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6300000031

第31章 修身处世大法(4)

在这里,他将君主与臣下看作是一个有着共同利害关系的统治集团,认为天下兴亡,君主与臣下都有责任。为了这个统治集团的共同利益,君主要求谏、纳谏,臣下也要敢于直谏。他承认作为帝王,“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而且举例说自己“少好弓矢”,得到十数良弓后问弓匠,却说均非好弓,原因是“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他本人“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而且身体力行农事,如儒学士人所要求的“知稼穑之艰难”。贞观三年,李世民“亲祭先农,躬御耒耜,藉于千亩之甸。……此礼久废,而十始行之,观者莫不骇跃。”他之所以坚持“藉干亩’’仪式,是认人为“朕不躬亲”将会使国人懒惰,以至“禾谷不登”。他说:

他自己在园苑里种了几亩庄稼,耕锄颇感疲乏,“以此思之,劳可知矣,农夫实甚辛苦。,’他自己种过庄稼,于是知道农时的宝贵,贞观五年,皇太子要行冠礼,阴阳家定二月为吉日,李世民怕春耕时期用民力而误农时,下令说:“今东作方兴,恐妨农事,今改用十月。”李世民将儒学士人“忧民之忧”,“乐民之乐”具体化了,他说:

朕为兆民之主,皆欲使之富贵,……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矣。

李世民的“仁政”言论是他的“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将儒学对帝王的要求在实践中体现出来,于是得到儒学士人的推崇。

李世民的“君道”之三是他的“尚贤”作风,实际是对儒学士人的尊重。他信任魏征,是因为“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他让王硅做“魏王师”,即当二儿子李泰的老师,由此而悟到:“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于是得出了正确的意见胜于权势地位的原则。李世民的臣下发现:“诸臣之敢谏,实由于帝之能受谏也。”李世民承认了“道尊于势”的原则,于是将儒学士人的理想部分地变成了现实,使得求谏、纳谏成为李世民“君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世民的“君道”之四便是施仁政,依照儒学士人的解释,仁政必须体现出“爱人”的特点,至少包括“省刑杀”和“轻徭薄赋”两个内容。李世民在贞观元年便对侍臣说:“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为了防止滥杀无辜,他主张慎用死刑。

李世民当然不会放弃镇压人民的权力,但慎用死刑与主张宽仁,相较隋代的严刑苛法,多少对人民有利,较为符合儒学的仁政之说。至于“轻徭薄赋”,虽然是隋末农民战争中农民自己争得的一点权力,但李世民却也不止一次强调并身体力行。他鉴于隋亡教训,多次说:“不敢轻用人力,惟令百姓安静。”唐太宗对儒学的推崇还体现在他的“教子”问题上。

他曾经对房玄龄说:“古来帝子,生于深宫,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皆得安全。

王硅我久驱使,甚知刚直,志存忠孝,选为子师。卿宜语泰:

每对王如见我面,宜加尊敬,不得懈怠。”在这里他要求儿子对老师要如同对父亲一样尊敬,显然迎合了儒学士人做帝王师的理想。李世民还宣称有为君主也必须有老师教诲,他愿以儒学士人为师,在儒学士人的指导下去“保民而王”,这显然是一种对儒学士人地位的肯定,从而以儒学士人去为他影响并争取天下人之心。这是极为高明的政治手段,也是他的“君道”能够得到历史上的儒学士人所承认的原因。

唐太宗的所谓“君道”,即“仁道”,他祟儒而好仁,行儒而推仁,“仁”的思想和行为贯穿了他治世的始终。他曾说:

“朕以武拨乱,以仁胜残,其材略高汉祖,而规模不及也。”如果单以好仁而言,唐太宗明显是自谦之辞。

(下)

明经70人贵有自知之明

“观今古帝王有传位十代者,有一代两代者,亦有身得身失者。朕所以常怀忧惧。”

——李世民

知人难,自知更难。当皇帝的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其难度更在常人之上。唐太宗惟恐自己志得意满而不能自知,因而“常怀忧惧”之余,便更加勉励臣子直谏自己的过失。

贞观十一年三月的庚予日,皇上欢宴于洛阳宫的西苑,泛舟于积翠池之上,真是春风得意,如入画中。他对左右的侍臣们说:“隋炀帝建造了这座宫苑,结果结怨于人民。而今天又悉数归朕所有,这正是由于宇文述、虞世其、裴蕴这帮人内为谄谀,外蔽聪明所造成的啊!吾辈能不引以为戒吗?”说得很有道理,也十分冠冕堂皇。他说的吾辈似乎也可包括皇上自己在内,为他一己的春风得意泛舟池上,而让左右引以为戒,这本身不就十分矛盾吗?

所以,到了夏四月己卯日,魏征经过一再酝酿,上了道疏奏说:“人主善始者多,克终者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盖以殷忧则竭诚以尽下,安逸则骄恣而轻物。尽下则胡、越同心,轻物则六亲离德,虽震之以威怒,亦皆貌从而心不服故也。人主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恩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兼是十思,而选贤任能,因可以无为而治,又何必劳神苦体,以代百司之任哉!”

这就是著名的“十思”。魏征凭着他多年苦谏的经验,提出了这十思,要皇上随时随地有所思省,都是十分有道理的。

如真能做到,那么也就根本用不着魏征这样的苦谏了。可惜的是皇帝往往不可能有这样的自知之明,就像太宗皇帝这样有自知之明的君主,也都不能持之以恒。所以这篇疏奏开首的两句话十分重要,既可看做对太宗期望之言,认为他能善始善终,也可看做是句伏笔。但真是不幸而被言中,就是这位如此渴求群臣进谏的好皇帝,最后也还是听不进忠言了。惜哉!

到了五月壬申日,魏征又上了道疏奏,提得更为实际而尖锐,疏云:“陛下欲善之志不及于昔时,闻过必改少亏于曩日,谴罚积多,威怒微厉。乃知贵不期骄,富不期侈,非虚言也。且以隋之府库、仓廪、户口、甲兵之盛,考之今日,安得拟伦。然隋以富强,动之而危;我以寡弱,静之而安。安危之理,皎然在目。昔隋之未乱也,自谓必无乱;其未亡也,自谓必无亡。故赋役无究,征伐不息,以至祸将及身而尚未之寤也。夫鉴形莫如止水,鉴败莫如亡国。伏愿取鉴于隋,去奢从约,亲忠远佞,以当今之无事,行畴昔之恭俭,则尽善尽美,固无得而称焉。夫取之实难,守之甚易,陛下能得其所难,岂不能保其所易乎?”这篇疏奏单刀直人,指出皇上处处已不如往日那么尽善尽美了。又直截了当地拿隋亡之惨痛教训来惕厉皇上,可谓讲得仁至义尽,苦口婆心到了极点。而且指出,守成应该比创业容易,只要皇帝自己能把得稳舵。但说是这么说,一旦到了至尊的地位,而且天下也已海清河安,又有谁能克勤克俭一辈子,去当一位十足的苦行僧呢?当然唐太宗也绝不能例外。他好就好在有善始,还尽了一番努力,让这不善之终尽可能地延缓到来。这正与人生谁无死一样,善自珍摄,或许可延缓衰老与死亡的到来,但终究也不能免一死。

魏征上了这篇疏奏之后,皇上自然不得不三省其身,但追求享受乃人之本能,皇帝当然更不例外,所以终究不会永远三省其身下去。

到了秋七月,魏征又上了道疏奏云:“《文子》曰:‘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得,诚在令外。’自王道休明,十有余年,然而德化未洽者,由待下之情未尽诚信故也。今立政致治,必委之君子,事有得失,或访之小人。其待君子也敬而疏,遇小人也轻而狎。狎则言无不尽,疏则情不上通。夫中智之人,岂无小慧。然才非经国,虑不及远,虽竭力尽诚,犹未免有败。况内怀奸宄,其祸岂不深乎!夫虽君子不能无小过,苟不害于正道,斯可略矣。既谓之君子而复疑其不信,何异立直木而疑其影之曲乎!陛下诚能慎选君子,以礼信用之,何忧不治!不然,危亡之期,未可保也。”

这道疏奏,事实上类似最后通牒。魏征当然是位君子,而且是上下公认的大君子,要是皇上连他的话也不听了,确实是至为危险的。于是皇上亲书一道手诏赐给他,以示褒美,诏书云:“昔晋武帝平吴之后,志意骄怠,何曾(字颖孝,武帝时官进太尉)位极台司,不能直谏,乃私语子孙,自矜明智,此不忠之大者也。得公之谏,朕知过矣。当置之几案,以比弦韦。”别看皇上为此特下诏书褒奖,还说要置之几案,好用他来时时提醒自己要垂之久远,恐怕还不是那么容易吧!

就在这个月的已未日,太宗皇帝车驾从洛阳回长安。下了道诏书说:“洛阳宫遭大水的侵袭已残毁。要稍稍加以修缮之后,才能再供起居。从外地运往洛阳的众多建筑材料,都让给洛阳城中的那些遭水患毁坏了房屋的居民们去使用吧!在此谨令百官,要各上封事,极言朕之过失!”这一让出修缮宫苑的建筑材料给百姓用之事,诚属壮举。为此还引咎自责,让众官吏都来向皇上批评他的错误,更是难得之事。

壬寅日,又把明德宫与飞山宫之玄圃院因已遭大水冲毁而全部给废了。在皇上亲自下诏让百官各上封事来批评皇上过失的号召下,百官自然只得从命。而这次批评又是有针对性的,即在洛阳宫修缮享用之后,又被大水冲毁之后,所以百官几乎都千篇一律的官样文章,即批评皇上游猎太频繁。

太宗皇帝连读了好几天封事,心中不免烦躁,即对侍臣们说:“上封事的都说朕游猎得太多了。现在天下正太平无事,而武备是仍不可忘的,朕也没有忘。而只是时常与左右游猎于宫中之后苑,并无一事去烦扰百姓呀,难道这样做也伤害了百姓吗?”魏征听了又觉得十分不妥,便回答陛下说:

“昔日之先王们,都是惟恐听不到自己过失的。陛下既然表了态,让众大臣来封事,那么只能让他们肆意来陈述己见了。

要是他们说得可取,当然对国家有益;要是他们说得不足取,不也无损于国家吗?”经魏征这么一提醒,太宗觉得也对。所以对魏征说:“公言极是”,还对上封事的所有人都表示了感谢,并各有赏赍。

后来侍御史马周又上了道疏奏,已不是单纯地针对多所游猎了,而是全面地论述了古今兴亡之关键,乃至治与不治之对比,以及如何用人等等,真是篇极为精彩与切实之妙文。

文云:“三代及汉,历年多者八百,少者不减四百,良以恩结人心,人不能忘故也。自是以降,多者六十年,少者才二十余年,皆于恩于人,本根不固故也。陛下当隆禹、汤、文、武之业,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得但持当年而已!今之户口不及隋之什一,而给役者兄去弟还,道路相继。陛下虽加恩诏,使之裁损,然营缮不休,民安得息?!故有司徒行文书,曾无事实。昔汉之文、景、恭俭养民,武帝承其丰富之资,故能穷奢极欲,而不至于乱。向使高祖之后即传武帝,汉室安得久存乎?!又,京师及四方所造乘舆器用,及诸王、众妃、公主们之服饰等,议者皆不以为俭。夫昧旦丕显,后世犹怠。陛下少居民间,知民疾苦,尚复如此,况皇太子生长深宫,不更外事,万岁之后,固圣虑所当忧也。臣观自古以来,百姓愁怨,聚为盗贼,其国未有不亡者。人主虽欲追改,不能复全。故当修于可修之时,不可悔之于既失之后也。盖幽、厉尝笑桀、纣矣,炀帝亦笑周、齐矣,不可使后之笑今,如今之笑炀帝也。

贞观之初,天下饥欠,斗米直匹绢,而百姓不怨者,知陛下忧念不忘故也。今比年丰穰,匹绢得粟十余斛,而百姓怨咨者,知陛下不复念之,多营不急之务故也。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以蓄积多少,在于百姓苦乐。且以近事验之,隋贮洛口仓而李密因之,东都积布帛而世充资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夫蓄积固不可无,要当人有余力,然后收之,不可强敛以资寇敌也。夫俭以息人,陛下已于贞观之初亲所履行,在于今日为之,固不难也。陛下必欲为久长之谋,不必远求上古,但如贞观之初,则天下幸甚。陛下宠遇诸王,颇有过厚者,万代之后,不可不深思也。且魏武帝爱陈思王,及文帝即位,囚禁诸王,但无缧绁耳。然则武帝爱之,适所以苦之也。又百姓所以治安,唯有刺史、县令,苟选用得人,则陛下可以端拱无为。今朝廷唯重内官而轻州县之选,刺史多用武人,或京官不称职始补外任,边远之处,用人更轻。所以百姓未安,殆由于此。”

这道疏奏几乎无一字空虚,并且平实易明,谁读了也只能称赞它好。其实皇上要彻底做到这些确实也不难,的确不用向太远的去学,也不用吸取更远的教训,只要保持自己在贞观初年的做法,永志不忘炀帝的惨痛教训,就已经足够了。

而如果做不到,的的确确又十分危险啊!其中又涉及了慎选皇储以及吸取陈思王曹植的惨痛教训之事,这爱则害的道理是再明显不过的了。李世民幼年即生活在民间,尚且一旦一统天下。取得初步安定与富强之后就想多所享乐,而他的子孙们生长在深宫,从不知民间疾苦,更没有自己吃过苦,又怎能像太宗在贞观初年那样努力去做呢?太宗皇帝读此疏奏,一遍不足再读第二遍,反反复复读了不知多少遍。每读一遍,就要夸赞马周几次。

第二年二月,著作佐郎邓世隆上表,请求编辑皇上的文章为集。太宗却回答他说:“朕之辞令,有益于人民的,国史中都记载下来了,已足可为不朽。至于那些无益于人民的,把它们集在了一块儿,又有什么用?作为人主的人,只怕他们没有德政,光靠文章有什么用?’’说到底,就是不同意为他编文集。

这年三月的丙子日,唐太宗为喜添皇孙而设盛宴于东宫,把五品以上的京官都召了来,这对一位封建时代的帝君来说,自然是没有能比这更高兴的皇族传宗接代的大事了。

宴会上太宗喝酒甚多,但酒后难免要吐露真情。一开始太宗皇帝先感谢众大臣的功业,说道:“贞观之前,跟着朕来经营天下的,那主要是房玄龄的功劳啊!而从贞观以来,偏歪的以绳正之,谬误的以理纠之,那主要功劳应归魏征啊!”于是当场赏赐房、魏二大臣,每位佩刀一柄。

酒又过三巡,皇上又对魏征发问。这时皇上脸颊的红润已延展到了脖子根儿,志得意满的劲儿增添了好几分。他问道:“朕现在处理政事与往年相比,又怎样呢?”魏征在这种欢宴的场合也从不贪杯,更不会失态。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所以当即回答说:“威德方面的增加,那比贞观初年来是长进了很多很多,而人心的悦服方面,则不如当年了。”皇上听了不太以为然,于是接着又问:“远方都畏惧我大唐之威而仰慕我大唐之德,所以都不顾万里之遥前来臣服。要是说人心并不悦服,还不如以前,那么,他们又怎么会这样呢?”魏征回道:‘‘陛下过去因为尚未大治而时时担忧,所以无论是德还是义,每天都出现新面貌、新气象。今天则认为已经大治了,担忧之心已无,警惕性也已锐减,所以臣下认为不如当年了。太宗又问道:‘‘朕今天之所作为,还不是跟过去一样,有什么差异?魏征沉着地回道:‘‘陛下在贞观之初,天天惟恐臣下不进谏,常常还启发大家来发言,凡是说中肯綮的,无不听从之并实行之。而现如今则不然。虽然勉强也还能听从,但往往面有难色。这正是差异之所在。”太宗还是不服,问道:

同类推荐
  • 三国:最终幻想

    三国:最终幻想

    玄幻式三国,非纯历史……叶阳自小失去双亲,谜一般的能力让人琢磨不透,当一个热血青年穿越到三国的乱世之中,究竟是一统天下还是遵从天意,我不是一个无敌的人,我没有那些能力!我只想活出自己!活出风格!
  • “胡”说宋史

    “胡”说宋史

    这是一本有关宋朝人和事的书,这是一本不太正紧却又遵循基本史实的书,这又是一本每天只更新千字左右,无法让你大饱眼福,不为稻粱谋的书。
  • 重生之海上霸主

    重生之海上霸主

    小职员刘致远遭遇车祸,重生为明嘉靖年间一文弱书生。他本想着就此过上风花雪月的幸福生活,可天不遂人愿,万恶的倭寇入侵,毁灭了他美好生活的梦想。走投无路之下,他被迫下海。众小弟:我们是海盗,快乐的海盗,专打海盗的海盗。东洋倭寇:俺们也是走投无路,才过海打劫的。尊敬的刘老大,放俺们一条活路走吧。刘:他娘的,我最恨你们这帮狗日的。你们再敢出海,我就把你们轰下海去喂王八。嘉靖皇帝:朕是个不想干活的懒人,以后你跑船,朕当皇帝,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可好?刘:什么?你还想闭关锁国?再不开放海禁,信不信我打到北京,把你们老朱家赶回凤阳老家种地去。西方海盗:俺们欧罗巴穷啊,尊敬的刘老大,收俺们当小弟吧。以后您吃肉,给俺们一点汤喝就行。刘:你们这帮混蛋,没素质没人品,想当我的小弟?门儿都没有。你们从哪来就滚回哪去,以后绝不允许你们踏入大海半步。因为:大海是我的领土,我是海上霸主。
  • 法西斯运动

    法西斯运动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 雕梁画栋

    雕梁画栋

    两世为人,无所牵挂,何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烦世乱景总得有为者整饬一新。生于异界乱世,你是否还向现实低头?雕家国之梁画民族之栋,世界之牛耳执于你手中。
热门推荐
  • 神杀传说

    神杀传说

    在浩瀚宇宙的某个空间角落中,有着一个被称作可达拉斯的大陆。据记载这里是个由神所创造的世界,最早的造物主被世人称之为创始神——塞纳涅奥斯。创世之初为支持这个世界的平衡,诸神们特地在世界的中心种植了一棵特别的树苗以控制大陆中充斥着的盛盈魔法元素。这也就是日后的‘世界之树’。相传一千多年前的神魔大战时期神族为拯救人类免遭魔族的残害而传下一种元素操控技术,人类通过这种技术从而控制世界中的各类元素以抵御魔族的入侵,并最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后世称这种技术为‘魔法’。至于战败的魔族则被大陆百种和诸神驱赶至世界的角落;为世人所唾弃;但是关于神族和魔族的起源却无人知晓……
  • 总裁,妈咪要下蛋

    总裁,妈咪要下蛋

    “帅哥!跟咱生个娃吧!”唐宓儿是谁?她想做的事,没人能挡得住!可偏偏生了一个机灵鬼!帮着老爸哄老妈。“妈咪,爹地和那个阿姨在床上打架哦。”啥米,踹门而入!原来上当了!
  • 试婚前妻你别跑

    试婚前妻你别跑

    阴差阳错的一夜情,让迷糊鬼凌桃夭怀上了单氏公司总裁单修哲的孩子。一纸契约,凌桃夭变成了总裁夫人,当单修哲的情人出现,凌桃夭流产,她只能带着一身伤痛悄然离开。六年之后,凌桃夭带着一个五岁的孩子强势回归。“单修哲,我再也不是你手中的玩偶,这一次,我要你身败名裂。”“凌桃夭,我痛恨着伤害你的自己,这一次,只有这一次,原谅我好不好?”凌桃夭好友唐暖薇和单修哲兄弟宫屿不是冤家不聚头。纪苏晗和保镖季唯安之间惊天动地的虐恋情深到底走向何方?时光系列,苏半夏和单郁助,洛卡卡和纪初浩……
  • 凤御苍穹:天才五公主

    凤御苍穹:天才五公主

    她本是翱翔九天的七彩天凤,却遭遇恋人背叛,折翼身死,一夕之间,全族尽灭。千年后涅磐重生,她誓要夺回一切。说她不具武脉不能修炼?渣渣们睁大狗眼看清楚,什么叫惊艳绝才天生异禀!炼神器,御万兽,笑傲九天。但这条一天到晚就招惹她的小龙是怎么回事?喂,贱人烈,调戏姐可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人却道:“你我同仇敌忾,不如缔结良缘,共同为祸苍生!”
  • 大夏龙权

    大夏龙权

    这是一个人类失去主导地位,基因变异兽控制了90%领土的未来世界!幸存的8%人类不思进取,为了争夺统治权内战连连,四分五裂!基因武装由击杀变异兽后的素材制造,威力强大,大批超级战士横空出世!更有沉睡的古代英雄受血脉召唤,重生在未来都市,长枪依在,霸王无双!公司小职员林天穿越到未来末世,缺乏知识?没关系,超级系统全程导航!缺乏能力?没关系,特殊能力搭配各种武装能力,享受BUG般的升级速度!当怪物与蛮夷将华夏族逼到绝境的时候,少年挺身而出,捍卫我大夏龙权!
  •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

    一本集中体现季羡林先生天人和谐思想的作品。 书中的万事万物都被季羡林先生赋予了生命的内涵,老妇人、小男孩儿,一枝花,一条老狗,一场雨......季老以朴素的笔触描写对天地万物的情感,一生经历的人、事、物、景,在季老笔下是鲜活感人的,集中表达了季羡林先生对天地万物那种"民胞物与"的大爱。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不只是在诉说着他的情感,更想向世人传达一种力量,跟随季老感受生命、体悟人生,收获内心安宁平静的力量。
  • 缉神

    缉神

    世界那么大,我们那么小。我们不是神,只能看到我们看的,听到我们听的。即使这样,也要坚持自己坚持的,信任自己信任的。这才叫信念。------宿枫学派警言
  • 断音破邪

    断音破邪

    在我国西藏的边陲,冰水指天而起,在烈日的强光下非常耀眼,千年不化的凯凯白雪在寒风的呼啸中,搅起满空的雪花。茫茫的雪海冰山使你不得不惊叹天地的造化,人的渺小。沿着南麈的冰山雪线,有一处低谷,你会赫然发现低谷中有一座惊世绝俗,美伦美奂的城池。不,它不是城池,而是一座富丽壮观的古堡……"
  • 养狐为妃:王爷,请放手

    养狐为妃:王爷,请放手

    传说,大晋国的宸王殿下权倾朝野,一手遮天,即便是皇帝也要礼让三分。有传说,宸王殿下俊美无双,天人之姿,但性格阴狠毒辣。更有坊间传闻他以人血为食,有如妖魔。胡雪一开始以为自己这辈子最倒霉的事情是穿越了,还穿成了只没什么杀伤力的狐狸,但后来才发现这些都不算什么,因为她遇见了他。并且老早的就发现这位殿下喜欢玩弄她!在她是只幼狐时,妖魔把它当宠物养着玩;在她是个女娃时,妖魔把她当女儿养着玩;在好不容易变成成年女性时,妖魔还想把她当什么?!胡雪怒:老子不干了!于是她逃了,还不止一次。但命运多舛,为什么不管自己往那条路逃,或者变成任何模样都能碰上他!?
  • 女配总攻大本营

    女配总攻大本营

    这一生只为爱而爱,那么就让我穿越千年来见你,不论哪个世界不论你是谁是何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