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6800000011

第11章 社交中的心理定律(3)

其次,对对方过于好,会令对方对这种恩情感到麻木,时间长了,就不觉得你对他有多好。中国有句俗话“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就是说,你对别人适度地好,对方会感激你,也会回报你;如果你对对方过好,时间长了对方就麻木了,而你某一次达不到原来的标准,反而会引起对方的不满,从而得罪了他。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对方给惯坏了。

这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经常可以看到。如果你对子女过好,会让他习以为常,觉得理所当然,一旦将来让他独立解决困难,他就觉得你对他太不好了,还怎能指望他孝敬你呢?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有时,妻子对丈夫太好,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事都对他百依百顺,反而让对方轻视你的感情。因为人们对于太容易得到东西,就不懂得珍惜了。而对方不珍惜你的付出,反过来可能引起你的怨恨,结果在感情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很不利于夫妻感情的健康发展。所以,在爱情关系里面,一个人不要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而应该适当地要求对方付出,以保持感情的平衡。

在职场也有这个规律。有的老板一开始比较仁慈,给员工较高的工资。可是市场风云变幻,后来生意发展不顺利,公司财务吃紧,只好降低员工的工资,便导致员工的抱怨。作为老板,应该在开始的时候就避免过于乐观,不能把员工工资定得太高,因为你提高他的工资他高兴,你一旦降低,他就怨你。为了鼓励员工的积极性,可以许诺年底的奖金,但那要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为前提。

再次,对别人过于好容易让人觉得你心太软,不怕你,对你无所忌惮。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之辈,所以让自己有点威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能让自己更有影响力。如果你总是对别人太好,会让人觉得你善良而软弱,容易利用你。尤其是作为领导,更要懂得恩威并施的道理,既要有软的一面,也要有硬的一面。

先贬后褒、先抑后扬,易得人好感

——欲扬先抑定律

战国的时候,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后来,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对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给每只猴子八颗栗子,早上四颗,晚上四颗。几年之后,猴子的数目越来越多,吃的栗子也越来越多。于是老人想把每天喂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他对猴子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不能接受,于是就吱吱地叫,非常不愿意。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高兴得在地上翻滚起来。

老人给猴子的栗子数量没有变,只是给的方法变了:一是先少后多,一是先多后少。那么猴子为什么对前者不满意,对后者却感到满意呢?

原来这是受到心理学上一个独特的心理规律支配的。心理学家发现,在对别人进行肯定或否定、奖励或惩罚时,并不是一味地施行肯定和奖励最能给人好感,也不是一味地施行否定和惩罚最能给人恶感。事实是,先否定后肯定能给人最大的好感,相反的,先肯定后否定则给人的感觉最不好。

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兰迪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被试者分为四组,施行不同的措施,测试结果也不同,结果如下:

对第一组被试者始终否定(-,-),被试者不满意;

对第二组被试者始终肯定(+,+),被试者表现为满意;

对第三组被试者先否定后肯定(-,+),被试者最满意;

对第四组被试者先肯定后否定(+,-),被试者表现为最不满意。

这种心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很普遍。平时人们所说,“磕一个头放三个屁——行好没有作孽多”,“有一百个好,最后一个不好可结成冤家”,就是这种规律的反映。

也许我们会想到前面讲的近因定律,但这个定律比近因定律还多了一层意思,就是:先否定,后肯定,有一个对比的效果,比单纯肯定更能给人好感;而先肯定,后否定,也因为有个对比的效果,要比单纯的否定效果更糟糕。

我们把这种先否定后肯定,先抑后扬给人的心理感觉最好的规律,叫做欲扬先抑定律。

某汽车销售公司的老李,每月都能卖出30辆以上的汽车,深得公司经理的赏识。可是这个月生意却不太顺利,由于种种原因,老李预计当月只能卖出10辆车。但是老李很懂心理学,他先是跟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5辆车。”经理点了点头,对他的看法表示赞成。没想到一个月过后,老李竟然卖了12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的业绩大大夸奖了一番。

如果老李一开始说本月可以卖15辆,或者事先不说自己的预计,结果只卖了12辆,公司经理的感觉可能就完全不同。他可能觉得老李做得太失败,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批评他。老李就是采用欲扬先抑的方法,先降低别人的心理期待,再超出他的期待,就能给对方以好感了。

有一位著名的导演,也很懂得利用这个心理规律来激发演员的积极性。这个导演素以要求严格著称,因此一般的演员都比较怕他,但是这个导演也很善于发掘演员们的潜力。他总是在工作的开始阶段冷着脸,让演员们看见就害怕,非常担心演不好,达不到他的要求。这迫使演员付出最大的努力,发挥最好的水平。而当导演对演员感到满意时,就露出灿烂的、赞许的笑容。这种难得一见的笑容对演员形成了极大的鼓舞,甚至有一位演员说,导演的笑容就是他演好戏的最大动力。

情感有时比利益更能打动人心

——情感征服定律

赵先生与李先生同事多年,始终没有深交。李先生的工作表现平常,赵先生则成绩突出,春风得意。

有一次,赵先生因为涉及一件重大变故,受到董事长的冷落,从销售经理的位置降了下来。祸不单行的是,他的母亲在不久后突然去世了。双重打击使赵先生感到格外悲伤。

这时候,李先生很同情赵先生的境遇。在他母亲下葬的那一天,李先生主动来帮忙。当时正是寒冬腊月,北风大作,其他同事都躲进了屋里,只有李先生一直在外面帮助处理各种事情。

这让赵先生很意外,也很感动。患难见真情,他觉得李先生这时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从此李先生与赵先生交往甚密,赵先生也一改往日的态度,经常主动帮助李先生。

一年以后,赵先生在公司东山再起,因为作出突出贡献,他重新当上了销售经理,不久又迅速升任总经理。他忘不了李先生在他患难时的帮助,就提拔李先生为销售经理。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无论一个人外表多么强硬,在内心深处都一定有情感的需要,就是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关怀、体贴和重视。有时候,人们即使得到了很多物质利益,也代替不了情感上独特的需要。甚至有时,人们把情感看得比物质利益更重。

世上许多人有幸灾乐祸的心理,看到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就不舒服,看到人家过得不如意了,他才高兴。相反,如果一个人忧他人所忧,乐他人所乐,对别人富有同情心,并在患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就很容易征服对方的心。这也就是故事中李先生对赵先生所做的。

现在人们常说感情投资,这是因为在人际关系上,投入感情往往比投入金钱和利益更能征服人心。

中国古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许多领袖人物深谙此道,所以他们能够让许多人才为己所用。比如他们懂得通过情感的打动将人才笼络在自己麾下。三国时的刘备就是这方面情商很高的人。

有一次,刘备被曹操打败,刘备让赵云保护夫人和儿子阿斗突围。突围中赵云被百万曹军围困,为保护幼主,他怀揣阿斗大战长坂坡,血战曹操百万大军,杀死曹营战将五十余人。当赵云抱着阿斗见到刘备时,刘备接过阿斗,一下子扔在地上,恨恨地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忙从地上抱起阿斗,流着热泪说道:“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从此对刘备更加忠心耿耿。

刘备的做法是在表明,阿斗没有赵云在他心中重要。当然这很可能只是一种做秀罢了,但是起码也能让赵云感到他在刘备心中的分量。这恐怕比给他加官晋爵和物质奖励更能打动他的心,同时也让其他将领看到刘备的一片爱才之心。

有时候,情感似乎就是人的软肋,是“阿喀琉斯之踵”,是人最容易攻破的地方。

设身处地理解别人能给人好感

——换位思考定律

古希伯来有一个国王叫所罗门,是个令后世敬仰的有道名君,据说,他也是有某些神力的传奇君主。关于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次,在国王办公时,有一对老夫妇闯进来。老翁讲他想要离婚,所罗门问:“为什么?”老翁讲出了若干个理由。所罗门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应该离婚。”话音未落,老妇人强烈反对,说绝对不同意离婚。所罗门问她理由,她的理由比老翁还要充足。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不应该离婚。”国王身边的大臣见国王如此断案,忍不住站出来反对说,“大王,你不应该这样断案,你这样断案是不对的。”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不但他们是对的,你也是对的,确实没有如此断案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国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交往中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所谓换位思考,就是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以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多时候甚至需要暂时抛开自己的切身利益,去满足别人的利益。其实,利益在很多时候是互相关联的,你能考虑别人的利益,别人也会考虑你的利益。

所罗门王成为西方世界智慧的象征,是因为他在断案时,不仅用心倾听,而且在听的同时把自己想象成对方,这就是所谓换位思考。而换位思考是有智慧的人所共同具备的素质。因为所谓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理解。一个人只有具备习惯换位思考的素质,具有过人的理解力才能去理解常人所无法理解的东西。这样对方也才感觉到自己被尊重了,才愿意与你沟通交流。

美国的开国元勋杰斐逊有句名言:“也许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一定举双手维护你说话的权利。”

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移情”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当然这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

有时我们以为别人遇到了痛苦的事情,就该安慰他(她),这样会抚平他(她)的心灵创伤,而实际情况却不一定那么简单。

倩倩的丈夫忽然心脏病发作去世了。料理完丧事,她疲倦且悲伤地回到家后,就开始面对亲友日复一日的关心询问:“他是怎么死的?”“你怎么没有及时呼救?”“之前你们夫妻吵过架吗?”“天哪,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还有“你要母兼父职,好好照顾小孩”的训诲。

这些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关心倩倩,但对处于情绪低潮的她,却造成重大的心理伤害。后来她看到来人,就害怕起来。“我最需要的,是沉默的体谅,但却没有人给我。”她说。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很想帮助别人,但是帮助别人只有好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和体谅别人的能力,即安慰也是需要技巧的。有时我们太急着将我们的观念、判断和看法告诉别人,却忘了输送真正的温暖;太急于知道自己想知道的,却忘了别人的伤口还没好。

换位思考不但需要转换思维模式,还需要一点好奇心来探求他人的内心世界。真正的换位思考必然是一个“移情”的过程,要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但不幸的是,许多人的换位思考却缺少了“移情”这一个根本要素。他们或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猜想”别人的想法及感受,或是站在“一般人”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应该”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或是想当然地假设一种别人所谓的感受。这样的换位思考,其实仍局限于自己设定的想象之中,绝对无法体验他人真正的感受和思想。

同类推荐
  • 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沟通技能的训练(北大清华学得到丛书)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校。清华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造就中国领袖人才之试验”为宗旨,培养学生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学风,学校教育质量很高。1928年正式成立清华大学。其后清华大学虽历经几个发展阶段,但一直倡导一贯的校训、宗旨和学风,并以高质量、严要求闻名中外。
  • 从快乐女孩到幸福女人

    从快乐女孩到幸福女人

    从20岁到30岁,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绝对是一生的“黄金进化期”。这一时期的女孩子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呢?《从快乐女孩到幸福女人:80后女孩必修的人生8堂课》就是要从80’后女孩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分别从心灵呵护、形象塑造、职业规划、恋爱生子等8个方面,为她们描画出行之有效的变身路线图。
  • 最受感动的趣味哲理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最受感动的趣味哲理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本书包括阿难取水、妈妈爱丑娃娃、克里斯和狮子、列宁认错等105篇趣味哲理故事。
  •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人性的优点故事(全集)

    本书汇集了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卡耐基传奇的励志生涯让无数读者从困顿走向了成功。本书目的就是帮助读者从人性的优点集中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遵循书中这些简单适用的人际准则和生活技巧,你就会获得成功。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热门推荐
  • 入世修真

    入世修真

    徐真是一名修真者,但他并不超凡脱俗,也不淡泊名利,反而对人类的花花世界有着十足的兴趣。这样的他某一天看到了一本描写学院生活的漫画后依然决定成为一名学生,去享受曾经逝去的少年时代……
  • 妃常有爱萌妃难逑

    妃常有爱萌妃难逑

    她游走于黑白两道,“暗界”的高级首领,离奇昏迷,异世重生。成为洛家千年以来第一个女子,也是待嫁女子,可为何初见夫君,被一个小小的婴儿吸引了目光。
  • 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

    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

    从自信、表现、经验、知识、思维及词汇六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当众讲话应该具备的能力。作者结合多少年培训经验首创当众讲话“钻石法则”、“莲花六技” 、“问题链思维”、“口才导图”等操作性极强的讲话技术,这些方法能够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提高当众讲话的技术,成为讲话达人。
  •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第2版)

    广播电视法律制度概论(第2版)

    本书介绍了中外广播电视立法制度、监管制度、许可制度、所有权制度、节目制度、网络制度、从业人员制度、涉外制度、法律责任与法律救济等,并配有该领域的法律案例和简评,从理论和实践上论述广播电视法律制度及其运用。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广播电视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广播电视业界及关注广播电视的人士了解和研究广播电视法律制度的入门书。
  • POEMS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学生成功三部曲

    大学生成功三部曲

    杨金翰老师给学生讲课,作为校方负责人,我却静静地品读着杨老师。他的课“为什么能磁石般的吸引着学生?”八个多小时的演讲,学生们精力集中,气氛热烈,台上台下,水乳交融,没有感到疲倦的,没有交头接耳的。我不想评论他的讲课方法,只想说其中一段我的感受。他演讲间歇,主持人或学生可以说几分钟的感言,我乘兴讲了以下的话:同学们!在诸多的“美好”中,我们选择了“成功”;在向着“成功”的迈进中,我们选择了学习(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改变行为、改变习惯);但是,最好的“选择”,是我们选择了一位善于引路的好老师。而一个成功者,常常有一位或几位老师是自己心中的偶像,行为的航标灯。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嫡女当家:剩女的御夫之道

    嫡女当家:剩女的御夫之道

    他是弱冠男宠,她是大龄尼姑,他是弃子,她是贵女,他们还是亲戚,以后还要做夫妻。—————————————————作者文案废柴(叹气考据党什么党的慎入↓↓↓↓街道建筑参考唐代,器具物什参考明清
  • 仙刃

    仙刃

    黑色的怒吼,火与血最后的挣扎;黎明时刻,就是生命消散的搏斗锈驳的战甲,再不见昨日的光芒;满地的狼藉,寻不到锋锐的兵甲既退无可退……那就用怒火面向前方使蛮力杀出血路罢!破庙中孤独少年,瑟瑟冷风侵袭之下,蹲坐墙角抱头抿唇,任寒风如怒潮般…将他胛骨慢慢吹透………………只是,就这样么?这便是一个可怜的魂魄本该要面临的命运么?这便是一个孤独人最终的归宿么?他奋力抬眼,绝不愿就此一生。遂在九幽魔神之前立下重誓,任鞭打捆缚,万般嘲弄,也将眼前的一切黑暗毁灭……哪怕世间万物与自己一同埋葬!…………于是竭尽所有勇气只为抬眼向天一问,且问:人之力可胜天否!
  • 名门艳女

    名门艳女

    我一直认为,小说的根本是讲故事,只有故事讲得好,才是优秀的小说。因为我生活在狭窄的文学圈子之外,每天接触的都是与我相同,或不相同,但大多都是在为生存进行着艰苦的,甚至是残忍的苦拼苦斗者。对于这部作品的扩张网络版改编,我完全没有理睬当今的写作时尚,也不打算走追风媚俗之路。作品的全部叙述,都是围绕着彝族人家,阿诺家族的没落史而展开的。这是一个子女众多的阿诺家族,也是一个正与新彝汉文化交织得理还乱的家族。我动情地描绘这一家人,写他们在最近十几年中有过的种种经历。我完全是从另一种视角——这个曾经的土司贵族到贫穷平凡的彝族视角,从阿诺黑骨史的视角和几个个性不同的现代兄妹的视角,来展开分类叙述。是由内而外、由点及线、由线及面地讲述,让大家跟着几个各有个性的人东走西闯,细品他们心灵的震颤,领略彝族人的生存体验,特别是彝家少女——汉艳。本小说为《超级画师》的改编和扩编版,内容不同,但线索是一样,人物出现了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