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1700000046

第46章 厚黑杂说(4)

世之衰也,邪说充盈,真理汩没,下焉者,诵习感应篇阴骘文,沉迷不反;上焉者,狃于礼义廉耻之习,碎碎吾道,弥近理而大乱真。若夫不读书不识字者,宜乎至性未漓,可与言道矣:乃所谓善男信女,又幻出城隍阁老牛头马面刀山:剑树之属,以慑服之,缚束之,而至道之真,遂隐而不见矣。我有面,我自厚之;我有心,我自黑之,取之裕如,无待于外。钝根众生,身有至实,弃而不用,薄其面而为厚所贼,白共心而为黑所欺,穷蹙终身,一筹未展,此吾所以叹息痛恨上叩穹苍而代诉不平也。虽然,厚黑者,秉彝之良,行之非艰也。愚者行而不著,习而不察;黠者阳假仁义之名,阴行厚黑之实,大道锢蔽,无所遵循,可哀也已。

“有志斯道者,毋忸怛尔色,与厚太忒,毋坦白尔胸怀,与黑违乖。其初也,薄如纸焉,白如乳焉。日进不已,由分而寸而尺而寻丈,乃垒若垣然。由乳色而灰色而青蓝色,乃黯若石岌然。夫此犹其粗焉者耳;善厚者必坚,攻之不破;善黑者有光,悦之者众。然犹有迹象也:神而明者,厚而无形,黑而无色,至厚至黑,而常若不厚不黑,此诚诣之至精也。曹刘诸人,尚不足语此,求诸古之大圣大贤,庶几一或遇之。吾生也晚,幸窥千古之不传之秘,先觉觉后,舍我其谁?亟发其凡,以告来哲。君子之道,引而不发,跃如也。举一反三,贵在自悟。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闻吾言而行者众,则吾道伸:闻吾言而笑者众,则吾道绌。伸乎绌乎?吾亦任之而已。”

他把这篇文章写出来,果然廖绪初就为他作了一序,以后谢绶青也为他写了一跋。当时他未用本名,是用的别号“独尊”二字,盖取“天上地下,惟我独尊”之意。绪初也是用的别号,取名“淡然”。廖的序云:

“吾友独尊先生,发明《厚黑学》,恢诡谲怪,似无端崖;然考之中外古今,验诸当世大人先生,举莫能外,诚宇宙间至文哉!世欲从斯学而不得门径者,当不乏人。特劝先生登诸报端,以饷后学。异日将此理扩而充之,刊为单行本,普渡众生,同登彼岸,质之独尊,以为何如?

民国元年,三月,淡然。”

谢的跋云:

“独尊先生《厚黑学》出,论者或以为讥评末俗,可以导人为善;或以为击破混沌,可以导人为恶。余则曰:《厚黑学》无所谓善,无所谓恶,如利刃然,用以诛盗贼者则善,用以屠良民则恶,善与恶,何关于刃?用《厚黑学》以为善则为善人,用《厚黑学》以为恶则为恶人,于厚黑无与也。读者当不以余言为谬。谢绶青跋。”

于是《厚黑学》就从此问世了。果然不出王简恒雷民心诸人所料,《厚黑学》发表出来,读者哗然,他虽是用的笔名,却无人不知《厚黑学》是李宗吾作的。“淡然”二字,大家也晓得是廖绪初的笔名。但廖大圣人的称谓,依然如故,而宗吾则博得了“李厚黑”的徽号。当时,他也曾后悔不听良友的劝告,继而以为此事业已作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倒不如把心中所积蓄的道理痛痛快快地说出来,任凭世人笑骂好了。于是而又采用四句的文句,写了一篇《厚黑经》,袭取宋儒的语录体,写了一篇《厚黑传习录》,在他的《传习录》中,又特别提出“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及“办事二妙法”三项,加以详说,以为古今的“官场现形”绘出一逼真的写照,而自己便索性以“厚黑教主”自命,甘愿一身担当天下人的笑骂,大有耶稣背十字架的精神,笑骂也由他,杀戮子也由他。

主张考试被打............................................................................................................................................

民国十一年,宗吾同省视学游子奉命考查教育,见到南北各省学校办理的成绩,比较上虽不无优秀的差异,但同在现行教育制度束缚之下,是不会有理想发展的。因此他考查归来,即力行实行考试制,以救共弊。十二年下学期,成都开“新学制会议”,他便同几位省视学,及会员多人,提出考试案,开会讨论,未蒙通过。会毕,他即单独上一呈文,主张各校学生毕业,应由政府委员考核,即后此十年,教育部才颁令全国的会考制度。他于呈文中列举理由十六项,并请在原籍富顺试办,经省署核准,委他为主试委员,于十三年暑假举行,后来推广于川南各县。十四年年假,叙州府联立中学学生毕业,他复为主试委员,考了几场,一夜学生多人,手持木棒哑铃,把他拖出寝室,痛打一顿。据他说,打时秩序非常之好,全场静静悄悄,学生寂无一语,他也默不作声,学生只是打,他只是挨,学生打够了,临走,骂到:“你这个狗东西,还主不主张严格考试?”他躺在地上,想道,“只要打不死,又来!”学生走后,他请宜宾知事来验伤,将伤单粘卷,木棒哑铃,存案备查,次晨,又请该校校长到床前,他便口授电文,呈报上峰,历述经过情形,末云:“自经此次暴动,愈见考试之必要,视学身受重伤,死生莫卜,如或不起,尚望厉行考试,挽此颓风,生平主张,倘获见诸实行,身在九泉,亦当引为大幸!”痛伤稍愈,即宣布继续考试,他裹伤上堂,勒令全体学生,一律就试,不许一人不到,就是打他的学生也无例外,但场规较前更加严厉了,学生也只得规规矩矩的考下来。事后,他作一书,叫做《考试制度之商榷》,说明考试的必要,尤其注重学制的改革,由教育厅印发各县讨论。他常常对人说:“不经这一次痛打,我这本书是作不出的,所以对于该生等,不能不深深的感谢!”

他以为这次的挨打,是十分应该的,因为当时各地的学生,都在运动废除考试,而他偏偏主张严格考试,又不曾宣传详细的理由,哪能不挨打呢?自经这次苦打以后,他才得了一种觉悟,凡事固然重在实行,尤其重在宣传,他之所以被打的原因,是由于一般人对考试制怀疑,所以才生出反对的事来。王安石的新法,本来是对的,当他在鄞县作官的时候,曾经试办过,人人都称便利,但他做了宰相,就他的新法推行天下,就遭了一个大大的失败。要说他没有毅力吗?他是天变不畏,人言不恤的,其担当宇宙的气概,是古今不可多得的人物。要说他的新法不好吗?他死去以后,他的法子几乎完全被人采用,还有许多法子一直行到今日,不过把名称改一下或把办法略略修正一下就是了。然则王安石何以当时会失败呢?这就是他少了一层宣传的手续。当时的名流,如司马光苏东坡诸人,都不能了解,一齐反对他,彼此各走极端,结果两败俱伤,不但人民吃亏,国家吃亏,反种下来后来亡国的因素,真可说是不幸之至——假如王安石不亟亟实行,先从宣传着手,把他的法子提出来,听人指驳,取消那种执拗态度,容纳诸贤的意见,把那法子酌量修改,诸贤也不泯守祖宗的成法,把那法子悉心研究,经过长时间的辩论,然后折衷一致,大家同心协力做去,岂不是很好的事吗?宗吾心中有了这个见解,所以他把主张考试的意见,就发表了出来。

“姑姑筵”餐馆的食谱序..................................................................................................................

当时全国闻名“姑姑筵”餐馆的老板,兼厨师黄敬临老先生,亦为当代之一奇人,他曾蒙慈禧太后的赏识,曾历任各县的知事,而且政声很好,忽然由士大夫阶级,一退而为厨师,若不是别具怀抱的人,可以断言他万万不能,他作了厨师以后,竟于事务之暇,一连楷书十五年的古籍,而犹不中辍,这种修养功夫,更不是常人所能及的了。

计他所抄各书,如连《资治通鉴》已抄完的话,当不下数千万言。以这样具有毅力的人物,在过去又有政治上的经验,倘若出而为国家社会作任何事的话,还怕没有成绩吗?但他甘心退而开饭店,为厨师,这不能说与时代环境没有关系吧。宗吾先生不结交王公大人,不和趋炎附势的世人为友,独对敬临大为赏识,所以宗吾就为他做了一篇食谱序:

我有个六十二岁的老学生黄敬临,他要求人厚黑庙配享,我业已允许把他写入厚黑丛话。大家想还记得,他在成都百花潭侧,开一“姑姑筵”,备具极精美的馁馔,招徕顾主,大家或许照顾过。昨日我到他公馆,见他正在凝神静气,楷书《资治通鉴》,诧异道:“你怎么干这等事?”他说:“我自四十八岁以后,即誓志写书,已手写《十三经》一遍,补写《新旧唐诗合抄》、《李善注文选》、《相台礼记》、《坡门唱和集》各一遍,现在打算再写一部《资治通鉴》,以完夙愿。”我说:“你这种主意错了,你从前历任射洪,巫溪,荥经等县知事,我游迹所至,询之人民,你的政声很好,以为你一定在官场努力,干一番惊人的事业,归而询知你退为疱师,自食其力,不禁大赞曰:‘真吾徒也!”,特许入厚黑庙配享,不料你在干这等生活?须知古今干这一类生活的人,车载斗量,有何插足之地吗?庖师是你的特别专长,弃共所专而与人争胜负,何苦乃尔!鄙人所专者是《厚黑学》,故专讲《厚黑学》,你所专者是庖师,不如把所写的《十三经》、《文选》与夫《资治通鉴》等等,一火而焚之,写一部食谱,倒还是你不朽的盛业。”

敬临闻言,颇以为然,说道:“往年在成都省立女子师范,充任烹饪教师,曾分:薰,蒸、烘、爆、烤、酱、炸、卤、煎、糟十门,教授学生,今打算就此十门,条分缕析,作为一种教科书,但兹事体大,苦没暇晷,奈何!”我说,“你太拘了,何必一做就想完善。我为你计,每日高兴时,任写一二段,以随笔体裁写出来,积久成帙,有暇再把它们分门类,如不暇,既有底本,他日也有人替你整理。倘不及早写出,将来老病侵寻,虽欲写而力有不能,悔之何及!”敬临深感余言,乃着手写去。

敬临的烹饪学,可称家学渊源。他的祖父,由江西宦游四川,精于治馔,为其子聘妇,非精烹饪者不合选。闻陈氏女在室,能制咸菜三百余种,乃聘之,这便是敬临的母亲。于是以黄陈两家烹饪法治为一炉。清末,敬临宦游北京,慈禧太后赏以四品衔,供职光禄寺三载,复以天厨之味,融合南北之味,敬临之于烹饪,真可谓集大成者矣。有此绝艺,自己乃不甚重视,不以之公诸世而传诸后,不大可惜乎?敬临勉乎哉!

古者有功德于民则祀之。我尝笑,庙宇中其大半则姓名不历经传者,遑功论德,都是占了首座之末元,高坐吃冷猪肉,亦可谓僭且滥矣。敬临撰食谱嘉惠后人,有此功德,自足庙食千秋。生前具美馔以食人,死后人具美馔以祀之,此固报施之至平,正不必依附厚黑教主,而始可不朽也。人贵自立,敬临勉乎哉!

宗吾他日死后,有敬临配享,后人不敢不以美馔进。吾可傲于众曰:吾门有敬临,冷猪肉可不入于口矣!是为序。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六日,李宗吾 于成都

讽刺国医........................................................................................................................................................

黑主的生性,本是朴讷的,幼时不言不语,呆头呆脑,对于同学,也是以谦让为本。所以他的父亲呼他为“迂夫子”,同学之间,就称他为“老好人”。自从他在私塾中,受了建侯老师好开玩笑的影响,他才慢慢诙谐起来。最初,还只是开玩笑的性质,继而于开玩笑中带有讽刺,终则嬉笑怒骂,一发不可遏止了。他这种作风,不但表现在语言文字之中,就是他自己的行动,也往往充满了这种气氛。

他幼年时,本是终日不可离药罐的,除了哮喘症外,四肢也不灵动,有时穿衣服都要人帮忙,登楼不能下楼,大便不能蹲下。每次洗澡,母亲见他瘦骨如柴,就不禁放声大哭起来。当他在炳文书院读书时,同学们都说他活不长久。雷铁崖雷民心弟兄,就主张活祭他。但却并不悲观,仍是优游自得。他因为乡间庸医替他治不好病,就想自行研究医书,自行治疗。于是借了些陈修园,徐灵胎,喻嘉言诸人的医书来看,哪知越看越不懂。心想:“我这样用心研究,都弄不清楚,市上的医生,连字都认不得好多,怎样能读过医书?我之不为庸医杀死,真是万幸!”于是废然思返,把医书丢了,自己不再吃药,而身体反慢慢健壮起来。从此以后,得了病,照例不吃药。他的主张,是宁死于病,不死于药。中间只有一次几乎破例:他在高等学堂时,腿上生一疮,好象是疗疮,学堂内种有菊花,他于菊花叶嚼来帖敷。同学陆逵九懂得医学,见他面病容,就叫伸出舌头来看,惊道:“你的舌苔都黑了,还不赶急医治?”说得他毛骨悚然,就请为他开刀,他在校是向不请假的,这时也只得请假调养。在寝室睡了一会,心想:“这哪里会有病?何致舌苔会黑?”于是恍然大悟,寻着陆逵九说道:“我除了腿上生疮以外,自觉毫无病状,我的舌头发黑,是不是因为嚼菊花叶的缘故?”陆逵九叫他伸舌一看,连说:“不错!不错!”二人相视而笑,但并非有心。这是他用行动来讽刺国医的。

自创“无极拳”............................................................................................................................................

四川讲静功的派别很多,如同善社,如刘门,如关龙派,如吴礁子派等等,他都曾拜门称弟子。其中有讲静功的一书,名为《乐育堂语录》,是丰城黄元吉来川讲道时所著,各派讲静功的人都奉为天书,自然他也仔细的拜读过,他初以为讲静功,总比服药好得多,但他试验的结果如何呢?据他说,从未坐过三十分钟之久,越想静坐,心思越乱,强自镇静,则如受苦刑。哪一派的方法,他都试验过,哪一派的方法,他都试验无效。这是他用行动来讽刺静功的。

他学国医不成,学静功不成,于是又想练拳术。他先学拳术家的气功,继而又学太极拳。他于二者所得的经验:气功一门,他认为无非装模作样,是违反自然的动作。太极拳一门,动作不甚激烈,似乎较相宜,但他只学习不久就弃去了,因为其中仍旨一定的规律,他是不耐拘束的。最后,他自己发明了一种拳术,名之曰“无极拳”。

据说,他是把气功和太极拳融合为一,随意动作,师其意而不泥其迹,略略参加些黄帝内视法、天隐子存想法,并会通庄子所说“真人之息以踵”的道理而成此拳法。他说这种拳法,睡时,坐时,读书作文时,与人谈话时,均可以行之。他说将来如把这种拳术传出来,不但为厚黑教主,并可称为无极祖师。及至我们会面时,我问他无极拳的详情,他笑着说:“既名无极拳,还有什么说的呢?无非是恍兮惚兮,玄之又玄而已。”他这段学拳的历史,不知又讽刺自己的无恒呢?还是讽刺堂堂的国术呢?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卑

    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卑

    本书主要围绕中国社会和生活切实的问题进行论述,分为经济、政治、文化、民生等几部分。从经济形态的发展变迁、政府公信力的存亡、国人的生存状态、真假文明的争辩等来构架,反应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全面的阐述和分析,让你明晰中国现实和现下发展状态、,洞察国人心理,了解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卑。
  •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成事之道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哲学经典,它凝结了先民的睿智和智慧,充满了辩证法精神,体现了东方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光辉。本书撷取《易经》五十三个卦辞,结合古今案例,以简洁生动的插图、有趣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易经》的原理,揭示做人处事的诀窍,教你改进做事的方法与手段,顺应穷通,获取成功。本书是指导现代人事业进取的一盏明灯。
  •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学院:庄子的逍遥处世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中国的哲学源头可追溯到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其中尤以儒、道两家为主流,而庄周的《庄子》可谓是道家思想的杰出代表。 一部《庄子》,成就了多少文人雅士,比如陶潜,比如李白,相信你也会因此过上流水一样自在、行云一样逍遥的人生!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洛克谈人权与自由

    洛克谈人权与自由

    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一个人没有损害另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其事。他也提倡个人财产的合理性,认为个人有权拥有通过劳动所获得的合法财产。洛克提出的人所拥有的“自然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享有自由的权利以及财产权。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侯府小娇娘

    重生之侯府小娇娘

    她本是大历太傅府嫡女,身份尊贵。可谁能想到,家族被害,丈夫山洪失去双腿。十多年艰辛付出,养子高中,本以为日子会好。却不曾想,城门相遇,她才知道,丈夫的背叛和养子的秘密。一把冰冷的匕首,穿透她的胸膛,葬送了她的性命。含恨而死,再睁眼,却没有想到,回到少年时。她还没有嫁给温齐,她还没有收养养子,家族还没有衰落,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那么,这一次,人生又该怎样洗牌呢?背叛的丈夫再次示爱,她弃之如履,所谓的可怜女人,她都不会再怜悯!只是,当她只是想好好在宅子里过完余生,那个霸道的男人,却用他霸道的方式,闯进她的生活。被人背叛过一次的她,又该何去何从?
  • 逆着时光遇见你

    逆着时光遇见你

    平凡无奇的少女沐雨晴闪耀光辉的少年林子晨万千宠爱的千金夏琳叶如果小时候我们没有失散,如今也不会有那么多误会,当初的你们急着救妹妹弃我于不顾,我们错过了那么多年,让我如何不恨你们。如果年少时我们没有相遇,如果相遇了没有那么快分开,我们是不是可以青梅竹马的在一起,一步一步的靠近我们的爱情,你还记得当初的满天星吗,那么平凡的我甘愿做配角的我。面对与亲人的失散,妹妹的夺爱,家族的阴谋,病魔的折磨,失去至亲的的痛苦,我们是否还能回到当初,那单纯的爱情,美好充满未来的爱情...如果一切都没有意外,我们是否就能够不存在遗憾,可惜没有如果...
  • 摆渡人

    摆渡人

    人有情欲无法逃避,鬼有执念不可超脱。若想逃避,必遭天谴。若想超脱,必寻因果。天降灵魂摆渡系统,令秦昊从此开启摆渡鬼魂的逆袭生活……
  •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玉枢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恋加温

    爱恋加温

    要珍惜身边人,不要把自己的错推到别人身上。
  • 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相约在微博)

    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相约在微博)

    《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紧随时代潮流,采用互联网微博经典形式,展开对阿德勒超越自卑的探讨。《相约在微博:阿德勒的超越自卑》从六大方面19个点,并附以通俗易懂的社会案例,将如何走出自卑的建议呈阅纸上。书中采用了阿德勒的经典名言,加以适当的解析,文章的最后更有广大网友对生活的见解之语,使读者对人生的概念以及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 一个鬼子都不留

    一个鬼子都不留

    别说我残忍,只因这一切让人忍无可忍!燕山脚下的庄家营子原本是一个古朴而宁静的小山村,日本人的到来把这一切都改变了。凶残嗜血的鬼子因为一个谎言而将全村人屠杀殆尽,只有屠户庄继宗因外出得以幸免。面对这血海深仇,庄继宗与好友张胜、占魁发誓要让鬼子血债血偿。鬼子们的噩梦由此开始…… 那一年,正月刚过,已废弃不用好久的原镇公所粮仓粉饰一新,摇身一变,成了一个叫“桃园酒家”的小酒馆。虽然开张时并没有大张旗鼓,但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里,镇上又住着一帮子如狼似虎的日本兵,敢在这时候开店营业的人不但要有靠山,还要有不怕亏血本的财力。日本人是在“桃园酒家”开张的第二天出现的,而且来的还是小岛,这是庄继宗、李占魁、张胜三人没有想到的……这是一场正义战胜正义的战争,这是一段永允忘怀的历史。面对人性的脆弱与丑陋,面对这血与火、先与死的考验,个人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正是他们的渺小与伟大谱写了这曲可歌可泣的华彩乐章,他们迸发出的是人世间最耀眼、最夺目的人性光辉。
  • 新集浴像仪轨

    新集浴像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为了维护国旗的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昆虫记

    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为性观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一书以忠实于法文原著整体风貌及表达特色为选择原则,让读者首次领略昆虫的真实面目,让我们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感受人类生命之外的生命。这是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充满人性的昆虫,在这里,演绎着大自然的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