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6700000006

第6章 追求尽善尽美(1)

●实践才能获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获取知识诚然重要,但实践获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年轻人光懂得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把从书本获得的知识活用于实际生活,并变成智慧。

“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鼓舞着千千万万的人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地拼搏。知识已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财富、地位和能力的象征。中国的古人曾说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由此可见,读书与获取知识在人们心目中是何等重要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打破了往日对知识的理解。

人们已认识到:知识与能力并不完全是相等的,知识并不等于能力。21世纪对能力界限的新要求,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的知识。但不管时代怎样发展,你都应使头脑保持清醒,你必须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培根在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以后,又明确地指出:“各种学问并不把他们本身的用途教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这也就是说,有了知识,并不够于有了与之相应的能力,运用与知识之间还有—个转化过程,即学以致用的过程。

全球重要的电子工业制造基地深圳、台湾等地,高级技工的身价一天天看涨,部分空有学历本本的硕士、博士的薪水表有被赶超的危机了。按过去的的老观念,像深圳这类靠电子制造业等所谓高科技起家的新兴城市,一本花红柳绿的学历证是起码的敲门砖。但现在,如果这个学历本本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经验附着在上面,那还真不如一个八级工手头的钳子和焊枪。

因为中国教育体制尤其是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痼疾,事实上,很多拥有学历本本的大学生、硕士甚或博士,在实践操作方面都有着重大欠缺。比如说部分学过机械学的大学生,公式、定律背了一大堆,但几乎就没有碰到过焊枪,一旦出了纯技术问题,理论有,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得靠有经验的老技工来解决。当然,最终的问题是:要做一个好技工很难,比“捞”一个学历本本还难。而且,“手头的活儿好”与学历本本也并非一对不可兼容的悖论。

此外在做人的成熟上面也不是能够光靠书本的。你是否见过,一个知识、人格都远不如他人的人,却能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把比他优秀的人耍得团团转?这类人通常是学识、人格较差的人,是手段圆滑的老江湖,他们抓住那些有知识、人格高尚却不懂人情世故者的弱点,然后随心所欲地摆布对方。而且还有不少学历水平较高的人却被学历不如他的人领导着,他们的收入也当然没有后者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根据实际的体验而熟悉世故的人,和单从书本上获得知识,却不谙人情世故者,不但有根本上的差异,而且比后者更优秀。不谙世故的学者,就像牛顿一样,是透过三棱镜看光线,用颜色把人类分类,这个人是这种颜色,那个人是那种颜色。而经验丰富的染匠却不同,他们知道颜色有明度、有彩度,也知道虽然看起来一种颜色,其实它是由种种颜色混合而成的。事实上,在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只用一种颜色构成的人,或多或少都混合了其他颜色,掺入了其他的影子。不仅如此,正如丝会随着光线照射的角度,而变幻出各种颜色一般,而能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而变换不同颜色的,正是人。

以上这些,只要是略谙世事的人都能理解。但是,脱离社会,独自关在研究室里,满怀自信的学者却无法知道。因为这类事不是光使用头脑就可以想明白的。于是,这些学究尽管想将所学付诸实践,却往往发现两者无法协调。例如,没看过别人游泳的人,或者没学过游泳的人,即使看过许多讲解游泳的书,十分了解游泳的原理和要点,也无法学会游泳!你只有下水亲自去试才能学会它。

因此,这类人和那些用自己的眼睛看,自己的耳朵听而熟知世事的人截然不同。例如,后一类人不仅也同样知道“赞美”的威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懂得分辨应该在何时、何处,以及如何使用这种武器最好,也就是他们懂得对症下药。他们很少直接赞美别人,总是运用委婉的、比喻或暗示的手法来进行。

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应该把到目前为止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本身的见闻归纳起来,再加上自己的判断,建立起自己的人格、行为模式、礼仪礼节。接下来的工作,只剩下了解人情世故,且多加磨练了。你不妨多看看有关社会学方面的书,把书上所写的和现实生活加以比较。如果不实际踏入社会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则无法活用那些辛苦得来的知识,甚至还会误入歧途。

生活是一部大课本。有志向的年轻人要善于读生活这本“无字书”,体悟成败之理。古人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人要有较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也是要人们能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利用知识处理各种事情。丰富的阅历也是成大事者不可缺少的资本,特别是年轻人,他们的阅历一般较少,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要注意书本知识,也要注重生活、社会中的知识积累。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学习获取知识诚然重要,但实践获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有很多的知识但却不知如何应用,那么你拥有的知识就只是死的知识。鲁迅说:“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死的知识不但对人无益,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可能出现害处,就像古时候纸上谈兵的赵括无法避免失败。因此,你在学习知识时,不但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仓库,还要让自己成为知识的熔炉,把所学知识夜熔炉中消化、吸收。

你应结合所学的知识,参与学以致用活动,提高自己运用知识和话化知识的能力,使你的学习过程转变为提高能力、增长见识、创造价值的过程。你还应加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并把两者的关系调整到黄金位置,使知识与能力能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发挥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作用。

通过阅读“有字之书”,你可以学习前人积累的知识、前人的学以致用经验,并从中取得借鉴,避免走叉道、走弯路;通过读“无字之书”,你可以了解现实,认识世界,并从“创造历史”的人那里学到书本中没有的知识。

你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就必须脚踏实地,有深入调查及求实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但可以帮你纠正“有字之书”之中的错误,掌握真正的知识,而且学到新的知识。譬如苏轼曾写过一篇游记《石钟山记》,文章通过他亲临绝壁深潭实地考察而纠正了唐代李勃因石钟山有两块石头“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而得名的说法;对于北魏郦道元的“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得名的说法进行了肯定。

又如,书中所写的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降落的速度是依物体本身的轻重决定的理论,学者们都没有加以证明就全盘地接受了。因为在当时学者的心目中,除了上帝,只有亚里斯多德永远是对的。但是,年仅25岁的伽利略却因善于读“无字之书”,通过进行试验把亚里斯多德的错误理论推翻了。

要想读好“无字之书”,必须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在《红楼梦》的第二回描写了黛玉初到贾府的情形,“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于是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也因此观察到了贾府很多“与别家不同”的地方。

读“有字之书”必须上正规大学,而读“无字之书”则要进“社会大学”。如果说正规大学是—片湖泊,那么“社会大学”就是大海,永远没有毕业之时。善读书,而不惟书,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进行结合,这是获取更多精神财富成就大事的一条准则。

●培养扎实的本领

只要具有真才实学,就不怕各种阻挠。你若没有大笔财富,世人也会看重你,你的本领是他人无法抢走的。总之,你要尽量培养本领,将它积存起来,这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果在年轻人中问这样的问题:你心中最为向往也最为恐惧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将来干什么?做人难,首难在安身立命。这么大的世界,这么小的个人;大世界人太多,这么多的人与人既互相联系又互相排挤。时空莫逆,来路莫测。人生在世,要吃要喝要穿要住要建功立业要养家……

千难万难,第一难确实就是如何给自己在这个拥挤的世界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难怪青少年最向往的是它,最怕的也是它——我将来干什么?有位先生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回答了这个问题:

20年过去,向往已成昨日黄花,恐惧也灰飞烟灭,人生坐标上,我的双脚迂回曲折了那么久那么久终于立定了,我摸索得太久,付出得太多,从懂得发问"我将来干什么"到我"干"了"什么”,花去了将近20年的时间。20年的生命代价教给我一点诀窍,我愿将它诚告现在的青少年朋友,即:读懂一本书,精干一件事。

18岁或许早一些,你差不多已经高中毕业,在人类高容量知识库里,你算扫了盲。这个时刻,如果你上了大学,很好;没上成,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具备了从各类书架上挑选适合你胃口的某一类专业性的书籍来阅读的能力,也具备了寻师问友的能耐。花上三四年时间,只要真正下功夫,你完全可以把某类专业修学完毕。这时候,你的脚下有了一片坚实的土地。就在你自行修学的同时,你可能己经随机而定地找到了一件谋生的事做,只是你也许不满意。

你心中的"将来”。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你当然可以对你的现状不满意,完全可以,也应该,因为你还年轻。但你千万别太着急,也不要怨天尤人。你记住你已有一块坚实的土地,因此,你一边随遇而安一边在你拥有的土地上"打井" ——你将你已有的知识整理一下,选定其中一本最有代表性的最好的书来学。这回你不是记忆性地学了,是钻研!当你把它完全给"看透"了,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智慧跃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你甚至可以找出这本书的谬误与纰漏。这时,你在某个学问领域,还具备了讨论、探索、发挥、创造的能力。你可以干点什么了!

不必把专家学者看得太神秘,他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有的青年会说,我不爱读书,不想做学问,不想做任何一个领域的哪个"家",那我该怎么办?怎么办?去学做一件事。真学。修汽车、煎大饼;画画、养花……可做的事太多了。你选一样你喜爱又有相应条件的事一心一意做了去,哪怕诸如刻印章之类的"雕虫小技",你学会了,做精了,世界的某个位置就属于你的了。

老话说,"三十而立"。三十岁建功立业可谓早,至于通常的安身立命,三十才立就嫌晚了一点。年轻人,在二十五六岁时如果还没拥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会急的。所以,务必在你刚刚成为公民的那个年龄就得着眼于未来。不要荒废时光。毋贪眼前之乐,年少尽量多学点文化,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培训智慧,年稍长后才有在生活的夹缝里游刃的资本。不要自卑自贱,也不要好高务远。人活在世,读透了一部书抑或精干一件事,就不用心慌,就是有挫折,也是暂时的。社会机制本身必然为学有所专的人提供机会。因为社会的运转需要这样的人。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需要有一笔资本,年轻人是否想过,你的资本在哪里?实际上,资本就在你自己身上,是努力、进取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搞建筑首先应当打图样,筑路不能把材料随地乱铺,雕刻也不能随意拿起石头来乱刻一阵就能成功;同样,做任何事,都要先有一番计划与准备不可,草率成就不了事业,历史上也从未有过这种例子。社会上很少有在年轻时没有打好基础,到后来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一般的成功者,在晚年所获得美满的果实都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就播下了好的种子。

这个时代越来越需要的是受过训练的人。在过去,任何人,只要品行不太坏,做事有头绪,就可以获得工作。但是,现在已经不行了。许多人都受过好的教育,处理一些事情也有经验,似乎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但是他们却仍过着平凡的生活,甚至一败涂地。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他们从不肯努力求学,无力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到年岁大时后悔已晚。

同类推荐
  • 像富人一样思考

    像富人一样思考

    众所周知,尽管人人都想致富,但真能致富的人总是少之甚少,可见,要致富还要念好一些有关致富的“经”。《像富人一样思考》一书在对众多国内外成功致富人士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大部分人致富的真正原因。我们致力于此的研究,只是想为大多数人开出致富的神秘“处方”,医治我们的贫穷病,使我们摆脱所处的尴尬局面,相信并希望每一位立志致富的人在读过本书之后,能够成功地走上富裕之路。
  • 心理平衡点

    心理平衡点

    人类的一切矛盾冲突,精神痛苦,身体疾患,都是由于失去某种平衡关系的结果;工作和生活上的所有成功,包括事业的进步,人缘的和谐,家庭的幸福、友谊的长久、身心的健康都是善于保持心理平衡的人赢得的!“人类一思索,上帝不发笑”,但是,如果人类不思索,上帝会不会哭泣呢?所以我理解上帝的笑是善意的,于是大胆研究和思索人类的心理问题,便有了《情爱潜规则》、《一眼看透人心》、《办公室几何》、《处世交友恰到好处》,以及这部《心理平衡点》等作品的问世。人类不仅要靠四肢生活,更要靠大脑生活。上帝会笑人的麻木更甚于笑人的思索。
  • 影响人一生的66个管理寓言

    影响人一生的66个管理寓言

    本书属于成功励志类选题。本书从沟通技巧、用人识人、激励下属、团队建设等7个方面向人们介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智慧,帮助人们掌握成功之道。
  • 做事先做人

    做事先做人

    本书深入探讨做人做事的艺术,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做人,下篇是做事。内容涉及做人、沟通、性格、交友、品行、合作、谋略、思考、目标、行动等方面。
  • 开辟心灵后花园

    开辟心灵后花园

    本书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介绍了如何排解压抑和烦恼,让快乐与自己常相伴。
热门推荐
  • 悬爱:恶魔之恋

    悬爱:恶魔之恋

    他,是他们家族中最尊贵的王子,拥有着绝世容颜的妖孽面孔!可他的命运却是从一诞生开始就已经被安排好了,注定要肩负着整个家族所寄托在他身上的使命!他很抗拒,因为那个使命会迫使他离开他生活百年的地方,去迎接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所谓的使命对他来说简直是愚昧至极。。。。可最终他还是不得不接受,来到了喧哗复杂的人类世界;邂逅了他的使命,更是邂逅了·····他最想要守护的人类。----------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他和她,身份悬殊~百年的吸血鬼与普通的女学生·····他们的命运究竟如何?(新书上传,请大家多多指教,文笔不太好也请大家多多见谅哦!小月在这儿谢谢大家咯~)
  • 狩明

    狩明

    南明永历政权覆亡后,一群不甘心作亡国奴的遗民,立志海外建国,保存中华文化。等国力强盛后,反攻大陆。他们在建国过程中遭遇重重阻力,满清和洋鬼子们的重重绞杀,也没能动摇他们的决心。他们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吗?
  • 家常语

    家常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尾美姬

    九尾美姬

    一千年前白狐九尾美姬为爱自废修为等待心上之人,一千年后再次相遇。冰冷?谁比得过她白狐?妩媚?谁又能跟那双媚眼相比?精致?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蛋找不出一点瑕疵。九尾白狐苦苦等待一千年,二十一世纪的她为爱又如何改变?是幸福收场?还是依旧苦苦思恋?
  • 灵宝毕法

    灵宝毕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抗战之烽烟四起

    抗战之烽烟四起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几乎同时,马来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也都处于日军铁蹄践踏之下,故事由此展开。就是要打死这些狗日的,把狗日的从侵占的土地上赶回小日本去。天虎将衣服和外裤脱了下来,一把揽过龙芳兰的头,就狠狠地亲在她的嘴上。你……,你……你要干什么?龙芳兰挣扎着,用力要将天虎推开,然而她的力气相对于天虎来说太小了,小得根本就推不动天虎丝毫……山下奉文想:天虎啊天虎,难道你真是我这马来之虎的克星不成?……(本故事纯属虚构。)
  • 傲世称皇

    傲世称皇

    “这个孩子不求上进。”百年前,你无心修炼,专注丹道,百年后,你已叱咤风云,傲世称皇。
  • 太初天书

    太初天书

    赵羽自幼父母双亡,随着师父隐居在白云山中修行,本以为会在平淡中度过一生,却没想到因为一次上山采药,彻底改变了人生轨迹……神秘的金字,来历惊人的古钟,被封印的诡异石棺…他将走上一条坎坷的道路。世人皆言修行难,仙道渺茫,无人可见!然而,得太初天书者,能成仙!……
  • 时来运转:永不消失的成功智慧

    时来运转:永不消失的成功智慧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跟他的学历、背景、环境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如果你口才出色、能说会道,就能增加成功的机会。那些能够引导、激励、鼓舞和领导他人的人,那些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善于沟通的人,往往是事业有成的人。戴尔·卡耐基指出,“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谈,并赢得他们的合作,这是那些往上爬的人们应该努力培养的一种能力”。
  • 创世重生之命运

    创世重生之命运

    一个从小受尽欺凌的孩子,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朋友关怀,在生活面前受尽挫折。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让他从现实到达一个不可思议地方,受尽磨练的他再次回到现实时,一切的命运就从此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