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1600000037

第37章 古代汉语修辞例话(6)

恰当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使语言结构具有一种凝练之美。诗歌体裁的特殊性,决定了诗词结构有时故意安排部分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练的修辞效果。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抢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厮杀。从语法角度分析,诗人虽然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练,意境开阔。

有些作家习惯于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岳飞《满江红》中有一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全部运用名词连缀列锦,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字里行间饱含着复杂凝重的思想感情。既有对自己屡遭排挤、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有对南宋王朝偏居一隅,不思北伐的愤懑,更有对中原失陷人民的深深的挚爱。寥寥数语,一个胸怀磊落;不患得失、不计名利的高大形象便出现在读者的面前,辞约而意丰,言近而旨远。

北宋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篇运用列锦辞格抒写的了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作为一种隐秘、微妙、复杂的内在感情,若从正面去直接刻画,纵然字斟句酌,也难尽如人意,机灵的诗人深谙此道,他完全搬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所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清新、凄婉的形象渐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仔细品味,诗人诸多无法直言表达的情愫,全都寄寓在这些名词连成的画面中,使人可以“心领神会”,而且越咀嚼越觉得情致缠绵、余韵深长。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秃树兀立山野,枯败的藤蔓缠绕其身,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荒村茅舍逸然自适,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困顿疲乏、漂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的凄戚惆怅,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景由情生,情由景显,情和景融汇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难怪王国维赞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人间词话》)。”

不必担心列锦的运用会使语句行文显得淡薄,甚至空洞,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引严东友论诗说:“凡诗之妙处;全在于空。”这里的“空”当然是空灵之意,聪明的诗词作者总会给读者留下大片想象的空间,以激发读者进行审美再创作的热情。名词串“珠”,虽然具有巨大的根据力和高度的包容量,但作者却不完全托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虚空境地,让读者主动地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完善、补充。上面提到的《天净沙·秋思》,题目叫《秋思》,句中却没用到一个“思”字,更没有游子的心理描写,然而“思”的主题却蕴含其中。作者实写景物,虚写情思,这种虚笔描写就体现出一种空灵美,元人周德清“极妙,秋思之祖也”(《中原音韵》)的称赞,是很有道理的。

其实,即使看似简单的词句也可用来表现雄壮之美。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诗人横空出笔,开篇就把西风、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五个形象连缀在一起,形成远近掩映、动静交错的战斗场面,使人真切地感受到环境气氛的严峻、险恶,以及红军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再如《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与上句马踏霜晨、号咽西风相呼应,借助高天、谈云、飞雁几个形象,同样构成了一个广阔、深邃而又明朗、活泼的境界。

十三、节缩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对“节缩”的定义为:“节短语言文字,叫做节;缩合语言文字,叫做缩。节缩都是音形上的方便手段,于意义并没有什么增减。”作为古汉语特殊修辞的节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名的节缩。司马迁《报任安书》(高中第六册):“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丘即左丘明。王勃《滕王阁序》:“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即杨得意,“钟期”即钟子期。

有一典故“徐孺下陈蕃之榻”,可说明人名节缩在古代为文中的作用。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他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获益匪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徐稚非常清高自傲。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由于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今南昌市有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1979年建成孺子亭公园。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就是古汉语中的节缩,应当说节缩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

当然人名的节缩今天一般见不到,但在特殊情况下仍有一定用处。例如已故老一辈语言学家叶圣陶曾被人称为“叶圣老”,就包含着人名的节缩。这里面有区别人名,避免混淆的作用,比如在一定场合可以与另一位叶姓的资深前辈区别开来。

还有一种是成语的节缩。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转侧”乃“辗转反侧”的节缩;“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连城”为“价值连城”的节缩;“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抢呼”是“呼天抢地”的节缩;“夫妻向隅,茅舍无烟”,“向隅”为“向隅而泣”的节缩。一般情况对“向隅”的注释是:“面对着墙角(哭泣)。刘向的《说苑》中有:“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的用法,后人于是用“向隅”表示哭泣的意思。当然“向隅而泣”还有另一种节缩形式是“泣隅”也是通用的。曾选为高中教材的梁启超所作《谭嗣同》中“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一句“推心”即成语“推心置腹”的节缩形式。

节缩的主要特点是音形长度减少了而意思并没有减少,其修辞作用主要是为了语句节奏的协调、对偶形式的整齐。现代汉语也保留了成语节缩的现象,中学教材中有鲁迅《拿来主义》中的“冠冕”(“冠冕堂皇”的节缩)、钱钟书《谈中国诗》中的“斩截”(“斩钉截铁”的节缩)等。此外,还有人们所熟知的“沧桑”即“沧海桑田”的节缩,“金汤”即“金城汤池”的节缩,“瓜田李下”节缩为“瓜李”,“泰山北斗”节缩成“泰斗”。其他还有“吹毛求疵”节缩成“吹求”,“画蛇添足”节缩成“蛇足”,“含辛茹苦”节缩成“含茹”,“飞黄腾达”节缩成“飞腾”,“迎刃而解”节缩成“迎解”,“守株待兔”节缩成“株守”,“越俎代庖”节缩成“庖代”,“高屋建瓴”节缩成“建瓴”,“鳞次栉比”节缩成“栉次”,等等。成语的节缩可以使语言更精练,并且含蓄而富于变化;这些成语节缩后,还可与其他词语重新组合成四字结构,以表达新的思想内容。比如“沧桑巨变”“固若金汤”“瓜李之嫌”“学界泰斗”等,就是用节缩后的成分重新组成的四字格。与之类似的还有些八字成语也可以经过节缩转化为四字成语,如: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节缩为千虑一失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节缩为见仁见智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节缩为毫厘千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节缩为星火燎原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节缩为顺昌逆亡

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节缩为管窥蠡测

成语的节缩虽是古汉语的一种修辞现象,在今天的阅读和写作中,仍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值得我们注意。

节缩辞格似乎与前面论述的“藏词”手法比较接近,但实际上它们各有侧重。藏词偏重于古书中已经出现过的某个人们熟知的词语组合,而在行文中被有意割裂开来,用其他的词语来替代的手法。如:“与善俄骞,歼良奄洎(《尉迟恭碑》)。”中的“与善”是与人为善的代称,原出自《尚书·君陈》“友于兄弟”。这里将“友于兄弟”这个短语分开,将“兄弟”一词掩藏而用“友于”来替代表意。另如:“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句中“耳顺”是六十岁的代称,为藏词用法。它源于《论语·为政》中的“六十而耳顺”。

总之,藏词是古代汉语的特殊用语现象,了解它对我们学习古文,正确地了解作者的意图是有帮助的。

十四、呼告

叙述一件事情,当感情达到最高峰时,把想象中的人或物,都当作就在眼前,直接向其呼唤、倾诉,这就叫呼告修辞法。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修辞法,必须在情绪激动、不吐不快的时候才适合使用,而且多数表达了警示的意义。比如汉乐府民歌《上邪》中:“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就是典型的呼告辞格,诗中女子首先将上天当人来呼唤,接着向爱人剖白心迹,用大自然中不可能实现的现象来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坚定与至死不渝。如此炽热的情感表达,的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汉卿的《窦娥冤》中也有类似的呼告,只不过表达的是主人公一种难以言表的悲愤之情: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这里用呼告辞格精准地表现了窦娥在刑场上呼天抢地发泄,满腔愤怒和怨恨到了极点的情形。

《诗经·丰》描述了一位姑娘拒绝漂亮小伙子的追求,事后又感懊悔,并幻想着心上人重来迎娶的急切心情,诗中写到: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诗中依女主人公感情变化和发展顺序进行叙写,因此在诗的开始勾勒出小伙子的体态和外貌,也暗示着姑娘对其缠绵的爱慕之情,但由于少女的微妙心理所致,违心而行,方后悔莫及,继而出现的“悔”字,流露出其真实心态,而“叔兮伯兮”则是发自内心的呐喊,表明越是自我克制,越加激发出的狂热爱情,反复吟唱中,姑娘一遍遍自责的声响犹如回荡在耳畔。三、四两章里姑娘一改先前的羞涩、怯弱,转而敞开心扉,大胆地表明自己的心愿,沉浸在幸福的想象中。“衣锦褧衣,裳锦褧裳”除表示精心梳妆打扮,借由两句互换位置,也生动的传达出姑娘准备迎见情人时一面刻意修饰,一面又因心情太急迫而反复穿戴,颠来倒去的复杂情绪和慌乱神态。“叔兮伯兮”的呼唤则表现出姑娘在悔恨至极时,殷殷期盼情人来到自己的身旁,情感大胆炽烈,最后“驾予与行”,“驾予与归”与前两章“悔予不送”,“悔予不将”相呼应,并形成明显对比。全诗极富生活气息,情趣盎然,真挚直率。《文心雕龙·情采》总结道:“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古往今来文人为文,诗人做诗莫不以情为出发点,没有充沛、真实的情感,语句再华丽,也是没有价值的。可以说“呼告”辞格就是在强烈情感下的一种自然、妥帖的表现形式。

当然运用呼告要立足于现实,必须对所写的人或事物有深切的理解,强烈的感受,才能把分外激动的感情尽情地倾泻出来,引起读者共鸣,达到修辞的效果。唐代诗人李贺在他的《苦昼短》中这样来感叹: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我不识青天高,黄地厚。

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岁月如梭,光阴带走的不仅是稚气的容颜,还有诗人对人世间的许多事物的感念。诗人深感人生苦短,应及时享受美酒的香醇,所以将“飞光”当作人来呼唤,情感真挚强烈,着实令人深思、使人难忘。

十五、飞白

飞白本来是书法用语,指笔画中露出一丝丝的白地,表面看好像是一种缺憾,它却使书写显现苍劲浑朴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增加情趣,丰富画面的视觉效果。文学作为艺术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有其相通的运用手法,即在描述或刻画形象时,运用“一丝丝的白地”似的语言使读者产生意味深长的回味与美感。人们定义飞白是明知其错,故意仿效其错以达到滑稽、增趣目的的辞格。文学作品中的飞白可以是记录或援用他人的语言错误,也可以是作者或说者自己有意识的写错或说错一些话,以求得幽默效果。就使用的语言因素而言,飞白可分为“语音上的飞白”与“字形上的飞白”。如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

二人(宝玉、黛玉)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在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呦‘爱’三了。”宝玉笑道:“你学惯了,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

史湘云是个咬舌子,“二哥哥”叫成“爱哥哥”。把“二”说成“爱”,当然错了。而林黛玉明知其错,偏偏要故意去仿效湘云的讹音,目的是有意挑湘云短处戏谑她。一个看似平常的“语音飞白”,却对两个人的情态、个性作了细腻、传神的刻画。

飞白手法常因作者情感、社会背景或人物性格表达的需要,比实际描述或直接抒情更能突出主题的要义,甚至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所以飞白辞格应用十分广泛,文学作品多用它来形成某种戏剧冲突,或者进而借此来进行人物刻画。鲁迅先生著名的小说《阿Q正传》就有许多精彩机智的语音飞白:

假洋鬼子回来时,向秀才讨回了四块洋钱;秀才便有一块银桃子挂在大襟上了;未庄人都惊服了,说这是柿油党的顶子,抵得上一个翰林。

此句中的“柿油党”系“自由党”之误,作者借用飞白手法,来表现未庄人并不知道何为“自由党”,这样将错就错地直录未庄人的话,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又对人们的愚昧无知和辛亥革命的不彻底进行了嘲讽,其一箭双雕的表达效果令人称道。

同类推荐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

    本书分为六章,介绍了电视新闻的概念、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新闻学的基本理论,并逐一介绍了新闻策划、新闻采访、新闻拍摄、新闻编辑等内容。
  •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大有文章:直说电视圈里的人和事

    打开电视,一派热闹景象,而电视圈内部也很热闹:各种争风吃醋、各种爆料炒作、各种是是非非,那些有的没的、乱七八糟,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云里雾里。作为观众的我们,只能看到荧屏上放映的节目,其实,荧屏背后的故事更加精彩。本书是我国资深电视人费默撰写的,讲述电视圈内那些对圈外人保密的方方面面的怪人与怪事。从风光的主持人讲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从普通的电视主持人讲到他们变身为明星;从一个栏目的产生写到其背后有哪些自毁性的故事,以及电视台的内部运作。同时,广大读者将通过这本书,较为全面、真实地了解到,电视荧屏上的名嘴们,在荧屏下的“方方面面”
  •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史

    国际传播是国家间的信息传递,是人类社会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开始对传播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更多的注意。国际传播空间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分哪些层次?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传播分哪些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哪些特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中国的国际传播史该如何认识?《国际传播史》从国际、国家和媒体的不同角度对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描述与分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颇具可读性与启发性。《国际传播史》由刘笑盈和何兰主编。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热门推荐
  • 缘来是谁之欢喜冤家

    缘来是谁之欢喜冤家

    无意与他相遇,出手小小的教训一下,结果一觉醒来她身处异地,成了丫鬟,而他的主子却是他,被她狠狠的修理一顿的浪荡子,两人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夏季的相遇

    夏季的相遇

    前世在他的伤害下,她心灰意冷,来到她的秘密山庄散心,却不慎掉下山崖。她不甘心就此死去。强烈的欲望打开了隐藏的时空隧道,她便从此穿越到了异世,她被伊雪所救,却被她送上一个神秘的山庄里,那时起,她便与子熙相遇了,在那个以后,本以为可以风平浪尽度过余生。真的伊雪却找上门来……凌梦雨和云子熙相遇在夏季里,几年后,她与子熙也离开在夏季里……
  • 滨城之爱

    滨城之爱

    中国滨城女孩英子,因母亲来到马来西亚,渐渐与继父之子周立楠相爱,却不知道她已卷入一场争夺百年家族企业的内战。诽谤、陷害、谋杀、生离死别、隐姓埋名……这个苦命女孩的命运又会如何?周立楠,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周氏集团的未来接班人,却甘愿为了爱情抛弃一切,远走他乡。
  • 守护甜心之凌雪

    守护甜心之凌雪

    (注明一下,我前面写的很渣,后面还可以,大家忍忍,往后看吧!)在歌呗的帮助下亚梦成为了一名职业歌手,她来到了圣亚初中,并遇到了唯世等人,创立了守护者。这时,来了一位新的转学生——清水幽,她为了得道Joker和唯世不惜陷害了亚梦。正当亚梦走投无路时,又来了一位新的转学生,日本首富冰见家的二小姐——冰见千雪,她说亚梦有可能是她失踪的姐姐冰见凛雪,经过验证她确实是冰见凛雪,凛雪和千雪来到了英国留学后,回到了日本,凛雪会获得一段怎样的恋情?她,又会怎样复仇呢?
  • 江湖遍地是黄金

    江湖遍地是黄金

    画春宫,被官府抓。当绣娘,我夜盲。嫁人吧,人看不上。发家致富哪家强?傍着土豪我最棒!
  • 《影灵恋》

    《影灵恋》

    我们的主人公以神帝的身份回到地球,将会有怎样的奇遇那?
  • 霸刀恩仇录

    霸刀恩仇录

    狂风揽黄沙,抽刀斩牵挂。无畏孤冢葬,仗剑走天涯。霸刀现世,所向披靡。泯断恩仇,笑傲江湖。看袁天行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彷徨中决断。只为寻找家族被灭元凶,突破重重险阻。为对抗仇敌组建帮派,在混世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成就霸业。一路走来,金钱、美女、诱惑、欲望、名利,到底什么才是他所追求的终点?任时间掩埋平淡,一切浮华背后隐藏着一颗无愧天下的赤子之心。
  • 周易正义

    周易正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宠医妃

    盛宠医妃

    上一世,爹不亲,姨娘不爱,姐妹轮番奚落。好不容易嫁个相公,还被他亲手推入悬崖。她前世惨死,涅槃重生,六亲不认,美男相伴,谁能奈她几何?妹妹会害人,她会变本加厉;姐姐会下毒,她会养毒蛊;姐姐有人帮忙,她也有美男相伴;王爷态度冷漠,她就让他宠她入骨。有世仇又如何?爱能化解一切干戈;有情敌又如何?她是他心头唯一的牵挂!他为她挡尽一切的风霜!
  • 娘子来袭:夫君如此多娇

    娘子来袭:夫君如此多娇

    江南睦州府,有一世家小姐,懒名远播。据说,能躺着她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懒功天下无敌。江南睦州府,有一世家公子,文采非凡,俊逸无双。但听说,这公子有隐疾。“夫君如此多娇。”嫁过去第一天,某女看着男人如是说道。杨昭君只想做个闺中懒货,奈何天意不让她如此。前有恶婆婆,后有美姬妾,从此走上了大宅门里混日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