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68

第68章 微子篇第十八(1)

“微子篇”旨在表明思想的改良对社会变革的决定作用。自古以来,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离不开仁人志士的先进思想。思想的改进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自然会有力地推动历史的前进。圣贤者的光辉思想,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也为我们后人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18.1微子①去之,箕子②为之奴,比干③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注释

①微子:名启,殷纣王的同母兄长。见纣王无道即将灭亡,劝他不听,为了保存祖宗的祭祀,以免同归于尽,遂离开纣王。②箕子:纣王的叔父,曾多次劝谏纣王,纣王不听,他便披发装疯,被纣王拘囚,降为奴隶。周武王灭殷后,才被释放。③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屡次强谏纣王,纣王大怒,将比干剖胸挖心,残忍将其杀死。

译文

纣王凶暴残虐,同母兄长微子离开了他,他的叔父箕子被降为奴隶,另一个叔父比干因进谏纣王而被纣王处死。孔子说:“殷商时有三个仁人啊!”

名家注解

朱熹注:“微、箕,二国名。子,爵也。微子,纣庶兄。箕子、比干,纣诸父。微子见纣无道,去之以存宗祀。箕子、比干皆谏,纣杀比干,囚箕予以为奴,箕子因佯狂而受辱。三人之行不同,而同出于至诚恻怛之意,故不咈乎爱之理,而有以全其心之德也。”

‘张居正注:“微子是商纣之庶兄,箕子、比干是纣叔父。当理而无私心叫作仁。昔纣为无道,其国将亡。微子进谏不听,恐一旦被祸,绝了商家宗祀,遂引身而去之。箕子谏纣不听,被纣囚系为奴,因佯狂而受辱。比干直言极谏,犯纣之怒,被纣杀之,剖其心以死。此三人者同为纣之亲臣,而或去,或不去,或以死,行各不同。”又注:“三人者就其迹而观之,虽有不同,原其心而论之,则其忧君爱国之忠,至诚恻悝之意,一而已也。其去者欲存宗祀,非忘君也,奴者欲忍死以有待,非惧祸也。死者欲正言而悟主,非沽名也,所以说,殷有三仁焉。盖自孔子之论定,而三子之心,始白于天下后世矣。大抵人臣之义,莫不愿世平主圣,服休宠而保荣名者,不得已而逃遁、而囚辱、而杀身,则所遇之不幸耳。向使纣有纳谏之美,而三仁者得效其进谏之忠,相与救过图存,则商祀未宜遽绝也,乃拒谏饰非,淫威以逞,卒之三仁去而殷国墟,岂不可为永鉴哉?”

解读咈殷纣王是个凶暴残虐的君主,他肆意违反传统礼仪规范,残杀百姓,暴行无数。由于对他多次劝谏无果,他的哥哥微子离他而去;他的叔叔箕子被他贬为奴隶,另一个叔叔比干惨遭挖心。微子、箕子、比干三个人都没有什么丰功伟绩,但是因为他们都维护国家的礼仪制度,得到了孔子的特别赞赏,称赞他们是殷朝的三位仁者。

微子、箕子、比干三人,用自己的不同方式诠释了对国家的爱与责任。他们为了文化的继续传承,为国殉难,舍生取义,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先祖后世。仁人志士就应该具有他们这样的气概,能够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我们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持续到今天,离不开像他们三位这样仁德君子的付出与努力。

18.2柳下惠为士师①,三黜②。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注释

①士师:古代的典狱官,掌管刑狱。②黜:音chu,罢免不用。

译文

柳下惠担任鲁国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多次被罢官。有人对他说:“您不能离开鲁国吗?”柳下惠说:“坚持正直之道为人做事,到哪里能不被多次罢免呢?以邪门歪道去为人做事,又为什么一定要离开生育自己的国家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柳下惠三黜不去,而其辞气雍容如此,可谓和矣。然其不能枉道之意,则有确乎其不可拔者。是则所谓必以其道,而不自失焉者也。”

张居正注:“柳下惠是鲁之贤人。士师是掌刑狱的官。三黜是屡遭罢斥。父母之邦指鲁国说。昔柳下惠为鲁士师之官,屡被退黜。”又注:“柳下惠以此解或人之言,盖自信其直道而行,不以三黜为辱也。要之,衰世昏乱,故正直见恶于时,惟治朝清明,斯君子得行其志,是以有道之君于秉公持正者,必崇奖而保护之,倾险邪媚者,必防闲而斥远之,则众正之路开,而群枉之门杜矣!”

解读

柳下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仁人君子。他为人正直,办事公道,多次被罢官仍然秉性正直,坚持节操。他明白在春秋那个天下乌鸦一般黑的时代,世皆枉道,直道难行,纵使出走他国,情况也必定一样。所以,柳下惠怀着对祖国的深情厚谊,坚决不离开父母之邦。

自古以来,以直道事人,必定遭受小人的排挤,容易得罪人。但是枉道事人,同卑鄙小人同流合污,有愧于天地良心。人生在世,能够与社会与他人协调相处,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如果不能与社会他人相融洽,要么改变自己,要么就改变环境。改变自己,就是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改变环境有两种方式,即主动改变和被动改变。主动改变是自己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去感化他人,引导世俗,使领导阶层改变,使同事朋友改变,这种方式显然难度很高。被动改变指选择便于自己施展才能的外部环境。如果我们既不愿意改变自己,也不能改变环境,就只能隐退江湖,独善其身。

做人要清清白白,正直公正,这是亘古不变的立身原则。尤其到了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来自外部环境的诱惑远远高于以前任何一个时代。我们更应该清醒自己的头脑,坚持走正路而绝不走歪路,做一个自律自重的君子。

7813齐景公待孔子曰:“若①季氏,则②吾不能;以③季、孟之间待之。”

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注释

①若:像。②则:那么。③以:用。

译文

齐景公谈到怎样对待孔子时说:“像鲁君对待季氏那样对待他,那我做不到;我可以用对季氏和孟氏中间的态度对待他。”又说:“我老了,不能做什么了。”孔子便离开了齐国。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季氏强臣,君待之之礼极隆,然非所以待孔子也。以季、孟之间待之,则礼亦至矣。然复曰‘吾老矣不能用也’,故孔子去之。盖不系待之轻重,特以不用而去尔。”

朱熹注:“鲁三卿,季氏最贵,孟氏为下卿。孔子去之,事见《世家》。然此言必非面语孔子,盖自以告其臣,而孔子闻之尔。”

张居正注:“夫孔子至齐,本为行道,既不能用其道,而徒拟议于礼节之间,则已虚拘焉耳。盖不合则去,一重道之义也。”

解读

齐景公是当时齐国的国君,是一个没有作为、没有主见的人。当时,齐国执政的大臣是晏婴,他反对儒家,反对孔子在齐国推行仁政的主张。齐景公听信晏婴的话,用“吾老矣,不能用也”作为借口,没有重用孔子。孔子终生以推行仁政为己任,不以个人居处舒适安乐为目的。孔子到齐国是为了行仁政,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并不是为了功名富贵。既然环境不允许,不被齐国君主重用,也就只能离开齐国,决不枉道以事人。

掌权执政的人并非都是贤人,其中不乏平庸之辈,在他们眼中离开谁都不会影响整个大局。像齐景公这样以自己老了为借口,辞退孔子这样的圣人,只能说明他没有什么宏图大志,没有察人用人的眼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们活在世上苦苦追求的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现实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当现实环境不允许理想实现时,我们就应该毅然离去,不能为了贪图享乐而枉道事人。

18.4齐人归①乐,季桓子②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注释

①归:同馈,赠送。②季桓子:鲁国宰相季孙斯。

译文

齐国送给鲁国许多歌女,季桓子都接受了,鲁君便三天不理朝政,孔子离开了鲁国。

名家注解

朱熹注:“归,如字,或作馈。朝,音潮。季桓子,鲁大夫,名斯。按《史记》,‘定公十四年,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齐人惧,归女乐以沮之’。”

张居正注:“季桓子是鲁大夫,名斯。鲁定公时,孔子为司寇,三月而鲁国大治。齐人惧其为霸,因设计选好女子八十人,皆衣文衣,乘文马,舞康乐以馈送鲁君,欲以惑乱其心,阻坏其政。鲁君果中其计,与同季桓子再三游观,悦而受之。于是荒于声色,怠于政事,三日不复视朝,则其简贤弃礼,不足与有为可知,故孔子行。盖礼貌衰则去,一见几之明也。合前章而观,景公知好贤矣,而耄倦于勤,好之而不能用,定公能用之矣,而中荒于欲,用之而不能终,无怪乎二国之不兢也。”

解读

齐国巧妙地运用美人计,挑拔鲁国的君臣关系,想要毁坏鲁国。鲁国任用孔子,孔子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鲁国大治。齐国担心鲁国在孔子的辅佐下称霸中原,误以为鲁国首先要兼并的就是齐国,于是齐国便把歌姬舞女馈赠给鲁国,想用美人计击垮鲁国的政治。孔子极力反对接受齐国送来的美女,但是季桓子却贸然接受下来,君臣观看演出,被声色所惑,三天不视朝听政。孔子看到鲁国君臣如此贪恋女色,朝政日衰,不足有为,便大失所望,在无可奈何的心境下离开了父母之邦——鲁国。可见,孔子对立身处世是慎重的,可留则留,不可留就马上走,决不违背道义违心处事,表现了其高尚的人格力量。

我们立身处世,当环境不容许自己栖身,现实没有自己发挥才智的空间时,应该像圣人那样毅然决然地抽身而去,以免随波逐流,苟且媚俗。

18.5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接舆:一说是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是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是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过去的事情已经不能挽回了,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呀。算了吧,算了吧!如今那些从政的人都危险啊!”孔子下车,想和他交谈。接舆却赶快走开了,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名家注解

朱熹注:“夫子时将适楚,故接舆歌而过其车前也。凤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接舆以比孔子,而讥其不能隐为德衰也。孔子下车,盖欲告之以出处之意。接舆自以为是,故不欲闻而避之也。”

张居正注:“接舆,是楚之狂士。昔周之衰,贤人隐遁。接舆盖亦佯狂以避世者也。殆字,解作危字。下,是下车。辟,是躲避。”又注:“接舆之意,盖以风鸟比孔子,而讥其不能全身以远害也,然以避世为高,而不以救时为急,则其向之偏甚矣。孔子时在车中闻其歌词,知其为贤人,故下车来欲与之讲明君臣之大义,出处之微权。而接舆自以为是,不肯接谈,遂趋走避匿,孔子竞不得与之言焉。盖圣人抱拯溺亨屯之具,而又上畏天命,下悲人穷,是以周流列国,虽不一遇,而其心终不能一日忘天下也。彼接舆之徒,果于忘世,往而不返,何足以语此哉?”

解读

楚国的狂人接舆放浪形骸,从孔子的车前经过时引吭高歌。从言行举止上看,他似乎是一位狂傲之徒,但从他所唱的歌词内容看,他实际上是一位“邦无道则隐”的智者。从歌词不难看出,接舆是在劝导孔子,大概意思是:社会已经黑暗无治,政治已经腐败衰落,何必忙忙碌碌,东奔西走呢?歇息吧,歇息吧!和我一样隐居山林,过着安逸闲适的生活,管它春夏与秋冬。过去的已经过去,历史不能倒退,抓住未来吧!未来的闲适,未来的恬淡,未来的生活,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孔子想下车与之交谈,接舆却赶快离开了。他们一个是隐士,一个是出世,各有各的难言之隐,所以两者相遇却不能相合。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无法挽回,但是我们还可以把握将来。道德沦丧的时代,不是我们理想的世界;世道衰微,也已经不能挽回,我们无法改变现在的环境了,那我们还是谋划未来吧!这就是隐士的洒脱与智慧。所以,生不逢时,现实不给我们发挥才智的空间。得不到合适的发展机会,我们也不必强求。命运现在与我们失之交臂,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实现我们的宏图大志。

18.6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③焉。长沮曰:“夫执舆④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⑥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粳⑦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⑧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

①长沮、桀溺:两位隐士,其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②耦而耕:指两个人合力耕作。③问津:津,渡口。问津指询问渡口。④执舆:即执辔。⑤之:与。⑥辟:

同“避”。⑦梭:用土覆盖种子。⑧怃然:怅然失意的意思。

译文

长沮、桀溺两个人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让子路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说:“那位驾车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问:“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已经知道渡口在哪里了。”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问:“你是鲁国孔丘的徒弟吗?”

子路回答说:“是的。”桀溺又说:“社会纷乱就像滔滔的洪水一样弥漫,谁能把纷乱的社会变革过来呢?与其跟着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东奔西走,不如跟着我们这样避于世外的隐士隐居不出来呢!”说完继续耕种了。子路回来告诉了孔子。孔子若有所失地说:“人是不能同鸟兽共处的,我不能同这些人相处,还同谁相处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参与政治改革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圣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故其言如此也。”+朱熹注:“言所当与同群者,斯人而已,岂可绝人逃世以为洁哉?天下若已平治,则我无用变易之。正为天下无道,故欲以道易之耳。”

同类推荐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原来这样说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博大精深的兵书,它从政治、军事、人才等多个方面深刻阐述了战争规律的各种因素,历时两千多年而流传至今。这正反映了这部传世之作的生命力,也体现了我们祖先超人的智慧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的灿烂选择。
  •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回首那盏明灯:品味中国哲学经典

    本书选取了众多国学典籍里面最具知名度,也最具永恒生命启示意义的20部哲学经典,对之进行了原汁原味的品读。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老子说人生

    老子说人生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本书采撷老子思想精华,畅说人生哲理。每章先讲一个故事,说明一个人生哲理。再链接《老子》相关原文进行解读,将老子的思想通俗化、具体化,把玄之又玄变为实实在在。本书说理就说透,绝不绕来绕去,故作高深。有网友评本书:一天就可以读完,但一年后还可以再读。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农家女御夫

    穿越之农家女御夫

    勾心斗角,这里没有。阴谋诡计,这里没有。虐恋情深,这里没有。。。。。。。。看腻了上面这些的,你或许可以点开此文瞧瞧,这是一片地地道道的种田文,农家生活,家长里短,温馨清水,细水长流。这年头,谁要是有她如花姑娘倒霉,她可是可以佩服的五体投地的。这不,耍了五年男朋友被富婆包养一脚把她给踢了。被甩,她可是一乐观的主儿,没有伤心,回到家里,喝水,却又被活活的呛死。醒来,遇到了传说中的穿越,可不知穿越到了什么年代,而且也没有小说中的那种小姐命,竟穿越到了一农家。可令她高兴地是她现在终于给嫁了出去,而且相公长得十分俊朗硬气,连儿子都能跑路打酱油了。这下,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她终于可以快快乐乐的生活了。可是,等一下。【小片段】1】“娘亲,我也要吃糖糖嘛!”某个调皮宝宝看着别家孩子手里的糖果,眨巴着泪眼望着她,撒娇般地说道。2】“娘亲,这是什么?我也要穿。”某个调皮宝宝手里拿着她改良后的内衣套在他的头上,呈“一秒钟变格格”的状态,眨巴着笑意浅浅的大眼,无辜的说道。3】“媳妇,刚才二嫂家把我们的锅给借走了,所以今晚我们就不吃了吧!”某位无良人君看着她,如琳琅的声音,晴朗出口。4】“媳妇,刚才大姐家把我们的棉被借走了,所以今晚我们就挤挤睡吧!”某位无良人君低着头,如蚊蝇的声音,低低细语。5】“媳妇,刚才娘来家里.”话还没有说完,某位无良人君在自家媳妇如火焰的眼光下,终于有些瑟瑟发抖。原来,她的农家生活,也不好过啊!儿子,小受样。相公,懦弱得可以。不行,要让自己以后的生活过得舒坦,得好好的改造改造他们了。从此,她如花姑娘走上了一条御夫之路,为自己将来的幸(性)福做好保障。【新文,现为坑,进去需要谨慎】《倾城宠》http://read.xxsy.net/info/377185.html【腹黑王爷】:“天下可以再夺,而你却不可能再得。你叫我如何放手?”若倾城嘴角微翘,“那么握紧了就不要再放手,不然,呵呵......”【谪仙神医】:“若是我早遇上你几年,你说,你会喜欢上我吗?”若倾城眉眼抽搐,“你没有发烧吧!一大早怎尽说胡话!要不我给你看看。”【风流太子】“别傻笑了,说吧!这次又要我帮什么忙?”若倾城继续“傻笑”,“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想借借你的兵权玩玩。”盈盈如水的眸底闪过一丝狡黠......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爹爹,娘亲要逃家》
  •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

    你认识自己吗?当你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不是感到很惊讶呢?谁能不认识自己呢?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是幸福和成功的,是有效率的。只有真正清醒地认识自己,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而认识自己,却是一件非常难做到的事。在急剧变革的今天,面对色彩斑驳日渐月新,认识自己更是件困难的事情。有句话说得好,“万千皆识,唯有辩自己”。
  • 幸福就是回家吃饭

    幸福就是回家吃饭

    美食是一种享受生活的方式,忙碌的现代人没有太多时间来享受生活,但吃饭是每天必做的事情。《幸福就是回家吃饭》将情感渗透到美食里,让读者在欣赏美食、学做美食、享受美食的同时,体会到美食中蕴藏的点点滴滴情感,重新拾起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视了的温馨与感动,找回幸失落的福感。
  • 淡紫色童话书

    淡紫色童话书

    《淡紫色童话书》是一本30篇童话组成的小集子,由著名学者、童话创作人安德鲁·兰编著。
  • 爱情心理么么哒

    爱情心理么么哒

    爱情其实没有那么难,只要你能看透对方的心理,一切都会变的轻松自然。爱情高手之所以能够笑傲情场,就是因为洞悉了爱情的秘密,而这秘密,正是爱情心理。这本书先从表象切入爱情,介绍爱情本质。要经营好爱情和婚姻,就要了解恋爱各个阶段的爱情心理。不是每段爱情都能开花结果,认识到爱情失败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开始。在这本书里,你都能找到答案。
  • 回到三国当猛将

    回到三国当猛将

    作为公元二世纪末的猛将,不仅仅要身手好,头脑也必不可少!曹老大,小弟刚把吕布给宰了,你看是不是顺便把貂蝉犒赏给小弟啊?拼将一死存奸雄,勇绝还赞古恶来。重生典韦,立世三国,一代恶来改变历史篇章!
  • 孽爱今生

    孽爱今生

    一个消失在同治八年的村庄。一个藏在秦岭深处的大型帝王陵墓,和祖辈世袭的守墓人。前世今生缠绕着数不清的恩怨情仇,回首关山,谁是谁的一生。一个身家百亿的集团公司总裁,和他流落海外的私生子。童年不幸,少年多舛,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让他起死回生。穿越千年,置身宫廷,谁又是谁的过客。
  • 封神双龙5

    封神双龙5

    商纣末年,妖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被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中,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
  • 冷帝绝宠:萌萌兽妃

    冷帝绝宠:萌萌兽妃

    当魔法师变成一只猫咪会怎样?当一个冷酷帝王捡到了这只猫咪会怎样?A.帝王养猫咪再吃了她B.帝王养猫咪再“吃”了她
  • 大明豪强

    大明豪强

    特种兵岳大鹏意外穿越时空来到明末崇祯年间。他本不想改变历史,可穿越的第三天就打死了明末农民起义风云人物张献忠,再过了三天,他又打死了后来的闯王李自成,历史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历史仿佛一盘多米诺骨牌被岳大鹏一击而倒,改天换地,从江南巨商到东海海王,从小小千总到大明统帅,岳大鹏的豪强人生自此开始,大明王朝也在风雨飘摇中重新踏上一条复兴之路!新书上传,求推荐收藏!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