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6000000001

第1章 开启经济学之旅(1)

——18岁以后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经济学前提:经济人假设

有一位美国妇人在纽约市的多家报纸上刊登了一美元卖宝马轿车的广告。人们并不以为然,因为一美元是不可能买到宝马车的。一周过去了,没有人购买。刚毕业的小伙子约翰看到这则广告,满怀希望地拿着一美元按报纸上的地址找上门去。约翰问:“为什么这辆车只卖一美元呢?”妇人说:“因为我的丈夫去世了,他的遗产全都是我的,只有这一辆宝马车属于他的情人。根据他的遗嘱,得把这辆车卖掉,所得的款项全部归他的情妇。所以,一美元即可。”于是约翰高高兴兴地开着宝马车回家了。

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中最根本的一个假设,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

经济人假设认为,因为资源的稀缺性,每个人都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如收入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价格的限制等),人的思考和行为都是在既定的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如同上文中的约翰,他很乐意用一美元就能购买一辆宝马车。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对理性经济人有较为清晰的阐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的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向我们表明:人和人之间是一种交换的关系,能获得食物和饮料,是因为商家们要获取一定的乃至最大的利益。

大卫·李嘉图提出经济人的“流氓假设”:社会是由一群群无组织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人以一种计算利弊的方式为个人的利益行动;每个人为达到这个目的,尽可能地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行动。

在经济学家的眼里,千差万别的活生生的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懈地追求自身最大限度满足的理性的人。显然,经济人都是自利的,以自我利益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追求。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着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因此,理性经济人是自利的,但自利并不完全等于自私。举个例子说:一个虔诚的教徒受到了感化,充满了行善的愿望,他人得到幸福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也很幸福——他是自利的,但并不自私。

无论个体的行为是成功地为个体带来正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还是带来负的经济利益的损耗,在做出决策时,个体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社会以及经济活动中,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比如说买一件商品,都希望买到的是“物美价廉”的商品,绝不会希望买到“物次价高”的商品,因为在经济活动中,人会保持最大的自利,也许在结果上买了“物次价高”的商品,但这个不会改变个体是理性经济人这一事实。

可以说,理性经济人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货币:狗牙也可以买东西

世界上除了我们所认识的常用货币外,还有一些新奇的不为我们所熟悉的货币形式。在太平洋某些岛屿和若干非洲民族中,以一种贝壳货币来交税。再如美拉尼西亚群岛的居民普遍养狗,所以就以狗牙作为货币,一颗狗牙大概可以买到一百个椰子,而娶一位新娘,必须给她几百颗狗牙作为礼金!曾有一些贪婪的骗子向美拉尼西亚运入大量的狗牙,以骗取土著居民的各种有用物资,一度造成了“通货膨胀”。

按照经济学理论的解释,任何一种能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具有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做货币。

有人不禁要质疑上述的论断:人民币、美元、欧元才是货币,肥皂、洗衣粉之类的商品也能算是货币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肥皂、洗衣粉当然不能算做货币。要了解货币,就必须从货币的起源来看。

货币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换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般等价物。货币就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特殊的商品。货币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成两极,一极是特殊商品——货币,另一极是所有的普通商品。

人们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物物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只羊换一把石斧。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被交换双方都接受的物品,比如一只羊换一把石斧,一把石斧换一堆盐,这里石斧就具备了货币的功能。

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贝壳因为难获得,因而充当了一般等价物,成为最原始的货币之一。今天的汉字如“赚”、“赔”、“财”等,都有“贝”字旁,就是当初贝壳作为货币流通的印迹。

经过长年的自然淘汰,在绝大多数社会里,作为货币使用的物品逐渐被金属取代。使用金属货币的好处在于,它的制作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地获得,同时还易于储存。数量稀少的金、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古代希腊、罗马和波斯的人们把金银切割成大小不同的薄片,在上面刻制印标,准确标出每一片的重量。在交易中,人们只要看一下这片贵重金属上面的标志,就可得知它的价值。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的重量和体积都令人感到烦恼。它不易携带,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在铸币厂里,或者在人们的手里、钱袋中磨损掉。于是,作为金属货币的象征符号——纸币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目前世界上共有200多种纸币。

由于货币是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谁占有了货币,就等于占有了价值和财富;谁占有的货币越多,即表明所拥有的商品越多。在货币的帮助下,人们不仅可以进行交易,而且也可以比过去更容易富裕起来。货币的权势并不像刀剑和长矛那样锋芒毕露,但其效果却更为持久和长远。

商品:有什么物品不能买卖

太平洋上的瑙鲁,是一个由珊瑚礁形成的岛国,矿产十分丰富,但岛上没有供农作物生长的土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瑙鲁一方面出口矿石,另一方面进口泥土,以便种植农作物。

世界上最奇特的商品,莫过于丹麦格陵兰岛出口的“万年冰”了。这是10万年前的冰,被认为是最纯净的,没有污染,杂质很少。

日本商人将田野、山谷和草地上的清新空气,用现代技术储制成“空气罐头”,然后向久居闹市、饱受空气污染的市民出售,购买者打开空气罐头,靠近鼻孔,顿时香气扑鼻,沁人肺腑。

商品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我们每天吃、喝、穿、住、用、行,样样离不开商品,只要兜里有钱,我们随时可以买到想要的各种商品。但是,究竟什么才是商品?

作为商品,首先必须是劳动产品。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劳动产品,就不能成为商品。比如,自然界中的空气、阳光,虽然是人类生活所必需的,但这些都不是劳动产品,所以它们不能叫做商品。

作为商品,还必须要用于交换。商品总是与交换分不开。也就是说,如果不是用于交换的,即使是劳动产品,也不能叫商品。例如,在古时候,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种出来的粮食和织出来的布,尽管都是劳动产品,但是只供家庭成员自己使用,并没有用来和他人交换,因而也不是商品。

因此,商品可以简单概述为: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并不是从人类出现之时就有的,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交换的要求,也就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社会分工的特征,表现为每一个劳动者只从事某些局部的、单方面的劳动,只生产某些甚至某种单一的产品,而人们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生产者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是商品经济。

第二是所有权不同。它是商品得以生产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才会发生交换行为。在私有制条件下,产品交换的双方成为独立的利益主体,成为经济利益的对立面。这就决定了双方的交换不能是不等式的,而只能是等式的,即商品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劳动产品的交换既然是等价的商品交换,那么,生产者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过程。

可见,商品既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私有制的产物。

成本:有收获就有放弃

皮洛士生于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分裂的古希腊,是小国伊庇鲁斯的王子。皮洛士一向醉心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伟业”,企图在地中海建立一个大国。

公元前280年,皮洛士率领大批军队进攻罗马。在阿普利亚境内的奥斯库伦城附近,双方展开了激战。在这次战斗中,皮洛士的损失极其惨重。他虽然赢得了胜利,但损失了大批有生力量。战斗结束后,将士们向他表示庆祝,皮洛士看着硝烟还没散尽的战场,叹息道:“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胜利,我也就彻底垮了。”

这就是著名的典故“皮洛士的胜利”,在经济上引申为成本太高而收益太少。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也就是企业把商品提供给市场所支出的全部费用。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成本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进行产品生产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包括生产,也包括销售活动,因此在销售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该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也应该计入成本。同时,为了管理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质。

2.成本是为了取得物质资源所需付出的经济价值。企业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购置各种生产资料或采购商品而支付的价款和费用,就是购置成本或采购成本。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成本就转化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3.成本本质上是一种价值牺牲。它作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资源的价值牺牲,可以是多种资源的价值牺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资源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计量。

4.成本是为达到一种目的而放弃另一种目的所牺牲的经济价值。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的姐姐准备开一家服装店,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她可能会考虑到店面的房租、进货的费用、借款的利息、付给雇员的工资、水电费、税金等。在扣除这些费用之后,她认为自己还会赚到钱。但是,你需要提醒她的是,这样的计算是不完全的:她漏掉了自己的工资,自己垫付资金的利息,还有开服装店的机会成本等。只有把这些成本也考虑在内,才能决定开服装店是否合适。

稀缺性:两个桃子也杀人

春秋时期,齐景公手下有三员猛将,公孙接、田开疆与古冶子,他们都为齐景公立下过汗马功劳。这三个人自恃勇猛,对齐景公也不放在眼里。晏子建议齐景公把这三个人剪除,以免将来留下祸患。景公也觉得应及早剪除,但是三人战功赫赫,又勇猛无比,齐景公对此很无奈。晏子说,应当用巧。他向景公建议,赐给他们三人两个桃子,说是赏赐给最有功劳的人,让他们分吃。三个大臣开始争夺,竞相陈述自己对国家的功劳。最后两个人得到桃子,另外一个羞愧自杀。得到桃子的两个人见同伴因自己而死,也便羞愧自杀。

这是《晏子春秋》里的记载,三员大将被两个桃子杀死——历史上有名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可能有人觉得,同伴自杀,自己也就自杀吗?太不划算了吧,别忘了当时春秋时代的人都是很讲义气的,所以见到同伴自杀,自己也自杀是没什么奇怪的。晏子利用的就是经济学上的稀缺性,只给两个桃子,三个人无论如何也分不好,杀死三个勇士的不是两个桃子,而是稀缺性,因为稀缺才产生互相之间的竞争和争夺,最后在争夺中死亡。

我们常常会听说某个手机号或汽车牌照卖出了天价,这正是资源稀缺性的体现。因为这种手机号或汽车牌照的数字非常独特,而且是唯一的,不会再有第二个。物以稀为贵,这样的商品人人都想购买,也就会卖出很高的价格。

“稀缺”二字,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含义:一个是稀有的,另一个是紧缺的。在经济学里,稀缺被用来描述资源的有限可获得性,是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但资源是有限的,相对于欲望的无限性,资源的有限性引起了竞争与合作。竞争就是争夺对稀缺资源的控制,竞争是社会配置资源,即决定谁得到多少稀缺资源的方式。所谓合作就是与其他人共同利用稀缺资源、共同工作,以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通过合作的形式是为了以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合作是解决资源稀缺性的一种途径。

同类推荐
  • 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

    中国的转型模式:反思与创新

    本书内容包括:过渡经济学与中国的转型模式、市场经济的深层结构与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的改革实践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等。
  • 粉丝经济

    粉丝经济

    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小米的神话既看不懂,又跟不上,究其原因是不了解粉丝经济、品牌社群,更无从下手。而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突破口,正是粉丝经济。
  •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全球研发网络: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研究

    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研究,本书从全球研发网络的空间实体构成和空间关联效应两个层面着手:首先,运用SPSS数据统计处理软件,对84个样本国家(地区)、27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与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相关的众多因素提供归纳为综合实力、研发环境、市场规模三个主因子,按照因子分析的综合得分将全球国家(地区)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区域、高密区域、中密区域、低密区域和弱势区域,廓清了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空间结构的等级规模体系,并借助ArcView GIS技术使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空间格局和发展趋向更加直观。
  • 货币

    货币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对于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货币,我们究竟真正知道些什么?翻开钱包,为什么卡越来越多,而钱越来越少?本想在股市里大赚一把,岂料开着“宝马”进去,却骑着“毛驴”出来?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当下,为什么穷人忙存钱,而富人忙贷款?有了钱,我们真的就会幸福吗?马骁、李秀婷、陈文魁编著的《货币》将用金融学知识为您讲述货币的“细节”和“道理”,解答您日常生活中热切关注或非常困扰的关于“货币”的疑惑。
  • 改变财运的21堂必修课

    改变财运的21堂必修课

    本书内容分为21堂课,并将21堂课的内容划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取名为《改变观念,正确认识财富》,包括6堂课,主要介绍增加收入、创造财富的6大财富观念。第二部分取名为《学习方法,为赚钱做准备》,包括7堂课,主要教授创造财富必须具备的方法。第三部分取名为《开始行动,去赚更多的钱》,包括8堂课,从开始投资、树立信用、利用现有资源、谋划一份不在职收入、钱不能只存银行、和气生财、坚持做创富应该做的事、科学消费等各个方面介绍增加收入的方法。
热门推荐
  • 完美世界:神裔传说

    完美世界:神裔传说

    媚骨仙心:追梦追爱小狐狸——虽然她只不过是只狐狸,却爱上了天神的后裔。身份配不上又如何?族规不许又如何?他的身边有了别人又如何……这世界的规则由强者制定。她相信,当有一天她成为强者,所有的规则都将被打破重建,这世界充满意外……
  • Prester John

    Prester Joh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月

    唐月

    唐朝裴炎被武则天杀害前后的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 冷面娇妻:霸道老公来撬墙

    冷面娇妻:霸道老公来撬墙

    为了弟弟,她不得不与霸道的“笑面虎”总裁契约成婚,白天两人还是兵戎相见的对手,夜晚就是翻云覆雨的夫妻,白天她智商压制,晚上他体力压制……
  • 学校保安

    学校保安

    不知道保安怎么修炼成仙的呢?怎么收各种美女呢?怎么才能到达世界顶峰呢?
  • 灵异记事薄

    灵异记事薄

    “有些东西是存在着的,而我们是看不到的……因为脆弱的心无力去承受太多未知的恐惧……”――林威。
  • 阳光甜心向前冲

    阳光甜心向前冲

    她,是被父母以及上帝抛弃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只有一望无际的黑白。他,上帝的宠儿,却是被父亲禁锢起来的天使。她被父母抛,被孤儿院收养,遇见他,就像是一束阳光直直照进了她的内心,让她欢喜。可是一场变故,她不仅失去了他,而且失去整个孤儿院。从此海角天涯,十年后,为了他,她披荆斩棘,终于用优异的成绩,来到了他所在的学校,可是他却再也不记得她是谁。
  • 最强散人

    最强散人

    曾经最强的职业玩家一夜无情,因醉酒导致心死,但本应坠落轮回的他却回到了当初他最爱的游戏刚开始的时候,他发誓今生要拿回自己的荣耀。散人···因他而闻名!
  • 其实爱情

    其实爱情

    爱情是什么?十岁那年,在我眼里,爱情是一种背叛。十五岁那年,在我眼里,爱情是一种习惯。十八岁那年,在我眼里,爱情是一种等待。二十岁那年,在我眼里,爱情是一种陪伴。当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后,我才真正明白爱情是什么。其实爱情只是一场梦,一场明知会醒,却永远不愿醒来的梦。
  • 穿越之青楼老板娘

    穿越之青楼老板娘

    其实我有一个梦想,开一家青楼,让比我漂亮的女人都在这里给我接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