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6700000007

第7章 欧洲战场(7)

德军空降突击埃本·埃马耳要塞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胆尝试使用拖曳滑翔机作战。在夺取要塞的战斗中,德军空降突击队以出其不意的行动获得了巨大战果,死亡6人,伤19人的微小代价,打死打伤比军110余人,俘虏1000余人。埃本·埃马耳要塞的陷落,使德军突破了艾伯特运河的防线,为地面部队打开了通向比利时心脏布鲁塞尔的大门。因此当时有人评论说:任何坚固的要塞都难以抵御来自空降兵的突袭。英法联军被德军比利时方向的佯攻所迷惑,大量的部队离开了坚固的防区,驰援比军。在行进中与德国的机械化军团相遇而迅速被击败,于是整个战役按照德军的计划进行了,德军获得了超出预料的胜利。迅速攻克这一要塞成了获得西线胜利的钥匙。

法兰西战役,德国的辉煌之战

作战时间:1940年5月~6月

作战地点:法国

作战国家:德国 法国

作战将领

哈尔德:生于1884年6月30日,卒于1972年4月2日,德国陆军上将。1902年开始服兵役。1914年毕业于巴伐利亚军事学院。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任德军总参谋部参谋。1935年任德军步兵师师长。1936年~1938年任陆军总参谋部军需长。1938年9月起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长。

甘末林:生于1872年9月20日,卒于1958年4月18日,法国陆军上将,毕业于圣西尔军校和参谋学院。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在法国总参谋部任职,参与制定马恩河战役作战计划,后任师长。1919年任驻巴西军事代表团团长。1925年~1928年,任驻叙利亚法军总司令。1931年任陆军总参谋长。1935年任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陆军总监。1938年任国防总参谋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任法国陆军总司令兼西线盟军总司令。

魏刚:生于1867年1月21日,卒于1965年1月28日,法国陆军上将。1887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最高军事委员,法军最高统帅福煦的参谋长。1920年任驻波兰军事代表团团长,帮助波兰政府进行俄波战争。1930年起先后任法国陆军总参谋长、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陆军总监。1931年成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935年退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重新服役,任近东战区法军总司令。1940年5月19日,在法、英、比联军节节败退的情况下,甘末林被解职,由魏刚接替甘末林的指挥职务。魏刚接过指挥权后,沿索姆河、埃纳河一线构筑“魏刚防线”,企图阻止德军进军巴黎。

作战兵力:

英、德双方空军的全部兵力。

■“卢瑟福事件”

德国空降部队的莱茵巴格少校根据卡特将军的指示,研究和制定了对比利时和荷兰进行空降作战的计划。1940年1月9日,他接到命令乘火车前往科隆参加会议。由于火车云集,铁路交通阻塞,不得不在中途停了下来。这天夜里,他在当地的军官俱乐部里住下,喝酒时遇见了一位飞行员朋友。于是,两人便开始攀谈起来。在交谈中,莱茵巴格少校透露了自己准备去科隆的事情。这时,这位飞行员朋友也说有什么预定的飞行任务,商定要以飞机送他去科隆。但莱茵巴格少校只顾想着要参加会议的事情,便答应了。当时,他忽视了不能乘飞机送秘密文件的规定。

第二天早上他便乘坐飞行员朋友驾驶的飞机飞往科隆。但因天气不好,飞机迷失方向,再加上硬行操纵,发动机发生故障,不得不迫降在默兹河畔。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很快被比利时军队逮捕了。这下便糟了,因为莱茵巴格少校携带了秘密文件。他想找个机会烧毁这个秘密文件,但一直没找到。最终落入了比利时警察的手里。警察详细地查看了这份文件后,就大吃一惊。这是一份德国的入侵攻击计划及为此而进行空降作战的重要文件。不用说,比利时情报部将这一情报告诉给英国和法国,并且发出了警报。为了保守秘密,该事件用隐语取名为“卢瑟福事件”。

希特勒得知这一件事后立即给莱茵巴格的上级负责人(司令官和参谋长)以禁闭12天的处分。驻比利时的德国武官接到命令要进行调查,其结果报告说“该文件已被烧掉”(得到的是比利时方面的假情报)。但希特勒没有相信这一报告,并且将原定1月17日为“开战日”,最初推迟到1月20日,接着又推迟到“春天”,最后将预定的3月下旬改为5月10日。这一天,希特勒闪电式地同时侵入了荷兰和比利时。并且,在强大的航空部队的支援下,以坦克集群突破了“马其诺防线唯一致命的弱点”即北方的低洼地带。另一方面,于5月15日出人意料地穿过阿登地区的森林进入法国腹地。不宣而战的德国军队迅速席卷荷兰和比利时。荷兰女王和政府于开战后的第3天流亡到伦敦,开战后的第4天下午荷兰军队总司令官宣布投降。比利时国王及其军队的投降是在开战后的第18天。在5月26日到6月4日期间,包括11万法国军人在内的约40万人的大军被从敦刻尔克赶下海去。6月22日,法国军队正式向德军投降。

由于“卢瑟福事件”而推迟开战日期,这从另一方面来看反而帮助了希特勒。希特勒将开战之日一推再推,变动四次,致使德军于5月10日真正要发起进攻时,比利时军方仍有不少人觉得又是希特勒在撒谎骗人而自得其安,不以为虑。这样使得“黄色方案”带有突然袭击的性质。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改变了作战时间,而且在作战地点上也作了改变。为什么这样说呢?莱茵巴格少校携带的秘密作战计划,正好证实了法军最高司令部估计的德军进攻路线。但希特勒在推迟开战日期期间突然改为从法军认为不可能的方向进入。法军最高司令部估计,德军不会首先从马其诺防线的正面突破,很可能会迂回到马其诺防线北部防御力量比较弱的比利时的低洼地带突破进来。所以,如果法国因德军对该方向的进攻而感到吃惊,就可能是由于这种进攻是以其适时的陆空协同强行袭击的形式进行的。但是,德军以大规模坦克部队穿过法军完全没有预料到的阿登地区的森林进行的突破作战,这让法国军队大吃一惊,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名副其实的突然袭击的效果。阿登地区的森林很不适于德军大规模坦克部队作战。法军认为,这里最多只限于普通的12个师在95英里的正面展开,以没有纵深的攻击能力实施进攻。但是,希特勒在阿登地区的森林里配置了44个师,其中有10个王牌装甲师中的9个师。在这一大胆的作战行动中,突破了马奇诺防线的坦克部队没有等后续部队到达,一举插入了法国腹地,“捻钻式”地突进,切断了英法联军的后方,从后方包围了马奇诺防线。

斯徒登特最后确定,突击队共700人,编为两个梯队。第一梯队400人,分为4个突击分队,使用滑翔机空降。第一突击队代号“花岗岩”,85人,队长威其格中尉,配备轻武器和2.5吨炸药,任务是夺取和破坏要塞表面阵地;第二突击队代号“水泥”,96人,队长萨赫特少尉,使用11架滑翔机,任务是夺取弗罗恩哈芬桥;第三分队代号“钢”,92人,队长阿尔特曼少尉,使用9架滑翔机,任务是夺取费尔德韦自尔特桥;第四分队代号“铁”,90人,队长施勒西特少尉使用9架滑翔机,任务是夺取坎尼桥。各个突击分队夺取目标后坚守阵地等待正面部队达到。第2梯队约300余人,乘容克-52飞机伞降,支援“花岗岩”分队。

此时,整个进攻方案最后敲定。第一梯队的滑翔机从荷兰进入比利时,并在进入荷兰前脱离容克-52飞机,越过荷兰领空进入比利时。除了突击队外,“斯图卡”式轰炸机同时出击,配合空降兵的地面作战。

■ 绕道马奇诺

马奇诺防线由当时的法国陆军部长马奇诺提出,始建于1929年,建成于1936年。由北往南,依山傍河,长达700多公里。包括梅斯筑垒地域、萨尔泛滥区、劳特尔筑垒地域、下莱茵筑垒地境和贝尔福筑垒地域。整个防线由保障地带——纵深四到十四公里——和主要防御地带——纵深六到八公里——组成。

马奇诺防线工程非常浩大,共建有大型要塞工事44个,开挖地下坑道100公里,大小碉堡则有1533个之多。工程总土方量为1200万立方米。总工程耗时六年才完成,工程总造价高达50亿法郎,相当于当时法国一年的财政预算总额。

马奇诺防线技术非常先进,工事内部,指挥部、宿舍、食堂、炮塔、弹药房、修理厂、医院甚至专门的牙医诊所,应有尽有。最能体现马奇诺防线技术水平的,恐怕就是它的炮火指挥系统了。伸出地面重达好几吨的活动炮塔,可以上下自由升降和进行360度旋转。而这些,在一架庞大的机械设备的帮助下,只需一名女士手工就可轻易完成。

战时,炮塔升出地面,可以向来自任何方向的敌人射击。平时,则可以将炮塔降到与地面齐平,不注意根本不会发现这里潜藏着一门大炮。敌人进攻时,分布在工事各重要观察哨所的士兵可以用潜望镜观察敌情,并向工事内部的炮兵指挥部报告。指挥部则将敌情位置加以分析,随后通过一套机械传输系统将数据传达到炮塔指挥所,再由指挥所根据指挥部的指令调整火炮角度,向敌人实施准确打击。这一连串的动作只需短短的几分钟就可完成。要塞工事内部都建有窄轨小火车,可以将弹药补给及时运送到各个作战点。要塞内部储存的弹药、粮食以及发电燃油可以保证士兵坚守3个月而无需出洞一步。为避免长时间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生活造成士兵体格下降,建设者们还在要塞内部装上暖气系统,以保证洞穴的干燥和恒温。每一个要塞里都建有一个大厅,平时用来放电影、演话剧。一旦遇上战事长时间无法出去,士兵们则可以到这里接受由高功率灯泡强光模拟的“阳光”照射。

这样一个庞大、先进而又史无前例的防御工事居然不废一枪一炮就被德军轻易攻破。孰料1940年5月,德军不按法国人的规矩出牌,经比利时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号称“固若金汤”的钢铁防线没有防住亡国之灾,成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笑柄。

1940年5月10日凌晨5时30分,在北海到马奇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德军地面部队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入侵法国的序幕。

由于采用声东击西的战略,德军B集团军群对荷兰和比利时边境的突破,致使集结在法国北部的英法主力立即越过法比边境火速增援。当博克的B集团军群吸引了英法主力时,此刻,当希特勒听说英法主力已经出动时,“高兴得都要哭了”。他兴奋地对周围人说道:“他们正好掉入我们的陷阱!我就是要他们相信,我们仍在执行原定那个‘黄色方案’,仍尊奉施里芬的主张。他们上当了,等着瞧吧,好戏还在后面。”勒布的C集团军群也摆开架势。他们正在对马奇诺防线进行的佯攻表演得非常成功,使得法国在从南部撤回部队时犹豫不决。5月10日凌晨,德军担任中路主攻的龙德施泰特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仅30万人口的小国卢森堡当天不战而降。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装甲兵团给龙德施泰特上将打头阵。该兵团下辖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霍特的第15装甲军和莱因哈特的第41装甲军。其中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战斗力最强,它作为克莱斯特装甲兵团的主力和先锋部队编有3个装甲师。而第15和第41装甲军仅各辖2个装甲师。

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境。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已经到达马斯河北岸,并攻下了法国著名要塞城市——色当。当天夜里他们便开始了渡河准备。德国人强渡马斯河是法国之战的关键,为此三个装甲师全部投进去了。

5月13日上午11时,德军出动近400架轰炸机分批次对马斯河南岸的法军阵地和炮兵群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狂轰滥炸。下午4时,德军分乘数百艘橡皮艇,开始强渡马斯河。下午5时30分,德军终于在马斯河南岸上获得了一个立足点,接着德军工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到了下午8时,古德里安属下的第一装甲师已经穿透法军阵地,突入相当纵深。第二装甲师和第10装甲师也在午夜全部渡过了马斯河。同一天,霍特的第15装甲军属下的隆美尔第7装甲师也在西面64公里远的南特附近渡过了马斯河。

德军成功强渡马斯河防线,等于敞开了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这样一来,在比利时境内作战的英法部队面临被包抄的危险,陈兵马奇诺防线的法国大军也将腹背受敌,英法这才感到形势严重。于是,迅速增派10个战斗机中队与驻法英空军和法国空军一起实施反击。

14日下午,马斯河上空爆发了开战以来最激烈的空战,双方各投入的飞机有500架。英军“布雷汉姆”轰炸机和法军最新式的“布雷盖”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直扑马斯河而来,德军约5个联队的战斗机升空拦截。从中午到天黑,登陆场上枪炮声连绵不绝,双方战斗机上下翻飞,相互追逐,不时有飞机中弹起火,拖着黑烟下坠,英法飞机胡乱投下的炸弹在河面上炸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德军高射炮也不甘示弱,不断以猛烈火力射杀低空潜入的英法飞机。密集的地空火力网令英法飞机无法抵挡,一闯进来便被吞噬。很显然,德军在此次战斗中占据了上风。大混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损失惨重的英法飞机悻悻败走,德军渡河浮桥大都完好无损。

在这次空战中,德军大获全胜,击落英法飞机数百架,其中仅德第二高炮团就包办了112架。英军派出的飞机损失了60%。为此,这一天被德国人称为“战斗机日”。从这以后,英法空军只敢在夜间升空活动,战区制空权被德国人牢牢控制住了。

德军装甲集群长驱直入,其威力与速度是战争史上前所未闻的。法国陷入惊慌失措之中。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军的推进速度不但令联军措手不及,而且也令德军统帅部不安,克莱斯特曾两度下令古德里安暂停前进,但他不惜以辞职抗争。5月16日,古德里安督促手下的3个装甲师向西转进,目标是直抵英吉利海峡东岸的敦刻尔克地区。5月20日,古德里安扫过亚眠,在阿贝维尔附近抵达英吉利海峡。

同类推荐
  • 开国第一战2

    开国第一战2

    《开国第一战》是著名军史研究专家双石20年的积淀和心血之作。这部曾以《百战青锋劈泾渭》火爆各大军事论坛的作品,在海内外千万军迷中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认为是目前国内描写朝鲜战争“最精彩纷呈的佳作”。一位长期受美式教育影响的海外华人称:“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真实感人的记录,从中第一次认识了中国军队将士的伟大。”这部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波澜壮阔历程的长篇军事作品,详尽记述了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从背景到发生、演变、结束的全过程,真实再现了战争的原貌,揭秘了战争最隐秘的细节:朝鲜的进攻过程,美国政府的战略决策,志愿军的出兵经过,美军的战略布局,朝鲜战争的历次战役……
  • 抗战往事

    抗战往事

    王汉章重生到第一次远征军的时期,成为戴安澜帐下排长,利用历史知识改变溃败命运,战胜日军,提升上校,先知先觉改变历史,抵御外辱,振兴中华!
  • 导弹的威力有多大

    导弹的威力有多大

    从1939年世界上第一枚导弹成功发射开始,导弹——这种长了眼睛的武器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小军迷的军事知识构成也该与时俱进了!《小军迷对你说:导弹的威力有多大》为你精心准备了当前世界最尖端的导弹知识,甚至一些导弹的发展构想在本书中也有体现,可以说《小军迷对你说:导弹的威力有多大》是小军迷们了解导弹知识及一些尖端导弹介绍的最直接窗口,相信你们一定会喜欢!
  • 铁与血

    铁与血

    作者李幺傻十年来通过寻找并采访参加过这些战役的抗战老兵和幸存者,真实地还原了这些战争的场景,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张自忠背负汉奸骂名,回到部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带着你们要去奔赴死亡。”然后马不停蹄,奔赴抗日前线,最终喋血沙场。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用一门缴获的大炮和仅有的6发炮弹,连续摧毁十几座碉堡;为了抢夺一杆三八大盖,要牺牲几条人命。上高会战中,如果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后勤保障工作得力,就没有这场战役的完胜……此书,是第一部从老兵视觉描述抗日战争的书籍。
  • 血战在前线

    血战在前线

    一个享受了国家福利待遇的边防兵,在睡觉的时候,穿越到了华夏的抗战时期,在这里他靠着金手指,开始在战场上驰骋,为了祖国的解放而努力的奋斗。实在不会写简介,就这样吧,一切都要看书。
热门推荐
  • 考场

    考场

    以一对情人关系为切入,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爱情”阴谋的浪漫面纱。刘汉民与张群看似“情”不可遏,却又被貌似清纯不俗的“情”所绑架,踏入人生的另一考场。张群要刘汉民的儿子为自己女儿高考,自此条件一出,围绕这一额外的情债,身心备受折磨。最终的情人关系也演变成一本情侣间患得患失记忆的烂账。
  • 千金厨娘

    千金厨娘

    她是无父无母的小厨娘他是金尊玉贵的永嘉侯成就了一对欢喜冤家美食交织着爱恨情仇味蕾品尝着悲喜愁怨随着一朝真相大白唯一不变的也只有对待彼此的真心了PS:美食文,自立自强小厨娘VS傲娇腹黑小侯爷,日久生情
  • 王妃会驭鬼

    王妃会驭鬼

    一次探墓,爆发封印的力量,让她穿越千年。毛家传人,落入异世,记忆丢失,力量沉睡。异界美男如云,个个穷追猛跑,小小天师竟拥有鬼族的驭鬼异能,一个不小心,竟驭来了绝色惑世鬼王一枚。从天师到驭鬼女王,她随心而活,闯荡五湖四海,收服各界鬼怪。僵尸后代,天师传人,驭鬼女王,一个个迷离的身份牵扯出一段千年的宿愿。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是种种变革的最早提倡者,自1850年来,这些变革已经开始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和人们的行为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李鸿章无疑是19世纪的一个缔造者。但是,正如赫伯特·斯宾塞在其《伟人史观》的评析中所述,我们必须记住“伟人必须与那个诞生了他的社会的所有现象归为一类,伟人是这个社会所有过往的产物。他是整代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与同时代的人都是长久以来各种巨大力量所形成的产物。”
  • 给咖啡加点盐

    给咖啡加点盐

    “你明白爷爷为什么要告诉你吗?我知道这些对你很残忍,可是我不希望你以后更痛苦,因为爷爷知道你把友谊看在第一,把爱情看在第二,所以……所以……咳咳……咳咳……”“爷爷,爷爷,你醒醒啊,爷爷,你还没把话说完呢,你还说过不会离开我的,醒醒啊,醒醒啊……你答应过我的啊。”我哭喊着,我一直摇着爷爷,可是爷爷怎么也不醒过来,不管我喊破喉咙,爷爷就是醒不过来。“砰……”门被推开了,蕾、雪、萧风等人一同跑了进来。“没事吧,语焉”萧风关心的走过来。爷爷的死,最好的死党居然为了萧风甚至放弃生命,这一切的一切语嫣最后又是如何作出选择,又如何决定她以后的生活呢?
  • 纨绔王的胡闹丫头

    纨绔王的胡闹丫头

    初步职场的清纯少女仙钰碰上了蛮横的恶上司风扬。于是,惊心动魄的职场斗争火辣辣的上演了。三十六计连环上,七十二招拆,完美都市场斗,尽在风扬玉妻中。
  • 莲王

    莲王

    冰姬,一个绝代神话,冰莲,掌控苍生。神恋凡尘,魔寄伤。千古忧,万年怅化作一声轻叹,是谁与谁的缠绵,绝代佳人,险地厄境,绝处逢生。万年,亿年不过是局!
  • 福尔马林汤

    福尔马林汤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危险纯爱:我的初恋属于你

    危险纯爱:我的初恋属于你

    高中时,我爱上了班主任、数学老师余亮。但我默默把这份爱藏在心底,直到考上大学前夕,我终于勇敢表白,与此同时,余亮与大学女友分手,遭遇重大感情挫折,接受我的爱。爱情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一直真实的情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