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6300000019

第19章 人尽其才之道(2)

李世民在“知人”与“用人”方面有许多区别于前代有为君主的创见,因而便有许多超迈前代的成功,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人尽其才。李世民曾说:“王者用人非难,尽其才之为难。朕之责任,谋斯从,言斯听,才斯奋。”这说明其“人尽其才”思想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使人才愿意为统治者效忠竭力,二是在使用人才过程中使其能力得到尽可能的发挥。在中国封建社会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很难同时实现,因为人才若皆以统治者的意志行事,则必然压抑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不过李世民自有其独到的驭人之术,在贞观时期,皇帝的权威和臣民的创造性才干的施展,两者之间兼顾得颇为成功,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李世民为了调动人才为自己服务的积极性,注意了以尊重人才为中心的广开才路的政策。于是,他不敢把贞观之治的成就全部据为已有,而一再强调人才的作用。如贞观元年他对萧踽说:“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悟星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既然自己不能对天下尽知,那么自然要依靠人才来完成治国平天下的伟大事业,例如在刑律诉讼方面,戴胄便起了很大作用。

《旧唐书》卷70《戴胄传》载:

于是朝廷盛开选举,或有诈伪资荫者,帝令其自首,不首者罪至于死。俄有诈伪者事泄,胄据法断流以奏之。帝曰:“朕下敕不首者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卿欲卖狱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既付所司,臣不敢亏法。”帝曰:“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邪?”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若顺忿违信,臣窃为陛下惜之。”帝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胄前后犯颜执法多此类。所以刑狱,皆事无冤滥,随方指责,言如泉涌。

在这里李世民承认法律方面戴胄是内行,自己有所失,贞观时期法治宽平,戴胄的功劳是不可忽视的。李世民又说:“朕端拱无为,四夷咸服,岂朕一人之所致,实敕诸公之力耳!”“中外义安,皆公卿之力。”“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

可见他确实承认臣下的才能是自己事业成功的保证,而不是自吹自擂,夸耀皇帝的“英明”。这样,臣下便不能不考虑自己职权范围内所做出的成绩,都希望表现出自己的能力来。

房玄龄作为宰相,可以说日理万机,辅佐李世民执政22年,不敢有任何松懈。直到晚年临终前仍对儿子说:“吾自度危笃,而恩泽转深,若孤负圣君,则死有余责。当今天下清谧,咸得其宜,唯东讨高丽不止,方为国患。主上含怒意决,臣下莫敢犯颜;吾知而不言,则衔恨人地。”于是上表请求李世民罢兵。李世民虽然执意东征高丽,不过是肯定了房玄龄的行为,他对女儿,也是房玄龄的儿媳妇高阳公主说:“此人危慑如此,尚能忧我国家。”可知房玄龄确实对李世民竭尽心力。

李靖一生为李世民东征西讨,屡建战功,贞观八年曾以“足疾”为由上表申请退休,李世民说:“朕观自古已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不问愚智,莫能自知,才虽不堪,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于是特许李靖“听在第摄养……患若小瘳,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事。九年正月,赐靖灵寿杖,助足疾也。”李靖大受感动,主动请战击吐谷浑,大获全胜。到了李世民准备东征高丽时,李靖还说:“臣往者凭藉天威,薄展微效,今残年朽骨,唯拟此行。陛下若不弃,老臣病其瘳矣。”看来是准备拼老命报答李世民了,虽然李世民没有让李靖出征,但李靖为贞观事业贡献了全部生命应是事实。在李世民东征高丽时,尉迟敬德、薛万彻、李勋、张亮、李道宗、长孙无忌等一批老将均从行,可见当时确有争为李世民效力的风气。难怪王硅对魏王李泰说:“陛下,王之君也,事君思尽忠;陛下,王之父也,事父思尽孝。忠孝之道,可以成名,当年可以享天佑,余芳可以垂后叶。”戴胄则是“以忠直励行,情深体国,事有机要,无不以闻。”岑文本更是对李世民充满感激之情,他被委任中书令,反而感到紧张,母亲问他为何?他说:“非勋非旧,滥荷宠荣,责重位高,所以忧惧。”

有人劝他“营产业”,他说:“南方一布衣,徒步人关,畴昔之望,不过秘书郎,一县令耳。而无汗马之劳,徒以文墨致位中书令,斯亦极矣。荷俸禄之重,为惧已多,何得更言产业乎?”

于是,“夙夜勤力,躬自料配,筹、笔不去手,精神耗竭”,直到“遇暴疾而薨”。这些人才愿意为李世民效力,这是他们得以在历史上涌现的先决条件。

使人才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尽量的发挥,这是李世民所注意的事情。李渊建唐以关陇集团为基础,于是李世民执政时发现关中人与山东人“意有异同”。这个“山东”的概念是从春秋、战国时流传下来的地理观念,“山”指函谷关所在的崤山,如《战国策》卷19《赵策二》载苏秦对赵王说:“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关以害山东矣。”该书同卷载张仪对赵王说:

“大王收率天下以摈秦,秦兵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矣!大王之威,行于天下山东。”苏秦、张仪两位纵横家均以崤山、函谷关为中国东、西部的分界线,看来这个地理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了。地理观念实际代表着文化差异,早在西汉时,“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在政治上也有很多反映。魏晋以降,民族纷争,山东与关陇形成不同的豪强地主政治集团,曾有过多次较量,东、西魏分裂,北齐与北周对峙,均是这种较量的体现。

陈寅恪先生指出:“隋未唐初之史乘屡见‘山东豪杰’之语,此‘山东豪杰’者乃一胡汉杂糅,善战斗,务农业,而有组织之集团,常为当时政治上敌对双方争取之对象。”我们知道当年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争夺太子位时,曾派山东人(郑州荥阳)张亮去洛阳,“统左右王保等千余人,阴引山东豪杰以俟变,多出金帛,恣其所用”。而李建成、李元吉在李世民将去洛阳时,“相谋曰:‘秦王今往洛阳,既得土地甲兵,必为后患。

留在京师制之,一匹夫耳。’密令数人封事曰:‘秦王左右多是山东人,闻往洛阳,非常欣跃,视其行状,今一去,不作来意。’高祖于是遂停。”可见李世民争夺皇位,也借用了山东集团的力量,现在关陇集团与山东集团不和,是李世民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张行成对他说:“臣闻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以东西为限,若如是,则示人以隘狭。”李世民“善其言”,确实想改变这一不利于自己统治的形势。只是自李渊建唐以后,关陇贵族已经高踞政治要津,安抚山东集团,是李世民必须采取的政治措施,他本人既为关陇贵族集团出身,自然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于是,便不能不依靠山东集团的代表人物,其中李勋和魏征是最为关键的两个人物。《旧唐书》卷71《魏征传》载:

及(李)密败,(魏)征随密来降,至京师,久不见知,自请安辑山东,乃授秘书丞,驱传至黎阳。时徐世劫尚为李密拥众,征与世勃书,世勃得书,遂定计遣使归国。

这说明李勋和魏征实际是山东集团的领袖,李世民重用李勋和魏征,原来是为了稳定山东,也稳定中央的政局。李勋曾任河南大总管讨徐圆朗,又与李孝恭一道共讨辅公柘,均有大功。后来,李勋主要在并州防突厥,李世民说:

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惟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朕今委任李世勃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坦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

正因为李勋对付山东地区有办法,于是凡有山东战争,多由李勋担任统帅解决问题,甚至东征高丽也是以李勋为主将,使得李勋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才能均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当李世民自剪须发为李勋和药,李劫“顿首见血,泣以恳谢”时,李世民一句话道破天机:“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至于魏征,早在玄武门之变刚刚结束,便派去“宣尉山东”,因为当年魏征曾建议李建成亲讨刘黑闼,“且以立功,深自封植,因结山东英俊”,所以,只有魏征能够完成这一重任。《资治通鉴》191载:

征至磁州,遇州县锢送前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诣京师,征曰:“吾受命之曰,前官、齐府左右皆赦不问;今复送思行等,则谁不自疑!虽遣使者,人谁信之?吾不可以顾身嫌,不为国虑。且既蒙国士之遇,敢不以国士报之乎?”遂皆解纵之。太子闻之,甚喜。

在刚刚发生了政变的情况下,人心惶惶,政局自然不稳。

李世民赦免了魏征等人替李建成效力的罪过,但山东地区的李建成党羽并不知情,为防止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铤而走险,让魏征去现身说教是再合适不过了。魏征明白李世民的用意,以自己尚被怀疑的身份释放了被怀疑的其他人,对于李建成、李元吉的党羽自然是一种安抚,更使曾有过牵连的人放心,于是迅速稳定了山东形势。魏征的政治才干与见解在此时也获得重要体现,为他终于成为贞观时期的代表性功臣,奠定了基础。我们从李勋与魏征的历史活动,可以看到李世民人尽其才的用意。再如李世民一直为教育自己的儿子而反复考虑,因为他想到儿子们没有经过艰苦锻炼,将来很难胜任自己的事业。他曾对房玄龄说:

朕历观前代拔乱创业之主,生长民间,皆识达情伪,罕至于败亡。逮乎继世守文之君,生而富贵,不知疾苦,动至夷灭。朕少小以来,经营多难,备知天下之事,犹恐有所不逮。至于荆王诸弟,生自深宫,识不及远,安能念此哉?朕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绩之辛苦。诸弟何能学朕乎?选良佐以为藩弼,庶其习近善人,得免于愆过尔。

为了让儿子们多少知道一点生活的艰难,他特意选了王硅、马周、张玄素等受过磨难的寒士做儿子的师傅。王硅“幼孤,性雅澹,少嗜欲,志量沈深,能安于贫贱,体道履正,交不苟合。”他做了魏王李泰的老师,竭力灌输忠君保民的儒学思想,李世民很满意,对臣下说:

古来帝子,生于宫闼,及其成人,无不骄逸,是以倾覆相踵,少能自济。我今严教子弟,欲令皆得安全。王硅我久驱使,是所谙悉,以其意存忠孝,选为子师。尔宜语泰:“汝之待硅,如事我也,可以无过。”

马周是晋王李治做了太子后由李世民挑选的老师,因为他早在贞观十一年便上疏谈到了注意“传嗣之主”教育的问题,马周说:

臣历观前代,自夏、殷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岂无僻王,赖前哲以免。自魏、晋以还,降及周、隋,多者不过六十年,少者才二三十年而亡。良由创业之君,不务广恩化,当时仅能自守,后无遗德可思,故传嗣之主政教少衰,一夫大呼而天下土崩矣。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固当思隆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为子孙立万代之基,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然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宽猛随时,而大要唯以节俭于身、恩加于二者是务。故其下爱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此其的所以卜祚遐长而祸乱不作也。

马周的意见深深打动了李世民之心,于是当东征高丽时,马周与高士廉、刘洎共同辅佐留守的皇太子李治。李世民以神笔赠马周书“飞白”,说:“鸾凤凌云,必资羽翼;股肱之寄,诚在忠良。”马周成为贞观时期的“帝王师”,正是李世民人尽其才政策的结果。张玄素出身寒素,李世民当面追问他的资历时,颇感惭愧,但张玄素忠心为国,敢于强谏,于是被李世民选为太子李承乾的老师。“承乾嫉其数谏,遣户奴夜以马挝击之,殆至于死。、承乾又尝于宫中击鼓,声闻于外,玄素叩阁请见,极言切谏,承乾乃出宫内鼓,对玄素毁之。”虽然他没能够止住李承乾一意孤行,但一直坚持对李承乾的劝谏,成为贞观时期坚持“道尊于势”的士人,并尽到了责任。

引日唐书》卷75《张玄素传》说:“玄素进言于太宗,从疏贱以干至尊,怀切直以明正理,可谓至难矣。既而并见抽奖,咸蒙顾遇。自非下情忠到,效匪躬之节;上听聪明,致如流之美,孰能至于此乎?”看来,张玄素的脱颖而出,也是李世民支持、信任、使用的结果。

李世民以“知人”而为“用人”服务,并能够相对于前代统治者达到“人尽其才”的结果,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尊重人才的人格,理解儒学士人“使天子如尧、舜,使庶民得其所的用意,承认人才对事业成败的巨大作用,是李世民的成功之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没有懂得人才的人,是无法出现人尽其才的局面,这是李世民为后来统治者提供的一条意昧深长的历史经验。

(下)

明经43驱驾英材,多多益善

“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

——李世民

唐太宗为了广泛搜罗人才,非常注意不因政治身份及家世地望的不同而厚此薄彼、,强调“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他驱驾英材,多多益善,不仅从亲人、旧部中筛选贤能,加以任用,而且也从新人、敌人中选出不少奇才,破格录用,大胆提拔。

从亲人、旧部中选用人才,已为人们所熟知,前面也多次论到。从政敌中选用人才最典型的事例便是对魏征、王硅的重用,其实从政敌中选用的人才并非仅此二人,还有一些人同样得到太宗的重用,只是不为人们所注目罢了。比如对薛万彻的任用,便是一例。薛万彻是成阳人,隋末在幽州(今北京西南)罗艺部下为将。罗艺归唐后投靠隐太子李建成,薛万彻因勇武善战被李建成引置左右,成为他的心腹猛将。玄武门之变时,薛万彻率东官兵猛攻玄武门,杀死了不少秦王府将士,后又鼓噪欲攻秦王府,对秦王集团形成很大的威胁。

失败后他又率数十骑逃人南山,拒不投降。太宗爱其勇武,多次派人招抚,薛万彻才出山归顺。太宗认为他能忠于旧主,不加责罚,反而加以重用。贞观时期他多次出征,屡立奇功,先后参加过平定梁师都、征讨突厥颉利可汗的战争。李靖受命平定吐谷浑时,深知薛万彻骁勇善战,特意请求太宗让他随军出征,薛万彻果然在这次战争中建立了奇功。他率领百余骑斩杀敌人数千人,“人马流血,勇冠三军”,直追杀到黄河源头,终于平定了吐谷浑。后又协同李勋征讨薛延陀,在双方决战时,他率数百骑为先锋,攻击敌阵侧后,敌军大乱,斩首三千余级,缴获战马一万五千匹。太宗征伐高丽时,以薛万彻为行军大总管率军从征,多次击败敌军,攻城略地,战无不胜。由于薛万彻善战,功勋卓著,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把丹阳公主嫁给他,拜他为附马都尉,不久又升他为右武卫大将军。太宗曾对侍臣说;“当今名将,惟李勋、道宗、万彻三人而已。李勋、道宗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万彻非大胜,即大败。”这时李靖已是老病缠身,故太宗没有提到他。

薛万彻能与李勐并列为名将,可见他在太宗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同类推荐
  • 大秦帝国进阶手册

    大秦帝国进阶手册

    大秦帝国进阶手册,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从秦孝公开始,筚路蓝缕、彻底变革、崇尚法制、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帝国革命,扫六合而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
  • 北宋说书匠

    北宋说书匠

    赵天奇是一个扑街的网络写手,因为第十三本书再次扑街,与朋友喝了一点闷酒,竟然穿越到了北宋!在这个同品级武官见到文官要行礼,并且各地钱粮都由文官掌握并且直接监督武将的重文轻武的时代,赵天奇无奈的操起了老本行:说书。本来他只是想好好说个书,在这个大时代里娶个媳妇生个娃,喝喝小酒种种菜,可是一说书就引起了各行各业人的关注。李清照:“赵哥哥,那猴子好生奇怪,竟然还能背着棒子打妖怪呢!”高太尉:“咳咳,老夫听闻这里讲着一些《水浒传》的玩意儿,特来听一下,在书中我与宋江的友谊。”宋徽宗:“昨日朕仔细研究了刘备和诸葛亮,觉得三顾茅庐还是有所虚假,与朕同是龙体,怎么可屈身前往?”
  •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

    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事例、写实的笔法,全面、系统地记述了现今镇江辖区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镇江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和斗争风貌;表现了镇江的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异常艰难的斗争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念以及依靠群众、不懈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共产党镇江史》(第一卷)(1919~1949)的出版,填补了中共镇江地方组织自身历史教科书的空白
  • 三国之最强诸侯

    三国之最强诸侯

    哦,没有人才,那就挖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墙角,好生爽快!哦,没有地盘,那就抢吧!兵锋所向,无敢不从,挡我者死!且看,一仁义与霸道并存的少年,如何在东汉末年卷起天下浪潮!
  • 千古秦皇

    千古秦皇

    中国九大憾事秦始皇嬴政,如果活得长久一点,中国也许早就构建成和谐社会了;汉武帝刘彻,如果对西域郡县制,中国也许就不会出现真主信仰了;魏武帝曹操,如果赤壁之战胜了,中国也许就可以避免五胡乱华了;隋炀帝杨广,如果把高句丽灭了,中国也许现在就多一个朝鲜省了;唐太宗李世民,如果把吐蕃灭了,中国也许版图上就要加上印度了;宋太祖赵匡胤,如果没暴毙而亡,中国也许就不会出现北辽南宋了;元世祖忽必烈,如果把日本灭了,中国也许现在就再添一瀛洲省了;明太祖朱元璋,如果没实施海禁,中国也许是首个环球航行的国家;清世祖玄烨,如果没有闭关锁国,中国也许现在还是地球超级帝国。如今我为嬴政,秦朝的命运如何,且看我如何实现千古一帝的霸业!
热门推荐
  • 雷尊剑帝

    雷尊剑帝

    一场天地浩劫,战长风被九天神雷兽所累,穿越到了修炼大世界,一柄九天剑灵也无可奈何地钻进他的识海。“卑微的存在,你亵渎了神灵,你死定了。”面对着小兽和小剑嚣张的样子,战长风抬起脚,“什么雷尊剑帝,统统给我闭嘴!”“你大爷……”战长风的脚下,一兽一剑在哀嚎,战长风满脸的奸笑道:“我大爷早死了。”
  • 星光闪耀:高冷男神很霸气

    星光闪耀:高冷男神很霸气

    ——顾大明星,你觉得什么样的男人可以当你的老公?“不是太帅,不是太有钱,和别的女人没有什么不正当的关系,爱我,包容我。”顾嫣然在心里补充了一句,“还有,不能是乔葭。”——乔先生,您觉得什么样的女人可以当您老婆?乔葭吐了一口烟圈,完美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我的老婆,只会是顾嫣然。”
  • 义刃行

    义刃行

    幽幽竹林深处,小池塘旁,顽童笑问老者;“师傅,什么叫刃呀”老者答道;“刃者,锐也,万物有道,有锐者则有钝,钝者故然伟大,然而存在必有其理,师傅细说也无用,道不可授,将来你自会知道。”童子有所思。仰头道;“师傅你总是说些让人难以理解的话,我再问一个问题,您一定说明白些”老者笑到;“说来听听”童子说:“师傅说说什么是义吧”老人枯瘦的身躯一震,苍老的脸上显出追忆之色。接着俯下身子,神情严肃的说道;“孩子我今天说的你一定要记住,义就是不羁外物,无愧天地。。。。。。”千丈之屋始于一石,传奇就此开始。
  • 网游之疯狂的地精

    网游之疯狂的地精

    某知名公会会长:“我想问下是谁招惹哥布林那疯子的!有胆子承认!我保证不打死你!”“MB!告诉我原因!”“是他招惹……”“啪~”“那你离他远点啊!”“但……”“啪~”“但你妹啊,你不知道他叫疯子吗?他疯的……”……这位兄台,为何台上那个一级小号可以与多公会大佬平起平坐啊?兄弟你新来的吧?谁人不知道江湖上有个人称自爆大狂魔的人啊,江湖有言,宁惹系统君,勿扰自爆郎,看,这SB又TM自爆了……
  • 冷血小姐的复仇计划

    冷血小姐的复仇计划

    她,原是活泼可爱的夏家千金,但她的母亲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而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恍惚之际,她的父亲夏政却带了一个女人和一个女孩回来,原来,那场车祸不是意外,而是她们一手策划好的,夏伊沫愤怒,也从而,她开始变成一个冷血无情的“女王”,继而,她遇到了同样冷血的他,还有一些可爱调皮的姐妹,他们之间的故事,似乎才刚刚开始。。。
  • 偷窥的惩罚

    偷窥的惩罚

    金少央:有着特殊的身份背景,小时候亲眼目睹母亲被父亲所杀,所以跟父亲关系极差,虽救了自己的弟弟,可是母亲始终是因为他而死,他会原谅他吗?后喜欢上大咧咧的施融,两人感情一直不明朗。他们会是一对吗?安轩:与金少央同母异父,对这位救了他和他父亲的哥哥,有着特殊的情感,一直暗中帮助哥哥,后知道哥哥喜欢施融,所以也借机接近施融,目的是为了凑合他们,可是也因此弄巧成拙使三人关系交错,自己也喜欢上施融。在这其中,他该退出还是爱情至上呢?
  • 还好等到你

    还好等到你

    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差,竟遇到了曾经被她当作小孩子的他,而她正一步一步地踏进他为她布置的故事当中……
  •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

    《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是一部研究朝鲜战争的全面又精彩的综合性著作。美国政论家约瑟夫·古尔登充分利用1970年代末开始解密的有关朝战的官方档案,收集到美国政府重要决策所依赖的原始情报数据,此后四年间采访众多当事者和知情人,经过精准梳理和敏锐把握,完成了这部内幕之作。而这批“五角大楼朝战文件”资料已经被小布什政府重新加密,这使得本书所揭示的真相更为难得可贵。
  • 诡故事:迷城

    诡故事:迷城

    渣男秦风的生活因种种巧合而变得愈加诡异了....
  • TFBOYS之星空物语

    TFBOYS之星空物语

    这部小说是讲三个女孩遇上了小鲜肉TFBOYS,他们会擦出火花吗让我们书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