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500000017

第17章 昆仑纵队(电影小说)(12)

歇晌的时候,赵排长拿着一份油印的《新闻简报》,和民兵们一起学习毛主席为新华社写的社论《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丹子用她那清脆、甜润的声音读着:“和全民为敌的蒋介石政府,现在已经发现它自己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无论是在军事战线上,或者是在政治战线上,蒋介石政府都打了败仗,都已被它所宣布为敌人的力量所包围,并且想不出逃脱的方法。”这篇社论一开头,就把人们吸引住了。丹子越念越起劲。她认为重要而新鲜的地方,又重复地念一遍,声音很小,速度很慢,好像是在慢慢琢磨其中的道理。第三段和最后一段里的几句话,她重复着念了两遍:“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中国事变的发展,比人们预料的要快些。一方面是人民解放军的胜利,一方面是蒋管区人民斗争的前进,其速度都是很快的。为了建立一个和平的、民主的、独立的新中国,中国人民应当迅速地准备一切必要的条件。”念完,乘大伙讨论的时候,她偷偷地朝赵排长望着,那微笑的目光仿佛在问:“快胜利啦,是吗?新中国是个什么样呢?”这偷偷的目光,并没有逃过赵排长那双侦察兵的眼睛。当他也用微笑来回答她的时候,姑娘赶紧低下了头……学习还没有结束,忽然有人跑来报信,说在南山放羊的吴老汉病倒了。赵排长和丹子立刻向南山奔去。

晚饭后,人们又照例到山上去散步。毛主席边走边说:“恩来起草的《中央关于蒋管区工作方针的指示》,对于推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军事方面,也就是在第一条战线上,我们该有所作为了吧?转眼到了6月,南方已经麦熟杏黄……”

周副主席深思地说:“我看,刘、邓进军中原的时机成熟了!”

毛主席哈哈一笑:“恩来呀,我就等你这句话呢!弼时,你看怎样?”

任弼时当即表示:“我看可以。不过,先要征求一下刘、邓的意见,然后才能决定。”

“那当然啰。”毛主席高兴地说,“好,这个问题解决了。下一个问题……”

任弼时笑道:“主席,这是饭后散步,不是开会呀!”

毛主席也笑了:“一样,一样。下一个问题,就是陈赓、谢富治兵团到底来不来陕北?”

周副主席说:“我在真武洞的时候,专门征求了彭老总的意见。他很希望把陈、谢兵团调到陕北来,合力消灭胡宗南主力……”

毛主席兴奋地说:“彭德怀、陈赓这两路大军,先在陕北作战,后到宁夏和甘肃,以消灭胡宗南、夺取大西北为目标,我看这样很好!恩来,你说呢?”

周副主席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只是说:“陈赓提出,胡宗南肯定要回山西,因此,我们必须攻下太原,消灭阎锡山主力,以便创造一块安全的后方。”

毛主席连连摇手:“不妥,不妥。从战略上考虑,我军当前的主要作战目标是蒋介石、胡宗南。把阎锡山先放一放,以后再收拾嘛!何况,胡宗南目前并不一定回山西。就是回到山西,我们也要把他吸引到陕西、甘肃来予以消灭!”

任弼时敲了敲烟斗:“这一点我赞成。但是,要不要调陈、谢兵团到陕北作战,我看要三思而后行……”

天边,一抹晚霞已经消失,月亮悄悄地爬上了东山。他们三个人还在梁上走着,谈着,直到王大夫、万团长等奔来,才打断了他们的谈话。

任弼时忙问:“出了什么事?”

王大夫气喘吁吁地:“吴老汉……得了……急病,出现过短暂休克。”

毛主席着急地:“赶快抢救!”王大夫一边跟着他们下山,一边说:“要输液,可又没有生理盐水。”

周副主席来到骑兵连,命令赵排长:“你马上带几个骑兵,到后方医院取生理盐水,越快越好!”

“是!”

“来回一百多里,还要穿过敌人的封锁线……再就是,我们也可能转移……”

“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赵排长说罢,带领小龙等几个战士,骑着马飞奔而去。

第二天黄昏,他们列队站在后方医院村外。赵排长背着生理盐水瓶说:“来的时候,我们顺利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回去就难了,敌人可能有了戒备。同志们,为人民冲锋陷阵,是我们的神圣使命!上马!”

果然,敌人发现了他们,凶猛地开枪射击。

几匹战马在子弹飞啸中疾驰向前。战士小龙从马上摔了下来。赵排长跳下马,奔到他面前:“小龙!小龙!”

负伤的小龙睁开眼说:“赵排长,你们快走!不要管我!快!”

敌人越来越近了。赵排长射击着,沉思着,最后不得不下令:“上马!冲过去!”几匹战马又迎着呼啸的子弹飞驰而去。

小龙躺在地上向敌人开枪,扔手榴弹。血从他的脸上、腿上,不断地往外流着……

丹子站在山顶上,望眼欲穿地盼着赵排长回来。她舅舅吴老汉仍然在昏迷之中。区委又通知说有敌情,要丹子明天一早带领民兵去王家岔,并且让她担任游击队队长。刚才,她听万团长说:“昆仑纵队”随时有可能转移。这一切使她心急火燎。她望着,望着……

赵排长回来了!吴老汉得救了!丹子多高兴啊。她好不容易找了个机会,悄悄地对赵排长说:“多谢你……”

“不,不要谢我……”赵排长心情显得很沉重。

丹子望着他那忧郁的面孔,惊讶地问:“你……怎么啦?”

赵排长沉默良久,最后叹了口气:“唉!回来的时候,被敌人发现了,小龙……”

“他……?”丹子惊恐地睁大着眼睛。

赵排长只好告诉她说:“他身负重伤……为了掩护我们,他可能……”

眼泪像一串珍珠,从姑娘的脸上滚落下来。她仿佛看到,那瓶生理盐水,不是透明的,而是鲜红的。是血,人民战士的血,在一滴一滴地输进吴老汉的血管,使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守候在他身边的毛主席,脸上现出了欣慰的微笑……

丹子擦去眼泪。赵排长叮嘱她:“小龙的事,千万别告诉你舅舅。”

丹子点点头:“嗯……”

“听说敌人偷偷地奔我们这儿来了。”赵排长说着,掏出了丹子给他揩汗的毛巾,“丹子,你的毛巾……”

姑娘望着这条汗渍斑斑的蓝条子毛巾,羞答答地:“你……留着用吧!”说罢,她低着头跑走了。丹子一口气奔到舅舅家,一进门就说:“舅舅,舅妈,我走了。”

吴大娘听说她马上就走,一把将她搂在怀里:“丹子!我的好……好……”说着,她抽泣起来。

吴老汉坐在炕上说:“哭啥呢!丹子,见到胡儿子,要狠狠地给我打。不过,你可得当心,别再伤着、碰着的。你爹跟刘志丹闹红牺牲了,娘又被地主逼死了……你无爹无娘,我无儿无女。而今娃子生死不明,你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我……我可怎么活呀!”说着,他也泣不成声了。

丹子流着泪叫着:“舅舅!舅舅!你……你要好好养病,啊?我很快就会回来的。”

吴大娘强为欢笑地说:“哭啥呢?丹子,菩萨保佑你!”

丹子破涕为笑:“舅妈!看你,还迷信呢。好,你们放心吧。我走了!”

吴老汉和吴大娘,望着丹子带领民兵雄赳赳地走出了村子,心头不由地产生一种自豪的感情。他们相互笑了笑,又回到窑洞里,商量着一件大事:敌人要是真的来了,该怎么办?

吴大娘焦急地:“毛主席他们……”

吴老汉急忙打断她:“不能叫毛主席,要叫李得胜!”

吴大娘结结巴巴地说:“李……李什么?”

“唉,就叫老李吧!你准备上山,给我留下点吃的。”

“我不能走。你大病刚好。”

“你不走那行!要是叫出毛主席……”

“放心吧,我的老爷子,他叫老李,老李,老李!”

“不管走不走,赶快把东西藏好!”

“毛主席早就派人……”吴大娘又脱口而出,知道自己说错了,赶忙收住口。

可吴老汉急得直跺脚:“看你!”

吴大娘叹了口气:“唉,真没办法,叫惯了。”

吴老汉坚决地:“你一定得走!”

吴大娘点点头:“看样子我是得走,万一叫起毛主席来,那就糟啦!”

危险的时刻迫近了。

他们正在商议,隐隐传来了飞机声。这是一个警号。

危险并不在于敌人的“偷袭”。连胡宗南、柳军长心里都很清楚,“偷”是偷不成的。别说打入敌人内部的302会怎么样了,光说三四万敌军,只要一出动,民兵、游击队、老百姓,加上中央警卫团的侦察员们,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他们呀!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想搞什么“偷袭”,能“偷”得成吗?相反地,胡宗南、柳军长迟迟不敢出兵,倒是真的怕“偷鸡不成蚀把米”呢。在蒋介石这个冒险家和赌徒的一再督促下,他们才不得不冒着遭我伏击的危险,命令四个半旅出发了。

危险倒是在于,党中央身边没有兵。在真武洞祝捷大会之后,周副主席和西北野战军的指挥员们一起,曾经详细讨论了今后的作战计划。临走的时候,周副主席说:“毛主席要我转告大家:党中央的安全不能成为你们的包袱,使你们不敢放手打仗。所以,党中央暂时要离开你们……”

一听这话,全场愕然,人们纷纷问:“中央要去哪儿?”“离开陕北?”

周副主席说:“不,中央仍然在陕北。但去向要对你们保密啰!”

大家议论纷纷:“党中央、毛主席在陕北,我们当然要保证安全!”“放心吧!我们不知道中央在哪儿,彭总会知道的!”

彭总摇摇头:“从现在起,恐怕我也不知道了。”

周副主席笑道:“这个决定,就是冲着你来的嘛!”

人们听了哈哈大笑,可笑了之后一想,又担起心来。直到分手的时候,大伙还在谈着这个事呢。彭总、丁旅长等把周副主席送到村外,恋恋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周副主席只好伸开两手,拦住他们,坚决地说:“不要再送了。大家请回吧!”

彭总忧虑地:“副主席,我很是放心不下呀!”

丁旅长提出:“我们留下一个团在你们附近……”

“不要!”周副主席斩钉截铁地说。

丁旅长还在恳求:“一个营吧!”

周副主席把手一挥:“一兵一卒也不要留。你们把全部人马带走,出击陇东,消灭敌人!”

彭德怀、习仲勋率领西北我军主力,从5月30日起,开始了大规模的陇东战役,沉重地打击帮助胡宗南进犯边区的宁夏、青海马家军。胡宗南嫡系主力八个旅,乘此机会从6月开始,在我党中央住地附近进行所谓“扫荡”。其中柳军长带领的四个半旅,根据美制电台测向仪测定的地理位置,直奔吴家湾而来。敌人从吴家湾一带有一个电台群判断,这里住着高级的领导机关。到底是党中央还是西北局,敌人却无法判断,因为从地面得不到任何一点准确的情报。我们虽然在空中没有眼睛,可在人民的土地上,却有无数双眼睛在监视着敌人呢。

$危险关头

拂晓,游击队、老乡和派出去的侦察小组,一个接一个地来到吴家湾,向万团长汇报敌情。各方面的情报证实,敌人的主要目标正是党中央、毛主席的所在地。

万团长急急来到毛主席他们住的窑洞门前,哨兵报告,中间一个窑洞的灯光,半小时以前刚刚熄灭。这就是说,周副主席才睡下不久。万团长知道,这些日子,周副主席最忙了。除了第一条战线——军事战线,他还特别注视着第二条战线——蒋管区学生运动的动向。6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在武汉打死武汉大学学生三人。2日,蒋管区各地学生纷纷举行集会和游行。3日,周副主席起草了中央关于学生运动的指示,通过地下电台发给上海的刘晓、钱瑛同志。这几天,正是一个关键时刻。敌人采取法西斯手段,逮捕大批爱国学生和民主人士,如1日到5日在重庆逮捕学生、教员、记者七百余人,1日到3日在广州逮捕一千余人,2日在贵阳逮捕市民一千八百余人……周副主席起草的指示,犹如及时的春雨,对正在蓬勃兴起的学生运动,从方针到策略都作了精辟的阐述和具体的部署,使第二条战线有力地配合第一条战线,向蒋介石王朝实行前后夹攻。周副主席尽管自己累得常常睁不开眼睛,可他想到的却是别人的健康和休息。他住在两间半相通的套窑中间,电话一响,不仅会惊动同屋的陆定一和胡乔木,而且会吵醒住在右首的毛主席和左首的任弼时。因此,每当他深夜一个人工作的时候,他就用报纸遮住灯光,睡觉时特地把电话放在枕边,怕铃声太响,又用衣服盖着电话机。此时,万团长可以不必叫醒周副主席,只向弼时同志汇报敌情就行了。可他怎么进得去呢?东西两头的窑洞没有门,只有从中间的窑洞进去,经过一条狭长的过道,才能到达弼时同志住处。他一推开中间窑洞的门,势必会把周副主席他们三个人吵醒。可敌情又是这么紧张,这么严重,决不能拖延片刻,要马上报告,越快越好!怎么办?万团长在窑洞门口走来走去。他希望首长们哪怕多睡一分钟也好,总想晚一点再去叫醍他们;可他又巴不得周副主席他们尽快知道敌情,研究对策,因而总想早一点推开窑洞的大门。时间啊,为什么过得这么慢,而又这么快呢?在极其矛盾的心情中,万团长熬到了天蒙蒙亮。他不能再犹豫了,不能再等待了。他轻轻地敲着弼时同志住的半间窑洞的窗户。很快地,弼时同志就从窗户内探出头来。万团长压低声音报告:“有情况!”

弼时同志同样小声音地:“我马上出来。”说着,他下了炕。这半间窑洞,只有一铺炕,地上连个桌子也放不下。他踮着脚尖,顺着过道走进中间窑洞,想到院子里去。可是,看见周副主席他们睡得正香,生怕开门声会把他们吵醒。于是他又轻轻地走回套窑,心想这可怎么办。眉头一皱,办法有了。他打开窗户,慢慢地从窗户向外爬着。

万团长惊叫:“当心!”

任弼时急忙嘘了一声:“声音小点!”

万团长扶着他爬下窗户,一边暗暗埋怨自己,说着:“你血压高,摔一跤可不得了。”

万团长向他详细汇报了敌情。任弼时当即下令,要参谋长亲自带领一个排,跑步到南山构筑工事,同时通知各大队准备出发,至于向哪里转移,要等毛主席、周副主席起来后才能决定。

正是这个问题,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吃了早饭,任弼时将敌情向毛主席做了报告,然后说:“我的意见,是向东转移为好。”

“要是我们向西走呢?”毛主席反问道。

任弼时说:“那怎么行?敌人主力从西边来。向西就可能和敌人相遇,这是一。第二,即使我们避开了胡宗南的主力,那么往西走就到了宁夏马鸿逵的防区。马家有八个骑兵团,战斗力很强,不可小看。所以,向西,我们的回旋余地比较小,有被敌人包围的危险。第三,越往西走,人烟越少,粮食越困难……”

“正因为这样,我们必须向西!”毛主席打断了他,“蒋介石、胡宗南知道,我们的主力远在陇东,离这儿有几百里地,向东走是安全的。所以,敌人就要把我们往东赶,赶过黄河就是胜利。可我们呢,要完全出乎他们的预料,偏偏不向东去,而往西走!”

吃罢午饭,他们又继续争论。

干部、战士们帮助群众在山里埋粮食、藏东西。

民兵们在山间路口站岗放哨。

南山上,战士们在抢修工事,准备阻击敌人,万团长把望远镜从胸前取下来,对赵排长说:“朱总司令的望远镜给你留下。现在,用得着它了!”

“万团长……”赵排长捧着望远镜,激动得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最后只是说:“敌人离这儿很近了,你们赶快转移吧!”

周副主席正在参加区委召开的地方干部会议,进行紧急动员。他在会上说:“我们在这里安安静静地住了50多天,可得好好感谢你们呀!现在敌人要来了,你们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护群众,不要让乡亲们受到损失!”

下午,周副主席开罢会回来,弼时同志还在和毛主席争论,而且双方的情绪都开始激动起来。任弼时说:“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从西边来的敌人有四个半旅,三四万人,而我们只有四个半连,真正能投入战斗的才二百多人……”

周副主席刚要开口,几个侦察员走了进来,指着地图向首长们汇报敌情。

乌云四起,天色昏暗。西边响起沉闷的雷声。

同类推荐
  • 凶宅

    凶宅

    悬念迭出、毛骨悚然,试试你的胆量。朋友,有胆量偷看,没胆量走开。脚步声在他呆着的房门前停了下来……突然,门开了,他瞪大眼睛,还来不及举起砍刀,就被眼前的恐怖景象惊吓得倒在地板上…… 当他来到房门前时,朦胧中猛地发现一个披头散发满脸狰狞的女人贴在墙上瞪着他,可慢悠悠地又露出一丝奸笑,一动不动,样子越来越恐怖。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这恐怖形象却消失了。民国年间,北平粮钱胡同13号居住着一户钱姓人家。一夜之间,全家老少皆身首异处,死相恐怖,从此这处宅院如中了魔咒,留下数桩悬案,荒废多年。几十年后,几个神秘的陌生人先后来到了阴森的13号……
  • 锦绣

    锦绣

    情窦未开的少女“我”被表哥“温雅的书卷气”所吸引,自作主张地挑剔着、对抗着表嫂,那份“难言的忧伤”和朦胧的敌意除了让她自己暗自脸红,也只能风过无痕、无疾而终;而表哥竟然也从懵懂无知的少年时代起,就在心里爱着隔壁的玉嫂——那个“俊俏的小媳妇”,直到他长大成人,这“穿过重重光阴的回响”使他无从释怀,天使般纯洁的男孩蜕变为“时时有绯闻流传”的成年男人……
  • 早餐

    早餐

    “我”和“我”的妻子、孩子早上围坐在餐桌旁吃饭,各自回忆着刚刚结束的梦境。小说分三部分,写了三个人对梦境的回忆,看似独立,实际上表达了现代人彼此之间深藏在生活表面下的陌生和孤独。
  • 天体悬浮

    天体悬浮

    符启明和丁一腾是洛井派出所的辅警。符启明聪明伶俐、个性张扬、做人左右逢源,很快得到领导的赏识混得风生水起。丁一腾却踏实、谨慎,循规蹈矩。他们一起抓嫖、抓赌、千方百计搞罚款,还帮助所里侦破命案,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成了生死之交。他们一同和大学生妹子小末、沈颂芬谈恋爱,租住农家院,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日子过得快乐充实。文艺青年安志勇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快乐的生活,大学生妹子先后弃他们而去,两人又因一个编制之争而离开派出所,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符启明利用以前聚集的人脉经营色情场所并进入房地产业,成为风云人物。他成立“杞人”观星俱乐部,实际上是扩大色情生意。
  • 女推拿师

    女推拿师

    正如正火热的洗脚妹,来小静也是按摩界的模范。来小静本是个清纯的山村少女,只是在她带着美好的梦想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后,为了赚钱家养她渐渐成为了某按摩店里最红的按摩女。她的这本手记,真实记录了她所经历的她从清纯少女到按摩女这段时间里丰富的人生经历,以及那些生存在城市边缘的按摩房、洗浴店里的普通人无法探知的秘密,还有如何从逃脱底层生活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是一个边缘人物,但是她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她脱落过,挣扎过,期盼过正常人的生活,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讲一个活脱脱的真实人物展现在我们面前。
热门推荐
  • 鬼客

    鬼客

    很多中国人都相信命运操纵于星辰山脉,以至影响后代子孙,所以在生就讲求住屋方位,称之为“阳居”;亦为已死的觅地而葬,称之为“阴穴”,他们深信,若得其法,将“阴穴”“阳居”结合,便可从心所欲,这就是中国玄学之一“风水”。阴宅风水相对于阳宅风水来说就复杂得多了,寻龙点穴、龙山向水的配合等均属于阴宅风水的范畴!因此就出现了一批潜心研究堪舆之人,专在人死后为其选择下棺之处,赖此为生,是为“踏穴”。不同与寻常的风水先生,这些人不看阳宅,只寻阴穴,所以民间也有人称他们为“鬼客”。
  • 猎命蛊神

    猎命蛊神

    一千年以后,一部分人重拾千年以前的古代秘术,抛弃科学,并创立了一个全新的“蛊”的另类世界。等级:蛊者,蛊士,蛊师,蛊灵,蛊王,蛊尊,蛊圣,蛊神。蛊,不过是他的手段。命,才是他的猎物!
  • 左文襄公奏牍

    左文襄公奏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命之途

    命之途

    顺应天命者,悲;逆应天命者,死!如之可奈何?祈求天地庇佑?殊不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身世坎坷,且看他如何面对人生!经历大变,且看他如何渐渐蜕变!命运降临,且看他如何对抗命运!持戟弯弓,且看他如何挽破苍穹!毁天、灭地、戮神、屠魔、诛仙、噬魂、镇妖、斩尸、弑佛!逆命运,踏天途,一切尽在——《命之途》!
  • 虏血

    虏血

    满清建虏不仅是汉族的死敌,也是蒙、维、回、苗各族的死敌,更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倒退的主因之一。当打开山海关的吴三桂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满清建虏还能入主中原吗?用什么来阻挡建虏的铁骑?——地雷+水雷+手雷+破虏军中国人率先发明的火器,自然应该由中国人发扬光大!**********扬州时日不可能再发生,努尔哈赤的坟倒是可以挖出来看看嘉定三屠也不可能发生,多铎、岳托、代善、鳌拜这些头颅却难免要屠上一屠!*********前进,前进,敌人的脏血,将灌溉我们的土地……QQ群:25306024(破虏军)欢迎加入……(暂定为每天两更,偶有爆发!)
  • 武道逆行

    武道逆行

    犯二自恋的少年凭着很怕死的精神,在乱世的洪流中力争上游。梦想着妻妾成群,却不料遭遇到暴力师姐、爱财小妹等“极品”美女,受尽欺凌虐待。梦想着成为武林高手,却不料被扯进江湖纷争,沦为正魔两道的棋子,丧失自由和生死的选择权利。他到底能否揭开一个个扑朔迷离的谜团,摆脱强加于自身的命运,实现遥不可及的梦想。武侠世界、悱恻爱情和历史背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描绘了一幅主角和众多有识之士出于对苍生的同情,为太平盛世而奋斗的感人画卷。
  • 第二十七封来信

    第二十七封来信

    S小姐——我有一个小号,关注了他,还有一堆僵尸粉。如果有一天,会有人为我点赞,只可能是他一个人。D先生,我每天都在默默关注着你,却一直等不到你的回应。D先生——我想我要抽丝剥茧,才能理顺整个故事。所幸的是,我已经从这二十六封来信中找到蛛丝马迹。26个英文字母,每一个都有它在爱情里的含义。
  • 三国蛮汉

    三国蛮汉

    百年三国,群星璀璨。曹操、刘备、孙权,时之豪雄,闪耀千古。然现代青年李蛮降临汉末,煽动小翅膀,扰动风云,令三国更添变数,天下风起云涌,波澜诡异;若刘备取天子,曹操得玉玺,李蛮拥强军,九州大地将走向何方?(感谢起点论坛封面制作组:Moo七夏提供的精美封面!)(新书求点击、求推荐。)
  • 神之绝唱

    神之绝唱

    萧冷,天才中的天才,出身名家,被无数人羡慕,崇拜。但是,谁又知道,为了变强,守护家人,他,在这成长的道路上,究竟遇到过多少困难....
  • 我的小恶魔

    我的小恶魔

    很多童话里都描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穷屌丝捡到了一个破铜壶,忽然铜壶里钻出了一个魔鬼,于是他实现了他的三个梦想,最后...好吧,幻想该结束了。我现在要先解决一下我面对的问题,我和那些童话里的主角一样,捡到了一个疑似“没定拆那”的铜壶,我也手贱的擦了擦它,铜壶里也像安徒生说的那样冒出了许多青色的PM2.5,随后,一枚梳着双马尾、体型娇小的恶(lo)魔(li)从壶里钻了出来。正当我在脑中构思愿望时,这小家伙却小脚一蹬,小手往腰间一叉,说了一句令我意料之外的台词“你,必须实现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