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100000045

第45章 从城市出发——关于“工业强省”战略的思考

尚德琪

2002年初,省上“两会”期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已成焦点话题。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工业强省”战略则成为各方共识:“要牢固树立工业强省的发展战略,争取用5到10年的时间实现我省工业化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的过渡。”

2001年,我省工业化水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3.20%,低于全国11.2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4.51%,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工业化水平偏低,则不足以拉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偏低,则难以拓展工业化发展空间。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决定了城市工业和城市经济在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过程中的特殊意义。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我省的工业化采取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决策。到1987年,我省工业所占比重为53.55%,高于全国(44.3%)近10个百分点,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战略对我省产业调整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省工业发展主要靠的是“一五”、“二五”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整体工业布局以及政策的推动。工业化道路带有强烈的经济色彩,工业发展过多地依赖于国家宏观政策与总体部署,致使长期以来产业链条在省外或国外,因独立发展能力弱小,导致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严重不足。一方面,我省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1995年为40.92%,到2001年,已降至33.20%,与全国1969年的32.3%接近,工业结构比全国落后近30年;另一方面,我省财政收入的70%以上都来自于工业,工业支撑作用不足,最终影响到全省的经济实力。

同时,因轻工业发展缓慢,“农民进城”通道被堵塞,城市与乡村渐渐割裂开来,二元经济结构日益呈现刚性。全省86个县市区中,只有10个工业比重大一些,13个县有工业但不占主导地位,其余63个县基本是农业经济。同时,城市工业化也存在先天不足,一方面,14个城市中只有兰州、白银、天水、嘉峪关、金昌、玉门等6个工业化比重在30%以上(而且,前三个城市传统行业占比重过大,后三个城市则存在“有城无市”问题),其他8个都在30%以下;另一方面,我省城市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工业基础上的,城市工业所创利税占全省工业的70%左右,城市工业所创造的财政收入占全省的60%左右,“小牛拉大车”现象长期以来得不到改观。另外,由于工业资本密集、资金密集的生产结构,严重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又进一步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发展城市工业,不仅是甘肃工业强省、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主攻方向,也是甘肃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工业强省”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我省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多方面要脱胎换骨。业内人士称,有好多门槛要一一跨过。

第一道门槛:工业结构调整。省统计局城市经济调查队的分析认为,我省“工业化进程缓慢且长期扭曲的政策和观念所导致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十分顽固,扭转起来非常困难。”从产业结构来看,我省产业层次低、比较效益差,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从工业内部结构来看,我省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重工业又以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为主,这种重型工业结构决定了其主要产业、产品大多数属于基础性的上游产品,而且主要服务于外省其他产业生产的需要,不是最终产品,因此,产品在用户和消费者中的认知程度较低,很难通过传媒进行广泛宣传,产品知名度影响了招商引资的快速拓展。这是长期以来我省“资源优势、效益劣势”的根源所在。从所有制结构来看,我省目前面临着国有经济举步维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的“两难”的困境。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只占25.1%,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一数字代表了我省经济的发育程度。我省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很重要的一点,就体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上。

第二道门槛:工业布局调整。我省工业生产布局计划色彩浓厚,“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我省投资和内迁了许多大中型项目,特别是“三线”建设时期布局的工业企业远离经济发达的城镇,同当地的经济关联度极低。换句话说,在一个农业大省,工业与农业却长期处于两条轨道各自运行的状态。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曾经辉煌一时的大中型企业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亏损面及亏损企业亏损额居高不下。同时,我省城市经济过分依赖大中型企业,而大中型企业多是能源、原材料企业,下游产品链条几乎都在省外,当地后起的中小企业很难纳入其中。

第三道门槛:劳力结构调整。我省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左右,而非农业劳动力只占全部劳动力的47%左右。这说明,农村劳动力有近30%之多滞留在农村当地从事非农产业,劳动力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其根本原因是劳动密集型工业行业短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城镇吸纳劳动力的拉力严重不足。这是制约我省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第四道门槛:城市工业区域调整。从区域分布来看,工业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甘肃东部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大于中部和西部;从历史来看,甘肃工业受国家整体工业布局的影响,一开始中、西部从政策、发展基础、发展环境等方面就好于东部。从全省14个城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东部5个城市这一比重全部低于全省城市平均水平,可见,我省城市的工业发展呈现出中、西、东递减的特征,因此,加快我省东部工业发展是区域平衡发展的现实需要。

城市化滞后是我省市场扩张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在沿海发达城市,工业内部技术结构的升级通常是通过大城市将传统的或较低技术的生产扩散给中小城镇,从而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腾出空间,实现一轮又一轮产业结构的升级。在我省小城镇,经济发展“土”味浓,工厂在农村,职工是农民,小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还没有纳入城市现代产业发展的轨道,致使大中城市的产业扩散缺乏空间依托。

多年来,我省特别是资源型工业城市单项突进式的城市工业发展战略,已使我们尝尽了苦头。一方面导致城市发展因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而使其发展愈来愈缺乏后劲;另一方面,因三产发展层次较低导致“有城无市”的现状很难改变,城市化进程滞后的问题愈来愈突出。若想尽快缩小与东部省份的差距,若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经济舞台上立足,必须摒弃“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疗法”,要从长计议,树立综合发展理念,否则,在不久的将来,又会走到老路上去,再次延误发展良机。

第一,在政策取向上,应在引进外资与结构调整方面加以引导,尽快上一些新的轻工业项目。可借外资与社会资本的力量,使重工业在技术进步、技术更新方面有所突破,使轻工业在新上项目的推动下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重大突破,借此来调整和扭转重工业不合理的职能分工与不合理的比例关系,在结构调整中逐步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尽快解决现阶段“就业难”这一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第二,要尽快打造出重化工业国内“进口替代产品”。多年来,我省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使重化工业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国内重化工业产品大部分依赖进口,从某个角度来说,这给我省同行业提供了一个“赶超”与“进口替代”的平台。基于此,我省应抓住重化工业已有的比较优势,将重化工业、能源工业初级产品成品化,选择好发展项目,将品牌做大做强,争取尽快打造出重工业国内“进口替代产品”。

第三,鉴于我省长期以来产业链条在省外或国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了在国际分工中取得一席之地,在发展项目和产业选择方面高起点切入,尽快挤入国际跨国公司的产业链条,以增强抗风险能力。我国知名企业“格兰仕空调有限公司”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除了稳住国内空调市场之外,还将自身融入国际经济中,成了美国某跨国公司的“加工厂”。这一发展战略已成为国际、国内部分企业长盛不衰的秘诀之一。

第四,在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政策导向下,可利用多年来在机械化工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发挥技术与人才优势,及时转产转向环保设备的生产,做大做强环保工业,抢先占领国内市场或提高国内市场份额,就此激活我省的支柱产业——机械工业,扩大就业。环保设备的生产不仅会产生经济效益,还将会为我省环境改造与治理创造条件,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城市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动机”;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则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加速器”。

(作者为甘肃日报社工交财贸部副主任,本文与马卫合作)

同类推荐
  •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改革现场:晚清经济改革始末(全集)

    1862年,晚清经济改革拉开序幕,在执政集团与汉族武装集团争权夺利的过程中,马尾船厂、江南制造总局两大军工项目上马。衙门化的国有企业运作效率极低,在1872年开始的一场国企反腐运动中,改革的大门向民营资本开放。自此,1872年成为国有向民营、局部向整体改革的一个起点,也是晚清王朝为自己埋下隐患的起点。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袁世凯、张之洞为首的官方实力派成为改革的主角,以唐廷枢、胡雪岩、盛宣怀、郑观应为首的新旧商人成为改革的先锋。朝廷与商人的较量,国退民进、民进国退的多年交锋,最终使经济改革倒逼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场商业势力助推的宪政改革中,1911年晚清走向灭亡。
  • 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

    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

    本书将在综述国内外经济区发展的理论及主要实践基础上,分章节深入研究成渝经济区的现状、发展环境、发展的目标与总体思路、成渝城市群的构建、成渝经济区的产业发展、统一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科学发展之路及促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对策建议等。
  • 中国历代经济简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历代经济简史(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按照不同时间、地域、部门等多条线索讲述了中国历史微观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发展和宏观上的经济现象,内容涉及政策制度、赋税制度、典籍、农业、手工业、商业等,介绍了几千年来中国经济层面上的变化发展。
  •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本书主要研究了如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评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什么决定着企业国际竞争力?中国企业如何培育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等问题。
  • 总经理防止私营公司亏损倒闭的277条措施

    总经理防止私营公司亏损倒闭的277条措施

    本书以真实的商战事例为素材,融深刻的道理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于一体,主要讲述防止私营公司亏损倒闭的措施。告诉读者当公司处于顺境时,如何保持警惕,学会居安思危;当公司步入困境是,如何转亏为盈,反败为胜,引导读者学会分析和总结隐藏在失败背后的原因,从而找到公司正确的发展方向。
热门推荐
  • 夏季的相遇

    夏季的相遇

    前世在他的伤害下,她心灰意冷,来到她的秘密山庄散心,却不慎掉下山崖。她不甘心就此死去。强烈的欲望打开了隐藏的时空隧道,她便从此穿越到了异世,她被伊雪所救,却被她送上一个神秘的山庄里,那时起,她便与子熙相遇了,在那个以后,本以为可以风平浪尽度过余生。真的伊雪却找上门来……凌梦雨和云子熙相遇在夏季里,几年后,她与子熙也离开在夏季里……
  • 重生相府三小姐

    重生相府三小姐

    她,穿越成青菱国相府嫡三小姐,不受宰相父亲待见,府里姐妹也欺负她。本和清河王爷有婚约在先,庶出妹妹却抢了她的未婚夫,夺夫之仇不共戴天……对她好的人她会好好珍惜,对她不好的人她要以十倍百倍还回来,就这样他们开始了一场剪不断理还乱的爱情纠葛!
  • 拯救精灵界

    拯救精灵界

    一个没有先例,穿越+玄幻+古典战例、攻、杀、战、守,六韬、三略融汇其中,五行、八卦相互渗透的异界传奇;一次意外的事故,一个尚未涉世的少年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美丽祥和,居民们和平共处,就像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然而,也是这次事故,有了人类的介入,这里开始变得危机四伏,到处都是陷阱、步步都有危险,少年凭借自己的爱心、智慧和勇敢,帮助精灵们历经困难驱逐侵略终于又是这里恢复了和平......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幻影的精灵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幻影的精灵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幻影的精灵》正在百度贴吧喜羊羊与灰太狼吧、创世中文网连载中!!
  • 绝宠娇妃:高冷王爷逗比妻

    绝宠娇妃:高冷王爷逗比妻

    一穿成废柴庶小姐,没有灵修也就罢了,竟然还是全古栖大陆第一智障?嫡妹欺到头上来,又骂又撕还抢娃!姐姐反手有的是一巴掌!隔壁王大姐明目张胆抢夫君?没关系,造个青楼卖了你全家!什么?魔王二皇子来抢亲!?快快快,收拾行李,逃!!美男我有,珠宝抱走,天下我的,剩饭你的!且看废柴如何抱着美男闯天下!
  • 邪王诱爱:狂傲爱妃不好惹

    邪王诱爱:狂傲爱妃不好惹

    前世棋子、今生祭品,她的价值难道就只有这些?世人皆知她懒笨凶馋,却有几人猜到她笑里藏刀?唯有他慧眼识珠、死缠烂打。娘子~为夫可是你名正言顺的童养婿,你得负责养我!堂堂圣君还需要她养?骗鬼呢!腿长在她身上,惹不起她还躲得起!胡说:主人,前有十万大军伏击,后有三万魔兽拦截;胡闹:主人,左右两翼各由他昔日的情敌把守,据说是来凑热闹的;胡扯:主人,要不您就缴械投降吧,说不定还能争取宽大处理……
  • 那些年我们一起二过

    那些年我们一起二过

    那些年,发生在青涩校园里的犯二的事,现在想来,还会忍不住为那些人和事哭与笑。时间已经回不去了,谨以此纪念我们已经远逝的青春。
  • 娇弱男神你走开

    娇弱男神你走开

    阅女无数的娇弱男神,忽然有一天在姐姐家的别墅里碰到了一个又新鲜、又可爱的女孩,从此想法设法,不折手段,不惜一切代价,就是为了将这个女孩骗到自己手里。骗女孩是一个难事,尤其是骗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孩更是难上加难,于是设置偶遇、英雄救美桥段,花尽心思,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误会,最终抱得美人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职场人脉圈

    职场人脉圈

    本书稿主要从职场人脉关系入手,分别从职场做人、做事、说话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分别介绍了一些职场生存策略,笔调刺骨、辛辣,对职场中人具有很强的指导和警示作用。
  • 小爷是自恋狂

    小爷是自恋狂

    什么?让我娶一个我不认识的还大我三岁的女人?就算她是美女也不行!你们这是政治婚姻!就是政治婚姻?还问我为什么不愿意?当然是因为——————因为小爷可是林家的小少爷,怎么能这样没出息的娶一个女人。再漂亮的女人小爷也不会倒在她们的石榴裙下,小爷一定要让那个女人拜倒在小爷的香蕉棒下!小爷就是自恋!那又怎么样?哼!小爷这就去找她!别来找我,否则我就去当雇佣兵或者杀手,要是死在外面,你们林家的香火就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