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700000003

第3章 鲍勃·迪伦:戴上桂冠的摇滚诗人

Bob Dylan, Rock Poet with a Laurel

2008年,第92届普利策文学奖,美国摇滚歌手兼词曲作者鲍勃·迪伦(Bob Dylan)因其“对流行音乐和美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以及歌词创作中非凡的诗性力量”而获得特别荣誉奖。这是一向青睐高雅文学艺术的普利策奖委员会首次奖励摇滚音乐界人士,而且是第一次特别提出歌词创作的“非凡的诗性力量”。一个流行歌手,获得普利策特别奖,这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它标志的不是鲍勃·迪伦的歌词艺术获得承认(这点已经不需要任何人来承认),而是传统样式的诗歌第一次承认歌词可以具有“非凡的诗性力量”(extraordinary poetic power)。

鲍勃·迪伦是个不知疲倦的艺术家。“出唱片是很耗时间的,但是你要知道,你不是为了出唱片而出唱片。你出唱片是因为你希望人们听到你想要演唱的歌。我有太多歌了。你知道,就算花上一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都唱不完。每次开演唱会要选出一些曲目都很困难,要保证老歌,还要给新歌腾出地方。”鲍勃·迪伦说。尽管如此,在将满68岁时,这位不知疲倦的诗人和民谣老将,还是交出了新作品,继续给他自己增添选歌的烦恼。

1941年5月24日,鲍勃·迪伦出身在明尼苏达州德卢斯城一个犹太家庭,原名罗伯特·艾伦·齐莫尔曼(Robert Allan Zimmerman),上高中时与同学自组乐队,他因敬仰威尔士著名诗人迪伦·托马斯(Dylan Thomas),取了个艺名鲍勃·迪伦。虽然在自传中他否认艺名的由来,但他却用很大的篇幅追溯了自己热爱诗歌的青年时代。

他崇拜的老诗人麦克尼什,评价迪伦是“战后的铁器时代诗人”,麦克尼什也曾请迪伦为他的诗剧写歌。他狂热地阅读拜伦的《唐璜》、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兰波、布莱希特、T.S·艾略特,他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也曾以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为素材创作。从这张阅读影响清单来看,如果迪伦不成为摇滚歌手,他也应当成为一个先锋诗人。金斯伯格(Allen Grinsberg)甚至在1975年,成了鲍勃·迪伦巡回演唱团体的一员,即兴地当众朗诵他的诗作。萨利·贝恩称“鲍勃·迪伦首先是格林威治村的一个文字工作者,其后才是用声音念诵这些文字的音乐工作者”。迪伦的歌确实大多是先有词再有曲,他的歌首先是好诗,然后好诗变成好歌。

鲍勃·迪伦的文学传统广泛而深厚,他的歌词中有T.S·艾略特,也有《圣经》的影子,他很多巧妙的比喻源于《圣经》和莎士比亚。评论家克里斯朵夫·里克斯(Christopher Ricks)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迪伦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

比起文学来,当年年轻的迪伦更喜欢音乐,从学生时代起,他就开始自己创作歌曲。1961年,他从家乡来到纽约著名的格林威治村就是为了能追随民歌传奇人物伍迪·格思里(Woody Guthrie),那是他心目中的圣地和英雄。

1962年迪伦最初以自己命名《鲍勃·迪伦》的专辑以翻唱旧有蓝调为主,音乐风格也接近伍迪·格思里。1963年《放任自流的鲍勃·迪伦》(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正式发行,专辑以其浓郁的文学气息和优美流畅的民谣风格触动了年轻人的心。其中《飘荡在风中》(Blowin in the Wind)是当时美国校园中,人们争相传唱的歌曲。时至今日,仍然久唱不衰。

How many roads mo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

才可以称之为好汉?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

才能在沙滩上安息?

Yes,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还要呼啸几时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

才能真正销声匿迹?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 in the wind

我的朋友,答案在风中飘荡

The answer is blowin" in the wind

答案在风中飘荡

一把吉他,三个和弦和一把口琴,盖过了编曲华丽、结构复杂的歌,迪伦用歌声宣告了一个迷惘、愤怒和抗争的新时代正在诞生。二十出头的迪伦写出如此震撼人心的好歌,人们唯有赞叹这是天才的奇迹。此专辑中的《大雨将至》(A Hard Rain"s Gonna Fall),歌词明显深受法国19世纪象征派诗人兰波的影响,充满多种意象和比喻。

Oh, where have you been, my blue-eyed son ?

啊,我那蓝眼睛的孩子,你曾去过何方?

And where have you been my darling young one ?

啊,我那年轻的情人,你曾去过何方?

I"ve stumbled on the side of twelve misty mountains

我曾蹒跚在12座雾山云海中

I"ve walked and I"ve crawled on six crooked highways

我曾匍匐在六条蜿蜒的公路上

I"ve stepped in the middle of seven sad forests

我曾置身于七片忧郁的森林里

I"ve been out in front of a dozen dead oceans

我曾多次远行面临死亡之海

I"ve been ten thousand miles in the mouth of a graveyard

我曾陷入坟墓之口千里之深

And it"s a hard, it"s a hard, it"s a hard, and it"s a hard

大雨,大雨,大雨,大雨

It"s a hard rain"s a-gonna fall

啊,可怕的大雨,即将来临

尽管鲍勃·迪伦在歌中表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但他并没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抗议歌手,也不刻意写愤怒的抗议歌曲,他认为自己的歌都是生活的反映,是自己的心声。但在传唱的过程中,他的很多歌曲都被当成反战运动的圣歌。例如,1973年,鲍勃·迪伦出演了电影《比利小子》(Pat Garrett And Billy The Kid),并演唱了其中的插曲《敲响天堂的门》(Knockin" On Heaven"s Door)。

Mama take this badge from me

妈妈,把徽章从我身上取下

I can"t use it any more

它对我已经毫无意义

It"s getting dark, too dark to see

我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见

I"m feelin like I"m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我感到我正在敲响天堂的门

Mama put my guns in the ground

妈妈,把我的枪埋到土里

I can"t shoot them any more

我已经不再用它射击

That long cold black cloud is coming down

浓重的乌云正笼罩头顶

I"m feelin like I"m knocking on heaven"s door

我感到我正在敲响天堂的门

在影片中,迪伦唱出了一个士兵在生命尽头时的感受,整首歌只有简单的吉他伴奏,歌词简洁,却句句深入人心。影片背景是1878年发生在美国新墨西哥领地内的一场战争,歌曲一旦脱离影片语境,就变成了一首著名的反战歌曲而流传。

鲍勃·迪伦给人总的感觉,是他的歌词之平易流畅,却意味深远。他以一个游吟诗人的目光关注着普通人的生活,敏锐地捕捉到情绪的激发点。很难想象,1963年,22岁的迪伦,一把吉他,一只架在脖子上的口琴,一副低哑嗓音,孩子般腼腆的笑容,乱糟糟的头发,当他出现在几万人狂热欢呼的音乐节上,是如何开始成为这愤怒抗议的一代人的偶像,成为“城市民谣”运动的领袖,成为引领一代人精神的歌手,或许当时的年轻人看到他是他们中的一个,唱出的诗句也是他们心里正想说的话语。 就像《滚石》杂志的詹恩·温纳描述的:“摇滚乐成了我们四周发生的一切迅猛变化的动力中心,你把那些变化称为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都行。对我们这些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而言,正是摇滚才把第一场革命深植于我们的内心。”在迪伦之后,一代代的摇滚明星,都受惠于迪伦。摇滚诗人布鲁斯·斯普林思廷(Bruce Springsteen)就曾被称为“迪伦之子”(Dylan"s children)。迪伦也让人们明白:歌词的深刻寓意应该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

迪伦对英国摇滚乐队“滚石”(The Rolling Stones)大加赞赏,而且很多歌曲中间都要加上一段滚石乐队的歌曲。为了表示对滚石乐队的敬意,鲍勃·迪伦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歌曲《像一块滚石》(Like A Rolling Stone)。这首歌在那一年排行榜名列第二,专辑中的名曲《手鼓先生》(Mr.Tambourine Man)大获成功,成为英美青年人人会唱的歌曲。

Hey !Mr Tambourine Man, play a song for me

嘿!手鼓先生,为我唱一首歌吧

I"m not sleepy and there is no place I"m going to

我早已失去倦意,也已无家可归

Hey !Mr Tambourine Man, play a song for me

嘿!手鼓先生,为我唱一首歌吧

In the jingle jangle morning I"ll come followin" you

在这铃铛相伴的早晨,我愿随你而去

这首被认为是迪伦最具思想性的歌,用一种伤情而浪漫的调子,唱出了迪伦心中的理想和渴望。鲍勃·迪伦的嗓音有点特殊,比不上当时的其他歌手,例如甲壳虫(The Beatles)或西蒙和加芬克尔(Simon& Garfunkle)的甜美,他的乐器配置也相对简单。但他的声音中有一种愤怒而孤独的情绪,这可能正是美国迷惘的青年人所需要的,是时代使他唱出了这样的声音,或者说,他的歌是时代的脉搏声,是美国年轻人的心跳声。1969年,滚石乐队的灵魂人物之一,布莱恩·琼斯(Brian Jones)死在了自家的游泳池里。为了纪念这位摇滚英雄,鲍勃·迪伦在专辑中重新演唱了《像一块滚石》。歌词中有这样的话:“这感觉如何?感觉如何?孤独一人,没有家的方向,像一个陌生人,像一块滚石。”这是一首影响一代人的歌曲,无数的年轻人因为听到鲍勃·迪伦的吟唱才开始抱起吉他,吹响口琴,开始他们新的生活。迪伦的演唱常常简单得让人吃惊,只有一把吉他加上一只口琴。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唱他的歌时觉得更加亲切随意。翻唱他的歌也成了很多乐队受人欢迎的节目。

时至今日,鲍勃·迪伦仍然活跃在摇滚乐舞台上。他从上世纪60年代到今天出过了50多张唱片,可以说他的唱片最能反映西方现实社会。人们不禁设想,如果从来没有过鲍勃·迪伦,现在的摇滚乐会是什么样子呢?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说:“猫王赋予摇滚乐以形象和存在的理由,甲壳虫确定了摇滚乐在艺术界和音乐界的地位,而鲍勃·迪伦则给摇滚乐注入了灵魂。”

对中国当今学界更有参照意义的是迪伦的文学地位。牛津大学现代诗研究专家克里斯朵夫·里克斯,撰写了一本厚厚的《迪伦的原罪观》(Dylan"s Visions of Sin),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迪伦的文学意义在于他完全唤醒了游吟诗人的传统,他的歌词不仅源于文学传统,也来自民间故事、街头杂谈和报纸。著名诗人肯尼思·雷克思洛斯曾说:“是迪伦首先将诗歌从常春藤名校的垄断中解放出来。”如今,轮到常春藤名校将迪伦研究当作一门学问了。他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受到许多人的追捧。在西方的一些大学已经出现了一个名为“迪伦学”(Dylanoloy)的学科,而迪伦的歌词也被作为诗歌入选多所美国大学的文科教材。

早在1970年,美国著名高等学府普林斯顿大学正式授予迪伦名誉音乐博士学位。而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知识界逐步认识到迪伦作品的文学价值,一些学者和文学批评家公开称迪伦为现代美国继卡尔·桑德堡、罗伯特·弗罗斯特之后最伟大的诗人。1976年,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其总统竞选运动中曾大量引用迪伦的诗句,并称其为“伟大的美国诗人”。 1985年10月,迪伦还曾应苏联著名诗人Y·耶楚申科的邀请,代表美国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诗歌节”。1990年1月,法兰西文学院正式向迪伦颁发了“文学艺术杰出成就奖”。鲍勃·迪伦不只是位表演艺术家,而且还是位卓有成就的诗人。在他的歌词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他的文学风采,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了解美国大众流行文化如何同高雅诗歌创作日益结合之轨迹。

而如今,这位老人在其自传中(《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著,徐振锋、吴宏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却平静但依然诗意地说:“我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人,含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飘浮的歌谣。”

同类推荐
  • 播音主持艺术11

    播音主持艺术11

    延安市副市长冯继红在发言中说,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举办此次纪念研讨活动,对于继承弘扬人民广播优良传统,交流探讨播音主持理论,培养优秀的新时期播音主持人才,促进我国广播电视传媒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希望新时期的播音员主持人继续发扬延安广播播音的光荣传统,恪尽职守,不辱使命,再创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新辉煌。
  •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把玩艺术

    书房文玩,是书房用具的一个统称,也就是行内常说的“文房”。提起文房,大多数人第一个想起的通常都是所谓“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实,书房文玩的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这个范畴,其种类之繁多、材质之多样、造型之别致、情趣之迥异,如果真要一一加以列举,可谓是蔚为壮观。在本书中,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到书房文玩收藏的相关知识,而且能够体味到这些具体器物背后所蕴藏着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 寂静玛尼歌

    寂静玛尼歌

    浪子啊,你虽已死,但你能否说出,在你短暂的一生中,有多少次远足值得铭记?因为有着在戈麦高地上与康巴藏人一同游牧四野的传奇经历,作为一个汉人,柴春芽才敢于书写他对中国西部牧野生活的缅怀。因为漫游了西藏大地并最终皈依了藏传佛教,柴春芽才勇于坦露心迹,探索灵魂的深度与载力。
  • 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从动画电影艺术的内部角度纵观其故事的构成问题,分析传统的几大叙事元素,即人物、情节、时间、空间和修辞等,以求对动画电影故事产生和创作的范式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在解析带有人类集体无意识和具有普遍经验意义故事模式的同时,寻求其中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力求呈现一个相对全面的、客观的动画电影叙述研究。
  • 盐池1936

    盐池1936

    当对家乡发生在七十多年的那场早已淡出视野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重温时,依然能够从仅存的回忆录、民谣集、地方史志等文字资料中,感受到它的波澜壮阔、如火如荼和生动浓烈。历史早已远去,我们尽其所能再现这段烽火硝烟的岁月,激励今人与后人永记历史。这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
热门推荐
  • 友谊与成长(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友谊与成长(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
  • 小说选刊(2013年第8期)

    小说选刊(2013年第8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铁凝的《铁凝短篇二题》,鲁敏的《零房租》和崔敏的《好为人师》等,以飨读者。
  • 无名小辈之重生娇媚

    无名小辈之重生娇媚

    她的十一岁,他惊鸿一现,拯救她困于危难,成为她一生的温暖相依。她的十五岁,他霸气归来,竟与她形同陌路,毁灭她最后的美好希望。他的十八岁,她柔弱似水,触动他心底不忍,成全他一世的温柔念想。他的廿二岁,她蓦然离去,逼得他百般寻觅,造就他狠戾的冷漠冰霜。一次天定重生,她再次睁开的第一眼见到的仍是他,而且他竟要杀了她!一场意外误杀,他被她垂危的那一瞬给深深吸引住,可是她却想离开他!他亦假亦真,一面冰冷似霜,仿若来自地狱的魔王,一面温和如风,像极了前世梦中的他。她两世为人,前生大家闺秀,却缠绵病榻生不如死,后世职业杀手,却与他视同敌手不争不休。一枝北祁骨里红,一魂一魄永世相随。一对莫失莫忘蛊,生生世世不灭不腐。文P:此文一对一,无国仇家恨,无宫斗制衡,生死大爱,文风小白,愿君理睬。
  • 紫血回魂

    紫血回魂

    这本书是我自己从懂事起到现如今的经历,是我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或许你不信,或许你不屑,但我所说的还是发生过,一点儿都不会改变。在我寿命将终的最后时刻里,仅仅是想让自己,不会忘记那曾经的种种往事,曾经那些出现在我的生命里的鲜活生命!而对于即将迎接死亡的我,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 绝品医生

    绝品医生

    神针门当代传人李九真,奉师命凑集天下十大神针,可是进城的第一天,李九真却是开启了搭讪之路……
  • 网游之念长安

    网游之念长安

    有一天:“喂,你死了。”韩青辰面色平静的说。“死了怎么的?死了我也是死的高贵大气上档次!”某人嘚瑟。又有一天“你怎么又死了?”韩青辰有点不敢相信了。“怎么的,我这是用死亡堆砌起来我的高超操作技能!”某人不服。还有一天“死了,复活。”韩青辰无奈。“不活,死了也好,我想静静,就躺在地上思考一下人生。”某人自得其乐。…………请问!你说的技术一流,保证无忧,下本piapia,打人hahaha的呢!请问咱说好的高贵冷艳呢?“不要,让我死一死。”“景长安,给你三分钟时间,三、二、……”“韩大哥!!!我活了!oh!baby!”这是一个逗比姑娘与自闭男神的在游戏中相爱的故事~
  • 山门之下

    山门之下

    山门之下一叩首,愿脱凡尘入仙门。山门之下再叩首,誓寻世间真上仙。山门之下三叩首,回首凡尘不做仙。笑追仙,讽长生,世人皆醉我独醒!不一样的仙侠,尽在山门之下!
  • 遗冢谜踪

    遗冢谜踪

    墓穴之地,大凶之地,是生人勿进的地域,却是死人常驻的乐土。一段尘封的历史,一首死亡的挽歌,嗜血的诅咒因墓穴而起,也将因墓穴而终。跟随主角的脚步进入那些被人遗忘的坟冢,感受埋藏地底深处的远古故事,体验前所未有的神奇和凶险。
  • 游戏之新型反恐精英

    游戏之新型反恐精英

    宿友推荐了新的一款游戏,主角将在此游戏中逆行,一句话,专走无人路,就是困难万分,也阻挡不了自己的脚步
  • 豪门独宠:酷少的千金冷妻

    豪门独宠:酷少的千金冷妻

    连辰天,ZA国际集团董事长,俊逸邪肆的外表下有一颗腹黑残忍的心。顾苡南,千金的身子,丫鬟的命运,为了替母报仇,她甘愿成为他的情人,从此,她是他的情人,他为她报仇。一纸契约,一生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