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3500000013

第13章 说话有策略,办事很简单(1)

何谓办事门道?主要是指讲话的策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场合,对任何事物,采用的策略,将由你办事的水平高低决定。有时发挥超常,就是没有钱也能做成生意,没有靠山也能找到工作,没有英俊的面庞,也能让最美丽的姑娘动心。

1.同乡之道说惆怅

俗说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乡情是以地缘为纽带而结成的特殊缘分。人们在说话办事时可以靠乡情套近乎,拉关系,可以利用乡情打通关节,办成事情。

蒋介石是奉化人,他的侍卫长俞济时、蒋孝先等多用奉化人;就连侍卫官也几乎都是奉化人。因为在他眼中,奉化人是最可靠的,他认为奉化同乡可信。因此,在国民党军界里,奉化出过55位将军(中将以上20人),这种“人杰地灵”,与蒋介石的拔擢有很大关系。但说开了,还是因为是老乡的原因。

清末大太监李莲英也是利用老乡关系发迹起来的。李莲英出身贫苦,个子瘦小,若以当时清朝宫廷太监的标准来衡量,他是根本不够资格的。可一次偶然的机会,李莲英听说在宫廷中有一个太监是他老乡,且是同一村的。于是,李莲英大胆地去找了这个老乡。李莲英当时很穷,没有钱买东西去送礼。他知道这位老乡很重乡情,但怎样做才能引起老乡的注意呢?终于,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于是,他瞅准了正当这位老乡出来当值时才去报名,然后用一口地道的家乡话说出了自己的姓名与籍贯。李莲英的这位老乡听了这声音,身体不由抖了一下,遂抬头看了看眼前的这位小老乡,心里暗暗记了下来。后来,在这位老乡的帮助下,李莲英做了慈禧太后梳头屋里的太监,以梳得一头好发型深得慈禧宠爱,最后成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大红人。

李莲英只说了几句话,就博取了对方的注意与好感,为什么?就因为是老乡。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人不亲故乡亲。”这种同乡观念有一定的凝聚力,尤其在那种互相挣扎,你死我活的环境中,老乡总比陌生人容易接受的多。他们对内可以互相提携,互相帮助,对外则可以团结一致,抵御困难和外来的威胁。这样不但可以多几个朋友,更重要的是在互相信任的前提下,说话办事时还能得到一定的关照。

在现代办事中老乡观念也照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张先生原是吉林人,解放战争时,由于兵荒马乱,他跟着父母逃荒到山东,后就在山东定居下来,一家人过着非常贫苦的生活。后来新中国成立了,张先生一家人为了当地的建设就再没有回吉林。改革开放以后,张先生以敏捷的思维和大胆的投资,创办了一个工厂,经过几年的奋斗与拼搏,现已成为全国同行业的佼佼者,个人资产总额已名列全国前五名。张先生虽已成家立业,但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家乡,想着家乡的人民,现在年龄也大了,很有一种叶落归根的想法,但苦于工作太忙,没时间回去。这时,张先生的家乡为了创办当地特有的产品加工厂,需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当地政府千筹万借,才筹到了总数的1/3,于是就派出王某去找张先生,希望能得到援助。

王某是政府对外联络办的,为人聪明,善于交际,且很有办法。他看了张先生的详细资料后,就判断张先生这时也很有回家乡投资的意向。因此,在没有任何人员的陪同、也没有准备任何礼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前往山东,并且打包票定会筹到款项。

当张先生听到家乡来人时,欣喜之余也感到有些惊讶,因为久不闻家乡的讯息,突然有人来了,该不会是招摇撞骗之人吧!张先生心里不由起阵阵疑心,但出于礼节,他还是同王某见了面。

王某一见张先生这种神情,知道他还没有完全相信自己。于是他挑起了家乡的话题,只讲家乡解放前及前30年的风貌变化,他那生动的语言,特别是那浓浓的爱乡之情溢于言表,令张先生深受感动,也将他带回了童年及少年时期,想起了那时的家乡、那里的爷爷奶奶,还有邻里亲戚……很显然,张先生记忆深处中的那块思乡领地已被王某揭开了盖头,蕴藏在心中的那份几十年的感情全部流露了出来,欲罢不能。就这样,经过3个小时的“聊天”,王某对借钱一事,一字未提,只是与张先生回忆了家乡的变迁,犹如放电影一般。最后,张先生不但主动提出要为家乡捐款一事,还答允了与家乡合资办厂的要求。

求老乡有个技巧,在这方面北洋政府时的徐世昌可谓独树一帜。

北洋政府时期前后有七个总统及执政首脑,他们中有六个是行伍出身,唯有徐世昌是无一兵一卒之文人。徐世昌以翰林起家,攀附袁世凯,投其所好,因缘际会,扶摇直上。徐世昌,清咸丰五年九月(1856年10月)生于河南开封,城内的双龙巷是他出生地和少年时代活动的地方,算是他的第一个籍贯;据徐氏家谱考证,徐世昌的远祖明朝末年居住在浙江鄞县,这是他的第二个籍贯;乾隆年间,徐家又从北京大兴移居天津。徐认为大兴是他的第三个籍贯,天津是他的第四个籍贯。别人也许会觉得有这么多籍贯是个麻烦,而徐世昌却利用这多处籍贯大做文章。他跟袁世凯论河南同乡,跟冯国璋、曹琨论直隶同乡,与钱能训、孙宝琦论浙江同乡。涉足社会,处处得到同乡的帮助。

由此看来,老乡的关系就大有文章可做了,但说开了,也只不过是一种与人拉关系套近乎的手段而已。为什么?因为每个人都有家乡观念,每个人都想利用这种观念结成联盟,所以在上例中王某就是利用张先生的家乡观念打动张先生的,从而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但我们不能不佩服徐世昌的精明,他一个人可以利用那么多关系,同时拉出那么多不同的老乡。试想,生活中如果都能像他这样利用一下老乡关系,应该说是有利而无害的。当然,这得抛开对徐世昌的历史评价。

当今时代,利用乡情办事的事例数不胜数。近至一般的人物,远到港、澳、台以及海外侨胞,如果掌握并恰当地利用好“老乡关系”,不论是于人于己还是于我们的事业,都是有一定好处的。

2.同僚之道侃志向

无论在哪个国度、哪个年代,地位等级观念都是很强的。对方的身份、地位不同,你说话的语气、方式以及办事的方法也应有异。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对什么人都是一视同仁,这样就可能阻碍了你办事的路子,使所办之事一波三折。

宋朝时益州的张咏,听说寇准当了宰相,对其部下说:“寇准奇才,惜学术不足尔。”这句话一语中的。张咏与寇准是多年的至交,更是同僚,他很想找个机会劝劝老朋友多读些书。因为他身为宰相,关系到天下的兴衰,理应学问更多些。恰巧时隔不久,寇准因事来到陕西,刚刚卸任的张咏也从成都来到这里。老友相会,格外高兴,寇准设宴款待。在郊外送别临分手时,寇准问张咏:“何以教准?”张咏对此早有所虑,正想趁机劝寇公多读书,可是又一琢磨,寇准已是堂堂的宰相,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好直截了当地说他没学问呢?张咏略微沉吟了一下,慢条斯理地说了一句:“《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当时寇准弄不明白张咏这话是什么意思,可是老友不愿就此多说一句,言讫而别。回到相府,寇准赶紧找出《汉书?霍光传》,他从头仔细阅读,当他读到“光不学无术,谏于大理”时,恍然大悟,自言自语地说:“此张公谓我矣!”(这大概就是张咏要对我说的话啊!)是啊,当年霍光任过大司马和大将军的要职,地位相当于宋朝的宰相,他辅佐汉朝立有大功,但是居功自傲,不好学习,不明事理。这与寇准有某些相似之处。因此寇准读了《汉书?霍光传》很快明白了张咏的用意,感到从中受益匪浅。

寇准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为人刚毅正直,思维敏捷,张咏赞许他为当世“奇才”。所谓“学术不足”,是指寇准不大注重学习,知识面不宽,这就会极大地限制寇准才能的发挥,因此,张咏要劝寇准多读书加深学问的意思既客观又中肯。然而,说得太直,对于刚刚当上宰相的寇准来说,面子上不好看,而且传出去还会影响其形象,张咏知道寇准是个聪明人,给了一句:“《汉书?霍光传》不可不读”的赠言让其自悟,何等婉转曲折,而“不学无术”这个连常人都难以接受的批评,通过教读《汉书?霍光传》的委婉方式,使当朝宰相也愉快地接受了。“借它书上言,传我心中事”,张公辞令,高雅至极!

聪明人都是懂得看对方的身份、地位来办事的,这也是自己办事能力与个人修养的体现,平常我们所说的“某某人会来事”,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才智上。这样的人不只是当领导的器重他,做同事的也不讨厌他,这样的人办事的成功率也很高。

3.同事之道讲关爱

有一天,你去找你的上司请他出面帮助你办某件事。

平常你的上司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在工作上也颇得心应手,单位内的人都认为他很有前途,可是,这一天,他显露出悲伤的脸色,很可能是家中发生了问题。他虽不说出来,一直在努力地抑制,可总会自然而然地在脸上流露出苦恼的表情。对这位上司来说,这实在是件很尴尬的事,为了不让部下知道,表面极力装得若无其事。午餐后,他用呆滞的眼神望着窗外,此时,他那迷惑惘然的脸色,已失去了朝气。你对这种微妙的脸色和表情之变化,不能不予以注意。你尽你最大的设想,找出领导真正苦恼的原因,并对他说:“科长,家里都好吗?”以假装随意问安的话,来开启他的心灵。

“不!我正头痛呢,我太太突然病倒了!”

“什么?你太太生病了!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现在怎么样?”

“其实也不需要住院,医生让她在家中疗养。太太生病后,我才感到诸多不便。”

“难怪呢!我觉得科长你的脸色不好,我还以为你有什么心事,原来是你太太生病了。”

“想不到你的观察力这么敏锐,我真佩服你。”

他一面说着,脸上一面露着从未有过的笑容,此刻可以知道你成功了。在人生最脆弱的时候去安慰他,这才是当部下的人应有的体谅和善意。上司由于悲伤,故心灵呈现出较脆弱的一面。更不应再去刺激他,而应当设法让他悲伤的心情逐渐淡化。上司的苦恼,在尚不为人知晓前,自己应主动设法了解,相信你的这份善意会感动他的。自然,这以后,上司会心甘情愿地帮你办事。

视对方的现实状况办事,还有重要的一条要切忌,如果犯了所求对象的忌讳,恐怕该成的事也难办成了。

对性格外向、爱好交际的人,在办公室与他们的谈话,一般不会有什么副作用,而对性格内向、胆小怕事和敏感多心的人则容易产生副作用。此时,就应当换个环境,在室外、院子里随便谈心,才容易达到说服的目的。

托人办事时只一味地谈自己的事,并不停地说“请你帮忙,请你帮忙”之类的话,会让人感到嫌恶、不耐烦的。假如想把自己的请求向对方说明,就应该先摆出愿意听取对方讲话的姿态来,有倾听别人言谈的诚意,别人也才会愿意听你说话。谈话的话题应该视对方的情形而定,再好的话题,若不能符合对方的需要,就无法引起对方的兴趣,最好是想办法引起彼此共同的话题来,才能聊得投机,然后再设法慢慢地把话题引入自己所要谈论的范围里。

在日常谈话中,一般人都是说些身边琐事,这或许想向对方表示亲切。在正式交谈中,希望你不要把老婆、儿女当作谈话的资料,否则总不免给人娘娘腔和不务正业的感觉。谈话先从政治、经济等比较严肃的题目开始,然后再涉及到文学、艺术和个人的兴趣方面等比较轻松的话题。总之,将自己的观点、见解堂堂正正地公布出来,使得彼此都能有共同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谈话。

一个善于托人的人,一定很注重礼貌,用词考究,不致说出不合时宜的话,因为他知道不得体的言辞往往会伤害别人,即使事后想再弥补也来不及了。相反的,如果你的举止很稳重,态度很温和,言词中肯动听,双方自然就能谈得投机,托办的事自然也容易办成。

另外,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必须言语和善,讲话前先斟酌思量,不要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会引起别人皱眉头,自己却还不知道为什么。心直口快的朋友平时要多培养一下自己深思慎言的作风,切不可像随地吐痰似的不看周围是何处便脱口而出,那样会影响到自身的形象和办事的效果。

4.同志之道谈理想

兵法中有一条: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明里强攻不成,就暗中智取。

同类推荐
  • 性格的力量

    性格的力量

    这是一本独辟蹊径的读人记。本书以细腻的笔触品读了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影星赵薇、政治哲学家阿伦特、当代作家梁晓声等二十位人物。某一种“弱点”缩影。某一种特性的缩影。某一种风格的缩影。这二十位人物,虽然离你的现实生活如此遥远,但在他们当中,你会发现生活隐匿的一面,你会看见熟悉的身影,你会觉察到自己的影子,你会找到心灵的伙伴。
  • 好好工作 不折腾

    好好工作 不折腾

    本书引用了贴近现实的事例,阐述了只要好好工作不折腾,就一定会在职场上一帆风顺,取得令自己惊喜、让别人羡慕的巨大成就。
  • 戴着望远镜的长颈鹿

    戴着望远镜的长颈鹿

    如果你没有一个长远清晰的人生规划,就很可能步入歧途。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总是发现自己被动选择,在不想要的生活状态中生存,向自己讨厌的状态妥协……一滴墨水引发你的思考,一本好书改变人的一生。本书帮助你站在高处对人生做出宏观规划。
  • 女人要学会说“不”

    女人要学会说“不”

    在爱情的世界里,女人总是把男人放在第一位,她们总是喜欢说“我爱你胜过爱自己”之类的傻话,总是把男人当成天。而男人呢?他们即使再爱你,也只是把你放在和自己等同的位置上。所以,受伤的往往是女人。冰冰在上学的时候,爱上了高自己两级的学长,很快他们就进入了热恋期。大学毕业时,冰冰按计划准备考研究生,她的男友却不同意:“咱们结婚吧,我非常需要你。”是结婚还是考研,她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 态度改变一切

    态度改变一切

    《态度改变一切》是奥里森·马登的作品之一。他发现年轻人一般都有对成功的热望,也渴望了解成功人士前行的足迹,希望详细地了解成功者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所以,马登在本书中讲述了许多成功者的故事,然后用这些真实的故事告诉人们,要想从平庸甚至失败中奋起,就必须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及人生。
热门推荐
  • 媚者无双

    媚者无双

    她在大婚的时候被人掐‘死’,醒来后已经被人装棺,她的丈夫正在灵堂上和小妾做造人运动。她趴在棺材沿上指点,“夫君,你这姿势不对,应该再深些,再用力些,才容易生儿子。”男人一抖,她惊讶道:“原来不是姿势不对,是东西太小。非礼勿视,非礼勿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做一个健康的职业女性

    做一个健康的职业女性

    如果工作让你忙碌疲惫,如果生活使你缺少快乐,如果婚姻令你拥有困惑……那么,就翻开此书,学习做一个幸福的职业女性吧!
  • 还君泪:天价主母

    还君泪:天价主母

    伊霜月=不受宠的七王妃!大婚之夜,七皇子甩门离开!皇甫鹜傲,本性风流,却因阴差阳错,错娶爱人!她为助他登上权位不惜余力,他对她心生误会,冷嘲热讽!一夜的皇后,却让她迎来,亲妹入宫的“喜讯”!跳崖?是新生?还是旧缘难了?
  • 总裁的冰山爱人

    总裁的冰山爱人

    她比他小6岁,他比她大6岁。他拥有着世界上最帅气,最邪魅的面容。她拥有着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的容貌。他喜欢她,为了她,他可以不要任何东西。她喜欢他,无奈自己太小,不敢坦然面对。由此,一段故事就此展开。
  • 悍妻当家:残废相公是个宝

    悍妻当家:残废相公是个宝

    刚穿过来就被狠心的大伯母为了二两银子的聘礼卖给了同村毁容又瘸腿的农家汉。既来之,则安之。可这新婚没几天又被婆婆联合家人给赶到村口传说的鬼屋又是什么鬼!老虎不发威,你当我Hellokitty,一封断绝关系书,让你后悔去吧。本以为相公是个憨厚老实的糙汉子,没想到却是个腹黑色色的大灰狼。没事调调情,谈谈爱,斗斗极品亲戚,这日子好不惬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咏叹调

    重生咏叹调

    伍莫远以前的梦想很简单,就是靠着会赚钱的老爸过日子,然后早点生个儿子,并让他学会怎么赚大钱,这样就能靠着儿子过日子了。不过现在发生的一切却让伍莫远的计划完全破灭——他被人害死了。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心怀不甘的伍莫远却突然发现自己重生到了两年前。应该复仇,还是夹着尾巴逃跑?对伍莫远来说,选择只有第一项。面对势力强大的仇家,依靠着财侣法地四宝,来谱写一曲重生且复仇的咏叹调。伍子胥有言: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书友群:26657111【已满】155076438【新】
  • 亿古帝尊

    亿古帝尊

    绝世力量降临,没入普通人燕凡身体,将燕凡带入异界大陆,灵魂附入一国强势君王身体,从此君临天下,挥手间伏尸百万。一日为帝,一世为尊,凡人国度君临天下,修真界也要成为主宰,仙界也要建立王朝,即使神王也要臣服,星空之中,亿古帝尊。
  • 察颜观色识健康

    察颜观色识健康

    本书从眼、耳、口、鼻等脸部不同器官,以及皮肤的肤色、身体的预警信号等方面出发,通过察颜观色来检查人体的健康状况,并介绍了一些简单又实用的身体部件诊病法和疾病预兆自查法。
  • 地府十王拔度仪

    地府十王拔度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