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56

第56章 卫灵公篇第十五(2)

彼人有造诣精深,事理通达,这是可与言的人,却乃缄默而不与之言,是在彼有受言之地,而在我无知人之明,将这样好人不识得,岂不是失了人?若其人昏愚无识,或造诣未到,这是不可与言的人,却乃不择而与之言,在彼则不能听受,在我则徒为强聒。可惜好言语轻发了,岂不是失了言。惟夫明智之人,藻鉴素精,权衡素审,一语一默,成适其宜。遇着可与言的人,即与之言,既不至于失人;遇着不可与言的人,即不与之言,亦不至于失言,此其所以可法也。’盖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知与不知,只在一言之间,言之不可不慎如此。”

解读

孔子非常重视语言的技巧,他认为说话应该看对象并把握说话契机。对方值不值得你跟他说,这是首要的问题。聪明人的做法就是孔子说的,值得说的人就对他讲,这样你不会失去一个朋友,而不值得说的人,就保持沉默,这样也不会说错话。说话其实是天底下最难的事。一个人能不能说到对方的心坎里,他所说的话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使人信服,这都需要一定的技巧。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言者有意。听者无心,这都是没说到点子上。

说话要讲究艺术,有时候一句话能决定事情的成败。所以孔子的这句金口玉言,在今时今日对我们仍有指导意义。人际关系、现代职场都是如此,在这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不该讲的时候,千万要懂得“沉默是金”。因为心中的话并不像装在杯中的水,你想什么时候倒出就什么时候倒出,想倒出多少就倒出多少,很多时候机会的把握就靠我们管住自己的嘴巴。而在把握好说话时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谈话交流的技巧,话说好了不仅能使双方清晰地了解彼此的意思,更能够通过有效沟通达到双赢。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掌握说话的技巧,在合适的时机和场所说合适的话,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7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①二,有杀身以成②二。

注释

①害:损害。②成:成全。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能为求生而损害仁德,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仁德。”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实理得之,于心自别。实理者,实见得是,实见得非也。

人有捐躯陨命者,若不实见得,恶能如此?须是实见得生不重于义、生不安于死也。故有杀身以成仁者,只是成就一个‘是’而已。”

朱熹注:“志士,有志之士。仁人,则成德之人也。理当死而求生,则于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全矣。”

张居正注:“生固可欲,而仁之可欲有甚于生,故生有所不为也;死固可恶,而不仁之可恶有甚于死,故死有所不避也。然死生之义亦大矣,自非上为君亲之难而身系纲常之重,宁肯决死生于一旦哉?欲成其仁者,又当揆之以义可也。”

解读

在孔子的眼里,真正有志向的仁德之人,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保全自己的仁德。这就关系到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生命价值的问题了。生命虽然可贵,但是志士仁人认为仁德更可贵。我们认真、深入地去理解孔子所说的这段话,就会发现,孔子的生死观是以“仁”为最高原则的。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成仁”是孔子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实际上,孔子在“求生以害仁”与“杀身以成仁”二者必选其一的时候,他才赞成“杀身以成仁”。通常的情况下,他希望的是“不杀身以成仁”,意思就是不通过武力、在没有牺牲的情况下能够获得仁德。其实,“杀身成仁”跟孟子所说的“舍生取义”是差不多的道理。但无论是“杀身成仁”,还是“舍生取义”,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道德和正义的胜利。在今天这个“莺歌燕舞庆生平”的和平年代,我们不用再为求自由和解放而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还是应该把做人的原则和人类最基本的道德放在首位。

15.10子贡①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注释

①子贡:姓端木,名赐。孔子七十二门徒中最富有的人。

译文

子贡问怎样实行仁德。孔子说:“工匠想要做事,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起来。

居住在一个国家,要敬重那些大夫中的贤良的人,和当中仁德的人友好相处。”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子贡问‘为仁’,非问‘仁’也,故孔子告之以为仁之资而已。”

朱熹注:“贤以事言,仁以德言。夫子尝谓子贡悦不若己者,故以是告之。欲其有所严惮切磋以成其德也。”

张居正注:“学者资师友以成其仁,人君赖贤臣以成其德,其道一也,所以古之帝王,左右前后,莫非正人,侍御仆从,皆得进谏,无非所以防此心之放逸耳,明主宜从事焉。”

解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两句我们常常引用的名言,也就是俗话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孔子告诉子贡,一个做手工的人,要想把工作完成,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那么“为仁”是用什么工具呢?想对国家有所贡献,必须结交上流社会的人,甚至是政界要人;和这个国家社会上各种贤能的人,都要成为朋友。换句话说,就是要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内情,有了良好的关系,然后才能得到有所贡献的机会,达到“仁”的目的。

做事需要锋利的工具,培养仁德需要尊敬并结交贤德的人。有了锋利的工具就能做好事情,有了学习贤人的机会就能培养仁德。工匠在做工前打磨好工具,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想品德修养也一样。选择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与他们做朋友,受他们的影响熏陶,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就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便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平时交友时,是否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呢?我们周围的环境是个大染缸,它直接对我们的气质谈吐甚至人生轨迹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要想成功,首先要在平时给自己多一些磨砺,为自己的成功增加一些砝码,“机遇总是偏向有所准备的人”;其次就是要多接近贤能的人,远离小人,受到好的熏陶和影响。这样,我们的人生道路才能越走越开阔。

15.11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①,乘殷之辂②,服周之冕③,乐则《韶》舞④。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注释

①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②殷之辂:辂,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是木制成,比较朴实。③周之冕:周代的帽子。④韶舞:是舜时的舞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推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帽子,采用《韶舞》音乐。抛弃郑国的乐曲,远离谗佞小人。郑声淫荡,小人危险。”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问政多矣,惟颜渊告之以此。盖三代之制,皆因时损益,及其久也,不能无弊。周衰,圣人不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礼,立万世常行之道,发此以为之兆尔。由是求之,则馀皆可考也。”

朱熹注:“古者以木为车而已,至商而有辂之名,盖始异其制也。周人饰以金玉,则过侈而易败,不若商辂之朴素浑坚而等威已辨,为质而得其中也。周冕有五,祭服之冠也。冠上有覆,前后有旒。黄帝以来,盖已有之,而制度仪等,至周始备。然其为物小,而加于众体之上,故虽华而不为靡,虽费而不及奢。夫子取之,盖亦以为文而得其中也。取其尽善尽美。”

张居正注:“夫既酌三代之礼,而法其所当法,又严害治之防,而戒其所当戒,则治国之道大备于此矣。颜子有王佐之才,故孔子以是告之。至于郑声、佞人,实万世之明戒。盖有治则有乱,世之治也,以礼乐法度维持之而不足,其乱也,以声色佞幸败坏之而有余。是以尧舜犹畏孔壬,成汤不迩声色,诚所以绝祸本而塞乱源也。《书经》上说:‘不役耳目,百度维贞。’保治者宜留意焉。”

解读

孔子认为夏历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殷商的车子朴实耐用;周代的礼帽大方华美;《韶》乐尽善尽美。所以,他主张在治理国家时,要采用夏代的历法,乘坐殷商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采用《韶》乐。孔子还认为郑国的音乐淫秽放荡,花言巧语的小人十分危险,所以,他主张禁绝郑国的音乐,远离奸佞的小人。由此可见,孔子对历史文化遗产并非全盘接受,而是有所扬弃,择善而从。

任何时代都有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主流文化,而文化的发展是在历史继承中进行的。我们对待古人的政治文化时,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地加以取舍。政府要及时将那些误导百姓的错误思想扼杀在萌芽之中,注意防范那些反主流思想的古代文化,以清除文化遗产中的垃圾,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15.1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孔子说:‘天下之事变无常,而夫人之思虑贵审。故智者能销患于未萌,弭祸于未形者,惟其有远虑也。若只安享于目前,而于身所不到处,通不去照管,苟且于一时;而于后来的事变,通不去想算。这等无远虑的人,其计事不审,防患必疏,自谓天下之事,无复可忧,而不知大可忧者,固已伏于至近之地,几席之下,将有不测之虞,旦夕之间,或起意外之变矣。是故圣帝明王,身不下堂序,而虑周四海之外,事不离日用,而计安万年之久,正有见于此也。”’

解读

儒家文化的基调是强调快乐,主张人们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快乐地工作,快乐地修德。若是讲到忧,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忧愁,而是远虑之忧。《中庸》里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跆,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易传·系辞》也告诫我们:“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可见,古人关于远虑和近忧的警戒之词很多。

人如果不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事情,不能凡事想得周全,那么,就一定会顾此失彼,随时都可能发生忧患。未雨绸缪的道理妇孺皆知,但是并非每个人都能把这个道理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远虑”也可以说成是远大的志向。志向是对未来的思考,是对未来的美好追求。远大的志向能对人起到激励作用。所以,理想的本质力量,是用长远来支配眼前。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一定目光短浅,会不自觉地贪图眼前小利,每日计较于如何获利则必然会徒生很多忧虑。所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防患于未然,用健康的心态对待眼前的忧虑。

15.13子曰:1“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①注释

①本章系重出,见《子罕》篇第18章。

译文

孔子说:“完了!我从来没见过喜好仁德像喜好美貌一样的人。”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已矣乎,是绝望之词。孔子说:‘秉彝好德,人之良心。人固未有不好德者,然须见而好,好而乐,如好好色一般,方是心诚好德。乃今之人,见德者,未必能好,好德者,未必能乐。或外亲而内疏,或阳慕而阴忌,求其能如好色之诚者。已矣乎,吾终不得见其人矣。’孔子此言,所以激励天下,欲其移好色之心以好德也。”

解读

本章系重出,见《子罕》篇第18章。

15.14子曰:“臧文仲其窃位①者与!知柳下惠②之贤而不与立也。”

注释

①窃位:身居官位而不称职。②柳下惠:春秋中期鲁国大夫,姓展,名获,又名禽,他受封的地名是柳下,惠是他的私谥,所以,人称其为柳下惠。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是个窃居官位的人吧!知道柳下惠贤良却不荐举他给他官位。”

名家注解

朱熹注:“‘者与’之与,平声。窃位,言不称其位而有愧于心,如盗得而阴据之也。柳下惠,鲁大夫展获,字禽,食邑柳下,谥日惠。与立,谓与之并立于朝。”

张居正注:“臧文仲,是鲁大夫。柳下惠,是鲁之贤人。窃位,是无德而居乎其位。如偷盗的一般。夫人臣蔽贤而不举,则为窃位,使人臣举之而君不能用,岂不亦有负于大君之任哉?”

解读

臧文仲是鲁国大夫,他历任鲁国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朝大司寇兼司空。

他知道居于下位的柳下惠是个贤良仁德的君子,曾多次向其请教,但是却始终没有举荐柳下惠。可见臧文仲这个人鄙陋促狭,身居高位却不能任人唯贤。所以,孔子批评他是窃居官位的人。

孔子向来主张荐举有贤能的人才为官,同时他认为能够荐举贤者的人也是智、仁、勇三全的君子。荐贤的人,具有远见卓识,有观察人才的慧眼,并且心胸大度,热爱贤良之才。那些知贤而不举的人,就是蔽贤。蔽贤者妒贤嫉能,心胸偏狭,是有大罪过的人。

荐举贤良人才是为官之人的职责,身居高位的领导应该具有知人善任的能力。举荐人才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心,只推荐对自己有利的人;而应该大公无私,不以自身的利害关系评定人才。现代社会在用人方面,制定出台了杏坛礼乐一系列的任用规范,但是仍然没有彻底达到任人唯贤的理想境界。现实中仍然存在着权钱交易这样的丑陋行为,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谨遵举贤任能的古训。

15.15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注释

孔子说:“人如果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很少有怨恨了。”

译文

朱熹注:“责己厚,故身益修;贵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

张居正注:“躬字,解作身字。躬自厚,是责己者厚。孔子说:‘常人之情,恕己则昏,责人则明,此怨之所由生也。诚能厚于责己,而薄于责人,如道有未尽,只就自家身上点检,而于人则每存恕心,初不强其所未能;如行有不得,只就自家身上反求,而于人则曲为包容,初不责其所不及。夫责己厚,则其身益修;责人薄,则于人无忤。如是,人将爱敬之恐后矣,怨其有不远者哉?’此修己待人之法,古帝王检身若不及,与人不求备,正此意也。”

解读

孔子向来主张严以律己,宽厚待人。做一个君子,要严格地要求自己;而对人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在责备和批评别人的时候应该尽量做到和缓宽厚。这样,自然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宽容是一种心态,它来自于对自己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事物的清晰判断,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为人处事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以己推人,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一旦有了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可缺少的原则。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应该严于律己,尝试着多体谅他人,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才会越来越好。

15.16子曰:“不日‘如之何①,如之何’者,吾末②口之何也已矣。”

注释

(D如之何:怎么办的意思。②末:这里指没有办法。

译文

孔子说:“不考虑‘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如之何如之何’者,熟思而审处之辞也。不如是而妄行,虽圣人亦无如之何矣。”

张居正注:“如之何,如之何,是熟思而审处之辞。末如之何,是无奈他何的意思。孔子说:‘人之于事,必须思之审,而后处之当。若于临事之际,不仔细思量反覆裁度,说此事当如何处置,此事当如何处置,却只任意妄为,率尔酬应,似这等的人,于利害是非,全无算计,虽与之言,彼亦不知,任之以事,必至偾事。

我将奈之何哉?’于此见天下之事,必虑善而后动,斯动罔弗臧,计定而后举,斯举无弗当,亦谋国者所当知也。”

解读

孔子主张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多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而不是遇到什么事情都只喊着“怎么办,怎么办”,或者不停地问别人他自己该怎么办。

同类推荐
  •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

    《幽默心理和幽默逻辑》主要内容包括:交流之难源于人性本身、幽默、诡辩和雄辩、把颠倒黑白的胡话转化为幽默等主要幽默心理相关概述。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尼采箴言录

    尼采箴言录

    本书分为人生·命运、宗教·信仰、平凡·伟大、哲学·哲理、道德·修养、知识·认识、读书·写作、以自信·自强以及尼采年谱等内容。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热门推荐
  • 殡葬暖妻

    殡葬暖妻

    他是蓉城赫赫有名的医生,而她则是蓉城不起眼的小殡葬师。一场无关爱情的婚姻,他娶她只为利用她保护好自己的爱情,而她嫁他只是不想让自己成为大龄剩女。他娶了她,却一声声的叫她“妹妹”;而她嫁了他,却一次次的喊他“哥哥”。直到后来,他将她压在身下,“哥哥是医生,妹妹是殡葬师,将来生个孩子就是法医。”
  • 香祖笔记

    香祖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白兔吃橙子

    小白兔吃橙子

    被命名为“天使”的神秘物品将一个视橙子如命的普通女高中生白小兔卷入一次次的危险之中,好不容易死里逃脱却发现身边早已经被编织了一张叫做阴谋的网,她还能再相信吗?神秘的冰块“橙子”:“相信我。”骄傲的富家“橙子”:“我绝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你!”温柔体贴的“橙子”:“我一定会成为守护你的骑士!”邪魅的诡异“橙子”:“向我求救一次会怎样?!”兔子的笑魅惑众生,这一次次的周旋究竟是为了什么?“不好意思,我只是喜欢吃橙子而已,而且……对味道极其的挑拣!”最后兔子究竟会选择哪一只橙子?又有哪一只橙子心甘情愿的被兔子吃掉呢?
  • 未限之界

    未限之界

    “组织里異種实验室的那帮人疯了,往神新创的一个丧尸型末日带了异形进去。估计锅还得组织来背,反正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解决之后组织奖励也是少不了的,你们觉得这活干不干?”林腾坐在会议室上对着团队里的其他人问道......
  • 穿越之成人童话

    穿越之成人童话

    手握紫青双剑,笑傲童话世界。左拥白雪公主,右抱人鱼公主。作者是龌龊的成年人,写的当然也是YD的成人童话。努力更新!
  • 网游之念

    网游之念

    不一样的小说、不一样的网游、不一样的网游人生从小就具有非凡力量的主角,被当作妖怪,受亲人唾弃,甚至要被杀害。遇到其师傅后,开始了新人生,十几年后,他的师傅们外出游历,他也尾随其后,无意间知道了一款叫《念》的游戏,于是开始了游戏生活。然而这个游戏不是普通的游戏,甚至最后他还隐藏了。
  • 堡主的外来妻

    堡主的外来妻

    她,梅乐儿,为了报答养父下海做陪酒女;喝酒过多的她死于肝癌,也许是老天和她开玩笑,她的魂魄来古代找到了肉体复生,却是一位被卖到妓院以死抵抗的身体;谁来救救她,她该抵抗?还是顺从?他,欧阳俊赫,五岁的时候,父亲乱刀砍死母亲和那个男人;自己也自杀在那房间,现场极为血腥;五岁的他由老管家欧阳景抚养长大;十七岁时被想做堡主夫人的表妹林佳容下药,事后要求娶她;他负起责任的娶了表妹,他表妹死于产后血崩;从此就传言着是他买通产婆对表妹下的手。他也不再相信女人。他冷酷无情就连他那9岁的女儿都害怕他。
  • 仙剑问情1

    仙剑问情1

    一个集市井少年、学徒,四海堂堂主多种角色于一身的传奇少年张醒言悄然浮现在一个祥和宁谧的小镇,他平凡却智谋无双,有一点好色而又志向远大。对于敌人,他是最强劲的对手;对于女人,他又是完美无缺的情人。他拥有一支会呼风唤雨的“神雪”玉笛和一把貌似废铁实则珍贵的神剑。他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加入名满天下的道教宗门“上清宫”,成为道家第一人……命运的辗轮是否会按照他的步伐平稳转动?绝美的假城公主是否会与醒言分离?误会多多的龙族之女是否会拿走玉笛“神雪”?而醒言又能否加入上清宫呢?
  • 穿越到三国杀世界

    穿越到三国杀世界

    主角跟好兄弟一起被带到了三国杀的世界,阴谋,重生,凄美绝恋正在上映。
  • 一叶障目

    一叶障目

    本书所选的近600个“一叶障目”的幽默笑话,主要是对那些自以为是、自欺欺人的做法一种提醒和警示。文中所选的经典笑话短小精悍、语言诙谐,能启迪智慧,发人深省;也可为生活添乐加趣。在给读者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会让读者细细地品读人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所以,本书堪称为闲暇之余的美酒、清茶、良药或挚友。幽默能显示出说话的风度、素养和魅力。幽默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语言魅力,为其谈话锦上添花,还能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和笑声。但幽默感不是天生的,需要从多方面去培养,读一点幽默笑话是培养幽默感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