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5200000025

第25章 古代自然科学与文化艺术(4)

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屈原(前340~前277年),名平,楚国人。他早年曾做过左徒,很得楚怀王信任,因为主张改革,而遭到守旧派大臣的陷害。屈原被排斥后到了汉北,写了《抽思》和《思美人》,接着又愤而写《离骚》。怀王末年,复用屈原,顷襄王时又将屈原放逐到江南。此后,他写下了《涉江》、《哀郢》、《怀沙》、《九歌》等作品,后投汨罗江而死。《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浪漫主义的杰作。《离骚》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诗人自叙身世、理想以及因参与改革而受谗被疏的过程,抨击了楚国的黑暗政治。后一部分以幻想的方式表现了诗人被疏之后的不懈追求和最终选择。《离骚》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从精神世界到外表服饰都带有理想化的特点。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和幻想,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驱遣各种神话形象、历史人物、禽鸟花草,构成了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它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又予以进一步的发展,用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品质和志行,使比兴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收到了蕴藉深厚、言近旨远的艺术效果。在语言形式上,《离骚》诗句长而句式错落有致,大量运用了语气词,造成了蝉联不断、一唱三叹的韵味。这有别于《诗经》的新诗体,是屈原对中国诗歌的重要贡献。《九章》包括,《隋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9篇作品,主要是屈原两次放逐中的经历、处境和苦闷心情的反映,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对奸臣小人的无比痛恨。在写作上,多使用直接倾诉和反复吟咏的方法来表现其奔放的激情,比《离骚》现实性更强。《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11篇作品,是屈原在楚地祀神歌舞的基础上创作而成,都是动人的抒情诗。《天问》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奇作,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提出了170多个问题,从中可见作者思想的博大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屈原是楚辞的奠基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音乐与舞蹈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之后,曾命“皋陶作《夏龠》九成,以昭其功”。而夏启则把尧舜时代著名的《九韶》乐舞改编成《九歌》、《九辩》与《九代》。《九辩》与《九代》是舞蹈,《九歌》是音乐。夏启、太康、夏桀都过度地沉溺于乐舞之中,以致激起百姓的怨恨,所以史称夏代的音乐为“侈乐”。据记载,夏桀时已有大鼓、钟、磬、管、箫等乐器。而鼍鼓、特磬、土鼓等夏代乐器也已出土。

商代乐舞中较为重要而又可考的有《》、《桑林》等。《》又叫《大》,是汤建立商朝后,命大臣伊尹所作。它不但见于《吕氏春秋·古乐》篇,而且还见于殷墟卜辞。卜辞中有许多求雨乐舞的记载,所谓“”,即“雩”的初文,就是求雨的乐舞。《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王“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商代从事音乐工作的,有巫觋、瞽以及音乐奴隶。巫为女性,男则称觋。其地位较高,职责是以祭礼乐舞沟通入神,代表商王与上帝对话。瞽为在宫廷作乐师或乐工的盲人,宫廷利用他们听觉较常人敏锐的特点,让他们从事乐器演奏,训练乐人。安阳武官村商代大墓出土了24具为墓主殉葬的女性尸骨,旁边有乐舞道具,当为女乐无疑。商代乐器的一大进步是青铜乐器的出现,除了铙、钲、鼓、铃外,还有成组的编钟。石磬的制作更加精细,并向着系列性的编磬方向发展。传统的陶埙也有了改进,体积增大,形制规整,音孔增多。这些实物资料反映出商代的乐舞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据研究,这时已有确立绝对音高观念和十二律的可能。

西周的音乐舞蹈发展到了新的高峰。西周开国之初,周公就制礼作乐,乐舞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周公的整理,西周的乐舞在形式上更加规范,使用上等级森严,并设立了大司乐为首的宫廷乐舞管理机构。

西周宫廷音乐称为“雅乐”,其特点是以齐奏为主,曲调简单,节拍缓慢。其歌辞《诗经》中保留了一部分。墨子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可见《诗经》原本不但可诵,也可奏、可歌、可舞;不但是诗,也是歌曲。如《周颂·武》、《酌》、《般》、《赉》、《桓》篇原来就是《大武》乐章的歌词。

《诗经》除歌辞外,还提到了29种之多的乐器,如琴、瑟、箫、管、龠、埙、笙、鼓、钟、鸾、铃、缶、圉、簧、篪、磬、雅、钲等等。《周礼·春官·大师》把周代的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声”。从出土的材料看,西周乐器可以青铜打击乐器——钟为代表,它们绝大部分都是双音钟,特别是甬钟都能产生两个音,而且都没有商音。编钟最常见的是三个一组,但西周晚期也有八个一组的。

西周的宫廷雅舞主要有大舞、小舞。大舞即《六代舞》,主要内容有《云门》、《大咸》、《九韶》、《大夏》、《大漫》、《大武》六种。它们都是祭祀乐舞,依不同的祭祀对象表演不同的乐舞。前五种是前代的传统舞蹈,《大武》是周公在灭商以后新创作的。其表演情形孔子有详细的描述。小舞是西周贵族子弟跳的祭祀舞,它们是《帔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人舞》。此外,还有《象舞》、《天弓舞》、《散乐》、《四裔乐》等。20世纪70年代,陕西宝鸡茹家庄两座西周中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男一女两个舞蹈铜人,他们显然是贵族渔伯家的乐舞艺人。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雅乐衰颓,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新声”兴起。“新声”就是一种新曲调,其特点是节奏加快,较为粗俗,对人的感官刺激性较强,较之呆滞森严的雅乐更为热情奔放,生动活泼。尽管守旧的人们反对它,但下至民间青年男女,上至各国诸侯都喜好它。据说晋平公喜欢‘新声”,掌管音乐的师旷就说:“公室将卑乎!”卫灵公召乐师师涓弹奏新学来的“新声”,师旷就批评它是“亡国之音”。但魏文侯“听古乐则唯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连国君都如此,更何况士大夫与平民。以“郑、卫之音”为代表的“新声”的兴起和流行,应该说是音乐的进步。

雅乐的伴奏乐器以打击乐器鼓、钟、磬为主,而“新声”则以丝竹之音为主,其中最重要的是竽。《韩非子·解老》篇说:“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竿先则钟鼓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齐宣王、齐駎王都有“好竽”的故事,《战国策·齐策一》记载齐都临淄之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瑟、琴、笙、排箫(籁)和笛子。故宫博物院藏青铜壶上的宴乐渔猎攻战图上就绘有吹竽、弹琴瑟的形象。这些都反映了丝竹之音的兴起。

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8种124件战国早期的乐器,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音乐文化高度发展的物证。其中铜编钟有64件,包括扭钟19件,甬钟45件。钟架分上中下三层。钮钟铭文为律名和阶名(如宫、商、角、徵、羽)。甬钟正面有阶名的铭文,是该钟的标音;反面的铭文连读,记载了曾国与楚、周、齐、晋等国律名与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经过对整套编钟每铲两音的测定,从低音到最高音,总音域跨5个八度之多。在中心音域3个八覆的范围内,12个半音齐全,而基本骨干是七声音阶结构。说明当时已懂得八度位置和增减各种音程的乐理。而试奏证明,它已能演奏采用和声、复调和转周手法的乐曲。编钟铭文出现了无射、黄钟等8个律名,说明十二律名在春秋时代即已存在,证明三分损益法的运算实际上采用的是弦律而非管律。铭文中的“(变)宫”一词的出现,说明至少战国早期已有“变宫”说;“和”不作变比音名而作阶名出现,作为新音节的第四级正式名称,与宫、商五声之名并列,则为我国音乐史上不见于记载的新发现。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万舞》。它是一种“不类三代之乐,其声动人心”,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舞蹈。它流传广泛,适应性强,不仅在国君的“公庭”由舞师作礼仪性演出,女乐在筵宴中表演,而且有时贵族也自演自舞。《诗·邶风·简兮》就描写了公庭中表演《万舞》的盛况。战国时代,楚国宫廷的表演性舞蹈独具特色,极负盛名。其服装飘逸,饰品精美,场面旖旎变幻,而且特别注重舞蹈造型的形式美。表演者的外形体态以修骨、细腰、秀颈为至美。据研究,《楚辞》中的《九歌》就是一场楚国的祀神群舞,其中已经出现了“人物”和“情节”,它那种大场——小场(歌、舞、或有情节的小品)——大场的结构,一直到今天还是我国民间歌舞主要的结构形式。

雕塑艺术

传说夏禹时“贡金九牧,铸鼎象物”,可见其青铜雕塑艺术已达到了一定水平。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陶塑、石雕、玉雕和青铜制品,可以反映出夏代的雕塑艺术成就。二里头的陶塑以作陶器盖钮或把手的装饰为主,用立雕或半立雕的方式表现羊头、狗、鸟、鱼、龟等动物形象。石雕主要是用于小件装饰品。玉雕主要是一些玉质的礼器,有琮、钺、圭、璋、戈、柄形饰、斧、七孔刀及绿松石饰等,形式规整,制作精细。青铜制品中有一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有一件盾形铜牌饰,正面用大小形状不一的绿松石镶嵌成浮雕式的兽面纹,图案组合共用了绿松石片200片,十分精巧。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镶玉艺术品,是夏代青铜器装饰和镶嵌艺术的杰作。

同类推荐
  • 中华贤文趣语精编

    中华贤文趣语精编

    博大精深的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汉语言的精华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才显示出其光芒和价值。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中国式谱文化

    中国式谱文化

    摆谱,从表面看是一个泛泛的话题,既不敏感,与社会热点也并无多少交集,但是深挖其内涵不难发现,它是每个人冥冥之中注定不可逃避的行为,是隐藏于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本能。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中华文化常识全读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它们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追本溯源,知古鉴今,古代文化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和智慧,可以开拓视野,升华境界,丰富知识结构,启迪多元思维,引发新的思考、探索和行动。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有趣的永远是其背后的历史故事,有价值的永远是其内在的文化魅力!本书集纳大量的历史文化细节,精选大量图片和文字,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真切逼真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厚重、独特、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
热门推荐
  • 拐个胖妞当老婆

    拐个胖妞当老婆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无事为福斋随笔

    无事为福斋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缝尸匠

    缝尸匠

    传说中守棺人,度魂者,鬼画师,缝尸匠是古老留下来的职业。我家是世代相传的缝尸匠,专门给死人缝尸体。自从我女朋友死亡以后,我就发生了一系列诡异的事……
  • 逆战之奇幻世界

    逆战之奇幻世界

    根据青衫落作品《逆战之崩环世界》中的灵感所写出来的《逆战之奇幻世界》,绝不会有大量抄袭现象,还请各位的支持。
  • 登临绝颠

    登临绝颠

    兄弟反目,众叛亲离,只得一人离家;拜师学艺,邂逅初恋,唯剩自己远行。只待登临绝颠,回头看有得的了什么,不过是苍白的故事。
  • 在劫难逃:豪门第一少夫人

    在劫难逃:豪门第一少夫人

    家境突变,强遭退婚,莫小暧的生活危机四伏。十年前的狼狈少年,炫目回归,手上却多了一纸合约……为期一年,她必须留守他身边。于心底的男子,她闭上心扉断了念想。上一辈的恩怨,他一并算在她的头上,在今后的追逐中他们彼此还能否换回重来一次的机会?
  • 华严经问答

    华严经问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暖暖的都是爱

    暖暖的都是爱

    在她的眼中,他不必腰缠万贯,不必功成名就,只要听到他的声音,就像拥有了全世界。厉清北突然靠近,宽厚的手掌轻抚上向小葵的长发:“出了事之后,你第一个求助的人,是不是我?”此时此刻的向小葵,思考能力只剩下百分之一,于是本能地点了点头。“很好。”对于这个答案,厉清北非常满意,“你有没有想过,在最危险的时候,你没有找你的父母,没有找你哥哥,而是第一个想到了我,是不是证明我在你的心里也是很特别的?”向小葵暗想:特别的……有钱吗?她一抬眼,立刻陷入厉清北深沉且带着浅笑的黑眸之中。于是,她又呆呆地点头。“那,”他薄唇轻启,声音被压得更低,性感得醉人,“要不要我做你的男朋友?”诶?
  • 熏腊味食谱

    熏腊味食谱

    《熏腊味食谱》主要介绍了熏制品、腊制品的制作方法,制作过程详尽,原料取材容易。《熏腊味食谱》行文简洁,通俗易懂,一学就能做出符合自己口味的熏腊品,是学习制作熏腊品的极好参考书。
  • 魔鬼辞典

    魔鬼辞典

    本书作者对通行的人名、地名的翻译进行了一次颠覆,采用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译法,让除了只代表人和地点之外再无意义的音译加上译者所附丽的文化价值意味,把这些译名变得滑稽可笑,幽默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