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300000026

第26章 辩论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技巧(9)

反诘是辩论的语言技巧之一,其实质就是修辞学中的反问在辩论中的具体运用。在辩论的语言表达中,反问总是以疑问句的形式出现,但答案已包含在疑问句里面,无须再作解答。在辩论中,反问这种方式应用得十分广泛。因为在辩论的反驳和辩护中,双方在对峙的基础上已进入兵刃相见的白热化阶段,都在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的观点和寻找对方的弱点。而这时如果使用反问句式则可以加强语气,强调观点,增加火力。很多的时候,在己方处于被动的状态下,使用反诘可以转守为攻,形成心理上的优势和逼人的气势,使对方陷入被动。

当年,京汉铁路总局警务处长魏学清的父亲,为看风骚女伶“夜明珠”的戏,不顾铁路规章,强令工人黄得发、江有才开压道车冒进,造成工人一死一伤的惨剧。真正的杀人凶手正是魏处长那位已经死去了的父亲,但反动当局却要工人负法律责任。对此,律师施洋在法庭上揭露了真正的杀人凶手,并对造成工人家破人亡惨剧的魏处长提出了血和泪的控诉:

工人弟兄们,哪个父亲不爱孩子?哪个儿子不爱父亲?父亲被谋杀了,做儿子的能俯首帖耳不表示抗议吗?不能!但江有才的儿子还未满周岁,他不会说活,他生在穷苦的工人家里,吃不饱,穿不暖,他现在病在母亲的怀抱里,除了干嚎之外,做不出任何表示。工人弟兄们,哪位妻子没有丈夫?哪一个丈夫没有妻子?她没有丈夫,她的丈夫江有才被魏处长的父亲谋杀了,她难道甘心俯首帖耳地不表示反抗吗?不能!但是,她毕竟不敢有所表示,她从小受尽了有钱有势人的压迫,她从小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她体弱,她胆怯,她现在除了悲痛啼哭之外,作不出任何的表示。这难道是公道的吗?我们难道不应为死者伸冤吗?我们难道不应该要求魏处长父亲的孩子魏处长负责赔偿死难家属的一切损失吗?

施洋在这里使用了一连串的反问,具有一泻千里的气势和震撼人心的鼓动力量。

反问的态度要坚决,口气强硬,这样攻击才有力量。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雄辩家,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当代儒学大师”,晚年退居鲁国,授徒讲学,著书立说。

当时,楚国有一儒学弟子叫陈相,突然抛弃所学的儒家学说,改换门庭,拜倒在农家大宗师许行的门下,当上了一名“农家弟子”。几年后,他自认为掌握了许行的农家理论“君民并耕说”,便北上鲁国,扬言向孟子的儒学挑战。

陈相来到鲁国,见着孟子后,先将许行的农家学说宣扬了一番,然后问孟子:“鲁国的国君称得上贤能吗?”孟子说:“称得上。他尊王道,行仁政。”陈相又问:“但是真正的贤君,要亲自同农民一起耕种才吃饭。可现在鲁国有谷仓,国君从不下地干活,这是虐害农民来奉养自己,怎么称得上贤能呢?”

孟子反问道:“许行必定种了粮食才吃饭吗?”

“是的。”陈相答道。

“许行必定织了布才穿衣服吗?”

“不。我老师穿粗麻。”

“许行戴帽子吗?”

“戴!”

“帽子是他自己做的吗?”

“不,粮食换来的。”

“许行为什么不自己做帽子?”

“自己做帽子影响他耕种。”

“许行用铁锅煮饭,用铁犁耕地吗?”

“用。”

“铁锅和铁犁是许行自己打造的吗?”

“不是,用粮食换的。”

孟子旋风般地追问,陈相机械地跟着回答。接着,孟子抓住要害说:“用粮食换器械,不是虐害工匠;那么工匠用器械换粮食,难道是虐害农夫吗?况且,许行为什么不自己制陶炼铁呢?干吗还要与各种工匠麻麻烦烦地交换东西呢?”

陈相回答:“各种手工制品,本来不是在耕作的同时都可以干得了的。”

孟子趁势追击:“既然如此,那么只有治理天下就是在耕作的同时能干得了的吗?世上事情很多,有重有轻。一个人的需求,要各种工匠制作产品才能满足;如果日用品非得出自自己之手,那么,人人就是累死累活也忙不过来。所以说,社会上必然有人从事脑力劳动,有人从事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起指导作用,体力劳动者创造具体的物质财富,二者职责不同。国君主要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你怎么能苛求他下地种田呢?”

孟子一口气问下来,丝丝入扣,步步紧逼,最后亮出“杀手锏”,归结为社会分工问题,立论坚实。陈相被驳得无言以对,垂头丧气地离开了鲁国。他既不好意思重归儒学,又不愿再信奉许行的农家学说,就南逃楚国,躲进一座荒山,过起了永无口舌之争的隐居生活。

◎使用诘难法的两种形式

在论辩中,有时会发现对方的论题或论据有问题,但自己讲道理也很难说得清楚,以使对方心服口服。这时就可以用诘难的方法,即摆出与对方所讲的道理或事例恰恰相反的道理或事例,让对方做解释,而这又恰是对方的道理所解释不了的,从而使对方陷入窘境。

使用这种方法有两种形式:

一、反诘疑问

在论辩中,当遇到突发性的有意诘难、直言相逼时,在咄咄逼人的“攻势”面前,如果以搪塞、解说不能摆脱窘境的话,这时以“顺贬”为特征的“反诘疑问”,便是一种反击的有效方式。它通过尖锐的反问,往往能使对方无言以对,从而反败为胜。

谁也没有料到,1945年3月19日对德国纳粹尚活着的头目中的首犯戈林的审讯,竟以法官的尴尬、检察官的哭丧、戈林的微笑作为结果。戈林是希特勒政权的第三号人物,德军元帅,德国空军司令。在审讯戈林时,首先由盟国检察当局的美方起诉人罗伯特·杰克逊盘诘。审问不到十分钟,杰克逊就陷入了困境,因为戈林看出了杰克逊每一个笨拙的问题背后的意图,取得了反盘诘的成功。后来不得不改由世界著名的盘诘专家诺曼·伯斯特出庭,才取得盘诘的成功,压下了戈林的气焰,确定戈林死刑判决的基础。

反诘疑问经常用到,如果运用巧妙,能起到很好的反诘效果。

运用反诘疑问,关键在于:当论辩对象提出了一个难以回答或是你不愿回答的问题时,却反向对方抛出一个令其难以回答的问题,让对方为难。由于这一问题的诘难性很强,对方一时无法回答,立陷被动,主动权为自己所掌握。

一次,英国一家电视台采访梁晓声,现场拍摄电视采访节目。采访记者40多岁,是个老练机智的英国人。采访进行了一段时间后,记者让摄像停下来。记者走到梁晓声跟前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简短的一两个字,如‘是’与‘否’来回答。”

梁晓声点头同意。

遮镜板“啪”的一声响,记者的录音话筒立刻伸到梁晓声嘴边。记者问道:“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是坏?”

梁晓声略为一怔,未料到对方的提问竟如此之“刁”,分明有“诓”人上当之意。他灵机一动立即采用“反诘疑问术”反问道:“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以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您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是坏?”他的回答,把球又踢给了对方。英国记者不由一怔,无言以对。

英国记者向梁晓声提出了一个诘难性很强的问题。若梁勉强做答,必然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处于下风。睿智的梁晓声避开对方的锋芒,不直接做答,反以提问的方式对其反诘,令对方措手不及,使自己摆脱了困境,得以后发制人。

快语反诘靠的是“急智”,处境难堪时如果“自我泄气”,会熄灭“语智”的火花。但反诘回敬又往往易产生“冲撞效应”,故在运用“反诘疑问”的诘难术时,应根据不同的对象、语境,将答对的反射力度做合理有效的调控,做到有理、有利、有节。

二、直言相逼

美国前总统林肯为小阿姆斯特朗做的无罪辩护,就很好地使用了这一方法。

被告小阿姆斯特朗被人指控图财害命后,证人福尔逊一口咬定在10月18日深夜亲眼看到了被告枪杀了死者。林肯就是抓住证人证词中的细节部分进行一系列诘难发问,在林肯的直言相逼下,证人在证词中露出了破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林肯的发问:

问:你发誓说认清了小阿姆斯特朗吗?

答:是的。

问:你在草堆后,他在大树下,两处相距二三十米,你能认清吗?

答:看得很清楚,因为月光很亮。

问:你肯定不是从衣着方面认清的吗?

答:不是的。我肯定认清了他的脸蛋,因为月亮正照在他的脸上。

问:你首先肯定时间是在11点吗?

答:充分肯定。因为我回屋看过时钟,那时正是11点1刻。

林肯问到这里,即刻转身向大家断言:“我不能不告诉大家,这个证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林肯接着发表了一篇令人折服的辩护词:“证人发誓说他于10月18日晚11时在月光下认清了被告小阿姆斯特朗的脸。但那天晚上是弱月,11点钟月亮已经下山了,哪来的月亮呢?退一步说,就算证人记不准时间,假定稍前稍后,月亮还在西天,那天月亮是从西边照过来。但草堆在东,大树在西,被告脸上是不可能照到月光的。证人怎么能从二三十米外的草堆后面看清被告的脸呢?”

林肯抓住证人的把柄,从戳穿证人所证实的细节的虚假入手,一针见血,终于迫使证人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被原告收买,来诬陷被告的。

直言相逼是一种正面出击的方法。它是用一组包含直言判断的问语连连发问,迫使对方对问语中涉及的事实情况一一做出回答,然后指出对方回答中所承认的事实、事理与对方论点之间的矛盾。这样,对方的退路已被堵死,也就难以再狡辩,只得束手就范了。

使用这一方法,可以达到下面两种目的:

(1)迫使对方在仓促应答中露出破绽。

(2)抓住对方言辞的漏洞,用问语将对方可能的退路一一堵死。

因此,使用直言逼问时,要善于相机迫使对方露出“马脚”,及时发现对方的破绽,紧紧抓住“把柄”,不给对方以辩解的余地。

问句制敌是一场短兵相接的舌战。它的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冷静分析,善于提问

发问前要有冷静的分析和科学的预见,以此制定提问策略和方法;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应是客观分析、深思熟虑的结果。要做到语气坚定,足能扛鼎;弹无虚发,发则中的。

2.巧用连环,敏于反馈

发问是一种诱导,因而前后的问题要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每一步都要把对方诱向预定的目标迈进;在发问过程中,要迅速准确地从对方的答语中掌握其心态、动向,以利于调整策略,取得最后成功。

3.立于端庄,乖于圆适

发问的态度应庄重严肃,从而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威慑力和感召力。语气运用不可生硬,否则会使对方产生一种抗拒感,从而影响诱导。应该圆适遒劲,平和雅正,尽管一些特殊场合需要锋芒毕露,但仍不可高声呵斥,厉语骂人。

★复杂问句,辨别真伪

问句有很多种,有的复杂问句能不知不觉把你引入圈套。会使用并且能够识破这些复杂的设问是辩论者应该掌握的一种技能。

◎设问引诱

在辩论中,往往在阐明己方观点前,故意先提出一些问句,其目的就在于逐步引导出对己方观点的阐发或对他方观点的批驳,这便是设问引诱的方法。

某渔人不幸葬身于大海中,他的儿子仍然继续干着海上捕鱼的营生。一位好心的友人来劝阻渔人的儿子:

“你父亲是死在大海里的吧?”

“是的”。

“为什么你还冒险去打鱼呢?”

“那么,你父亲是在哪儿死的呢?”

“在家里的床上。”

“那么,你为什么还冒险在床上睡觉呢?”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设问并不是发生疑问而提问,它只是故意地提出疑问,以引出答案。这样做,可以有力地突出所要阐明的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己方的观点。

复杂设问,可以用来有效地鉴别观点的真伪,因此,在需要辨别真伪的场合,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复杂问句是指运用一种隐含着某种虚假的事实或命题,要求对方回答的问话,而不论对方如何回答都将会进入进退不能的圈套。

由于复杂问句包含着一个或多个假设命题,这些问题可以用来有效地鉴别观点的真伪,因此,在需要辨别真伪的场合时,可以用它来达到目的。

清朝时,有一天,两个差役传告庞振坤:“你家养着的小偷,偷了这一带财主的东西,现在在县衙候审。请你速速赶往县衙。”

庞振坤知道,这是当地的财主想要陷害他,小偷可能是冒充的,他估计小偷不认识他,就跟着差役走。在街上他向熟人要了一个纸盒,戴在头上,把脸遮住,只留出双眼。来到县衙,他对县官说:“因为家里养了贼,没脸见人,所以才用纸盒盖住。”县官问那小偷:“这就是你的主人?”小偷说:“是的,我在他家已经三年了。”这时,庞振坤问那小偷:

“我庞振坤不出名,我这个庞大麻子可是远近闻名的。你在我家三年了,你说我是大麻子还是小麻子?是黑麻子还是白麻子?”

那小偷愣了一会儿,说道:“你这个麻子嘛,不大不小,不黑不白。”

这时,庞振坤取下纸盒来:“县太爷,你看我脸上哪有麻子?”

原来,小偷真是被财主买通的二流子,因此财主与小偷均被判诬陷罪。

庞振坤在此设定一个复杂问语,隐含一个虚假预设,无论小偷怎样回答,都会走入胡同,露出破绽。果然不出所料,对方的谎言一触即破。

◎暗含假设的复式问句

论辩中提出的隐含着对方并未接受的假设,而要求对方回答的问题,通常称为复式问语。

这种手法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常见的。

例一:父亲:“你什么时候把你爷爷的寿糕偷吃了?”假如寿糕不是被孩子偷吃的,而是被耗子偷吃的,那么父亲的问题就是虚假的。

例二:母亲:“你是否愿意做一个好孩子而去上床睡觉呢?”

假如孩子愿意上床睡觉(或者不愿意),但不是因为“想做一个好孩子”,而是因为困了(或者不困),那么母亲的问题也是虚假的。

例三:“那家伙是个没有头脑的劳动模范吗?”

诸如此类,都属于复式问语,如果是故意,就有诡辩之嫌。

这种方法许多时候是在积极意义上被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不把它称作诡辩,而称作巧辩(从中可以看见,诡辩和巧辩之分,就是其中的感情色彩)。例如,警察问一个盗窃嫌疑犯:

“你把赃物藏在何处?”

假如警察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该人是参与了盗窃活动的,只是嫌疑,那么,这个问句就使用了复式法。利用这种方法,盗贼有可能中计而坦白。

由于复式法隐含着令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所以,我们千万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应当寻找第三种可能。下面的例子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古希腊的一个诡辩学者向一名叫梅内德谟的哲学家提出一个问题:

“你是否已经停止打您的父亲了?”

梅内德谟不论回答“是”还是“否”,当然都会陷入圈套。他作为一个哲学家是很敏感的,决不会轻易上当受骗,他回答道:

“我不存在是否已经停止打我父亲的问题,因为无论过去和现在,我都没有打过我的父亲。”

梅内德谟的回答非常巧妙。回答这种问题时,要注意巧妙回答。

在特定的交际场合,有时碍于面子,有时把握不准,这时可以用假设句去表达。

甲有两个朋友乙和丙,不料这二人反目成仇,一天乙对甲说,丙在众人面前说甲的坏话并揭其隐私。甲听后半信半疑,骂丙吧,怕冤枉好人;不骂吧,一来怒气难消,二来怕乙尴尬,他琢磨了一会儿,说了一句两全其美的话:“如果那样,丙这人可不咋样!”

同类推荐
  • 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

    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人生智慧的书,从做人、做事、性格、交往和处世等方面遴选了哈佛优等生最欣赏的200个人生故事。阅读这些经典的人生故事,可以从中感触到哈佛精神的精髓所在,能够感受到自己是在与哈佛大师进行深层的沟通。不可否认,这些人生故事就像哈佛给予的人生忠告,品味它们,就好像浸润在智者的思想里……
  • 落地有声:大学生就业之旅

    落地有声:大学生就业之旅

    本书以几位大学毕业生在软件企业实习的经历为背景,以大学生的视角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面对学习与工作、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详细讲述了他们在现代软件企业中学习先进管理软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如何做到理性认识自我,让梦想点亮现实,让现实承载梦想的过程。本书内容贴近真实生活,人物个性明朗鲜活,故事生动有趣,知识丰富易懂,清晰展示了大学生的实习经历和求职思路,希望对读者的职业和人生规划有所帮助。
  •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读者文摘精粹版6: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没有不切实际的妄想,只是在有可能眺望到的地方奔跑和追赶,不需要付出太大的代价,只要努力,就可以达到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而不可及,也不是可求不可遇的,只是每天都不能自视甚高而眼高手低,不能踩在昨天的荣誉上自以为了不起。
  • 年轻人一定要学会能言善辩的好口才

    年轻人一定要学会能言善辩的好口才

    古今中外99%的成功人士都是善于公众演讲和沟通的大师。不管是政界领袖克林顿、奥巴马,还是商界的成功人士韦尔奇、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马云等等,他们无一不具备能言善辩的好口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人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战略武器分别是:原子、美钞和口才。而现在他们把人们赖以生存和竞争的三大战略武器改成是:口才、美钞和电脑。口才从原来的第三位变成现在的第一位,可见他们把口才看得多么的重要。
  • 力量全集

    力量全集

    本书讲述的是一套开发人体潜能的方法。这套方法可以开发人体内蕴含的一种神奇力量,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如达芬奇、爱迪生、爱默生、牛顿、苏格拉底、歌德、雨果等都曾凭借这种力量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过去的千百年间,这种获取力量的方法一直鲜为人知。而本书中告诉你的,恰恰就是获取这种神秘力量的方法。它可以激发你的潜能,帮助你得到你想要的东西一一财富、健康、幸福以及成功。通过学习这本集量子物理学、心理学、宇宙学、精神学、玄秘学的惊世之作,你将获得主宰人生的强大力量。
热门推荐
  • 邪王绝宠:末世呆萌丧尸皇

    邪王绝宠:末世呆萌丧尸皇

    被穿越大神眷顾,紫凝表示玩玩也好!咦?这个名字有点熟悉!不要啊!为什么要穿越成为女配?还是一个早早喂丧尸的傻妞?好吧好吧!她果然还是一个恶趣味,恶整白莲花女主神马的她最喜欢了!可是为什么要变丧尸?还是一个软萌软萌的丧尸!哇!帅哥!唔……“帅哥,约嘛?”紫凝上前勾搭无压力!“约!”美男笑的妖冶邪魅。“啊?”你说什么?!……
  • 猎逆星辰

    猎逆星辰

    猎人的四条铁则:1.幼兽不猎。2.摒弃好奇心。3.遵守规则。4.猎人始终是猎人。最后这条规则很长,聂铭记得很清楚,爷爷说出这句话时脸上的唏嘘感慨。猎人始终是猎人,那猎物就永远是猎物,不能置换也不能更改。他猜,一旦这条规则无法被履行下去,那么一个猎人的末路就到来了。
  • 张弛书评合集

    张弛书评合集

    腾讯书评团书评员张弛的书评合集!分类很诡异有木有?标签很牛B有木有?封面很刺激有木有?暂时就先这样吧……==============================感谢腾讯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绝皇

    绝皇

    武者背脊如龙黄金铸膝任泰山压顶雷霆临面,色不改,心不畏茫茫世界,坎坷无限手持长刀,勇往直前永不妥协,血燃苍穹纵然粉身碎骨,时光回流我心依旧,绝不低头!!!
  • 动物的进化

    动物的进化

    本丛书讲述了人类的进化的繁衍与进化过程;有关科技的基本知识;动物的进化的繁衍与进化过程;有关太空的基本知识;有关植物的基本知识。本系列丛书与时俱进,紧密结合青少年的实际,集最新知识、最新科技、最新发现于一体,阐释了青少年所遇到的各类科学难题,突出了“新”字。可以说,本系列丛书,既有基础性科学知识之奠基,亦有前瞻性科学知识之升华。
  • 第41次相亲:豪宠宝贝妻

    第41次相亲:豪宠宝贝妻

    月相亲41回,想想也真是醉了。竟偏偏遇到他?五年前,她一无所有。他百般讥讽,嘲笑,她认清形势,知趣离开再次相遇,她依旧一无所有,他却强势夺取,势在必得,她不屑一顾。他:“一个月相亲41次,不是因为那些人都不是我?”她盘手,笑的云淡风轻:“人要脸,树要皮,你......要什么?呵!第三物种再见。”他:“我当然要你。”
  • 葬尸记

    葬尸记

    千年一次偶然碰撞,或是命运使然,王墓本有的封印被解开些许,天空的禁锢减弱,人类终于拥有了可以和僵尸抗衡的能力,至此人与僵尸的争斗越发激烈。直到陆寻的出现,一个幸福的小小孩,因为僵尸他变成了孤寡一人,他誓言向所有的僵尸复仇,然,一切或许尽在命运之下,所以他沉沦与复仇的漩涡,挣扎于仇恨的风暴,不能自拔。而当他知晓一切真相时,他已不能抽身,这就是复仇者的悲哀....
  • 灭世鼠灾

    灭世鼠灾

    一场突如其来的鼠灾,一种莫名其妙的异变。世界,怎么了?末日?还是灭世?当亲朋好友一个个被鼠灾残害时,当原本的美好被那些鼠人肆无忌惮的踩踏时,你是就此默认,然后变成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存在。还是和我一起,拿起手中武器宣誓:有生之年,杀遍天下!还世界一个清明!向老天讨一个公道!(本书进化体系:兵级、将级、帅级、王级、皇级、帝级)
  • 来自月亮

    来自月亮

    那晚,明月,繁星。华夏龙脉之巅,浮云笼罩,突然一道强光闪现,拔云见月,一圆形物体如火球般从皎月向水球砸来,只见它迅速坠落。。。
  • 不思议剑录

    不思议剑录

    “我这一生,最不能抗拒的两件事,一个是漂亮的女人,另一个是无聊但却能勾起我兴趣的事情。”———————花白羽一把不可思议的剑。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