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900000007

第7章 中国社会发展简史(3)

宦官也称太监、寺人、阉人等,专指那些被阔割后,用于管理皇宫内部事务,承担宫中各项役使,侍奉皇帝、后妃及皇族成员的人。早在“五帝”时期,宫刑(男子割势、女子幽闭)即作为“五刑”(墨、剧、制、宫、大辟)之一而使用。最晚在西周时,阉人已用于宫廷。而作为一种制度,则是在秦汉时期,伴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而形成,并成为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发展,宦官制度也不断完善,人数不断增加,机构日趋庞杂,在国家政治及宫廷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历代王朝皆对宦官的生活起居和言行举止加以严格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宦官的社会地位最为卑下。但另一方面,由于宦官常在皇帝身边,掌握着皇帝生活起居这一特殊使命,使他们常常能够起到一般人起不到的作用。一些宦官经常替皇帝传宣谕旨,还被委以出使、监军、镇守等重任,这些使得宦官权势大为增长。中国古代宦官专权的事例,几乎历代皆有,只是范围、时间和程度各不相同,总体上看,以东汉、唐后期和明朝最为严重。

古代宦官的来源,一为罪臣、亡国者、战俘及其子弟;二为边疆民族或属国的贡纳;还有一些人因贪求富贵,又苦无仕进的机会,遂走上自宫充宦以求显达的道路。

三、重要的官制(一)三公

古代辅佐国君、掌管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历代对三公说法不定。周代

三公有两说:一称司徒、司马和司空;一称太师、太傅和太保。秦汉时,三公指翠相(或大司徒)、太尉(或大司马)、御史大夫(或大司空),《目总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翠相副手,负责秘书工作和对百官的监察。东汉时三公指司徒、司马、司空,也称三司,他们辅佐皇帝,共议国政。其后三公之权渐轻。唐宋时,虽有三公之名,但无实际职务。明、清时虽把太师、太傅和太保称为三公,但仅将其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衔,无实权。

(二)九卿

我国古代国君之下的九种高官重臣,周代以六卿(家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和三少(少师、少傅、少保)为九卿。秦汉时九卿指奉常(汉代称太常);掌管祭祀和有关国家的礼仪制度;郎中令(汉代称光禄勋);管理宿卫待从官和守卫宫殿门户;卫尉:负责宫门警卫和征兵及电兵;太仆:负责管理皇帝所用车马,兼管全国马政;廷尉:最高司法官;典客(汉代称大鸿萨):

负责管理和接待归附的少数民族;宗正:掌管皇族事务;治粟内史(汉代称大司农):掌管租税铁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人;少府:掌管皇家钱财和皇室用品及宫廷事务。以后历代沿置,但九卿名称与秦汉时不全相同。

(三〉三省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实际上为三省长官共同负责中枢政务,以加强封建皇权的统治力量。

(四)六部

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其职务在秦、汉时本为九卿所分掌。至隋唐确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九卿之职掌大部皆并人。元代六部改属中书省,明代废宰相,不设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地位更高,直至清末因逐渐添设若干新的部,其名遂废。

(五)九品

古代官制的九个等级。周代官有九等之命;魏晋开始设九品官阶;北魏时,每品始设置正、从,共十八阶,文、武职并同。如清代知县是正七品,知府为从四品。

(六)内阎

明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军相,另设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成祖即位,命以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人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称为内阁。内阁专任批答奏

章,权位渐高。人阁者多为阁书,侍郎,实际掌握了宰相权力。清代沿置,内阁有三殿、三阁大学士,但因实权掌握在满族贵族手中,参与重要政务的人多由皇帝指定委任,内阁职权逐渐低落。到军机处成立后,内阁更是徒有虚名,成为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清末仿立宪制,设责任内阁,以旧内阁和军机处合并为最高国务机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改称国务院,习惯上仍称内阁。

(七)军机处

清代在皇帝指挥下的最高决策和政务机构。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设军机房。雍正十年(1932年)始正式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军机处的官员称军机大臣,无定员,最多时达6人-7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充任。其僚属为军机章京。军机处官员的职责为秉承皇帝旨意,处理军国要务及官员任免和一切重要奏章,为中央集权制的最高发展。

一、文字

相传我国的文字是由黄帝时的史官仓顿创造出来的。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用结绳的方法表示某种意见。新石器时代,人们进而在某些器物上刻画一些简单的符号,所表达的意思也较前更加复杂了。以后,随着这些符号的不断增加、演变和统一,便产生了我国最早的文字一象形文字。现阶段发现的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

甲骨文即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多为象形文字,甲骨文最早在河南安阳北小屯衬之殷墟出土,迄至目前,所发现的甲骨单宇约4500个,能识别的约1700个。殷代的甲骨文是当时世界上最进步的文字。

甲骨文结构还不够严格,字形也不规整,特别是笔画繁琐,尚保留着较明显的图画痕迹。

商、周及战国时期一种刻制在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亦称钟鼎文。

字体称“第文”,也称“大篆”,字形渐趋方正,并开始呈现线条化、平直化趋势。金文初具铭记史实的性质。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命李斯整理各国文字,以古籍文和原秦国通行文字为基础创立小篆,为今天方块字奠定了基础。

小篆笔画圆转,书写较困难,所以许多人写字时常将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大大提高了书写速度。由于这种书写方式多出自下层徒隶,故称“隶书”,至汉代成为通行文字。

汉魏之际,出现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即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只是横划不再上挑而采用顿势,撇捺也不再顿折而采用尖折,并出现硬勾。隋唐时,楷书成为最流行的字体。从唐代直到明清,楷书是官府文书和科举考试的正式字体。约与楷书同时或稍后,还出现一种“行书”字体。行书也是从隶书、隶草演化而来,运笔较为灵活自然。其书写较为规整或接近楷书,称为“行楷”,较放纵或接近草书,称为“行草”,晋代以来喜欢书法者大多擅长行书。

二、史学

(一)编年体史书

《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史。记载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列国史事。原为鲁国的大事年表性质的史书,经孔子整理编写后被尊为“经”。文辞极简,短的仅一字,最长也不过40多字。因其文辞过简,又出现解释它的《左传》、《公羊传》和《载梁传},即所谓“春秋三传”。其中《左传》叙史事详细而得体,史料价值最高。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我国杰出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按年代记载自战国周戚烈王至五代周世宗1362年的历史。

(二)纪传体史书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传记文学的典范。

全书130篇,分本纪、年表、书、世家、列传五类。记载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末年两千多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天文、地理和少数民族及域外国家的情况,所写人物有帝王将相、地主、商人,也有下层人民。《史记》纵横古今,褒贬百代,史料翔实,语言生动,它所体现的进步史观和创造的纪传体例,对后世史学影响极大。

《汉书》:东汉班固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全书共100篇,记述上起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该书仿效《史记》作十志,创立刑法、地理、艺文、五行四志,使志书进一步完备。

(三)几部重要的古代典籍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也是当时世界上编撰规模最为浩繁,涉及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类书(分门别类的文献汇编),几乎包容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类似现代百科全书。全书共22937卷,11095册,3亿7千万字,较完整地保存了许多古代供文或孤本。其篇幅之巨,范围之广,

缮写之精,装璜之美,在世界文化史上都是罕见的。清初,《永乐大典》原本亡侠,副本则移存东交民巷翰林院。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永乐大典》大部分被毁,其余多被列强掠去。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存《永乐大典《375册,其中200余册存于国内。

《古今图书集成》:1725年编成,全书共分6编,32典,6109部,1万卷,500册,另编目录40卷,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类书。

《四库全书》:清朝乾隆年间编篡的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收人古代至清初官私著作3470种,分79016卷,36078册。另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对所收各书的渊源、版本、作者、内容等作了详尽的考证,是重要的目录学著作,《四库全书》的编篡,搜集和整理了大批珍贵的古代典籍,对保存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三、社会思想(一)儒家思想

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丘,字仲尼,春秋未期思想家、教育家,其言行思想集中反映在《论语》中。孟辆是我国儒学大师,他承袭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倡“仁政”,强调“札治”,主张“民为贵,社穰次之,君为轻”,孟子有“亚圣”之称。董仲舒是西汉时儒学大师,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君权来自天神,这样,神权、君权、夫权、父权构成一体,成为两千多年来禁锢人民的四大精神绳索。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黝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学说在宋朝发展成理学,程颖、程颐,尤其是朱嘉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在明清两代理学被奉为正宗儒学,在思想领域居统治地位。

(二)唯物思想

我国古代的唯物思想家有:战国时的苟况,著有《苟子《;东汉时的王充,著有《论衡《;南朝时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缤,著有《神灭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著有《天说《;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著有《周易外传》等。

(三)道家思想

老子(李耳)是春秋时期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庄周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庄子》。

(四)墨家思想

春秋时的墨瞿是墨家学说的创始人,其言行思想反映在《墨子》中。(五)法家思想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著有《韩非子》。(六)军事思想

春秋时的孙武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著有《孙子兵法},孙朦是战国时期的军事家,著有《孙膜兵法》。

(七)经世致用思潮

近代中日甲午战争前重要的社会思潮,代表人物有魏源、龚自珍等。经世致用思潮抨击时弊,倡导社会改革。这一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一些较开明的地主阶级试图通过社会改良的方式挽救和维护清朝统治的愿望。

(八)洋务思想

近代社会思潮之一,代表人物有奕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思想的基本原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吸收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用以维护中国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

(九)维新思想

同类推荐
  • 骑车去元朝

    骑车去元朝

    一个人,一辆破单车、一个二手驮包,26天,2000多公里,越过草原、荒漠、高山与湖泊,东西横跨蒙古国,追寻那已经消失的伟大民族的遗迹……文化行者郭建龙再次上路,将茫茫草原变成脚下的路途,以单车作为自己的代步工具,继续他的文化之旅。在本书中,他不仅用文字与照片记录了沿途所见的草原、沙漠、雪山、湖泊等瑰丽风景和动人传说,并且再一次带领读者,去一同遭遇那些在蒙古大地上存在过的、已经消失的和继续生存的民族,一起走入大草原的历史长河,享受旅途中的精彩与奇遇。
  • 西藏风情

    西藏风情

    1995年,作者在孔繁森事迹的感召下,踊跃报名进藏工作,到聂拉木县委办任主任。本书记录了作者在3年援藏生涯中的所见所感,这是一场精神和感观的盛宴,也也是一次西藏风光和风情之旅。
  • 出发吧!趁青春和梦想还在

    出发吧!趁青春和梦想还在

    本书介绍了环球旅行家神威在世界各地游乐人生的故事。在路上,他时而思考感慨,时而放空自己尽情享受旅途的乐趣。在路上,他尝试种田收割回归简单生活;乘坐放着重金属音乐的坦克,穿越大奴湖去追寻世界最美的极光;在奥运圣地学滑雪;在柚木大王的百年私宅学泰拳,做不一样的自己,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当然也遇见了形形色色有趣的、奇怪的人,和许许多多捧腹爆笑的事。
  •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民族风情游

    张家界似桶内石林,四面绝壁,中间则是千奇百怪的峰林,峰峦拔地而起,层层幽谷叠翠,峭壁千仞,姿态万千。峰高林密,又盛产猕猴桃等野果,为野生动物繁殖栖息提供了良好条件。 本书向游人讲述美色的、美食的、神秘的、浪漫的、风情的现代张家界。
  •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昆仑秘道(王铁男徒步探险笔记)

    本书作者通过组织并参加的一系列昆仑山徒步探险事件的梳理和提炼,不仅展示了鲜为人知、已经沉陷于历史长河中的古道故事,也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对自然的探索是无穷尽、无止境的。探险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一。
热门推荐
  • The Foundations of Personality

    The Foundations of Personali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隋炀帝艳史

    隋炀帝艳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肇论

    肇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那年我失去的女孩

    那年我失去的女孩

    这是一个属于我的回忆,一个让我难忘的回忆!刻骨铭心!
  • 重生农女要逆天

    重生农女要逆天

    莫言重生了。带着与神秘人的交换条件。有条件也不怕,再奇怪的条件也能变成自己的助力。不是简单的要改变结局,还要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异界巅峰传

    异界巅峰传

    既然我不适应这个世界,我就要把它改变到我适应为止。如果没人接受我的到来,我就要征服到他们接受我为止。就算所有人都与我为敌,我就要创造属于我自己的天地。我就是我,没人可以左右。我就是我,你最恐怖的敌人。
  • 你的声音是我的眷恋

    你的声音是我的眷恋

    一次无意的倾听让她爱上了他的声音,不顾一切的暗恋成真:一次误会本想作弄取乐却不小心让他丢失了自己的心,不顾一切的宠溺她;繁华闹市我们相识于网络,彼此守护那份纯真的友谊,世事弄人,相见却不相知,我们彼此斗智斗勇,不知是谁先输了心,历经繁华,道句,原来是你
  • 人生的资本全集

    人生的资本全集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它挖掘了不同背景、不同条件下客观存在于人们身上的每一种资本,以我们身边和大家熟知的成功人士的真实故事来说明这些资本对人生的重要性以及运用这些资本走向成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借鉴一些经验,为每位渴望成功的人士指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 逆行天意

    逆行天意

    天有不公我便反,天欲降罚我便灭神佛无阻,古往不遮自小孤儿少一魄,逆天行事念已决看风来偷天换日,逆天改命,踏破天地,战遍八荒……(爱看书的朋友请收藏本书!)
  • 万界仙尊

    万界仙尊

    无尽仙界,五岳纵横,新星崛起,腥风血雨,看一身青衫的姜天一,如何在高手如云的仙界脚踏四方,征战万族!属于仙人的时代,来临了!我姜天一,将引领这个时代,走向未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