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1600000014

第14章 漫谈修辞与交际环境(3)

语言本身无所谓好坏、优劣、美丑,孤立地看一个词语往往看不出优劣、得失,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是相对语境而言的,只有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才能客观地评判其高低优劣,才能体现出语言的内涵和语言的美。语言离开了语言环境,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就会失去生命。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空间大背景”以及正式与非正式场合的语境制约作用。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人,常常是在特定的场合条件下,言语机敏中尽现幽默与风趣的。

台湾著名节目主持人吴宗宪,有一次对其主持人搭档说:“跟我配合主持节目,你会得‘两亿’”,那位女主持很认真地说:“什么两亿呀?”吴宗宪回答说:“就是记忆和失忆。”那位女主持听后只说:“原来是这两忆呀!”其实她完全可以这样回答吴宗宪:“跟我配合主持节目你只会得到‘两块’,就是畅快和欢快。”

其实,在许多艺术形式中,语言环境的制约作用都会有效地参与到语言表达中。相声艺术就经常使用环境因素来“抖包袱”。相声大师马三立那个著名的单口相声《逗你玩》,就是利用特定场景的提示作用而形成笑料的。母亲说:“小虎,妈妈刚洗了被单晾在外面,你帮妈妈看着点儿,留神小偷,有事就大声叫。”小虎说:“嗯。”一会儿来了一位中年男人(小偷),对孩子说:“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啊。”小虎说:“我叫小虎。”男人说:“知道我叫什么?我叫逗你玩。”然后,这个男人开始拿小虎妈晒在门外的被单,这时小宝大声地叫:“妈,他拿被单了。”他妈说:“谁啊?”小虎说:“逗你玩。”他妈说:“你这小鬼。”男人又开始偷晒在外面的其他衣物,小虎又叫了:“妈,拿被单了。”他妈说:“谁啊?”小虎说:“逗你玩。”他妈说:“好好看着,别闹啊!”等到那个男人走了,小虎他妈出来见衣服被偷了,埋怨儿子:“你怎么不叫我啊?”小虎说:“我不是跟你说了嘛,‘逗你玩’拿被单了!”他妈这才明白:“好嘛,感情‘逗你玩’是人名呀!”

有时候,话语与环境存在着背离的现象,而由此所产生的修辞效果相对于表层语义来说似乎有一种不平衡,而这恰恰又形成了一种新鲜感、陌生感,其中蕴含着某种奇特的审美价值。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档目有一期是漫游北极圈加拿大的专题节目,主持人当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赵忠祥:一提加拿大,我就冷得直打哆嗦。

杨澜:是啊我也听说那里冷。听说有两位加拿大人在屋子外面说话,那天气冷得出奇,话一说出口就冻成冰碴了。那听话的人赶快用手接住,进屋用火烤了才听见说了些什么。

观众都听得出来两位主持人是在夸张,尤其是杨澜煞有介事的故事更是有悖于常理,然而正是这种不合逻辑的调侃,营造了一种特殊的氛围,加上在特定的情境中,会让人感到夸张得既有情趣又合情合理。通常情况下,特殊场景、环境中人物的动作与人物的语言是需要巧妙配合,才能达到比较好的修辞效果的。

1985年下半年,著名作家冯骥才应邀到美国访问。一天,旧金山中国文化中心邀请他去演讲。美国人参加这一类活动是极其认真的,必是西装革履,穿得整整齐齐,对演讲者的要求也很高,必是口若悬河,机智敏锐,而且要幽默诙谐,否则很有可能遭遇中途退场的尴尬。演讲即将开始,文化中心的负责人向听众介绍说:“冯先生不仅是作家,而且还是画家,以前还是职业运动员。”演讲大厅此时鸦雀无声,冯骥才也很紧张,开场白怎样开始呢?只见冯作家沉默了一会儿,当着大家的面,把西服上衣脱了下来,又把领带解了,最后把毛背心也脱了下来。听众都愣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过了一会儿,冯骥才开口慢慢地说道:“刚才主席先生向诸位介绍了我是运动员出身,这倒是引发了我的职业病。运动员临上场前都要脱衣服的,我今天要把会场当作篮球场,给诸位卖卖力气。”全场听众大笑,掌声雷动。可见,动作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因素确实会对语言的表达产生重要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尔皮特,通过试验给友好的谈话设立了一个公式:成功的谈话=7%的说话内容+38%的声调+55%的表情。而从这一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谈话中人物声调和表情对成功谈话所起的重要作用。意大利有位悲剧表演艺术家叫罗西,有一次他应邀为外宾表演,在台上用意大利语念起一段台词,尽管外宾们根本听不懂他念的是什么内容,却为他那满脸辛酸、凄凉、悲怆的语音、声调、表情所感染,听着听着大家都禁不住泪如泉涌。当罗西的表演结束后,翻译解释说,刚才罗西朗诵的根本不是什么台词,而是大家面前桌子上的菜单!

无独有偶,著名教育家陶行深知先生有一次在武汉大学演讲。他走上讲台,不慌不忙,从箱子里拿出一只大公鸡。台下的人都愣住了,不知陶先生要干些什么,只见陶先生又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然后按住公鸡的头,强迫它吃米。可是公鸡只叫不吃,怎么才能叫公鸡吃米呢?他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往鸡的嘴里塞,大公鸡拼命挣扎,还是不肯吃。陶先生轻轻地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向后退了几步,大公鸡自己开始吃起米来。这时陶先生开始演讲:“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他往往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学也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还会还给先生。但是如果让他们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那效果一定会好得多。”台下一时间掌声雷动,人们恍然大悟,原来陶先生刚才是运用形象的形体比喻手法在讲解有关教育方法的问题。应当说,正是陶行知先生这种特殊场景之下的特殊表达手法,给所有在场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也会成为语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时,不具备相关的知识,是很难理解话语的意义的。前些年笔者在北京大学进修学习期间,一次与几位同学出去春游,上车的时候人很多,同行一位山东大学的老师一本正经打趣地说:“让列宁同志先走!”可是周围的人们听了大多没什么反映,那位老师吃惊而且不免有些沮丧,又重复了一遍,还是没人响应。我想这是因为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和十月革命时期的苏联历史知识的缺乏,导致没有几个人听得明白他的意思,使得原本的幽默风趣没能发挥出来。有时,语用环境的改变,其词语原本的意义会发生虚化现象或引发词性的改变。

国外有这样一则笑话,老师问学生:“你们知道上帝住哪儿?”彼得回答:“我知道,上帝住在厕所里。”老师愕然:“住厕所?你怎么知道的?”彼得说:“每天早晨,我都听见爸爸使劲敲厕所的门,一边不停地喊:‘上帝呀,你怎么还不出来!’”这则笑话的可笑之处是因为彼得答非所问,错误地把老师所问的“上帝”与爸爸所喊的“上帝”混为一谈。这实际上牵涉到语言中的词义虚化和词性转化现象。笑话中,老师所问的“上帝”是指人们头脑中的一个事物、概念的名称,是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神,是名词;而爸爸在敲打厕所时所喊的“上帝”表示的是一种呼唤或感情,相当于“哎呀”、“唉”,因为语用环境的改变,其原来词语“上帝”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由名词转化为叹词了。

汉语口语中有些名词表示的事物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具有其至高无上性,如“上帝”、“天”、“地”、“妈妈”等,因此,人们在产生惊讶、赞叹、无奈等感情时,往往会随口呼出,抒发感情。长此以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这些名词的本来意思就被虚化,词性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一些只表示呼唤应答或某种感情的特殊叹词。这种语言现象在口语中经常出现。如:

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他是上这儿来住一阵就走吧?

——《变色龙》

“天”本来用于指代天空、天气、季节等,是名词。而在上面句子中却没有实在的意思,仅表示一种惊讶的感叹,已由名词转化为叹词。再看下面的句子: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皇帝的新装》

句中的“我的老天爷”本来是一个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也是指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而在这里其本来的意思已经虚化,仅仅表示一种惊讶、慌张、无可奈何的呼唤和感叹,变成了一种特殊的叹词。

记得一则笑话讲的是小刚和爸爸一起去划船,小刚不小心落水,在水中边挣扎边喊:“妈呀,救命呀!”爸爸却在船上无动于衷。人们惊奇地问:“那落水的不是你的孩子吗?”“是的。”“那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爸爸说:“他是在喊他的妈妈,关我什么事!”

笑话毕竟是虚构的,生活中当然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事情,笑话当中小刚所喊的“妈呀”并不是对其母亲的呼唤,只是表示一种惊慌、恐怖的感情。我们在口语中常说的“妈呀,吓死我了”也是属于这种情况。还有些名词本身带有赞叹、喜爱的感情色彩,有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名词的实在意义被虚化,只表示喜爱赞叹的感情色彩,变成了叹词。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类似的用法,如《皇帝的新装》中: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帝的新装真是漂亮!”

“乖乖”一词在口语中一般是对孩子的亲昵称呼,但在这里却表示一种赞叹的感情,其本来的意思已经虚化,词性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的名词变为叹词。这类叹词很特殊,因为它们在一般情况下都表现为名词,只有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尤其是在口语当中表示呼唤应答或强烈感情时才虚化了原来的意思,转变了原来的词性,在使用时必须注意区别。

总之,一个艺术家的创作,总会打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语用习惯和文体风格的烙印,各行各业,不同的语用个体也都会有自己的语言天地。正如钱钟书先生总结的那样:“譬如乡亲叙旧、老友谈往、两口子讲体己、同业共议、专家讨论等等,圈外人或外行人听来,往往不甚了了。缘故是:在这种谈话里,不仅有术语、私房话以至黑话,而且由于同伙们相知深切,还隐伏着许多中世纪经院哲学所谓彼此不言而喻的假定,旁人难以意会。”

钱钟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同类推荐
  • 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办公室文书的写作应用越来越广泛。办公室文书写作是办公室人员必备技能之一,《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为您提供了数十种文书写作,是广大办公室人员必备的写作和管理的工具书。您可以随时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样本作参考。
  • 诸葛亮文集译注

    诸葛亮文集译注

    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不但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导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业绩,而且以其精辟的著述,丰富了我国思想史的宝库。诸葛亮的著作,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论及治国富民的篇章,又有谈论发展生产的内容;既有治国治军的宏论,又有举贤斥佞的表文;既有畅谈外交、形势的文章,又有提出战略决策的雄文。其中,有关治军、用兵的论述,又成为诸葛亮著作中引人注目的、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光辉的瑰宝。罗志霖译注的《诸葛亮文集译注》即对诸葛亮的著作进行了翻译和注释,题解着重介绍时代背景、著作内容,并简要揭示其思想意义。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文集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研究中,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本书为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召开的“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论文集。全书分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做强省一级和地方高等教育、做强高等职业教育等四编,选录了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500人的论文。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热门推荐
  • 最强的武神

    最强的武神

    传说中武道的最高境界——武神。但是这个世界存在以来,从未出现过武神强者,这个虚无缥缈的境界到底是否存在、到底是怎样一种玄妙的境界?无数年来从未有人知晓。在这妖族与人族的世界,传说开始了……(武道境界划分:低级武者·中级武者·高级武者·先天武者·武宗·武王·武帝·武圣)
  • 圈子对了,事就成了

    圈子对了,事就成了

    本书是人际交往类励志书,圈子对人生的重要性,怎样建立人脉圈子,积极开拓人脉圈子,提炼、优化自己的人脉圈子,经营和驾驭自己的人脉圈子,借鉴古今中外名人的人脉圈子。当你掌握了圈子的这些知识、技巧和方法,你将会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轻松踏上圈子铺就的成功之路。
  • 王牌女侦探

    王牌女侦探

    一桩桩连环杀人案,一个特邀成立的CM部,蛛丝马迹之下,精巧杀局也敌不过玲珑心肠的缜密追查。职场上,她是冷静睿智的刑警精英;情场上,她是有苦难言的负心人。校园少女神秘死亡,一把神秘的钥匙,线索直指三年前的一桩旧案:京城权少被自己心爱的女人送上法庭,轰动全国!彼时她家破人亡流落异乡,他前途尽毁饱受屈辱。三年后,他卷土重来,当她被他找到,爱恨纠缠的背后,竟是不死不休的谜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吾为妖族

    吾为妖族

    通天之道,西游漫漫,尽道弱肉强食之法则。前世大鹏今生超凡入圣。且看一代大鹏妖,逆天改命,变身上古恐龙遗族,杀神灭佛,重塑妖族至尊。流不尽的英雄血,杀不完的仇人头。这停不下的热血漫漫妖王路,我只问:妖族可长存否!——————————————————————————新书求支持、求推荐、求收藏……谢谢……ps:学人家建个读者群,群号24370949,关心本书的大大可以加群,有助于小落收集意见和建议,谢谢。
  • 倾城蛇蝎:废材要逆袭

    倾城蛇蝎:废材要逆袭

    21世纪特工穿越异世,成为传说中的废材少女,来自异世的幽魂在这古武大陆可主沉浮。曾经蠢笨懦弱空有一张倾城之颜的舞家废材,风华绽放,倾城之貌,蛇蝎之心,傲视天下。幽禁之战,她窝在魔兽军团里,倨傲的扫视着八大世家,“我舞弄影一向以德服人,不服的,是死人。你们——服不服?”
  • 绯炎录

    绯炎录

    神秘世界,奇珍异兽,逆天神器,种族之争。是谁召唤并指引我来到这个混沌的世界?在见证爱与恨,光与暗,生离抑或死别之后,我分明从你血色的瞳孔里看到绯红之火终将燃尽一切,任谁也挣不开宿命的囚笼。。。。。。
  • 狗头人符咒大师

    狗头人符咒大师

    狗头人——长的丑一点的,细胳膊细腿,瘦骨嶙峋,整天钻在矿洞里替别的强大种族挖矿或者在战场上挨揍,典型的苦工炮灰类角色;长得帅一点的也不过就是四肢结实点,身体强壮点,个子高大点而已,仍旧是没本事,没能力,一辈子苦力的命。偏偏小道士林成峰误食离魂药,结果灵魂附身于一个刚刚死去不久的狗头人的身体里面,幸好,他是个符咒天才……
  • 沉醉东风

    沉醉东风

    在爱情的国度里面,无所谓真,无所谓假,有的公平的只是情感的体现;只是,不明白的就是,被很多很多的事情牵绊的爱情,真的可以长久么?
  • 凰斗之嫡女谋宫

    凰斗之嫡女谋宫

    同为王府嫡女,父王母妃却独独宠爱自小体弱多病的胞妹,就连她一心痴恋的太子,心心念念的也是妹妹,她不甘心,便嫁给了出身低贱,不被任何人看好的皇子,凭借绝代风华的美貌和慧黠的心思,助他夺得帝位,然而登基封后之时,她却被胞妹代替,坐上了母仪天下的后位。而她却被污为心如蛇蝎的祸国毒妇,就连四岁的儿子也因为重瞳被指妖星临世、遭火焚而亡。那个口口声声说爱她的丈夫、那个发誓此生绝不会负她的男人,却揽着胞妹的腰,任由胞妹剪了她的舌头,砍断她的四肢,做成人彘丢入冷宫……再世重生,她发誓不会再相信任何人,心已死,恨空流,这一世她要让曾经负她之人,付出血的代价!
  • 神杀传说

    神杀传说

    在浩瀚宇宙的某个空间角落中,有着一个被称作可达拉斯的大陆。据记载这里是个由神所创造的世界,最早的造物主被世人称之为创始神——塞纳涅奥斯。创世之初为支持这个世界的平衡,诸神们特地在世界的中心种植了一棵特别的树苗以控制大陆中充斥着的盛盈魔法元素。这也就是日后的‘世界之树’。相传一千多年前的神魔大战时期神族为拯救人类免遭魔族的残害而传下一种元素操控技术,人类通过这种技术从而控制世界中的各类元素以抵御魔族的入侵,并最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后世称这种技术为‘魔法’。至于战败的魔族则被大陆百种和诸神驱赶至世界的角落;为世人所唾弃;但是关于神族和魔族的起源却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