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1300000012

第12章 青春一号(2)

“这是在进行室内考种,”老沈向我解释说,“这可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呀!是不是个好品种,不能光看产量高不高,还得考种以后,看它的衣分率,纤维长度、拉力、整齐度……什么都合格以后,都还肯定不了,还得放在各种不同类型的土地上试种,看它的‘抗逆力’如何。”

“啥叫抗逆力?”我颇感兴趣地问。

老沈说:“小耿讲技术课讲过。抗逆力,就是一个品种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比如说病害、虫灾、干旱、水涝,等等。”

“有抗逆力的就是好品种!”我说。

“不一定,”老沈很内行地说,“还要看丰产性能好不好呢。有的早期、中期生长旺盛,后来不行啦。这就叫‘早衰’。‘早衰’的不能丰产,必须坚决淘汰掉。……呃,小耿回来啦!那儿——”

我顺着老沈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小耿急匆匆地从山上下来,向我们走来了。他穿件灰布旧衣裳,青布裤子挽齐膝盖。脸比几年前瘦了,黑了,但也结实多了。

看样子,他对他的工作成果是非常满意的。

然而,当王超用那种唱歌的嗓子,用当时最时髦的语言,唠唠叨叨地述说着来意的时候,小耿的眼光却渐渐地暗淡了。厚嘴唇动了动,几次想插话,但一直到王超结束了他的讲话,小耿也没有说出一个字来。

一见面就僵了。王超轻轻地掸着烟灰,使自己镇静下来。小陈的神色也不好,但她装着像没事的样子,踱到屋门口,随手翻看桌上的考种签,顺口问那个拨弄天秤的姑娘。

“你叫什么名字?”

“刘桂花。”姑娘回答,没有抬头。

“你搞这个很熟练,不错。”

“是耿老师教的。”

“耿老师?你们都把小耿叫做耿老师啦?”

姑娘抬起她那年轻的天真的脸,说:“是耿老师嘛!”她望了小陈一眼。看见小陈向她投来的是冷漠的,几乎是敌意的目光,她不解地皱起眉头来,“陈同志,你怎么啦?……”

里边,小耿终于说话了。

他对王超说:“你是懂技术的。怎么能出这种馊点子呀!我真不明白。”

王超淡淡一笑:“技术,那是次要问题。”

“现在八字还没得一撇,怎么就吹出去……”

“老兄,这是革命的需要,政治的需要呵!这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是造反派的……”

这位常常乱拣词儿的委员大概想用“丰功伟绩”这四个字。但还没说出口来,小耿已经打断了他的话,说道:“你怎么可以用这种虚伪的态度对待革命,欺骗人民?再说,我也根本不是你们那个‘造反派!’”

“那你是什么?”王超像抓住了什么把柄,厉声问道。

“我?”小耿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说道,“我是一个技术员,我为人民搞科研。”

“科研要从属于政治,你懂不懂?”

“我懂!”小耿提高了声音,不知怎么,说话比先前流利多了,简直像放开闸门的洪水,“这一两年来,党和群众教育了我,我进一步懂得了,科研要为加快发展生产服务。可不能为你们那个‘政治’呵!请问,党把你培养成为一个大学生,把你放在农业科学技术的岗位上,你却不好好干,不为农业科学事业出力,成年累月瞎起哄……”

小陈迅速走过来,调解道:“怎么扯到一边去了呀!”她又把脸对着小耿说,“你可不要再固执啦,大家都在为你展劲!”

小耿厌恶地避开她的目光,回答道:“为我展劲?直说吧,是为了你们自己的小集团利益展劲!”

小陈眼里含着泪:“小耿!你……”

但是,泪水没有促使小耿回心转意。他们这一趟无疑是白跑了。

这时,那个名叫刘桂花的姑娘拿着刚算好的几页考种签走过来,说道:“耿老师,31号,54号,99号,101号,107号……都算出来了。这是最有希望的几个品种,不过都还不符合标准。你复算一下吧。”

小耿接过来,一页一页审看着。脸上更加笼罩了一层阴云……

科研小组的成员也都围过来了,看了都不由失望地叹了口气。

一个小伙子说:“完了!四年的功夫……”

刘桂花也说:“耿老师,四年的辛苦不能白白丢掉呵!社员都在盼着我们搞出新品种来提高棉花产量呢。”

小耿苦笑一下:“那有啥办法!”

刘桂花天真地央求道:“你再复算一道嘛,要是我算错了——我多希望我是算错了呀!”

小耿摇了摇头,半晌,对组员们说道:“搞这个呀,就得以‘年’为单位来计算时间!从选单株到出原种,要四个年头,四年不行,再来四年,还不行,又来它四年。要有这个韧性。”说着,他咬了咬牙,“好啦,继续考下去吧,把资料积累起来。”

王超一把抓过那一叠资料,翻看着,说道:“看看能救一救么?”

小耿鄙夷地说了句:“怎么个‘救’法!”

王超翻到一页,突然说:“这101号不是很好嘛!样样合格,只是拉力差那么点点。”

刘桂花接口道:“拉力不够,人家纺织工人怎么纺?亏你还是个内行呢!”

…………

回到公社,我立即打电话给报导组、广播站、文化馆,对他们说:“可以不必来了。”他们本来就对王超的邀请不感兴趣,所以迟迟不来。这一下当然用不着白跑一趟了。

王超和小陈乘车回县去。一个像打败了的鸡公,一个像泄了气的皮球。

老沈要我留下来住一晚。

擦黑的时候,落起雨来了。我和老沈住在办公室里闲谈着。

老沈说:“那个王超,这一回没想到会在小耿面前吃败仗,把他灵魂深处的丑恶都暴露出来了。哎,那个小陈,这一回恐怕要和小耿真正分手了,思想上的矛盾太大,怎么能合得来!”

我说:“这个,用不着替小耿担心,他能对付的。要紧的倒是……哎,花了四年,种子没有培育成功,我倒真替他担心呢。特别是目前又有王超和小陈这两个因素,他能再坚持搞下去吗?”

“这倒是。”老沈沉吟起来,“的确,一个人一辈子没得几个十年啦,特别是一个年轻人,他们前面的第一个十年是多么宝贵!通常人称‘青春时代’的十年!……不过,我看小耿能坚持下去的。这些年,他的表现一直很好,没有生过冷热病。”

我说:“我们到五队去看看小耿。”

老沈说:“我也这样想。走吧。”

但是,我们才走到门口,小耿却戴着斗笠到公社来了。我们又一道回办公室去。

小耿说:“失败了,得报告局里——报告来不及写,先给领导上打个电话。”

他抓起话筒,找农业局文局长。

等了一阵,话筒里传来粗重的咳嗽声,小耿激动地叫了一声:“文局长!我是小耿啦!”

小耿向局长报告着几个株号的考种结果。但他还没有说完,文局长就打断了他的话,用很大的声音说:“我都大致知道了。今天下午你顶得好!哎,能坚持下去吗?再干四年,八年,和全县人民一道,为实现县委的远景规划继续奋斗下去,有信心吗?小耿啦!党,需要你坚持下去!”说到这里,又是一阵重浊的咳嗽声,“过两天,我到柳溪去看你……”

小耿眼里噙着热泪,回答了一句:“文局长,你病得不轻啦!放心吧,我一定坚持下去!”

我和老沈对望了一下。

我想:小耿是用不着我们替他担心的。

从那以后,又是好几年没有见到小耿的面了。心里常常想:在那柳溪河畔的山沟沟里,那个青年怎么样了呢?他的科研,他的爱情,像早晨的雾,晚上的云,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一九七五年元月,传来了敬爱的周总理在四届人大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人们欢欣鼓舞,激情满怀,决心为实现周总理代表毛主席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天,县广播站在“本县新闻节目”时间里,播送了柳溪公社报导组写的一篇通讯。题目叫做《培育良种为革命,十年辛苦不寻常》。说的是农业技术员耿杰同贫下中农一道搞科研,培育棉花新品种的事迹。早晨七点半播送的,八点钟,王超便雄赳赳地闯进宣传部来了。这阵他刚和技术员小陈举行了结婚典礼,接连吃了三天三夜的酒席,已经有半个月不上班了。此刻他非常傲慢地问我:“你们当权派上哪儿去了?”

我说:“你找部长?他开会去了。有什么事吗?”

“当然有事嘛!今天柳溪那篇广播稿子,你们事先看过没有?为什么要批准他们播出来?”

你这个委员不是管得太宽了吗?我心里这样想。嘴里说道:“为什么不能播?”

“目前是什么时候!”他说,“讲儒法斗争——你知道吗?你们宣传部不卖力气,宣扬唯生产力论却这样积极!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县革委况副主任很生气,要求你们去把那个磁带给他收起来,如其不然……”

我说:“这不关你的事,况副主任也不分管这项工作。”说完,拿起一张报纸,挡住视线,免得去看他那副尊容。

他只得讪讪地退出去了。

文局长这时打电话来了:“是老余么?空不空呵?小耿在我家里,你不是常问起他么?……”

我放下话筒,就急忙向老文家里走。这一刻,心情是又高兴又沉重。高兴的是可以见一见小耿,分享他成功的喜悦;沉重的则是,刚才王超那副架势,却好像是一个恶兆留在我心里。前几年曾经那样“热心”地要宣扬小耿的人,如今又摆出一副刽子手的凶相,他们究竟要干些什么呢?……我心情沉重,觉得应该告诉小耿和老文,让他们有个思想准备。

文局长正在桌子上整理一堆技术资料。他那一向憔悴的面容,今天却泛起了喜悦的红光。对我说:“坐,小耿昨天回来的,新品种初步成功。昨晚给县委汇报,县委领导很重视,要小耿认真总结经验。今天,他就回柳溪去……”

“已经走了吗?”我歉然地问。

“不,没有走,说是出去买个奶瓶什么的,马上就转来。”老文放下手上的资料,转过脸来,摘下老花眼镜,笑容可掬地告诉我:

“小耿的爱人生娃娃了,是个胖小子。”

“什么?几时结婚的?他爱人是——”

“结婚一整年了。就是他那个生产队队长刘全的女儿。一个朴朴实实的农村姑娘。”

“呵!”我记起那个叫刘桂花的姑娘来了。老文生动地叙说,使我的心一下子就飞回柳溪河畔去了。

……蓝色的柳溪河欢快地流着,在那高高的后山脚下,翠杨绿竹环绕着一座新盖的草屋。屋门口喜气洋洋,社员们出出进进,小耿浑身粘满棉花絮儿,站在门口微笑着。……这是乡亲们前来看望年轻的母亲和新生的婴儿。大伙都为小耿夫妇祝福!年老的社员还按照传统的风俗,送来了酒米和鸡蛋。鸡蛋都是染成红色的,一篓一篓的,象征着喜庆。鲜红的鸡蛋上面还盖着一件件花花绿绿的婴儿的小衣裳。……

“社员们已经把小耿看成他们自己的人了!”文局长的话又把我的心收回来了。他说:“小耿在群众中生了根!他的科学研究受到各级党组织和干部、社员的支持、爱护。”

老文说到这里,突然顿住,脸上一道道刀刻般的皱纹里,透出严肃的神色。他又接下去说:“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提高产量,可以帮助我们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实现‘四个现代化’。谁要压,谁要砍,那是枉费心机!”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正说着,门口进来了一位穿蓝布棉制服的中年人:戴一副黑框的近视眼镜,黑瘦的脸膛,端正的鼻子,厚厚的嘴唇。乍一看,简直不敢相信他就是当年的小耿——然而,他确实是那个小耿!

我上前紧紧抓住他的手,摇着,兴奋地说道:“好呵!成功了,终于成功了!……”我回头对文局长说,“这回该好好宣传一下了。”

老文摇手说:“不忙,还要试种一年看,同时,还得把材料送上级有关部门审查,由上级技术部门鉴定。合格以后,才能算是新品种呢。今天请你来,有一个小任务——给这个新品种取一个名字。”

我望着文局长,见他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眼里含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像年轻人一样的深情的笑意。我又望望小耿,猛然间发现他眼角边的皱纹是那么深、那么密了。他对我谦逊地点着头,从微微张开的厚嘴唇里,露出一排整齐、洁白的牙齿,不知怎的,我竟脱口而出:

“青春一号——行不行?”

文局长眉毛一挑,喜上眉梢:“啥?青春一号?青春一号,要得,好,好!小耿,你看?”

小耿笑了笑,依然没有说话。但是,我看见他的眼镜片子后面,正燃烧着一种光亮——那是青春的光彩呵!

一九七七年十月

同类推荐
  • 守候天堂

    守候天堂

    米兰·昆德拉说:“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是可悲的。”冯权裔背井离乡已经三年了,她好像一直在守望着什么。这是一座美轮美奂的城市,从这边的写字楼……
  • 神箭手

    神箭手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本书收录了朱雅娟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
  • 甘南纪事

    甘南纪事

    郝洪涛写的《甘南纪事》,是一本回忆录。郝洪涛坚持写真人、真事、真话、真情,反映当时的真实生活。从哲学角度讲,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发展生产力的观点、尊重自然规律的观点。从历史角度看,比较客观地记述了甘南那一段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从文学方面来说,文笔洗炼、生动活泼,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可以说,这是一本好书。
  • 梦中新娘

    梦中新娘

    订婚在即,背叛来袭,丢了一个未婚夫,却给自己撞了一个现成的新郎。苏墨的婚礼,他的新娘跑路了,我被他的朋友拉去替他解围,却不想被他羞辱。我准备放下一切,不计前嫌的与他好好相处,一个身怀有孕的女人打破了一切,身为正妻的我沦落小三。我只是不小心轻轻碰了她的手臂,她却险些摔倒,头晕就算了居然还叫肚子疼!面对他迫人威压的视线,我问:“如果我说我什么都没做你信吗。”他不信任我就算了,还凌厉的警告我:“叶楚楚,以后离她远一点!”一场意外,他抱起捂着肚子叫疼的她奔向医院,她的孩子保住了,我的孩子却没有了……
  •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中)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中)

    十余年畅销百万套。本书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对此人的铁定判辞。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
热门推荐
  • 那年代 那岁月

    那年代 那岁月

    尧鑫所著的《那年代那岁月(上下)》摒弃了以一个人的经历为一条线索的叙述方式,从男女主人公两个角度双线并行,回忆式叙述,力图更广阔地反映社会面。在表现校园生活的同时,也涉及中学生、大学生感兴趣的其他话题。同时,不失思想性,构筑正确的价值取向。《那年代那岁月(上下)》文字唯美细腻,善于构建画面感。人物性格特点突出,各具个性,人物在作者学习、工作、生活中皆有原型。
  • 夜夜流光夜夜思

    夜夜流光夜夜思

    ——未晞,这么些年我去过许多地方,看过许多风景,吃过很多美食,最后我发现,最好吃的东西是你做的蛋炒饭,生命中最美好的风景就是你微笑的眼睛。——未未,在没有你的日子里,我过的一点都不好。——小晞,我们之间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是朋友关系,我一直不相信命中注定,我想要的,我会拼尽全力争取,你看我是不是赢了?——林君莫,我还年轻,不至于错过了你就再也遇不到对的人,可你就不一样了。
  • 术語

    术語

    娇宠于一身,直到那一年,母亲失踪,父亲弃她而去寻找母亲。空荡别墅,只剩她孤身一人,随身侍女伴她长大,此时偷偷回来陪伴与她。姐妹情深,共创一代辉煌!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东北死亡诡车

    东北死亡诡车

    一双只有眼白的眼睛,一列一定要客人上来的列车;千年前的恩恩怨怨,十世中的飘零沉浮;鬼门开,冤魂出,怨念散人间。无数的奇渊怪果,都将在这一世中,逐渐呈现……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有客到:阴阳通婚书

    有客到:阴阳通婚书

    自幼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后来回了城里读书,时隔多年再回农村,居然迷了路撞了鬼!小时候就听村里人说过冥婚的故事,没想到现在居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我什么亏心事都没做过啊,老天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也不知是哪根筋不对,我对着那鬼就问道,“能离婚吗?”那鬼愣了愣,眼神里透出失望,半晌才摇摇头认真的答道,“通婚书已经烧到了阴司判官处,记录在案,离不了。”
  • 泪倾城:冷君独宠

    泪倾城:冷君独宠

    醒来时,她身着血迹斑驳的嫁衣,长发凌乱披散。他持剑而立,眼中尽是冰冷的杀意。生死一刻,他身旁女子淡淡的一句话,却将她救下。这女子是他的宠妃,也是他多年来心上的唯一。原来,她是痴缠妹夫,不知廉耻,被世人嫌恶的女子。她拥有倾城之貌,被认定是祸国的妖孽。他狠戾冷绝,人称是孤胆枭雄。一场劫难,她在流离中对他暗生情愫。缠绵缱绻,生死相携,却始终融不开他心上的雪。她,是他最隐晦的秘密;她,也是他最厌恶的女人。他所有的宠爱,都只给了另外一个女人,却唯独把她的形貌留恋……华美精致的龙帷中,他拥着最爱的女人,她却独自一人立在殿外默默守候。欲念或者诱惑?沉溺或者独占?绝处逢生或者万劫不复?
  • 突变引擎

    突变引擎

    当世界的未来已被封锁,人类有没有资格打破现况?是带着与生俱来的七宗罪上升到另一个层次,还是只有那些心灵纯净的人能获得新生,而选择权又在谁的手中.......
  • 宝藏在哪里

    宝藏在哪里

    本丛书共8个分册,分别涉及考古学、海洋学、地震学、气象学、地质学、细菌学、地理学、军事学等学科,知识丰富,涉猎广泛。是一套具有活力、具有创新力的儿童科普读物。从1940年开始,鲁滨逊·克鲁索岛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一批又一批寻宝者带着大量的古代文献资料和现代化的开采工具来到这个小岛,开始在岛上各处日夜不停地挖掘。他们在寻找什么呢?原来,有人根据古代史料发现,二百多年前,英国海盗安逊曾在这个小岛埋藏下846箱黄金和大量的宝藏。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关于宝藏的传说。作者在本书中,就是要讲各种有关藏宝和寻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