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600000009

第9章 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家(8)

安瑟尔谟,是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神学家,极端的实在论者,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力图调和信仰与理性的矛盾,强调必须从信仰出发,运用“辩证的方法”,即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正统教义。他同奥古斯丁一样主张“信仰而后理解”,探索真理首先必须以信仰为根据。同时他也提出:仅有信仰而不诉诸理性,则近于玩忽。他认为神是存在的。在《独白》中,他运用因果律,从事物有不同程度的完善推出必有一个最完善者,即神的存在。在《宣讲》中他提出哲学史上著名的“本体论论证”。他从神的概念直接推出神的存在,认为人们心中有一个神的观念,这个观念本身的意思是一个不可设想更大的最伟大者。但如果它仅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则还可以设想一个更伟大者,而这是有矛盾的。所以,神这个不可设想更大的最伟大者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也必存在于现实中。

安瑟尔谟在早期著作《论信仰》中曾力斥罗瑟林的唯名论,认为一般是独立于个别之外的客观实在,一般高于个别,而越是一般的东西就越有实在性。上帝是最一般的,因此最实在。安瑟尔谟根据这一哲学理论,提出教权高于王权的政治主张,为罗马教会的世界统治进行辩护。

●谁的墓志铭上刻有“高卢的苏格拉底”?

阿伯拉尔,法国哲学家,神学家、哲学上采取概念论,既反对极端的实在论,又反对极端的唯名论,认为共相是存在于人心之中表示事物共性的概念。在其第一部著作《神学导论》中,针对安瑟尔谟的“先信仰而后理解”之说,提出信仰应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后该书被判为异端遭焚。在《自我认识》一书中,他强调动机决定行为之善恶,上帝所考虑的是人的意图,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

阿伯拉尔的辩证法精神锋芒毕露,导致了他的论敌群起而攻之。1140年召开的桑斯主教会议谴责他的学说。贝纳尔专门写了《阿伯拉尔的错误》一文,列举其十六条罪状。阿伯拉尔的《神学导论》被焚烧。他不服从判决,准备到罗马上诉。他还在途中,教皇英诺森二世就已批准了贝纳尔的报告,宣判他的学说为异端。在生命最后几年里,他写了《论辩证法》、《一个哲学家、一个犹太人和一个基督徒之间的对话》等著作,死后葬在克吕尼。他的墓志铭称他为“高卢的苏格拉底”,“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精细、敏锐的天才”。

阿伯拉尔无疑是中世纪哲学家中最有个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是禁欲主义与思想专制主义的牺牲品。19世纪初,拉姆萨特在《作为一个人、一个哲学家和神学家的阿伯拉尔》一书中记述了他的不幸遭遇以及与海洛伊斯的坚贞爱情。阿伯拉尔与海洛伊斯通信集的出版引起强烈反响。1877年,他俩的遗骸被移至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合葬,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文艺创作长久不衰的主题。最近,他们的爱情故事还被好莱坞拍成题为《天堂窃情》的电影。

●谁主张信仰和知识是两个不相联系的领域?

邓·司各脱,中世纪苏格兰经院哲学家,唯名论者。方济各会会士。曾在牛津大学学习,后在牛津和巴黎大学任教。他主张信仰和知识是两个不相联系的领域。神学有其自身的原则和最高的对象(上帝),它高于一切科学;但关于神的存在、三位一体、灵魂不死等,都是理性所不能证实的。哲学也有其自己的独立原则,它不从属于神学。邓·司各脱认为物质是独立的实在,是万物统一的基础,他在《论灵魂》中说:“也许可以说,在灵魂中有物质。”马克思就曾经深刻地指出,邓·司各脱就曾经问过自己:“物质能不能思维?”为了使这个奇迹能够实现,他求助于万能上帝的,即迫使神学本身来宣扬唯物主义。

邓·司各脱是一个极端的唯名论者,他反对实在论,认为只有单个的物体是真实存在的,一般不能离开单个的物体而独立存在。强调知识从感觉产生,人的理智犹如一块“白块”,没有任何天赋的观念,这些观念曾对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洛克等产生过影响。他提倡意志自由,认为以自由意志爱上帝和爱人是人的最大幸福。他的学说被称为司各脱主义,曾与托马斯主义长期对抗。

●经院神学的集大成者是谁?

圣托马斯·阿奎那,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中世纪哲学的集大成者。在所有教授哲学的天主教文教机关中,他的体系是必须作为唯一正确的体系来讲授的。这一点自从列奥十三世于公元1879年敕令明申以来,便成了惯例。因此,圣托马斯不仅有历史上的重要性,而且还具有当前的影响,正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一样。事实上,他在哲学成就上已经超过后两人。他在大多数场合是如此紧密地追随着亚里士多德,以致使这位斯塔基拉人在天主教信徒心目中几乎具有教父般的权威。就是在纯哲学问题上批评亚里士多德,也会被人认为是不虔诚的。在中世纪初期,推崇亚里士多德和反对柏拉图的斗争一直持续着。只到有了托马斯·阿奎那,亚里士多德主义才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并一直保持到文艺复兴为止。天主教僧侣,如想涉及哲学,就必须承认圣托马斯。

托马斯的著作卷帙浩繁,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其中包含着较多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箴言书注》、《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他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物理学》、《后分析篇》、《解释篇》、《政治学》、《伦理学》、《论感觉》、《论记忆》、《论灵魂》以及为亚里士多德著作《论原因》做过评注。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近代·启蒙时代

●被誉为政治学之父的是谁?

马基雅弗利,意大利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外交家和历史学家。被西方人誉为“政治学之父”,其名著《君主论》是政治学必读书目,也是文艺复兴的代表作之一。

马基雅弗利是一位深受文艺复兴影响的法学思想家,他主张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国家,摆脱外国侵略,结束教权与君权的长期争论。在他看来,君主国是最理想的。政治法律手段和军事措施是他关注的唯一中心议题,而且他将这种统治手段和措施同宗教、道德和社会影响完全区别开来,除非它们直接影响到政治决策。一项决策是否过于残忍、失信或不合法,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马基雅弗利不仅将宗教与政治法律分开,而且将伦理道德与政治法律分开。他的政治法律思想全部建筑在现实的人性之上。他主张人性侧重于恶,即“性恶论”,还说人性是丑恶的,而明智的统治者正是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出发点。他强调,政府必须保障个人财产和人身的安全作为最高的目标。他认为,一个成功的国家,必须由一个人单独建立,而他所制定的法律和创立的政府便决定了他臣民的民族特性。他还不适当地夸大立法者的作用,说法律制定者不仅是国家的而且是社会的建筑师。他强调,统治者作为国家的缔造者,不仅置身于法律之外,而且由于道德是来源于法律,也就不受道德的约束。衡量统治者的政治标准只有一个:亦即他所从事的增强、扩大和保持国家权力的政治手段是否成功。他说,要建立任何一种秩序,唯一的方法是建立君主专制的政府。

马基雅弗利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褒贬不同:有人说他是一个极其玩世不恭的人,也有的人说他是一个满怀激情的爱国者,是一个强烈的民族主义者,还有人说他是一个政治阴谋家,是一个地道的民主主义者和一个吹捧暴君的无耻之徒等等。但“马基雅弗利等人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从而摆脱了神学的束缚”(马克思语),这就是他进步之处。

●谁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蒙田,生于1533年,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16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蒙田的名声在17世纪已远播海外,在英国,培根的《散文集》就深受蒙田的影响。在17世纪上半叶那个古典主义时代,有人认为他那结构松散的散文不合人们的口味。然而到了18世纪,他又声名鹊起,著名作家、哲学家狄德罗欣赏蒙田的散文恰恰在于所谓的“无条理”,认为“这是自然的表现”。有些作家、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思想似乎特别复杂,具有许多不同的层面,因此对于后代各式各样的人都具有无穷无尽的引力,大概这就是包括蒙田在内的古代大师的秘密。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莎士比亚、苏格拉底、米开朗琪罗一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他的随笔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是“世上同类题材中绝无仅有的”。

●能思考的芦苇指的是谁?

布莱兹·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最具天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他在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两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几何学上的帕斯卡尔六边形定理、帕斯卡尔三角形,物理学上的帕斯卡尔定理等均是他的贡献。他还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制作了水银气压计。他同时还是概率论的创立人之一。他同时又是一位成果卓著的科学家、散文大师和宗教圣徒。

帕斯卡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才能,16岁写成《圆锥曲线论》,其中论证的几何学定理至今仍称作帕斯卡尔定理。19岁时,制作出能够进行百位加法运算的计算器。23岁时制作了水银气压计,后又进行过一系列气压和真空试验。他总结出帕斯卡尔定律,其名字被后人确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压强单位。他还从事过概率论、摆线以及其他一些数学研究。

1670年,《帕斯卡尔思想录》一书在法国首版。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本书作者以其特有的揭示矛盾的方法,反复阐述了人在无限大与无限小两个极限之间的对立悖反,论证了人既崇高伟大又十分软弱无力这一悖论,天才地揭示了人因思想而伟大这一动人主题。

●近代哲学之父是谁?

笛卡儿,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儿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他率先提出了唯理论的原则,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性,理性的演绎法是唯一的正确方法。他主张用理性来审查一切,提出了“普遍怀疑”的口号。他从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出发,扫除自己的成见,寻求一个最可靠的命题作为起点,然后进行推论。他发现一件最可靠的事实是:他自己在怀疑。因此,心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而身的存在则须推论出来。他所说的“我思故我在”成为哲学史上的一句名言。在认识论上,笛卡儿认为人的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源于理性。知识和能力是先天具有的,因此,他主张天赋观念论。

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笛卡儿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笛卡儿是方法论的疯狂推崇者。这从他的“普遍怀疑论”里就可以看出来。在普遍怀疑里,笛卡儿把普遍怀疑当成是怀疑的起点和方法论的开端。实际上也正如笛卡儿论述的那样,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搞研究,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需要方法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方法论是判断人类、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笛卡儿说,从本质上讲,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笛卡儿在这里所说的平等是从人类本性的角度来说的。例如笛卡儿说:“良知是世界上分配得最公平的东西,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足够的良知,就连那些在别的任何事情上最难满意的人,也不能希望获得比现有的更多的良知。”在这里,笛卡儿所说的良知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智慧、天性。从天性的角度来看,我们都是人类之种群的,我们天生遗传了人类应该拥有的所有天性。从智慧的角度来看,笛卡儿认为,我们任何人从一生下来就获得了我们应该有的,足够帮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智慧。更具体一点讲,这里的良知可以理解为——“辨别真伪的天性”。意思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一样多的同质智慧和作为人应有的天性,都拥有一样多的同质的辨别真伪的天性——良知。即使是那些对自己的很多地方不满意的人,他也拥有像那些对自己任何地方都满意的人一样多的“良知”。例如,有的人认为自己五官长得不够美,有的人天生就是残疾——可是不管他们的身体有什么缺憾,他们的天性,他们所拥有的“良知”却像所有人拥有的一样。也就是说,人,至少在拥有天性或者辨别真伪的能力上,天生就是平等的。用笛卡儿的话说:“因为理智和良知是唯一使我们人之所以为人并与动物有区别的东西,我相信它是完整地存在于个人身上的。”

●谁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他推崇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著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后者收入58篇随笔,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精妙、有哲理,拥有很多读者。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孟子原来这样说

    孟子原来这样说

    经典本是前人鲜活的生命体验,虽经历了千百年,对今天的生活仍具指导意义。《孟子原来这样说》分孟子的经典名句、注释以及对后人的启发三个部分解读孟子,为读者生动地解读了孟子关于王道、用人、仁爱、伦理、挫折、气节、谋略、创新、变通等几个方面的重要思想,帮助读者轻松品味经典的魅力,也为读者深人思考人生指引了一条门径。《孟子原来这样说》是“诸子如是说系列”丛书之一,由姜正成编写。
  •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前常务部副部长高占祥先生寄语当代青年的重要著作。全书由121篇短文构成,以讲故事的形式,在修养、道德、性格等方面对当代青年提供可以参考的意见。作者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融古今中外学理人事于一炉,荟国学、西学、个人经验心得于一书。本书内容广博,堪称青年人生小百科全书,对当代青年心灵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照耀生命的第二个太阳”,意思是道德修养堪称人生命的第二次成长,中国当代青年应该谨记心中。作者从一名印刷童工成长为共和国的部长、世界文化名人,本书堪称高占祥先生一生宝贵经验的总结和概述,值得每一位当代青年学习借鉴。
热门推荐
  • 红楼之小妹不要太悲催

    红楼之小妹不要太悲催

    瑶小妹一直认为人生就像是一个茶几,上面摆满了杯具这句话就是她人生的写照。出生豪门?但是她未满百日父母就双双出了车祸怎么算?好不容易大学快要熬到大学毕业,结果室友的订婚喜糖,竟然被她卡到了气管里——嗝屁了!或许……她不用再悲催了吧?这个想法在她醒来后顿时轰然倒塌。
  • 惑心专宠:我的亲亲老公

    惑心专宠:我的亲亲老公

    方小姐这辈子唯一的一次大发善心,就是某个夜晚,在路边救了一只妖孽,从此,她就被妖孽缠上了,永无休止……结婚前,向以彬为了娶到老婆,各种不择手段,结婚后,向以彬为了讨老婆欢心,各种花样百出!某天,身为老公的拿着菜单,套着粉色围裙,很贴心的问自家老婆,“今天想吃什么?”方小姐头也不抬,“你吃什么我就吃什么。”然后,整个人就被扔到了床上,人影罩下,某老公眼冒绿光,“我吃什么你就吃什么,这话可是你说的,我想吃你,你也来吃我吧……”PS:本文女强,男更强,强强互宠!亲们快来踩吧[表情]~~
  • 君子重生

    君子重生

    人,究竟应该怎么过完自己的一生呢?这问题困扰众生,雅俗难避,没人可以逃避它,也没人可以肯定回答。纵然问圣人贤者,恐怕也不能指出一条人生的康庄大道来。二十九岁的企业老总曹振一次酒吧中偶然邂逅,发生了一件极大的意外事故,导致他反省前路,痛苦莫名,丧失了活下去的信心,难以承受的压力下他选择了自杀来逃避未来人生。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这样一个地位显赫,家世殷实,正可谓处于人生八九点钟太阳的男人做出了如此不可思议的决定呢?当锋利的刀锋划破喉咙瞬间曹振在心中幡然悔悟,原来做人应当:有尿当尿直须尿,莫待无尿空抖鸟。带着这个理念,曹振重生到1998年,年龄21岁,风华正茂,他当如何展开人生的风帆,诠释精彩人生?——————太监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生理上的阉割,另一个精神上的阉割。相较而言,后者更可怕。——花花小鸡
  • 花痴醉花

    花痴醉花

    她本想安安静静,平平淡淡的过完余生,可惜养了一只“安分”的猫......还有一个“懂事”的丫鬟......等等...这个跟在她后面的怪老头是谁?呀!师父~~
  • 饮食宜忌全知道

    饮食宜忌全知道

    本书内容包括400多种食物饮食宜忌、150多种常见病饮食宜忌、100多种药物饮食宜忌、300多种实用食疗偏方等。
  • 撼天帝主

    撼天帝主

    他不是一个好人,但也不是一个坏人。转世重生,修魔之道,如何逆世成尊,且看陈宸安的帝主崛起路!
  • 金主不约:米虫妻不好当

    金主不约:米虫妻不好当

    【婚后萌宠文,更新保证】结婚两年后,她才知道,她原来是别人口中在枪口上度日的女人。他,外热内冷?残暴狠心?辣手无情?呸!还辣手摧花呢!“老公,记者说我命大哎。”“错,那是他们命短。”“老公,他们说你是坏人。”“大错特错,在你面前......我更坏。”“老公......。”还未说完,她便束手就擒,因为...那个...腾不出嘴了。
  •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风俗和节日,大家知道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指什么吗?在这些节日中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样的禁忌吗?大家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是怎么的一种场面吗?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有着怎么的来历吗?一年分为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妈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黄帝陵祭典是人们对先祖们表示尊敬的仪式,想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的经历吗?打开本书吧,它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 泪燃岁月长河

    泪燃岁月长河

    一粒沙,一株草,一片充满生机的树叶,干枯的树枝,一滴伤心的眼泪,不经意间掉落的发丝,千万年后,也能站在世界之颠欣赏世间的沉沦,看尽生命尽头沧桑的年轮,结束,开始,终究,不过一场过眼烟云,哪里,才会是你我的归属。纷飞的世界如一朵绽放的花,让时间失色,与世长存,不曾枯败,经历了璀璨,也走过了失落,一次次的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它的过程,一纪元的方式,不断地被传承下去,留下了什么,消逝了什么,谁在见证花的绽放。或者,谁知答案,去哪里寻找答案,开始了,结束了吗?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