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100000039

第39章 工业强省:工业现代化与农业工业化同步并举(2)

工业大企业必须从资金、技术、管理和消费等方面支持农业产业化。大企业进入农业的理论所隐含的前提,是农业的比较收益应该高于其他产业,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才来投资。但目前投资农业只能追求中长期收益,而且必须和农民建立稳定的利益关系。

三、甘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实证分析

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甘肃省现阶段需要同时实现两个转变——农业的工业化和传统工业的现代化。在省域经济中,资源型工矿业和农牧业并重的特点决定了它们在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选择,可以说农业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是同一课题。

(一)甘肃工业化程度的测度

传统工业现代化,是指甘肃省对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的现有工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和发展。“九五”时期,甘肃轻重工业的比例为23.62:76.38,轻工业比“八五”上升3.17个百分点;从轻工业内部看,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占68.65%,据绝对优势,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占31.35%,提高了9.19个百分点;石油化工、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纺织食品、电子信息、医药制品、建筑材料和能源工业八大:支柱工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为36.58%。从而具备了工业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农业工业化在现阶段即农业产业化经营。农特产品加工业,是与特色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的农一工一贸体系。在实施“一退二还”和生态建设的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根据地域狭长、地跨江、河和内陆流域等土地、气候和自然条件,甘肃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和生态农业。至2000年,全省已初步建成22个重点产业,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河西地区重点发展制种业、苜蓿草业、酿酒原料和特种中药的系列化生产和加工;陇中着重发展马铃薯、中药材、花卉和百合产业;陇南着重发展油橄榄、花椒等特种林果;甘南着重发展牛、羊、奶制品等畜牧业;陇东着重发展苹果、杏、核桃等林果业,等等。已形成了蔬菜、果品、畜禽三大支柱产业,其中油橄榄、马铃薯、百合、制种、啤酒原料等农产品在面积、产量和效益上都位于全国前三名。

2000年,甘肃省人均GDP4.67美元,工业占GDP的比重约33%,2001年依然保持这个比例且仍低于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占41%,城市化水平约为24%。从行政地域上看,全省87个县市区中,工业占区域经济主导地位的有10个,半工业主导的有13个。据此测算,甘肃进入工业化的高加工度阶段,相当一部分地县还处在农业经济向轻工业过渡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双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在工业部门之间并存,现代和传统工业与传统农业在城乡之间并存。

(二)实施工业化战略的对策

1.甘肃工业化的现实基础决定其低起点、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特点。

农业产业化激发第三产业和新兴加工业,成为工矿资源型省份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工业化发展空间的产业基础。甘肃省现有工业基本上是矿产品加工产业,通过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全面提升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阶段迈进,技术集约化此时体现为信息技术的普遍采用,将形成一条以采矿、加工业为主导、关联度高的产业链。但发展前景必然受结构单一、资源耗竭性的限制,必须同时利用和开发农业资源,实行“矿业和非矿产业并举”的多元发展战略,实现矿产资源省份及其城市的“再城市化”。所以,从甘肃省的自然资源和地方工业的现状出发,将煤炭一能源一冶金一加工产业和农特产品加工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从而达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形成新材料、特色医药和特色食品工业,提升全省工业水平的目的。

2.调整和提升产业结构应较快解决甘肃工业和关联产业的阶段性问题。

(1)工业增长速度偏低。1978年到2000年,甘肃GDP年平均增长8.77%,比全国平均增长率低0.73个百分点,占全国GDP比重从1.79%下降到1.1%。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0.9%,比全国平均值低4.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1%下降到0.83%,在全国的位次由第17位下降到第26位。

(2)工业投入不足,整体上缺乏大项目带动,投资渠道不畅。近年来国家、银行和企业等资金来源匮乏,使工业企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逐年下降。“七五”时期这个比重为53%,1990年达到54%。“八五”时期下降到40%,2000年为27.74%。制约了工业技术装备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竞争力的改善和提高。

(3)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劳动力素质不高。到2002年,全省养老、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为140余万和160余万人,应支付的基本养老金超过40亿元;当年产生城镇劳动力33万人,农村还有150万剩余劳动力,而当年的就业岗位仅约24万个。

(4)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是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深度加工增值,能源、原材料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如甘肃省铜产量占全国的6.45%,铝产量占全国的10.35%,但是铜材和铝材产量分别仅占1.52%和0.94%,铜、铝的加工转化率分别仅有28%和7%。二是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和地县工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弱,辐射不强。三是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比重较高,个体私营、外商投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贡献率低。四是技术密集型工业比重偏低。资金密集型工业占53.43%,劳动密集型工业占43.37%,技术密集型工业占3.2%。

(5)对外开放程度低。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仅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4.8%,全国平均为43.9%。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仅占全省工业的2.2%,全国平均为15%。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9%,全国平均为6.7%。

3.政府着力营造发展环境。

提供有侧重的政策支持,使工业企业做强做大,发挥出对省域经济成长特别是对农业工业化过程的辐射扩散作用,使地县工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健康发展;发挥出对农业产业化的直接带动作用,支持新技术产业进步并直接介入“两化”过程。

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继续做好分类、调整、推介、运营省内上市公司的工作,改善股权结构和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的融资和用资能力,促进支柱产业的发展;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和市场运行机制为目的,加快建立科技开发、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发挥各级政府对地方工业发展的导向和支持作用。做到超前规划、法规保护、服务协调,利用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园区等企业孵化手段,在投资、信贷、税收、补贴和土地等资源利用方面切实予以保障,重点发展好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继续有重点地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高起点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以信息化促进工业现代化。

4.确立省域内的工业化速度观念。

制定全面的、具有阶段性增长特点的发展目标,不仅用工业部门指标,而且用经济、社会、科技方面的产业结构关联紧密的统计指标综合衡量和反映工业化的进展情况。

到2005年,综合实力平均增长7%,人均GDP达到5400元;产业结构方面,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6:44.76:35.6调整到15.4:46.6:38。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达到508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3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由目前的2.61%提高到10%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30%,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由59%下降到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分别达到6200元和1800元;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参与农户达到总数的1/3以上,在兰州、定西、平凉和河西地区培育出年收入在10亿元、5亿元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各5个,力争大宗农林牧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农村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到50%和30%。

同类推荐
  • 权利的轨迹:大转折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权利的轨迹:大转折时代的政治经济学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对于政治经济学和企业经济学进行教学和研究的成果。作者在本书中采用了沿着资源配置的轨迹、以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形成的实际权利关系作为研究重点的写作方法和体系。通过对于消费、生产及分配诸环节的互动研究,努力揭示权利关系形成的原因及其演变的轨迹,并对权利不对称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作了对策性的思考。
  •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利率衍生产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

    与其他衍生产品一样,利率衍生产品的基本功能也包括套期保值、套利、投机、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但作者以为,这五种功能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前三种功能基于特定需求而产生,具有内在性,并直接体现了利率衍生产品的作用机理,而后两种功能则基于前三种功能而存在,具有外延性,更多体现的是利率衍生产品发展的意义和影响。切合本书研究主题的正是前三种功能,因此本章仅对这三种功能及其作用机理加以分析。
  •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拿什么拯救中国经济

    这是大资本、国家主义盛行的时代,也是全民资本主义发轫的时代;这是居民资产性收入受到政府鼓励登堂入室的时代,也是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泛滥、财富……
  •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将主要讲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身边经济事,以那些与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的民生、消费、职场、情感、理财、博弈、金融贸易等方面的事例为切入点,并和大家一起来分析解读这些事例后面隐藏的经济学现象和经济学原理。
  • 中国证券业产业组织与政策研究

    中国证券业产业组织与政策研究

    本书通过经纪业务佣金率、承销费用率对证券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定量分析,同时还在搜集整理了大量案例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解决了目前对中国证券业市场行为的研究缺乏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的问题。
热门推荐
  • 聪慧对对碰(少儿益智丛书)

    聪慧对对碰(少儿益智丛书)

    郑板桥是清朝的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在当时被称为一绝。一般人想要得到他的画是不容易的,可是有一次他却卖了一幅……
  •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 混沌至尊修神记

    混沌至尊修神记

    历经种种磨难,千般浩劫,最终昂首挺过,得道飞升!走遍三界六道,天上地下,最后神功大成,步入颠峰!且看主角如何傲笑三界,威镇宇内!
  • 女人果然来自金星

    女人果然来自金星

    中国版《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好女人是一所好学校,好男人是学校的高材生。蔚律所著的《女人果然来自金星》正是这所好学校里的那本教材!《女人果然来自金星》所写的,正是告诉男人,如何才能讨女人欢心,如何才能更加懂女人,教男人学会与女人打交道的秘诀。关于感情,关于婚姻,关于事业,关于性,关于女人的心思,书中详尽地从这几个方面剖析了女人的想法,并给男人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意见与建议。
  • 秦知凝韵轩

    秦知凝韵轩

    亿万资产的继承人在出生后,医院引发了火灾,继承人落入了江流之中……“你是谁,没看见我在骑自行车吗?”秦韵凝撇撇嘴“你不知道要不是本少爷会开车你就会变成下一个马路杀手吗?你该不会是要讹人吧。”“你才讹人呢!”……“韵凝,要怪可不能怪我,只能怪你的命不好。”一把扯下她的家族项链落荒而逃…………“她不是已经死了吗?!”……秦韵凝抽了他一巴掌,“原来你一直都在欺骗我!我恨你!”“难道我们之前的爱情都不作数了吗?”戚知轩搂住她,“我是爱你的。”“你的爱我受不起!”
  • 山寨女首领:打劫七王爷

    山寨女首领:打劫七王爷

    简介无能请看正文。她穿越异界,成了从云山的女头头,看着寨中已然快要揭不开锅,某女毅然决定去打劫。却不想,打劫到了了不得的人。而她的真实身份竟如此不寻常。然,她从寨主走向王妃的这条路,她走了很久。可,落霞亦缄言,孤鹜亦无语,雕栏曲处,四望意茫茫。“喂,本寨主看你骨(shi)骼(ge)清(tu)奇(hao),所以......兄弟们冲啊,劫回去当压(ju)寨(bao)夫(peng)人!”她:“既然你想要那个王座,我便双手奉上......”他:“不要再痴想,你是匪,而本宫是太子......”
  • 青春小荷

    青春小荷

    青春的力量总是需要通过青春的文字来张扬。青春的文字难免会带些稚嫩、青涩,缺乏成熟和老辣,但唯此,才能显示出它的新鲜,它的活力,它的真诚,它的激情。作者的文字清丽、干净、细腻,这也是女性写作的一大特质。在《生命中没有不能承受》中,作者以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文字,详细地描述了一只公鸡的生存状态。从公鸡的觅食、打鸣、表情、形态等诸多逼真的细节描写中,生动地展现了动物身上的灵性,从而引出了个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理解。类似这样的文字,在她的散文、诗歌及其他文体中经常出现。
  •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气象的问题,依此安排自己的出行、生产等问题。这里的气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气。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本章着重讲述了大气层、天气与人类生活、天气预报、气象卫星,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 告诉你,我们的悲伤

    告诉你,我们的悲伤

    她是豪门千金,单纯爱哭;他是冷血杀手,杀人如麻。本不该有交际的两个人偶然相遇,坠入情网!却不想,命运作弄,他竟亲手杀了她的父亲!一段爱恋刻骨伤痛,叫她如何抉择!(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英国史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英国史

    英国,有人称它为“小店主”国家,但它称自己为“日不落帝国”,这一矛盾背后暗藏了什么样的玄机?是偶然发现现代之路?是无意间打开神秘的崛起之门?英国,当之无愧是影响当代最深远的国家,历史上曾称霸世界近200年,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文明的国家。纵观整个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倘若缺少了“英国”的元素,将会是另一番局面。本书用短短二十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英国历史画卷。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读者对英国文明有一个比较明晰、客观的认识,并从中学到英国人的处世风度和独特的聪明才智,感受英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