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4100000015

第15章 每个人在心中种一株忘忧草

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旷达之人参透生死玄机,将生命看作一个自然的过程,既不可喜,也不可悲,“这样就这样”,以没感觉换取大感觉。

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孔子说:我发愤读书,明理,行仁义,忘了吃饭睡觉,高兴起来忘记所有的忧愁,并不知道会有老这一回事。

孔子说这番话时正值壮年将老之时,处于人生的微妙阶段。那时他还在周游列国的漂泊途中,从这番话的语气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句标准的“夫子自道”,在对人表白他的为人,是一句自勉之词。

“发愤忘食”,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要有恒心就行。

“乐以忘忧”,这也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要开心就行。

但“不知老之将至”这是绝难做到的,一般人都被生老病死困扰,一提到“老”字就想到“死”,以为不祥,并真切地知道自己将老、将死,无论现在是50岁、40岁,还是30岁,甚至20岁,一种对死的恐惧造成了对生的恐惧。

就这样,他们又怕生,又怕死,对“老”字避如仇敌。

但刚好是这样,他们衰老得更快,因为恐惧让人衰老。

旷达之人参透生死玄机,将生命看作一个自然的过程,既不可喜,也不可悲,“这样就这样”。以没感觉换取大感觉。

古希腊智者阿那克萨哥拉听到儿子病亡的消息后,与朋友们神态自若地聊天,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悲伤?”

阿那克萨哥拉平静地说:“从我儿子生下来那天起,我就知道他终有一死。”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在丧母之时饮酒自如,也是同理。

只不过中国人更性情一些,阮籍虽然在母亲死时与朋友在另一处“饮啖不辍,神色自若”,但在葬母时却“饮酒二斗”,然后大哭大号。吐血不已。说明他还是悲痛的。

孔子在他最心爱的弟子颜回死时长叹曰:

“噫,天丧予!天丧予!”

非常悲痛。

相比之下,阿那克萨哥拉要达观些,有庄子丧妻时鼓盆而歌的风范,就差没说“死得好”。

因为爱死者,所以在他(她)死时不能过度伤悲,以自己活得更好看作是对死者的最好安慰。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

将问题的关键拉回到当下来。当下应该做什么?

应该做事,应该快乐。

解决了死亡的问题,就可以解决衰老的问题。人谁不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即使在人间的日子为时不多,既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也要活好每一分钟。恐惧与诅咒、逃避与空想全是无用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河水在流淌的同时,观看河水的人生命也在流淌。所幸河水流走了,河流还在。前一刻的人衰老了,这一刻却有可能正是青春。

所谓青春,就是生命的和谐。只要人是爽的,就是青春,哪有什么生理年龄。歌德70多岁时还与一个17岁的小姑娘热恋,其情何真。

阮籍名言:“礼岂为我辈设也!”

初学孔子的人以为“这下完了,要被种种礼教束缚”,其实正好相反,孔子的教义是让人爽,让人轻松自在,哪来那么多规矩?

一般人以为孔子忠君,其实孔子先前忠君,后来也不忠君,非常反叛,曾说过:

“雍也可使南面。”

“雍”就是冉雍,孔子弟子。“南面”就是南面为王。孔子这话是说:我的学生都可以当王。你看,这是一个忠君的人说得出来的吗?

有人看到这里要反驳我:可是孔子也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又何解?

我会告诉他:孔子确实说过这话,但这是在执政时说的,是作为政治家孔子说的话,是不成熟的话。孔子真正成熟是在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后又归鲁之后的事,那才是一个真正的“人”孔子,而不是政治家孔子。所以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能代表他的思想,能代表他思想的是诸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这样的性情之言。

读孔子有二法,一是把孔子读成政治家的导师,二是把孔子读成“人”的导师。政治家要奉孔子为导师这我不管,我在本书中宣讲的孔子仁义道就是他主张真心为人的精华一面。

孔子在老年开悟,尽享人生,活得比青少年和壮年时都好,这就为我们揭示了一条自然的为人之道:人只有走完生长全过程才可能真正成熟,早熟者必早夭,大器晚成,圣人晚出。

我今年二十八岁,离孔子开悟的年龄还早,我不是智者,但我愿意学习智者,这就为我带来许多快乐。

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就是要我们珍惜当下生活,而不必寄想于遥远的未来。孔子在生前就在自己身上、在弟子们中间实现了“大同”。

孔子不是把问题留待以后解决,而是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当下就很受用的思维方式,用以激情我们的人生,完美我们的生活。

“不知老之将至”就是“不知死之将至”。人要是修炼到了“不知死活”的地步,那就真的很快乐了。

凭什么?凭一颗爱心。爱自己,爱别人,爱世界。

有一次,希腊智者毕达哥拉斯看见有人在追一条狗,狗在惨叫,人在狂笑。毕达哥拉斯就阻止对方道:

“请你不要打它,因为我听到了一个朋友的灵魂的呻吟。”

爱心所至,成仁成圣。

耶稣生前救过各种各样的病人与孤弱无助的人,他的内心充满博爱。

先知穆罕默德救过无数的绝望的人。

他们凭什么能救别人?因为他们自身早已得救。

怎样才能自身得救?畏道之人就能得救。畏道故明德,明德故知礼,知礼故无违,无违故成圣,“人谓我自然!”

孔子说:“仁者爱人。”仁者爱的第一个人就是他自己。所谓“自己”,就是自然中的一己。大自然中有个我,这个我不大也不小,刚好能装下整个世界。

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是说,因为快乐,所以不知道老。并非不知道老,而是因为快乐,所以无所谓老不老。其实人老了才好玩,因为老人可以很放开、很自由,如孔子所言“从心所欲”,是人生最高境界的时期。孔子晚年才成圣,他在家乡度过的晚年比早年求仕、中年执政,比再后来周游列国都要爽。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又说:“君子求诸己。”这些话都强调了“己”的重要性。“己”就是自己,自己把自己搞定了,才能搞定别人。孔子说的“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这个意思。

一切的“悟”都是自悟,自己悟出来,智慧我自己,成功我自己,快乐我自己。“悟”就是“吾心”,古人造字直指核心,当于静处体会。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老子正解

    老子正解

    本书共81章,对《老子》进行了研究,每章都包括“经文校正”、“词义注释”、“白话译文”及“原意解说”四部分。
  •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阳刚精神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阳刚精神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 “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此书著于宋徽宗政和年间,以雪窦禅师精选的一百则佛家公案作为底本,由当时的佛家名宿圆悟禅师加以点评而成。《碧岩录》运用垂示、本则、颂古、着语、评唱等形式将公案故事讲解得通俗易懂,帮助研习者荡涤心中杂念,启悟潜藏已久的智慧,对于参禅悟道与明心见性极具启发功用。因此,《碧岩录》被禅林弟子称为“雾海之南针,夜途之北斗”。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热门推荐
  • 龙火之殇

    龙火之殇

    他身中龙火毒,经脉被封,装疯卖傻藏于家族十余年,然而这一切却只是阴谋的刚刚开始……七国之中,他又该如何步步为营……爱与恨,生与死……难道一切的一切,冥冥之中早已注定!
  • 独家占有:冷少的专宠萌妻

    独家占有:冷少的专宠萌妻

    一场车祸,她被迫和他做了交易,只想从此两不相欠,没成想,纠缠才刚刚开始……有情敌?宁智颂不屑一顾。“听说你有男朋友了?你记住,在你结婚前,不能和任何人发生关系,除了我!”他冷笑一声,接着说:“在我腻了之前,你如果敢结婚,我就毁了你们俩!”公司上班,听说有人欺负她,宁智颂气急败坏。“明天我就让所有人知道我是你孩子他爸。”“嗯?我什么时候有孩子了?”“今晚。”宁智颂嘴角微扬,邪魅一笑:“要不,现在?”
  • 我们终将形同陌路

    我们终将形同陌路

    青春的路上,我们一起走过。时光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曾经相爱的俩个人变成了形同陌路,明明相爱,却不能说出口。安梦瑶:其实从见到你的一瞬间,我就知道,要陪我度过一生的人就是你。在我心中,你一直是神,是遥不可及的梦。可是我明明知道不能触碰,却还是忍不住,不知道你哪里好,可就是忘不掉。沐雨晨:安梦瑶,我真的很爱你,和你在一起的时间,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有一句话说:“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只是时光没有老去,我们却早已形同陌路。
  • 科学决策的边界

    科学决策的边界

    转型期中国的决策者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诸如社会调节阀失控、利益诉求多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舆论渠道增加、决策主体公信力下降,等等。这些挑战给科学决策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科学决策的边界》以有限理性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决策主体、决策过程在转型期的新变化,阐述了制度和结构、目标和注意力、组织心理和文化、信息、时间压力、外部环境几大因素造成的决策边界。通过理论关怀决策实践,向转型期中国决策者建言。
  • 相遇:让我来收服你吧

    相遇:让我来收服你吧

    “喂,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当然我妈了!”“那我和你爸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肯定我爸!”“那我和你家大白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肯定是大白啊!”“在你心里,我还比不上一只狗吗?”“当然啦!因为你是无价的!我不救你,是因为有我在你身边,我怎么会让你掉入水中呢?”
  • 赢在战略: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赢在战略: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我国企业正进入战略管理时代。这是一种进步,是我国企业自身成长和市场竞争环境不断变化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战略管理时代,既意味着一种必然的要求,也意味着挑战和考验。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就必须有明确的战略。国内外许多企业的实践表明,一个企业战略的优势不仅决定着其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而且也决定着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战略管理,有利于企业确立长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能提高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圣域武神

    圣域武神

    九星连珠日,草根少年楚昊意外吸收魔帝灵魂,得《吞魔天经》,炼魔修神,逆天改命。昔日底层蝼蚁少年,横扫八荒,娶妖族公主,灭古魔族,雄霸天下,功盖万古,成绝世传奇!PS:圣域官方Q群:486937482,欢迎大家!
  • 霸御星空

    霸御星空

    霸气,嚣张,猖狂,不低调,就是狂,不服,打趴你。地球打完了,我们去宇宙。
  • 剑出蜀山

    剑出蜀山

    二百多年前的中原世界里,大小二十余国并立,妖族九脉奴役着中原各国,一脉掌控数国。妖族九脉四百年前爆发内乱,中原各国也被牵连进战争,生灵涂炭,短短数年内二十余国十去其七。周国太子杨胤放弃皇位暗中游历,说服各国私下形成结盟,明面上与妖族虚与委蛇。连年的征战妖族也是元气大伤,最终各国联盟经过一百多年的争战将妖族尽数赶进了极北冰原上。周国改为大周王朝,越国改为西越,二百多年来雄踞中原,而妖族也在冰原上彻底销声匿迹。
  • 极品捉鬼房东

    极品捉鬼房东

    诡秘离奇,凶煞恶戾,冤情地鸣,一切的一切都从一个古怪的房东和一群神秘的房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