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4000000030

第30章 全球市场宏观著作(7)

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是说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只能拥有其中2项,而不能同时拥有3项。如果一个国家想允许资本流动,又要求拥有独立的货币政策,那么就难以保持汇率稳定。如果要求汇率稳定和资本流动,就必须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

在这3个目标之间究竟哪一个更为重要?如果放弃资本流动,将退回到闭关锁国的封闭经济体系,不利于经济增长。如果放弃汇率稳定性,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场灾难。“两害相较取其轻”,只有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比较可行。放弃独立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向单一的区域货币或世界货币过渡。于是,人们在贸易全球化的同时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金融全球化,如果货币统一了,就不存在固定汇率、浮动汇率和资本管制的各种弊病了。

我们以欧元为例分析。因为欧元区实行的统一货币,相当于各成员国实行的是一比一的永恒的、固定的货币兑换关系(即各成员国共同使用欧元,等于是固定汇率的极致形式);由于是同一种货币,所以资本在各成员国之间流动几乎没有任何障碍,相当于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欧洲央行的存在,使得各成员国完全丧失了独立的货币政策。欧元区的这个三角组合,就是固定汇率、资本完全自由流动、完全丧失独立的货币政策的结合,实际上各成员国是以完全丧失独立的货币政策的代价,来实行固定汇率。

作为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或者是作为有一定规模的经济体来说,国内的经济政策总是主要的,货币政策就是非常重要的国内政策,对于该经济体影响必然是极端重要的。而资本的流动,也会带动经济体实体经济的变化。汇率,说起来只不过是两个货币之间的一个数量对比和兑换关系而已。因此在这3个因素中,按照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应该是:货币政策、资本流动、汇率政策。所以,一个经济体首先应该完全坚守独立的货币政策,其次是决定资本流动的自由程度,最后才考虑货币的兑换关系。但是,欧元区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居然把固定汇率当做最重要的东西,其次是重视资本自由流动,而把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当回事,以至于完全不要货币政策。所以,欧元区爆发根本危机,就不值得奇怪了。

斯蒂格里茨曾经作过一个比喻:“小型开放经济就如同在狂风大浪中的小船一样,不论驾驶船的技术怎么样,虽然我们不知道船在什么时候被倾覆,但是,毫无疑问,船最终会被大浪打翻。”在货币市场上可以非常明显地观察到经济规模对稳定性的重要影响。经济规模越大,投机炒作的风险就越小。统一货币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让渡部分货币主权,换取金融体制的稳定,能够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

某个经济地区实现了单一货币,还可以提高货币体系的透明性。由于统一货币区内各国都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不存在某个国家突然增发货币的可能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民众对货币政策的信任度。统一货币能够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节约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商品、资本、人员的流动,使得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统一货币可以减少内部摩擦,促进投资,提高国际竞争力。

3. 有效市场分类——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的匹配

蒙代尔对于政策调控的研究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例如,货币政策隶属于中央银行的权限,财政政策则由财政部门掌管;如果决策者不能紧密协调这些政策,而是独立地进行决策的话,就不能实现最佳的政策目标。蒙代尔得出的结论是:如果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关于每一工具应如何指派给相应目标,蒙代尔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每一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根据这一原则,蒙代尔区分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影响内外均衡上的不同效果,提出了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的指派方案。

在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的匹配问题中“丁伯根原理”是广为认同的,同时“丁伯根原理”也是传统理论分析和政策运用的基本原则之一。按照“丁伯根原理”,政府在进行经济调控时应当保证政策工具的数量不少于其计划目标的个数。从形式上看,“丁伯根原理”具有直观、简洁和易于掌握的特点,类似于多元方程组有一个确定解的必要条件是方程的个数不能少于未知变量的数目。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就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内外均衡,政府所拥有的政策工具至少应有两类。我们知道,政府的基本调控工具恰恰有两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完全符合“丁伯根原理”,这是否意味着经济内、外均衡的实现就获得了完全的保证呢?情况显然并非如此。我们即使就最为简明的形式稍加分析,也可从中看出这种理论分析离实际运用的需要还存在差距。

我们定义经济的内部均衡为充分就业下的实际经济均衡,外部均衡是国际收支平衡,政府拥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类调控工具。当经济发生失衡时,在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的组合中,典型的有这样几种状态:“不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顺差”、“超额需求(相对于充分就业的产出)与国际收支逆差”、“不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以及“超额需求与国际收支顺差”。当出现前两种失衡状态时,政府可以相应的采用扩张性或紧缩性的调节政策,使失衡状态得到纠正,但是,当后两种失衡状态出现时,政府的调控就会遇到困难。以“不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逆差”的情形为例,内部均衡的实现要求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调控政策,而外部均衡的实现要求政府施以紧缩性的调控措施。此时,政府虽然仍然拥有两类调控工具,政策目标也同样是两个,符合“丁伯根原理”的要求,但是,政府在运用政策工具调控经济以实现内、外均衡,显然遇到了逻辑和指导思想上的困难,显示理论的研究与实际运用的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

蒙代尔认为,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是以“丁伯根原理”为代表的传统理论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效率等同对待,而实际上不同政策工具的作用与效果是不同的。在前面的例子中,货币政策的运用除了可以对经济运行产生扩张或紧缩效应外,还对国际资本流动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但财政政策在调节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作用却小得多,因此如果用货币政策纠正外部失衡,用财政政策对付内部失衡,经济就有可能重新恢复内外均衡。

也就是说,不同的政策工具与恰当的政策目标的匹配是最为重要的,匹配的原则就是蒙代尔提出的所谓“有效市场分类原则”——各个政策工具应与最受其影响的目标相匹配,显然,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是以对政策传导和影响机制的细致分析为基础的,但是值得说明的是,这一点并不构成蒙代尔关于政策工具与政策目标相匹配的理论与“丁伯根原理”的本质区别。关于两者的基本差异,正如蒙代尔曾指出的“政策工具与目标匹配的问题源于不完全信息和对经济运行所进行的动力系统分析”。

4. 蒙代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1962年,蒙代尔在向IMF提交的研究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著名的“政策配合说”。其特色在于,强调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

(1)经济的对内与对外均衡。所谓实现经济的对内均衡,主要是指国内的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既实现资源的充分配置、物价稳定,同时可以获得有保证的经济增长。所谓实现经济的对外均衡,主要是指一国与外部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流入量和流出量相等,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但一国同时实现内外均衡是较为困难的。当一国经济失衡时就需要调整,以恢复经济的对内和对外的均衡,以求经济的平稳增长。

(2)经济均衡的调整。为了达到经济的对内和对外的均衡,一个国家可以采取诸如支出调整政策、支出转换政策和经济管制的方法。具体包括:①财政手段。通过扩大、紧缩各种财政支出,增、减各种税收,加强或削弱国家采购等做法可以调节就业量的变化和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影响一个国家的进出口。②货币手段。通过调整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方法,可以直接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间接调控国内市场的需求、进出口等,促进一国经济恢复均衡。③支出转换手段。如通过货币对外汇率的变化,例如本币对外升值或贬值,影响进出口,调整国际收支失衡。④经济管制。采用各种法律、法令、行政和管理等手段,直接控制经济的运行,以使经济向预定的方向发展。通过这些政策手段,宏观经济一般可以从失衡状态得到调整,逐步恢复到均衡,达到较为理想的增长或发展状态。

(3)“斯旺图”与蒙代尔的政策搭配。一国在经济发展时,总是在追求经济对内与对外的同时均衡,即平稳的经济增长、物价的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均衡。但在实践中,大抵会出现4类情况:一是宏观经济对内、对外同时处于均衡状态,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二是宏观经济对内均衡,但对外不均衡,体现为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但国际收支失衡(顺差或逆差);三是宏观经济对内不均衡,但对外均衡,表现为国际收支平衡,但就业不足或过度,物价上涨较大或出现通货膨胀;四是宏观经济对内、对外同时处于不均衡状态,这时经济必须得到调整,以恢复平稳的增长。按照蒙代尔的政策搭配主张:①采用财政手段来调节国内的均衡,即当经济出现衰退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治理,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的财政政策来治理;②采用金融手段来调控对外均衡,即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来调整,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调整,这样比较容易达到对内、对外的同时均衡,如果政策搭配不适宜,就有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

蒙代尔的结论是:只有以财政政策促进内部平衡,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平衡,才是最为合理的政策搭配方案。因为,财政政策(无论是政府预算或支出的变化还是税率的调整)对国内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更大,而对国际收支的作用较小;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利率的变动)虽然也会对内部经济的活动产生影响,但国际间利率差距的扩大,在资本项目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大规模的资本流动,从而对国际收支的作用更为明显。当一个国家出现经济衰退同时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用财政政策解决经济衰退问题,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趣味延展>

蒙代尔193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接受大学教育,后赴伦敦经济学院做研究。1956年,蒙代尔在24岁时就以题为《论国际资金流向》的博士论文一举成名,荣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在1961—1963年间,蒙代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部门工作。1966—1971年他开始担任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和《政治经济学学报》杂志编委。其后在1970年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的货币委员会。然后在1972—1973年间,他参加了旨在成立欧洲经济及货币联盟的研究小组的工作。1974年至今他一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此外,他还一直担任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顾问。

蒙代尔对经济学的贡献主要来自2个领域:一是经济稳定政策,二是最优货币区域理论。蒙代尔的经典代表著作包括《国际经济学》和论文《最优货币区域理论》等。1965年、1974年、1998年和2000年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讲学。1997年获美国经济学会颁发的杰出人士奖。1998年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199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蒙代尔就富有远见地预言,在一个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汇率变动和资本高度流动对经济政策会产生极大影响。他以一篇论及“最优货币区”的文章奠定了欧元理论,最终促使欧元顺利出台,因此被尊称为“欧元之父”。1999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蒙代尔,以表彰他“对不同汇率体制下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及最优货币区域的分析”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长达7页的颁奖词,更肯定了他“欧元之父”的地位。虽然外界评论这一奖项来得实在是太晚了点,蒙代尔却丝毫不以为意,倒是近100万美元的奖金令这位经济大师头疼了一阵日子。结果还是制定了一个颇具蒙氏风格的花钱计划,首先修缮自己在意大利的豪宅,然后再花钱为自己的儿子买一匹矮马,最后以欧元形式存入账户。

一头漂亮的银发,一双亮亮的蓝眼睛,一张生动的面庞,69岁的蒙代尔是一个魅力十足的老头儿。论及学问,蒙代尔在同行眼里地位甚高。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教过他的保罗·萨缪尔森就称赞:“他将人们对货币的注意力重新引到国际贸易中来。”但蒙代尔的懒散也同样名声在外。他经常杯不离手,别人常弄不清他是清醒还是微醉。他又是电视迷,与经济学家对电视及报章时事评论员的言论嗤之以鼻不同,他心目中的“美国最聪明的人”,竟是电视台的2位主播。他经常数天足不出户,待在家里看电视,除了偶然上超级市场购物和回校讲课。有一段时间,他的一头银发长至肩头,令他的崇拜者颇为不安和失望。他们希望蒙代尔多多走出他30多年前低价购买的乡间别墅,与公众更多地接触沟通。

而他平时的为人处世简直就是一个“马大哈”,有3个经典故事令朋友和媒体津津乐道:一则是他曾当选美国计量经济学院士,但因为他根本没拆信,对此荣誉全然不知;二则是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后,忘记出席就职典礼,让等待听他就职演说的崇拜者空欢喜一场;最后一则是他担任《政治经济学学报》主编期间,经常懒得看稿复信,以至于这份学术刊物最终惨遭倒闭。蒙代尔也为自己的“我行我素”付出了代价,按他在经济学界的贡献,1999年的诺贝尔奖算是姗姗来迟。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已被列入候选人名单,但因“举止怪异、行为不检”而遭除名。所有人都为蒙代尔遗憾,仅仅是个人性格原因,竟让诺贝尔奖晚到了近20年。

同类推荐
  • 匹配视角下的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研究

    匹配视角下的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研究

    本书共十一章,内容包括:多学科视角下的薪酬理论的解析、我国企业薪酬体系现状及其发展、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内在作用机理分析、现代企业战略性薪酬框架和匹配模式等。
  • 消费心理分析

    消费心理分析

    本书共分15章,内容包括:认识消费心理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要与动机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与行为分析等。
  • 别让管理再蒙人

    别让管理再蒙人

    本书介绍了企业新型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式,阐明了作为管理者必备的决策权、领导权等,是一本融知识、智慧、管理艺术与经营艺术与一体的书。
  • 平衡计分卡导向战略管理

    平衡计分卡导向战略管理

    本书针对企业管理提出了平衡计分卡即BSC的战略管理系统,阐述了结构和研究方法,BSC的讨论和BSC导向战略管理模式和流程的建立等。
  • 这才是最牛团队2:从携程到如家、汉庭

    这才是最牛团队2:从携程到如家、汉庭

    继携程成功上市后,携程团队联手孙坚再造创业神话!本书用小说的笔法,真实再现了携程四人团队如何缔造如家,以及联手孙坚将这家名不见经传的经济型酒店做成全国第一品牌的精彩历程,深入浅出地总结了如家成功的原因。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携程四人团队如何选人用人,如何寻找合作,如何学习酒店管理,如何寻找风投,如何引进高管,如何再次在纳斯达克上市,通过上市不仅实现了财富的第二次飞跃,更打响了品牌知名度。本书是一个教学案例,也采用了一种新文体。书中每一章都是由语录、寓言、正文、小结、应用五个部分组成。既有生动的故事,又有教科书那样的理论分析。在寓教于乐教你怎样将一个公司做到上市。
热门推荐
  • 妃同异般

    妃同异般

    猖狂:“我命由我不由天,既然不可以结束它,那就要掌控它!”桀骜:生在异世的那一刹那,她便发誓,定要将她的名字传遍天下!狂妄:她拿着刀割开一个人的喉咙。说道“我叫卓影!记住我的脸,别在阎罗面前伸冤时叫错名!”自负:“认识我的人,要么怕我,要么服我!”当君临天下之时,他搂紧她说:“影,这是你我打下的天下,现在。我可以爱你吗?”“不用了。”“为什么?”“因为,这次换我爱你!”
  • 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八面玲珑的处世绝学

    本书提取了众多著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理论精髓。与一般的成功学教程不同,它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全方位探讨创造成功,助您成功是本书惟一的目标。在介绍方法与技巧时,又引述了各领域的名人事例,作为典型加以分析。
  • 张闻天早期译剧集

    张闻天早期译剧集

    本书收张闻天早期译剧五种。德国歌德的《浮士德》第一部最后一场《监狱》,写浮士德闯入监牢,企图救出马格雷,俄国安特列夫的《狗的跳舞》写亨利失恋后,由于无法解决人生的问题而自杀。
  • 混天修

    混天修

    林凡经历家破人亡之后,机缘巧合之下走上灵修一路。然而灵修一路,困难重重。忍孤独、受万难,只为掌控自己命运。林凡相信心态决定成败,成败决定未来。但是能力才是一切。
  • 死亡杀戮

    死亡杀戮

    难道只有在地球将要毁灭之时,各国的真正实力才会浮出水面?道法、巫术、特异之人,地球将要让他们来拯救?姜龙,一个人潮之中漂浮的水花,却翻起了惊天巨浪,且看他如何在这末日星球中生存!
  • 审判者

    审判者

    零九年,那时23岁的我卷入了一宗极其罕见的刑事案件,它被命名为“919纸盒藏尸祝寿案”,这跟前些日子港区出现的水泥藏尸案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因为还涉及了砂轮分尸和挖眼的元素,死者身份更是让我难以释怀……
  • 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

    气候干燥的北方,就算下雨,也不一定能见到彩虹。或者,就算有彩虹,我们也不知道应该去什么地方找。只能在雨后泥泞的土地上,穿着雨鞋,仰着头跑来跑去。那个时候我们还相信,只要跑得足够远,就一定能找到彩虹。
  • 《我要稳稳的幸福》

    《我要稳稳的幸福》

    深情不及久伴走过时间的洪荒,在最青春里遇到你我们跳过时间的罅隙,握紧彼此的手,要稳稳的幸福到白头
  • 人类的敦煌

    人类的敦煌

    本书为电视文学剧本,分为十二集,包括一个西方探险家的故事、乐僔的灵光、羽人与天人共舞、女性的菩萨、阳关大道、天国与人间、共同的理想国、无名的大师们、时光倒流一千年、海浪与流沙的对话、大漠的孤坟、永远的敦煌。
  • 济圣

    济圣

    天道无情,每逢数岁月将降下大劫。西方佛主以捉拿大鹏为由,派降龙罗汉下界。二十一世纪屌丝宅男穿越而来。降妖除魔,游戏人间,戏弄红尘,何不快哉!新人写书不易,如果有朋友的作品需要评论的可以留言哦!我会认真阅读,给你中肯的建议!不过最好是10万字内的新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