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35

第35章 乡党篇第十(1)

“乡党篇竹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竹的实现,要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处做起。本篇记载了孔子与乡亲们相处的言行举止,集中展现了圣人对待生活琐事的恭谨态度。为世人阐述了“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的人生道理。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君子不以绀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署,衿矫络,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紊衣,鹿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服而朝。”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言行举止,都要符合“礼竹的规定。越是生活中的细节,越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所以,我们平时要遵守道德的约束,重视每一个生活细节。

10.7孔子于乡党,恂恂①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哇言,唯谨尔。

注释

①恂恂:温和恭顺的样子。②便便:辩,善于辞令。

译文

孔子在本乡地方上,非常恭顺谨慎,好像不能说话的样子。他在宗庙或朝廷里,便很善于讲话,只是很谨慎。

名家注解

朱熹注:“恂,相伦反。恂恂,信实之貌。似不能言者,谦卑逊顺。不以贤知先人也。乡党,父兄宗族之所在,故孔子居之,其容貌辞气如此。”又注:“宗庙,礼法之所在;朝廷,政事之所出;言不可以不明辨。故必详问而极言之,但谨而不放尔。此一节,记孔子在乡党、宗庙、朝廷言貌之不同。”

张居正注:“盖乡党乃父兄宗族之所在,与尊长相处,故礼恭而辞简如此。至于与祭而在宗庙,居官而在朝廷,则便便然与人议论,或仪节有该讲究的,则问之必审,或事体有该商榷的,则辩之必明,但言所当言,常谨慎而不放肆尔。盖宗庙乃礼法之所在,在朝廷乃政事之所出,又与处乡党之时不同,故言之不容不尽,而辩之不容不明如此。此圣人盛德之至,故随所处而皆合乎礼之中也。”

解读

孔子在自己的家乡,对任何人都温和恭顺,很平易近人,话语不多。但是在朝廷里或者在宗庙祭祀,他又很善于讲话。并且讲话有理有据,把握分寸能够恰到好处,表现出了他擅长言谈的一面。可见,孔子懂得在不同场合用不同的态度与人交流。

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说话对象,要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和语态。这是做人的一种修养,也是与人交往的二种礼貌。运用语言的目的在于交流沟通,我们在说话中所用的语态、语调和语气不仅能够表达我们的意思,还能表露出我们酌情感和态度。爱说话不代表会说话,有的人走到哪儿都喜欢夸夸其谈,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丝毫不在意别人的感受,仿佛这个世界只有他最爱表达。这样的人自然不受大家欢迎。我们要学会说话的技巧,说该说的,不要肆意表达惹人厌烦。

10.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①如也;与上大夫言,阁阁②如也。君在,跛躇如也,与与(洳也。

注释

①侃侃:说话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温和快乐的样子。②阁阉:正直,和颜悦色而又能直言诤辩。③与与:小心谨慎、威仪适中的样子。

译文

孔子上朝时,与下大夫说话,是从容不迫的样子;与上大夫说话,是态度和悦的样子。国君在场时,是局促不安、庄重严肃的样子。

名家解读

朱熹注:“君在,视朝也。踉躇,恭敬不宁之貌。与与,威仪中适之貌。”

张居正注:“侃侃是刚直。阁阉是和悦中有持正的意思。君在,是君上临朝之时。跛躇,是恭敬不安的模样。与与,是从容自在的意思。夫子遇君上临朝之时,其心敬谨,不敢一毫怠忽。看他进退周旋,却似跟躇不安的模样。但常人过于矜持,未免失之拘迫。夫子则从容和缓,自然有威仪之可观,但见其与与然中适也。

盖不惟可以见盛德之仪容,亦可以知其事君之尽礼矣。”

解读

孔子在朝廷上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身份的人,对待下大夫,从容不迫;对待上大夫,态度和悦;而对待国君,庄重严肃。说明孔子要求自己的言谈举止一切都符合礼。

儒家文化讲究礼的精神表现,孔子以身作则推行礼的教育。真正的礼教,最重要的就是要内心诚挚,以发自内心的情感与人交往。凡事要符合周礼,但周礼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对个人行为的合理节制。无论是与地位高还是地位低的人交往,都要既不虚假,又不失礼,做到不卑不亢,光明磊落。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倚仗自己地位高,对属下就蛮横嚣张;有的人身居下位,就对上卑躬屈膝,谄媚逢迎,甚至不顾尊严丧失人格。这些行为都是圣入所不齿的,我们现代人要引以为戒,做一个雍容而中正的人。

10.3君召使摈①,色勃如也②,足躜哟衄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檐哟旧也。趋进,翼如也⑤。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

①摈:动词,接待宾客。②色勃如也:脸色立即庄重起来。③足墁:脚步快的样子。④祷:整齐之貌。⑤翼如也:如鸟儿展翅一样。

译文

鲁国国君召孔子去接待外国宾客,孔子面色矜持庄重,行走迅速。向左右站立的人拱手作揖,身着礼服,前后协调而整齐。宾客来了以后,他趋步向前,像鸟展开翅膀。宾客告辞以后,他一定回报国君说:“宾客已经走远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所与立,谓同为摈者也。摈用命数之半,如上公九命,则用五人,以次传命。揖左人,则左其手;揖右人,则右其手。”

张居正注:“古者列国诸侯,朝聘往来,其相见之时,都选平日礼仪习熟的人为之摈相。主谓之摈,言其接待宾客也。客谓之相,言其辅相行礼也。色勃如,是颜色变动,足理如,是步履盘旋。”又注:“推手向前叫作揖。所与立是同为摈的人。檐是整齐的模样。凡摈用三人,有上摈,有次摈,有末摈。摈主有命,则递传以相达。夫子此时适为次摈,则末摈、上摈居乎身之左右矣。故揖所与同为摈者。

或揖左人,传命而出,则以手向左;或揖右人,传命而入,则以手向右。然手虽有左右,而身则端正自如,未尝随之而动。但见其衣之前后,檐如其整齐也。趋是疾走。行礼既毕,主君送宾以出。宾方退出之际,主君之敬未解。”

解读

孔子奉鲁国国君之命,接待外宾,他的仪态举止无一不符合礼节。在迎接外宾时,孔子一定面色庄重,加快走路的速度,并向站立在左右的人拱手作揖;同时他穿戴整齐,步调协调。外宾到来,他便快速上前迎接,像鸟舒展翅膀一样,仪态美好。最重要的是,他能够善始善终,等到宾客离去,他会向国君汇报客人已经走远。古今中外,任何国家迎接外宾,都按照本国的礼节规格安排,以此表示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

迎来送往,是礼仪的基本要求。我们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重礼讲礼节是我们的美好传统。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国友人,一定按照接待规范严格执行;我们普通百姓,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凡事服从礼的指导。

10.4入公门,鞠躬如①t乜,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②。过位,色勃解读

本章完整地记载了孔子上朝参见君主的整个过程和仪容姿态。从走进朝廷大门,到回到自己的位置,孔子都是一副诚惶诚恐的神态,面色庄重而内心恭敬。这表现出了儒家“臣下事奉国君当以敬为本”的政治理念。

孔子在上朝时,如此小心翼翼,敬人公门在国君面前甚至大气都不敢出。有些人可能会对这位我们推崇的圣人感到失望,很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拘谨畏缩。其实,圣人这么做只是为了尽到做臣子的职责,用一份谦卑恭敬的心忠诚侍奉国君。圣人也是一个普通人,只不过他的智慧和仁爱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我们要从圣人的仪容举止中,学习谦恭做人的道理,努力做一个谨慎处事、恭敬待人的人。

10.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①,足蹄蹄②,如有循‰享礼④,有容色。私觌⑤,愉愉如也。

注释

①战色:战战兢兢的样子。②蹁蹁:小步走路的样子。③如有循:循,沿着。

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一样。④享礼:享,献上。指向对方贡献礼物的仪式。使者受到接见后,接着举行献礼仪式。⑤觌:音击,会见。

译文

孔子出使邻国行礼时,手里拿着圭,恭敬谨慎的样子,好像不能担负一样。向上举像在作揖,往下举好像要交给别人。面色紧张战兢,脚步碎小而快,规规矩矩向前恚去。献上礼物时,面色和善。以私人身份和外国使臣相见,则是轻松愉快的样子。

名家注解

朱熹注:“聘问邻国,则使大夫执以通信。如不胜,执主器,执轻如不克,敬谨之至也。上如揖,下如授,谓执圭平衡,手与心齐,高不过揖,卑不过授也。战色,战而色惧也。蹁蹁,举足促狭也。如有循,记所谓举前曳踵。言行不离地,如缘物也。”

张居正注:“圭是诸侯的命圭,所受于天子者也,聘问邻国则使大夫执以通信。不胜是力不能举。授是以物予人。战色是战惧之色。蹁蹁是行步促狭。循是缘物。盖君之命圭乃国之大宝,圣人之心极其敬慎,故见于容色者如此。”又注:

“凡聘问之后,复陈圭币舆马之类以献其君,谓之享礼。公享之后,使臣又有私礼以见其君,谓之私觌。夫子既聘而行享献之礼,此正展尽情意之时,故有至和之容色。既享而用私礼以见于君,所以将己之诚,又与公礼不同,故益愉愉然其和悦焉。夫一聘礼之行也,方执圭将事,则致其敬而敬焉者,所以尽聘问之礼。及享与私觌,则致其和而和焉者,所以通聘问之情。和敬兼至,各当其可,非圣人其孰能之?”

解读

孔子替国君出使外国,出使的时候,行聘的时候,享礼的时候,私觌的时候,他的神色和行为各不相同,却又都恰如其分。出使外国时,孔子的表现与在本国上朝时一样,都很恭敬庄重,仪表和举动都非常注意合礼节。但他在完成公务,私底下与外国使臣交往时,就变得轻松愉快,无拘无束了。可见,孔子公私分明,对待公务小心翼翼,对待私交则心态轻松。

出使国外、办理公务时,代表的是自己的国家和国君,言行举止理所应当要谨慎恭敬,以表示对他国元首和人民的友好与尊敬。而对待公务之外的私事,就用不着那样诚惶诚恐了,恢复到自己平时的样子,坦然处之就可以了。这就是说,人在对待不同场合,代表不同利益的时候,应当按照不同的礼仪规定行事。现代社会亦应如此,在不同的公共场合,我们要提前了解注意事项,不要做出违反规定的事情,被人厌恶。

10.6君子不以绀鲰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衿缔络,必表而出之①。

缁衣②,羔裘③;素衣,麂④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⑤。必有寝衣⑥,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趼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服而朝。

注释

①必表而出之:把麻布单衣穿在外面,里面还要衬有内衣。②缁衣:黑色的衣服。③羔裘:羔皮衣。古代的羔裘都是黑羊皮,毛皮向外。④魔:小鹿,白色。⑤短右袂:袂,袖子。右袖短一点,是为了便于做事。⑥寝衣:睡衣。

译文

孔子不用深青透红的颜色和绛红色镶衣领边;不用红色和紫色做居闲衣服。夏天,穿粗或细的葛布单衣,而且一定穿在外面。冬天穿羔皮袄配黑色罩衫;穿麂皮袄配白色罩衫;穿狐裘要配黄色罩衫。在家闲居时穿的皮袄长一些,右边的袖子短一些。睡觉要有小被,超过身体长度的一半。狐貉的厚毛作坐垫。除了丧服外,都要有玉佩戴。不是上朝和祭祀时穿的衣服,一定要先裁去多余的布,省工省料。不穿羔皮袄和礼帽去吊丧。每到初一日,一定穿上朝服去朝拜。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孔子在鲁致仕时如此。此一节,记孔子衣服之制。”

张居正注:“绀是深青带赤色,即今之闪色也。鲰是青赤色。饰是领缘。红是浅红色。亵服是私居之服。轸字解作单字。烯、给都是葛布。精者为烯,粗者为给,表是外见。缁是黑色。羔是黑羊皮。麂是白色的小鹿。亵裘是私居之裘。袂是袖。寝衣是卧时所着之衣。狐貉是二兽名,其皮可以为裘。后是私居。佩是佩玉。

朝祭之服,其下裳皆用正幅,如帷幔一般,叫作帷裳。杀是斜裁的衣缝。玄是黑色。吉月是每月朔日。”

解读

孔子在着装方面十分讲究。他的衣服品类繁多,有常服与礼服之分;夏天一定穿麻衣,冬天一定穿皮袍;有穿在外面的罩衣,也有穿在里面的衬衣;参加丧礼时穿丧服,就寝时穿睡衣。孔子在穿衣时很注意色彩搭配,一定用黑色的罩衣来搭配紫色的羔羊皮袍,用白色的罩衣搭配小鹿皮袍,用黄色的罩衣配狐貉皮袍;并且他从来不用深青透红的颜色和绛红色镶衣领边,也不用红色和紫色做居闲时穿的衣服。除了这些,圣人在做衣服时还会考虑到节约问题。可见,圣人在穿衣方面既讲究美观和实用,又重视礼制,严格符合礼的规定。

衣着装扮如何体现着一个人的品位和精神情趣。穿衣一定要符合礼仪要求,在不同的场合要穿不同的衣服,还要考虑到自己的身份职业等。现在有些人穿衣喜欢标新立异,常常冬衣夏穿,夏衣冬穿,并不顺应季节变化。也有些人只追求奢华品一牌,违背了俭朴的原则。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深思的问题。

10.7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注释

斋戒沐浴时一定要有洁净的衣服,而且是用布做的。斋戒时,还必须改变日常的饮食,不与妻室同房。

译文

朱熹注:“齐,侧皆反。齐,必沐浴,浴竞,即着明衣,所以明洁其体也,以布为之。此下脆前章寝衣一简。变食,谓不饮酒、不茹荤。迁坐,易常处也。此一节,记孔子谨齐之事。”

张居正注:“明衣是洁净的衣服。变食是变其常日之食。迁坐是移其常处之地。圣人祭神如在,故其谨于斋戒如此。”

解读

斋戒是祭祀前洁净身心的仪式,以表示自己的恭敬虔诚。古人祭祀之前一定要做斋戒,斋戒的要求虽然不多,但关键就是要内心虔敬。斋戒要焚香沐浴,沐浴时穿的衣服一定要用俭朴的布料做成,并且斋戒一定要改变饮食,夫妻分居。

斋戒是一种祭祀前的形式,它体现着祭祀人对鬼神的虔诚。所以,斋戒应当遵照礼俗,丝毫不能懈怠。斋戒时的沐浴,旨在洗净身心的污浊,以圣洁的灵魂面对鬼神。在穿衣、饮食、起居方面,也一定要自我约束,按照礼制规定来安排。

10.8食不厌精,脍①不厌细6食笸而锅,鱼馁即百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①脍:切细的鱼、肉。(参馁:鱼腐烂,这里指鱼不新鲜。

注释

米不嫌春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饭放久了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不正,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肉虽然多,但不吃过量。只有饮酒不限量,但不喝醉了。从集市上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做食物里面要有姜,但也不多吃。

译文

程颐、程颢注:“不及乱者,非惟不使乱志,虽血气亦不可使乱,但浃洽而已可也。”

朱熹注:“牛羊与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食精则能养人,脍粗则能害人。不厌,言以是为善,非谓必欲如是也。割肉不方正者不食,造次不离于正也。汉陆续之母,切肉未尝不方,断葱以寸为度,盖其质美,与此暗合也。食肉用酱,各有所宜,不得则不食,恶其不备也。此二者,无害于人,但不以嗜味而苟食耳。”

同类推荐
  •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哲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这是一本写给中国人的哲学启蒙书,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对什么是哲学进行了层层的挖掘与解读,时而进行睿智的思考,时而带来机智的幽默,让您在动静结合间,感受哲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一)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一主讲古代哲学。
热门推荐
  • 阴缘路之猫道士怎能做夫

    阴缘路之猫道士怎能做夫

    王一一考上了自己的理想高中,在这时却无意中发现自己邻居家的姐姐并非是病死的,而是死于非命死于传说中的鬼的手里,为了找出真凶,王一一陷入了一个又一个谜团当中。食发鬼、红舞鞋、教室的最后一个桌子、一个猫妖道士,灵异和言情的结合。
  • 玄幻穿越:邪王宠妻无度

    玄幻穿越:邪王宠妻无度

    她一个现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女神偷,要偷什么绝不会失手,但却在偷一个古戒遭了雷劈,穿越到了一个玄幻时代,这里强者为尊,而她就是一个痴傻的冥家废材小姐,虽说是嫡女,过得连一个丫鬟都不如,趾高气扬的她不甘心开始了她的修炼生活。“王爷,王妃打了丞相的女儿。”侍卫来报。“王妃手打疼了没。”紧张的问。“王爷,王妃把皇宫拆了。”侍卫来报。“建皇宫的钱我出。”悠闲的说。“王爷,王妃被皇上抓了。”侍卫来报。“抄家伙救王妃去。”怒拍桌子
  • 我的神医娘子

    我的神医娘子

    死后也能复活?能!换个躯体罢了。换就换嘛。可为啥还要换空间嘛?在另个时空里,她遇到一个又帅又酷的男子,在她认为今生非他莫属的时候,他的奶奶出现了,不但处处阻止他们的感情,而且还带来一个美丽娇媚,让人捉摸不透的情敌!
  • 修真之上

    修真之上

    林程一个非常普通的高中生,一次偶然的奇遇让他拥有了一点点法力,从此踏进了常人所看不到了世界......各位书友,刀剑回来了,《修真之上》将续写下去,谢谢各位还有收藏的朋友支持,刀剑会将这本小说写完本的!
  • 炽夜的守望者

    炽夜的守望者

    如果一切的结果都要有人承受,那么,就由我来吧。一切都将由我来守护,风中逝去了爱人的声音。一切早已不似当初,只有我,独自守护着这个破碎的世界。当万物开始枯萎了,我也终将在这风中凋谢!——《炽夜末世语录》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斗气与魔法,骑士与巨龙,在海边望月的人鱼,伴着风声吟唱的精灵,疯狂的矮生灵炼金术师,在这里,神并不是万能的,而凡人,也并不代表着平庸,面对炎魂恶魔的侵略,炽夜这个世界将会焕发出所有的光芒,去迎接这未知的命运。
  • 冤家路宰:暖心上司拐回家

    冤家路宰:暖心上司拐回家

    安怡怎么想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上司大人壁咚在总裁办公室内。“不要。”安怡弱弱地说。“不要什么?”他邪魅一笑,低头就吻了上来。安怡还没说出口,就被吻的天昏地暗。那一刻,她便知道自己再也逃不出他的魔爪了。
  • 大德鲁伊之东皇太一

    大德鲁伊之东皇太一

    东皇身死神魂破灭艾泽拉斯泰坦创世太一转生这一世是重临巅峰还是儿女柔情?
  • 贼日子

    贼日子

    这个少年盗窃团伙,在满是虱子的破袍里,上演着人生的荒诞和异象,当他们以为差不多达到“华美”时,溃烂的阴影便将他们迅速掩埋,不留痕迹。
  •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他们在各方面都正好相反。威廉·克拉波(比利)·杜兰特,一个从高中辍学的学生,是个浮夸的梦想家和赌徒,重视人际关系,喜欢冒险。而小阿尔弗雷德·斯隆则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是严厉的管理者和经理人,重视数据和逻辑(当然还有利润)。比利勇敢地蔑视当时的工业和金融巨头,奋然创办了通用汽车公司。斯隆则将其转化为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成功的企业,不管怎样,今天,全球各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还在应对他们两个入在20世纪前50年所创造的那些先例的影响。
  • 魔妃来袭—风流夫君请接招

    魔妃来袭—风流夫君请接招

    她凌倾颜不过是想平平凡凡过一生而已,可是为什么这么个要求都老天都不答应?!现代身为特工就特工吧,偏偏还莫名其妙就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偏偏还穿越成了怪病缠身的吸血鬼?!上天这是要闹哪样?!给她一个夫君吧,偏偏夫君还是个酷爱拈花惹草的王爷!给她一个仆人吧,偏偏还是个心怀鬼胎的丫头!悲催如她,平凡的愿望算是彻底落空了,那就好好在这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破地方闹出点风波来吧!【轻浅的第一篇文文呀!新人写文求支持,此“嗜血魔妃”非彼“嗜血魔妃”,介意者慎入,谢谢。如果喜欢的话,就收藏一个吧,宝贵的票票我也不奢求。不要脸的说一句,千万不要喷我,不要喷我,不要喷我!重要的事情要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