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100000066

第66章 智慧与理智的爱

纯粹理性总有它的辩证,不管从思辨的使用来看,或以其实践的使用而看这因为它对那特定有条件的东西要求其条件的绝对综体,而此绝对综体则中能见之于物自身。但是,因为一切事物的概念必须涉及直觉,而就我们人类说,这些直觉除感触直觉外从不能是其他直觉,因此,这些直觉从不能见之于那“只以有条件者与各种条件而组成”的“现象的链子”中,这样,则从“条件的综体这个理性的理念应用于现象”这应用中,遂发生不可避免的幻象,好像这些现象就是物自身似的。但是,如果这种幻象不通过“理性一与同其自己的一种冲突”而泄露自己,则它从未被注意是虚妄的。但是,通过这种冲突,理性被迫着去追踪这种幻象,追至其根源,并去寻求出它如何能被排除,而这一步工作则只能通过对于全部纯粹的理性机能,施以完整的批判考察而被作成。事实上是人类理性所曾陷于其中的最有益的错误,因此它最后终于驱迫我们去寻求这钥匙以便去逃出迷宫;一旦钥匙被打到,则这钥匙又可进一步发现那“我们不曾寻求它但却已需要”的东西,就是说,发现一个“观看到一较高而又是不变的事物秩序”的景观,我们早已存在于这秩序中,甚至现在也存在于这秩序中,而在这秩序中,我们通过那发现,能够通过确定的规律去依照理性的最高指令继续去生活。在理性的思辨使用中,这自然的辨证如何可被解决,如何可防止十分自然的幻像而发生出的错误,这可以在“纯粹理性的批判”中详细被看到。但是理性在其实践的使用中也不见得较好一点。作为纯粹的实践理性,它同样想去为实践也有条件的东西去找那无条件者,而它去寻找那无条件者不是把它当作意志的决定原则而去寻找它,理性也还要在最高善(圆善)的名下寻求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无条件的综体。

我们去实践合理行为的各种格言,即充分地规定最高善的理念,这是“实践的智慧论”的事,而此实践的智慧论,作为一门学问看,即是所谓哲学。哲学一词是取古人所了解之意。古人以为哲学意谓一种“概念中的教训”,即是“最高善已被置于其中”的概念,并且也意谓一种“行为中的教训”,即是“最高善所因它而被得到”的行为。去把哲学一词在其作为“最高善论”的古义中,这必应是妥善的。因为,一方面,(作为一种最高善论)这所附加的限制必应适合于那个希腊字(希腊字哲学一词指表“爱智慧”),而同时它又必足以在哲学的名下去拥有“爱学问”,就是说,“爱一切思辨的理性知识”,所谓“爱一切思辨的理性知识”就是这思辨的理性知识在以下两方面均可适用于理性而言,即,一是在那个概念(即最高善的概念)方面可适用于理性,一是在“决定我们的行为”的那实践原则方面可适用于理性,而在这两方面适用于理性却也并未丧失这主要的目的(爱智慧),而单为此主要目的的原因,此思辨的理性知识才可叫做实践的智慧论。另一方面,通过在此定义中执持一个自我估价的标准,于一个人面前而去抑制那“冒险去要求哲学家的称号”这样一个人的自大,这必是无害的。智慧的知识之所函蕴的比一个平庸人所要求自己的更多一点。这样,哲学如同智慧仍然是一种理想,这理想,客观地说,其被呈现为完整的,是单只在理性中而为完整的,而主观地说,对一个人而言,它只是这人不停止的努力的目标,而无人能有理由宣称为实得有它,得有它以冒称哲学家之名,他也不能展示这理想的不可错误的结果在他自己的人格中认为一范例。而这一点却也正是古人所要求的认为一条件,以为值得有那个可尊敬的“哲学家”的头衔的条件。

关于在最高善的定义一点上的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我们需要去作一定的解说。

道德法则是一纯粹意志的惟一决定原则。但是因为道德法则只是形式的,所以它作为一决定原则须抽掉一切材料,就是说,抽掉作意的每一对象。因此,虽然最高善可以是一纯粹实践理性的全部对象,但是它并不被看成是意志的决定原则;单只是道德法则才必须被看成是原则,基于这原则,最高善以及最高善的实现或促进才是所属望或所意在者。这一解说是重要的,即在如“道德原则的规定”这样一种精细微妙的情形中而为重要的,在道德原则的规定处,细微的误解足以颠倒人的心灵。因为,我们已知:如果我们在善的名义下,认定任何对象为意志的决定原则以先于道德法则,并因此,从这对象中而推演出最高的实践原则,则总是引出他律,而毁灭了道德原则。

但是,如果最高善的概念以为其最高的条件,则最高善必不只是一个对象,而它的概念以及它存在的观念,由于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理性而为可能者,必同样是意志的决定原则,这一意义也是显明的。因为在那种情形中,意志,如自律原则所要求,事实上实为那“早已含于这概念中”的道德法则所决定,而并不是为任何其他对象所决定。“意志决定”概念的这种次序决不可忽略,因为不然的话,则我们将误解我们自己,而且以为我们已陷于一种矛盾中,当每一东西实处于圆满谐和中。

同类推荐
  •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叔本华的顿悟口诀

    本书是一本叔本华人生智慧的精粹集。编译者赵华民从叔本华的所有著作中,精挑细选翻译出了最有价值的214句话。包括如何磨练意志力、如何洞悉生活本质、如何与别人相处、如何锤炼强大的心智、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等八大板块。这八大板块基本囊括了叔本华智慧的精髓所在,对帮助年轻人洞见人生本质、找到生存的意义和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每一板块中的内容都紧扣主题,阐述了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哲理,行文深入浅出,绝不艰深晦涩,适合普通大众阅读。
  •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

    《老子的智慧》: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道德经》品读

    《道德经》品读

    本书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更指出了处世的方略。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热门推荐
  • 魔之音

    魔之音

    谁人不想御剑飞行遨游于天际但我愿陪你踏遍河山万里
  • 枕草传

    枕草传

    这是一个乱世出枭雄和鸟人的玄侠故事。一个枕草而眠的少年,不喜欢天下惯有的那种草菅人命的态度,很喜欢山河大隐的那种落草为寇的洒脱。或许只是因为没有那些如他一样出身草鄙草莽的草根草民,这个王朝只是一个只剩一层薄薄贞操的少女。
  • 特工穿越:世子的邪妃

    特工穿越:世子的邪妃

    王牌特工惨遭渣男姐妹联手背叛受困地狱,懵然穿越成了个小崽子!没亲爹亲娘护着,没家族光环顶着,得!毒辣王后!宫闱诡计!行!看她如何笑靥如花将你推上云巅,再将你一脚踹进地狱。弱女成鬼才,翻手为云覆手雨!手中残血鬼剑,所向披靡!胯下金毛狮王,万兽皆伏!区区秦国拆成礼物当聘礼,强娶豪夺定终生。覆六国,定大秦,强强联手,扮猪吃老虎,一对一强爱互宠。
  • 修真乐缘

    修真乐缘

    只见那漆黑的苍穹之上有两道耀眼的光辉兀自缠斗不休,紫光一路追赶着蓝光狂打。斗了片刻,蓝光突然停在半空骂道:“紫星真人,你竟然使用那轰天雷,分明就是作弊。”紫星真人见对方颇有怨言,便道:“又没有规定说不准使用轰天雷,又怎么能算得上是作弊呢?嘿嘿!冲虚老儿你莫不是怕了?要么就乖乖地投降,否则,雷死人不偿命……”
  • 恶魔少爷在身边

    恶魔少爷在身边

    倒垃圾途中初吻被夺,第二天还被贵族恶少绑架,被迫签订合约成为他的小宠儿,迷糊丫头夏洛洛终于炸毛了!龙泽野,别以为你是帝国集团第一继承人就能随便掌控别人的人生,她夏洛洛才不会乖乖就范呢,她一定要逃出恶魔的手掌心!只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恶魔少爷欺上身,敢跑?吻到脚软!敢逃?宠到上瘾!
  • 地球大变革

    地球大变革

    上辈子活得不如意的普通人陈翔回到十年前,地球大变革开始的时候。此时,无数凶残的巨兽从森林里走出,面向世界张牙舞爪;无数的异能人士如雨后春笋冒出,欲颠覆天下格局。凭借着脑海里一点先知先觉,面对上辈子的熟人这辈子的陌生人,还有仇恨和爱情,陈翔该如何抉择如何把握?
  • 一个男人的长城

    一个男人的长城

    此雄书一出,天下莫不雌服,《易中天品三国》委身为妻,《明朝那些事儿》甘做小妾,只有《狼图腾》尚可称兄道弟,被称为“男人必读,女人必懂”的奇书。作者足迹曾遍至长城沿线百八十州县,深受胡风影响,故首次以少数民族枭雄匈奴冒顿、突厥颉利、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大男人为主线,书尽这千年长城的万里杀机、奇谋诡计、帝王将相、军功英雄,道破男人好斗尚武之本性,弘扬正能量,再筑长城脊梁。文章语言嬉笑怒骂,笑侃历史,却又一针见血,道破实质,是读史明智的最佳阐释。
  • 腹黑采茶女:帝后很倾城

    腹黑采茶女:帝后很倾城

    她,二十一世纪盗墓之王苏希,幻音杀人绝世无双。穿越异世,竟成为小小采茶女一枚!他,名震四方的战神陵王,四国皆因他而人心惶惶。一朝结缘,她与他强强联合,坑遍天下无敌手。某日,他妖孽一笑,天地失色:夫人,我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打胜仗还能暖床,确定不来试试吗?她淡定异常,从容应对:睡地板,跪榴莲,二选一!
  •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少数民族风俗文化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接处,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甘肃历史悠久,,地形复杂,民族文化丰富,风俗独特。
  • 人间食粮

    人间食粮

    本书精选了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的《人间食粮》、《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等作品。其中《人间食粮》以在非洲地区的漫游为线索,以虚拟的女神为倾诉对象,描摹异国风情,抒发人生感怀,呼唤用脚去丈量大地,用文字表达真实的感受,被称为“不安的一代人的《圣经》”。纪德以极大的勇气深刻地揭示出自己思想中尖锐而深刻的矛盾,以对真理的热爱,以敏锐的心理学洞察力,呈现出人性的种种问题与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