刘基、范文程。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瓦特

    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热门推荐
  • 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

    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

    《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是对“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与成果的反映和总结,内含中央文件、领导讲话、专题辅导、典型案例、工作交流、企业实践等部分。《非公企业党建新起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图文并茂、活泼生动,融指导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可作为各级党组织研究指导非公企业党建的工具书,又可作为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和党员的学习培训教材,还可作为党建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妖帝国

    妖帝国

    那一天,人族的灵船渡过了无垠的大海,时隔万年再度踏上这块妖族的领土。勾心斗角的人族道盟遇上铁血独裁的妖族帝国。系统科学的道术体系遇上凶蛮霸道的古老荒诀。精通市侩的人族少年遇上石头脑袋的沼泽猴妖。船锚落下时的那声闷响,开启了新的时代。
  • 命中注定二度相爱:谋春闺

    命中注定二度相爱:谋春闺

    一杯毒酒下肚,宋凉月回到了十二岁。一切都还没有发生,一切都还来得及。重生过后的她,只求一世安平,可上有皇亲贵族,下有后母庶姐,处处都是阴谋、陷害、夺爱……凉月小心翼翼,步步绸缪,不愿再一次被命运操纵。可回过头来,好像一切都逃不开命运的安排,“就算你费尽心思嫁给我,不过是我的一颗棋子。”“你做了这么多,到底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让我爱上你吗?告诉你,你死了这条心!”“旁人都说我冷血无情,可我,好像对你动了情!”“凉月,告诉我,到底要我怎么做,你才能真心待我?”凉月看着他,淡淡一笑,“心门一闭再难开,请君且带真心来!”
  • 创造与发明

    创造与发明

    钟表、眼镜、电话、火车、汽车,这些在我们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物,看似平常,但这些发明创造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创造与发明》集中介绍了一些影响世界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发明创造及中外历史上知名的发明家。
  • 君云志

    君云志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五灵合一,超凡入圣!
  • tfboys之三小只虐恋

    tfboys之三小只虐恋

    十年后,在某别墅里一对夫妻展开了世界大战。“王俊凯你给我站住!看我今天不把你变成“麻婆炒豆腐”,接招!”浅幽雪一手扶着门一手拿着鸡毛掸子朝凯爷叫道。此时,小凯一面打电话一面逃跑幽幽的攻击,口中还念念有词:“王源,你死哪去了?!还不快点啊,我要死定了!”另一头的源源十万火急地“飞车”赶来。他知道如果再不快点的话:第一,凯皇会杀了他;第二,表嫂子幽肯定会宰了大哥的。他可不想自己的大哥有什么三长两短。所以不顾闯红灯地飞过来。幽看到小凯准备上车时,立马哭了起来,“哼!”了一声,调头走回家去,也不理他了。凯看到了,心疼,跑上楼把痛哭的幽幽抱下来,并叫王源把千玺喊来,一起去吃饭。王源你们是知道的-
  • 千古姻缘:纨绔千金

    千古姻缘:纨绔千金

    她,桀骜不驯,看似最有义气,实则最是无情,吃、喝、赌样样精通,唯独不碰余下的那一字,不是不能,不是不敢,而是感情太毒,她不敢涉足...
  • 十绝战神

    十绝战神

    为了心中梦想,苏然奋斗六载。可是六载之后,他才发现,梦想竟然不曾存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幻想。知道了这个残酷的事实,苏然改变了自己。淡然是他的人生态度。力量是他永恒的追求。不变的只有那颗滚烫的心。读者群:524257525
  • TFBOYS灿如盛夏

    TFBOYS灿如盛夏

    一次尴尬的邂逅让三个少年与三个少女相遇,年少懵懂的爱恋还没开始就已结束。再次相遇,时光变了,模样变了,他们也变了。因为长大身不由己,不是他倾城怎知他情深,如是他倾城,定知他情深。故事的结局早已注定,只不过无人知晓。时光的沙漏在一点一点的流淌,故事,结局,错过,相遇,在岁月的酝酿下拉开帷幕。“我爱你直到地老天荒”“我爱你,一直是命中注定。”
  • 朱自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朱自清作品集(5)(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