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3800000037

第37章 “大跃进”造成的困局与应对(4)

上海会议召开时,1960年已过近半,而生产任务完成却很不好,粮食供应日趋紧张,“大跃进”带来的问题日渐暴露。与此同时,由于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严重的分歧,1960年6月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带头向中共代表团发动突然袭击,对中国共产党横加指责,使中苏两党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公开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又于1960年7月5日至8月10日举行工作会议,讨论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问题,落实和安排国民经济计划。

这次会议批转了李富春、薄一波提出的《关于1960年第三季度工业交通生产中的主要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措施》指出:为了扭转第二季度以来主要产品下降的局面,解决基本建设战线更长、物资使用分散的问题,必须削减基本建设,集中力量把钢、铁、煤和运输生产搞上去。中共中央在批转这个报告时指出:由于可供调运的煤炭和生铁资源比原定计划减少,那些靠外调煤炭和生铁生产钢铁的省份,完成原定的生产计划就可能有困难。这些省份如果经过努力仍不能实现原定的钢铁生产指标,就应当实事求是,根据煤炭和生铁供应的可能,适当调整钢的生产指标。

会议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中共中央关于开展以保粮、保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提出当前的中心任务是鼓足革命干劲,掀起一个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的高潮,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保粮、保钢;认真清理劳动力,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保证农业生产;决定以后国民经济不再搞两本账,只搞一本账,不搞计划外的东西,不留缺口。

会议期间,长期负责计划工作的李富春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建议,认为对工业要进行整顿、巩固、提高。可就在会议进行时,即7月16日,苏联政府突然照会中国政府,单方面决定召回全部苏联在华专家和终止相关合同。苏联党和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自然激起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出于义愤,不能冷静地思考问题,提出要炼“争气钢”,争取当年生产钢2000万吨,提前实现钢产量赶超英国的目标。结果这次会议未能对国民经济的调整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

会后,负责国家计划工作的李富春冷静地分析了所面临的形势,认为这种局面不能再持续下去,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必要的调整,填平补齐,巩固提高。他将自己的想法同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交换了意见,邓小平表示赞同。

8月下旬,国家计委着手编制1961年的国民经济计划,李富春指出,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方针,应当是以整顿、巩固、提高为主,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为辅,着重解决配套、补缺门、前后左右和品种质量问题,以便争取主动。

李富春的设想得到周恩来的支持。8月30日,周恩来在听取国家计委汇报后,在计委所提的对1961年国民经济实行“整顿、巩固、提高”的方针后,增写了“充实”两字。9月15日,他又将“整顿”改为“调整”,从而形成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9月30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国家计委党组《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控制数字的报告》,强调1961年是我国实现三年连续跃进以后的一年,是农业在连续两年受灾以后必须大发展的一年,也是在外援减少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进行建设的一年。在这一年,必须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总路线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更好地发挥城乡人民公社(1960年曾办起了一批城市人民公社)的优越性,更好地发扬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勤俭建国、增产节约的精神,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使各项生产、建设事业在发展中得到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争取国民经济在更加牢固的基础上继续跃进。这个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个字,并将之作为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虽然初步确定了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但要使人们从“大跃进”的狂热中冷静下来,由“跃进”变为较低速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在短期内钢产量赶上并超过英国,更是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1960年8月以来,尽管采取了许多措施,但钢铁生产的形势一直未见好转,日产量始终在5万吨左右徘徊。10月8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发出狠抓钢铁生产的通知后,钢产量有了回升,10月中旬达到了平均日产量6万吨。但是,从11月下旬开始,钢及与之相关的铁、煤、运输都出现了严重下降的情况。

为此,中共中央于12月3日发出了《关于保钢问题的紧急指示》,指出:今年能不能完成1860万吨钢的生产任务,是国内国外瞩目的一件大事,是一个政治性的问题,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时机,克服困难,集中力量抓煤、铁、钢、运(输),把钢的生产水平突击上去,确保今年工业继续跃进的胜利。到这年底,钢产量虽然达到了1866万吨,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也更为严重。

1960年12月24日至1961年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主要讨论1961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同时总结各地农村人民公社整风整社试点的经验。1月1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说,现在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不要那么急。十分急了办不成,越急就越办不好,不如缓一点,波浪式向前发展。他强调:“不要图虚名而招实祸。我们要做巩固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品种、规格,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央工作会议结束的第二天,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又在北京召开。八届九中全会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并且指出:1961年应当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应当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品的品种,加强生产中的薄弱环节,继续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1961年虽然进行了国民经济的调整,但总的效果并不明显,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原因是连续几年的“大跃进”和1959年庐山会议后全党“反右倾”的影响。还有相当多的领导干部,不愿正视“大跃进”所导致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对粮食的实际产量的估计和可能增产的期望过高,下不了大幅度降低工业指标的决心。有的人甚至企图等待形势好转后继续大干,搞新的“跃进”;有的领导干部虽然也认为调整极为必要,但对庐山会议后的“反右倾”仍心有余悸,担心降低指标、调整速度会被人看成是右倾倒退;也有少数的党员干部面对严重困难不知所措,产生悲观埋怨情绪,对何时走出低谷信心不足。

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党尤其是中高级干部的认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动员全党更坚决地执行调整方针,彻底战胜面临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决定1962年1月召开一次有县级以上党委主要负责人,以及一些重要厂矿、部队负责干部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因为与会者共达7000人,史称七千人大会。会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要健全民主集中制,恢复和发展党的优良传统,从而进一步贯彻了国民经济调整方针。

七千人大会的第一阶段,是讨论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提出的书面报告草稿。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报告草稿写出来之后,没有经过政治局会议讨论,毛泽东便提议直接印发大会进行讨论和征求修改意见,以便更好地集思广益,将报告修改好。经过与会者反复地讨论和修改,最后形成了《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报告》的定稿,作为大会的正式文件。《报告》分为三个部分:(一)目前形势和任务;(二)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集中统一;(三)党的问题。

按照原定的计划,报告由刘少奇在1月27日的大会上宣读。开会的前一天,毛泽东提议:既然报告已经印发,在大会上就不要念了,由刘少奇根据报告的精神在大会上放开讲一讲。这样,刘少奇连夜准备了一个提纲。第二天开会前,他在休息室里将提纲送给了毛泽东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传阅。经常委同意后,他在大会上作了长篇讲话。

讲话同报告一样,也是三个部分,但比报告要分析得更为透彻。关于目前形势,刘少奇说:“我们在经济方面是有相当大的困难的。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当前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人民吃的粮食不够,副食品不够,肉、油等东西不够;穿的也不够,布太少了;用的也不那么够。就是说,人民的吃、穿、用都不足。”

对于困难出现的原因,刘少奇指出,一条是天灾,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农业和工业减产了;还有一条就是1958年以来“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这两条原因,哪一条是主要的呢?刘少奇说,有的地方,减产的主要原因不是天灾,而是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正如湖南的农民所说的,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对于工作中成绩与缺点的关系,过去常常用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的关系来形容。刘少奇在讲话中虽然也认为成绩是主要的、第一位的,缺点和错误是次要的、第二位的,但是,刘少奇又指出:“全国总起来讲,缺点和成绩的关系,就不能说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恐怕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还有些地区,缺点和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如果说这些地方的缺点和错误只是三个指头,成绩还有七个指头,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不能说服人的。”刘少奇甚至还说:“全国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说缺点和错误是主要的,成绩不是主要的。”

如何评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三面红旗”,在当时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刘少奇在书面报告中仍肯定“三面红旗”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原则是正确的,但他在讲话中又指出:“现在,有些问题还看得不那么清楚,但是再经过五年、十年以后,我们再来总结经验,那时候就可以进一步地得出结论。”这实际上把“三面红旗”正确与否的评价问题,留下了将来再作研究的可能,同时也留下了后来党内斗争的阴影。毛泽东后来对刘少奇的不满,最初可以追溯到七千人大会。

按照预定的计划,会议在1月30日或31日便可结束,31日晚代表们便可以离京返回各地过春节。可是,到了29日下午,许多人反映,话还没有说完,还憋着一肚子气。有的组还反映,会上还有人压制民主,不让讲话。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在同其他中央政治局常委商量后,决定让与会者把要讲的话都讲出来,把“气”出完,将会期延长。

1月30日,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长篇讲话,中心是讲民主集中制问题,强调不论党内党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让群众讲话。有了错误,一定要作自我批评,让人批评。他批评说:有些人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越有鬼。一讨论问题就压制群众的积极性,不许人家讲话,这种态度非常恶劣。他指出:没有民主,不可能有正确的集中。他说:我的错误也不能隐瞒。“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

1月12日至2月6日,会议开展了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各大组对省委、中央局、中央国家机关及其有关负责人几年来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批评,各省委的主要负责人都在大会上作了检讨,一些部委的负责干部对工作指导上出现的缺点错误作了自我批评。会议洋溢着浓郁的民主气息,与会者畅所欲言,会议的热烈气氛是近几年来所少见的。

2月6日,邓小平就党的问题在大会上作了讲话。他指出,最近几年,党的领导、党的工作是有严重缺点的,特别重要的是党的优良传统受到了削弱。因此,现在必须把党的优良传统恢复起来,加强起来,发扬起来。

第二天,周恩来在大会上讲了1958年以来计划工作的失误,作了自我批评,并分析了国民经济存在的困难和克服困难的办法。

会上还有同志议论到毛泽东的错误问题。其中彭真1月18日的发言就具有代表性,他说:“我们的错误,首先是中央书记处负责,包括不包括毛主席、少奇和中央常委的同志?该包括就包括,有多少错误就是多少错误。毛主席也不是什么错误都没有,三五年过渡,办食堂,都是毛主席批的。毛主席的威望不是珠穆朗玛峰也是泰山,拿走几吨土,还是那么重。现在党内有一种倾向,不敢提意见,不敢检讨错误,好像一检讨就会垮台。如果毛主席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错误不检讨,将给我们党留下恶劣影响。”

林彪也在大会上讲了话,但他在讲话中大搞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林彪说:“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时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够顺利贯彻的时候,毛主席的思想不受干扰的时候。如果毛主席的意见受不到尊重,或者受到很大的干扰的时候,事情就要出毛病。我们党几十年来的历史,就是这么一个历史。”

林彪在此吹捧毛泽东,其用心是不言而喻的。林彪的讲话,成为七千人大会中一段不和谐的杂音。毛泽东却对林彪的发言十分欣赏。他在会后(即3月20日)对林彪讲话稿写了一段批语,其中说:“此件通看了一遍,是一篇很好、很有分量的文章,看了很高兴。”“此件没有什么特殊秘密,可以和别的同志的讲话一同发给那些人看或者读给另一些人听。这个问题向党内中级干部保守秘密,不让他们知道、好好想一想、早做精神和物质准备,是极为有害的。”所以,七千人大会一方面对“大跃进”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认真的总结,但另一方面对“左”的错误的纠正并不彻底,所以此后几年,在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政治上“左”倾错误却又逐渐发展起来,这当然是后话了。

七千人大会对形势的基本估计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度过了”;困难尽管还很严重,“但是正在逐步地被克服”。可是,会后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却发现,这个估计还是过分乐观了,其实最困难的时期并没有度过。

1962年2月21日,刘少奇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会议连续开了三天,除了毛泽东外出南方视察没有参加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成员和中央经济部门负责人共16人参加了会议。由于会议是在中南海西楼会议室召开的,史称“西楼会议”。

同类推荐
  • 铁血杨家将

    铁血杨家将

    现代特种兵杨顺灵魂附身,回到了北宋初年天波府杨家中,成为杨业的养子杨延顺,人称杨八郎。试看在那个时代,精英特总兵如何纵横天下!
  • 扬鞭战国时代

    扬鞭战国时代

    老天开了个玩笑,竟然被穿越了!更过分的是,穿越也就算了,竟然穿到了日本战国时代!堂堂华夏男儿穿越到了世敌之地,不做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华夏这份血脉?从此,混乱的战国时代变得更加混乱了……“马鹿野郎!我要求武士待遇!”“我呸你一脸,只要你跳起来够得到门框,就给你武士待遇!”……
  • 胡华文集(第一卷)

    胡华文集(第一卷)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历史概要、中国近代革命史讲话、日本投降以来美帝国主义侵华史略、日本投降以来中国政局史话等。
  • 客明

    客明

    身怀“时空仪”,不能用的;流落大明朝,非自愿的!被残损的“时空仪”裹挟到明朝崇祯年间找寻其失散地核心部件,“时空仪”恢复之际,才是张知秋离去之时!既来之,则必不安之——大丈夫立身于世,不能齐家安邦,也当快意恩仇!反客为主,客明!本书官方群:9023400
  •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这本《百家争鸣》由金开诚主编,陈长文编著: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热门推荐
  • 三国杀传奇之霸道征途

    三国杀传奇之霸道征途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即便是游戏中的英雄,依然是历史长河形象中的桀骜不驯,特立独行。武之巅峰吕奉先,遗计鬼才郭奉孝,宁我负人人毋负我的曹孟德,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刘玄德······如何收服这些机心百变的豪杰?漫漫征途,霸道天成。
  • 你的世界我曾来过

    你的世界我曾来过

    黎殇,离殇。自从那个无良的老爸卷走家里的钱和那个女人跑了之后,王殇便和妈妈一个姓,改名黎殇。妈咪嫁给了程老头程广洋,住进程广洋家后,所有的噩梦便开始编织成一张网。。。机会来了,黎殇可以离开他们去成高上学住校了,离开他们。。。黎思然的过世,朋友的背叛,身世的揭密,渐渐让她开始没有了精神支柱,她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天天营养百味:风味拿手菜

    天天营养百味:风味拿手菜

    你想烧制几道与众不同的特色风味拿手菜吗?你想看到亲朋好友因为你的厨艺而大饱口福吗?本书汇百家之所长,让您可以在自家的厨房里,利用最简单的器具,轻松制作出好吃、好看、好营养、好创意的各种美味、风味拿手菜。您只需要举一反三,便能让普通的家常菜因独特的做法而与众不同。爱上拿手菜,爱上新生活。
  • 魔王子驾到公主请让路

    魔王子驾到公主请让路

    幻银祤:那一天,他的婚礼和我的葬礼如期进行。那些事,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实现发生。夏戈,你知不知道,我爱你超过爱自己?你也许并不知道吧。毕竟你并非我良人。你非我良人,又怎知我情深?用情至深,又怎知我非良人。鱼有七忆唯有一情,猫有九命唯有一心。我不是七忆鱼,不是九命猫,我却只有你。夏戈,若有可能,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爱人,即使我不能陪你走到暮雪白头。夏戈,若有可能,我愿放弃一切换一次时光倒流,只为与你走到时间尽头。也许,你会忘记我们之间发生过的一切,可我还是不后悔与你走过的时间。也许,你会忘记在你的生命中我曾经来过,可我还是不后悔来人界爱上你。——幻银祤笔。
  • 封天战印

    封天战印

    剑者,短兵之祖,入玄传奇;道者,阴阳之合,天地运转之法。以剑证道,以剑演道,化传奇,道阴阳,甫动天下!……是命运的选择?还是偶然的降临?身怀王族之血,头顶却笼罩一股死亡之气。本是命不长久,却是意外生变。是谁封天?又是为何封天?辛秘渐渐揭晓,是神魔并世,亦或是……神魔灭世!
  • 大广方总持宝光明经

    大广方总持宝光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安镇九垒龙神妙经

    太上安镇九垒龙神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重生之神仙养成系统

    重生之神仙养成系统

    什麽是「神」?是拟人的?是抽像的?都不是,祂们是被人类所信仰、崇拜、敬畏以及受到心灵寄托的,拥有「神位」的人类!沈天,一个超级倒楣鬼偶然拥有了「神位系统」,还重生在平行世界的地球上,这里的地球没有「神仙」,他成了全世界唯一的、拥有六十亿个信徒的-「老鼠会之神」!
  • 诛魔:荼蘼

    诛魔:荼蘼

    中秋节,她们相遇。一个神,一个妖。她说:“以后我娶你吧。”他还是淡淡得说:“嗯。”他们谁都不知道娶是什么意思。他是无根莲,她是彼岸花。他为了保护她,杀了她的孟婆娘亲,把她打入十八层地狱。等她出来,看见的却是他娶了别人,她好恨,好恨。最后变成了魔,血染红了她,一步一步,被他逼进了诛仙台,永生永世灰飞烟灭,他后悔了吗?应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