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100000026

第26章 述而篇第七(4)

孔子对有过失者的态度一般是宽容的。互乡这位少年洁身自爱,主动求见,是值得赞许的。孔子赞许他的洁身自好和上进,告诉弟子不能因为人家过去的缺点就对他另眼相待,要允许人家有改正的机会,不要因为过去难于交谈,就拒人于门外。这表现了孔子宽厚待人,“成人之美”的教育思想。

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俗话说,“玉无完璧,人无完人”。即使再圣贤的人,都难免会有一时的过失,更何况我们平凡的芸芸众生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们面对他人一时的错误,不能揪住不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宽容别人就是给自己恩惠。所以,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在纷繁复杂的职场生活里,遇到一些我们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时,我们要拿出豁达的态度,宽恕他人,帮他人,给别人一个改进的机会。

7.30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朱熹注:“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

张居正注:“夫以仁本不远如此,则人而不仁者,岂非自离其仁也哉?然仁具于心,至之虽甚易,而失之亦不难,必须于既至之后常加操存之功,则心德渐以纯全,而可造于中心安仁之地矣。此又求仁者所当知。”

解读

从孔子的言论来看,他认为“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由此可见,孔子认为人自己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对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修炼有很重要的作用。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多种道德范畴的总和,它涵盖孔子提出的所有道德子目。仁德是美德,代表着儒家最高的德行范畴。在孔子的理论系统里,“仁”

具有两重性,第一种是博大精深、广远无垠的,这是从宏大的角度来看;第二种是具体而微、琐碎细小的事情。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认为,高尚的德行离自己很远,难以求得。其实,高尚的德行离我们很近,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追求它。有些入觉得高尚离自己很远,往往是因为做了几件好事,没有得到称赞,没有为别人所知。其实这是称赞离自己很远,而不是高尚离自己很远。当自己做好事时,就是达到高尚,至少是接近了高尚。当自己因没受称赞而苦恼,而觉得愤愤不平时,就是离开了高尚。所以,抱着一份平常心吧,我们其实是可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的。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多说好话,多做好事,我们的心态会越来越平稳,我们也会成为人格越来越高尚的人。

7.31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①巫马期②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③,君子亦党乎?君取④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

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①揖:做揖,行拱手礼。②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0岁。③党:偏袒、包庇的意思。取:同娶。

译文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礼。”孔子走出来,陈司败向孔子的学生巫马期行了个礼,并走近他说:“我听说君子不偏袒别人,难道孔子偏袒别人吗?鲁昭公从吴国娶了位夫人,吴与鲁是同姓,于是称她为吴孟子。鲁昭公如果懂得礼,那么谁不懂礼呢?”巫马期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啊,一旦有错误,人家就给我指出来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孔子不可自谓讳君之恶,又不可以娶同姓为知礼,故受以为过而不辞。”

张居正注:“夫善则称君,过则归己,本理之当然。然孔子既自任以为过,则昭公之不知礼亦自有不可讳者。一则不昧天下是非之公,一则不失臣子忠厚之至。

圣人一问答之间,真可以为万世法矣。”

解读

古代礼制规定“取妻不取同姓”,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可是当有人把这个错误给他指出来后,孔子并没有辩解,而是欣然接受,承认错误,并认为自己有过错而有人给他指出来告诉他,乃是人生一件幸运的事。由此可见,孔子有君子般坦荡的胸怀。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错误,不愤怒生气就不错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有幸”的感觉呢?不过,仔细想想孔子所说的话,的确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自己有了错误别人能指出来,总比自己有了错误没人愿意或没人敢给你指出来好。当别人为我们指出过错时,我们一定不要恼羞成怒,暴跳如雷,而要学习圣人的涵养,闻过则喜,把它当作一件“幸事”接受下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使自己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而不是一个可怕的人,一个没有人愿意或没有人敢给你提意见的人。

7.32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①之,而后和②之。

注释

①反:重复,使重唱一遍。②和:唱和,跟着唱的意思。

译文

孔子和别人一同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一定让人家重唱一遍,然后他再跟着唱。

名家注解

朱熹注:“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述盖一事之微,而众善之集,有不可胜既者焉,读者宜详味之。”而张居正注:“孔子一咏歌之间,而气象从容,诚意恳至如此。其心与舜之取人为善,汤之用人惟己一般。此其所以为至圣也。”

解读

古代知识分子对于文艺的修养非常重视,孔子也很喜欢音乐,并且他还十分重视诗与乐的教化作用。但是尽管如此,孔子毕竟不是一个纯粹的音乐家,他并不擅长歌唱。所以,当他与别人一起唱歌的时候,如果听着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让人家再唱一遍,然后他自己再跟着唱。可见孔子十分重视诗教和乐教,同时也表明孔子虚心好学,而且不掩人之善。

唱歌能使我们深藏于心的感情得以宣泄,能够激发提升我们的高尚情操;但是,只有中正和谐的高雅歌曲才具备这样的功能。可是现代的歌曲很多都是靡靡之音,早已偏离了圣人所谓的尽善尽美。这样的歌曲非但不能起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乐教目的,反而会毒害我们的身心健康。音乐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我们应该多欣赏雅乐正乐,学唱积极健康的歌曲。

现代人多数自负,只懂得自我欣赏,很少能看到别人的长处。大家一起去唱歌,很多人只想抓住机会表现自我,唱了一首又一首,完全不顾别人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麦霸”。而等到别人唱歌时,这种人就在私底下与朋友谈天说笑,根本不听别人在唱什么,更谈不上懂得欣赏了。这样的行为很令人厌恶,这样的人自然也不受大家欢迎。做人应该懂得欣赏别人,不掩人之善,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无视别人的长处。

7.33子曰:“文,莫①吾犹②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

①莫:约摸、大概、差不多。②犹:犹如,与……一样。

译文

孔子说:“做学问,我和别人一样。但身体力行做个君子,我还没有做到。”

名家注解

朱熹注:“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而足以见言行之难易缓急,欲人之勉其实也。”

张居正注:“观孔子此言,可见言易而行难,文在所缓,而行在所急。进德者固当先行而后言,用人者尤当听言而观行也。”

解读

孔子联系自身谈知易行难的问题,他说在做学问方面他和大家一样,但是在身体力行做君子方面,他还没有做到。显然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但同时确实向我们阐述了“知易行难”的道理。孔子曾说他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而是跟大家一样,经过努力学习才具有了良好的学问。通过读书做学问来获取做人的道理,任何人只要付出努力都能获得;但是将这些道理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却十分困难。

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身体力行。然而,学习书本知识比起躬行实践来,要容易很多;形成好的道德习惯,时时事事都按照道德规范去做,就更难了。想要成为一个君子,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知行一致,将获得的为人处世的道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之中。

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①为之②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③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

①抑:转折的语气词,“只不过是”的意思。为之:指圣与仁。云尔:这样说。

同类推荐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

    《王阳明心学全书》是罗智先生时隔三年推出的最新心学研究著作,这既是他对多年潜心研习心学的全面总结,也是他对心学研究作品创作的一次创新。这是国内第一部以笔记的方式解读王阳明心学智慧的著作。罗智先生把阳明心学和王阳明的一生融合在了一起,传记+心学的解析,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都较高。罗智先生总结了以往作品的成功经验,采用全新的形式创作本书,全书内容轻松易读、见解独到,囊括了《传习录》的全书精华,无论是思想性还是文艺性,都较以往更上一层,是难得的阳明心学上佳之作。
  •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阐述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哲学,运用过去较少涉及的儒教经注、佛教北宗材料,把老庄等作为唐代道教的主流。认为安史之乱是导致隋唐哲学发生根本转折的主要事件;转折使儒教哲学趋于建立自己的心性论,使佛教诸宗归禅,使道教丹术理论心性化。分析深入,且揭示三教哲学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 武逆九天

    武逆九天

    双亲离世,几乎要乞讨的星峰,一不小心,买到了一本《天星化宇诀》踏上了神一般的修炼道路,演化诸天星辰,九亿三千万星辰,新的宇宙,新的开始——
  • 前世今生之一世

    前世今生之一世

    “前世我不知道结局,今生君若不离吾定不弃”
  • 逆路末世救赎

    逆路末世救赎

    情报局得知杰森博士正在H市开发一种感染力极强的变异病毒,并在H市周边的河中放置了生物体病源点,企图以此来逐渐征服世界。H市情报局派去调查情报的玛琳和尤里在反馈情报完成后与总部失去联系。为了保护玛琳,尤里被杀。被感染的玛琳无意中被李呆和李呆的女友“小薇”所救。当玛琳再次回到情报局时,发现情报局被血洗,而血洗情报局的人正是变成丧尸尤里,为了保护李呆,小薇被尤里杀死。最后玛琳唤醒了尤里的记忆,几人开始了摧毁病源点的任务。面对最终的boss——杰森,几人又该如何应对……
  • 错婚之名门小妻

    错婚之名门小妻

    用了五年的时光爱上一个人,谈婚论嫁前夕,男友却背着她和别的女人有染,小三趾高气扬地拿孩子来炫耀,众人的同情,继母的嘲笑,她都可以忍,可偏偏让她发现曾经的爱情不过是场交易,为了尊严,她不惜赌上自己的婚姻,没料到阴差阳错遇到的那个男人,完全颠覆了她的人生。
  • 升华教师心灵的中外名著

    升华教师心灵的中外名著

    本书以导读的形式帮助广大教师选读、速读中外名著,分别以背景搜索、作品解读、妙文精粹、知识链接等栏目平面展开。此外,书中还配有插图。
  • tfboys彩虹天使

    tfboys彩虹天使

    TFBOYS成员:队长王俊凯,队员王源,易烊千玺彩虹天使成员:队长叶沫雪,队员雨墨,陌璃TFBOYS和彩虹是同个公司出道的艺人。沫雪在他们还未出道的时候早就认识了王俊凯,一次尴尬的邂逅让三只与三个女生相遇,在最好的时间遇到最美好的对方。三个们相遇在一起,经过时间的考验,他们最终在一。,真正的爱情力量是无私的,在时间的考验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天机谜图

    天机谜图

    唐朝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让易学的宝典《天机诀》流落民间,传说《天机诀》能窥视天下风云,拥有左右时势的权力。但它散落民间后,一直沉寂了千年,再没有出现。民国初年,孤儿李季无意得到了《天机诀》的线索,此时袁世凯正妄图称帝,也希望寻到《天机诀》,除此之外,黑帮、日本武士等几派人马也加入了对《天机诀》的争夺。李季由此踏上了一段惊奇无比的旅程,他要一步一步解开环环相扣的千古迷局……
  • 红颜妖妃

    红颜妖妃

    龙冷香耳边回响着母亲临终前说的话。“不要爱上男人!”爱上他,到底是对还是错?国破家亡,梨园舞七弦,是谁优美的身子在弦上旋舞,又迷惑谁的眼?崖边痴情女子,含泪选死,又是哪个?既然天下男儿皆薄幸,她又何必付出那一片真心,就让她尘封那颗心,做回祸国的妖姬!
  • 阿达拉·勒内·纳契人

    阿达拉·勒内·纳契人

    法国的破落贵族子弟勒内离家出国,只身流落于北美洲,来到路易西安那的纳契部落的一个村子里,被德高望重的瞎眼老酋长夏克塔斯收为义子。夏克塔斯把自己年轻时与阿达拉相爱的曲折故事,讲述给勒内听。
  • exo命运

    exo命运

    本文是我玩了一个游戏改编的,文中女主原本是一个千金小姐,惨遭虐待后离家出走,被男主收养(共有两个男主,看情况定),他们会发生什么狗血剧情呢?加入书架,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