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0600000011

第11章 仕途坎坷有奇谋(1)

众所周知,仕途艰险,尔虞我诈,没有足够的智谋与策略,根本无法生存。而直到中年才出山的左宗棠,更是与常人不同,他的经历更为坎坷。左宗棠性格耿直,脾气火爆,容不得别人阿谀奉承,看不惯他人的溜须拍马,但在官场,这样的人是不好混的。正因为左宗棠这样的行事风格,差点断送了他的官场生涯……

民不聊生被迫反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经济掠夺的步伐加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推销的商品日益增多,逐步破坏了沿海通商口岸和长江流域及其腹地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清政府日益空虚的国库已经无法支付战争费用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行索要的巨额赔款,只得用重税掠夺广大农民,这使得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地主、官僚、贵族也趁机加剧了土地兼并和巧取豪夺。这些都激化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各种矛盾。

第一个问题就是土地集中的现象更为严重。比如广西东南各县地主官绅所占土地超过当时土地的百分之八九十。

金田村有土地750亩,其中地主占662亩,占全部土地的88.2%,农民只占土地88亩,占全部土地的11.7%。战后土地之所以更加集中,都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密切相关。一是他们凭借低关税等侵略特权,大肆向中国倾销商品,尤其是洋布洋纱。比如英国在1837—1839年间,每年输华商品总值不到100万镑,1845年则迅速增长到239.4万多镑,其中棉布棉纱输华总值从1842年的71万镑增长到400多万镑。中国的手工业产品尤其是土布土纱,因竞争不过而销路骤减。1845年,福州地方官在奏疏中说:从厦门运销各地的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不能出口。江苏的松江、太仓、苏州一带,是当时有名的棉丝纺织手工业的中心。上海开市后,洋布盛行,是以布市消减,“蚕棉得丰年而皆不偿本”。商贾难以经营,生计维艰。广东顺德一带,织布手工业,也因洋布“贱售,女工几停其半”。洋布洋纱剥夺了土布土纱的销售市场,致使东南沿海一带中国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受到沉重的打击而衰落,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业破产,地主、官僚、富商乘机贱价收买、掠夺农民的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或者加入无业饥民群或者遭受更加残酷的封建剥削。

第二个问题就是帝国主义更加肆无忌惮地向中国倾销鸦片。1840年进口鸦片20619箱,1850年增加到52925箱,致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1843年到1848年间,中国外流白银约计6000万银元,“银贵钱贱”的现象更趋严重。1840年间,一两纹银可兑换1000个制钱,到1850年,竟涨至2230个制钱,仅仅十年间就使必须用铜钱兑换白银以纳税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实际负担增加了一倍多。此外,吸食鸦片的人从上层迅速扩大到下层,仅以两广为例,鸦片从广州沿西江而上,一直倾销到广西。梧州、平南、桂平、贵县一带,烟铺林立,仅广州一城就有大烟馆600多家,桂平县的大湟江口,一个小小的城镇,就有鸦片烟馆十几家。许多地主、豪绅吸食鸦片,他们通过增加地租等手段将吸食鸦片的巨大耗费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致使许多中小地主和占有少量土地的自耕农倾家荡产,大地主、官僚、富商乘机兼并他们的土地。

三是鸦片战争后,清廷财政更加拮据,吏治更加腐败,造成战后严重的水利失修,水灾连年不断。1846年到1850年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受灾区域竟达1100多个州县。每次水灾之后,广大农民都背井离乡,四处逃亡,地主富农乘机贱价收买农民的土地。

以上三个原因使中国土地集中的情况比战前更为严重。它使许多农民因失去土地而四处流亡,形成人数很大的饥民群和无业流民群。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在本乡租种地主的土地,地主乘机抬高地租。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地租一般在50%左右,即所谓的“百种千租”,这本来已经很高了。鸦片战争后,租额增加到60%~80%,甚至更多,所谓“百种千五租”、“百种两千租”。农民遭到残酷的封建剥削,被迫借贷的人越来越多,地主商人乘机大放高利贷,利息也普遍增高。广大农民无以为生,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清廷不断增捐增税,因为他们需要支付庞大的战费开支和战后的巨额赔款,国库亏空,这笔钱只能从老百姓身上出。清廷在鸦片战争中的战费开支大约是7000万两银子。在战争过程中,英国侵略军在沿海沿江被占领过的城市掠夺清朝库藏银,加在一起是600多万两银子,再加上中英《南京条约》又勒索了2100万银元,总计中国在这次战争中直接损失的货币,折成银元共达12830多万元,相当于清政府两年半的赋税总额。这笔巨大的开支就造成了清政府的严重超支,加上贸易的逆差,中国银源枯竭。清政府为摆脱严重的财政危机,不惜向百姓大肆搜刮勒索。

战后两三年间,清廷连下各种搜刮令,道光皇帝公开发布命令:“所有各省着赔、分赔、摊赔、代赔”各款,“着各省督抚河督于所属实缺司道府厅州县各员……勒限催追完交”。各省如何筹措呢?清政府命令各地“自筹良策”,这就为各级贪官污吏巧立名目、层层加码、借机搜刮开了方便之门。战后,地丁税和漕赋普遍加重浮收。清政府当时主要的财政收入是地丁税。地丁税是田赋、丁赋的合称。丁赋是中国历代封建政府征收的一种丁口税,丁口一般指男丁。清政府“摊丁入地”,将丁赋并入田赋称为地丁税。地丁税征银两。清政府曾宣称“永不加赋”,但鸦片战争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全国“地丁”征收额为29431765两,以后历年增多,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地丁征收税已增至32813340两,这即是说,1841~1849年八年间,清政府的地丁税增加3381575两银子。漕赋是指封建王朝所征收的实物税粮食,用水路运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征收漕粮的省份有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西八省。漕赋是清政府财政的补充收入。但是收漕赋的弊病最多,因为它要把米送到京师或京师附近地方,中间要经过许多环节和手续,这就给各级贪官污吏上下其手、争相分肥提供了方便条件。什么“水脚费”、“验米费”、“灰印费”、“筛扇费”、“规费”、“帮费”、“加耗”等等,名目繁多,举不胜举。这些额外勒索,鸦片战争前已经存在,战争后又大大增加。加之道光年间,漕粮征收一部分仍征实物,纳米,叫做征收本色,一部分则改征折色,即按米折成银两;而且是直接征收本色纳米时少,征收折色纳银的多。这样,无论清政府是征收地丁或漕粮,农民都要忍受双重的剥削。因为农民卖米换制钱,要吃米价贱的苦,拿制钱换银两,又要吃银价高的亏。

江苏浙江一带,一石漕赋,农民需要缴纳二石五六斗米;折色纳银,米价一石二千,折价竟至八千、十千以至数十千。江西浮收在二三石以上。安徽浮收超过正额数倍,折价超过十数倍。湖北漕米每石浮收在三倍以上,折色每石竟多至十八九千、二十余千。湖南地丁正银一两,民间须缴纳数两;漕米一石,须缴纳数石。对此连曾国藩也说:“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朝廷自守岁取之常,而小民暗加一倍之赋。”加之地方官催漕如逼命,老百姓恨透了清政府的黑暗统治,把这些贪官污吏叫“蝗虫”。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天地会领袖万大洪在发布的告示中深刻地揭露和控诉了清政府的反动腐朽:“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酷吏,无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清政府和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另外,地主阶级在交纳赋税时自然也因银贵钱贱而受到损失,于是他们就通过增加地租额、改收货币地租、隐瞒田产等手段把自己的负担和损失转嫁到佃户和自耕农身上。这样,清政府的繁重赋税、贪官污吏的搜刮勒索以及封建地主阶级重租、转嫁等重重剥削,不仅使那些无地的佃农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也迫使占有少量土地的自耕农濒于破产的境地。据清朝大员密奏,鸦片战争后,江南膏腴之区的苏州等地,有许多农民因交不起赋税而弃田逃亡,其他地区更可想而知了。农民破产卖田的趋势“犹水之就下,急不可遏”。这一切,都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腐朽的清朝封建统治双重压迫的结果。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促使中国社会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农民被迫走上了自发反抗的道路。

不惑之年入湘幕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同冯云山、洪仁玕在广东花县首创拜上帝教,次年春入广西传教,积极宣传组织农民群众。随后,洪秀全回广东家乡从事宗教理论创作,冯云山则留在广西深入紫荆山地区,宣传组织群众,建立拜上帝会,开辟革命基地,吸收杨秀清、萧朝贵等人,形成起义领导核心。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福源水村。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

1851年,在洪秀全和冯云山的领导下,饱受剥削和压迫之苦的贫苦农民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公开宣告同整个封建统治势力处于武装对立的地位,拉开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斗争最为壮烈的农民起义斗争的序幕。

金田村在紫荆山区的南麓。太平军起义后,占领了金田村以东约15千米的大湟江口,准备在这里经过水路转入更广阔的区域,向桂林进军。在这里,太平军遭到了清军的进击和围堵。太平军经过8个月的艰苦作战,在紫荆山区地带的狭小地区内东突西奔,终于从东北的山间小路突出重围,经过恩旺等地到达了蒙江上游的山域——永安(今蒙山县)。这是太平军自金田起义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城市。

在永安,太平军进行了休整补充,停留了半年多的时间,这使清廷得以有时间调集3万多人的军队围住了永安城。1852年4月,太平军突围北上,直逼桂林城下。在桂林清军守卫较严,太平军围攻了一个月没有攻克,于是移师向全州进攻。在全州城北湘江上的蓑衣渡,太平军遭到江忠源募集的家乡湖南新宁子弟500人,号称“楚勇”的袭击。蓑衣渡水面狭窄,两岸林木茂密。江忠源伐木做堰,横江拦断,使太平军在此战役中严重受挫。太平军在永安时有四五万人,有战斗力的近2万人。经过蓑衣渡的损失,进入湖南仅剩不到1万人。这一仗,是清廷与太平军作战以来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江忠源善战之名由此传遍全国。

此后,太平军在洪秀全的带领下,经蓑衣渡之战,冲出广西,进入湖南。在湘南,太平军连克道州、郴州等重镇,清廷为之震惊。太平军突入湖南,使湖广总督程裔采极为恐惧,他“自衡州疾还长沙”,想躲到省城避祸,并函请尚在广西的钦差大臣赛尚阿督师湖南。

赛尚阿却把湖南军务推卸给程裔采。鉴于这种状况,咸丰皇帝一面严旨赛尚阿、程裔采同办湖南军务,一面改任广西、湖南、湖北三省巡抚,想以此来加强内线的防御。这样,担任云南巡抚的张亮基于咸丰二年五月被任命为湖南巡抚。张亮基抚湘,也成为左宗棠出山入幕的重要机遇。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接连攻克道州、郴州并沿途袭扰安仁、攸县、醴陵,围困长沙,由湘南而湘中,三湘形势日蹙。左宗棠急忙由柳庄“举家避居”湘阴与长沙交界处的东山白水洞,且“亲故多从之”。

此时湖南巡抚为张亮基,正为守城之事作难犯愁。清朝绿营兵的腐败无能,在鸦片战争中就已暴露无遗。当时任厦门地方官的徐继畲(yú)这样描写清朝官军:“人不知战,名之为兵,实则市人,无纪律,无赏罚,见贼即走。”

那些从各地调来守卫长沙、抵御太平军的绿营兵,无事生非,强奸民女,强夺财物,聚众斗殴。这样的军队别说拉出去打仗,就是守城也很难让人放心。

恰在此时,在贵州任黎平知府的胡林翼和江忠源不约而同地向张亮基推荐了左宗棠。胡林翼、江忠源与左宗棠均是朋友,彼此相知很深。胡林翼称赞左宗棠,说找遍九州,也没有见到才气比他高的人。

胡致函张说:“左子季高,才品超冠等伦,廉介刚方,秉性良实,忠肝义胆,与时俗迥异,其胸罗古今地图兵法、本朝国章,切实讲求,精能时务。”江忠源则说,左宗棠为“人中之龙,其功名虽只一举人,然经纶满腹,才华横绝,当世少有”,更为难得的是他“长期潜心舆地,埋首兵书,天下山川,了如指掌,古今战事,如数家珍”。

张亮基听江忠源介绍了左宗棠的才干,尚且半信半疑之际,江忠源提到抗英英雄林则徐对左宗棠推崇备至,视为绝世奇才,张亮基平素十分仰慕林则徐,遂下定决心请左宗棠出山。

张接受了他们的推荐,在赴湖南上任的路上,三次派专人携带书信到山中请左出山入幕,并表示对左是“思君如饥渴”。胡林翼又致函左宗棠说:“张中丞不世奇人,虚心延访,处宾师之位,运帷幄之谋,又何谦焉。设楚地尽沦于贼,柳家庄、梓木洞其独免乎?”经张亮基遣人“备礼走请”,胡林翼积极敦促,以及与左宗棠同居山中的好友郭嵩焘兄弟等人的劝说,加上左宗棠于道光二十九年在湘江与林则徐会面时听林亲口称赞张亮基是一个“开爽敏干”的官员,他遂决定应张之聘,于咸丰二年八月十九日(1852年10月2日)随张亮基抵长沙城外,八月二十四日(10月7日),进入长沙城,成了湘抚的幕宾。此时,太平军攻打长沙之役正方兴未艾。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左宗棠年近40,终于到了蛟龙出水、建功立业之时。

初入仕途展拳脚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爱的路上,遇见林徽因:林徽因的感性与理性

    本书用最唯美、最诗意的文字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林徽因,还原她一生的起起落落与悲欢离合,讲述她几段情缘的始终,以及在感情路上,她如何巧妙维护、理性取舍。愿她的智慧能开启我们的心灵,教会我们在孤独中坚强,在爱的路上不离不弃。
  •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乔·吉拉德:世界最伟大推销员的致胜秘诀

    本书主要介绍了3个闻名世界的最伟大的推销员:世界顶级售车大师——乔·吉拉德、世界级的保险推销之神——原一平以及世界一流售房、训练大师——汤姆·霍普金斯。《乔·吉拉德》除了简短介绍了他们的身世之外,还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推销过程中不断累积下来的宝贵经验。
  • 毛泽东传

    毛泽东传

    本书将站在21世纪新的时代起点上,在对历史的回溯与对未来的展望中,以全球的国际视野,阐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以及世界民族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运动所做的重大贡献,深刻揭示“毛泽东和毛泽东主义”构成了“中国乃至全球社会主义历史的核心,也是上个世纪社会改革以及现代化历史的核心”的崇高历史地位。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热门推荐
  • 虐杀原型之涅槃

    虐杀原型之涅槃

    死去的ALEX重获新生,是自己一意孤行,还是努力改变错误,生或死,新的虐杀之路由此开始
  • 新手豆妈的101件NG尴尬事

    新手豆妈的101件NG尴尬事

    本书以准妈妈的视角,写了妈妈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的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专家建议,让读者在轻松一笑之余还能从中学到一些道理,让育儿变得更加的简单快乐。
  • 三神界

    三神界

    三神界,世间本无此世界,几十亿年前,时空错乱,无数世界的一部分空间板块被带入了错乱的时空中,经过不知多少岁月的时空漂流,渐渐的汇聚在了同一个时空,而形成了无数种族,不同文化共同生活的一个世界——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由来。少年李仙凡,莫名其妙的被卷入残酷的战斗,神与魔的争斗,各种族间的纷争,天使与魔鬼的战争种种传说尽在三神界。新人新书,如喜欢该作品的读者,请大方的点击收藏,加个粉丝支持下小子
  • 执统异域

    执统异域

    天下归岐,已是定数。上承上古遗愿,下遵循事态炎凉。东临乌蛮,西面妖术。内兽不息,外兽侵犯。樊式后才,以上古之荣。逐踏王者之风。问世何有,都曾拥有。
  • 读史学心机

    读史学心机

    历史之中饱含着华夏先哲们的无穷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辉煌业绩,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的遗产。既然历史就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去进行深入的挖掘。我们要专注于“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持不懈;体味“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豪气凌云;同时,我们也要警醒于“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哀。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 陛下的麻烦女人:妃子爱惹祸

    陛下的麻烦女人:妃子爱惹祸

    什么!她穿越到古代一天不足,竟然被暴君安上淫乱后宫的罪名?有么有搞错啊,想她苗芷云二十年来一直守身如玉,现在居然被说成淫娃荡妇?啧啧,怎么半途跑出来个太子啊,且年纪比皇上少不了多少,相貌好,品行好,行,暴君怀疑她偷腥是吧,那她偷给他看好了,给他戴顶绿帽子瞧瞧…气死他个大叔!
  • 大腕崛起

    大腕崛起

    新书《文骚》已发,不一样的文娱体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3年,内地总票房怒破200亿大关!2012年,华语电影单片票房首次突破12亿!2011年,华语电影单片票房首次达到一亿美元!2010年,内地总票房强势突破100亿!2009年,内地市场有三部电影票房过4亿!2008年,内地票房过亿电影共计12部!……2005年,怀揣明星梦的何沐从横店影城走出来,并成为娱乐江湖的一个变数,所以上面的数据都做不得准,未来大势将由强者左右!何沐就是那个娱乐圈的强者,众人仰视的大腕!
  • 魇居

    魇居

    这世界上本就没有神这种生物的存在。人、鬼、人与鬼的羁绊交杂分支,将这个破碎不堪世界糅合在一起。魇居,是贯通两界的纽带。谁说死者不会说话。
  •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基层工会日常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幸好一切都不会再重来

    幸好一切都不会再重来

    曾经的爱情,就像是一个或者一串肥皂泡,静静地看着它或者它们飘远就好。大学,对于曹小龙来讲,是痛苦的。紧衣缩食的生活,就像冬季渗水的球鞋,内心冰冷却又羞于旁人知晓。在签订就业协议书后,他那桎梏已久的内心,骤然炙热开来。精心编辑了短信,可迟迟不肯摁下发送键,满胸腔似乎是盛满了积水,濒临窒息。。。。。。毕业,行李箱,初夏,离别,工作,新的男女朋友,新的女朋友。对于整个故事而言,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