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6300000004

第4章 境遇应对秘诀(3)

李渊兵力日增,集结于太原,其反隋之迹日彰,于是王威、高君雅便暗中策划晋祠祈雨大会,想把李渊诱骗至此,加以杀害。然而被晋阳乡长刘龙“窃知雅等密意”并立即报告给李渊父子。刘龙本与高君雅相善,后因裴寂的关系而与李渊相识。

李渊不因其出身微细,相侍以礼,刘龙颇多感动,将“威、君雅欲因晋祠祈雨,为不利”的事告诉了李渊。

这年五月,癸亥夜,李渊派遣世民伏兵于晋阳宫城之外,次日清晨,李渊与王威、高君雅共坐视事,叫刘文静引开阳府司马刘政会人于庭中,称有密状。李渊故意让王威先看密状,刘政会却不给,并说:“所告乃副留守事,唯唐公得视之。”

李渊接状一看,原是控告“威、君雅潜引突厥人寇”一事,高君雅则大声申辩。这时世民已布兵塞衢略,文静乘机与刘弘基、长孙顺德将王、高逮捕入狱。又恰逢突厥数万骑兵寇掠晋阳,大家都以为确实是王、高引突厥人边的,李渊于是斩了王威、高君雅。这就是著名的“晋阳宫变”,这也标志着李渊、世民父子于晋阳正式起兵。李建成和元吉赴太原,留其弟智云于河东。河东隋吏将智云逮捕送长安,杀之。建成、元吉于途中遇到柴绍,六月,一起奔赴太原参加起兵。

李渊起兵之后,仍处境艰危。因为北面有强悍的突厥,在刘武周的勾结之下,随时进会来进攻。太原起兵后的第三天,突厥骑兵数万,兵临太原城下,闯入罗郭北门,并取东门而出。李渊部将王康达率军千余出战,皆死。结果太原城中,人心惶惶。当时刘文静劝李渊与突厥相结。李渊觉得义师与突厥相比,将少兵寡,战则必败,为了集中兵力攻克河西,西人关中,决定接受文静的建议,并派遣文静与突厥谈判,李渊还亲自写信给突厥始毕可汉,“我今大举义兵,欲宁天下,远迎主上,还共突厥和亲。”并说:“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始毕可汗得信大喜,连忙表示愿支持李渊起兵反隋,并立即派遣大将康鞘利率领骑兵二千及马千匹,随刘文静到太原。这样李渊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李渊、李世民父子在行迹外露的危急时刻,果断地在晋阳拉起反隋大旗,确定英明之举。而他们在太原起兵以后,为了能更广泛地得到隋朝军政官吏的支持,减少起兵的阻力,仍然打着尊隋的旗号,这无疑又是一英明过人之举。当时裴寂与建成、世民等向李渊建议,“请尊炀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帝,以安隋室”。这一点为李渊所接受,并获得了极好的政治效果。

明经8机不可失,乘胜追寇

“功者,难成易败;机者,难得易失。乘其势逐之,此破竹之义也。如更迟留,贼必生计,此失机之道。”

——李世民

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成功者的秘诀在于能牢牢地把握每一次机会,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胜利果实。李渊、李世民父子就是成功者,他们正是紧紧地抓住了晋阳起兵后的有利时机,乘胜追寇,直捣长安,从而奠定了雄踞关中的根基。

晋阳起兵后,为师出有名,乃传檄诸郡,称作“义兵”。

“义兵日有千余集焉,二旬之间,众得数万”。但也遭到了某些隋朝地方势力的抗拒。如“太原辽山(今山西省左权县)令高斌廉拒不从命”,并派遣使者间道赶往江都,向炀帝奏报李氏父子举兵之事。炀帝本就憎恨李渊据有太原,听到奏报后,非常害怕,乃下令“东都西京,严为防御”,以防李渊势力的进一步扩大。又如西河郡(在今汾阳)亦不从渊命。当时晋阳发难后,下步的行动决策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要乘虚人关,直取长安,以便控制关中、陇右以争天下。面对隋地方势力的拒命,李渊的政治头脑非常清醒。他分析当时的形势说:“辽山守株,未足为虑,西河绕山之路,当吾行道,不得留之。”李渊要挥师南进,必经西河郡,为了扫清道路,必须首先攻下该地。这也是起兵之后的第一个战役,其成败影响甚远。于是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六月,“乃命大郎、二郎率众取之”。行前,李渊对建成、世民说:“尔等年少,未之更事,先以此郡,观尔所为。人具尔瞻,咸宜勉力。”建成、世民表示,如不能取西河,愿受军法处置。当时,因义兵初举,军队未经训练,世民等恐兵士不能卖力攻取,故以军法为言。“三军闻者,人皆自肃。”这次出兵,李渊“并命太原令温大有与之偕行”。并对大有说:“士马尚少,要资经略、以卿参谋军事,其善建功名也!事之成败,当以此行卜之。若克西河,帝业成矣。”这次出师西河,建成、世民能同义兵“等其甘苦,齐其休息,风尘警急,身即前行,民间近道果菜已上,非买不食。义士有窃取者,即遣求主为之还价,亦不佶所窃之人”。“将士见而感慨,人百其勇。”至西河城下,“城外欲入城,人无问男女大小,并皆放人城内。既见义军宽容至此,咸思奔赴,唯有郡丞高德儒执迷不反”。以兵临之,“执德儒以送军门”。世民怒斥其罪,并称:“吾兴义兵,正为诛佞人耳厂遂斩之,自外不戮一人,秋毫不犯。往返九日,就取得西河首捷。李渊高兴地说:“以此用兵,天下横行也。”这就更加坚定了李渊进兵关中的决心。师回之日,“即定入关之策”。李渊还开仓以赈贫民,应募入伍者日多。于是设大将军府,李渊为大将军。

渊命分为三军,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指挥左三军;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指挥右三军。命裴寂、刘文静为大将军府长史和司马,唐俭与温大雅为记室。大雅仍与其弟大有共掌军机。武士芰为铠曹,刘政会、崔善为、张道源为户曹、姜鲂为习功参军,殷开山为府掾,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王长谐、姜宝谊、阳屯为左右统军。自余文武随才授任。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这样,李渊从五月甲子起兵,至六月癸巳日建立起政治、军事机构,只用了48天的时间。从此,公开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夺取隋氏天下的军事行动,便开始了。

不过,西河首捷,仅仅是进军关中的第一步。李氏父子要想实现夺取关中的军事目的,还必须攻克许多难关。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务必拿下霍邑。因为霍邑是由太原沿汾河通往关中的第一道坚固防线,攻克霍邑,就打开了通往关中的门户。其战略意义,李氏父子心中当然明白。

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壬子,李渊以四子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宫,后方之事悉以委之,李渊亲率大军进兵关中。癸丑,将士们拥李渊立于军门,集甲士3万,仗白旗而誓众。誓词深刻地揭露了隋炀帝的罪行,指斥炀帝是“安忍忌刻”,“饰非好佞,拒谏信谗”的暴君;揭露他“巡幸无度,穷兵极武”,以致于造成了众叛亲离的局面;炀帝“辽水屡征”,“伊谷转输”,于是,“毙老幼于百万”;他“征税尽于重敛,民力殚于劳止,十分天下,九为盗贼”。因而指出隋朝的必然命运是“赫赫宗隋,灭亡有国”。誓词中还指出,李渊之所以兴兵是为了“废昏立明”。并移檄郡县,谕以尊立代王杨侑之意。这篇檄文实际是讨伐隋炀帝,这就标明以李渊父子为首的政治集团的反隋是坚决的,从此以后,他们再无退路,只能义无返顾地走到底。同时,李渊父子公开了自己的反隋目标,极大地鼓舞了反隋力量,有利于将之尽可能地团结在自己周围,使李氏集团的政治军事力量迅速扩大、发展。

七月任寅,又派遣通议大夫张伦等率师经略离石(今山西省离石)、龙泉(今山西省陧县)、文城(今山西省吉县)三郡,以加强主力军右翼的力量。丙辰,李渊率主力至西河,慰劳吏民,赈赡穷困,“擢任贤能,平章狱讼”。民年70以上皆除散官,其余豪俊,随才授任。遂即挥师南下,经雀鼠谷。壬戌,秋雨霖霖,大军顿营于贾胡堡,(今山西汾西北),离霍邑50里。霍邑“西北抗汾水,东拒霍太山,守险之冲,是为襟带”。隋代王杨侑时为西京留守,知李渊已起兵,派遣骁将兽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2万拒守于霍邑,又派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将辽东兵及骁果等数万人据河东,与老生相影响。

并且临汾以东诸郡的军民受老生、屈突通等征发。当时秋霖不止,道路泥泞,粮运不继。李渊命府佐沈叔安、崔善为等还太原,更运一月粮。是时又有流言:突厥欲与刘武周南入,乘掩袭太原。李渊召集诸将佐商量对策。裴寂等认为:宋老生、屈突通联兵据险,未易猝下,“太原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在焉,不如还救根本,更图后举”。李世民则反对此议,他说:

“今禾菽被野,何忧乏粮,老生轻躁一战可擒。李密顾恋仓粟,未遑远略。武周与突厥外虽相附,内实相猜。”在这种情况下,“当须先人咸阳,号令天下。今遇小敌,遽已班师,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太原一城之地为贼耳,何以自全”!李建成亦以为然。但李渊不听,促令班师。世民将复人谏,而李渊日暮已寝,世民不得人,于是号哭于外,声闻帐中。李渊召问其故,世民说:“今兵以义动,进战则克,退还则散;兵散于前,敌乘于后,死亡五日,何得不悲!”这是李渊与世民在用兵策略上发生的第一次分歧。

在大兵逼近霍邑的时候,忽有流言传来,且遇秋雨连绵,大军受阻不前,在这种情况下,攻取霍邑退守太原,是应该慎重考虑而又必须当机立断的事。李渊慑于突厥,害怕动摇根本,盲目听从了裴寂的建议,这实际是用兵策略上的失误。

而李世民对各方的力量作以对比分析,所作出的判断比较合乎客观实际。首先,李世民对突厥和刘武周的关系,既认识到他们有相互勾结、相互利用的一面,更认识到他们相互矛盾、相互制约的一面,实际上他们对太原还不会构成威胁。

其次,又分析到如果李渊一旦撤军回师,霍邑之敌乘势追击,确实可以造成李渊军队腹背受敌的危险,“敌乘于后,死亡无日”,这也并非是戏言。第三,还师太原,又与李渊决心进兵长安、号令天下的决策相矛盾,若仅为守太原一城之地而退兵,诚如世民所说,只能落到“为贼”的地步了。由上述可知,李世民初踏征程,确已显露了他果断有为的作风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不过李渊能够及时听取正确意见而修正错误,也是英主。李渊又令建成与世民连夜追回了已经后撤的队伍,时八月初一,天晴。初二日李渊命诸军曝晒行装,整顿铠杖。初三日,沿傍山小道而向霍邑,前进七十余里,初行时,雾大,不久雾散,秋景澄明。当时李渊顾虑老生“怯而不战,闭门城守”。以致旷日持久,贻误战机。李建成、李世民则提出了引诱宋老生出城的建议。于是李渊亲率数轻骑,先到霍邑城东五六里的地方严阵以待。同时,又派遣李建成、李世民各率数十骑临其城视察地形,并且举鞭指挥,似若安营攻城的样子。老生在城上看到军逼城,乃从南门、东门两道引兵3万而出。背城而阵。李渊又以佯败,引宋老生离城里许而阵。这时李世民与军头段志玄自南原引兵驰下,堵死了宋老生的退路。宋先生遭到腹背夹击。这次大战是“鼓未及动,锋刃已交,响若山崩,城楼皆振”。同时,李渊于军中传言:宋老生已被斩首,以此鼓舞士气,动摇对方军心。宋老生战败,欲逃人城中,而城门已为建成、世民屯守。城上人下绳引之,老生攀绳欲上,结果被斩。这次战斗“数里之间,血流蔽地,僵尸相枕”,于是霍邑遂平。霍邑是由太原沿汾河通往关中的第一道坚固的防线,霍邑被克,便打开了通往关中的第一道大门。

在这次战斗中,凡有战功者,李渊都加以奖赏。但“惟有徒隶一色,勋司疑请”。于是李渊下令说:“义失取人,山藏海纳,逮乎徒隶,亦无弃者。……岂有矢石之间,不辨贵贱,庸勋之次,便有等差,以此论功,将何以劝?黥而为王,亦何妨也!赏宜从重,吾其与之。诸部曲及徒隶征战有功勋者,并从本色勋授。李渊采取这种不论出身贵贱、等级地位高低,以功行赏的措施,对于其壮大自己的势力,提高队伍战斗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李渊还慰劳霍邑吏民。凡是关中的军士欲回关中,并授五品散官遣归。这样一来,既可以顺其归志,又可以动关中土民之心。“自是以后,未归附者,无问乡村堡坞,贤愚贵贱,咸遗书招慰,无有不至”。李渊的政策,起到收取民心的作用,确实“胜于用兵。”

攻克霍邑后,李渊、世民父子又挥军南下,“席累胜之威,鼓行而西,长安之人望风震骇,取之苦振槁叶厂长安的略取,标志着隋王朝的覆灭和李氏家族坐镇天下的开始。

李氏父子以破竹之势取西河,拔霍邑,占长安,初步完成了其控制关中以争天下的战略构想,其关键在于把握住了有利战机,以得胜之师乘胜追寇,连取几大战略要地,从而形成了以一隅牵制全国之势。

明经9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尝自帅轻骑南下,身先士卒,三军感恩皆饱而思者。”

——李世民

“李家军”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大小阵仗打过无数次,而每次李世民统兵出征都能做到与三军将士同甘共苦,并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杀在前,这极大地鼓舞了三军士气,使得“李家军”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武德初年,唐军对刘武周一战,就是典型的一例。

唐在灭掉西秦以后,便一面计取凉州,消灭李轨势力,一面积极准备东取洛阳。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以秦王世民为太尉,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蒲州、河北诸府兵马并受节度。武德二年(619年)正月,又令世民镇朝邑长春宫,以图东进。然而,突厥与梁师都、刘武周等突然联兵人寇,于是唐便转而开始北征之战。

刘武周是河间景城(今河北省交河县东北)人,其父时迁居于马邑(今山西省朔县)。他参加过进攻高丽的战争,因军功授建节校尉。回到马邑后为鹰扬府校尉。义宁元年(617年)二月,杀马邑太守王仁恭,自称太守,并得兵万余人,于是起兵叛隋,并“遣使附于突厥”。三月,突厥立武周为定扬可汗,刘武周便自称皇帝。至武二年三月,在突厥的支持下,南侵并州。四月,大将宋金刚率兵2万侵并州,驻军于黄蛇岭,“又引突厥之众,兵锋甚盛”,袭破榆次县。齐王元吉抵挡不住,太原处于危机当中。五月,攻陷石州(今山西省离石县),继而又攻陷平遥(今山西省平遥县),对太原形成了战略包围。

六月初,武周又遣其将宋金刚率兵3万攻太原。刘武周则亲率大军攻陷介州(今山西省介休县)。唐高祖李渊派左武卫大将军姜宝谊与李仲文救太原,仲文率兵至鼠谷,中伏大败。二将被擒。李渊“以刘武周入寇为忧”,遂以后右仆射裴寂为晋州道引军总管,讨伐刘武周。九月,裴寂至介休,宋金刚据城相拒,裴寂驻军于度索原,金刚断绝水源,士卒渴乏,寂移营就水,金刚纵兵袭击,唐军溃败。裴寂一日一夜逃到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县)。这次战役后,晋州以北城镇全部陷落,唯有西河独存。裴寂上表谢罪,李渊又使其镇守蒲州。

刘武周进逼并州,齐王元吉夜间带着妻妾,弃太原奔还长安。太原陷落。李渊十分恼怒地说:“晋阳强兵数万,食支十年,兴王之基,一时弃之。”并因此要杀掉两位辅佐元吉的大臣。

十月,宋金刚攻陷浍州,军势甚锐,裴寂性怯无将帅之略,因驱赶虞、泰二州居民人城,并焚烧百姓的积聚,“民惊忧愁怨,皆思为盗”。结果激起了农民的反抗,以响应刘武周。

当时,原隋将壬行本据蒲坂,也与刘武周相应。于是关中大震。

在这种险恶形势之下,李渊作出了极其错误的决定,他主张:“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仅守关西而已。”

同类推荐
  • 治蜀要览

    治蜀要览

    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回答历史与现实提出来的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不断探求新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历史。”从历史提供的经验中汲取于现实有用的智慧和知识,这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史学和中心母题。
  • 搅动

    搅动

    人家是穿越到一个空间就不走了,可程乂成了时空的旅行者。他亲手废了多尔衮,杀了忽必烈;向戚继光学兵法,赵匡胤学搏击;见过杨贵妃,认识貂蝉;骑马参加过征高句丽,坐船随军执行过杀胡令。累了,累了,干脆跟着位面小王子干得了。可是程乂没想到自己心目中的老板,位面小王子给自己洗过脚,这梁子可结的有点大。
  • 一世奸雄

    一世奸雄

    天下六国争雄,东有世仇大梁雄踞中原,北有夷狄为祸一方,楚国民富兵强,大秦铁骑更是威风凛凛。弱小的漠国偏居一隅,穷困潦倒,如何在这乱世争得一席之地?大争之世,就当横扫六合威震八荒,做一世奸雄。
  • 黑色天使的号角

    黑色天使的号角

    战争如此残酷,撕裂的,不仅仅是你的心,更是你的身——永恒的不是爱情,而是坟墓。云走的时候,雨淅沥沥的下着,你走的时候……亲爱的,你在天堂的时候,听得到我的声音吗?我依然爱着你,用另一种方式……(本故事纯属虚构。)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热门推荐
  • 盛宠,总裁的小情人

    盛宠,总裁的小情人

    父亲嗜赌成性,欠下百万巨款,狠心将她抵债。无奈之下的柳菲菲做了他的情人。说好三个月的期限一到,从此便再无瓜葛。岂知情不知所起,她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个霸道的男人。?然而身份的悬殊,地位的差别,以及两人生活习惯的格格不入,柳菲菲只得将这份感情埋藏心底!却在这时,邪魅的男人拥她入怀,“菲菲,不如我养你!”“养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一辈子?”她要的,从来不是这种毫无尊严的不平等关系!可是男人却一脸霸道,“你已经是我的人,这辈子休想逃!”
  •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本书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当前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趋势,全面客观评价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针、 战略、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和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经济规划工作者、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中国古代名妓传

    中国古代名妓传

    在封建伦理道德中,对妇女的要求甚为苛刻。三从四德就是紧箍咒。《仪礼·丧服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就是三从,即妇女从生到死,一生都要依从男性,她们没有个人的意志和自由,她们只是男性泄欲和生儿育女的工具。所谓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周礼·天官·九嫔》注云:“妇德谓贞顺,妇言谓辞令,妇容谓婉娩,妇功谓丝臬。”说明白点,就是妇人对男性,第一要忠贞,第二说话谦恭,第三仪态装束要端庄温柔,第四做好针线茶饭的服务。一句话,妇人的视听言动都要围绕着男性。
  • 三神合一

    三神合一

    菜有三神:色、香、味。三神指数破十,诞生第四神——灵神。灵神控制三神,掌控锅中一切。色神以颜色攻击为主,障眼法是色神最拿手的辅助神通。香神施展出来的气味,就跟融化开来的刀剑一样,敌人闻到了,吸进体内,气味就会变成刀子一样批割敌人的肉身。味神的攻击刚更为惊人,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无形无迹;一旦攻击到目标身上,味道直接是从敌人的身子内部发生,一发生就是暴发似的,挡也挡不住,直接暴命当场。三神合一,是为合体攻击,无人能挡其锋!本书等级设定:人、魂、妖、魔、神、仙……【备注】这是一本很认真的搞笑文。
  • 忆晨

    忆晨

    左忆:他,是我青春记忆当中不可缺少又是我全部青春的角色,他也是让我梦醒人世的角色。------左忆是个超级外向滴孩子,原名左亿其实他爸爸给他取这个名字是坐住亿万说白了他爸就是梦想让他当个富豪。。在他15岁那年改了名字也改变了他的人生。因他谈恋爱被父母转学到了另一个学校后来遇见了让他天翻地覆的一个人-叶晨。
  • 山村名医

    山村名医

    为了保护姚玉莲不被欺负,刘大柱挺身而出。他学医术,练武功,救死扶伤,带领村民勤劳致富,从一个落魄的毛头小子变成远近闻名的大人物。村里的小媳妇大姑娘不淡定了,连城里的年轻女老板,还有女明星女老外都争先恐后的要跟他交朋友。“大柱,快到我的碗里来……”“不去,俺要回去给媳妇讲故事……”
  •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走近英雄、接近名人,令人感慨颇多:他们天赋的秉性令人称羡不已;他们顽强的意志令人啧啧称奇。打开这本《中外名人故事》,就像走进了先贤们的心灵世界;阅读名人的故事,就像与先贤对话。它能使我们洞察人生,丰富阅历,从名人的人生道路中获得珍贵的人生启示,从而激励我们学习和继承名人优秀的品质。本书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名人的人生、讲述名人在一生中经历的风风雨雨,重点剖析名人的成败之道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 旧人有约,霍先生原来是你

    旧人有约,霍先生原来是你

    我奉命去证实他的喜好,初次见面,他说:“开个价,晚上来我房里。”我挑衅道:“你也可以来我房里。”后来,他好像真的爱上了我?然而,等着他知道了我的身份,却得到了他惨无人道的报复。他咬破我的手指逼我发誓道:“此生此世,终生终世,不欺骗,不背叛,若违此誓,我会把你在意的一切统统都毁掉……。”我倾覆所有的一切,让自己成为最璀璨的明星。只为让那个丢失很久的人看到我,却从未想过他就在我的身边。
  • 天马王子传

    天马王子传

    我是个喜欢创作武侠的作者,同时呢,也是“全民飞机大战”游戏的爱好者,在《壹剑刺向太阳》这部作品中,就曾融入了路西法、风暴烈鹰等角色,当然,他们都是以武林高手的身份出现的。接下来,我还想再码一本小说,在这本小说里呢,将要融入更多此游戏里的角色,实在,这个游戏相当的好玩~这本小说,就是《天马王子传》,在用武侠方式进行表达的同时,更多的就是用玄幻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可能更新会慢一些,请朋友们多提些建议,本人QQ921118,可以用邮件或评论多交流。
  • 且战上古之修真

    且战上古之修真

    这不仅仅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最强,只有更强。他是贺兰家嫡出少爷,却过的连下人都不如,原因很简单,他是天生的废材,纵使才情惊世,却依旧摆脱不了被人欺辱耻笑。十三载被欺凌,终于,娘亲的死点燃了他的恨和狠。废材么?这一次,他偏要逆了这天,翻了这地,站在这最巅峰。七年后,传言,公子贺兰,绝世无双,玉扇轻摇,谈笑倾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