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200000010

第10章 统计研究(1)

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促进甘肃文化产业发展

——2006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评析

◎甘肃省统计局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将我省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现实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和相关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全省文化产业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产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文化产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甘肃不可缺少的重要推动力。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况

甘肃省文化产业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0.74亿元(含个体户数据),占全省GDP的1.35%;全省现有文化产业机构3667家,从业人员8.8万人,占全省从业人员总数的0.63%、城镇从业人员的2.4%,资产为116.86亿元。上述情况表明: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效显著,具体呈现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从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统计数据看,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有从业人员8.8万人,实现增加值21.74亿元(不含个体户数据),较2004年增长了20.6%。其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即核心层及外围层的各行业有从业人员5.04万人,实现增加值15.54亿元。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即相关层各行业有从业人员3.79万人,实现增加值6.2亿元(详见下表)。数据分析表明:从总体上看,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2006年甘肃省文化产业主要指标

┏━━┳━━━━━━━━━━━━━┳━━━━━━━━━━━━━━━┳━━━━━━━━━━━━━┓

┃ ┃ ┃ 增加值 ┃ 从业人员 ┃

┃ ┣━━━━━━━━━━━━━╋━━━━━━━━┳━━━━━━╋━━━━━━┳━━━━━━┫

┃层 ┃ ┃ 绝对数 ┃ 占文化 ┃ ┃ 占文化 ┃

┃别 ┃ 文化产业分类 ┃ ┃ 产业比重 ┃ 绝对数 ┃ ┃

┃ ┃ ┃ ┃ ┃ ┃ 产业比重 ┃

┃ ┃ ┃ (万元) ┃ ┃ (人) ┃ ┃

┃ ┃ ┃ ┃ (%) ┃ ┃ (%) ┃

┃ ┣━━━━━━━━━━━━━╋━━━━━━━━╋━━━━━━╋━━━━━━╋━━━━━━┫

┃ ┃ 合 计 ┃ 217379.4 ┃ 100.00 ┃ 88354 ┃ 100.00 ┃

┣━━╋━━━━━━━━━━━━━╋━━━━━━━━╋━━━━━━╋━━━━━━╋━━━━━━┫

┃ ┃核心层小计 ┃ 109988.7 ┃ 50.6 ┃ 36228 ┃ 41.1 ┃

┃ ┣━━━━━━━━━━━━━╋━━━━━━━━╋━━━━━━╋━━━━━━╋━━━━━━┫

┃核 ┃ 1.新闻服务 ┃ 4572.9 ┃ 2.1 ┃ 1300 ┃ 1.5 ┃

┃ ┣━━━━━━━━━━━━━╋━━━━━━━━╋━━━━━━╋━━━━━━╋━━━━━━┫

┃心 ┃ 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 ┃ 51764.9 ┃ 23.8 ┃ 14626 ┃ 16.6 ┃

┃ ┣━━━━━━━━━━━━━╋━━━━━━━━╋━━━━━━╋━━━━━━╋━━━━━━┫

┃层 ┃ 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 ┃ 19188.9 ┃ 8.8 ┃ 6499 ┃ 7.4 ┃

┃ ┣━━━━━━━━━━━━━╋━━━━━━━━╋━━━━━━╋━━━━━━╋━━━━━━┫

┃ ┃ 4.文化艺术服务 ┃ 34462.0 ┃ 15.9 ┃ 13803 ┃ 15.6 ┃

┣━━╋━━━━━━━━━━━━━╋━━━━━━━━╋━━━━━━╋━━━━━━╋━━━━━━┫

┃ ┃外围层小计 ┃ 45372.2 ┃ 20.9 ┃ 14214 ┃ 16.0 ┃

┃ ┣━━━━━━━━━━━━━╋━━━━━━━━╋━━━━━━╋━━━━━━╋━━━━━━┫

┃外 ┃ 5.网络文化服务 ┃ 4516.3 ┃ 2.1 ┃ 648 ┃ 0.7 ┃

┃围 ┃ ┃ ┃ ┃ ┃ ┃

┃ ┣━━━━━━━━━━━━━╋━━━━━━━━╋━━━━━━╋━━━━━━╋━━━━━━┫

┃ ┃ 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 ┃ 34870.3 ┃ 16.0 ┃ 10881 ┃ 12.3 ┃

┃层 ┃ ┃ ┃ ┃ ┃ ┃

┃ ┣━━━━━━━━━━━━━╋━━━━━━━━╋━━━━━━╋━━━━━━╋━━━━━━┫

┃ ┃ 7.其他文化服务 ┃ 5985.6 ┃ 2.8 ┃ 2685 ┃ 3.0 ┃

┣━━╋━━━━━━━━━━━━━╋━━━━━━━━╋━━━━━━╋━━━━━━╋━━━━━━┫

┃ ┃相关层小计 ┃ 62018.5 ┃ 28.5 ┃ 37912 ┃ 42.9 ┃

┃ ┣━━━━━━━━━━━━━╋━━━━━━━━╋━━━━━━╋━━━━━━╋━━━━━━┫

┃相 ┃ 8.文化用品、设备及相 ┃ ┃ ┃ ┃ ┃

┃ ┃ ┃ 40754.0 ┃ 18.7 ┃ 27140 ┃ 30.7 ┃

┃关 ┃关文化产品的生产 ┃ ┃ ┃ ┃ ┃

┃ ┣━━━━━━━━━━━━━╋━━━━━━━━╋━━━━━━╋━━━━━━╋━━━━━━┫

┃层 ┃ ┃ ┃ ┃ ┃ ┃

┃ ┃ 9.文化用品、设备及相 ┃ ┃ ┃ ┃ ┃

┃ ┃ ┃ 21264.5 ┃ 9.8 ┃ 10772 ┃ 12.2 ┃

┃ ┃关文化产品的销售 ┃ ┃ ┃ ┃ ┃

┗━━┻━━━━━━━━━━━━━┻━━━━━━━━┻━━━━━━┻━━━━━━┻━━━━━━┛

(二)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全省3667家文化产业单位中,国有企业为1304家,其他形式的企业为2363家,分别占全省文化产业单位总数的35.6%和64.4%。其他形式的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和增加值达到59.36亿元和10.9亿元,分别占全省文化产业单位资产和增加值的50.8%和50.14%,使各类非国有单位拥有的资产和实现的增加值分别达到全省文化产业资产和增加值的一半以上,这进一步表明在甘肃省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三)初步涌现出具有发展实力的行业

从行业划分看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情况看,在文化及相关产业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各行业的机构有2625个,从业人员50442人,实现增加值15.54亿元。其中,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实现的增加值分别占“文化服务”增加值的23.8%、16.0%、15.9%;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相关文化服务”各行业有机构1042个,从业人员37912人,实现增加值6.2亿元。其中,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的“相关文化服务”实现增加值4.08亿元,占“相关文化服务”增加值的18.7%;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的“相关文化服务”实现增加值2.13亿元,占“相关文化服务”增加值的9.8%。上述发展情况表明在文化及相关产业中,直接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服务”这个核心层占据了发展的主体地位,这符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长远趋势。同时也进一步表明甘肃省文化产业中的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艺术服务及提供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的“相关文化服务”的发展实力日益增强,挖掘潜力趋强,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势行业,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积聚了一定的发展条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四)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中,兰州市、酒泉市、天水市、武威市和庆阳市的发展情况较好,这也反映出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的文化底蕴和发展理念等有着非常强的高度依存关系,其具体情况表现详见下表。

2006年十四个市、州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表

┏━━━━━━┳━━━━━┳━━━━━━┳━━━━━━┳━━━━━━━━┳━━━━━━┓

┃ ┃ ┃ ┃从业人员占 ┃ ┃ 增加值占 ┃

┃ ┃ 机构数 ┃ 从业人员 ┃文化产业总 ┃ 增加值 ┃ 文化产业 ┃

┃ 地 区 ┃ ┃ ┃ ┃ ┃ ┃

┃ ┃ (个) ┃ (人) ┃ 人数的 ┃ (万元) ┃ 增加值的 ┃

┃ ┃ ┃ ┃ 比重(%) ┃ ┃ 比重(%) ┃

┣━━━━━━╋━━━━━╋━━━━━━╋━━━━━━╋━━━━━━━━╋━━━━━━┫

┃ 兰州市 ┃ 1181 ┃ 39423 ┃ 44.61 ┃ 98544.4 ┃ 45.33 ┃

┣━━━━━━╋━━━━━╋━━━━━━╋━━━━━━╋━━━━━━━━╋━━━━━━┫

┃ 嘉峪关市 ┃ 74 ┃ 1686 ┃ 1.91 ┃ 5514.14 ┃ 2.54 ┃

┣━━━━━━╋━━━━━╋━━━━━━╋━━━━━━╋━━━━━━━━╋━━━━━━┫

┃ 金昌市 ┃ 65 ┃ 1778 ┃ 2.01 ┃ 4648.00 ┃ 2.14 ┃

┣━━━━━━╋━━━━━╋━━━━━━╋━━━━━━╋━━━━━━━━╋━━━━━━┫

┃ 白银市 ┃ 264 ┃ 2799 ┃ 3.17 ┃ 9635.00 ┃ 4.43 ┃

┣━━━━━━╋━━━━━╋━━━━━━╋━━━━━━╋━━━━━━━━╋━━━━━━┫

┃ 天水市 ┃ 539 ┃ 8860 ┃ 10.03 ┃ 17343.85 ┃ 7.98 ┃

┣━━━━━━╋━━━━━╋━━━━━━╋━━━━━━╋━━━━━━━━╋━━━━━━┫

┃ 武威市 ┃ 109 ┃ 3508 ┃ 3.97 ┃ 13201.00 ┃ 6.07 ┃

┣━━━━━━╋━━━━━╋━━━━━━╋━━━━━━╋━━━━━━━━╋━━━━━━┫

┃ 张掖市 ┃ 219 ┃ 3210 ┃ 3.63 ┃ 9337.71 ┃ 4130 ┃

┣━━━━━━╋━━━━━╋━━━━━━╋━━━━━━╋━━━━━━━━╋━━━━━━┫

┃ 酒泉市 ┃ 442 ┃ 6521 ┃ 7.38 ┃ 17596.38 ┃ 8.09 ┃

┣━━━━━━╋━━━━━╋━━━━━━╋━━━━━━╋━━━━━━━━╋━━━━━━┫

┃ 平凉市 ┃ 179 ┃ 6228 ┃ 7.05 ┃ 9794.88 ┃ 4.51 ┃

┣━━━━━━╋━━━━━╋━━━━━━╋━━━━━━╋━━━━━━━━╋━━━━━━┫

┃ 庆阳市 ┃ 179 ┃ 3642 ┃ 4.12 ┃ 11731.80 ┃ 5.40 ┃

┣━━━━━━╋━━━━━╋━━━━━━╋━━━━━━╋━━━━━━━━╋━━━━━━┫

┃ 定西市 ┃ 125 ┃ 3124 ┃ 3.54 ┃ 4003.16 ┃ 1.84 ┃

┣━━━━━━╋━━━━━╋━━━━━━╋━━━━━━╋━━━━━━━━╋━━━━━━┫

┃ 陇南市 ┃ 111 ┃ 2635 ┃ 2.98 ┃ 5627.00 ┃ 2.59 ┃

┣━━━━━━╋━━━━━╋━━━━━━╋━━━━━━╋━━━━━━━━╋━━━━━━┫

┃ 临夏州 ┃ 130 ┃ 3954 ┃ 4.48 ┃ 7816.00 ┃ 3.59 ┃

┣━━━━━━╋━━━━━╋━━━━━━╋━━━━━━╋━━━━━━━━╋━━━━━━┫

┃ 甘南州 ┃ 50 ┃ 986 ┃ 1.12 ┃ 2586.08 ┃ 1.19 ┃

┗━━━━━━┻━━━━━┻━━━━━━┻━━━━━━┻━━━━━━━━┻━━━━━━┛

二、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当人类历史步入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已成为发展的一种大趋势。虽然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但从文化产业结构、管理机制和总体规模可以看出,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仍存在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之现存的体制和观念上的因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制约和影响,现阶

段文化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从文化产业增加值构成来看,2006年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三者的增加值之比虽然为50.6:20.9:28.5,但是从其现存发展状况分析,仍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现代传媒、.动漫游戏、数字视听、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网络文化、会展博览等发展缓慢。其次,文化产业结构雷同,各自为战,同一产品同一项目重复生产、重复建设,要么均是生态旅游,要么都搞节庆活动,小而全小而散,质量没有保证,没有着力发展地区独特的文化产品项目,难以形成互通有无的文化产业链。

(二)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水平偏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文化的消费要求将逐渐增强。据统计,2006年,甘肃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749元,比上年增长10.8%。这将为促进文化服务业的加速发展创造一定的条件。但是,从文化产业对全省生产总值的贡献来看,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现价)比2004年增长20.6%,远低于甘肃省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速,这表明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是落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较弱。

(三)文化企业规模偏小。缺少具备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主体

同类推荐
  • 中国居家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居家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在研究众多经典古籍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居家风水文化的主要特点,结合居家实践,从庭院、大门、玄关、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餐厅、卫生间、窗户、阳台、楼梯等多个方面,分析了不同居家空间在选址、设计、装饰、规划、营造等方面的居家文化选择。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 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 《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北京精神

    北京精神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作为城市精神,它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
热门推荐
  • 彼岸之神

    彼岸之神

    世界三千,万族争霸,少年楚云偶得造化神丹,改造体质,修为一日千里,通神脉,炼神通,夺造化,窃阴阳,执掌八部浮图,成就彼岸之神。
  • 黑狐

    黑狐

    一只修炼千年的黑狐九妹,太上老君的徒儿,幼时贪玩偷偷跑到了人间,看到大街上来来人往调皮玩闹,羡慕不已。可惜最后还是被太上老君逮了个正着。太上老君给了黑狐九妹一颗仙丹让她吃下,并且告诉她,5年之内你若在仙狐山没有找到你心爱之人,你便可到孟婆那里索一碗孟婆汤,那样你便可以下生做个凡人,若你找到了,你便不可做个凡人,并且时机到了,为师就会把你的仙丹取回
  • The Tale of Balen

    The Tale of Bal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公子贵性

    公子贵性

    客栈厢房内,一柄银剑置于女子的脖颈之间:“姑娘,你若要劫色,出门右转。”“大侠,你若能救我,我必重金酬谢!”两个年轻人,相遇于充满杀机的午夜,并肩走下一段不长的路,再相见时,一个身份尊贵神秘莫测,一个巧笑倩兮立于君候身侧。因为一出意外,让两人又相缠在一起。“好巧,以后本王就是卿卿的王妃了。”“公子,别这样,您该吃药了。”本文一对一~
  • 猎爱成婚:首席的亿万逃妻

    猎爱成婚:首席的亿万逃妻

    一场豪门恩怨,让她深陷其中,成了某恶魔横刀夺爱的猎物。他宠她入骨,捧她上天,只因莫名的怦然心动,却换来她的不屑一顾。“猎人,契约结束,我们后会无期。”“顾依依,你在说什么笑话,想走先将我的心留下。”顾依依直呼不可理喻逃之夭夭。再次相遇,他温柔浅笑,无赖的将她封锁在羽翼之下:“再狡猾的猎物,也逃不出猎人的手掌心,乖乖的待在我身边可好?”顾依依握拳大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撕掉狼皮,以为我就认不出你了么?骚年,有本事来追我呀?”
  • 寂灭道帝

    寂灭道帝

    一块家传神秘古玉让屌丝写手秦明穿越到了他笔里才有的玄幻世界。这里万族林立,这里强者称雄!寂灭道帝,一指寂灭,看秦明如何在这个世界混的风生水起。
  • 武惊玄天

    武惊玄天

    他出身低微,却拥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他面对敌人冷漠无情,但面对亲人朋友,却是一颗赤诚之心。当他为了一人,而独战天下!便被人冠以疯魔称谓。而当他亮出兵器,横扫天下!世人才知,原来那传说之中的旷世天才并不是只在传说。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古代的夜晚

    古代的夜晚

    许多年前,一定有一堵墙可供苏家少奶奶翻越而过。苏家是海陵镇上的大户,所以,墙要高八尺,灰砖上苫着鳞片状的小瓦,古色古香的把苏家大院严严实实地围了一圈。苏少奶奶穿过后花园的鹅卵石小径,来到苏家大院的西北角,天上没有月亮,连星星都稀少,她用脚探着墙根下的一撂砖头,踩上去,抓着墙头上垂下的绳子开始攀登,虽然二十年来这是第一次爬这么高的墙,但她并不觉得吃力,因为苏家院墙为了美观,每隔一段就有一块镂空的花纹砖,可以把脚踩到里面去。
  • 翰苑遗事

    翰苑遗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