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51

第51章 宪问篇第十四(3)

朱熹注:“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谲,诡也。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虽其以力假仁,心皆不正,然桓公伐楚,仗义执言,不由诡道,犹为彼善于此。文公则伐卫以致楚,而阴谋以取胜,其谲甚矣。二君他事亦多类此,故夫子言此以发其隐。”

张居正注:“二公他事,亦多类此,其优劣判然矣。然夫子亦就二公之事论之耳,推其心,则皆假借仁义,同归于谲而已,其于王者之道,岂可同日而语哉。”

解读

自从周朝王道慢慢衰落以后,春秋战国时期,霸业就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各个地方的政要表面上拥护皇帝,但是实际上都是各自为政,雄霸一方,到头来皇帝还要听从他们的命令。这种情况下所行的仁道,实际上只是一个幌子,是霸主的手段。

晋文公和齐桓公都有称霸之心,但是齐桓公合乎礼,遇事总看天子的脸色,打着天子的旗号;晋文公则不同,他自行其事。所以孔子认为齐桓公是正的,晋文公是谲的。孔子对晋文公的为人评价不好,批评他善于利用权术和手段来称霸。而齐桓公就不是这样,孔子认为他是以礼行事。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礼仪”的重视。

14.16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②,管仲之力也。如其仁③,如其仁。”

注释

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②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③如其仁:这就是他的仁德。

译文

子路说:“齐桓公杀死了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也殉国了,但是另一师傅管仲却还活着。”接着又说:“管仲不能称为有仁德了吧?”孔子说:“桓公多次与各诸侯国盟会,不用兵力,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像他这样的就是仁啊,像他这样就是仁啊!”

名家注解

朱熹注:“盖管仲虽未得为仁人,而其利泽及人,则有仁之功矣。”

.张居正注:“公子纠,是齐桓公之弟。齐有襄公之乱,桓公出奔于莒,召忽、管仲奉子纠奔鲁,以与桓公争立。桓公既返国,使鲁杀子纠,而缚管、召以与齐。

召忽死之,管仲请囚。既至,桓公释其缚,用以为相。九字,《春秋传》作纠,是督率的意思。”又注:“齐世家,桓公兄也,子纠弟也,以弟夺兄,于义已悖。是以忽之于纠,虽有可死之义,而仲之于桓,亦无不可仕之理,况实有可称之功彰彰如是乎。圣人权衡而折衷之,其义精矣。”

解读

齐桓公和公子纠,是兄弟也是政敌。管仲没有得志的时候,和一名叫召忽的大臣一起辅佐公子纠。后来公子纠死了,召忽拚命作战,为公子纠而死,但管仲并没有为公子纠去死。子路认为管仲不为主子殉死是不仁德的。孔子的见识要比子路高深得多,他认为公子纠死而管仲不死,并且管仲后来还为公子纠的政敌齐桓公效力,单单就这一件事而言,管仲是必遭唾骂的。至少可以称为没有义气,不讲信用。但是从管仲的一生来看,他的功劳却很大。就是说,子路讲的是管仲不为公子纠死却为桓公相一事,孔子讲的是管仲为桓公相之后的功绩。同是讲一人,讲的却不是同一时间段的事。但从整体上讲,孔子认为管仲还是仁德的。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只看他某一时段的表现,而是要目光长远一些,看到他的优点和长处。同样的道理,人生的道路很漫长,我们不要只看到自己一时的不如意,也不要执着于自己一时糊涂所犯的错误。圣人都有过失的时候,何况我们凡人呢?在随后的人生里,只要更加努力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将功补过,那么当回过头来看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我们也会是欣慰的。

14.17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①堂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②也,自经③于沟渎④而莫之知也。”

注释

①微:无,没有。②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③自经:上吊自杀。④渎:小沟渠。

译文

子贡说:“管仲不是仁德的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没有死,还去辅佐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们的好处。假如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早就披散着头发,向左敞开衣襟,成为野蛮人了。他怎么能够像匹夫匹妇那样谨守诚信,自杀于沟壑之中而没人知道呢?”,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桓公,兄也。子纠,弟也。仲私于所事,辅之以争国,非义也。桓公杀之虽过,而纠之死实当。仲始与之同谋,遂与之同死。可也;知辅之争为不义,将自免以图后功亦可也。故圣人不责其死而称其功。若使桓弟而纠兄,管仲所辅者正,桓夺其国而杀之,则管仲之与桓,不可同世之雠也。若计其后功而与其事桓,圣人之言,无乃害义之甚,启万世反复不忠之乱乎?如唐之王圭魏征,不死建成之难,而从太宗,可谓害于义矣。后虽有功,何足赎哉?”

朱熹注:“管仲有功而无罪,故圣人独称其功;王魏先有罪而后有功,则不以相掩可也。”

张居正注:“霸诸侯,是为诸侯之长。匡,是正。微字,解作无字。衽,是衣衿。被发左衽,是夷狄之俗。谅,是小信。自经,是自缢。”又注:“豪杰之士将建不世大功,则不拘拘于一身之小节。然此不可以常理论、常情测也,彼管仲之可以无死,贤如由赐尚或疑之,非圣人孰能定其论哉。”

解读

子贡从小的角度,拿个人的人格来看管仲,可以说他是不仁不义。齐桓公和公子纠是政敌,齐桓公杀了公子纠,按照道理来说,作为公子纠臣子的管仲也应该跟随着以死尽忠。可是他不仅没有死,反而投靠了齐桓公。孔子说,对于政治道德和人生道德,很难评论得公平中肯。管仲投降了齐桓公以后,帮助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把当时混乱的社会辅正过来,对历史的贡献、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贡献太大了。

如果不是因为管仲,我们可能都会成为野蛮民族,并且我们的文化说不定也已经灭绝了。所以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14.18公叔文子之臣大夫馔僎文子同升诸公②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释

①馔: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②升诸公:公,公室。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

译文

公叔文子的家臣大夫馔和文子一同晋升为国家大臣。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

“可以称他为文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文者,顺理而成章之谓。谥法亦有所谓‘锡民爵位日文’者。”

张居正注:“公叔文子,是卫大夫公孙拔,其后谥为贞惠文子。公,是公朝。

臧文仲不荐柳下惠,则夫子讥其为窃位,公叔文子荐家臣僎,则夫子称其可为文。

是可见,荐贤为国,乃人臣之盛节,以人事君者,所当知也。”

解读

公孙文子让自己的家臣和自己做到一样的官职,这在当时封建等级制度很严格的社会,非常难得。嫉贤妒能,是与人之本能有关的通病。所以让自己的家臣取得和自己一样的社会地位,唯才是举,很不容易。公叔文子做了别人很难做到的事,可称之为楷模和典范。孔子得知这件事之后,认为公叔文子死后的谥号可以称为“文”。

而在中国古代,谥法称“文”是很难的,由此可见孔子对公叔文子十分赞赏。

在现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能够做到真正唯才是举,完全不嫉妒别人的人有多少呢?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同时也应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自己有才能并且胸怀坦荡,处理起各种事情就更能如鱼得水。作为普通百姓,我们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如果没有条件推荐他,那就去努力向人家学习吧!

14.19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

“仲叔圉①!台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注释

①仲叔圉:圉,即孔文子。他与后面提到的祝鸵、王孙贾都是卫国的大夫。

译文

孔子谈到卫灵公的无道,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没亡国呢?”孔子答道:

“有仲叔圉为他管理接待宾客,有祝鮀为他管理宗庙祭祀,有王孙贾为他管理军队。

像这样,怎么能亡国呢?”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三人皆卫臣,虽未必贤,而其才可用。灵公用之,又各当其才。”

张居正注:“康子,是鲁大夫季康子。夫卫灵以无道之君,得人而任之,尚可以保国,况于有道之世,得天下之贤才而善用之乎?所以说君子在朝,则天下必治,人主为社稷计者,宜知急亲贤之为务矣。”

解读

卫灵公虽然昏乱无道,不是个好国君,但他却知道谁在什么岗位上能做得好。所以他任用贤才,且能让他们各尽所能,各司其职。这样内政、外交、军事都有人管理,所以不仅没有败亡,反而当了两年的国君,比许多勤政廉洁的国君都当得长。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据说当韩信很得意地去问汉高祖能带多少兵时,汉高祖回答说:“我不会带兵,但我善于带将。”汉高祖的回答非常深刻。事实上,会当领导的人只需要抓住几个得力的助手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国君如此,做一个单位的领导,一家公司的老板也都是如此。范围有所不同,但是道理却是一样的,实际上这也是与事必躬亲相对的领导艺术。

在21世纪的今天,老板个人能力高低已并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企业的兴衰。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许多有钱的老板将巨额资金投入到自己所不熟悉的行业,他们要想获取成功,就只有做到知人善任。所以,让每个人的优点都展现出来,让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这才是领导者应该具备的“领导艺术”。

14.20子曰:“其言之不怍①,则为之也难。”

注释

①怍:惭愧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说大话而不知惭愧,那么他实行诺言也很难了。”‘名家注解

朱熹注:“大言不惭,则无必为之志,而不自度其能否矣。欲践其言,岂不难哉?”

张居正注:“怍,是惭隗。孔子说:‘凡人放言易,力行难。故躬行君子,每切其言而不敢易。若或轻肆大言,高自称许,略无惭愧之心,这等的人,考其所行,必不能相顾,徒妄言以欺人耳。其为之也,不亦难乎?’所以君子贵夫实胜,而听言者又当观其行也。”

解读

孔子关于言与行关系的论述在《论语》中有很多,其基本思想就是“敏于事而慎于言”,意思就是言行要谨慎,多做少说,先做后说,说到就要做到。如果一个人说话轻而易举却毫无惭愧之意,这样的人真要做起事情来,是不值得信任的。孔子的提示不仅给了我们考察人的方法,更给了我们为人处事的有益启迪。

俗话说“说着容易做着难”,一个人说话一定要注意。那种大言不惭、夸夸其谈、把牛皮吹出去了却不能兑现的人,。往往被人看不起。事实上,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不像看着那样简单,但总是会有一些人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其实一个真正有才德的人,恰恰是那种虚怀若谷的人。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为人谦虚,谨言慎行。

74.27陈成子弑简公①。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②。”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③,不敢不告也。君日‘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注释

①简公:齐简公,姓姜名壬。公元前484年至公元前481年在位。②三子:指季孙、孟孙、叔孙三家。③从大夫之后:孔子曾任过大夫职,但此时已经去官家居,所以说从大夫之后。

译文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后上朝,告诉鲁哀公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请出兵征讨他。”鲁哀公说:“你去告诉那三个大夫吧!”孔子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不敢不来报告。可国君却说‘去告诉那三个大夫吧’!”孔子向那三个大夫报告,他们都不肯出兵。孔子说:“因为我做过大夫,不敢不报告啊!”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左氏记孔子之言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予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此非孔子之言。诚若此言,是以力不以义也。若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而率与国以讨之。至于所以胜齐者,孔子之余事也,岂计鲁人之众寡哉?当是时,天下之乱极矣,因是足以正之,周室其复兴乎?鲁之君臣,终不从之,可胜惜哉!”

张居正注:“此章所记齐简公、鲁哀公,皆衰世昏庸之君,不足道者。然亦可见人主独揽乾纲,深防祸本。不可使威福下移,而奸邪有僭逾之渐;不可使事权去已,而纪纲有陵替之忧,然后君臣相安,而国家永保矣,图治者尚鉴于兹。”

解读

齐国的大夫陈成子把齐国的国君简公杀掉,孔子沐浴斋戒上朝来向鲁君报告这件事。臣弑其君,丧尽人伦,在理不容,人人得而诛之,更何况鲁国是齐国的邻国呢?鲁哀公却让孔子去向鲁国当权的三个大夫报告,王道不可弃,周礼不可废,孔子尽管知道自身力量很微弱,却仍旧前往报告。

一个国家的政冶清明不仅表现在内部管理的有序和正义上,还表现在对外交往中对正义的维护和对非正义的抵制上。鲁国是齐国的邻国,面对这种情况却仍旧袖手旁观。孔子深明大义,十分遵守礼数,先是沐浴更衣朝圣,再是报告三个大夫。

尽管当时他已经71岁了,也得不到群臣和国君的支持,但是仍旧要表达自己的主张,履行自己的职责。人生在世,总会经历很多的磨难,有很多无助的时刻,这都是上天对我们的考验。如果人能坚持道义,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总会有云开日出的时候。君子深知其道,所以不管事情大小,也不管自己是否会处于危难之中,都会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4.22子路问事①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注释

①事:侍奉,服侍。

译文

子路问怎样服侍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国君,但可以为进谏而触犯他。”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盖子路刚直敢言,不患其不能犯,患其无忠爱之诚耳,故孔子以是勉之。然勿欺在于臣,而纳谏系于君。大舜合己从人,闻一善言,即从之若决江河,惟求有裨于君德,有利于国家耳,何必问其心之诚与不诚乎?此又在上者所当知也。”

解读

孔子认为跟领导共事,不要怀有欺瞒之心,但要勇敢地忠言进谏。孔子很注重三纲五常,认为作为臣子,辅君之道就是要对君主忠诚,不能有所欺瞒。

我们的职场生活中,为领导或上级做事的原则是什么?同样是不能欺骗,不要欺负,不能有藐视或轻视的心理;要做到言行一致,不要心计。劝谏领导或者上级,其实是一种高度的智慧,道义不深,信任度不足,修养不好,这些都不具备劝谏的条件。作为下属,做到不欺瞒上级并不是特别困难,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有问题的时候做到勇于承担责任就可以了。但是要做到直接给上级或者领导提意见,那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对待领导的错误,要有耐心、能忍让、有智慧,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意见有效地传达出去。人都喜欢听溢美之词,所以采取恰当的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为达到劝谏的目的誓不罢休是对的,但方式也要灵活化、多样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建议传达给领导。

74.2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①。”

注释

①上、下:向上、向下的意思。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达仁义,小人通达财利。”

名家注解

朱熹注:“君子循天理,故日进乎高明;小人殉人欲,故日究乎污下。”

同类推荐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人生的五个问题: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本书收集了安德烈·莫洛亚对人生、生活的一些思考,这些沉重的明天再作者笔下显得举重若轻,压制隽永。他用清新的语调、十个班的语言描述了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五大人生问题。在每一个问题的解答中,我们都能感受到莫洛亚机智诙谐的生活艺术,就像作者本人一样,是以为用诗意话语记载伟大深刻思考、用精妙语言解释生活智慧的伟大艺术家!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 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思想大师谈天才的激情(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讲述了人生不仅仅是活着、爱是种理性、生命的召唤、人生的意义、真正的幸福、人的品质、关于罪恶、论经验、论哲理、论青春、论友谊、论爱情等等。
  • 鬼谷子

    鬼谷子

    《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一部奇书,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军事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学、情报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部可以被广泛解读的著作。《鬼谷子》提出了“捭阖”、“反应”、“内葽”、“飞箝”、“忤合”、“揣摩”等游说和谋略的原则和技巧,对纵横家学说的理论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它提供的智慧与谋略至今仍对现实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着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灵舞八荒

    灵舞八荒

    十二对黄金翅翼的八荒妖龙,人面蛇身的九头娲皇,无尽林海中的千瞳树魔,生灵禁区的太初黄泉……这是一个浩大的魔幻世界,光怪陆离,神秘无尽,有繁衍到巅峰的灵力,有传承悠久的炼药术,有新兴的魔纹……英雄辈出,诸王争雄,而在这个大世之际,一位来自异世的灵魂附身在一名叫叶暮的少年身上。“这是属于我的传奇!”
  • 捡了个妖怪当师傅

    捡了个妖怪当师傅

    他本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一次车祸而意外打开了阴阳眼,看到了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本来,他是想经过一段时间适应这些事情以后,再重新过上自己的普通生活,结果,一只突然出现的猫妖改变了所有的一切。
  • 都市帝尊

    都市帝尊

    在面对早已设计好的人生道路,他面临这一道选择题——是做一个败家子还是做一个设计者心目中的冷血无情的枭雄?但是在十岁的那年,这道选择题的第一个选择却被无情的除去,留下来的只有一个选择。而他却自己开创了另一条道路。这不是叛逆,这是对感情的重视。太上忘情,对于他来说是不可能的,因为他对他的女人、亲人和他的兄弟的感情之深是常人无法所及。这条道路为帝王之路。一个备与政结合的帝王——傲逸鸢!
  • 仙家百货

    仙家百货

    仙家百货,将一切神话传说,贩卖到人间!
  • 养龙

    养龙

    养条虫,你可以欺负它,揉虐它,调教它;养条龙的话,很不幸,女汉子安屏不小心就将一只无知无畏的“虫”给养成了睚眦必报的“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Night and Day

    Night and Da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橙然不欺我也

    橙然不欺我也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程橙尚在娘胎就把自己当下的处境搞了个清楚明白,并且为自己的未来做了一个勘称完美的规划,但是当程橙出生后,看着与她那位大哥一般大的小祸水帅哥,心里又默默的在自己的计划当中加上一条:长大后远离苏一然。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自古妖孽多薄情,再加上苏一然这小子自小女朋友就没断过,so这种异性,还是不接近的好,这种想法程橙一直保持到她长大,等她那时候想扑倒苏一然却因为有贼心没贼胆不了了之后,反被苏一然扑倒吃干抹尽,那时候的程橙心里的想法只有一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种名言,原来真的不是骗人的。
  • 傻王嫡宠妻

    傻王嫡宠妻

    靠!什么情况?玉嫣然睁开眼看着自己躺在棺材里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她记得自己明明在家午睡来着,怎么睁开眼就睡到棺材里去了?看着这陌生又好像有些熟悉的地方,玉嫣然第一反应就是,她穿越了!还是穿到了一具刚刚死掉的尸体上。玉嫣然,南楚第一美人,玉王府郡主,身份显赫,地位超凡。一道从天而降的圣旨,玉郡主赐婚给夜王。本该是一桩美好姻缘的喜事,却在成亲当天变成一桩丧事。玉郡主成亲之日,自杀而亡!而那南楚的第一美人玉嫣然在自杀那天从此消香玉损,却谁也没有想到,出殡之日,玉郡主突然死而复生了!一时间,整个南楚是传言纷纷。有人说:玉郡主是冤魂回来索命来了。有人说:玉郡主是故意装死,要和夜王殿下毁婚。只因为夜王殿下虽然身份尊贵,但世人皆知,夜王殿下是一个傻子。而玉郡主自然是不愿意嫁给一个傻子的。于是,各种谣言满天飞......而此时,那个集谣言而全身的玉郡主却趁人不注意时逃了!只是,逃的了初一却逃不不了十五!玉嫣然看着眼前这个装傻卖萌博同情的可耻男人,恨不得老天来一道雷劈了这个妖孽吧!谁说这个男人是傻子来的,是谁说的,出来!她保证不会打死他!
  • 网王你是我哥哥

    网王你是我哥哥

    “芸萱,乖,别哭了,哥哥给你买糖,好不好?”“芸萱,对不起,我请你吃蛋糕,好不好?”“芸萱,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好不好”“芸萱,你怎么了,不要吓我啊!”幸村芸萱,一个萌妹纸,各路王子纷纷向她涌来,她的选择是什么
  • 将尊

    将尊

    这是一个玄幻的世界,又是一个麻将的修真世界;这里筒子炼妖,万字成魔,条子修道;这里有热血澎湃荡气回肠的故事;麻将世界,麻将修真!看张旭如何运用麻将牌技一步一步踏上巅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