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4100000027

第27章 朋友使吾道不孤

孔子在此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另一处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都在讲快乐并不遥远,它会自动呈现,主动呈现。有的事情看起来好缥缈,其实只要诚心寻求,自然会实现。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孔子此话深得我心,像我长期埋首书斋,最值得高兴的事莫过于三:

一、与家人在一起。

二、出新书了。

三、出了新书可以走出书斋玩玩,看朋友去!

与其让朋友来看我,不如我主动去看朋友,这样就少了一分等待的痛苦,多了一分邂逅或重逢的惊喜。

孔子在此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还在另一处说:“德不孤,必有邻。”都道出了人生一大境界,那就是与朋友在一起。朋友使吾道不孤,不孤则吾道成矣。

人生有千爽万爽,最爽的一件就是与朋友在一起。具体而言,其爽有三:

一是自家高兴。见了朋友与其说高兴他,不如说是高兴自己。借朋友而高兴,因朋友而更高兴。

二是高兴朋友。好朋友如春风,春风一吹,柳舞花也舞。作为柳的他,与作为花的我同沐春风,兼有摇摆之姿,滟滟之态。孟子所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也就是这个意思。

三是高兴全世界。好友聚会之时,天地有情,人生有意,全世界都眉花眼笑,让可爱的人更可爱,让可恶的人也不再那么可恶。

与朋友在一起有如此三爽,孔夫子忍不住说: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哪是问句,分明是一句赞叹,一句由衷的肺腑之言。孤家寡人、众叛亲离的人为什么死得早,死得快?因为他们不爽呀。人一爽命就长,而一个人是不够爽的,为了避免孤独死,我们必须合群,与朋友在一起,选择一种富含亲和力的生活。

鲁迅当年失意,独居北京,孤独得要死,他住的地方是个小院,我去看过。小院外面长了两株枣树,鲁迅名著《野草》中的名篇《秋夜》就是写这两棵枣树的,鲁迅写道: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说话与孔子一样,爱讲大白话。那么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鲁迅从这两株枣树悟出了一些人生道理。鲁迅当时孤独得要死,天天看,天天看,有天忽然看见原来墙外的枣树是两株,而不是一株。

一株枣树构成生命,两株枣树相映成趣,构成希望。

鲁迅从这两株枣树身上看到了希望,不久就把老妻老母从老家接来了,又广交朋友,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就是“鲁迅的枣树”给我们的宝贵启迪,其核心要义为:

人不能自己找孤独,树都要与树在一起,人肯定要过群体生活才爽。

耶稣基督因为先知约翰的接引,在旷野大彻大悟,毅然抛弃了犹太教士苦修终生的做法,重新回到人群中,为人们宣讲上帝的爱心与旨意,很快赢得了一大片信徒。

也许有人要反驳我,佛陀当初在菩提树下那一悟,当时就他一个人,这又当作何解释?

这是因为:

一、佛陀当时已达到圆满境界,天地万物都是他的朋友。用中国道家的话说,佛陀当时“天人合一”,怎么能说是一个人呢?

二、佛陀当时就坐在菩提树下,佛陀的菩提树与鲁迅的枣树一样,都足以让有慧心慧眼的人唤醒慧力,当下就觉悟。

三、就算佛陀当时在一片没天、没地、没万物的空无之境中,他还有自己作朋友,他看自己就像看一道门、一扇窗户,里面外面都是世界,足以觉醒来者。

事实上佛陀觉悟后也像耶稣离开了旷野一样,他离开了菩提树,回到人群中传道。于是才有了今天我们有幸看到的诸多传世宝典。

孔子与佛陀、耶稣都是伟大人物,在孔子看来,生命太简单了,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觉悟寻找快乐。

觉悟从哪里来?觉悟从旷野来,从菩提树下来。人人都有自己的旷野,人人都有自己的菩提树。

快乐从哪里来?快乐从人群中来。

在此,快乐是一个成全觉悟、实现觉悟的过程,因此,没有快乐就没有真正的觉悟。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讲与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印证、互相觉悟,从而大家都快乐。

孔子在此处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另一处还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都在讲快乐并不遥远,它会自动呈现,主动呈现。有的事情看起来好缥缈,其实只要诚心寻求,自然会实现。

从前有个人喜欢一个女孩子,把她当成古典诗赋中的女神来顶礼崇拜。他爱她而她不知,仿佛鸿雁飞过秋水而秋水不知,于是不能不感到苦闷与绝望。但他从不放弃,一直去讨好这个女孩子,终于有一天女神翩然来到了他的身边,鸿雁得以嬉戏秋水,两情相悦。

希腊七贤之一的阿那哈斯曾问过一位种葡萄的人,一棵树上有多少果实?那位种葡萄的人答不出来。

阿那哈斯告诉他说:至少有三种。一种是快乐,一种是痛苦,一种是糊涂。

要想种出快乐的葡萄,我们就要做快乐的园丁。那位种葡萄的人连自己种的是什么葡萄都不知道,肯定品尝不出葡萄真正的滋味。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有句传世名言: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钟”就是钟爱,“我辈”就是朋友。这句话的意思是:用我的情爱我所爱,这正是我们该做的事,正是我们的人生。

竹林七贤放浪形骸,孔子温柔敦厚,其人生主旨都一样,都是快乐主义者。

我有一联诗:

放浪形骸诗与酒

温柔敦厚花近人

此诗被很多朋友喜欢,我自己也觉得不错。并不是说写得好,而是说它道出了一种人生态度。

太简单了,太好了,太美了,原来人生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寻找快乐。

寻找快乐就是寻找自我,就是寻找朋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同样地,到远方去看朋友,不亦乐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生总是充满期待,期待落空就会失望,期待实现就会高兴。为了自己实现期待,就不要去等,而是主动去找朋友。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同时也在说:“到远方去看朋友,不亦乐乎。”

远方并不远,它就在眼前。人生有很多爽事,最爽的一件就是与朋友在一起,因为人天生厌恶孤独,喜欢过群居的生活。悠然自得的独处也是群居,因为这时我们心中有朋友,以天地万物为至友,以自己为老友,所以独处也不孤独,越是独处人生越丰富。

等待朋友

图中的美女在等待她的情人出现。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孔子说的“朋”当然也包括男朋友与女朋友。等待使朋友成为朋友,等待而不出现使朋友成为回忆,有等待有出现使朋友不仅仅是朋友。

鲁迅的枣树

鲁迅在《秋夜》中写道:“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另一株也是枣树。”鲁迅从枣树悟出了连树都要和树在一起,何况人。于是改掉了自己孤僻的习惯,重新与家人朋友过正常的生活。

孔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时要人们也别忘了身边的朋友。好朋友不分彼此,不分远近。

佛陀仰望菩提叶

佛陀在菩提树下的那一悟,使他走出了菩提树。走时他仰望菩提叶,好像是告别了很多年的老朋友。

孔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也包含“目送朋友远去”的意思。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相忘于江湖”。只要有所得,可以得道而失人。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说:“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元好问则在其传世名词中写道:“问世间情是何物?让人生死相许。”二者都是讲“情”对于造就人有着巨大作用。

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充分表明孔子主张“有情人生”,是一个真正的快乐主义者。

同类推荐
  •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家的处世之道

    儒学的本质是应时变通、趋时更新的,既有一以贯之的常道,也有因时而异、因时制宜的变道。因此,在今天这个时代,儒家思想是具有今天的时代精神的儒学。在人们都拼命追求物质幸福的时代,凭添了许多的惆怅、无奈与困惑,希望儒家的学问和智慧能引导人们站在今天,赢得未来!在做人中做事,在做事中做人。
  • 平民之道

    平民之道

    本书讲解了《道德经》的前26章,每一章包括原文、释文两部分,讲述了做人的道理。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二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小窗幽记(下)

    小窗幽记(下)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讲述了人生不仅仅是活着、爱是种理性、生命的召唤、人生的意义、真正的幸福、人的品质、关于罪恶、论经验、论哲理、论青春、论友谊、论爱情等等。
热门推荐
  • 倾城绝色:邪帝毒爱妃

    倾城绝色:邪帝毒爱妃

    她本为21世纪高级杀手,却因一次意外,穿越到一个莫名其妙的世界她不再是一个软弱好欺负的废材小姐而是一个腹黑强势的女神想欺负我想!得!美!
  • Mr.Standfastl

    Mr.Standfast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倾城誓言

    倾城誓言

    她,从小接受非人的训练,项项全能。可是,却因为一次刻骨的背叛,她被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正因为她经历过那彻骨的痛,便在心里暗暗的发誓,再不会重蹈覆辙。他,身为晋王,性子冷静睿智,腹黑精明。从没有人能跟上他的阴谋智商,一肚子黑水,可没想到,会栽到一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身上。把她宠到了骨子里。从此便拥有了“双重人格”,开始了漫漫追妻路。本文纯属脑洞之作,如有雷同,算你抄我的。
  • 十二身妖孽

    十二身妖孽

    小小兽医,因为是唐家第一万个孙子,故得到了老祖宗留下驭兽的古书《万兽浮屠》与《十二生肖》玉,值此二物,他与一个个生肖之兽相遇,得到十二身本领,驭兽逍遥,开启了自己真正的妖孽人生。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也不是星二代,却纵意娱乐,博弈官场,终成娱乐大亨,医界狂神。(起点4组A签作品,请大家放心收藏,多多投票。另外公布一个群号91071298,大伙可加群讨论,蹲着板凳等你咯。)
  •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

    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云嫣然

    云嫣然

    万卷山东南,有女叫嫣然。落处有馨花,闭目云成端。情动婆娑起,鸿蒙是劫难。舍魂舍神身,墓碑留神山。
  • 王妃嫁到:王爷请躺好

    王妃嫁到:王爷请躺好

    一朝穿越,成了穷的响叮当的病秧子,后来又因为一只鸡被卖给了当朝最冷酷,最无情,最无理取闹的某王爷。以为她逆来顺受,呵呵哒,做梦!她意千寻可是全天下最腹黑无耻无下限的21世纪首席心理医师。区区一个古代王爷,能奈何得了她。闻言,某王爷含笑,“你腹黑我阴险,绝配!”她冷笑连连,“我们配不配,练过才知道!”“那王妃上榻吧!”“王爷还请躺好……”
  • 北国回雪正传

    北国回雪正传

    前世,她为北国公主。灼灼华颜,芳泽无加。博览群书,精通六艺,却被困于宫墙之内,天真懵懂,亡国之时才幡然醒悟,一跃从宫墙之上坠下,了却芳魂。重生今生,亡国之恨永不敢忘。北国常年飘雪筑成她冰冷心肠,淡漠超然,她算计谋略人心,将天下玩于掌心,且看她一人之力要如何扭转命轮,而命中捂暖她真情之人又在何方。他,贵为一国皇子,母妃权倾后宫,父皇宠爱有加,天资独厚,聪颖绝伦,又俊美倾城,风采无双。万千之间,却偏偏对她一往情深,不知所以。甘愿与她出生入死,誓死相随。奈何却是敌国对立,浴火炼狱之间,是否会有血雕衔一线希望而来,用血之爱情染透斑驳两地?
  •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

    奉和天枢成宴夷夏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之剑

    太上之剑

    龙家,一个落魄的豪门,千年的封印,第一任家族族长用族人的血液,千年破咒。千年的落魄,在今朝,出现在一个少年身上。吾要出剑,天下无剑!吾要永恒,则永恒于世!太上之剑,剑指寰宇!诸天位面,唯吾独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