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0600000069

第69章 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1)

中国哲学卷

★儒家

●孔子的弟子曾皙有何志向?

孔子让他的弟子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只有曾皙的回答最让他满意。曾皙是这样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场景好像今天我们所说的春游:在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穿上春季的服装,几个大人,领着几个孩子,沐浴在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和新鲜的空气里,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翩翩起舞,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然后唱着歌走在回家的路上。你看,何等的惬意!而孔子之所以夸奖曾皙,正是认为做人就是如此地轻松简单,而非要摆出一副很沉重的模样来。

人何以如此轻松自在呢?那就是进入到快乐之中,而非把快乐当作一种结果来追求。所以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这里的“乐”就是快乐,而快乐已经超越了认知、逻辑和善恶,进入了一种审美的境地。就好比我们在玩一个网络游戏,我们已经进入到游戏之中了,而非外在地去观摩这个游戏。爱因斯坦曾经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鱼儿对于其终生游泳于其中的水又知道多少呢?”快乐也是如此,真正感到快乐的人不会去追问快乐的意义,更不会知道快乐有什么用,正像鱼儿不知道水对它意味着什么一样。佛家有语说:“日用而不知。”那些我们不知道的,恰恰是对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正如鱼儿对水一无所知一样。

●孔子厄于蔡有什么意义?

据《荀子·宥坐》记载:有一次,孔夫子与众弟子们在陈、蔡的地方被围困,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弟子们都饿红了眼,尤其是子路,还闹起了情绪。他质问老师:“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是老师您一辈子累德、积义、怀美,为什么却总是遭遇厄运呢?”听了子路的牢骚,孔子狠狠地批评了他:一个人是否成就外在的事业,并不是品德、学识、努力就能见效的。具备这些条件之外,要成功还需要“时”,即机会。而事实上,怀才不遇的人总是占大多数的。君子需要的只能是“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在这里,孔子是在告诉我们:个人应该在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中体悟担当感带来的乐趣,而非要为了得到外在的福祉。如果你没有得到福祉,那仅仅是“遇”或者说“命”,而不能由此而放弃努力,否则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而孔子也正是践行了自己的这一理念。他一生对成败看得很淡,虽说在老时也有“梁木摧乎?泰山颓乎?哲人萎乎”这样深重的叹息,但孔子未曾绝望过。他并没有把仁爱的实现留给后人就完事,而是生前就积极地行仁义。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则更表现了其在过程中获得的快乐远远要胜于其对结果的关注。

●你知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来由吗?

楚国有个叫直躬的人,其父偷了别人的羊,他便亲自到官府告发。官府抓其父并要处以死刑,直躬请求代父受刑。他说:父亲偷窃了别人的羊而我去告发,那是因为我有诚信的观念;父亲获罪而我愿意代之受罚,那是因为我有孝的理念。“父诛而代之,不亦孝乎;信且孝而诛之,国将不诛者乎?”楚王听后,下令免去直躬父死刑。

“告密”,尤其是亲属之间的相互“告讦”,其恶果是整个社会伦理尽丧,人性受到严重的腐蚀,社会的长治久安终成泡影。“直躬证父”这一著名案件便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争议和有识之士的忧郁。孔子听说这个事情以后,对直躬的做法很不满。他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才是正当的。

●孔子对子贡赎人是什么态度?

鲁国有了这样一个法律,如果能够把自己国家沦落到国外做奴隶的人赎回来的,可以从国库获得补偿。子贡赎了人,不愿意领补偿金,因此受到了孔子的批评。认为,这样以后没有人再愿意去赎人了。

子贡做好事不计回报反受批评,只因目光犀利的孔子看到,像子贡这样富有不在乎赎金的鲁国人毕竟不多,而子贡创下“赎人不取赐”的“义举”先例后,谁若“赎人取赐”则会被认为“重利轻义”,所以很可能大家今后都不会去赎人了。子贡的错误在于,他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拔高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使人们因“先进”的标准太高而望而却步。

●孔子是如何劝解子贡辍学之心的?

子贡对学习感到厌烦了,想退学,便对孔子说:“让我去侍奉国君吧!”孔子说:“你读过《诗经》吗?《诗经》说,每天一早一晚侍奉国君,态度要温顺恭敬,办事要小心谨慎。侍奉国君难也!”子贡说:“那就让我侍奉父母吧!”孔子说:“《诗经》说,侍奉父母要当孝子,永不疲倦地孝敬双亲。侍奉父母也难也!”子贡说:“那就让我去陪伴妻子吧!”孔子说:“《诗经》说,对妻子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才能治好家。陪伴妻子也难也!”子贡说:“那就让我去结交朋友吧!”孔子说:“《诗经》讲,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要注意礼仪。结交朋友也难也!”子贡说:“那就让我种地吧!”孔子说:“《诗经》说,冬天到了,农夫仍然辛劳。种田也难哪!”

子贡无可奈何地说:“这样说来,除了学习我就不能干点别的什么吗?”孔子说:“你看见那一片坟地吗?大大小小,一座接一座,只有那里面的人才可以停止学习。一个人活着,不学习,就会一事无成。”

●何谓“推其长者,违其短者”?

孔子在礼这个原则性问题上要求非常高,但是对那些具体的因为无知而失礼的人却又非常宽容。

据说有一天,孔子要出门,天阴了,眼看就要下雨,但他没有伞盖。这时有弟子跟他讲:“老师,子夏有,你可以向他去借。”孔子说:“没事,不用了。”为什么孔子不向子夏去借伞盖呢?因为孔子知道子夏有一缺点:很吝啬。他说:“如果我向卜商(子夏)去借伞盖,如果他看到是老师来借,就勉强借给我,这不就是把他不愿意的事情强加给他了吗?他不是很痛苦吗?这是其一。其二,如果他不借给我,他的名声就被搞坏了。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太吝啬了,老师向他借东西他都不给。我不向他借伞盖,第一,让他不痛苦;第二,可以保全他的名声。”接着孔子又跟弟子们说:“你们也得注意,跟人交往一定要‘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推崇别人的长处,发现别人的优点,经常去表扬别人的优点,有意识地掩盖他的缺点和短处,这样和别人的交往才能长久。

喜欢直接揭人短对人对己都是不合适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老子就曾告诫孔子:一个很聪明的人,一个明察秋毫的人,往往会遭遇不幸,就是因为他太聪明,太明察秋毫。他把别人的缺点看得太清楚,也就容易去指责别人,最终招来怨恨,甚至是杀身之祸。

●孔子何以潇洒不起来?

根据《论语·宪问》记载,有一天孔子在家里面击磬。声音传到门外,门口正好有个挑草筐的人经过,听到里边传出击磬声,这人就站着听了一会儿,然后就对之作了评价,说:“这个敲磬的人啊,他的心里面有痛苦,有不平啊!”他能从声音里很明显地感觉出击磬者的心理是很不平衡的。

随后他再听了一会儿,又说道:“鄙哉!硁硁乎,这个击磬人的思想境界不高啊,敲出那样一种硁硁的声音来,好像在发牢骚说:‘没有人了解我啊!没人了解你,你就坚持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发牢骚呢?’”然后这个挑草筐的卫国人又举了《诗经》上的话来加以说明。他说:“‘深则厉,浅则揭”意思是说,假如要过河,河水如果很浅,可以把裤脚卷起来,趟过去,衣服可以不湿;如果水很深,卷起裤脚来也没有用,就干脆穿着衣服游过去。为什么还要有那么多的牢骚呢?”

他议论的声音很大,被孔子听到了。孔子说:“听这个人讲话啊,他是一个很果断的人,他能够很容易地斩断自己的情丝。这样的人我没办法说服他,因为他已经彻底地想通了,彻底地绝望了。但我跟他不一样啊!我舍不得这个世界啊!我看到人民有苦难,我不忍心放弃不管啊!我做不到他那样。”

●孟子眼中的纵横家是怎样的?

有个叫景春的人和孟子对话。景春认为战国时魏国著名的说客公孙衍和魏国著名的纵横家张仪能够“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是真正的大丈夫。孟子反驳说:“如果以恶行来评价,他们是够得上大丈夫了。真正的君子,真正的大丈夫,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富贵是人所羡慕的,贫贱是人所厌恶的,威武是人所惧怕的,但能不为之所动,这就表现了一个人坚守节操、大义凛然的高尚品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整齐的排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表露出儒家学说的刚烈和气节。后来,这三句话成为立志、律身的名言,成为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然大笑,还有朱自清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英雄壮举,都在为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做着悲壮注解和诠释。也正因此,他们雄彪史册,为万世景仰,而那残害民族英雄岳飞的秦桧则世世代代遭人唾骂。看来,浪沙淘金,留给我们的永远是那些象金子一样闪亮的东西。对我们而言,也许更应该每天默念一遍孟子这句铿锵有力的名言,以免的随波逐流,热血冷却。

●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说了些什么?

魏文侯与儒者田子方饮酒,文侯说:“编钟的乐声不协调吗?左边高。”田子方笑了,魏文侯问:“你笑什么?”田子方说:“臣下我听说,国君懂得任用乐官,不必懂得乐音。现在国君您精通音乐,我担心您会疏忽了任用官员的职责。”魏文侯说:“对。”

魏文侯作为一国之君,要把国家治理好,只要把好的乐官选拔出来就可以了,怎么能去关注“钟聲不比”这样的琐事?对琐事关心得太多,必然对大事糊涂。难怪田子方批评他“审于音而盲于官”。领导也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他有自己的角色和功能,而“审于音而盲于官”则是偏离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国家这一系统怎么能治理好呢?他管得太多了,反而在自己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没有尽到责任。毛泽东主席曾经说:“领导干部的责任,归结起来就是两件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出主意要出神入化,用干部要炉火纯青。前者是制定好的管理原则或规则,后者则是让合适的干部到合适的角色和位置上去,不求全责备,只要能在他能把自身的角色发挥好。

●白虎观会议的情况如何?

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东汉初年,经今古文学的门户之见日益加深,各派内部因师承不同,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不一,章句歧异。汉光武帝刘秀于中元元年(公元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之学正式确立为官方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使儒学与谶纬之学进一步结合起来,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依议郎杨终奏议,仿西汉石渠阁会议的办法,召集各地著名儒生于洛阳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虎观会议。

这次会议由章帝亲自主持,参加者有魏应、淳于恭、贾逵、班固、杨终等。会议由五官中郎将魏应秉承皇帝旨意发问,侍中淳于恭代表诸儒作答,章帝亲自裁决。这样考详同异,连月始罢。此后,班固将讨论结果纂辑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这次会议肯定了“三纲六纪”,并将“君为臣纲”列为三纲之首,使封建纲常伦理系统化、绝对化,同时还把当时流行的谶纬迷信与儒家经典糅合为一,使儒家思想进一步神学化。

●程门立雪告诉我们什么?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据说,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仍然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睛。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乎!”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龙场悟道是怎么回事?

正德三年(1508年),身为兵部主事王守仁因开罪宦官刘瑾,触怒了明朝皇帝,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配到龙场,一住便是三个年头。王阳明惨遭此祸,心境自是孤独、寂寞、苦闷、悲戚。他由繁华、恬静、文雅、舒适的万户京城,陡然漂落到偏僻、荒凉、寂廖、冷漠的龙场,举目无亲,衣食无着,不由得产生一种巨大的失落感,仿佛由“天堂”坠入“地狱”,跌入万丈深渊。他自知无处伸冤,万念俱灰,惟有生死一念未曾了却,于是对石墩自誓:“吾惟俟命而已!”他心乱如麻,恍恍惚惚,悲愤忧思无法排解,终夜不能入眠,起而仰天长啸,悲歌以抒情怀。诗不能解闷,复调乐曲,曲不能解闷,乃杂以诙笑。

在此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了他无私的援助,使他看见了一线希望的曙光,有了生活的勇气,重新站立起来,与命运抗争。他用“生命的体验”来面对人生,面对残酷的现实,走上一条艰苦、独特的道路,从而成为他人生中的一大转折,成为他学术思想的新开端。龙场在万山之中,“书卷不可捣”,于是默记《五经》要旨,但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忖度程朱理学。这一改变,使他摆脱了世间凡俗,跳出了“以经解经”、“为经作注”的窠臼,发挥了独立思考,探索到人生解脱之路。这一转折,就是哲学史上津津乐道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脱衣审案的始末是怎样的?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早年因反对朝廷宦官,一度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在此任上,他捕获了当地一个罪大恶极的强盗头目。这个强盗头目平时明火执仗,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在受审时,他很爽快地对王阳明说:“我犯的是死罪,要杀要剐,任你处置,只请你不要和我谈道德良知。像我这种人是从来不谈这个的,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

王阳明当即说:“好的,今天我不和你谈道德良知。不过天气这么热,我看在审案前我们还是把外衣脱了吧。”强盗头目原先是被捆绑着的,脱外衣意味着松绑。于是,他赶紧说:“好好!,脱外衣。”

脱去外衣后,王阳明又说:“还是热,再把内衣也脱了吧!”强盗头目当然不怕赤膊,于是就脱了内衣。

这时,王阳明再说:“还是热得不行,我们再把外裤也脱了吧。”强盗头目也说好……庭上庭下两人身上只剩下一件内裤。

此时王阳明更进一步,说道:“干脆我们把裤头也脱了吧,全身赤裸更自在……”

同类推荐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符号王国中的艺术哲学

    20世纪以来,在西方分析哲学、语言学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下,“符号”的概念变得越来越重要,对符号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符号学便得到了迅速发展,一跃而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M·C·比尔兹利指出:“从广义上说,符号学无疑是当代哲学以及其它许多思想领域的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热门推荐
  • 老公,别放肆

    老公,别放肆

    怀孕,订婚。夏晚安跟温子耀是青梅竹马,人人眼中完美的豪门情侣。可是坊间传言,温家公子对夏家千金不屑一顾,在外另有新欢。怀孕九月,夏晚安被温子耀的心尖人开车撞进医院,孩子早产,夭折。从此,夏晚安跟温子耀一刀两断!后来坊间又传言,夏晚安早在外有一私生子,有一豢养的小白脸。温子耀听闻,轻笑,看着眼前女人:“你还要把我儿子藏多久?”“你儿子死了。”女人眼皮都不抬。“嗯?死了就再生一个吧。怀上了就跟我回家,没怀上,我们继续努力。”“温子耀,你可以再不要脸点吗!”“可以,床上。”“……”
  • tfboys说好的十年

    tfboys说好的十年

    若要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选择与你们相遇,因为有你们的地方才有阳光。---田文萱我知道陪伴是最长久的告白,我愿意用一切,换你的幸福。---易烊千玺你是我一生忘不掉的人,累了痛了我相信我可以给你依靠的肩膀。---王俊凯也许在你心里我永远都是那个傻傻呆呆的少年,但是我真的好想问,你的心可以容得下我么?---王源
  • 仙侠王朝

    仙侠王朝

    年幼丧父,天赋不显,大楚柱国之孙楚辰沦为一国笑谈。但既然已经踏上了修仙之路,楚辰就要修得至尊仙,在这个宗门林立、天才如云、王朝争霸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建立自己的仙侠王朝。书友群号:473069240热烈欢迎大家加入!
  • 有你无悔:废材少主太傲娇

    有你无悔:废材少主太傲娇

    世人皆道灵界灵尊宠妹无度,却不想魂魄不全竟是个傻子。一朝跳崖竟穿越?!前世竟与上古主神有着某种关系?!寻姐之路遥遥无期,回首再望时,一笑而过。爱也好恨也好,挥一挥手便不复存在。逍遥王住逍遥府,逍遥府内逍遥人。
  • 一天一点爱恋:宝贝,再婚吧

    一天一点爱恋:宝贝,再婚吧

    “和我结婚,你就不用嫁给那瘸子,还能狠狠报复算计你的人!”总裁大人如是说,尊贵冷酷地仿佛暗夜帝王。明知这男人是危险的,走投无路的尹施施,还是和他做了一对契约夫妻。说好的,这婚姻是张纸。我不走心,你也不许走肾。他却“误”睡了她,宠她上天,不仅要她的身,还攻陷了她的心。他说他习惯主宰一切,她只需乖乖听话。她就乖到契约结束也没有说出自己怀了身孕。四年后,她独自带着女儿生活,某天小女孩儿把一个高大俊美的男人带到她面前。“妈咪~我要这个帅叔叔做你男盆友!!”看到来人,娇美的女子一把将漂亮的小女孩儿纳入怀。“不合适!”男人噙起一抹邪魅的笑意:“老婆,如果你忘了我们之前是多么合适,我不介意帮你恢复记忆。”
  • 九阳圣尊

    九阳圣尊

    修炼一途,乃夺天地之气运,改自身之命数。以自身为鼎,容纳天地间的玄气。以玄气洗身、化血、炼骨,从而使生机不旧,命法不衰。初成者,健骨强身,伏虎碎石;有成者,焕颜延寿,万夫难敌;大成者,勘破生死,移山填海,遮天裂地。
  • 凤神临世

    凤神临世

    她,是现代杀手界的无冕之皇,是商界不败的神话.她,冷酷冷情却只为一人倾尽满腔柔情.然而,痴情总被无情伤.含恨重生,指天而誓:绝不再爱!凤灵大陆,四国鼎立,女主沉浮.她一步步走到别人难以企及的地位,伴随着一个男子的出现,渐渐打破了她心中的坚冰.凤神的远古传说,四国的战乱纷争,未知的黑暗势力,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还是前世今生因果循环?郑重承诺:绝不弃文!----------------------------
  • 呆萌少年奇遇记

    呆萌少年奇遇记

    当你三番两次看见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鬼魂”在面前出现,你会不会怀疑自己得了精神分裂?当你亲身踏足另一个参天大树即是巨型建筑的平行世界,是不是会惊叹不已?当你拥有一个女鬼可以供你差遣,你又会让她为你做些什么?当你误入一个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使用武法的世界,你会不会想要成为其中的一员?……
  • 狐敖天下

    狐敖天下

    这里,只有一位神。他把世界划分为两界——魔和人界。可几百年后,一场人魔大战将二界破成了三界,分别是人,魔,仙界。神愤怒了,于是他设了结界,把三界都隔离开了。魔界想报仇,于是在之后的几千年中他们不断的攻打结界,望结界能裂开一个口子。仙界拿它们没办法,他们无法去魔界,也无法修补结界。因为他们不是神,只是仙。只有神才可以修补结界。然而在这几千年中,有位战仙和一个狐妖相爱了,并生下了一个半妖半仙的孩子。神在那孩子出生时,给了她一滴自己的血。正是这一滴血,封印了她那半妖的一半,让她成了真正的仙;正是这一滴血,给了她力量,让她有了神脉;正是这一滴血,让她变得逆天。慕白依,一位狐仙,惊艳天下,也将狐敖天下。
  • 龙的复仇

    龙的复仇

    他半生屠龙,却因缘巧合化为龙;他自认痴情,却邂逅了四个最可爱的女孩;前世,他屠龙救世,堪称伟大,却惨遭情人背叛;今生,他向往自由平淡,决定自私地活一回,性格冲淡的他,将会遇到些什么呢......PS:此书携带了各种含蓄的YY粮草,青梅竹马,继妹,少妇,女强人......咳咳,含蓄含蓄,本书是一本含蓄的YY书。PS:此书结局美满,不坑不郁闷,满满的都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