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9100000012

第12章 非主流英雄(3)

【瓦解】

此时河南之地尽归李密,王世充被困已久,城中缺粮已久,想偷袭粮仓。李密闻洛阳城中募兵飨士,猜到王世充必来偷袭,早早儿让手下准备者。果然王世充带了几千兵半夜偷袭,结果被李密切了个西瓜。王世充不得不与李密来一次决战。

大业十四年(618年),王世充倾巢而出,欲造浮桥渡洛水与李密决战。王世充没有规划好如何渡水,结果是桥先成者先进,前后不一。虎贲郎将王辩先渡洛水,奋勇当先,破了李密设的营外栅栏,李密差点儿就顶不住了;王世充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居然鸣金收兵。

李密赶紧派敢死队回冲王辩,王辩大败,争先恐后上桥回退,溺死者万余人。

王世充败得颜面尽失,没脸再入洛阳,带着千把人狼狈逃回洛阳。上书给越王侗请罪,越王侗倒是没有责怪他,反而赐他黄金美女,于是王世充收拾残部万余人屯含嘉城,不敢出来了。

经此一役洛阳已经再无还手之力,李密囤兵三十万直趣洛阳城上春门。各路义军如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李密称帝,裴仁基等亦上表请登基,密曰:“东都未平,不可议此”。眼看取洛阳如探囊取物一般,没想到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拯救了洛阳。

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兵变,杀了隋炀帝,立秦王浩为帝。

炀帝死后,先是萧铣于巴蜀称帝,沿用其祖先梁室故事,国号梁。

东都俸越王侗为帝,年号皇泰,史称皇泰主。

随后李渊称帝,国号唐。

宇文化及带着十万禁军返回关西,必需路过李密的地盘,与李密一战在所难免。

六月,宇文化及领兵自江都北指黎阳,李密带领两万精兵援黎阳徐世绩。李密得知宇文军中少食,利在急战,故而不与化及正面交锋,又截其归路,使其不得西归。加上徐世绩的防守得当,宇文化及急攻不下,双方正处僵持阶段。

而此时东都洛阳、李密、宇文化及三方面关系微妙,各有顾忌。李密两面受敌,东有洛阳,西有宇文化及。若是两面夹击,李密的状况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东都则认为宇文化及是弒君大逆,当然不愿与宇文化及联兵,倒是希望李密和宇文化及两虎相斗,两军俱疲,从而坐收渔翁之利。也就在这时候洛阳的皇泰主主动向李密伸出了橄榄枝,给李密封了一堆官。什么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元帅、魏国公。

李密乐坏了,上表乞降,愿意带罪立功,讨灭宇文化及以赎罪。造反再风光,也是无业游民;投靠朝廷,自己就是国之栋梁。

稳住东都,李密决定甩开膀子跟宇文化及好好干一场。宇文化及军中粮少,李密就耍了个小手段,表面上和宇文化及谈判,口口声声要给宇文化及粮食。这个宇文化及不知道那根神经出错了,居然相信了李密的连篇鬼话。他以为这下粮食应该不是问题了,就坐等李密送粮过来,同时传令军中放开肚皮开吃,粮食问题很快解决。时间不长余粮也被吃光了,李密的粮食还没送过来。怎么催李密都是打马虎眼。快了,快了,正在筹粮。

宇文化及终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不得不主动进攻,想一举夺下黎阳仓。

双方在童山脚下摆开战场,宇文化及的部队都是禁卫军,都是正规军人出身,战斗力非同小可。这一战李密身中流矢,要不是秦叔宝几乎性命不保。秦叔宝收拾散众与宇文化及再战,终于击退了宇文军的进攻。

童山一战李密虽没有胜利,但宇文军因为军中缺粮,整个大军迅速土崩瓦解,先是宇文化及部下王轨叛降李密,接下来其将陈智略帅岭南骁果万馀人,樊文超、张童儿率江东骁果数千人,都投降了李密。

宇文化及带着两万残兵逃到魏县去了,后来被窦建得所灭。此役之后,李密向东都发出捷报,并请求入朝辅政,东都洛阳再一次唾手可得。

按照事前的约定,李密是可以入东都辅政的。但野心勃勃的王世充怎么能心甘情愿地让李密插手洛阳事务呢,于是发动宫廷政变,独揽了洛阳大权,皇泰主沦为傀儡。

在入洛阳途中听闻此事的李密无奈只好返回原驻地,时光似乎又回到从前,依然是瓦岗与东都的对峙,但内中的格局早已今非昔比。

王世充新掌大权,可以自由调派人马,实力大增。

如日中天的李密哪里受得了这种刺激,他再次兵围洛阳,人一到风光的时候总免不了犯错误。当时洛阳少粮,李密少衣,王世充请求交易,李密在邴元真的劝说下居然同意了这笔交易。如此一来城中降李密者渐少,为王世充反扑的成功率增加了砝码。

此时瓦岗军因军队的迅速膨胀,李密在新旧将领的管理上也逐渐失去了平衡。为了安抚新加入的将领,李密所给颇厚,而随他出生入死的瓦岗元老虽功而不得赏,徐世绩在宴会上就含蓄地点拨点拨了李密,李密很不高兴,下令调徐世绩受黎阳仓去了。

李密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对粮食的不珍惜。密开洛口仓散米,无防守典当者,又无文券,取之者随意多少;或离仓之后,力不能致,委弃衢路,自仓城至郭门,米厚数寸,为车马所轥践;群盗来就食者并家属近百万口,无瓮盎,织荆筐淘米,洛水两岸十里之间,望之皆如白沙。密喜,谓贾闰甫曰:“此可谓足食矣!”摘自《资治通鉴》。

此时洛阳城中相当窘迫,原来的十万守军现在还剩下不到两万,每天还有逃兵。城中缺粮严重,王世充不得不孤注一掷,余两万人已成哀军之势。李密得知王世充厉兵秣马作最后一博,赶紧召开了战前会议。

裴仁基进言:“王世充倾巢而出,洛下空虚,分兵先守住个要道,取精兵三万,沿河直取东都。王世充若是掉头救东都,我方则按兵不动;王世充若是再出,我军再逼东都。如此,王世充彼于奔命,必破之。”

李密也同意裴仁基的观点,认为只须固守,不出十日,王军必败。

可是李密手下新加入的一些将领如陈智略、樊文超之流急于求战,以获功劳。一时间大部分的人都想速战,李密惑于众议﹐放弃了固守的计划,决定出战。

裴仁基和魏征苦苦相劝,但李密已听不进去了。

李密留王伯当守金墉城,自己带着精兵就偃师,北阻邙山以待王世充。此时瓦岗军真正的精锐部队在打宇文化及时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此时大部分是依靠粮仓而新招募的非正规军,但人数不下二十万,相对于王世充的两万人马数量上还是占了绝对优势。

等到王世充大军赶到的时候,王世充令数百骑渡通济渠攻单雄信营,李密命裴行俨及程知节助单雄信,李密和王世充就这么小战了一场。李密因为轻敌,于营外未设壁垒,到了晚上王世充派二百骑潜入北山埋伏。

早上将要出战时,世充来了个最后誓师,大意为今天这一战乃生死之战,胜负在此一举,赢了,各位永保富贵,败了,无人能赦免。这场战争不仅仅为了国家也是为了各位的前途。天亮后李密出兵应战,队形还没列好,王世充耍了个赖皮,乘李密阵形未稳,纵兵急功。王世充精锐都是他从江淮带来的,个个剽勇,司马光形容他们“出入如飞”,反正是快速冲散了李密的阵形。王世充又耍了坏,先找了个相貌像李密的,用绳子绑了藏在军中。待到两军战得正酣时,牵到李密阵前,大喊:“抓到李密啦!”此时王军士气大振,皆呼万岁。那只躲在北山的两百人的伏兵突然出现,乘高而下,在李密营后放起火了。瓦岗军溃败,裴仁基﹑祖君彦被俘,原宇文化及降将将张童仁、陈智略等墙头草降了王世充。李密仅带了万馀人回洛口。洛口守将邴元真原为翟系人马,早就和王世充勾搭上了,让王世充渡洛水取兴洛仓。李密知道邴元真已反水,故意装不知道,想乘王世充半夜渡水渡到一半时杀他个措手不及。主意是好,不料李密的侦察兵出了点问题,估计一个磕睡睡过头了,等到醒来时王世充已经渡河了,李密奇袭计划流产了。王渡河后,单雄信勒兵自据不听李密了,随后投降了王世充,邴元真以兴洛仓降王世充。李密只好帅麾下轻骑奔虎牢。王伯当弃金墉城而退保河阳,李密自虎劳归河阳。

失去了兴洛仓的李密树倒猢孙散,号称百万之众一夜尽失。此时黎阳徐世绩尚有数万人马,若能退保黎阳,依河北之地尚有回旋余地。李密又想,当初杀翟让时徐世绩差点被乱刀砍死,前些日子又遭我贬职,难保不像单雄信一样背叛我。仔细考虑之后,李密放弃了去黎阳的打算。事实证明李密小看了徐世绩,后来李密死后,徐世绩收其尸,以天子礼葬于黎阳,可见徐世绩对李密之忠。

想到不久前还踌躇满志以为霸业可成,如今却有如丧家之犬,走投无路,李密当众大哭,甚至拔剑出来试图自刎,王伯当急忙夺剑,抱住李密痛哭,众将也都为之垂泪。这时李密提出西入关中投降李渊。于是,李密率领残部二万余人向西入关投降李渊的唐朝,同行的还有王伯当、魏征等人。

降唐后李渊给他一个闲官,大概就是管管宴会安排宴席之类的活儿。李密深以为耻,在王伯当的劝说下找了个借口想遛出长安重招旧部。不料李密的随行人员里有个叫张宝德的,担心李密如果真的叛唐会连累自己,于是在途中上书李渊,极言李密必叛,加上朝中众臣众口一词,李渊也后悔把他放走,下旨召回李密,此时李密一行已到达桃林县附近,将要出关。李密对李渊的出尔反尔大为不满,认为一定是被人恶意中伤,李渊已对自己起了疑心,如果回长安一定没好下场,所以李密决定铤而走险,打出关去。李密不顾贾闰甫的反对,杀了使者。又骗桃林县令说要进城歇马,乘机攻克桃林县城后向东行投奔张善相。此时与李密距离最近的唐军是镇守熊州的史万宝,史本人倒没什么,但他的行军总管盛彦师却是个厉害人物,得知李密造反后,盛彦师立即率数千人追击,盛料到李密必然要去投靠张善相,而熊耳岭是其必经之路,于是盛抄近路先赶到熊耳岭埋伏。该处地势险要,极利伏击,李密率部经过时,被盛彦师居高临下,一阵乱箭,竟然全军覆没,李密与王伯当都当场身亡。一代枭雄,就这样死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手中。

同类推荐
  • 重生回明

    重生回明

    失恋后,悲痛欲绝的他掉进轮回天坑,来到了明朝,成了神秘乞丐于“一半人间”的试验品。隐皇帝朱允文是他的师父,七下西洋的郑和对他唯唯诺诺,明朝三代皇帝拿他没有办法,更有瞻基当他为哥们儿。白莲教、晦朔盟、东瀛绿居、移动风月阁、漠北鞑靼、落英涧天堂部落……均被他征服。朝廷江湖唯他独尊。他是一代剑帝,用至高武学“意杀”征服世界;他只是一个和尚,却能征服所有女人。
  • 血染之夏

    血染之夏

    鲜血绽放的时代里,没有爱情生存的空间,两个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在这个连信任都是奢望的世界中谱写下了一曲令人悲叹的华丽挽歌……你永远都无法得到你的爱,因为你是杀手,所以你没有爱……三界架空历史第三部开启。
  • 狄公案

    狄公案

    《狄公案》是由清代谴责小说家吴趼人所著的推理小说,主要写的是唐朝名相狄仁杰在被贬为县令之后,因查案有功,被阎立本推荐之后与武三思等人斗争最后使庐陵王复位的故事。《狄公案》为“公案侠义系列”之一,是侠义与公案小说集大成的巨著,主要讲述唐朝名相狄仁杰断案的事迹。内容形形色色,包含了人命、奸情、负债、欺诈、抢劫等等花花绿绿的故事,不但情节引人人胜,而且断案的手段也是千奇百怪。
  • 历史典籍(中国文化史丛书)

    历史典籍(中国文化史丛书)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雄途天下

    雄途天下

    肉体,幽蓝,仙路,圣途,涅磐,轮回。六重境界!皇族后裔少年借邪恶诅咒入道,成名天下,一步步重建分裂了五千年的帝国王朝,创下五千来从未有过的辉煌!为了逆转生死,他踏上追求轮回天生的道路,一步步踏上颠峰最后终于打开轮回之门!
热门推荐
  • 一七得七:总裁大人好久不见

    一七得七:总裁大人好久不见

    她做了他的情人,他暴躁的脾气残忍的性格最终让她承受不了,导致三年前她出逃,他查了她所有信息,最终找到她,并知道她是12年前他的青梅,他牵梦的女人,可她爱上了名叫安凯的男人,她选择性失去了记忆,自然忘了他,他知道,尤一祺爱着安凯,可是小时候的尤一祺,却喜欢着程逸。
  • 那一年,岁月成殇

    那一年,岁月成殇

    因为他,她遇见了莫测的未来,她是他的魔咒,让她飞蛾扑火,他不爱她,却与她纠缠不清,一场浅痛的离别,她的人生为之颠覆,他和她的命运,终究会怎么样?
  • 左手悲伤

    左手悲伤

    青春年华,却因爱情的突然来临而改变。谁人能知左手之悲?
  • 江湖画卷

    江湖画卷

    讲述各路仙家斗法、佛道之争、寻宝修仙、转世续缘等等的故事,是一幅以神、仙、佛、魔、妖、怪、精、人等构建的充满了爱恨情仇、恩怨纠葛的江湖画卷。本书乃传统写法,非快餐小说。虽继承了若干神话故事,但自成体系。
  • 莲神录

    莲神录

    一朵莲花穿越无尽纪元,看透世间生死爱恨,结束万古惊天大局。花开花落,无尽轮回。一位少年与莲花伴生,自末世而来,横推天下无数敌,坐拥九州貌美仙,看一代天骄姬尘羽成就无数神位,带兄弟、爱人杀出一条无上大道,打出一个朗朗乾坤。
  • 类兽人

    类兽人

    第一卷言前言有人说,人,就是上帝的实验品。那么当人成为人的实验品时......有人说,人,只要努力就可以出人头地。那么,当无数的努力成为泡影时......我总觉得我在为自己的命运挣扎,奋斗。可是,当我发现现实是那么的不公平时,我愤怒了,我害怕了。我逃避过,彷徨过,绝望过,我嫉妒过。当一切都尘埃落定,事实终究成为事实,我在思考,我在怀疑。人是不是人的实验品。简介一个成为实验用的人,或得了实验外的力量,面对销毁实验品的实验品,他将如何去抉择自己的命运?这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故事,而是有可能成为事实的猜估.(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也是不可能)
  • 无限猩红

    无限猩红

    猩红的道路上,一道充满了阴沉的背影,他就这么孤独的走着……。没有赞美,没有同伴,没有声音,甚至没有灵魂!---------------------------------------------------本书以恐怖、邪恶、残忍等负面情绪为主题,不喜误入!
  • 无敌少年王

    无敌少年王

    少年强,则国强!高中生江浩偶得一枚神奇铃铛,从而踏上一段梦幻般的修仙旅程,成就最强少年王!
  • 恶鬼在身边

    恶鬼在身边

    地下探险局为获得一批宝藏将她卷入古镇的诅咒,见证好友们的离奇死去,莫名成为忠诚守墓者,在神女与祭司的指引,她看到古墓沉睡千年的铁血将军,失手解除封印将他带回现代,可这才是噩梦的开始……
  • 步步惊情:小妻哪里逃

    步步惊情:小妻哪里逃

    千里之外的法国,却遇上了她誓愿守护终生的人。即使被轻视、被厌恶、被毁容,甚至,被当面送给另外的男人,她也不曾后悔过与他的相遇,因为——理想终归是理想,誓言永远是誓言,不得不离别时,她对他,也始终只有那一句美好的祝愿!天之骄子的他自幼便呼风唤雨,因为一切得到的过于轻易,才永远都学不会珍惜,直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他放弃继承权、隐姓埋名、全世界找寻,只想再看一眼那道曾经始终追随在他身后的人影,但是——她的身边,不再只有他一个人的位置,难道他与她的结局,最后只能剩下那句回忆中无限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