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教训已足够
一次,一个猎人捕获了一只能说七十种语言的鸟。
“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忠告。”
“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发誓我会放了你。”
“第一条忠告是,”鸟说道,“做事后不要懊悔。”
“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
“第三条忠告是:当你爬不上去时,别费力去爬。”
然后鸟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这只鸟飞起后落在一棵大树上,并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
这个猎人很想再捕获这只放飞的鸟,他跑到树跟前并开始爬树,但是当爬到一半的时候,他掉了下来并摔断了双腿。
鸟嘲笑他并向他喊道:“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忠告你全忘记了。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讲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而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中会有一颗很大的珍珠。我告诉你如果你爬不上去,就别强迫自己去爬,而你却追赶我并试图爬上这棵大树,结果掉下去摔断了双腿。”
“这句箴言说的就是你:’对聪明人来说,一次教训比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说完,鸟就飞走了。
吃一百个豆都不知豆味儿的人,若不是天才的“味盲”,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受虐狂!大家还都记得那个只会说,“哆哆嗦,哆哆嗦,今天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的寒号鸟吧,最终还是因不长记性而冻死在冬天的寒夜里了。
有一位高中毕业生,在经历黑色七月的时候,由于发挥失常,名落孙山了。面对高考落榜的现实,他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对生活失去了热情。这时,他的老师看到了他的状态对他说:“人生就是这样。快乐自然令人向往,痛苦也得承受,这是真实的人生之途。你不必为一次的失败而烦恼。其实人生的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笔财富,就看你如何去体会,如何去理解。”最后他又语重心长地对这名学生讲:“摔倒了就要爬起来,但别忘了再抓一把沙子。”学生听懂了,也记住了老师的话。以后每当他遇到挫折时,他就会想起“摔倒了就要爬起来,别忘了再抓把沙子”这样一句话,并从中吸取教训,鼓起勇气,迈向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不长记性的猎人被小鸟嘲笑了:没有记性的寒号鸟暴死在冬夜里了,而牢记“摔倒了就要爬起来,别忘了再抓把沙子”的年轻人却活出了滋味,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牢记人生旅途中的每一次教训,可以激发我们追求胜利的强烈欲望。
六分之六的人生
有一天,一名大学教授到一个落后乡村游山玩水,他雇了一艘小船游江,当船开动后教授问船夫:“你会数学吗?”
船夫回答:“先生,我不会。”
教授又问船夫:“你会物理吗?”
船夫回答:“物理?我不会。”
教授又问船夫:“那你会用计算机吗?”
船夫回答:“对不起,我不会。”
教授听后摇摇头说道:“你不会数学,人生目的已失去六分之二;不会物理,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不会用计算机,人生目的又失去六分之一;你的人生目的总共失去六分之四……”
说到这儿,天空忽然飘来大片黑云,随后吹来强风,眼看暴风雨就要来到。
船夫问教授:“先生,你会游泳吗?”
教授愣一愣答道:“不会。没学过。”
船夫摇摇头说道:“那你人生目的快要失去六分之六了。”
人不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教授是数理方面的专家,便认为数学、物理、计算机是极为重要的,如果不能了解这些学问,人生似乎没什么意义了,这是一种“专家心态”。对船夫来说,会不会这些有什么关系,最重要的应该是生活的能力,在紧要关头,教授所专长的一切都没用了,只有会游泳才能保命。命都没了,还谈什么人生目的?
因而不要小看其它人,更不能一味用自己的标准作为评判对错、好坏的标准。我们经常能听到:这位员工虽然不够机灵、缺乏创意,但他做事不计较、不用心机;那位员工可能表达能力不好,可是他执着认真、实事求是。其它人的“优点”他没有,可别忘了,他的优点其它人也欠缺啊!
简单的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好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但不久之后,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的最后一点力气却使完了,便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生活的前景是美好的,但生活在另一面也是切切实实的。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还需要面对现实的生活。生活是切切实实的,我们拥有美好的理想,自然是很好的事情,但我们要给自己创造实现理想的充足条件,这又是十分现实的。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不要和诱惑较劲
一家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剩下三名技术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该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司机。
不要和诱惑较劲,而应离得越远越好,这是人生的箴言。
诱惑是个美丽的陷阱,落入其中者必将害人害己,无法自救;诱惑又是枚糖衣炮弹,无分辨能力者必定被击中;诱惑还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会侵蚀每一个缺乏免疫力的大脑。
经不住金钱诱惑者,信奉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其实,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金钱也并非万能,健康、友谊、爱情、青春等都无法用金钱购买。金钱是一个很好的奴隶,但却是一个很坏的主人,我们应该做金钱的主人,而不应该沦为它的奴隶。
经不住美色诱惑者,流连忘返于脂粉堆中,醉生梦死于石榴裙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王侯将相的前程断送在声色之中。君不见,李隆基因了一个杨玉环,终日不理朝政,最终导致权奸作乱,好端端一个开元盛世顷刻间土崩瓦解。吴三桂冲冠一怒为了一个陈圆圆,引清兵入关,留下千古罪名。
世间美好的事物实在太多,而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却很少很少,所以我们便充满了渴望,当这种渴望促使我们用理智和汗水去获得时,那将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又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努力的目标。然而,越是巨大的诱惑,却越容易让人们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在诱惑面前不知所措,甚至失去了理智,正如故事中的前两位司机。试想,若是在我们获得了之后,失去了快乐,失去。了自由,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那么还值得吗?所以,不要拒绝诱惑,但也不要为其所迷惑,在诱惑面前,我们最需要的是冷静而理智的思考。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一不小心就会掉人这个美丽的陷阱。所以,为人一定要坚守本分,拒诱惑于门外。
启示的启示
墙壁上,一只虫子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了下来。这是它又一次失败的记录。
然而,过了一会,它又沿着墙根,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了。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虫子,感叹地说:“一只小小的虫子,这样的执著、顽强;失败了,不屈服;跌倒了,从头干;真是百折不回啊!我遭到了一点挫折,我能气馁、退缩、自暴自弃吗?难道我还不如这一只虫子?!”他觉得自己应该振奋起来。,他果然振奋起来了。
这只虫子再一次从墙壁上跌落下来。第二个人注视它,禁不住叹气说:“可怜的虫子!这样盲目地爬行,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墙顶呢?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方位,它就能很容易地爬上去。可是,它就是不愿反省,不肯看一看。唉!可悲的虫子!反省我自己吧!我正在做的那件事一再失利,我该学得聪明一点,不能再闷着头蛮干一气了——我是个有思维头脑的人,可不是虫子。我该感谢你,可怜的虫子,你启迪了我,启迪了我的理智,叫我学得聪明一些!”果然,他变得理智而聪明了。
第三个人询问智者:“观察同一只虫子,两个人的见解和判断截然相反,得到的启示迥然不同。可敬的智者,请您说说,他们哪一个对呢?”
智者回答:“两个人都对。”
询问者感到困惑:“怎么会都对呢?对虫子的行为,一个是褒扬,一个是贬抑,对立是如此鲜明。然而,您却一视同仁,您是好好先生吗?您是不愿还是不敢分辨是非呢?”
智者笑了笑,回答道:“太阳在白天放射光明,月亮在夜晚投洒清辉,它们是‘相反’的,你能不能告诉我:太阳和月亮,究竟谁是谁非?假如你拿着一把刀,把西瓜切成两半——左右两边是‘对立’的。你能不能告诉我:‘是’和‘非’分别在左右的哪一边?”
不分是非的好好先生不足为训。但是,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同样观察虫子,两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他们的感觉和判断就不可能一致,他们获得的启示也就有差异。你只看到两个人之间的“异”,却没有看到他们之间的“同”:他们同样有反省和进取的精神。
形式的差异,往往蕴含着精神实质的一致。表面的相似,倒可能掩盖着内在的不可调和的对立。
生气是在惩罚自己
有一位禅师非常喜爱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时间栽种兰花。有一次,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待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禅师外出之后,弟子们一直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打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都因此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受罚。
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但他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福,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就是这么一句平淡无奇的话,在场的弟子们听后,肃然起敬之余,更是如醍醐灌顶,顿时大彻大悟。
“我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看似平淡的偈语里,暗示了多少佛门玄机,又蕴含了多少人生智慧啊!
现实生活中,无限制增长的欲望、不满足现状的心态,还有那诸多数不清的烦恼与磨难,常常使人患得患失。
因此,很多人抱怨命运,抱怨时运不济,抱怨人生多“苦”。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其实,只要你严肃冷静地分析人生,痛苦与欢乐几乎是与生俱来的。造物主让你来到人世,享受世界的无限欢乐,但同时也要给你困苦、不幸的负重。人生就是一次爬山的旅行,辛苦是自然的,摔跤有时也难免,磨难就是这次旅行的代价。既然你能够愉快地享受人生,为什么不能快乐地接受生活赐予的苦难呢?况且,苦难已降临,生气烦恼又有何用?
栽种一株快乐的花朵于心田。无论生活面临怎样的境况,人生遭逢怎样的磨难,请让快乐的花朵开放在心灵的原野上,让灵魂的舞姿如花之绰约,满载着花的芬芳。
禅师说得很好:“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而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无兰花这个得失。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同样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牵挂得太多,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我们不快乐。
生活中的人们,能坦然面对生命的少,能舍弃名利的更少,生活中不乏看重名利胜于生死者。人只有看透生死,才能看破名利的虚妄性。其实,生活未必都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真。有的人认为,生命并不需要多彩多姿,只要宁静安详地过,这种人的生命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慢慢地流。“云霞青松作我伴,一壶浊酒清淡心”,这种意境不是也很宁静悠然,像清澈的溪流一样富有诗意吗?
生命在平淡中有平淡的美好,这是生活在激切中的人所渴求不到的。活得激切又如何呢?还不是一样要流向大海。只要有自己生活的境界,不见得要与别人共流。溪流虽小,载得动孩童的纸船,人生苦短,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生活本于平淡,归于平淡,而其中的热烈渴望或者痛心失望其实是心灵的失落和迷茫。
生命是梦中最美的花朵,快乐和生命是我们最大的拥有,又何必企求太多呢!这样想来,又有什么值得我们去生气呢?
烦恼不可预支
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时,树叶总会随风漂落。
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的猛摇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打扫完毕,小和尚顿觉非常开心。
第二天清晨,小和尚来到院子一看,他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努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的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态度。
明天的树叶一定会在明天掉下来。所以,活在当下是非常重要的,要把你所有的情感、智慧、精力都用在当下这一个时刻,使现在非常的饱满和充实。许多人喜欢预支明天的烦恼,想要早一步解决掉明天的烦恼。明天如果有烦恼,你今天是无法解决的,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人生功课要做,努力做好今天的功课才是最应该的!
落叶这样,人生不也是如此。不用预支明天的烦恼,不用想早一步解决未来的一切困难。
活在现在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心境的平和是生活充实的保证,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能把事情全部做完,然后静静的安心享受,其实生活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每一天、每一个时刻都会有新的事情发生,都会有新的挑战出现,都需要我们去积极的应对。所以,我们不要寄希望于明天的安详和宁静,只能在现在、在目前,在努力前行的同时,享受心情的安逸和温馨。要把握现在,也要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