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1300000078

第78章 文化篇——史海一样需钩沉(6)

专家余嘉锡根据对《四库提要辨证》的考证提出了两点疑问。岳飞的孙子岳珂所编《金伦粹编·家集》中没有收录这首词,而岳珂在收集岳飞文章时不遗余力,从编定到重刊,历经31年,却没有收录这首比岳飞其他诗词都著名的词。《满江红》这首词最早见于明代嘉靖年间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是根据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入的,赵宽亦未说明这首词的来龙去脉,而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历史学家考证是伪作。在此之前,宋、元时期的相关记载和题咏中并未发现它的踪影。

此外,在岳飞的朋友和跟岳飞有交往的其他同时代人的作品中,也从来没有提到过这首词。直到四百多年后,并且又是到了跟宋朝的情况有些相似的明朝中后期该词才被发现,这是否有可能是明朝人为了鼓舞士气,才假托岳飞之名而伪造的呢?并且这首词的慷慨雄壮的风格,与岳飞其他诗词作品中的委婉曲折有所不同。

另外,词中有一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与当时的历史情况有出入。贺兰山在今内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并非金国土地,而金国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岳飞不可能以在西夏境内的“贺兰山”来比喻攻打金国黄龙府的志愿。岳飞曾与将士们相约“痛饮黄龙府”,所以他进攻的方向应是今天的吉林省农安县。实际上是明代北方鞑靼族常取道贺兰山人侵甘、凉一带,明代弘治十一年(1498年),明将王越曾在贺兰山抗击鞑靼,打了一个胜仗。

因此,从“求真”的角度来说,《满江红》可能并非出自岳飞之手。

●《西厢记》究竟为何人所做

元代戏剧《西厢记》是我国古典戏曲史上的一株奇葩,作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女儿崔莺莺恋爱的故事。这为后来以爱情题材为主的文学创作提供直接借鉴,如汤显祖的《牡丹亭》、曹雪芹的《红楼梦》都从它那里吸取了反封建的民主精神,激励青年男女不畏强权,追求美好爱情。但是,谁创作了这部影响千年的戏曲名著,历来有不同的说法。

普遍认为《西厢记》为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所著。元末钟嗣成的《录鬼簿》、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都支持此种观点。也有人认为作者系关汉卿,更有人提议《西厢记》为王实甫和关汉卿合写,只不过存在“王作关续”和“关作王续”的问题。

近年来经过研究者大量翻阅文献资料,又得出新的结论:《西厢记》前四折为王实甫所作,第五折由元朝的民间艺人加工而成。

其理论依据是:一般说来,元杂剧是一本四折,每人负责唱一折,而现存的《西厢记》却有五折,打破原有限制。如果说这是王实甫力求创新的结果,但是前四折和第五折的创作风格、语言运用,甚至主题思想也大不相同。第五折所用的曲调完全打破了前四折用北曲联套的习惯,唱法也发生改变,自由运用声腔。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元曲创作阵地南移杭州受南戏的影响,由元代后期作曲家加工整理。而且,就前四折来说,如果《西厢记》至此结束,不仅符合中国传统戏剧的结构特点,而且以悲剧结尾,改变当时戏曲作品以大团圆结局的老套戏路,无论其思想性还是艺术手法,都要高同期作品一等。所以说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前四折,第五折由元朝末年民间艺人加工而成。

探究《西厢记》的作者是谁,这对正确分析《西厢记》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古典戏剧在元代的发展状况。

●刘伯温写《烧饼歌》的目的是什么

刘基,世称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宰相。相传中国三大民间预言之一《烧饼歌》的作者就是刘伯温。

明太祖朱元璋建政后,最关心的当然是自己可否永保江山。他知道辅佐自己打下天下的刘伯温是深明数理的道中之人,便向刘伯温询问有关将来的事情。这个问题可难住了刘基。回答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最后刘基含蓄而隐晦地答道:“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

历史的发展已经告诉我们,明朝的江山是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为止的,此后便是满清王朝的天下。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北京,明思宗自缢而死,明王朝宜告灭亡。而这个明思宗便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孙子。很明显,刘基回答朱元璋的问话,是一句双关语,表面上是一句恭维话,说明朝江山将会传至千秋万代,实际上是明确预言:明朝的江山将会传到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为止。这里可以看到刘基的智慧,既不冒犯天子,又回答了天子的问题,准确预言了未来。

太祖说道:“虽然是这样,但自古兴亡原有定数,况且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只有有德的人才能享用。你但说无妨。”刘基说:“泄漏天机,我的罪会很重。请陛下恕臣不死之罪,我才敢冒奏。”太祖随即赐给了刘基免死金牌。

这样刘基才对以后的几百年作了预言,既全面地演绎了此后大明王朝的几乎所有大事件,连同清朝甚至清后的历史进行了推演,直至清末及以后的事,其中包括“土木之变”,“宦官乱政”,“清军入关”,“汉人剃发”,“康乾盛世”,形成了至今仍然在市井中流传的《烧饼歌》。

据称刘伯温面君之时正赶上太祖吃烧饼,所以称之为《烧饼歌》。《烧饼歌》中的隐语歌谣,词句饶有兴趣,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例如:

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

先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北方胡虏残生命,御驾亲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谏,旧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

相送金龙复故旧,灵明日月振边疆。

(燕王得宦官之助,篡夺王位成功,并自立为帝,即明成祖,改年号为“永乐”元年,并迁首都到北京。明成祖在位之时,北方蒙古及夷人亦常兴兵侵犯我中华,明成祖五次亲自领兵作战皆大胜,故当时天下得以太平。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北方胡人瓦刺大举南侵,明英宗也效仿先帝御驾亲征,但却被掳。英宗之弟随之继位,胡人见要挟不成,于是七年后将英宗送回北京,这就是历史上的土木之变。)

●三寸金莲为何能流行

缠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陋习,即把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三寸金莲”也一度成为中国古代女子审美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古代妇女缠足始于何时?裹足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三寸金莲为什么能够流行起来?却始终是一谜。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缠足成为一种习俗,还是在宋代,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北宋时期已经有了关于缠足的记载。诗人苏轼曾专门写词咏叹缠足。宋室南迁之时,缠足的风俗也由北方传到南方。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是妇女缠足还并不十分普及,仅限于上层社会。可以说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人人接受。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也是有区别的,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

元朝时,蒙古人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还持赞赏的态度。

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这时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

清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

那么,妇女缠的小脚为什么被称为“金莲”?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也是倍感兴趣,却并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有学者认为,这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有关。莲花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在中国吉祥话语和吉祥图案中占有相当的地位,故而以莲花来美称妇女小脚。为什么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学者认为这可能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有关。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金”字而成为“金莲”,当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

俗话有“小脚一双,眼泪一缸”,如此看来,缠足给妇女带来的痛苦是不可否认的。那么,缠足为什么能够流行起来?

有学者认为,裹足之所以能在宋元明清流行不衰,是由于传统农业到了后期,孕育出大量城市商镇,原先在农村下田劳动的妇女,进入城市商镇以后,家庭经济来源由丈夫经商、人仕等途径解决,妇女在家里专心带养子女和从事家务,尤其是有钱有势的家庭,妇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妇女丧失了经济独立的生活能力,只能随男子的好恶而好恶。商业社会又滋生专门为男子服务的茶楼酒馆及娱乐消遣的歌伎娼女,小足的女子步行起来婀娜多姿,成为男性畸形欣赏的玩物,一旦形成了风气,是很难立即扭转了。

●朱元璋为何要把孟子清理出孔庙

明太祖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在翻看《孟子》时,突然大发雷霆。紧接着,他命令人将孟子逐出孔庙,不得配享。并狠狠地说上一句:“(诸大臣)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之。”接到这个圣旨,满朝文武皆惊恐不知所措。

朱元璋对《论语》爱不释手,十分敬佩孔子。而孟子是发挥孔子仁义思想的“亚圣”,为什么他如此讨厌孟子呢?归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朱元璋的个人经历致使他对文人十分反感

朱元璋出身贫寒,放过羊,做过和尚,当小军官,成大将领,一步一步,终于一朝国家在手,走向权力的巅峰。他深知自己是武夫,没有学识,若要统一文人的思想,巩固统治地位,就需从文化下手。但他天生对文人、文化有一种抵触情绪,从骨子里看不起儒生。如他命令“有司造成均,凡士人肄习案座,皆以独木为之”,人问其故,朱元璋回答说:“秀才顽,使之坚厚,毋败吾案。”从中可以看出,文人在朱元璋眼中没地位可言。

2.孟子的“民本”思想使朱元璋感到如芒刺在背

众所周知,孟子有句名言“名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人民的地位、国家的利益高过君王。君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理应为人民服务,为江山社稷着想。

与孔子提倡的“仁”相比,孟子所说的“仁”,主要是对“民”来说的。孟子阐述,如果天子想得到天下,保有四海,就必须施行仁政,爱护人民。不要把人民厌恶的东西强加给他们。正所谓“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阐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也就是说,在孟子心中,君臣关系是相对的,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天子权威,而是认为谁能保护人民,谁就一定能称王。如果谁残害百姓,谁就是孤家寡人,这种人不配得到天下,即使得到天下,也应该被打倒。推翻这样的天子,不是犯上作乱的弑君行为,正如周武王“诛一夫纣”推翻殷纣王的统治一样,是为民除害。可见,孟子不主张天下百姓效忠于一人。

孟子的“民本”思想完全从平民的角度告诉国君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这大大触怒了本是一个流氓无赖坐了江山的朱元璋,加上他的文化劣势对知识分子所形成的先天嫉恨,自然要把孟子的牌位撤出文庙了,于是发生了开头的那一幕。

但是孟子毕竟是“亚圣”,是儒生们心中的圣人,岂容他人玷污,即使是皇帝也不可以,于是他们使了一个心眼,第二天就对朱元璋说,他们夜观天象,发现文星暗淡、天象有异。皇帝都是迷信天命的,得罪了上天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朱元璋于是马上想到大概是因为孟子的缘故,无可奈何之下恢复了他的牌位,但是他还是搞起了另一手:删书。把孟子的书删掉了三分之一左右,可视为“思想的腰斩”,其手段不可谓不狠。

●《永乐大典》流失何方

《永乐大典》自编成后,就被收藏在南京的文渊阁。至今,六百多年过去了,在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永乐大典》也不过只有800余卷,400册左右。这个数字还不到原书的4%,那其余的96%是怎么遗失的呢?

同类推荐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端午

    端午

    在传统节日中,端午是个大节,它的历史久远,传播广袤,节俗繁缛,内涵深广,旧时与年节、冬至并称“三节”。迄至于今,各地城乡仍有划龙船、吃粽子、挂菖蒲艾草等风俗活动。可以说,端午是上古风俗遗存最多的节日,也是风俗形成最复杂的节日。就岁时节令的研究来说,它的风俗意义比其他节日更为丰富。
  •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

    《老北京的传说》分为“老字号”、招幌以及市井生活三个部分。北京的老字号标志,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早期的民族商业文化、关系密切。在繁华的东四、西单、鼓楼、前门、大栅栏等处,店铺林立,各种商业字号比比皆是。许多店铺的名称、牌匾,文化品位之高,是其他城市很难比拟的。很多创业人都颇费心思,一心想给自己买卖图个好名字,这预示着生意成功的一半。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最精彩的谜语故事

    最精彩的谜语故事

    谜语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化艺术的伟大创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的文字游戏,也是中华民间语言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山野奇葩。它曲折别致,变化多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不仅有其独特的思想艺术价值与社会文化功能,而且源远流长,凝聚着民族的丰富智慧和美好情趣。
热门推荐
  • 我爱的是你爱我之爱江山更爱美人

    我爱的是你爱我之爱江山更爱美人

    夏末时期,一个倾城女子的复仇之路和她凄美的爱情。珍惜与背叛让她变成一个恶魔,从而导致夏国走向灭亡,商汤的开始。直到最后,他舍不得自己心爱的人,又回到他的身边陪他度过剩下的日子。
  • 摇曳的梦

    摇曳的梦

    十八岁是青春期混乱不堪的一道门槛,每个人都曾困惑过、迷茫过,女作家用细腻的感情刻画了一群徘徊在青春门槛的少男少女。通过主人公以及每个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变化和非常别致的语言,透视了新世纪青年人的情感生活。本文的主人公琳,遇到了可人的老师后,自以为是走进了轰轰烈烈的爱情漩涡里,并出演了一系列对人体艺术的追逐、探讨,而不能自拔……身心遭到了极大的损伤,好在有一大帮子正直、善良的同学、朋友的关爱,使她走出痛苦的渊薮。
  • 复古轮回:天国的五叶草

    复古轮回:天国的五叶草

    迟到三天入学的沐之蓿,在湖边偶遇了弹琴一流的美少年秋旭衣,她赞美他的琴声,却被对方误作是搭讪女,为摆脱韩国金妍儿的纠缠,他竟主动吻了她,一条‘交往’的短信,使她扮演成他的女朋友,恰就在她迷茫进入角色时,一张艳照意外出现……后来在她生日那天,那场熟悉的血腥味,再次勾起了另一段歌星爱情的记忆……
  • 月光满满预见你

    月光满满预见你

    北大才女应映儿怀抱鸿鹄之志初入职场,却不想遇到了“人见人恨,花见花败”的腹黑上司潘尔君!虽然他风云叱诧、雷厉风行、玉树临风,天生自带说话就能毒死人的功能,但应映儿还是决定“西装裤下死,也要顶风上“!月光皎洁的夜晚,应映儿被潘尔君毫不留情地踢出门外。可是,老天爷这次却倒戈在应映儿这边,一道神秘的红月光将两个人的命运被迫纠缠在一起……而当潘尔君剥丝抽茧,努力解开两个人的命运时,应映儿却马不停蹄地搞定了他的同事、他的家人以及他本人,成功晋级为他心口的一颗朱砂痣……
  • 陌上皇后

    陌上皇后

    世人皆称她红颜祸水,却可知她的真性情?男子皆赞她的才貌双全,却可知她的桀骜?女子皆妒她的恩宠无限,却可知她的悲惨?她本是江湖中人,一朝为后,母仪天下。皇后是什么?是走在刀剑上的箭靶子,脚下是刀,前后是暗剑!曾几何时,她还是被灭门,坐在家人的尸体堆里无声哭泣的孩童;曾几何时,她还是在江湖上,草木皆兵大名鼎鼎的女侠。现在?现在她很好。她叫——方陌上。“何必把自己比作花呢?美吗?还是这种路边容易被人辣手摧残的花,真真是个低俗人儿。”皇上的宠妃曾轻蔑的想改掉她的名字。她道:“娘娘有所不知,路边的野花生命力强,倒是温室里的雏菊就不算花了,比较容易凋零。娘娘可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能得真爱,极好。”
  • 佛说五王经

    佛说五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狐女不修仙

    狐女不修仙

    玄幻界的富二代,上古神兽九尾白狐,资质高,出身好,何必苦苦修仙?爱情里的炮灰命,历经天庭争帝,凡间冤案,人间修行何时期满?玄幻悬疑古装轻喜剧正在上演......
  • 夺心殿下VS冰山王子

    夺心殿下VS冰山王子

    他!对世界不感兴趣,只用冷来形容,直到遇见她,她将他冰块般的心融化,对她永世贴心。他!遇见她那可爱呆板的样子,此刻他心动了,对她永世的温柔和包容,但是却没人知道他真正的身份。他!赫赫有名的花心妖孽,遇见他和某男在一起Kiss他便拦住她并霸道的说:“和我约会。”从此他不在花心,只对她撒娇,卖萌。她!萌萌哒的小依依,因为借下了许多男的朋友于是便开始了她充满爱的人生,但却又因为皇室的阻挠,最终她会选择谁呢?
  • 失不再来君奈何

    失不再来君奈何

    相同年代,选择不同,在每一次人生抉择前遇见的同路人,他们总有许多错过的遗憾,幻想着能重新再来一次。命运就是一条路,同路人,有人选择了左,有人选择了右。那首狼爱上羊已然成了回忆的记忆烙印,他总是那么喜欢模仿但又做不到最像,追求坚持不懈却又半途而废,记不起什么时候缘何喝上了第一杯酒,却又深深的体会着、遗憾着酒中滋味,晚上皎洁的月光轻轻的唤起儿时童年,长大后,有人离开,体会着再也不见得痛苦,那时候的手机如同一灌未曾打开的蜂蜜,充满甜蜜。年轻时候的选择用心去争取未必能抓住,人生因选择而璀璨,同时也因选择而黯淡,不论你年龄几何,只要选择年轻,你的人生就注定与众不同。
  • 末世求生之旅

    末世求生之旅

    末世突然而至,在苍山市场调研的杨凯该如何逃出生天。面对昔日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的漂亮女同事,杨凯是带她们逃回湖兴?亦或是任她们自生自灭?亦或是……在这个步步危险的末世,人类面临最深刻的危机,曾经的荣华富贵在已成为浮云,实力才是活下去的保证。而曾经光鲜的女人们在这危机中柔弱得像绵羊,只有依附强大的男人,才有生存的希望。看不一样的末世之旅,杨凯将会在这末世中上演怎样的传奇。——————————————-————————————————————————新人写作,还望各位看官多多包容,票子能支持的就支持下咖啡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