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4100000033

第33章 一颗安宁的心包容一切

知识可以别人给,但快乐只能自己有。孔子说:“仁者安仁”,一个“安”字表明了仁者的快乐是安乐的、安宁的、安详的。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论语·里仁》)

“约”,约定,指有所约束。这句话是说:不讲仁义的人没法一起过日子,没法一起快乐生活。讲仁义的人对人好,安心生活;聪明人会因对人好而获利。

孔子这段话讲了两个重要意思:

一是对人好可以快乐地生活。

二是对人好有利可图。

简言之,对人好既让人获利,又让人快乐。天底下竟然有这样的好事,好乐而不为?

当然,这样的好事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自己要舍得。人越舍得就会收获越多,越快乐。

这一点孔子是向老子学的。

老子说:“将欲夺之,必先予之。”意思是说,要想获得,就要先给予。

孔子说:“智者利仁。”也就是说,要想他人对你好,你得先对他人好,这样就会有利。

古希腊智者阿里斯提卜也同孔子一样,主张快乐是最大的善。阿里斯提卜年轻时曾师从苏格拉底,后来离开苏格拉底师从狄奥尼修。有一次狄奥尼修问他:

“你为什么离开了苏格拉底到我这里来?”

阿里斯提卜回答道:“将我所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以得到我没有的东西。”

阿里斯提卜的意思是他已把自己的东西给了苏格拉底,又到狄奥尼修这里来要东西。

他要什么?

不是知识。

是快乐。

知识可以别人给,但快乐只能自己有。因此,阿里斯提卜的意思实际上是在说:

我为了寻找更大的快乐,所以来到您这里。

并非狄奥尼修会给予阿里斯提卜快乐,而是阿里斯提卜从狄奥尼修那里获得快乐。快乐的主体是阿里斯提卜。

古希腊的智者们认为人最大的智慧是快乐,而不是知识。在这一点上,东西方智者都有此共识。老子主张快乐(清静无为),孔子主张快乐(仁者安仁),庄子主张快乐(逍遥游),孟子主张快乐(养浩然之气)。老庄孔孟都主张快乐,虽然形式不一样,途径也不一样,但都是主张人生为快乐。

看来东西方的智者们认识是完全一样。而快乐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给予。

曾与阿里斯提卜一起师从于苏格拉底的柏拉图后来也离开了苏格拉底,别人问他为什么?柏拉图留下了这句传世名言: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在这里,柏拉图讲的“真理”不是知识,而是快乐。

柏拉图把快乐上升到了真理的境界。

快乐即真理。

当老师已不能给我快乐时,可以离开老师另寻快乐。

当年我在北大旁听,从恩师王博先生处受教,老师在上面讲《老子》,我在底下梦周公。虽然一句也没听进去,但好在老子与周公都是周朝人,差得也不远。老师爱我,不以为忤。我一觉醒来,差不多又下课了,又该去食堂吃饭了,心中十分感激老师。如果在我睡觉时他叫我起来勒令听讲,我必不能强行领会老子的妙处。

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反过来也就是说,仁者可以久处约,可以长处乐。

“长处乐”就是长处乐地,长居乐土。乐土之上自然是乐人,他们无可无不可,说不的时候“不不不”,说好的时候“好好好”,哪有什么多余的想法?

孔子说:“仁者安仁。”一个“安”字表明了仁者的快乐是安乐的、安宁的、安详的。正如上一章所讲:

仁者是从容的。

《战国策》里讲了个故事:

有一群姑娘经常晚上在一起做女工,点灯的油钱大家出。有一个穷人家的姑娘出不起油钱,又想抓紧时间多干活,就混在一起。有人打算让她离开,穷姑娘说:

“我因为出不起油钱,所以总是先到这里打扫房间,这样对大家不是有好处吗?我在这里分享光明,油灯不因为多照了我一个而变暗,大家并没有损失呀?为什么一定要我走呢?”

姑娘们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把她留下了。

这个简单的故事说明,当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一方面要各自出力,一方面要与人方便,这样才会大家好。反之则无趣。

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有人曾问希腊智者西塞罗:“值得信任的新交比旧友更可亲吗?”

西塞罗说:“这个问题不值得回答。因为友谊绝不像其他东西那样会有过时的时候。”

正是如此,友谊永不过时,因此旧雨新知都是缘。我们给予的,迟早会收获更多。我们收获的,将会撒下更多的快乐种子。让我在此引用《圣经》中的一句名言来结束本章吧: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新约·马太福音》)

相同的手势,可以是给予,也可以是收取

孔子说:“智者利仁”。就是说,智者可以因仁义而得利。仁义首先是给予,同时也意味着丰润回报。

同类推荐
  • 德行

    德行

    怀着外交家理想的朱威走出校园,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每天只有一包方便面的落魄生活使他认识到,光有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在博阳公司打工期间,朱威博得了公司的总裁邢云涛的好感。邢云涛出生官宦世家,虽然相貌平平,却心高气傲。她并不是朱威理想中的对象,但为了保住自己在博阳的职位,朱威抛弃了女友,违心地与邢云涛结了婚。
  • 论语新读

    论语新读

    本书是对儒家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和解读,依《论语》二十篇结集而成。该书力求在现代历史语境下,解读并还原依赖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统治的古代权力-道德型社会,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理性反思,又有对当下现实的智性关照。
  • 实现人生的价值

    实现人生的价值

    有这样一种人,能够充分开拓和利用自己的天赋、才能、潜力等因素,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尽力去完成,使自己不断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是艰苦的工作,它不仅仅只来自内心的渴望,而且还包括来自外部的、日常生活当中对奉献的使命感。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热门推荐
  • 刺虎图壁录

    刺虎图壁录

    他,武功接连被废,妻子认贼作父,师兄断臂入宫,一切皆因“刺虎大计”。他,无心染指江湖,只想了却残生,却屡遭阴谋困厄,虽得五女钟情,却尝尽男欢女爱酸辣苦甜。他,生性天地无忌,愿做江湖一闲人,可却成为魔教教主,成为江湖阴谋、恩怨情仇、朝廷哗变的棋子。他,只因眼见师父断头取义,遂开悟顿道,率领魔教入宫助师兄刺杀刘瑾,一力化解魔教与中原武林恩怨,屡次拯救大明于危难之中,并助国家公敌达延汗小王子完成“图壁大业”。“刺虎大计”计划,波澜壮阔,重塑刺杀刘瑾大戏;“图壁”大业,入世驭乾坤,独步笑天下;大明一百五十年历史之大事件贯穿其中,虽相隔百年,却巧妙暗合,环环相扣,写武侠,亦写史。
  • 三界英雄传奇

    三界英雄传奇

    每当永夜界的魔族冲破人族在黄昏界的防线将肆虐人间时,总会有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站出来以夺天地造化之能率领人族打败异族,之后便化作神塔封住黄昏界与人间的缺口保人族平安。迄今为止已经有七座神塔伫立在了人间大地上,传说中当九塔并立时人间将获得永久的太平。我们的故事从一个被狼抚养长大的孩子身上开始。
  •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型世言

    型世言

    《型世言》为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短篇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时事、风俗人情,情节曲折,笔调清新,可读性强,达到较高的艺术成就。此书在国内早佚,历代书目从未著录,近年发现于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
  •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成功丛书)

    处于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你是否渴望了解任性复杂的根源,洞察人的心理从而建立威信,施与影响,进而掌控你周围的人?《打动人心的60秒心理操纵术》教你运用不露痕迹的心理战术,让你轻松与领导、同事、下属、客户、朋友、亲人、陌生人等的相处,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终极赢家!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颜氏家训)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被草泥马碾过的生活日记

    被草泥马碾过的生活日记

    咱不是白富美,走路上回头率百分之百,姐每次出门必带男人,姐家的男人个头比一般的男人高,属于二般男人。面对各种巨人雷人神人烦人麻烦人姐生活压力大,特来吐槽,吐槽每天被成千上万草泥马碾过的生活。
  • 武圣天尊

    武圣天尊

    冰女国的萧馨玉和六个姐姐被称为“七仙女”。“七仙女”美丽,绝色,各有上佳兵器和超凡本领。萧馨玉只有19岁,聪慧,狠毒,她和六个姐姐已攻下南国49个州城中的28个,现正想鲸吞南国的西部重镇丽江城,大战一触即发。
  • 花泥如血

    花泥如血

    罗茜如经历了“知青”生涯的曲折后,随着父亲的恢复工作,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县城做了一名普通护士。二人身份地位的转换和反差,以及性格上龃龉等带来的一系列误会,使这段纯真的感情走向了沉寂。最终,罗茜如与工于心计的县政府职员卢西鸿结婚,唐子萱也在此后不久接受了父母为他指定的农村姑娘虞丹兰。若干年后,遭受感情和婚姻双重危机的罗茜如,因一次山居旅行偶遇唐子萱,二人互吐衷肠,并一起度过了一生中短暂而又难忘的时光。不久突发山火,唐子萱在扑救过程中死去;罗茜如决定远赴异国他乡,临走前最后一次来到曾经下乡的地方,追忆曾经的岁月并探望唐子萱的坟墓,但意外失足落水,完成了生命的一个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太霄琅书琼文帝章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