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100000029

第29章 忧患岁月 拓荒创业

李四光是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下,于内忧外患的境况中,白手起家创建地质基业的,其中饱含着他那难以述说的辛酸与痛楚。

所谓南京国民政府,实际是蒋介石的独裁政权。它的前身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孙中山先生奠定的广州国民政府。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于同年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统治机构,改称南京国民政府。同年7月15日,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宣布反共。并与蒋介石一道形成“蒋汪合流”的统治集团,从而揭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序幕。1931年,日本侵略军向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发动全面进攻。次年,东北地区全部沦陷。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成立傀儡政权,时称“满洲帝国”,亦即为满洲国。这一切便是李四光创建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的时代背景。

尽管这时的李四光已经无党无派,但他却是一位忠贞爱国的大学教授和浩气凛然的中华科学家。他自幼痛恨军阀割据的内战纷争,更加憎恨外敌入侵瓜分祖国领土。他认为。祖国的强大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民族的振兴需要凭借科学与民主的精神。他不赞同派别之间的舌枪唇战。也讨厌只唱革命高调的清谈家。他主张务实,他要以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报效自己的伟大民族。

众所周知,就在他到南京赴任的前2年,曾经卷入一场学潮风波,与鲁迅先生展开纠缠不休的政治论战。两位名牌大学赫赫有名资深教授竟为一个暂时事件不惜口诛笔伐。各自运用犀利的杂文语言相互攻击。当时,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杨荫榆女士是李四光爱人许淑彬的同乡,自然也与李四光有所交往。1925年5月,杨荫榆以封建家长的权威不准女师大学生参加社会上的进步活动,激起学生们反抗,一度占领学校,要求教育当局罢免杨荫榆的校长职务,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驱杨事件”。杨荫榆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邀请李四光以著名教授的声望来女师大解困。李四光出自友情,亲自来到女师大劝说学生几句。于是,鲁迅先生就发表文章怒骂李四光是杨荫榆的“死党”,接着又连篇累牍发表文章,对李四光进行指名道姓的讽刺与挖苦。李四光自然当仁不让,也用冷嘲热讽的语言予以针锋相对地逐篇还击。其中很多文字可以表达李四光这个时期的政治态度和人生观念。

1926年1月30日,李四光在致北京《晨报》编辑徐志摩的信函中,写道:“我听说鲁迅先生是当代比较有希望的文士……暗中希望有一天,他自己查清事实,知道天下人不尽像鲁迅先生的镜子照出来的模样。到那个时候,也许这个小小的动机,可以促使鲁迅先生作十年读书,十年养气的功夫,也许中国因此可以产生一个真的文士。”

第二天,李四光再次致函徐志摩,表示自己不想在国破家亡的危难处境中进行无谓的争执,申明就此休战的态度,他写道:“鲁迅先生骂我的话,虽然大部分都是误会,但在他也未必没有几分捕风捉影的理由。在事实证明了的时候,我的事完了,用不着多说话。”最后写道:“任我不懂文字的人妄评一句,东方文学家的风味,他(鲁迅——引者注)似乎格外的充足,所以他拿起笔来,总要写得露骨到底,才尽他的兴会,天下想无不了之事,况且现在我们这个中国,已经给洋人、军阀、政客弄到不成局面,指导青年人,还要彼此辱骂,制成一个恶劣的社会,这不是自杀?对于一切的笑骂,我以后决不答一辞,仅守沉默罢了。”

徐志摩赞同李四光的表态,在发表他的最后一封信函时,以《结束闲话结束废话》为题撰写短文,希望双文停止笔战。文中写道:“带住!让我们对着混战双方猛喝一声:带住!”

然后,鲁迅先生仍不罢休,又于2月3日发表文章,题目就是《我还不能“带住”》。

不过,李四光确定信守自己的诺言:“不答一辞,仅守沉默”。此后,人们再也见不着李四光的回敬文字。他觉得没有意思,无端的浪费了很多宝贵的科研时间。

许淑彬为此感到对不起丈夫,后来内疚地说:“那场纠纷,都是我给他惹出来的!”

李四光正是怀着这场教训来到南京任职的。他发誓要力戒空淡,务实进取,把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地质研究所的筹备和建设上。

首先是选择所址,购置设备。当时,国民政府建都南京,诸多机关纷纷成立,房舍显得异常紧张。为了不耽误地质研究所的筹建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暂时把所址设在上海。李四光带领有关人员赶到上海,只好临时租用民房安营扎寨。开始住在闸北的宝通路;不久又迁至霞飞路;隔一年再搬到沪西的曹家渡小万柳堂;又隔一年,因淞沪之战爆发(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市,与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展开血战),曹家渡处于战线区而无奈还要迁移,几经商洽才转到中国科学社的明复图书馆借地安身。堂堂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就是这样逃荒式地东奔西跑。后来,李四光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不无慨叹地说:“隔不了多久,几个人又要扛着‘地质研究所’这块招牌。在上海马路上跑来跑去。”第二年秋天,中央研究院于南京鸡鸣寺路的办公大楼建成才算有了固定的所址。此前,他们等同于游击队,“队长”便是李四光。随之,在杨铨的鼎力帮助下,所用的图书资料和仪器等必要设施逐渐得到充实。

接着是健全队伍,确立岗位。李四光主张所内的人员和机构必须精干,各项工作都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能。初期,全所人员只有29人。其中专职研究员8名,兼职研究员1名,特约研究员4名,助理员11名,绘图员两名,图书管理员兼庶务员1名,文书两名。以后,有关人员虽有更迭,但是总的人员却变化不大,所长和秘书一直由研究员兼任。李四光对于人员的聘任是十分严格的,既重视学识又强调品德,除特约研究员之外,尽量选拔年轻有为者,而且量材使用,明确分工。例如:朱森研究地质构造,叶良辅和喻德渊研究火成岩,孟宪民和张更研究矿床。舒文博研究岩石,李捷和张祖研究区域地质,斯行健研究古植物,俞建章研究头足类及珊瑚,陈旭研究□科,等等。

关于地质研究所工作方向,李四光曾在单位组建开始便有明确阐述。他说:“本所的研究工作,应特别注重讨论地质学之重要理论……目的在于解决地质学上之专门问题,而不以获得及鉴别资料为满足。”为此,尤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毫不含糊地指出:“野外调查是研究地质之根本”。此外,他还关注与其他地质都门的协作关系,要求派调查人员时应该“事先与同内其他地质机关协商联系,减少同一地区之重复和人力物力浪费”。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是李四光一贯的工作作风。他亲手设立所内人员考勤卡片。特别是研究人员,每天上班必须到所长或秘书办公室领取当日的卡片,真实填写到所时间、工作简况和离所时间,及时交给所长或秘书存档。积累一个月,钉成一个本册,作为季度、半年和全年考核的依据。凡野外调查人员回到所里,李四光都要亲自谈话,审阅工作报告,检查采回的标本,验证调查结论,最后做出学术评估。

李四光对全所人员关怀备至,同时又奖惩分明。对有培养前途的人员,还设法创造条件派到外国进行访问考察,旨在开阔视野,提高学术水平。他说:“地质科学是一门世界科学,一个国家再大也只是个局部。”为此,他曾先后派出俞建章、朱森、张更、陈旭和斯行健等分别去英国、美国和德国进行学术交流。

为了增强所内的学术气氛,李四光还曾创办“地质研究所同仁半月会”,并制定会章,规定每隔一周举办一次内部学术演讲,讨论有关地质学上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又筛选价值较高的专题论文汇集成册,分中文集与西文集印刷出版,曾被研究院评为“杂志刊物的标准成绩”。

短短的几年时间,一个人员精干、体制完善、学科齐全、运行有效的正规研究机构,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破天荒地傲然崛起了!而这其中凝聚着李四光的多少心血,饱含着他的多少汗水,又有谁能够计算出来呢?

同类推荐
  •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尼采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1844.年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1868年,24岁的尼采成为了巴塞尔大学的古典语言学教授。1879年由于健康问题辞职,之后他便一直饱受精神疾病的煎熬,直到1900年去世。
  • 蒋筑英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蒋筑英的故事(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的财富人生

    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的财富人生

    伍秉鉴的一生离奇曲折,他出道之时,正值清朝康乾盛世后的极速衰落期。在当时那个波谲云诡、错综复杂的乱世,他却逆着大清国衰落之势演绎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财富传奇,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为什么出身平凡的他,却成为当时中国富甲天下、显赫一时的富商?为什么生活在乱世的他却能轻松玩转官商两道?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在这里,我们将踏着他留下的传奇履迹,透过他闪耀着的财富光环,去感受他纵横驰骋政商两界的智慧谋略,还有他作为政治“第三者”凄苦、寂寥的悲剧人生。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莫扎特(名人传记丛书)

    莫扎特(名人传记丛书)

    莫扎特是欧洲最伟大的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之一。他年少时就显示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4岁时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钢琴,5岁时开始学习作曲,6岁时开始在欧洲大陆巡回演出。他留下的作品囊括了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他的成就在时代的变迁中愈加辉煌灿烂。
热门推荐
  • 重生一狂宠魔女

    重生一狂宠魔女

    别人穿越做王妃,她却重生成豆蔻少女,还一脚落入美男窟。一众男人们的尾随,并没有让她迷茫,而是更确定了对事业的坚持。当前世的顶级技术,运用到这个黑客刚刚萌芽的年代,她怎能不成黑客魔女?
  • 网游之末日亡灵

    网游之末日亡灵

    世界有一种物种,能让人类深深畏惧。他们杀戮、吞噬,然而《光明》诡异现世,他们却神秘消失。这究竟是巧合,还是预谋…
  • 全世界聪明人都在玩的500个经典思维游戏

    全世界聪明人都在玩的500个经典思维游戏

    地球最出色的思维游戏,让你越玩越聪明,智商飙升!充分发掘你的大脑潜能,让你在经典的思维游戏中越玩越聪明,越玩越成功,彻底改变自己,彻底改变人生。 地球上最匪夷所思的思维游戏,零距离挑战你的智商,玩到你崩溃!
  • 川菜诗百首:用旋律找回记忆

    川菜诗百首:用旋律找回记忆

    历史上四川籍的文化名人,以及长期客居四川的文化名人,与川菜结下了不解之缘。司马相如、左思、李白、杜甫、薛涛、苏东坡、陆游、李调元、张大千、李劼人、黄晋临等大名鼎鼎的诗人、作家、画家、官人,或用诗歌,或用锦绣文章给我们留下了川菜的精神元素。他们或者亲自下厨,或者自办餐厅,给川菜创制了许多名菜,给川菜留下了许多佳话,注入了许多文化的味精。
  •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屠戮三界

    屠戮三界

    修仙修魔皆为逆天,渡劫成仙乃与天道妥协,一心向魔依旧逆天而行。身上罪孽之光透彻天地,死,魂飞魄散!活,天道难容!天道弄人心中怒难平,唯有痛快杀!杀!杀!杀得那天道也要绕我万里行!
  • 心有灵犀一点通:幽默沟通术

    心有灵犀一点通:幽默沟通术

    泰尔宣称:幽默只是外表,里面藏着温情,这是因为幽默作为人类智慧发展的标志,是人性、人情的表现,是高尚品德的外化,其深层形态是崇高的和滑稽的奇异结合。语言是“伴随着温度”的东西,而幽默沟通术则是使语言“升温”,赢得人心的绝佳方式。
  • 桃运来

    桃运来

    桃花谨守着爹爹最后的遗言,尽心尽力地操持着这个家,没想到,到后来却被无良娘亲和姐姐,换成二百六十两银子。桃花也只能在心里自我安慰——还挺值钱!在半路上,桃花侥幸逃脱了。可不幸的是遇到了一个古怪的小男孩,而且总是时不时地用男性侵略的眼光瞅着她,欺压着她。桃花怒了,本小姐对所有雄性动物过敏,所以请滚开!你不滚?好吧!我滚!我要带着猫儿滚遍天下!└(^o^)┘
  • 遗留的笑留恋的执着

    遗留的笑留恋的执着

    他的笑,自风间飘荡。她的轻狂,自指间挥洒。他的执念,几百年不悔。她的固执,一直都不曾离开。或许悲哀,却也欢笑;或许感动,却也带着泪。
  • 我是红岩人

    我是红岩人

    《红岩》是新中国文学史册上最辉煌的篇章,60多年来几乎被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地情感化,人们对它并不陌生,以至文学艺术和历史真实交织在一起,大家更愿意接受艺术的感染。我有幸一生与红岩结缘,但我却是从红岩的后面走到红岩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