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100000029

第29章 谏臣之王的“妩媚术”(1)

贞观六年(632年)的金秋七月,大唐天子李世民在丹霄殿设宴,与近臣饮乐。席间,和自己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咬起了耳朵。李世民同志拉着皇帝腔,拽得跟二五八万似的。我说,这伙大臣里啊,有个叫魏征的小老头,如果我不听他的进谏,他就会拿架子不理我,你说这是为啥?

当事人魏老头的耳朵就像长了腿似的,立刻凑了过来:我进谏就是有意见,您意见都不肯听了,我还搭理您,您就真要自行其政了,我这是沉默抗议。

李世民忍不住了:你不会先应付我一句,转过头再来进谏啊?魏老头绷着脸道,我若当面顺从、转身唧唧歪歪,可不符合圣人的教训。

大唐天子觉得魏老头眼下这模样逗极了,便指着这个被他笑话长了“山羊鼻”的老头子说:人道魏征粗鲁傲慢,我怎觉得他妩媚动人呢?

倒霉蛋出身。

在生命的前46个年头里,“妩媚动人”的魏征,只是个不合时宜的倒霉蛋。他也算生在望族:河北巨鹿,北齐魏氏。可惜,他出生前三年,北周吞了北齐;他出生后一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又篡夺了北周,吃掉了江南陈朝。

这厢,分裂300多年的中华重归一统,大隋的盛况,一时空前。那一头,最盛的时代里,魏征过得最穷。他那个讲气节的老爹魏长贤,在北齐灭后坚决不肯出仕,家庭经济损失颇为惨重。老爹一死,孤苦贫穷的魏征,出家做了道士。盛况只是镜花水月,魏征做了30多年的“隋人”后,隋文帝的继承人就毁掉了隋朝。“自古丧乱未有如隋世者”,魏征如是说。

幸好他和父亲不同,对短命的旧朝并无留恋,却属意于乱世里的“纵横之说”。10多年中,魏征先后投靠了名头最响的“反王”瓦岗李密,和出身低微但声望卓著的河北窦建德,求名建功之心,可见一斑。然而风起云涌中,他们都不是最终的胜利者,歼灭群雄一统神州的仍是关陇集团成员——杨坚的外甥、陇西李渊,以及他的次子李世民。

在一战定天下的虎牢关,年轻的李世民奇迹般地击败了窦建德10万援军,也将四处投机、寻找明主的魏征带回了长安。

但长安有更好的选择:太子李建成。更何况,李建成又不是懦弱无能的太子,他留守长安多年,襄助李渊,娴熟政务,礼敬贤人。对魏征,亦是太子洗马的礼聘。

遇到他,魏征的政治投机生涯也该结束了。他开始积极地为李建成出谋划策,核心是:要留心武功太盛又咄咄逼人的弟弟李世民。在魏征的协助下,李建成逐步巩固了权力,眼看就要取得最后胜利了。

可慢着!魏征半生的霉运还没完,他活像个灾星,跟谁谁倒霉——武德九年,李世民伏兵玄武门,太子建成血溅当场。然后,是大家最为津津乐道的历史片段了。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史称唐太宗,改元贞观。一个最恢宏、最磅礴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魏征似乎又要掉进那个命运的怪圈了:最繁华时最凄凉。他被带到李世民的面前。

说来魏老头前半生的努力,都多多少少栽在了这个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手里。眼下,李世民责问他:“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不和?”

通常胜利者的责问都是理直气壮的。可小老头魏征的回答,简直比李世民还要理直气壮,“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建议就不会失败了。”大跌眼镜之余,李世民也起了敬重之意,在宽容太子旧党的基础上,开始重用魏征。

好在魏征没有哭天抢地要殉节,乱世无常,刚刚兴起的李唐很难说得上谁是“正统”。相反,如此一次又一次的“遇人不淑”,都消磨不了他半百之年的斗志。

唐太宗的朝堂之上可谓群星闪烁,人才济济: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尉迟敬德、秦叔宝……他们要么是李世民的创业班底,要么是李世民的长期合作伙伴,要么和李世民有姻亲关系,和他们相比,魏征无法不自惭形秽。

虽然唐代并不十分讲究门第出身,但出身名门望族依然是可以傲视他人的原始资本。当然一个人的出身无法选择,退而求其次,那就要看一个人的“出处”,也就政治身份。所谓英雄不问出处,那是掌握话语权的人做贼心虚之时的自我安慰。所以一个人要想在风云变化的朝廷之上站稳脚跟,要么同时具备良好的出身和出处,要么二者居其一。但是,魏征既无良好的出身,也无过得硬的出处。而且,在和李世民相遇之前,魏征的个人信用几乎丧失殆尽。

魏征出身河北巨鹿魏氏,要说也算是北齐之名门望族,其父曾任北齐屯留令。只是魏征时乖命蹇,在距他出生还有三年之时,北齐就被北周消灭了;在他刚满一周岁之时,北周又被杨坚的隋朝给取代了。连续的改朝换代,连续的政治洗牌,生生把原来勉强称得上望族的魏氏给弄成寒门。因此,对魏征来说,所谓的名门望族只是一个可供自己精神胜利的温暖回忆而已,他从来没有从中得到过一丝一毫的实惠。反倒因为家贫,年纪轻轻的魏征很早就出家做了道士。

魏征亲身感受到了离乱之苦,所以他说“自古丧乱未有如隋世者”。“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对此,魏征算是有了深切体会。后来里尔克总结道:“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挺住,挺住,再挺住!是魏征的生活信条。在这一信念支撑之下,魏征先后或主动或被动地改变了五次主人:先投举兵反隋的武阳郡丞元宝藏;接着服侍瓦岗寨首领李密;后随李密降唐效力于李渊;不久因被俘开始效命于另一个义军首领窦建德;窦兵败后,魏征开始作为主要谋士奔走于李建成的鞍前马后,在此期间,他曾为李建成献出了及早动手除掉李世民的毒计。

辛苦了几十年,连个稳定的靠山都没有找到,每一次押宝都押错了地方,这就是魏征在遇见李世民之前所有的政治履历。出身就不用说了,这样的政治履历让魏征对自己的出处也无法说得清楚。可以这样说,在李世民的文臣武将之中,像魏征这样一生几易其主、数跳其槽的人并不多见。我们无法想象魏征将如何面对世人,面对新的主子李世民。

李世民干净利落地干掉李建成之后,所有的人都知道魏征这次玩完了。果然,李世民刚坐稳位子,马上就把魏征喊来痛骂:“你个垃圾,当年为何明目张胆离间我兄弟情感?”可以想见,当时的场景多么恐怖——秋后算账的时间到了,魏征似乎已在劫难逃!谁知魏征却不卑不亢,慷慨自若,他从容说道:“当日皇太子若听从我的劝告,哪会遭逢今日之祸?”在场的所有人都预测,这次魏征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面对作为胜利者出现的李世民,魏征居然连一点悔过的表示都没有,反而在公共场合大放厥词,岂有此理!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面对死不悔改的魏征,唐太宗居然“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魏征的回答看似狂傲、扯淡,却是当时情景之下他的唯一活路:他如果痛哭流涕地忏悔,或者无原则地自我贬低,反而会让唐太宗满怀厌恶地将他杀掉。于是,他反其道而行之,大肆标榜自己的先见之明,同时又巧妙地道出了李建成的不听良言、自己怀才不遇的基本事实,而这一切又都是为了衬托李世民的伟大,李世民胜利的必然。因此,在关键时候,魏征以自己的才华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同时更赢得了李世民的青睐。

“生存术”大师求职记

魏征随李密降唐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见大唐重用自己。哥们是成大事的人,是治国安邦的超级人才,不能在这里干坐着不干活啊!于是自己就耐不住寂寞主动站出来向李渊请缨:老李啊,你得给我机会让我立功啊!你让我去山东维护一方稳定,那地方我说话还管用。于是魏征就担负起收编各地义军的重任,发一书而降李世责力,并先后使李绩、窦建德部下曹旦及齐善行等归降李唐。魏征在山东豪杰中的影响就充分显示出来。

既然魏征在安抚稳定地方上这么有能耐,故而玄武门之变后不久,李世民就立即委任魏征以“安辑河北,许以便宜从事”之重任。魏征在安抚河北时,亦极力保护山东集团中的精英。这魏征什么人,是生存能力极其强悍的小强,隋唐更替的乱世,失业率死亡率高居不下,他居然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跳槽六次,工作经验丰富,年薪看涨。

盘点一下魏征的几任主子:元宝藏投机,李密阴鸷,窦建德雄廓,李渊豪纵,建成狐疑,世民更深通权术、狠辣好名。可魏征偏偏能够每走一步都受到重视,可以说他是一个善于适应环境的人,按现在的说法,叫做“生存术”大师。

魏征活了63岁,他38岁以前,都生活在隋朝。

魏征出身寒微,从小读书,不治产业,为求生计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冒牌道士。而这个小道士喜欢读什么书呢?他十分着意“纵横之说”,也就是《战国策》《鬼谷子》这些著作。这两本书可以对照学习,前者讲事例,后者为理论。其中以忽悠人为要旨的《鬼谷子》可以说是生存的法门之术。

一是翻覆铺陈,就是要对于同一件事,正说反说都能够成理服人。在这方面苏秦是大师,他先设计了六国合纵,又在后期安排同学张仪去秦国搞连横,而加强六国依赖合纵的危机感。这有才的人很多,为什么有的人能脱颖而出,有的人埋于沙砾。这就不得不说到魏征的广告效应,也就是关键时候你要学会牛皮哄哄,当然这牛皮不是空穴来风,你得有真材实料。有一天,李世民和朝中大臣商议如何治国,以封仆射为代表的关陇军功贵族迷信武力,认为大乱之后,短时间国难治好,主张严刑峻法,威服天下,就是如秦始皇,隋炀帝那样。这时候魏征又站出来了,他说,这国家大乱后最容易治理,就像给饥饿的人容易准备食物一样是不难的,主张偃武修文,并吹牛说像我这样人来治理国家,就像发出声音便立即有回响一样,一年就可见成效,三年可大治,世民见魏征对治国如此有信心,也认同魏征的政见,如何使目的实现,魏征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他洞穿了李世民的心理,看到了唐初各种矛盾的焦点所在。利用自己为谏议大夫之机,积极进谏,以“居安思危”之语打动李世民。魏征深知:“自古上书,不急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语,圣人择焉”。

这也正是时人认为他“精通群书,颇明王霸之术”、“素有胆气,善得人主意”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魏征多次进谏于李世民,指出隋亡的根本原因就是“甲兵屡动,徭役不息”,要求李世民以亡隋为鉴。杨隋之亡,与重役山东,攻伐高丽密切相关。而李世民经略关中,安抚山东,亦无不是为与高丽作战做准备。一旦重与高丽开战,山东所受赋役又必然加重。这是山东集团所反对的,也是魏征最不愿看到的。

作为山东集团的代言人,为扩大山东集团在唐中央的实力,取得部分关陇集团成员的支持,魏征先后向太宗推荐侯君集、杜正伦、褚遂良,并特别强调侯君集、杜正伦有宰相才,使他们受到李世民的重用。魏征与王珪的关系也非同一般,这从每当王珪进谏李世民之时魏征必然附和,魏征进谏时王珪也同样附和就可清楚看出。特别是杜、褚二人,对李世民的言行是“必书”、“必记”,达到了魏征所期望的使李世民“不为非法”的目的。

二是抵戏飞箝,抵戏(实义为“隙”),即寻找君主的思维盲点和心理弱点而选定言辞;飞箝,抛出一个看似不相干的话题,激起君主的问询需要,然后说服其就范。大家都很熟悉的那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用的是“飞箝”的手段;《触龙说赵太后》则是“抵戏”的手段。

我们翻开《贞观政要》看看,通篇记载的李世民与魏征等臣子所论之事,无非是一些居安思危、“水能载舟,也能煮粥”之说。而这些理论恰恰是大唐实现强国之路所需要的。李世民深知,隋炀帝“飞蛾扑火”的梦想就是因为光有想法,没有实践的办法,最终葬送了隋王朝。前车之鉴就在眼前,隋亡的警示钟声还音犹在耳。李世民不能忘记,他需要有人不断地提醒自己。更何况魏征的多数谏辞,除有居安思危成分外,还可起到抬高李世民声威的作用。

如每当李世民责怪魏征进谏的直言时,魏征就云:“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如此之语,亦就引出了李世民“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然而在重大实质性问题上,李世民就独断专行,不会接受魏征的谏言,魏征亦多取回避之法。

魏征摸透了李世民的心思,把准了他的性格脉络。自古成大事者,必先识人。魏征的聪明,就在于他看到了李世民虚心求谏、重用人才的表象后面隐藏着本身固有的疑惧、残忍及独断,也看到了李世民急于在众人面前刻意修饰自己,以掩饰自己杀兄逼父之非。这些从贞观时期李世民的言行中可以清楚看出。而李世民后期由于功德圆满和对山东集团的成功打压,所以杀掉侯君集、逐杜正伦。对魏征,也在他死后“罢叔玉尚主,而足陪所撰碑”。此时二人的关系才从“求谏”、“直谏”的重重迷雾之中露出了原本互为所用的实质关系。看来这君臣二人在玩阴的上面,都不是善茬。

三是揣摩权断,主旨是利用察言观色而实现心灵感知,做到能够迅速把握君主的思维动向,抛出核心话题,促使君主决断;风头不善,则迅速将话题荡漾开去。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是《战国策》里的《吴起不恃河山》与《中射士论伪药》。如果说魏征是李世民实现大业的一颗棋子,那么李世民又何尝不是魏征博得“青史留名”的一颗棋子。君臣相得,其乐融融。李世民看到了魏征的背后有庞大的山东集团做后盾,而自己又“即位日浅,国家未安”,必须协调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使自己时时处于“居安思危”的状态,保持清醒的头脑,因而接受魏征的“犯颜”进谏亦就不足为奇了。为取得山东集团的支持,维护统治,位居九五之尊的李世民不断遭到臣下的“犯颜”,而且要把不满深深地隐藏在心中。

两个人都揣着明白装糊涂,都想为我所用。《旧唐书.魏征传》载侯君集被诛,杜正伦遭逐后,“上始疑征阿党”,但实际上并非在魏征死后李世民才怀疑魏征“阿党”,而是一直就有所觉察,只因种种因素的制约,始终隐忍罢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君臣之情谊,合作之默契,留下了诸多佳话,在历史上广为传颂并被称道至今,成为后世君臣竭力仿效的楷模。0可为什么魏征死后不久,李世民却下令砸毁魏征墓碑呢?

同类推荐
  • 蛟行天下

    蛟行天下

    以妖邪之力,逐鹿天下。卑微出身,最后位登大宝!!!!以妖邪之力,倾覆天下。意外穿越,却是身陷龙腹,鸠占鹊巢,醒来我已非我!由最为卑贱的衙役做起,步步为营,由吏至官,最后倾覆天下,其中软红十丈,艰难险阻,诸君且慢慢看来。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下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 倒爷很忙

    倒爷很忙

    自从捡到个“穿越神器”,徐强得过且过的悠闲懒散日子一去不复返。小人物也想干点大事了
  • 秦始皇出巡记

    秦始皇出巡记

    本书审视了两千多年以来鲜为人知的有关秦始皇出巡的历史,并恢复了那段历史的本来面目,重在发掘秦始皇心灵深处的秘密,揭示他所处时代的精神本质,佐证对秦始皇和秦代历史的研究。
  • 春秋无义战(下)

    春秋无义战(下)

    弭兵之议终结了晋楚的对峙,却无法消弭战争。复兴的齐国顽强地阻击晋国的中原霸权,内乱不断的晋国风雨飘摇。吴王阖闾以一往无前的勇气捣破楚都,改写南方霸业版图,然而却意料地败在名不见经传的勾践之手。越王勾践大起大落,大落后又大起,以“卧薪尝胆”的坚忍,终于搭上霸业的最后班车……
热门推荐
  • 至强雇佣军

    至强雇佣军

    一场阴谋,迷雾重重,孩童不惜以命,遮开这层面纱!兄弟情义,死亡对决,孩童会如何选择!雇佣军中也并非只认所谓的钱财!兄弟情义,更为重要!
  • 四大神剑之剑噬长安

    四大神剑之剑噬长安

    上古时代,天帝身边的四大神将因罪犯天庭被贬看守关押蚩尤之师程崖子的淬狱之火,四神将因深感罪不可恕跳入淬狱之火内被程崖子锻造成四把神剑……机缘下,四神剑散落人间,销声匿迹,等待它们的有缘人……大唐天祐(架空时代)年间,楼皇后为夺得帝位,陷害太子一族,满门皆灭,皇长孙却逃过一劫……大邹圣观十六年,虚真教大师兄李一卿继承大位,在华山武林争雄大会上,却惨败给一个神秘组织琳琅楼的楼主,重伤之余更遭夺位之祸,为重得掌门之职并称霸武林,李一卿和二徒浮尘、狄凌踏上寻找四神剑之途……
  • 校花的全能管家

    校花的全能管家

    (兵王回归,绝对热血)他曾是让所有国家军人闻风丧胆的兵王,他曾是全球最引人瞩目的雷霆特种大队的头目,他更是医学界的中传奇!然而,这样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毅然决然地脱掉军装,回到灯红酒绿的大城市,为了找到失踪的弟弟,甘愿当起了校花的全能管家!他就是叶龙,一身痞性,却又充满神秘色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无数美女为他疯狂!
  • 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

    社会经济网络与中小企业发展

    本书以新颖的视角研究了产业集聚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全书对意大利产业区经济进行了理论探讨,着重分析了艾米利亚产业区的特征和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产业网络与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战略、经济全球化与“艾米利亚模式”的调整等问题。书中借鉴“艾米利亚模式”,提出我国应该构筑高效的区域产业网络、发展区域支柱产业、加强企业间技术合作、发送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等对策建议,对我国产业集聚和中小企业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 文明狂飙

    文明狂飙

    原来,外星人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想要离开地球进入宇宙,得到人类联盟认同,是件无比艰难的事;原来,生存的空间,从来都需要自己来争取;原来,弱肉强食、落后淘汰的竞争法则,在宇宙中更为直观与赤裸。新嫩、落后的地球文明,新嫩、原始的地球人,想要踏足宇宙文明提升之路,想要获得发展的空间,成为真正的宇宙中一员,只有去争抢,只有去狂飙,只有发挥出自己唯一的优势——极为出色的潜力,来获取自己应该拥有的一切。地球文明,现在到了狂飙进化的时候了。
  •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内容丰富,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全世界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书里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
  • 镇仙修魔传

    镇仙修魔传

    造化弄人,人心险恶,何处是逍遥?修身炼神,长生路远,何处是永恒?喜怒哀乐,离愁别恨,何处是归途?踏破长空,纵横星海,我以古钟镇神魔!
  • 鬼契

    鬼契

    吓死宝宝了!我的姥姥背着我吃人肉。我从小没有父母,是跟着我的姥姥在农村长大的。我们那个村子叫蒙村。直到我十三岁的一天,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我和鬼签订了契约,代价是,我只能活十年。
  • 不作死就不会死:美男太冷太难扑

    不作死就不会死:美男太冷太难扑

    洛可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好好在家看美男图,嘟囔着想要穿越,就真的穿越了!!!自己穿越的太失败,从天上掉下来,又被人踢下山谷!!!姐可是很爱记仇的!!!在师父快要香玉满怀的时候,放点小作料~某师父曰:她就是个乱世魔女!!某师娘曰:乐儿这丫头最听话了~~姐可是很爱吃肉的!!!这个闷骚师父比自己还记仇,出去帮师娘采药,午饭就只有两个包子!!还是纯素的!!某日,某师父便被某师娘逐出房间……姐可是很爱美男的!!!哇塞赛,这人是谪仙么??不管了!!姐要追到手,然后扑倒!!一天,某男曰:把我扑倒就要对我负责。某女‘呵呵’一笑,抬腿就溜,曰:你长得是很帅,但是姐也没必要对了你放弃一大片森林啊~~
  • 网球王子之群星闪耀

    网球王子之群星闪耀

    网球,青春的挥洒如痴如梦,让本互不相识的我们连在一起。过眼云烟,才明白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小,能偶然在一个网球场与你们相遇;也可以这么大,能在茫茫人海之中忘了自己,忘了那些曾经的疯狂,甚至在一次送别里成了离别。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它把过去的所有变成了回忆,忆起我们闪闪发光的年华,觉得好笑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