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6400000012

第12章 赤子之心——为两岸关系奔走(4)

对于大陆方面的决定,王永庆事后由衷地感叹说:“此一牵涉非小的事业计划案,经过提出介绍说明,便能当机立断表示接纳,显示魄力非同小可。政府处理各项案件事务有此效率,实在非常罕见,而且极不容易,对于朱副总理处事的果断明快,我们至为感激及钦佩。同时,我们也深感如果没有此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而不能拿出新产品计划,作为‘海沧计划’变迁后的应变替代方案,恐怕就难以如此圆满,可以有所交代。有此产品作为后盾,可以打开广阔的大陆市场,关键在于今后如何经营。如果在经营上能够达成预期的绩效,则在此一几近无穷大的市场中,其可供发挥的空间也是无止无尽。”

王永庆一边与大陆方面展开积极协商,一边着手推动各项准备工作。其中,仅购买炼油及轻油裂解、人造纸厂、BP厂以及年产24万吨低密度聚乙烯厂等所涉及的核心技术等,就已经支付了2 700万美元,如果再加上土地和聘请当地技术人员等费用,台塑为“海沧计划”首批共计支出人民币达5亿元之多。

当然,王永庆也预计到,“海沧计划”由于已从原先的全部外销转变为全部内销,所以台塑集团未来的产销业务实际上将涵盖整个大陆地区。内销、外销的转换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意味着王永庆的战略思路发生了调整,即进入大陆的原因由原来单纯的追求生产成本的降低转向以追求市场为主。当然,台塑若要在大陆各地布局设厂,其工作负荷及经营责任之沉重可以想见。另外来自岛内政商两界的压力也必定会使今后的路程坎坷崎岖,前景仍难以预料。

11月6日的会谈成功,无论对于台塑还是大陆,都是一件大事。当日晚,国务院领导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盛大宴会,招待王永庆一行,庆祝这次合作取得良好进展,并且大陆的工作班子已经准备好了各种文件等待签署。

可就在这时,台湾当局对于王永庆的举动大为恼火,认为“海沧计划”带给台湾岛内的“政治伤害比经济伤害大”,于是台湾岛内传出了台湾当局对王永庆提出的处理意见,内容大致是:

如果王永庆与大陆方面签署有关“海沧计划”的协议,那么台湾当局将停止台塑集团的股票交易、责令相关银行冻结台塑集团的资金往来、限制台塑集团高层人员出境。

王永庆闻知顿时既紧张又不安,但为了顾及台湾当局的过激反应,为了台塑的未来发展,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对几万名股东负责,王永庆于无奈之下只得在征得大陆方面的谅解后,决定暂缓签约。至此,轰动一时的“海沧计划”就此宣告夭折。

在以后十多年的岁月中,王永庆多次感慨万千地回忆说:“所谓失之毫厘,差以千里。当时一步之差,‘海沧计划’未能推动实施,所造成的差异极为可观。当台湾众多加工业者感受到因为工资普遍提高,已经逐渐丧失国际市场的竞争条件,为了谋求持续经营,不得不将生产线外移往工资不到台湾十分之一的大陆,此一情形就像水往下流一样,完全不是人为力量所能阻挡。尤其邓小平先生特别带上一句话,若是海沧1万公顷土地不敷使用,可以在毗邻的漳州再拨5 000公顷,而且语带鼓励。有此亲口承诺,何患‘海沧计划’不能在大陆施展!但是无奈事与愿违,众多台商分散大陆各地,形成孤军奋斗,而且前途未卜。于今思之,真是悔恨莫及!”

染指石化

石化是台塑的核心产业,也是台塑赴大陆投资的重点。

尽管早已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成为世界级的“塑胶大王”,但长期无法进入官方垄断的石化上游即石油冶炼行业。王永庆为此奋斗了20余年,才在台湾经济自由化的上世纪90年代初得以实现,在台湾兴建第一个民营的“轻油裂解厂”即所谓的“六轻”,从而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实现了王永庆多年的石化王国梦。

1993年2月26日,萧万长被素有“拼命三郎”之称的江丙坤接替,江丙坤升任台湾“经济部长”。上任伊始,江丙坤面对的台湾经济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尽管在美、台投资与贸易摩擦中,美国凭借“301”条款报复台湾的压力暂时有所缓和,但此时的江炳坤却必须专注于解决任内面临的三大挑战:六轻、“核四”和“国营”事业民营化。其中,王永庆的六轻案距1973年1月首次提出,已经差不多过去整整20年。如此看来,江丙坤要想在任内有所作为,恐怕命中注定要通过这“三大工程”来改变台湾经济的命运。

国民党当局的改变还源于外部因素。1986年3月,菲律宾马科斯政权被推翻,这给长期实行军事戒严的国民党当局造成了极大震撼。国民党于1986年3月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并由蒋经国在会上提出了“政治革新”的主张。虽然这一主张没有突破“动员戡乱体制”的范围,但“解严”、“开禁”的确是四十多年来台湾岛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变革,不仅台湾的政治体制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其经济体制也开始全面向西方的自由市场制度转型。

在六轻筹建之前,台湾有一轻、二轻、三轻、四轻和五轻,他们都统归“中油”管理。“中油”长期垄断石化上游原料业,而在“中油”之下,则是为数众多的中下游企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私人资本,并且其所迸发出的生产活力成了当时台湾地区石化业产品出口的中坚力量。但是,“中油”的垄断行为严重束缚了整个石化行业的“国际化”进程。因此,从长远看,打破“中油”的垄断地位乃势之所趋。

六轻的“情结”尚未理清,岛内石化业者便已开始叫嚷着要兴建“七轻”,给本已“雾中看花”的六轻案又平添了一份复杂。“台湾区石化公会”甚至还成立了“石化中心项目小组”,考虑建议当局有关单位将开发云林离岛工业区列入“六年国建计划项目”之一,并由业者向“政府”租地建厂,以降低投资成本。为了推动七轻投资案,“台湾区石化公会”所属的长春石化、台苯、国乔、中纤等18家公司,于日前成立“石化中心项目小组”,由和桐化学公司董事长陈武雄担任召集人,共同评估七轻的投资效益。

虽然六轻和七轻面临的问题相同,比如土地问题等,但实质上,两方在台面底下正在展开一场争夺石化资源和市场的争斗。有人甚至还担心说,由于把“许多重化工业与周边产业紧密地放在一个小范围里,即使个别企业可以满足污染防治要求,但合在一起,他们很有可能超过当地可以容忍的污染总量。”业界的反应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当局对工业用地的整体规划。

石化路上的障碍

在王永庆看来,他要建六轻的障碍存在于台湾当局的石化政策,而同行之间的竞争,他并没有放在眼里。要想攻下政府这个难关,就要联合同行,共同说服政府支持他。为此,王永庆曾多次和岛内石化业者聚餐,以化解业内的矛盾,增强石化业者对台湾投资环境的信心,同时也希望当局和业界能共同克服困难,继续在岛内投资。他希望当局对石化同业筹建的七轻应多给予支持,以利于规划和六轻一起在云林离岛工业区开发公用设施,如港口、输水管、绿带等相关事宜。如此一来,石化业的扩张不仅更符合经济效益,同时也能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对未来台湾岛内石化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有正面的帮助。

在台湾的工业化历史上,让一家企业花掉20年时间去申请一个项目,然后再用10年的时间去建设,简直就是一场雄心、耐心和决心的大比拼!1992年底,王永庆在和中下游业者进行座谈时,就曾多次以“我也着急得不行”来表达内心对六轻计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切。

江丙坤自上任后在六轻问题上一直是马不停蹄,时常听取“经济部工业局”对六轻最新情况所作的工作简报。江丙坤需要协调的最大症结在于如何取得六轻建厂土地以及取得土地之后又由谁来开发。当然,从开发的成本和效率来看,自然是由台塑集团自己开发成本最低且效率最高,另外还不会留下任何后遗症。如果以“工业局”的名义开发,并由其在完工后再发给台塑土地所有权证,那么任何一方都难以保证日后是否能避免产生什么样的变数。

筹建七轻的企业群体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国乔石化公司总经理吴丁凯就说,根据台湾中兴工程顾问公司评估,云林离岛工业区口湖段填海造地后,每坪土地售价将高达22000元,每公顷相当于6000万元,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石化业土地所取得的成本相比较,已明显偏高,石化业界的投资意愿必定会受到影响。

为化解此一疑虑,“经济部”打算和台塑集团签订买卖契约,保证在完成相关的地籍整理后,即发给台塑集团六轻建厂土地的产权移转证明。“经济部”甚至还建议以工业区开发管理基金和“行政院”开发基金的方式筹措资金,给予台塑等厂商开发麦寮工业港110亿元的长期无息贷款。对此,江丙坤一再向有关官员和媒体强调说:“这么大的投资,如果土地所有权无法确定,台塑当然不会安心。”另外,他从多个渠道获悉,依据王永庆做事的风格和胆略,台塑总是谋定而后动。如果贸然投资,一旦陷入将难以自拔。难怪王永庆一再强调,台塑六轻相关工程一定要在所有问题解决后,才能动工,否则台塑宁愿放弃先期已投入的200多亿元资金,也不愿冒被套牢的风险。“我为六轻可以说是已经筋疲力尽,再套牢怎么办?”王永庆不无忧虑地抱怨说。

为使江丙坤与王永庆之间面对面的沟通能顺利进行,“工业局”主管官员甚至在1993年3月17日先行与当时的台塑集团六轻小组召集人——台塑公司总经理王金树会谈,就台塑集团提出的土地、建港等问题交换意见。

同类推荐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拜伦 安徒生(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为“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对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和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对成长中的青少年大有裨益。
  • 朱元璋传

    朱元璋传

    本书是吴晗1948年写定的版本,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宏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本书终成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中国二十帝王另类生活扫描

    本书是一部从历史学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二十位帝王的“另类”行为的通俗性读物。在古代中国,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正是种种特权渲染了他们的另类行为。每一位帝王的另类行为背后都有着复杂而真实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另类举止,既是荒诞的,也是真实的。帝王的另类举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性丑恶的一面在作怪,没有了约束与抑制,私欲就会迅速膨胀,残暴、虚荣、好奇、猎奇等就会应运而生。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对权力加强监督和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地避免权力的滥用,防止私欲的膨胀。这些帝王的人生经历所揭示的历史教训,足以警示后人。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热门推荐
  • 贤者成长日志

    贤者成长日志

    贤者,最古老最崇高的荣耀。想要成为一名贤者,光是有着知识是不够的。他们同样要掌握着强大的力量,丰富的手段,古老的经验,以及各方各面样样精通的能力。而作为一名法师,走在这古老的贤者之路上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至少,你得把全世界的法师都揍一遍证明你的能力吧?PS1:本书慢热,如不喜请跳过序卷PS2:对于里面出现的各种既视感请不用担心,你们想的是对的!
  • 君主皇权

    君主皇权

    千年君主重生,为了再登皇权巅峰,展开了一场铁血故事,与臣斗智,与兄斗谋,与敌斗勇,疆场杀敌为国战,再现昨日帝王篇!后宫的恩爱情愁,沙场的热血沸腾,官场的勾心斗角。看我讲述异界皇权历史!
  • 星甲狂潮

    星甲狂潮

    银河历元年,人类依靠自身的力量终于走出太阳系,迈向银河时代……在这个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人类进化的方向不再单纯的局限于开发自身的强大,也不是一味的追求外力的帮助;一种崭新的途径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单兵武装与异能力量的结合,科技与生命的交融,星甲由此诞生。激烈又热血的战斗,友情与爱情的交织,梦想与奇迹的诞生,尽在星甲狂潮。
  • 特工逆袭:腹黑傻王的绝美俏娘子

    特工逆袭:腹黑傻王的绝美俏娘子

    读者群:476885935!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魔医兼特工苏挽月,不小心在与叶小受通话的时候穿越了!有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嘛?这么狗血的剧情发生在她的身上也是够了!你不能靠谱一点啊!导演,我要求改一改剧本行不行?什么?后面有我钟意的小鲜肉美男,那好吧!勉勉强强就留在这里等待小美男降临了!千万不要食言喔!不然我就会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那么红!
  • 萌妻不服叔

    萌妻不服叔

    初始时,她12岁,他24岁,中间相差了12年。她第一次觉得世界上竟有如此好看的男人,他就像一抹暖阳闯进她小小的心脏里多年后,当她偷偷亲吻他的嘴角,告诉他,我就要缠着你,缠着你一辈子,死都不放手。他愤怒过,逃避过,可一夜纠缠,让他下定决心与她在一起。但她却自杀了,他想不明白,她曾那么努力的纠缠他,引他入地狱,结果他沉沦了,却换来了她死都不想和他在一起。四年后,他要结婚了,而她成了未婚妈妈。再相遇他并未刻意与她纠缠,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曾经犯下的错总会有人要买单。他们之间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掺杂的东西太多了,要如何,才可以有被珍爱的人生。
  • TFBOYS之苦恋

    TFBOYS之苦恋

    爱了你十年之久,连一个回眸都得不到,王俊凯,你为什么要骗我···············王源,你爱笑,十分暖,但是我真的对不起你······················易烊千玺,你对我十分好,但是我爱的还是王俊凯·············
  • 文字电影

    文字电影

    中国电影电视剧本量产集,经典就是得到认同。
  • 达生

    达生

    随意的小故事,背景不定,狗血酌情!就酱!
  • 巫神之裔

    巫神之裔

    宠物医生白超,因胡说八道说狗见鬼了,被绑架参加一个营救大学生探险失联的救援队,谁知道竟牵出一个千年迷局,两尺高的小矮人,巴蜀丰都神秘的巫术,张道陵的五斗米教,隐藏于都市的神秘集团……白超该何去何从……
  • 农女发家致富:锦绣田园

    农女发家致富:锦绣田园

    就说人的生活不能太顺利,这不,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南秋瞳莫名其妙地就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去了。穿越就穿越呗,可这家徒四壁揭不开锅的日子让她怎么过?且看南秋瞳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带着一大家子发家致富,耕田生包子。生一个不够,还想再生?滚!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