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6000000004

第4章 英法战争锋芒初露(4)

危机暗伏在顺境中

在威廉斯堡短暂休憩后,华盛顿于4月2日带领两个连队,从亚历山德里亚出发,前往俄亥俄河口的新要塞。弗赖上校是这次华盛顿团队的军官,他将带领炮兵随后赶到前线。在行军途中,华盛顿与亚当·斯蒂芬上尉带领的一支小分队会合了。到了曼彻斯特,为了保证供给,他们只好强势征用了当地人的马匹与车辆。

虽然采取了这种半强制性的征用,但能用的也寥寥无几。征集了一周,他们只得到了10辆又旧又破的马车,结果还没过地势险峻的隘口,那些马车就再也走不动了。于是,士兵们只能肩扛着车轮前行。就是在这样差的条件下,华盛顿带着的军队一面翻山越岭,清扫前进中的障碍,一面为后面的炮队铺就道路。

为了能鼓舞士兵们的气势,华盛顿对士兵们说,一旦军队到了威尔斯溪的货运中转站,他就一定会雇佣一些体力好的驮马。遗憾的是,他们还没能到威尔斯溪,就听说那里的事务负责人特伦特上尉以及他的手下全都被法国人抓走了。庆幸的是,这不过是个谣言,很快就被打破了。华盛顿在4月20日见到了特伦特上尉,不过他的手下不知去向却是真的。对于事情的真相,华盛顿很着急地调查着,他让特伦特迅速准备好所需的驮马和车辆,不过他过高地估计了特伦特的办事效率,等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已经是25日了。

要是特伦特上尉派去的修筑碉堡兵士真的被俘了,那么法国人又可以夸张地说自己较英国人技高一筹了。实情也的确如此,那些士兵的确是被法军军官康特勒库尔上尉俘虏的。当时,他下令派遣大约1000名士兵携带着野战炮,搭乘快艇直接到了英军正在修筑的碉堡所在地。他们抵达那里的时候,碉堡的第一期修筑工事还没有结束,列阵完备后,他们就要求英军投降。守卫在那里的英军还不到50人,再加上军官特伦特上尉也不在,鉴于这些原因,守卫工事的士兵没有办法给法军一个满意的答复。最后一个名字叫瓦德的青年少尉遵从了当地印第安首领亚王的安排,到法军营地去谈判。瓦德要求法军能够放宽投降的期限,等到真正的军官回来之后再作选择。可是康特勒库尔对所提的要求不予理睬,要求他们马上投降,否则就要以武力攻占。按当时的形势,若没有亚王在侧陪护,这位年轻少尉的性命则一定无法保全。没有办法,少尉只能投降。通过协调,少尉带着个人的手下,还有劳动工具离开了碉堡。

与这位少尉一起回来的,还有随行来的两位印第安武士。他们带来了亚王坚决拥护英国的决心,还带来了关于法军的军事部署和武力配备情形。对形势作了分析后,华盛顿让一名印第安武士到威廉斯堡送一份文书,邀请德威迪总督来帮助;随后,他又写了一封安慰亚王的信,让另一名印第安武士把他带给亚王。

华盛顿把这封信写得很轻松,虽然面前的事态并不是那么乐观。这是一场真正的战争,可是华盛顿却只带了少数的新兵。在这片荒蛮的土地上,敌人占据着各个方面的有利条件。没几天,就听到消息说,有一支法军正顺着俄亥俄河逆流而上,预备去支援当地的法国驻军。在这样紧迫的环境下,华盛顿十分清楚,只有争分夺秒才能让自己的盟友远离敌人的怀抱。

华盛顿就是在这样两难的情境中,召开了临时作战会议。他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决定,要在红石溪修筑防御工事,而且就在那里静候援军的到来。在那里,既能严密地监视敌军,又能决定是进是退。这个决定作出以后,华盛顿就派了60个人先行去探路,同时又给德威迪总督写了一封信,要求予以援助。

此外,华盛顿还给正在召开州议会的宾夕法尼亚州和马里兰州总督写了封信,告诉他们法军的敌对行径,并号召他们尽其所能地来援助他。遗憾的是,这两封信并没有收到什么好的效果,因为受到议会的阻挠,被总督批准的法案总是得不到通过,所以这两个州几乎没有给华盛顿什么援助。战争伊始,这位年轻的军官就尝尽了被议会束缚的痛楚,之后的几年间,这种束缚经常制约着他。

就在出发前,华盛顿把特伦特那支纪律散漫的军队解散了,下令让他们等候弗赖上校的派遣,可是华盛顿一离开,这些人就各自回家了。

4月29日,华盛顿带领着160人向威尔斯溪进发,迅速地赶上了筑路的前锋军队。他们要在这片荒蛮的地区(野人山和山那边的森林地带,这个地区后来被称为“死亡阴影”)修筑一条宽广的道路,好让弗赖上校队里的加农炮通过。5月9日,华盛顿的军队抵达了“小草地”,距离威尔斯溪不超过20英里了。历经千辛万苦,这支军队终于抵达了尤吉奥格尼河畔。在那里,他们因为修桥过河又耽搁了几天。

在这行军的一路上,有一些流动性的商贩总是会把从俄亥俄河传来的坏消息告诉给他们。有些消息把法国军队的人数夸大了,让人很是疑惑。不过所有的消息都指明法国人正在忙碌着修筑一座大碉堡。华盛顿依据他们的描述得知,法国人修筑碉堡的地点正是他曾经提到的认为最合适的地方。其中一个商贩还提供了有关一名法国间谍拉弗斯的情报。在华盛顿出使边境地区的时候,他就怀疑过拉弗斯是间谍。过去,拉弗斯常常在桂山那边的吉斯特的新居民区活动频繁,现在他又常带着4个士兵在附近一带走来走去,华盛顿怀疑他是在以抓捕逃兵的名义开展侦察活动。加上还有消息称,法国人赠送给俄亥俄河下游的印第安人大量的物品,希望能拉拢他们。除去这些不好的消息外,还有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由亚王带领的50名勇士正往这里赶来与他们会合,商量同法国人的作战计划。

随后,华盛顿从亚王那里收到一封信,信上告知他,法国军队已经出发两天了,正赶来应战。虽然现在还不太清楚他们的人数,但是听说他们有一见到英国人,就予以痛击的信心。华盛顿得知,亚王以及其他酋长们将在五天后赶到这里与自己会合。23日,他又得知法军兵力不超过800人,并且约有一半的人在夜里已经被派出去执行秘密任务。战争越来越近了,敌军的情形也被华盛顿掌握得差不多了,这位年轻的军官对作战方案已经有了个人的安排。

晚上的时候,华盛顿收到消息称法军正在大约18英里外的尤吉奥格尼河渡口渡河。他立即下令,让士兵们在一个叫“大草地”的地方为他所谓的“以利交战的美丽战场”做好准备。森林将他们的营地紧紧包围着,随时都有遇到突袭的危险,所以士兵们都非常紧张。在这种紧张的戒备情境里,每个人都能嗅到一股硝烟的味道。

25日,由于吉斯特发现自己营地附近有拉弗斯一伙的踪迹,所以他从府邸赶到华盛顿这里来。华盛顿认为提防拉弗斯这个阴险毒辣又很有野心的人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能随时掌握拉弗斯一伙的动态,华盛顿派了75名士兵搜索他们。没过多久,华盛顿又收到亚王派使者送来的消息,他说在华盛顿营地的附近一定有法国人的埋伏,因为他发现了两处可疑的足迹。

华盛顿冒着雨,连夜赶到亚王的营地,同他协商具体的作战计划。亚王非常友好地接待了这位年轻的军官,并应允同他一起抗敌。随后,他带着华盛顿去了那个发现足迹的地方,并安排了两名印第安武士去搜索足迹。武士们汇报说,顺着足迹,他们在一处岩石和树林包围的低地处发现了法国的兵营。

没多久,他们就商量好了一个共同突袭法军的作战计划:华盛顿与他的士兵们在右侧,亚王与他的武士们在左侧,分两路包抄敌人。正当华盛顿带领士兵们率先从岩石与树林中间向前逼近时,他们的行动被法国军队发现了,双方立刻开火,总共持续了大约15分钟。可以说,华盛顿军队处于很容易暴露的位置,形势很不利,不过因为有印第安武士的帮助,他们最后仍取得了胜利。法国军队死伤惨重,最终溃散而逃。华盛顿一行共俘虏了21个人,只有一个来自加拿大的人跑了回去,把这次作战失利的消息汇报给了俄亥俄河边的要塞。

这次战斗中,法国方面共有10人阵亡、1人受伤。华盛顿方面1人阵亡、3人受伤。要不是华盛顿及时阻止,那些印第安人会把俘虏都杀了的。这是华盛顿本人第一次感受到子弹呼啸而过的惊险,当时他立于火力最密集的地方,自己能死里逃生,在他看来简直是个奇迹。

在俘获的人中有两个重要的角色,他们一个是很有影响的军官,名叫德鲁,另一个就是阴险狡诈的拉弗斯。另外,士兵从一个名叫朱蒙维尔的年轻军官身上搜到一份命令,上面写明了他们此次来侦察的目的,这份证据有力地击破了他们谎称来此是为了请华盛顿离开法国领土的谎言。

虽然赢得了这场小战役,但是华盛顿的处境仍然很危险。听说法国还有差不多1000名士兵驻守在要塞,此外还有印第安的盟友,其他还在路上的援军。或许康特勒库尔已经清楚营运在“大草地”的营地防守薄弱了,因为朱蒙维尔在临死之前就已经派出了使者。为此,华盛顿立即加速巩固堤防,还给卧病在床的弗赖上校去了一封信,要求马上增派援兵,并表明了“宁愿与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敌军决一死战,也决不放弃既得的一寸土地”的决心。亚王也同时号召那些盟友们同时拿起武器,赶去红石溪与华盛顿会合。亚王自己并没有同去,而是动身回家了,因为他要派人到河的下游去找明戈人与肖尼人,并承诺要在30日带上三四十名武士,还有他们的妻儿赶回营地。

29日,华盛顿在给德威迪总督写的信中提到:“我准备随时迎战在人数上超过我们数倍的敌军,哪怕那个比例是1∶5,我也要抵抗。因为我害怕,要是我们任由自己被击败,那么必然会失去我们的印第安盟友。请您一定要放心,他们想来就让他们来吧,我绝不是一个无准备的人,绝不会让他们突然袭击得逞的,我保证我至少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的,要是我们不幸被击败,那请您相信,我们是尽了个人的努力的,一旦还有希望,我们就会战斗到底。”

那时的华盛顿处在战斗情绪相当高涨的阶段,已经做好了时刻面对最凶残境况的准备。在给他兄弟和家人的一封简短信中,他这样说道:“我们时刻都在准备迎战数倍优势于我们的敌人。但是,一旦他们能多控制一天,我们就会有更充足的准备来对抗他们。有一个士兵离开我们了,还有几个受了伤。我听到子弹的声音呼啸而过,相信我,那种声音里有一种奇妙的东西。”这个年轻军官的这句话传到了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耳朵里,他淡然地说道:“要是他听得多了,就一定不会这样说了。”

粮荒开始在营地里出现了,亚王、斯卡鲁雅迪酋长和三四十名武士的到来使这种情形更加严重了,当然其中也包括他们的妻儿。华盛顿马上给克罗根发去了急信,要求他们把手里的面粉都送到军营来。弗赖上校病故了,一位来自北卡罗莱纳、具有丰富经验的詹姆斯·英尼斯上校接任了远征部队军官的职位,不过此刻,他正和士兵们驻守在曼彻斯特,这令华盛顿感觉责任越来越重,处境越来越艰难。在攻打卡塔赫纳时,英尼斯上校曾与华盛顿的哥哥劳伦斯在一个连队里。可是他的军队却一向都没有来过华盛顿营地,更别说参加这次战役了。要是他们参加了,那结果一定不是这样的。

华盛顿一个人肩负起了指挥全团的重任。在弗赖的函件中,他发现了一张少校委任状,是空白的,所以他将这个位置给了很有气魄的上尉亚当·斯蒂芬。鉴于对其他人事变动的考虑,他给德威迪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雅各布·范布拉姆大加赞赏:“自从离开了亚历山德里亚,他总是担任上尉一职。他的经验完全可以胜任指挥这一重任。”

没多久,前文提到的要塞完成了。因为士兵们在修筑期间忍受着饥饿的痛苦,所以这里就被命名为“困苦堡”。远道而来的援兵补充了营地的兵力。一起来的还有出生于荷兰的詹姆斯·克雷克军医,他注定将成为华盛顿一生中最忠实与最知心的朋友。

10日,侦察员送来消息说有90名法军正在靠近。华盛顿希望能够再抓到一些法国兵俘,把他们当做礼物送给德威迪总督,所以他立即带上150名最优秀的士兵出发了,只留下穆斯少校,还有剩下的士兵留守碉堡、架设回旋炮。到了那里之后才发现,只是9名逃兵而已,又是虚惊一场。不过从法国逃兵的嘴里,他们得到了可靠信息:位于俄亥俄河岔口的碉堡已经建成,为了纪念加拿大总督,它被命名为“杜凯纳堡”。碉堡中的守军不足500人,但是还会有200人随时可以赶来,两周后还会再来900人。另外,他们也证实了拉弗斯一伙人的间谍身份。

就在这同一天,麦凯上尉带领着南卡罗莱纳的独立连抵达营地。这位彬彬有礼的上尉,性情十分温和,就是非常讲究礼节。他手里有英国国王的委任书,所以他不认为地方军官是他的上司。华盛顿之前比较忧虑的矛盾发生了,他尽可能地谨言慎行,避免一切可能引发指挥权的事情。在对方建议受到质疑的时候,他也是温文尔雅地加以解释。他给总督阁下写了一封信,要求他规定两人的级别与权力:“他觉着你无权颁发对他具有约束力的委任状。要是这样的话,我能自信地说,要是他不到这里来,那对公众的利益能更好些。”

6月11日,华盛顿军队继续向红石溪方向艰苦行军。但是麦凯上尉的士兵们却建议说,要想他们参与修路,必须每天给他们一先令。所以华盛顿只能留下上尉与他的独立连在“困苦堡”留守,自己带着他的士兵们去修筑军用公路。7月1日,他们抵达了“大草地”。军士们都已精疲力竭、不愿再继续走下去了。于是华盛顿放下了原本的目的,打算在这里做短暂停留,修筑工事,同时派出了使者,要求威尔斯溪方面快点送来补给品和支援军。往“大草地”撤退一点不能说是轻率,因为当时德列维上尉——朱蒙维尔的姻兄——为了复仇,已经带领军队从杜凯纳堡出发,包围了华盛顿的防御工事,并先开了火。之后他们才发现他们所包围的地方一个人影都没有,就推测英军已经撤到居民点了,不过此时再追击已经晚了。德列维上尉正打算返回,却遇到一个逃兵,说是华盛顿军队正停留在“大草地”,军士们都已饥饿不堪。于是上尉立即率部兼程赶往那里。

同类推荐
  •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从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市长

    李琬若将自己在美国四十多年生活和参政经历真实地告诉自己的同胞听,就是因为她同时爱着两个“祖国”,而她的两个“祖国”之间却对对方真实的东西了解得实在太少,太片面。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中国现代纺织业开拓者

    张謇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实业家,他的一生有着不平凡经济。本书着重于张謇堪称传奇的一生,全面介绍张謇的功绩,力图使读者对张謇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苏格拉底(名人传记丛书)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被公认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为了拯救雅典城邦,他终身致力于美德、正义、真理、民主的批判和辩论,最终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他放弃了逃亡的机会,以死亡维护了雅典法律的权威。本书讲述了苏格拉底的一生,阅读该书可以加深读者对这位思想巨人的了解,并从中受益。
热门推荐
  • 青云谪仙

    青云谪仙

    青云之上,我为谪仙太湖边一个小厮因一场复仇走上江湖之路谜案重重,幕后仇人是谁?江湖险恶,一卷太玄经如何引起腥风血雨?庙堂倾轧,缘何卷入逐鹿天下之中?仙界凡间,不世之战最终如何收场?意义是什么?我只知道义气。江湖是什么?我只知道将虎。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我希望你们能看到自己心目中曾存在过的少年
  • 月光下的歌

    月光下的歌

    尘封在多年前的秘密,三年后,被找出。。七个命运坎坷的少男少女在18岁的年龄段,经历了寻常人经历不到的事情。一年之中发生的所有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意想不到,那么的深不可测..
  • 丹痕

    丹痕

    他爱财,其实只为提升实力;他专情,宁愿守护爱人万年;他重义,为救朋友九死一生;他冷血,却是历经世间沧桑。他叫做谢小石,是一个孤儿,得了只小鼎,赚了份前程似锦,却被历史碾入轨道,为了生存,他走上了一条不曾想过的道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修仙世界,这里即将为你阐述一个,由我为大家构造的世界。突然想起来,新书新坑,求收藏,欢迎推荐,点击俺就收下了,谢谢各位。弄了个书友群:10302649欢迎广大童鞋前来讨论
  • 我的霸道王子

    我的霸道王子

    中国女孩来到韩国上学,竟然偶然邂遇超超帅男申麒渊,而他竟然是韩国一进会联合会的老大?帮派老大?!两人产生误会,又被插进的帅哥美女搅和得天翻地覆!他们俩还能走在一起吗?他们的爱情能够得到圆满的结局吗?
  • 故人相望道尽繁华

    故人相望道尽繁华

    彼岸花开,花叶生生两不见,相念相惜永相失。三界之巅,无与为敌。惨遭暗算,今世身亡。待得来世,再掀波澜。“我告诉你!我是有原则的人!”“哦?说来听听。”他嗤笑出口。“那就是别触犯我的原则。”她嘚瑟一笑,转身而去。
  • tfboys之晴夏阴冬

    tfboys之晴夏阴冬

    三位女生与三小只有婚约,但是却不知道这件事情,但却在一起经历彼此的世界,一起经历风雨,最后知道真相,才幸福地走在了一起。。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几乎每一个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和商业精神,它可以让一个人在所有的员工中脱颖而出。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地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不容错过的一本书:现代成功企业中的员工培养职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训读本和参考用书;一本使每一个员工认清职业态度,把握人生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
  •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新发展:理论与案例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新发展:理论与案例

    企业管理的基础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并有效执行各项职能管理提供资料依据、管理规范、基本手段和方法的工作,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要介绍了企业生产作业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营销管理基础工作的创新、企业物流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信息管理基础工作的创新、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创新等十章内容。 本书以应知、应会为切入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际应用,突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视野宽广,理念新颖,内容精练。
  • 爱情如果可以简单

    爱情如果可以简单

    有没有那么一个人,与你没有亲情关系,却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无怨无悔的坚持着爱你。
  • 波澜世界

    波澜世界

    修仙者,食风饮露,以自身为容器,吞天地灵气,壮大己身,天灭我不灭,成仙者一怒,山崩地裂,日月倒悬,端的好威力…仙佛道兵血,妖魔鬼邪巫。十条长生途,任我逍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