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200000012

第12章 专家论坛(1)

甘肃省文化发展的总体定位、方向和重点

◎马步升

甘肃省文化发展的定位

总体定位:与全国相比,甘肃省文化资源处在中游位置,通过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再创造形成的文化能力,则与甘肃省社会经济发展一样,在全国视野下处于明显的下游位置;与西部各省相比,甘肃省的文化资源处在中偏上位置,形成的文化能力则居中游;与西北五省相比,无论资源或能力,都处于中偏上位置。

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主要有:按照现代文化观念,文化资源主要包括自然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现有的文化设施,更重要的是文化人才的储备。资源固然重要,但文化资源并不等同于文化能力,甘肃省的文化能力之所以与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没有处在相应的位置,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我们的文化生成能力欠缺。

亮点:近年来,甘肃省所体现出来的最大的文化亮点在于,全社会对文化的空前重视。从省委省政府到各级基层政权,从官方到民间,对文化的重要性都有了充分的认识。在社会观念中,文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消费品、娱乐品和公益事业,不再局限于在精神领域里发挥作用,不再局限于公益,它同样可以带来财富。它不仅可以继续抚慰人们的精神,丰富人们的生活,同样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同样可以为GDP作出贡献。而且,与传统的各经济种类相比较,文化给人带来的是利益最大化,负面影响是最小的,比如环保,比如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等等。在这种认识的鼓舞下,从上到下,每一经济活动都注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成分,都在探索采用何种相应的、恰当的手段,把本省、本地的文化资源开发出来,利用起来,争相推出自己的文化产品,打出自己的文化旗帜,提高自己的文化知名度。

我认为,在甘肃省能够形成这种文化氛围,是令人鼓舞的,而且,对今后的文化发展将具有决定意义。这标志着甘肃本土文化意识的全面觉醒。在当下所体现出来的实际意义是:它不代表我们当下从文化中已得到了什么实际的好处,而在于我们当下对文化的认识达到了什么水平。文化观念的改变和提升是促进文化发展的前提,这对于我们这个农业省份来说,尤为重要。当然,以上定位只是一个综合判断,取的是平均数。事实上,甘肃省的文化发展与甘肃省社会发展一样,是不平衡的。资源储备的不平衡,对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效果不平衡,城乡文化设施的配置不平衡,地区之间的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平衡,文化的各门类发展不平衡,等等。比较突出的表现在:

历史文化资源储备方面,甘肃省是应该处在全国较显著的位置的。向来有一个说法:地下有陕西,地上有山西,地下地上有甘肃。当然,这只是一个说法。但至少说明,甘肃省在这方面是有优势,有开发潜力的。把优势和潜力化为胜势,化为现实的财富,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制约因素是很多的。比如,从地理因素来说,甘肃省地域狭长,资源配置分散,难以形成合力;而且,在全国视野中,地理位置显得尴尬,较之陕西而偏西,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重心;与新疆比又偏东,地域特色不明显;与四川比又偏北。事实上,甘肃从古以来,都是中国中原连接西域的一个走廊。走廊就意味着路过。路过,就意味着缺少文化堆积意识和堆积行为。从这个角度说,甘肃省的文化土壤则显得瘠薄。文化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它的差异性上,差异越大,价值越大。甘肃东部受中原文化影响多一些,与典型的中原文化相比,则处在边缘位置,中原文化的风头只好让位于中原各省;甘肃西部受西域文化影响多一些,与新疆比,却是西域文化的边缘;在藏传佛教文化方面,与青海西藏比,又处在这种文化的边缘位置,文化的风头又只好让位于以上各省区。但也有优势,甘肃本土文化从总体特征来说,体现为杂色。杂的另一含义应是丰富,多元,张力,宽容,这与现代文化的基本品格是吻合的,也就是说,甘肃本土文化具有先天的现代性。需要我们做的是,如何认识,如何定位,如何激活,如何运用现代手段去开发。

在文化艺术领域,甘肃在全国也有一定的优势。在历史上,特别是唐以后,甘肃的文化艺术创造成绩,在全国处在明显的弱势地位,几乎没有贡献出一个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家。明朝的李梦阳虽然曾领袖一代,但他从童年已迁居外地,对本土文化地位的提升并不大。进人20世纪,西风东渐,中国的文化观念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甘肃地处内陆,远离社会思潮中心,可以说,甘肃在长达半个世纪内,已彻底失去了文化发言权。即便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文化,文化产品的归属权也一股脑儿流向陕北,哪怕是诞生于甘肃的作者和作品,出了专家圈,在普通人的视野中,都被归之于陕北。甘肃近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是新中国成立后才落地生花的。先由外地文化人完成对本地人的文化启蒙教育,培育现代文化生长的土壤,然后,本土文化人进入文化艺术创造阶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近几年来,甘肃的文化艺术终于在总体上,达到了与全国对话的水平,有些门类,甚至跃居全国前列。比如戏剧。甘肃向有戏剧大省之美称,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于今不衰;比如诗歌,近十年来,已基本巩固了诗歌大省的地位;还有小说、散文,近年起色也很大。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的后五十年,甘肃也不时有人、有作品走向全国,但更多的体现为“点”,某个人,某个作品,突然闪光,又很快消失,难以形成较大影响力,近几年则体现为“面”,无论作者,还是作品,都是成群闪光,而且一拨刚在势头,另一拨迎头赶上,甘肃文学艺术家不再是一个轻易被忽视的群体。这种现象值得珍视,并要下力气花代价巩固和发展。因为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其劳动成果体现为原创性,是本土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原动力。省委宣传部2006年实施的重点文艺作品资助行动,誉之为高瞻远瞩,并不为过。它不仅会促成一批艺术精品的诞生,也会为一批正处在旺盛阶段的创作人才雪中送炭,还会调动全省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巩固人才队伍,巩固甘肃在全国已处的位置,为进一步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其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显露。

二、甘肃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根据甘肃省目前在文化发展的问题,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需要认真对待。

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抢占文化制高点。一个区域的文化影响力,与该区域文化对人产生的认可程度是成正比的,尤其在媒体导引时代,人们的文化选择,是跟着媒体的指挥棒转的。在这方面,甘肃省已后人一步。究其原因,甘肃省在对本土文化宣传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力度不够。我们虽已尽了力,但宣传声势不够大,时间不够持久,偶尔露一次面,刚有了点影响,又悄无声息了,而先进省份的文化宣传,却是集束的,持久的,声势浩大的。当然这与我们的经济实力有关。二是宣传手段落后、单一。我们的宣传阵地,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媒体阶段,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平面介绍性的多,挖掘探索性的少,缺少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和覆盖。三是对历史形成的负面效应克服乏力。长期以来,外界很多人对甘肃的印象是贫穷落后,遍地不毛,人无三分银,山无三寸草。直到现在,居然还有数量不少的人认为,兰州人是骑着骆驼上班的,出了城就是沙漠戈壁。这固然是说话者的无知,但,我们无法为别人的无知负责,却可以从自身做起,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手段,我们无须进行夸大宣传,把真的甘肃展现于世人,就足够了。

第二,在文化体制上,尽快完成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分。区分开以后,以办事业的原则和方式发展文化事业,以办产业的规范发展文化产业。由于体制性或意识形态因素,我们日常所说的文化,其实主要指称的还是文化事业。文化事业是政府的公益性投资,这是花钱的,而且是不得不花的钱,是用行政手段运作的,主要体现的是社会效益。文化产业却是一种经济行为,是用市场手段开展的,在方向不走偏,帮助不添乱的前提下,主要体现的是经济效益。以国内外目前比较成熟的经验看,文化事业发展不上去,文化产业会成为无源之水,同时,文化产业的落后,文化事业也少了重要的支持。对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区分应是我们在文化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不进行大致的划分,很多工作无法开展。

第三,加强对已有文化品牌的保护和深度开发。提起甘肃,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件宝:敦煌、《读者》、牛肉面。可以说,这是甘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牌,所有的名牌(包括名人)都是蕴含着巨大的连带的经济效益的。在这几大名牌上做足文章,所获的经济效益绝不会是当下的那些。其实,甘肃的文化名牌还有,比如,戏剧《丝路花雨》,这是亚洲唯一一部在米兰大剧院演出过的戏,知名度是很高的。据报道,该戏自诞生以来,所获门票收入共2.500万元。这固然很可观,但,其经济效益不应该只有这么多。比如,《黄河母亲》的知名度也很高,她体现的又是人类最普遍的感情,若制成工艺品,是可以深入千家万户,走向全世界的,但,我们没人做这些事。

第四,加大对原创文化的扶持力度。文化是一个堆积过程,堆积的越厚,散发出来的文化能量越强。原创文化不一定可以享受到眼前利益,但,所有本土文化,都是一代代人在漫长的时日里积累起来的。我国目前的几个文化大省,都是人文堆积较厚-的省份。京沪两市的文化优势,与别的省份缺少可比性,但,江苏、浙江、陕西、山西、湖南、河南等省,在新形势下,之所以很快跃居文化大省行列,却都是历史上的文化发达地区,都是拥有原创文化较多的地区,这些人文遗迹,老树新枝,源头活水,都成为文化发展的契机和原动力。可以说,对原创文化的扶持,不仅是提高我省当下文化地位和品位之必需,也是有关本土文化前途的长远战略。

作者:甘肃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

为甘肃现代文化发展模式创建适应的体制

◎周小华

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职能划分。难点是属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如何加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产前产后服务链条,属于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如何在甘肃这块丰饶的文化沃土上看到商机。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转变旧的文化职能,为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现代文化发展思路创建适应的体制。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三点抓起。

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职能划分应引起高度重视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职能划分和体制划分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两个概念性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就会在体制改革中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互动链条作用截然分开,就会造成事业部门依然是吃着俸禄缺乏挑战机制的部门,文化产业或是快速发展,或是长期难以启动。比如,敦煌艺术剧院在体制划分中,按照国家实施的划分标准应属于事业性质、吃财政供给。但在职能划分中又允许它在完成政府分配的演出任务后利用自身的演出条件培育自己的文化产业,使文化事业的资源如服装、道具、信息等能在事业和产业中共享。可以把全省的剧团聚集起来,成立以敦煌艺术剧院命名的“敦煌艺术表演集团”,由内部确定哪些该属于事业,哪些该属于自负盈亏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在内部给属于事业的团体确定其职能,它的主要职能一是研究和演出高品位的地方文化剧目;二是为自己所属剧团的盈利性演出做好产前产后的服务。实行部分利益共享,以调动各自的积极性。如果按以前的体制划分进行改革,甘肃省的剧团势必造成相互隔离,演出资源浪费,剧团之间不能优势互补,不能在现代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中开发演艺文化产业的潜力。当然,剧团改革仅仅是为了说明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中如何划分事业和产业,对职能划分这个容易忽视的问题所举的个案例证。这个问题在院校体制改革,影视、报刊、出版等媒体文化事业和产业体制改革以及文化站建设中都会遇到,职能和体制的改革需要配套进行。

二、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投入

长期以来,文化在社会中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文化建设一直被看做是文化部门的事情。现在随着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的作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文化的经济价值已空前高涨,文化日益成为国家的软实力。文化事业的发展如果没有全社会的投入,文化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需求将是一句空话。因此,文化事业的社会投入应该从以下方面抓起。

1.县、乡两级文化事业发展首先需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巩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文化基础设施是文化活动的载体,是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尤其是县、乡两级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普遍落后。我国“六五”计划提出的“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的目标,一些特困地区仍未实现,一些县、乡已有的文化设施大多数面积狭小,设备破旧简陋,缺少必需的经费和条件,不能坚持开展正常文化活动。因此,根据本地的特点和条件,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投资兴建文化基础设施,推动各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前提。

2.地、县、乡三级要引导群众兴办文化项目,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各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新的特殊政策,增加文化建设的投人。要拓宽投资渠道,鼓励集体、企业、个人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资助文化建设,并使资助者收获相应的文化果实。

3.发展各地、县、乡镇文化市场。在加强文化市场的培育和管理的同时,鼓励地区各类演出团体进行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探索,积极吸纳社会各种资金投资兴建剧场,促进演出团体、演出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4.扶特地、县文化经营单位和活动,促进文化经纪机构的发展,推进文艺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5.地、县要从实际出发,对公共图书馆、美术馆、群艺馆、文化馆、艺术科研院所、艺术表演团体实现机构、资产、人才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重组,建立适应建设文化大省的创新机制。

6.省级文化事业单位要建立争创文化品牌的机制。文化品牌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如何把甘肃的文化资源创建成文化品牌,应作为省级文化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这种建设人才是关键。比如甘肃省历年举办的兰洽会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创新。文化品牌的基础就是独出心裁。节会也可以出品牌,这就需要人才,需要高水平的文化创意设计人才。创建文化品牌的关键是人才,其次才是资金。

同类推荐
  •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对于没有去过美国的中国人,往往容易心存好奇和诸多想像。因为美国在全世界的地位和影响力,决定了人们对美国的深层关注和更多联想。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多次出访美国,而让我记得最清晰的是2001年的5月下旬去美国参加“纽约经济周的论坛”活动。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千古丹青:墓室壁画(文化之美)

    它们是被尘封在地下的美术陈列馆,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向人们讲述着神秘高深的艺术,也为我们了解古人打开了一扇窗。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具有悠久的历史。该书以图为主,用近200幅精美的照片,分六篇,即雁门长城、雁门关城、雁门古道、雁门名将、雁门商贸、雁门文化,反映了雁门关的美丽风光和历史文化。
热门推荐
  • 和亲公主:腹黑王爷藏太深

    和亲公主:腹黑王爷藏太深

    穿越第一天就遇上了美男和正太,可是她怎么就成了和亲公主呢?好吧,和亲就和亲,反正对方是个小鲜肉,说不定她的后宫称霸之路就此开始了......可悲剧的是,半路竟杀出刺客,她好好的一个和亲公主变成了逃婚公主,不过幸好,能与美男再次邂逅,既然无缘后宫称霸,那就闯江湖呗。欣赏欣赏美男,调戏调戏帅哥,再逗逗小正太......可是她怎么也没想到,一直在她身边深藏不漏的腹黑男竟是敌国的“战神”王爷......这算是羊入狼口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火龙神器阵法

    火龙神器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废材嫡女:逆天四小姐

    废材嫡女:逆天四小姐

    自尽身亡后重生到温家的废材小姐身上,不能修炼?颜值不高?不不不,是你们眼瞎!
  • 樱狼史恋

    樱狼史恋

    一代帝王一代皇后,异国的爱恋看它如何坚守前世的爱恋情愿。
  • 水起风生:女青乌的逆袭生活

    水起风生:女青乌的逆袭生活

    既然天给了我重来的机会,那么我必定会涅槃归来!可惜……好不容易成了国师,却踏入了迁坟看地的深渊……重生再宅斗,宅斗复刷级,刷级终御权。梦想中平淡的生活,还差的远呢……
  • 示儿长语

    示儿长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丹顶异世

    丹顶异世

    徐宁,一个平凡的生意人,在一次车祸后,重生在了苍青大陆,以一个小家族少主的身份而活,本是一个宅男型的人,在这个强者争覇的异界,通过自己坚毅的努力,却演艺出了一幕轰轰烈烈的爱恨情仇...............QQ2753389934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四书近指

    四书近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控天下

    神控天下

    魂穿异界成废人,被欺被辱无自尊。控神掌魂得传承,百倍回报给仇人。独掌天道护世人,染血圣山屠鬼神。手握日月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一个地球现世天才高手面对强敌自爆却穿越异世到一个修炼废物的身上,家人亲人欺辱于他,践踏他的自尊,凌笑却忍常人所不能,暗中习练地球绝学。异世的绝世功法融合地球的顶级功法究竟会修炼成什么样的绝世怪物?他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又能否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证明他确实来过,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