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600000014

第14章 《壬癸杂录》(上)(2)

过去,端砚的雕刻只有花、草、虫、鱼等六七个品种。现在由于制砚工人的努力,已增加了人物、山水等七十多个新品种。肇庆工艺厂的职工对传统的工艺品进行了分析研究,他们学习和吸取中国画和油画的优良技法,开展创新活动,成功地雕制了一批内容健康,艺术技巧精湛的产品。”

此端砚发展最近情况,附录备考。

李长吉诗:“端州石工巧如神,磨刀踏天割紫云。”状端溪石工极壮。

海天初月砚先人曩在北京购藏海天初月砚二,椭圆,长径约四寸,宽处约二寸,形制皆同,背有乾隆御铭。其云:“未失之砖,胡为署建安年?或三台之所遗,坠清漳而濯渊。似孙不察,谬为题笺。形则长以椭,声则清而坚,嘉素质之浑沦,浴初月于海天。师其迹而不承其讹,是亦稽古之一助焉。”其一云:“海天初月升于水,素华朗照清莫比。酂侯之砖曾无此,谁与题名难议拟。翰筵静用实佳矣,抽思启秘有若是。”下均题“乾隆御铭”四字及“乾”、“隆”篆文圆方小印各一,砚首旁刻“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十字,铭刻真书小字,与三希堂贴题识及余家旧藏之手书《陀罗尼经》墨迹相类,盖所制宫砚以赏賫其下者也。原盛以黄绫盒,盒后损失。进贤云:石为端溪之蕉白,而进出口公司之屈君谓是歙砚,未知孰是。

青州红丝砚与砚匣《老学庵笔记》卷八又载唐彦猷《砚录》言:“青州红丝石砚,覆以匣数日墨色不干,经夜,即其气上下蒸濡,着于匣中,有如雨露。”又云:“红丝砚必用银作匣。凡石砚若置银匣中即未干之墨,气蒸上腾,其墨乃著盖上,久之盖上之墨复滴砚中,亦不必经夜也。

铜锡皆然,而银尤甚,虽漆匣亦时有之,但少耳。彦猷贵重红丝砚,以银为匣,见其蒸润,而未尝试他砚也。”放翁此论甚是。予少居兰州时学书,用一大圆石砚,杀墨甚利,砚有石盖,余墨常润,亦蒸盖如露珠,不必银、铜、锡、漆匣也。西北高寒尚尔,况东南温燠蒸润之地乎。后坠地破裂,范锡裹之,用亦如常。石青色,未考何产,今失去久矣。青州红丝石今不著称,近人邓之诚《骨董琐记》谓曾访于东鲁,人无知者,盖久不复治矣。余谓砚贵实用,往昔文士往往故作狡狯而神其说;或有偏嗜,皆不宜迷信。即如砚池深浅,亦各有所宜。书家宜于贮墨之多故须深也;画家用墨着色,浓淡各有攸宜,浅则便于洗涤耳。

阳关砖古阳关在今敦煌县境,人于遗址往往得古砖,昔年友人持赠先君一方,并出土汉玉杯一。砖长约八寸,阔约四寸,厚约两寸,重倍常砖,极坚硬。余曾嘱兰州张子和允中镌之作砚,惜粗硬不宜用,今砖已失而杯尚存。

器物上光前记子先说砚石涂油则腻不发墨,顷与进贤论及,则谓:石初磨治成砚色黯,非搽油不能复原来润泽,昔之制砚者皆然,今甘肃省工艺美术厂制洮石砚最后工序即以面团蘸胡麻油擦拭上光,并言曾询端溪、贺兰石工皆复如是。亦如制玉者,器成以布打蜡摩拭,乃有光泽。北京制玉名工潘秉衡语之亦然。又如天水漆器成后,工人以手蘸清油涂抹漆上,摩拭久之乃发光。又举其在新疆吐鲁番见维吾尔人晾晒葡萄干成,则置布囊中,用核桃数枚,取仁捣碎,同入囊中,二人相持摇簸振荡之,倾出则葡萄干所沾之污土尽去,莹碧如新,亦用油上光去垢之证。寓尘亦言,在临潭见治砚者以核桃仁包裹布中搽石上光,用清油则不佳。工厂产品数量多,面团蘸油上光,利其速而匀也。又言其见制者炼黄金成器后,则用玛瑙刀刮磨之,方显光泽。近日寓尘以有机玻璃为人刻印,经割截磨制,玻璃发光黯淡,用金刚粉洒毡片上蘸水摩拭后乃晶莹透明如初。可见凡制器物,皆非上光润色不可,金玉且然,砚石亦尔也。前闻子先所告山东范君之言,恐非确论。贺兰石砚之发墨或速或钝,盖由造材之良否与斫治之优劣有关,非关于用油上光之故。其打蜡火烘者自于磨墨有碍,但未闻用此法制砚者。或旧日商贾偶遇劣砚以此欺饰制其速售耳。

寓尘又言:近人有以洮石、贺兰石作印章者,易渗油坏印泥。

寿山等石则无此弊,故宜治印。余忆昔年友人刻赠洮石印章二枚,果有此憾,盖砚石利于发墨,印石宜于坚润,用途各别,选材自互有攸宜。

来凤楼砚近人邓之诚所著《骨董琐记》卷载:“予得一砚,背有识文曰:‘乾隆四十有一年,岁丙申,春三月,镌于皋兰藩署之来凤楼。女史叶蒉珍藏。’小印曰‘蕙心’。按:是年官甘藩者为王亶望,亶望字诞凤,来凤之义在此。某书记亶望败后有美姬号卿怜,善笔札,为和坤所据,复及见和坤之败,所谓‘回首可怜歌舞地,两番俱是个中人’也。叶则不知究竟矣……”同卷另条卿怜作吴卿连,诗作两番空是梦中人。按:清甘藩署在今兰州市张掖路旧名侯府街,民国十四年为省长公署,后为民政厅,民三十左右为省参议会。解放后为甘肃省军区,今为兰州市轻、重两工业局址(1980年兰州警备区移入另建)。旧署后有园,名“鸣鹤”,传为清初李笠翁渔设计,亭台池馆,沟渠木石,布置有法。现为省图书馆址。非复旧貌,余少佣书于民政厅者七年,知署之四堂后通园处有楼,他处无之。清末谭嗣同有题藩署后园夕佳楼联,不知即此否?不知来凤果在何许耳。

河州石、兰州石《云林石谱》三卷,宋杜绾撰,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山阴人,宰相衍之孙,唐工部甫之裔也。中有吾乡之石,录数条如下:“河州石,其质甚白,纹理遍有黑斑,鳞鳞有云气之状,稍润,叩之微有声,土人镌治为方斛诸器。”

“兰州石,黄河水中产石,有绝大者,纹采可喜。问于群石中得真玉璞,外有黄膘,又有如佛像,墨青者极温润可试金。顷年予获一圆青石,大如柿,作镇纸,经宿,连简册辄温润。后以器贮之,凡移时有水浸润。一日坠地破为三四段,中空处,有小鱼一枚才寸许,跳掷顷刻而死。”

“阶石,阶州白石,产深土中,性甚软,叩之或有声,大者广数尺。工人就穴中镌刻佛像物,见风即动,以滑石末治令光润。或磨砻为板,装置研屏,莹洁可喜。凡内府遣投金龙玉简于名山福地,多用此石,以朱书之”“巩石,巩州旧名通远军西门寨,石产深土中,一种龟绿而有纹,目为水波,斫石砚,颇温润发墨宜笔。其穴岁久颓塞,无复可采。先子顷有大圆砚,赠东坡公,目之为天波。”

“通元石,通元军在古渭州,水中有虫类鱼,鸣或作觅觅之声。

土人见者,以挺刃或坚物击之,多化为石,色青黑温润,堪为砺,目之为觅石,或长尺余,价值数千,凡兵刃用此磨治者,青光不镦”

(摘自《知不足斋丛书》二十八集)。

余籍河州亦尝居兰,今未尝见石如谱所记者。它则未至其地,不知果如何耳。河州即今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南山曰“露骨”,白石嶙峋,为石灰岩。其自牛脊山冲下之卵石,有花纹。曩居人取镶阶墀甬道,有青、红二色。今多用烧制石灰,无制器者。不知在山作何状,惜未亲往考之。二十余年前青海省掘山得采石五色类玉,在穴中甚软,见风即坚劲,曾取以治器及饰屋,谱载阶石性质相类,当可信。阶州今为武都,不闻产石,记之待询知者。

滴珠崖石滴珠崖在和政县东门外,壁上旧镌“悬壶点漏”四字,大径尺,传为明解缙所题。其下产石,往往若峰峦,人取置盆水中,辄吸水润生绿苔以为玩赏,称之为“水绣石”。曩友人持赠一小者,中有树叶化石纹。友自存一枚,则木化石俨然。崖下地中亦有泥炭。临夏市郊东川九眼泉亦有“水绣石”与滴珠崖所产相类,但未见化石耳。

炭精、龙骨靖远煤矿有炭精可作印章,色深黑,较他石略轻,昔友人贻余二方,曾刻小印,今失去矣。

武都产化石可作印章,色或青或苍,莹洁若玉,或类象齿,称为“龙骨”。临夏之银川沟工匠湾,和政之南阳山蒿枝沟,东乡等处亦有化石,人亦称为“龙骨”,掘而鬻之公司,收作药用,而无试作为印者,或年代稍浅故欤?

茅笔明谈迁孺木《枣园杂俎》载:“陈白沙先生自制茅笔,作大小书,传于世,人莫能效之。”按:陈白沙名献章字公甫,广东新会人。明正统时,以荐举官翰林院检讨,旋终养告归,讲学教人端坐于静中养出功夫,颇近于禅。五十年前谢润甫赠予茅笔一枝,题曰:“白沙茅龙”,盖近世仿制者,惜已用久颖秃,书之未能自如耳。

作书贵功力鸡毫过柔,紫毫过刚,然善于驱使,用其所长,则可得心应手,所谓善书者不择笔,亦须御之有能耳。少时学书,先君教用杂毫临颜贴,谓以至柔之笔,写刚健之体,别有佳趣。并述湘阴焦沛南树恩之言曰:“软笔要硬写,硬笔要软写”。其实践所获如此。又谓江西王勉亭景沂善柳书,作小楷亦必悬肘为之,如狮搏兔,仍用全力。

又云:“光绪二十五年,设帐循化,金陵叶远生时通判循化厅事,偶谈书法,叶谓少年慕其族侄能书,求写一幅,靳不肯予,且讥其拙。遂发愤临池,渐娴翰墨。”余尝见焦、王之书,虽不能变化入妙,而工力精深,规矩斯在,故知虽有天分,仍贵功力。昔见文徵仲所书小字,健丽可爱,抚卷叹赏。近年靖远范禹勤振绪先生和先君诗,细书精美殆不减徵仲。不知皆出八旬老翁之手,非数十年日亲笔砚,讵易臻此。远生孙寓尘与余友善,自学不辍,亦以能书称,兼通藏文。

先大父远生公于同治时,曾防守兰州,后有同僚满族某,私消其能武而不能文,先大父发奋向学,并致力于临池,秘不使人知。

嗣有所成,乃与人作文字应酬,为此人所见,乃逊谢。先大父终身服膺鲁公及诚悬书法,七十后写蝇头小楷,宛若大字,盖用功甚勤也。

(前条寓尘阅后述所闻如是,可两存之。温注)

(《甘肃文史》2008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永恒的伊甸园:正说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文明探索之旅系列丛书发现古老的文明,探寻逝去的记忆,掀开古 代世界神秘的面纱,介绍古代文明的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展示各大 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学的辉煌,带你领略几千年前古代人类的风采 ,充分了解人类无穷的智慧和叹为观止的成就……  拨开历史的层层迷 雾,人类文明之谜向你娓娓道来!
  •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古代经典谏议檄文(中华千年文萃)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智慧的宝藏,是我们祖先用智慧的双手和头脑历经数千年的风雨创造和积累而成的,它如同河蚌中的沙粒经受了痛苦的磨炼和时间的考验,最终升华为闪闪发光的珍珠。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阅读这些历史,没有理由不继承这些智慧精华并把它运用于实际。而今天我们所呈现给广大读者的是这其中忠臣良将的谏议谋略与锐利檄文。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和神魔小说

    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觉醒征途

    觉醒征途

    张云谦是一个宅在寝室的二流大学在读大学生,每天无聊的生活让他感到很迷惘。一天凌晨两点在寝室准备通宵时,屏幕上突然弹出一个网页,单调地写着几个字:“想要不一样的生活吗?点击确定。”轻轻一点,似乎没什么变化。第二天一觉醒来,却发现似乎什么都变了。沉睡纪,我们是身怀绝技的大学生!布武纪,与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争霸天下,与宫本武藏、上泉信纲巅峰对决!图腾纪,化身精灵射手,与兽人比热血、跟亡灵生死较量!星空纪,用古老的力量搅乱未来世界的专制格局!乱舞纪、觉醒纪、破碎纪,人类在觉醒,世界将破碎!穿过这一切,这是我们的觉醒之路。
  • 霸王驾到

    霸王驾到

    人若没有理想,与咸鱼何异?可堂堂霸王后人的理想却偏偏是当客栈里的小伙计倒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客栈里因此来了一群奇怪的家伙富可敌国的机智大小姐风流倜傥的江湖侠盗萌萌哒的刺客萝莉……罢罢罢,只要是能守护住客栈的和平,把天捅一个窟窿又能如何?项风高喊道:“霸王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 铁血边翼

    铁血边翼

    李维森从2013年穿越到了2004年的西班牙天才雷耶斯身上。那个懦弱胆小的西班牙边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铁血边翼!马尔蒂尼能让左路变成“马尔蒂尼走廊”!李维森却让左路成了“雷耶斯禁区”!让阿森纳左翼重振、让西班牙重回边锋时代,尽在《铁血边翼》
  •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糖尿病高血压疾病防治全书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最好的医生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医生,而不是患了疾病再去治疗的医生”的理念。不仅谈到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治疗,还大篇幅论述了预防。本书内容全,通俗易懂,都是患者和健康人遇到的常见问题。一册在手,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常见问题都摆在面前,特别是饮食换算非常简便。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明确的告诉健康人应该如何提早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而不是患了这些疾病后再去找医生、吃药和购买如何治疗这些疾病的科普书籍。因此本书非常适合于患者和健康人阅读。
  • 再弹一弦江湖曲

    再弹一弦江湖曲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武侠电影、动作电影以及相关文化现象的评论、随笔的重新修订、编排的结集,既包括绝大多数影史经典的评论,亦包括徐克、袁和平、甄子丹、洪金宝等武侠、功夫电影制作人的访谈。
  •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本书汇集了关于情感、热情、激情、忧伤、爱憎等名言数百余条,包括有格言、谚语。它们或文中所摘,或诗中所抄,或从大众口头所采。本书通过这些名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它们,能对人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的体会真善美。
  • 公冶长听鸟语纲常

    公冶长听鸟语纲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带上外挂来修仙

    带上外挂来修仙

    号称驱魔家族第一天才的莫小西童鞋在与邪修男子斗法之际被自己的胞弟又一次坑害,这一次直接让她穿越到了仙侠修真的世界,一来就掉进众妖兽云集的小村落,差点被妖兽当场分尸。穿越前,被坑数次的莫小西:莫小北,你个万年坑货,少坑老娘一次会死啊?穿越后,当莫小西在某小鲜肉的注视下艰难地咽下第一口饭菜的时候:小子,你确定不是来坑姐的。你说,你小子是不是被莫小北那个万年坑货给夺了舍?姐的宗旨就是:别人坑我的,我一定要坑回来。(PS:本人有完本作品《网游情缘:毒医无二》,坑品有保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终极一家续之就是爱你

    终极一家续之就是爱你

    身份,究竟是阻碍,还是考验。我们的人生是注定,是好是坏,却不知如何书写。“你会一直在我身边吧?”“我...我不知道,那你呢?”“我也不知道”就这样,无法确定的人生,该如何谱写呢......
  • 我的极品合租女友

    我的极品合租女友

    纳尔罗斯·迪福斯特·巴尔(沐阳)是世界顶尖家族纳尔罗斯家族现任家主与沐阳的母亲沐娴的私生子,迫于家族的压迫,他只得放弃沐娴与未出世的孩子。一个大冬天,沐阳降生到了人世,迫于经济的压力,沐娴只得做些小手工和纺织品用以养活沐阳。沐阳一天天的长大,他不止一次的问沐娴自己的爸爸是谁,沐娴总是说他的爸爸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可从不提及他在哪里。十岁那年,沐娴因积劳成疾去世了,沐阳从此成了孤儿。他恨,他恨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出现在自己和母亲的面前。我的父亲,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