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100000025

第25章 认识的能力

人能够具有“自我”的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因此,他是一个人,并且由于在他可能遇到的一切变化上具有意识的统一性,因而他是同一个人,也就是一个与人们可以任意处置和支配的、诸如无理性的动物之类的事物在等级和尊严上截然不同的存在物,甚至当他还不能说出一个“我”时就是如此,因为在他的思想中毕竟包含着这一点:一切语言在用第一人称述说时都必须考虑,如何不用一个特别的词而仍表示出这个“我性”。因为这种能力(即思考)就是知性。

很明显,已经能相当完整地说话的儿童却很迟(大约一年以后)才第一次开始用“我”来说话。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他却用第三人称来称呼自己(卡尔要吃,卡尔要去,等等)。而当他开始用“我”来说话时,对于他就像是升起了一道光明,从这一天起他就不再退回到前一种说话方式去了。——从前他只是感觉到自身,现在他是思维到自身了。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也许会使人类学家感到相当的困难。

关于婴儿在出生后3个月内既不表现出哭泣也不表现出微笑,这种看法的根据似乎是在于,对于受侮辱和不公正的确定的观念完全是理性的标志,而这些观念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这段时期里,儿童开始对放在他面前的发光物体用眼睛跟踪,这是把知觉(对感性表象的领会)扩展为对感官对象的知识即经验这一进步的原始开端。

后来,当他试图说话时,他的牙牙学语使他在母亲和保姆看来是如此可爱,叫她们不由自主地总是要抱他亲他,满足他的任何一个愿望和要求,甚至不惜把他娇惯成一个小小的司令官。婴儿在发育成人的这段时间里的这种可爱,一方面固然要看作是他的一切还不完善的表现的天真坦白,在这里还没有隐瞒和欺诈,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看作保姆要使一个完全仰赖于别人意志的小家伙快乐的自然倾向,因为在儿童被允许玩耍的这个最幸福的时候,教养者仿佛也把自己变成了孩子,再一次享受到这种快乐。

但对儿童时代的回忆却远远达不到那个时期,因为那不是经验的时期,而仅仅是尚未统一在对象的概念下的涣散知觉的时期。

人从开始用“我”来说话的那一天起,只要有可能,他就表现出他心爱的自我,并且毫无止境地推行个人主义,即使不是公开的(因为那会与别人的个人主义相冲突),也是隐蔽的,要用表面的自我否定和假谦虚在别人眼里更可靠地为自己产生一种优越的价值。

个人主义包括三种不同的狂妄:理性的狂妄、鉴赏的狂妄和实践利益的狂妄,就是说,它可以是逻辑的、审美的和实践的。

逻辑的个人主义者认为,自己的判断同时由他人的知性来检验是不必要的,仿佛这判断完全不需要这样的试金石。但显然,我们不能缺少确保我们判断的真理性的手段,这也许是为什么有教养的民族如此急切地呼吁着出版自由的最重要的原因。因为,如果这一点被拒绝,我们立即就被剥夺了一个检验我们自己判断的正确性的有力工具,我们就会犯错误。人们甚至也不会认为,至少数学有出自本身的绝对权力而作出裁决的特权,因为,如果数学家与所有别的把才能和勤勉投入这一行的人之间在判断上所发现的精确一致不是先前已经发生过的话,他们就摆脱不了有时会陷入错误的顾虑。但也有这样一些情况,我们甚至对于自己感官的判断,例如一声铃响是仅仅存在于我们耳朵里,还是确实由铃而产生出这听觉,也完全不相信,而觉得有必要再问问别人,看他们是否也感到了这一点。并且,即使我们在哲学研究中并不能完全像律师援引有法律经验的人的判断那样,引用别人的判断来证明我们自己判断的牢固性,然而任何一个找不到附和者的作者,都会和他那本来是很重要的公开发表的意见一起落入谬误的嫌疑中去。

正因为如此,当众卖弄违背通常意见、甚至违背理智的主张是一种冒失,这种个人主义的现象叫做悖理。敢于面对可能犯错误的危险并不是胆子大,只有敢于面对赞成者很少的危险才是胆子大。对悖理的偏爱虽然在逻辑上是一种偏执,即不肯附和别人而要表现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但这种人往往并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而只是装做与众不同而已。但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并且必须坚持它,所以只要悖理的命题不是基于只想与众不同的虚荣之上时,它并无贬意。悖理遭到拥有片面的普通常识的日常生活的反驳。但常识的可靠性如果不是更少,也正好是同样的少,因为它是使人麻木的;相反,悖理却唤起心灵的注意力和研究热情,这往往导致发现。

审美的个人主义者是这样一种人,对他说来他自己的鉴赏力就已经足够了,而不顾人家可能觉得他的诗、画、音乐等等很糟糕,加以指责甚至嘲笑。他把自己和自己的判断孤立起来,孤芳自赏,只在自身之内寻找艺术美的标准,这时候,他就窒息了自己的进步和改善。最后,道德的个人主义者是这样的人,他把一切目的都局限于自身,他只看见对他有利的东西的用处,也许还像幸福论者那样,只把意志的最高确定性基础放在有利的东西和使自己内心幸福的东西之中,而不是置于义务观念之中。由于每个不同的人对于他认为是内心幸福的东西都产生出不同的概念,于是个人主义直接走到了这种地步,即完全不具备任何真正的义务概念的标准,而这样的标准绝对必须是一个普遍有效的原则。因此,一切幸福论者都是实践上的个人主义者。能够与个人主义相对抗的只有多元主义,即这样一种思想方式:不是在自身中把自己作为整个世界来研究,而是仅仅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来观察和对待自身。从这里开始都属于人类学的范围。至于从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上面这种区别,则已完全超出这里所要阐述的这门科学的领域之外了。因为要是问题只是在于,我作为能思的存在,除了我的存在之外,是否还有理由承认和我处在一个共同体之中的一整个其他存在物(所谓世界)的存在,那么这就不是人类学的问题,而仅仅是形而上学的问题了。

同类推荐
  •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阐述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哲学,运用过去较少涉及的儒教经注、佛教北宗材料,把老庄等作为唐代道教的主流。认为安史之乱是导致隋唐哲学发生根本转折的主要事件;转折使儒教哲学趋于建立自己的心性论,使佛教诸宗归禅,使道教丹术理论心性化。分析深入,且揭示三教哲学发展趋势。
  • 读懂中国智慧

    读懂中国智慧

    中国智慧本质上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只有身心渗透了这种文化,才能成为真正的大谋略家、大智慧家。在本书中,人大教授、通俗历史畅销书作家冷成金用独特的“以智论史,以史说智”的手法,博采史实,剥开传统文化内核,详实生动地向今人阐释了中国智慧的六个主要组成部分:最深刻的儒家智慧,从征服人心入手,谋圣而不谋智;最圆融的道家智慧,通过“不争”,以心智王天下;最超脱的佛家智慧,在面对在世与超世、做人与成佛、求佛与求己中选择追求内在本心。
  •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曾国藩冰鉴(第八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

    适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学问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与陈独秀、鲁迅等并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思想和学说在中国现代思想界、文化界都产生过非常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在中国大陆,公众对胡适的思想观点及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意义缺乏了解。随着改革开放,思想界、学术界对胡适思想的介绍和研究日益深入,对他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有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逻辑清晰,论证翔实,旨在采撷黑格尔哲学中关于人生探索的思想精粹。本书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论述力求深入浅出,结合各种小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避免晦涩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读者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全面的了解,给读者以生活中的智慧和哲学上的启迪,让先贤的智慧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光。
热门推荐
  • 名侦探柯南之恶魔审判

    名侦探柯南之恶魔审判

    他是侦探,而她却是杀手。他侦破了一起连环杀人案,却发现凶手是她,她笑他:“你会将我绳之以法吗?”;他劝她不要杀人,她嗤笑:“你们这些侦探把犯人一步步逼向绝路,这和杀人有什么区别?”当她九死一生,消灭黑衣组织的时候,他才醒悟她所做的一切,他问她为什么不早点告诉他真相,她回答:“我宁愿成为那恶魔般的天使,也不愿做一个天使般的恶魔。我要拯救的是这个世道,就算被世人辱骂,也在所不惜……”(名侦探柯南同人文,主新兰,柯哀也有一点点w)
  • 仙落殇

    仙落殇

    一场妖族规定,生生拆散两队情侣,这场情债,如何破......
  • 方法总比问题多

    方法总比问题多

    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仅靠喊口号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实际有效的方法。对于职场人士来说,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是主动找方法解决,还是找借口回避责任,决定了一个人的事业前途。《方法总比问题多(白金版)》详细介绍了众多成功方法,结合大量案例指导读者灵活运用思维技巧,将问题和挑战转变为机遇。《方法总比问题多(白金版)》适合企业管理者、企业普通员工和企业培训师阅读。
  • 坏坏爱:诱人小皇后

    坏坏爱:诱人小皇后

    一朝穿越,她成了他身边伺候的小太监。小太监不好当,陪吃陪喝,陪沐浴更衣。什么?还要陪睡……她吓得逃之夭夭。“跟朕回宫吧。”某皇跟出宫,手指轻轻把玩着她的长发,诱哄道。“朕许你做皇后。”某女瞄他一眼,得意洋洋:“我可是太监。”某皇似笑非笑:“太监是吗?朕要验货。”……此文欢脱,欢脱到底,喜欢请到碗里来。
  • 纵横天下

    纵横天下

    杨少伟,一名大学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见了仙女月儿,从而在月儿的帮助下,练就了一身异能。
  • 毒妃心术:暴君请宽衣

    毒妃心术:暴君请宽衣

    云千梦一心想要嫁给青梅竹马顾韦,没想到最后发现因自己愚蠢害了所有人,宫变当天被秦韦所杀,她含恨而死。重生后,云千梦回到五年前,自己初入宫的那时候。那时候自己还是被株连九族而存活下来的侯府千金,她和云晨儿都住在秦韦的将军府里。秦韦的母亲陆氏一直压迫着她,云千梦也不想再受这窝囊气,于是果断回击准备带着云晨儿离开将军府。离开的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命运纠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日落危城

    日落危城

    一段民国抗战的奇闻怪谈,一部写尽东方精怪的历史大悬疑。抗战最激烈的年代,上万日寇兵围一座看起来毫无战略价值的空城绍德。决战前夜,守城指挥官师长俞万程、陈参谋、熊孝先身陷神秘的宏一法师之死事件。一幅《八仙东来图》,隐藏着宏一之死的秘密、日军围城的目标和能否守住绍德的关键;天皇家族的巫女、邪神与日本国宝,无尽凶险迫在眉睫。
  • 末日神谕之女

    末日神谕之女

    异世大陆,末日降临。原本穿越而来的过客,被迫踏上拯救大陆的旅程。不愿回首的记忆,神秘的宗教组织,世界与她诞生的秘密……风云诡变的斯蒂恩塔大陆,神谕之女的传说正在上演。——厌世女的救世故事,性格各异的十二英雄养成史,非升级流剧情文。希望或绝望,自由或毁灭,一步步陷入末日的深渊,连神也不知道的结局。
  • 书生初见

    书生初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y打工王子殿下

    Hey打工王子殿下

    无缘无故的被一个多份兼职的服务生叫做无脑女,我真的很生气耶!全都是因为一只小鸡惹的祸!又因为一次餐厅奇遇,而被迫扮演假情人?!我们是否假戏真做?碰到他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接二连三的爆笑囧事,究竟是促进我们感情的良药还是疏远我们距离的毒药?我们对彼此的感觉还能否保持原来的模样呢?我相信,这一定是喜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我和他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