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500000019

第19章 昆仑纵队(电影小说)(14)

胡宗南命令:“马上出发!一条沟、一条沟地搜!”

敌人奔龙泉来了。“昆仑纵队”又收拾行装,从龙泉向西转移。万团长命令完成阻击任务回来的赵排长,带领一个骑兵班上山,再一次阻击和迷惑敌人。

时近黄昏,风起云涌。丹子姑娘率领游击队从另一边奔上山来。她和赵排长又意外地在山顶上相遇了。但是,因为情况紧急,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几分钟。

“丹子,你们插到敌人背后去,死死地拖住敌人,时间越长越好!”赵排长说着,拿出丹子的毛巾,揩着脸上的汗。

“他是有意给我看的么?”丹子率领游击队向南奔去的时候,脑子里又冒出了使她脸红的一闪念。

赵排长从望远镜里,看见敌人大队人马正向龙泉拥来。他说:“同志们,情况非常紧急,我们既要以一当百,更要机动灵活。为了拖延时间,我们要和敌人在山上周旋,不停地转圈子,不断地放冷枪。”

山下的敌人,发现山上骑兵“很多”,一个劲地用机枪扫射。骑兵班在山梁上盘旋奔驰,东放一枪,西放一枪。

丹子带领的游击队,又在敌人后边开起火来。

郭师长问:“军座,这是怎么回事?”

“你说呢?”柳军长以反问代替了回答。

“昆仑纵队”一上山,天就黑了。

隔壁山上,敌人烧起了无数的火堆,不时闪着手电筒的亮光,甚至敌人马叫声都能听得见。

毛主席领着队伍悄悄地走着,只听见轻微的脚步声和马蹄声。

午夜,雷声隆隆,风雨交如,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人们只能一个挨一个地走着。王大夫一滑滚下山坡。驮电台的骡子失了前蹄,也滚下沟去。

队伍停下了。人们一个个往后传:“不能走了。”然后,又一个个往前传:“为什么不能走了?”前边又传下:“有沟,没有路,人和电台都摔下沟了。”

周副主席在黑暗中摸着一个一个站立的人,走到前边来问:“摔下去几个人?电台怎么样?”人们七嘴八舌:“王大夫摔下去了。”“驮电台的骡子滚到沟里去了。”周副主席当机立断:“把绑腿接起来,扔下去!”人们纷纷解下绑腿,一条条接起来。

“你们把头拉紧,听我的信号!”李参谋说罢,抱着一团绑腿滑下山坡。老炊事员、小冯等也跟着滑了下去。他们在山沟里摸黑找到了收发报机,又奋力把它往山上搬。周副主席等人使劲地在山上拉着绑腿。

李参谋留在沟里喊着:“王大夫!王大夫!”

黑暗中响起王大夫的声音:“我在这儿!我在这儿!”她摔倒在一个坑里,挣扎着坐了起来。

收发报机拉上山了。周副主席问:“不会摔坏吧?”

小冯答道:“难说。骡子摔死了。”

周副主席说:“用我的马驮!”

山沟里,李参谋扶起王大夫,问她:“还能走吗?”

“能!”王大夫刚一迈脚,“哎哟!”一声又坐了下来。

李参谋鼓励她:“咬咬牙,上!”

她站起身,拉着绑腿往上爬。李参谋在后边推着她。周副主席等又用力拉绑腿,把王大夫从山沟里拉上了山。周副主席问:“摔伤了没有?”

王大夫咬着牙:“没有。”

队伍走了不一会儿,忽然又停下了。前边传来:“向导迷了路。原地休息!”周副主席又匆匆往前赶去。

毛主席坐在背包上休息。战士们拉着马,围成一堵墙似的,给他挡着风雨。小罗把雨衣给他。他摆摆手:“不要。你看谁冷,就给谁披上吧!”

担任向导的区委书记老高,伏在山梁上,目光炯炯地望着前方,极力想透过雨幕找到一条向西去的路。可是,难哪,难哪!风狂骤雨,一片黑暗,方向不辨。远处传来一阵枪声。任弼时安慰他说:“老高,别着急,再想想看。”老高心急如焚,突然一道闪电,使他看见不远处一座小庙。他豁然开朗,暗自欢喜:“好呀!‘天下庙门朝南开’嘛!”但他什么话也没说,趁着又一道闪电,一个箭步上前,向小庙奔去。万团长跟在他身后,喊着:“当心,别摔了!”老高果然脚一滑滚下坡,连翻了几个跟头。他不顾疼痛,借着闪电的亮光,奔跑着。他摸到庙门口,判明了方向,连声喊着:“往这边走!往这边走!”他又领着队伍,顶风冒雨,向西走去。越来越近的枪声使人感到,敌人好像就在身后边追来一般。

天亮了。敌人经过一夜风雨,个个跌得像泥猴似的。龙泉村就在山下,但郭师长却不敢下山,生怕中了我军的埋伏。约莫过了半小时,一队匪兵才胡乱地放着枪,战战兢兢地进到村里。

郭师长和柳军长各自站在报话机前通话——

“柳军长!我已经到了龙泉!”

“郭师长,你发现了什么?”

“什么也没有发现!”

“共军的骑兵呢?”

“往西南方向逃窜。”

“是往保安那边去了吗?”

“是的,军座。如果真是毛泽东,那么,他很可能在向彭德怀主力靠拢。”

这时候,彭德怀司令员正在几百里外的甘肃东部,因为和中央失去联系而万分焦急呢。桌上放着中央社发的一条新闻,说在卧牛城附近“发现了毛泽东的踪迹”,“国军正跟踪搜捕”,云云。彭总刚走到陕北大地图面前,黄参谋走了进来,愁眉苦脸地说:“和总部电台还是联系不上。”他的话音刚落,丁旅长又一头闯了进来:“彭总,党中央、毛主席处在危险之中,马上出发去援救他们吧!”

彭总站在地图面前,沉思地:“他们到底在什么地方呢?向东走、过黄河?不可能,很可能往西去,那就要受到胡宗南、马鸿逵的两面夹攻,甚至四面包围,太危险,太危险了!”

丁旅长恳求着:“彭总,我马上带一个旅……”

彭总说:“离他们太远,来不及了。”

丁旅长满有把握地:“骑兵两天就到。”

彭总果断地下达命令:“黄参谋,马上发个电报,要三边和绥德的地方部队、游击队全部出动,务必保证中央的安全!丁旅长,你带一个骑兵团,立即出发!”

“是!”

“你的任务是,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这个方向来。这样,就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丁旅长刚要走,彭总又叮嘱:“动作要快!”

这时候,满腹怨恨而又无处发泄的郭师长,正在龙泉村的院子里转来转去。

张处长缓步走来:“师座,我们在四面山上仔细搜过了,什么也没有搜到。”

郭师长指着他的鼻子,气鼓鼓地:“都是你!毛泽东就在这一带,这一带!在哪儿?”

报话机里响起的柳军长的声音:“郭师长!胡先生命令我们,向地灵湾方向搜索前进!”

这时候,“昆仑纵队”刚刚到达地灵湾。毛主席正伏在老乡家的锅台上,起草给刘伯承、邓小平的电报呢。

$千钧一发

次日中午,郭师长站在南山顶上,用望远镜看着北山。

任弼时隐蔽在北山岩石后面,用望远镜看着南山。

万团长奔来报告:“敌人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孙家岔。”

任弼时指着前边:“就在对面山下?”

万团长点点头,接着问:“敌人如果上山来,怎么办?”

“死守阵地,阻击两小时,掩护大队转移。”任弼时说着,又拿起望远镜,只见敌人蜂拥而来。

山这边,正在进行紧急动员——

老炊事员说:“敌人敢来,我就用切菜刀和他拼!”

小冯接上来:“电台是我们的生命!人在电台在!”

小叶表示:“我们新华社的同志没有枪,每人只有一根打狗棍。但是,我们决心用自己的生命,誓死保卫党中央!”

烈日当空。光秃秃的黄土高原上,没有一点树荫可以蔽日。各大队隐蔽在一条条狭窄的山沟里,在火辣辣的阳光下边暴晒着。人们用两根棍子支着衣服挡住头,或坐或躺,汗如雨下。

“白薯都快烤熟啦!”小叶的话引起人们的一阵大笑。她却没有笑容,困惑不解地说:“上次,大雨下边等命令,等了三个小时。这回,太阳下边等命令,也快等了三个小时,为什么还不出发呢?”

“因为白薯还没有烤熟呢!”王大夫幽默地答道。人们又哈哈大笑起来。

这充满着乐观和自信的笑声,突然被断断续续的枪声所打断。

山那边,敌人在进行火力侦察。郭师长正率领敌军向我中央警卫团防守的北山逼进。这座山,是保卫党中央、毛主席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因为翻过山就是毛主席所在的地灵湾了。守卫这座山的只有一个警卫连,一百来人,而敌人直奔地灵湾来的却是一个师,一万多人。此外,柳军长还带领两三万敌军,在后边跟着来了。

山上,万团长看见敌人越来越近,发出了命令:“准备战斗!”警卫连的战士们举枪瞄准,严阵以待。经万团长再三劝说,任弼时才离开前沿阵地,慢慢地走下山去。他虽然名义上不再是“昆仑纵队”司令,但实际上还是履行着司令的职责。各大队事无巨细,他都要操心,都要过问。他对情况的了解是这样细致、深入,甚至连哪个大队有多少人生病,哪匹马要钉马掌,他都一清二楚。他对同志严肃而又亲切,对工作热心而又认真。再大的压力他也顶得住,再大的委屈他也受得了,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为“人民的骆驼”。“骆驼”一步一步地往山下走着。万团长不时回头望着他的背影,担心他这位高血压的病人摔倒,担心敌人大军万一上了山怎么办。他一会儿望着山那边步步逼近的敌人,一会儿又望着山这边隐蔽着的“昆仑纵队”,心里像有一团火在燃烧。

山这边,毛主席却泰然自若,在一个土窑洞里听着广播:“……在广大人民普遍觉悟的基础上,蒋介石政府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军事危机正在猛烈发展。蒋介石的全部进犯军中,已有90个旅被人民解放军歼灭。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正如于斌主教所形容的,不但是一辆破车,并且已经抛锚了。”听到这里,毛主席不禁笑了起来。

山那边,郭师长带领敌军继续向北山蜂拥而来。

山这边,毛主席还在听着广播:“人民是一定要胜利,人民已经有了决心一往无前地实现这个胜利,而且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这个胜利!”接着,收音机里响起另一位女播音员的声音:“刚才播送的是新华社社论《破车不能再开》。现在请听音乐《正月十五闹秧歌》。”

毛主席关了收音机,走出窑洞,看见内卫排的战士们在擦抢。他问:“怎么,你们准备打吗?”

人们七嘴八舌地:“是呀。敌人在山那边,我们在山这边。眼看敌人就要来了。咱们快走吧!”

毛主席说:“不,现在不能走,也不能打。一走,一打,就要暴露目标。我们要利用陕北的有利地形,神不知,鬼不觉,隐蔽在这条小山沟里。”

卫士们围着他说:“万一敌人上山呢?”“那时候走就来不及啦!”还是趁早走吧!”

毛主席问道:“敌人真的来了,你们怕不怕?”

人们齐声回答:“不怕!”

“对,没有什么可怕的。他们有枪,我们也有枪嘛!”望着周副主席走来,毛主席又说:“我估计,太阳落山以前,敌人可能要退。副主席,你看是不是这样?”

“嗯,很有可能!”周副主席答道。

毛主席叮嘱:“小罗,我要睡觉。敌人如果上山,马上叫我。”说着,他走进窑洞,在一堆干草上躺了下来。

人们围着周副主席问长问短:“为什么主席估计敌人会退呢?”“还是要从最坏处着想,准备敌人上山来吧!”

曾经坚持主张中央留在陕北而和老炊事员争论的小冯,这时候却激动地说:“副主席!我想不通,党中央、毛主席为什么非要留在陕北呢?”

老炊事员接着说:“过河到山西去,还不是一样吗?”

“不,这可不一样。”周副主席说着,坐在黄土包上,问道,“你们谁见过大海吗?”

小叶举起手来:“我见过。”

周副主席又问:“海上卷起风暴是个什么样子?”

小叶有声有色地说:“啊,那可不得了。浪头就像一座大山压下来,吓死人哪!”

“这时候,最要紧的,是掌舵的要守住岗位,坚定、沉着,那么,他就会给全船的人带来希望和力量,鼓舞人们去战胜风暴。”周副主席沉浸在回忆之中,“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掌了十几年的舵,壮大了红军,打败了日寇。今天,反革命风暴又来了。在这个紧要关头,指挥中心不可随便挪动,中国革命的帅旗必须高举在陕北!这一着,政治意义大得很呀!可以说,它抵得上千军万马!”

人们一边听,一边点头。

土窑里,电话铃响了。守在电话旁边的任弼时急忙拿起话筒:“嗯……嗯……你等等!”任弼时派人把毛主席、周副主席请来,对他们说:“万团长来电话,敌人开始上山了。他请示怎么办?”

毛主席说:“绝对隐蔽,不准走动!”

“不能让敌人发现任何一个目标!”周副主席接上去说。

任弼时又对着话筒:“万团长!你们在山上要绝对隐蔽,不准走动,不能让敌人发现任何一个目标!”

敌人开始盘旋侦察。在阳光下暴晒的人们,赶紧贴着沟壁隐蔽起来。

电话铃像警报似的,又叮铃铃响了。

任弼时拿起话筒:“……嗯,敌人还在往山上爬。”他转身报告毛主席:“敌人小股部队继续向山上运动。”

“小股部队?是不是在进行侦察呢?”周副主席沉思着。

“可能。”毛主席说:“最要紧的是不能暴露目标。”

正值晌午,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黄土高原就像赤日炎炎的沙漠,山沟里更似蒸笼一般闷热无比。在一阵紧张的沉默之后,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这个鬼天气,连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又是一片寂静。空气仿佛凝固了似的,使人没有一点动的感觉。突然,报警的电话铃又响了!

“……嗯……嗯……”任弼时转身报告:“敌人离我们只有四百米了,万团长问怎么办?”

“不要开枪。”周副主席毫不犹豫地说。

毛主席拿过话筒:“万团长吗?你听着:敌人只要没有发现我们,哪怕到了眼皮子底下也不要开枪!”

话筒刚刚放下,传来了一阵枪声。

任弼时拿起话筒:“万团长!敌人发现了我们?……好像还没有。那就不要开枪!”

周副主席又接过话筒,一字一句地:“现在是千钧一发的时候。万团长,你一定要沉住气,万万不能暴露目标!”

接着,万籁俱寂。空气是如此紧张,仿佛一丁点儿火星就会立刻引起强烈的爆炸。

西南方隐隐响起了枪声。原来,丁旅长率领的骑兵团、三边分区和绥德分区的地方部队、丹子姑娘率领的游击队等,都纷纷在敌人后方开起火来。而赵排长正在路上用石灰画着一个很大的箭头,把行军路线指向西南方。骑兵班的战士们又沿路扔下米袋、水壶、电话线之类,有意制造着“狼狈败退”的假象。

太阳快落山了。张处长指着箭头说:“军座,看来,毛泽东是在向西南方败退,以靠拢彭德怀主力。”

柳军长一听,火冒三丈:“这是你的想象!毛泽东根本就不在这里。胡闹,胡闹!”

报话机响了。郭师长和柳军长在通话——

“军座,我们是‘车到山前没有路’啦!”

“哼,我们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们发现了什么?”

“情况证实了你的判断,共军骑兵部队,或者说,想象中的毛泽东总部,正往西南方向败退。”柳军长说着,狠狠地向张处长瞪了一眼。

郭师长问:“现在怎么办?”

柳军长大声叫道:“胡先生命令我们,往西南方乘胜追击!请注意,你再往前,就到了马家防线。请你掉转马头,立刻向我靠拢!”

“是,军座!”郭师长放下话筒,命令:“停止前进!朝西南方向追击!”这样,已经快要爬到山顶的敌人,突然又像退潮似的涌下山去。

土窑里,电话铃又响了。不过,这次不是报警,而是报喜:“敌人向南方退了!”

毛主席听了大笑:“哈哈,果然不出我等所料!”

紧张的空气引来的,不是枪声和爆炸,而是笑声和欢呼!连续五天的疲劳,一下子烟消云散了。

晚上,人们三五成群地在山坡上乘凉,说笑,唱歌。

王大夫想想又后怕起来:“真危险呀!敌人只要再往前走一步,就会发现我们了。”

“为什么这一步他就不走,而掉转马头往西南方向去呢?”小叶百思不解。

老炊事员问道:“主席,这到底是咋回事啊?”

小罗也问:“主席,你怎么就猜到敌人太阳落山之前会退呢?”

小叶央求着:“主席你给我们讲讲嘛。大家鼓掌!”

同类推荐
  • 一个人去旅行

    一个人去旅行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武陵的红

    武陵的红

    红军的故事家喻户晓。 红军队伍里差不多都是血气方刚豪放勇猛的人。当时,中国的精英们领着这支队伯……
  • 如厕时光

    如厕时光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同时,通过描绘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牵涉出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并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可以说,《红楼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
  • 异事录(叁)

    异事录(叁)

    1949年至今,最轰动中国的民间绝密档案!近十年来天涯、猫扑、豆瓣最火的悬疑小说。网络点击超过10亿,近万家网站转载,作者蛇从革不到半年内刷新了所有中国悬疑小说的记录。他让许多不爱看悬疑小说的读者都爱上了悬疑小说!
热门推荐
  • 报告皇上妖后来袭

    报告皇上妖后来袭

    她是萧国公主,传闻她体弱多病,命悬一线!他是周国皇帝,传闻他荒诞无淫,胆小懦弱!全都是扯淡!一场莫名的战役让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两个人联结在了一起,于是,一场惊心动魄、啼笑皆非的故事开始了。她葵水初至,让他帮她做月事包,他找不到棉布,一眼看中了她的裹胸布,她蹙眉冷声道:“你拿它作甚?”他满是质疑地问道:“这你还有用?”顿了顿,又道:“你胸部又不大,用它作甚?”她一噎。晚上,她刚躺下,不多久,他也在她身旁躺了下来,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没好气地道:“你躺在我身旁做甚?”(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美少女和恶魔少爷

    美少女和恶魔少爷

    四位美少女从国外回来,一回来就遇见了四位恶魔少爷------------------------------------------------------
  • 手术刀,绕指柔

    手术刀,绕指柔

    把一个帅气冷医生推倒在床上,大概需要几步?需要三步。第一,以病人的名义扑倒他。第二,以病人的名义扒光他。第三,扒光来了,JQ还会远吗?这是一个女记者和男医生的故事。很闷骚,很温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吟草

    爱吟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听影师

    听影师

    上古本有十个太阳,彼时世界一片光明,万物活在光明之下,万物有灵,皆为神圣,持有神圣之力,称为圣持。但一个名为李毅的猥琐男把太阳射掉九个之后,黑暗降临人间,阴影横行。自此,世间多了一股持有黑暗之力的生灵,他们的影子有无穷的力量,称为影持,影子力量持有者。圣持和影持争斗不休,整个修行界秩序混乱。为了守护光明,圣持之中出现了不可战胜的强者,名为听影师。听影师的出现,让影持联盟一度退败,最终退到不可知之地,隐藏在世间,等待影持中终极战士的出现,带领影持重回人间。这样一个战乱的时代,你是要成为圣持,守护光明?还是堕入黑暗,掌握影子之力,横行世间?这是最好的时代,一个强者的时代。
  • 时光浅浅

    时光浅浅

    在一次意外中她丧失了记忆,在苦苦寻觅记忆中,却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阴谋。在不断地拥有着同时也不断失去着。---林浅浅她说。----林子煜这世界最美好的事情大概就是遇见你,林子煜。---何浅浅揭开真相的面纱,我们是否还能一如既往。以爱的名义,陪我一场青春盛宴。
  • 列朝游记

    列朝游记

    一个未经人们认证的“时间定律”,使一个科学家发明了时光机。几位少年开始了在列朝的“旅游”……
  • 妖尾之最强王者

    妖尾之最强王者

    简介:动漫与游戏,都是宅男的最爱。死宅小默,因网吧猝死带着最爱的英雄联盟系统穿越到了妖尾的世界,通过魔法,接收英雄联盟中各个英雄的能力来进行战斗。德玛西亚之力,未来守护者。。。请关注—妖尾之最强王者。
  • 悍女重生:王爷,你凶兆掉了

    悍女重生:王爷,你凶兆掉了

    这是一个女主拆散男主无数姻缘,男主掐死女主无数桃花的残忍故事。关于鉴王爷的传言有两个版本。【一】民间传言,鉴王爷生性乖戾,杀人越货,吃喝嫖赌样样在行,但是,鉴王爷有隐疾,那就是不举!【二】内部传言:鉴王爷其实武功高强,城府极深,在几位皇储中游刃有余,笑里藏刀,其实鉴王爷就是披着蛤蟆皮的母狼。【鉴王爷自述】身为二十一世纪枉死的女特工,重生古代还是倒霉催的特工命,混入皇家女扮男装,成天和爷们打交道,好在皇家基因优良,个个都是美男,看在艳福不浅的份上,这个假王爷她当定了!【读者QQ群:236026920】
  •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情诗(词、曲)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从中国古代的名家情诗中,精选五百余首,对于各位作者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诗歌也进行了解析,帮助读者对历代名家情诗进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