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0100000011

第11章 张伯伦上校关于葛底斯堡战役的报告(1)

这篇收录在1880出版的《内战联邦和邦联军官正式官方报告集》中的关于葛底斯堡战役中小圆顶山战斗的军事报告,是张伯伦在战斗结束后第4天,即7月6日撰写的。报告中详细描述了他率领缅因州第二十步兵团参加葛底斯堡战役的经过,特别是对7月2日,自己在弹尽粮绝之际,在没有任何上级指令的情况下,发起刺刀冲锋,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进行了准确和生动的描述,是研究葛底斯堡战役的第一手宝贵资料。张伯伦上校在这一天战斗中所取得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功绩,最终在1893年为其赢得了美国国会能够授予军人的最高奖赏荣誉勋章(Medal of Honor)。

7月3日,张伯伦所率部队被从一线战场上撤下来进行休整 ,同一天李将军发动了著名的、更为悲壮的皮克特冲锋。在付出重大伤亡仍然不能够攻破联邦军防线后,李将军率领弗吉尼亚北部联军在3日晚上,连夜撤离了葛底斯堡,跨过波托马克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弗吉尼亚州。疲惫不堪、心有余悸的由米德将军率领的联邦军未能够乘胜追击,失去了宝贵的战机。美国内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葛底斯堡战役就此结束。从此,受到重创的南方邦联军再也无力组织北伐。而北部联邦军则在其后被林肯总统任命为总司令的格兰特将军的率领下,从北面和西面同时挺进南方,将战火烧到了邦联首都里士满的城下,南方失败的命运就不可避免。

按照旅部上校指挥官的要求,我很荣幸地呈递一份较为详细的关于缅因州第二十步兵团于7月2日至3日在葛底斯堡战役中战斗经过的报告。

作为负责前方部队挺进的后卫部队,我们团受到了敌人骑兵不断逼近的骚扰,在行军的前一天,我命令部队在日落之前必须到达宾夕法尼亚州汉诺威市。但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没有时间按照计划扎营露宿。士兵们的口粮还没有来得及发放,炊事兵还正在准备晚餐,关于那天同敌军在葛底斯堡附近正面开战的传言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很快,立即前往葛底斯堡的命令传达下来了。

我所带领的士兵们个个斗志昂扬、精神焕发地出发了。道路旁群众的喝彩和欢迎,点燃了他们的热情。仅在行军途中短暂休息了一两个小时后,黎明前,在7月2日的早晨7点左右,我们团到达了葛底斯堡东南方向的高地。

我们团起初同我师的其余部队聚集在道路右侧。后来我们被迫向左方移动了数次。虽然我们希望立即投入战斗,并且坚守住我们的阵地,但是在开战前,我们的士兵仍然抓紧时间进行休息,并且尽可能地食用他们的口粮。

接近下午4时,在我们阵地左前方一段距离的某个地方,一道震耳欲聋的炮击轰鸣声骤然响起,这标志着我师向这个方向的进攻,一场快速的突袭战斗已经开始。在经过一块凹地的开口地段后,我们旅的炮兵连准备就位。我们团到达一片树林的边缘,在远处,步枪正在激烈互射。当我们团准备冲锋的时候,我们收到了来自旅长文森特上校的命令,要求我团立即以加倍速度向左方前行,我们横过李子小河行进在一条农场小路上,目标是夺取一座崎岖不平的、充满巨型岩石和卵石的、突出的山坡:花岗岩马刺或者叫做小圆顶山。

在我们攀爬山坡的时候,敌军炮兵发射的炮弹包围了我们的队列,炮弹的碎片在岩石和树顶上不断爆炸,这使得我们不能够在山顶灵活行 动。有一两颗炮弹在我们的队列中爆炸。当我们在小圆顶山的南坡经过的时候,文森特给我指我团即将占取的阵地范围,并告知我,这个阵地位于整个联邦防守阵线的最左方。敌军为了夺取小圆顶山,必将拼死猛攻,这里将会有一场异常惨烈的战斗在等着我们。他还告诉我:“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那块土地。”这是我听到他的最后一句话。

为了着手加强我们团防守的右翼,我将一些部队派到阵地的右翼并组成了一字形的防守阵型,同时向他们下达了竭尽全力守住在这块崎岖不平、多岩石和卵石的、散乱地长着树木的小圆山顶的命令。

我们团的阵地与位于我们西南方向比小圆山顶略高的另一个山峰相对应。这块高地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糖条山”a或者是大圆顶山。在大圆顶山与我们的位置中间穿插了一条地势较为平缓、被稀疏的树林覆盖的山谷。我们团防守的队列布置完毕后,我就立刻派遣莫里尔上尉指挥的B连,从我们阵地的左翼扩散并穿过这个山谷,形成一股按照特定方向前行的散兵,并随时听从指令以避免敌军对我军暴露的侧翼和后方进行突袭。

射向我们团阵地的炮火持续猛烈。此后,一群来势凶猛的敌军步兵在炮火的掩护下,从我们旅阵地中心的前方逐渐向右方攻击过来。我们的部队受到了猛烈的撞击,防线摇摇欲坠,残缺不全。很快,战火从我们团守护的右方逐渐向阵地的整个前方蔓延。近距离的、更加凶猛的短兵相接已经不可避免。

在这期间,一名来自我们团阵地中心的指挥官告诉我,敌军正在他的前方朝右移动,试图绕过我们阵地的侧翼。我迅速攀爬上一块巨大的岩石,我能够看到一群数目庞大的敌军正在顺着他们行进队列的侧方及后方移动,并且正在试图穿越山谷,朝大圆顶山的山脚,朝着我们阵地的左前方和侧翼而来。

如此近距离的行军不允许前方有任何变故。我立刻率领我们团队一部分部队向我们阵地的左方延伸,在大圆顶山的山脚附近布置了防守阵地,这样同我们团队右翼形成了一个呈直角的防守阵型,使我们团的防守范围扩大至两倍。

我们团的一些连队因为自然地理环境为他们提供了较好的庇护条件而形成单独的作战队列。我们团的军官和士兵们都充分理解了我的作战意图,尽管敌人猛烈的炮火使得这些作战意图难以执行,但他们还是尽力去执行。

我们团的右翼部队和敌人的交火异常激烈,但是英勇的战士们不给敌人任何机会去夺取甚至怀疑我们的优势地位。但是很快我们失去了先机。敌军侧翼进攻的欲望和势头非常强烈,因为他们预计在这个方向上,我们将不会有较强的防守兵力。他们妄图对我们进行侧翼包围。这个意图非常明显。

我们近距离向敌军发起了顽强猛烈的还击。敌军很快就因为我们如此突然而又有效的还击而被迫从山坡上的岩石和低矮的树林中后撤。然而,短暂后撤后,敌军中突然发出令人胆战的吼叫声,他们又迅速地朝我们阵地冲了过来。敌军在我们团威力极大的炮火射击下,迫不得已,在离我们阵地约十二码的地方停了下来,并寻找一些临时的掩体。

过了不久,敌军再次向我们团的阵地前方发起全面的攻击。在经过一个小时的战斗后,形势变得严峻。敌军数支突前的部队在几处地点突破了我们的防守阵线。当时短兵相接,异常凶猛,却旗鼓相当,难分伯仲。我们的防守阵地就如同受到汹涌波涛的拍打一样,一会儿朝前滚动,一会儿向后退却。我们的士兵和敌人的部队,时而在突破点的前方厮杀,时而在突破点的后方扭打。由于我们的顽强和占有地形上的优势,我们最终堵住了被敌军攻破的防守阵线,恢复了控制权并将敌军驱赶到了山坡下。

我们趁着战斗的间歇,转移我们的伤员(当时,敌军也在做同样的事)。我们从战场上受伤致残的战友的子弹盒里搜集弹药,甚至还找到后来我们发现比不能有效射击的恩菲尔德式步枪还要好用的滑膛枪。简陋的避难所散布在山坡上稀疏的岩石和卵石中间的土地上。

在我们团阵地的右翼,伍德沃德上尉指挥着宾夕法尼亚州第八十三步兵团,英勇地继续战斗,他的指挥聪明谨慎,他的合作对于我们团而言是非常急需的和有效的。因此,我们团阵地的右翼牢固不破,没有因为暴露而受到侧方攻击。

敌军看上去像是集结了他们所有的兵力,投入他们的最后一次进攻。我们尽可能将我们单薄的阵线摆出一个有利的形状。一股强大的敌军从山谷中矮灌木丛中现身,据我判断,敌军在右方有两股进攻的队列,呈梯形状朝我军凶猛地冲过来,朝我们猛烈地开火。第一股队列来势汹汹,仿佛要清除他们面前所有的东西。我们竭尽所能,用我们所剩不多的子弹迎接这些凶狠的敌人。

同类推荐
  •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天命的注定·朱元璋帝王之路

    以前,明史学者吴晗先生写过一本《朱元璋传》,怎么说呢?虽然该书影响很大,但是内容着实单薄,以区区二十万字去介绍和评价这位伟大君王恢弘博大的一生,难免给人一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之憾。出于对朱元璋伟大人生的感动和对真实历史负责任的态度,笔者耗时近十年,悉心研究朱元璋,创作此书。从史料考证到布局谋篇再到分析点评,无不殚思竭虑,精益求精,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朱元璋及其生存的时代。
  • 邓肯

    邓肯

    本书主要以伊莎朵拉·邓肯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内容包括走出旧金山、不懈地追求、艰难中行进、红色的邓肯等部分。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上)(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每当历史的巨人跨越一步时,人类就总会在向前暸望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回首流逝的年代,缅怀远去的先人,感悟曾经的岁月。当我们带着崇敬与激情去追思那一位位闪烁着智慧光芒、给人类带来希望和光明的世界杰出人物时,胸中便会油然升腾出一股发自心底的感动,一股追求奋起的冲动。
  • 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

    钱钟书是中国二十世纪的大文学家,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大学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成年后,他遇见爱情,经历艰难,修成正果,继而留学深造走向世界。回国后与妻子相濡以沫,患难而来,坚持文学创作。他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有千古名篇《管锥编》,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其文才横溢,妙喻连篇。推崇者甚至冠以“钱学”。《人生边上,心城内外:钱钟书的围城人生》将带你走进一代文学巨匠钱钟书的人生沉浮。
  • 慈禧御苑外史:德龄公主文集

    慈禧御苑外史:德龄公主文集

    这是一本独特的历史小说。<br />作为慈禧身边的一等女侍官,德龄公主依据她所了解和亲历的事实,详尽描写了慈禧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与荣禄的初恋,成为皇帝宠妃,辅佐同治登基,扶持光绪即位,逃亡西北,重回北京,直到最后结束对中国将近五十年之久的统治。<br />德龄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深入探索了这个神秘女人的内心世界,向我们展示了慈禧鲜为人知的一面,书中真实的历史写照,更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而德龄公主则更希望通过这本书,停止那些荒诞的流言,让真实的历史得以保存。
热门推荐
  • 读史有学问全集

    读史有学问全集

    本书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历史进行了解读:一、认识智者用智的学问;二、探求用权与治事的学问;三、研究创新求治的学问;四、考察帝王统驭的学问;五、反思进退方圆的学问;六、看待书生之勇与武夫之智的学问。
  • 酒桌要革命

    酒桌要革命

    这是一本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一本比较系统的写酒文化的书。在当前酒文化混乱的局面下,这本书从酒文化、酒风俗、酒科学等角度告诉读者喝酒要变革,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喝酒了。要移风易俗,改变以前的落后的喝酒习俗,提倡先进、科学、有益的新风俗、新风尚。本书写作上通俗易懂,是一本很不错的文化读本。让读者欣赏图书之余,又能学到有关酒文化、酒风俗等知识,同时又了解了解酒科学,改变落后的喝酒习俗。
  • 封神吕布

    封神吕布

    武艺超群的吕布认为乱世中可以凭武力征服天下,他一身的武艺成就了他的同时,也把自己变成曹操的阶下囚。由于政治素养先天不足,最终被自己的心腹捆绑送到曹操大营,头落白门楼。
  • 沐斩:末世终结

    沐斩:末世终结

    在未来世界里,妖族统治地球长达二百年,然而在二百年的时间里,不断有人对妖族进行顽强的抵抗。在抵抗之中,就有变革者与他的朋友一起,抵抗妖族的统治。
  • 少女小渔

    少女小渔

    张艾嘉执导同名电影,著名导演李安监制,刘若英倾情主演。在严歌苓的诸多作品中,中短篇小说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少女小渔》集结了严歌苓所创作12个精彩的“海那边的故事”:《少女小渔》《红罗裙》《海那边》《抢劫犯查理和我》《风筝歌》《失眠人的艳遇》《吴川是个黄女孩》《茉莉的最后一日》《拉斯维加斯的谜语》《青柠檬色的鸟》《女房东》《密语者》。主打篇目《少女小渔》,讲述了江伟和女朋友小渔,千里迢迢从中国大陆来到纽约。由于无法取得居留权,小渔在唐人街当非法劳工。江伟也是以学生身份来美,半工半读,为了摆脱困苦的生活,他被迫安排小渔与年届六十的意大利老头Mario假结婚,希望让她取得绿卡。
  • 樱狼恋爱史

    樱狼恋爱史

    班里转来了一位新同学,自称是小狼的未婚妻,她因为嫉妒小樱所以陷害她,小樱会怎么报仇?小狼也能明白真相,和小樱在一起吗?敬请期待吧!!!
  • 独宠调皮皇后

    独宠调皮皇后

    现代彩妆设计师穿越成不受宠的王妃,再次睁开眼后,她已不是她。好!王爷不爱,咱不稀罕。想要休她,那就休吧!可是为毛这个面具男对她如此热情?嘎嘎,下堂弃妇当自强,桃花朵朵照样开!
  • 席卷三国

    席卷三国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刘备、孙策、袁绍、董卓、吕布、张角、袁术、刘表、刘璋、公孙瓒、韩馥、马腾、韩遂、张鲁、张绣、陶谦……,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黄巾之乱、讨伐董卓、江夏之战、界桥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合肥之战、襄阳之战、夷陵之战、北伐中原、三家归晋……,这是一个谋士武将踊跃的时代:诸葛亮、周瑜、郭嘉、贾诩、司马懿、关羽、赵云、张辽、甘宁、张飞……。汉失其鹿,天下共逐。血色山河,谁主沉浮。江山如画,美人如玉。席卷天下,从你起步。
  • 渣男别跑

    渣男别跑

    有厌女症的男主,在祖父的安排下被许多选出来的女孩围绕,因为厌恶,萧焱德德作弄了那些女孩,却惹怒了女主杜笑笑,倔强个性的女主主动跳下飞机,与此同时还将男主一起拉了下去,两个人开始了丛林冒险,另一方面男主的家族则在派出各路人马去找寻两人的下落,并同时调查女主的身份。
  •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青海长云:一个高原铁道兵战士的青春记忆

    本书以作者(萧根胜)自己的经历为叙述线索,就如同用一个穿透时间和现象的望远镜在回望着曾经的经历。从如何放弃已经是代课老师职位毅然报名参军,到被懵懂地运到青藏高原加入铁路建设的工地,到自己从事炊事员、给养员工作观察感受战友们艰难的奋战和自己的不断进步,直到隧道打通铁路铺成自己退出部队总共十章三十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