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6100000061

第61章 皮尔·卡丹是怎样从一个普通的裁缝师开始创业的(1)

法国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失学到处流浪。但当他长大成人后,他的事业从设计服装领带到设计汽车飞机的模型;从开设餐馆到经营香水、家具、巧克力……几乎无所不包,并样样经营都获得可喜的成功。现在,他的皮尔·卡丹集团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跨国大企业,他拥有的财富超过10亿美元。皮尔·卡丹的成功,他在北京的一次讲话中说得十分明白,他说:“我是一个普通的裁缝师,一根针,一根线,千支笔,伴随着我的艰难奋斗史。”

皮尔·卡丹14岁时,为了生活而到一家小裁缝铺去当小杂工。尽管生活艰难和文化水平较低,但卡丹的志气却满高的,他在工作中很快就对服装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有空闲就注意本铺裁缝师的剪裁和设计过程,细心观察。后来,他渐渐对华丽高雅、款式多样的舞台服装显露出兴趣。为此,他决定白天工作,晚间到圣艾蒂安的一个小型业余话剧团去当演员。其实,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志在研究各种舞台服装的造型和款式,他做梦也想当服装设计师。1945年底。他为寻找更能发展自己的机会,辞去了时装店工作,到世界有名的时装中心巴黎去。在巴黎,他很快就被帕克女式时装店老板赏识了,聘为该店裁缝设计师。不久,他为巴黎戏剧界首次设计了一批舞台服装,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他因此成为巴黎服装界知名人物。

众所周知,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集绘画、美学、裁缝等多门艺术于一体。

皮尔·卡丹既没有学习过绘画及美学,文化水平也不高,但他不被这些困难所阻挡,从头到尾自学苦练。他对画图、剪裁、缝合、选色、造型等都细心研究,反复练习提高,使得每一工序都娴熟不生,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卡丹不仅在时装设计上走了一条全新之路,而且发现巴黎时装虽很有名气,但只面向极少数达官贵人,发展的路子不广。于是他首先设计了面向大众的流行成衣。

由于设计成衣是一种革命性的创造,他设计的成套时装式样迎合了社会的需求,因此他创办的皮尔·卡丹服装公司生意十分兴旺。以后他接连推出各式各样不同规格的流行成衣,很快占领了国内外大量服装市场。卡丹很快地富起来了。

皮尔·卡丹设计的时装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它式样新颖,富有青春感,线条明朗,色彩鲜明。皮尔·卡丹由于设计服装的成功,曾三次获得法国时装的最高荣誉奖——“金顶针”奖。

星巴克老板怎样把咖啡豆磨成金沙

在运营了近20个年头后,星巴克依然以每天5家店的速度在全球扩张着它的版图。不管是在咖啡文化盛行的欧洲,还是以茶文化居傲的亚洲,对全世界咖啡消费者来说,“除了欣然接受变化,你们别无选择”。

这是一次令人期待的会面,即使是在此之前对咖啡一无所知的人。

“你不喝咖啡?!没关系,我会让你慢慢地喜欢它。”在央视《对话》栏目的录制现场,舒尔茨用他招牌式的微笑对一位自称从未喝过咖啡的现场观众游说着。在对话的过程中,他几次不自觉地抚摸一下自己的脸。这个轻微的举止让人感到眼前这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并在十几年时间里创造出星巴克商业传奇的美国人原来不失可爱。

“海盗”船长

“我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到全世界的星巴克店去看望我的伙伴。”一边说着,舒尔茨一边扭头去观察旁边年轻的中国员工。在他看来,“伙伴”一词,更能够让人觉得他是一家咖啡店的老板。在提问的间隙,这个地道的美国人会慢慢地喝上一口面前纸杯里的矿泉水,从眼神里可以看出他像是在抱怨:为什么不是咖啡?

“长得有点像海盗”。身旁有人小声地说。

的确,记者眼中52岁的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人高马大,一头蓬松的金发,让人联想起电影中的西西里海盗。这位出生贫寒的孩子曾说:“我从小就不敢正视水晶球。”多年后,作为星巴克的总裁的舒尔茨却愿意相信:“每个人都有能耐实现水晶球里所见的美景。”熟悉星巴克的人都明白他所说的美景是“把咖啡豆磨成金沙”。

舒尔茨称自己绝对是一个忠实的咖啡迷,一天5杯的咖啡量让人们惊叹不已。

就是这种对咖啡的钟情让舒尔茨曾被人认为是一个疯子。

20世纪70年代初,在星巴克发源地西雅图,正是一片萧条:当地最大的雇主波音航空公司大裁员,三年里从10万雇员裁到不足4万,这使国会山一带美丽的社区全搬空了,许多人因为失业只好远走他乡,西雅图飞机场附近的广告牌还有心思拿它倒霉的居民们开玩笑:“最后一个离开西雅图的人,请关上灯!”——人人都说这不是做生意的好时机,而做一门新的生意更像是发疯。

但当时,舒尔茨的确是“疯了”。

虽然人们认为一个在布鲁克林卡西纳贫民区长大的孩子是没有“资格”疯狂的,但舒尔茨把这些经济萧条的景象当成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只有经济衰退了,人们才有心思坐下来喝杯咖啡,发展一下邻里情谊。”他说。

事实上,在20世纪70年代初,由3个酷爱咖啡的大学生创立的星巴克,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只开出了四家店。1982年舒尔茨加入后,担任运营与市场总监,由于他坚持激进扩张的主张,与星巴克元老意见相背,被迫离开星巴克。但这怎么能让他甘心?1987年,这个野心勃勃的年轻人竟召集一批投资者趁机买下处于财务困境的星巴克,把原先的老板炒了鱿鱼,从此将星巴克驶上了快车道。

在舒尔茨眼里,喝星巴克的咖啡,更像是一种工作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

从1971年星巴克在美国西雅图开设了第一家分店,到1996年在东京首次开设第一家海外分店,如今,星巴克已经在北美、拉丁美洲、中东和太平洋沿岸拥有超过9500家连锁店。

“在亚洲,确切地说在中国,将成为除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这个市场有着巨大的商机。”舒尔茨说。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打造了中国第一家星巴克分店,目前在中国已经拥有了140多家店。

今天,人们可以在中国的很多地方看到星巴克,里面的人或许是在和朋友聊天,抑或在工作。在舒尔茨看来,中国市场已不再陌生,这可能促使星巴克采取更为激进的扩张。

长期以来,星巴克在北美及海外保持着每天新开一家店的速度,这被其本土的竞争对手称为“掠夺式”扩张。然而,就在全球巴克店接近10000家时,舒尔茨不仅没有收手,反而迫不及待地撕破“大副”的制服,吹响“海盗”的号角:“在未来的12个月内,星巴克的目标是新增1800家店,也就是每天开5家。”当被问及“中国开店计划”

时,舒尔茨微微一笑,两手一摊:“这是一个秘密。”

熬制“星巴克”

舒尔茨认为,星巴克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得益于专注品质和注重员工福利。在星巴克总部,每天上午7:30,星巴克咖啡教育专家就会走进八楼的气味实验室,穿上他们专用的黑色围裙。20平方米坪不到的空间放了三张长桌子,摆满盛装不同咖啡的杯子。用汤匙舀起一勺咖啡,凑近鼻子仔细闻,“咻”一声将咖啡吸人口腔,不到两秒就把口中咖啡吐进一个金属制的沙漏状容器。接着,再尝另一杯咖啡,啜吸、漱咖啡、吐掉,重复同样的动作。

“这是星巴克每天的例行工作,因为早上的嗅觉与味觉较灵敏,必须掌握宝贵时间。”舒尔茨说。就像品酒师一样,星巴克气味实验室的六个杯评师一杯又一杯地啜吸着不同来源地、不同烘焙时间的咖啡,在将近三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要测试六到八种咖啡。最高纪录是,一个上午测完两百种咖啡。测试记录将作为星巴克咖啡采购或烘焙的重要依据。在确认咖啡豆之后,先取1/4磅,在气味实验室一台样品烘焙机进行少量烘焙。

舒尔茨非常重视气味实验室的功能,每天经过实验室时,看灯亮着就敲门进去。把专心测试的杯评师们吓一跳。有时候,他甚至亲自上阵,跟杯评师一起测试咖啡。

星巴克最引以为傲的不只有产品,星巴克的员工福利也在美国引起热烈讨论。

2006年,《财富》杂志评选美国最受尊崇企业,星巴克排名第三,其原因之一,就是员工福利做得好。把员工摆在第一位,甚至以“伙伴”取代“员工”的称呼,是因为舒尔茨坚信,唯有公司把员工服务得好,员工才能够以愉悦热忱的心去服务客人,成为星巴克最好的宣传者。

星巴克的员工福利制度,从保险及股票两方面着手。每个新进员工报到第一天,就领到一本员工薪酬福利手册,符合资格的正职与时薪人员,都有资格享有综合性的全套福利制度,包括配股计划、医疗保险等。

“星巴克”拒绝“加盟”

至于为什么叫星巴克,舒尔茨说,事实上,决定使用“星巴克”这个名字时曾讨论了很久。星巴克早期的三位发起人中,有一位热爱文学的发起人从名著《大白鲸》中找到了灵感,星巴克(starbucks)就是这部小说中“毕阔德”号上爱喝咖啡的大副史塔波,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海上冒险故事,也让人回忆起早年咖啡商人遨游四海寻找好咖啡豆的传统。而目前星巴克标志中央的“鱼美人”,与史塔波关系密切,从“技术上”来讲,她是带两条尾巴的海妖。

作为大学时代校橄榄球队主力,舒尔茨在商战中极具进攻性。事实上,这种“海盗船长”的强硬个性在某种程度上使星巴克在发展中避开了两个“暗礁”:一个是举债收购,一个是特许加盟。

舒尔茨吸取了星巴克早期发起人举债收购拖垮公司的教训,改用人股筹资的方式,直至1992年上市。“几年之后,我才发现每筹募一次资金,我的股权就被稀释一次,”他说,“今天我仍保有领导头衔,并非我握有高比例的股票,而是靠着我的理念和承诺,不断为股东创造利润。”

另外,在现代连锁商业中常用的“加盟”一词,在星巴克却成了禁用语。星巴克早期的扩张策略上,曾就加盟与直营作过辩论。舒尔茨坚决地拒绝加盟路线。他的理由是:“不妨看看其他靠加盟起家的咖啡店,似乎无法建立起强势品牌形象,盟主和下线问题多多。加盟就是中间人,是介于我们和客人间的障碍。我们宁可多花钱,开自己的店,训练自己的人。”目前,星巴克在中国仍拒绝个体加盟伙伴。

作为一个狂热的体育爱好者,舒尔茨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与前NBA球星“魔术师”在不同种族背景的街区合作开店。2001年,他像当初召集一批投资者买下星巴克一样,和一群个人投资者建立了西雅图篮球俱乐部集团。同年,该集团购买了美国全国篮球协会的西雅图超音速队和美国国家女子篮球联盟的西雅图风暴队。在姚明加盟休斯顿火箭队后,舒尔茨曾惋惜未能将之招至自己的西雅图超音速队麾下,他甚至公布表示希望能够购买姚明。

陈丽娟如何用爱缔造“美丽”事业

16岁时,她借来3000元开始创业,20多年后,她的公司收购了法国知名化妆品牌,24年前,深圳东门的一个美容小专柜旁,16岁的陈丽娟在等待她的第一个顾客。

她并不知道,从母亲那里借来的3000元能支撑多久;她并不知道,自己选择的美容行业是否适合国情;她并不知道,还有多少荆棘路在前方等着她……她只知道,她有一颗年轻的心,她有一双勤劳的手,她有永远支持她的亲人……

赚到第一桶金

当时,国人对化妆品的概念还停留在雪花膏、花露水上,爱美的女性涂口红、抹指甲油还会被人视为异类。年轻的陈丽娟已把深圳第一支进口口红摆进了友谊商店的柜台。

陈丽娟说,她最初的创业灵感纯粹源于女孩子爱美的天性,当时她比其他女孩子都爱“扮靓”,住在香港的亲戚帮陈丽娟带回的一些高档化妆品,常常让她爱不释手。她朦胧地意识到,高档化妆品这一市场空白,潜藏巨大商机。

1983年,陈丽娟从母亲那里借来3000元,成立了“丽兴百货”。陈丽娟眼光犀利地瞄准了当时深圳最高档的消费场所——友谊商场——这是最早一批富裕起来的深圳人和出入境客人最常光顾的地方。陈丽娟在那里开设了深圳市的第一个进口化妆品专柜。

“当时的友谊商场还只允许用外汇券购买商品,但这一管制很快被放开,我的小小专柜很快吸引了更为庞大的顾客群。”陈丽娟回忆起创业最初的岁月,认为当时供小于求、竞争小的环境使自己的事业得到快速起步。很快,陈丽娟的“丽兴百货”变成“深圳丽兴化妆品贸易公司”,专门经销来自瑞士、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的化妆品。

当年,陈丽娟的公司便赚到了100万元,成功掘到第一桶金。

一度举步维艰

20世纪90年代,护肤美容对于普通人而言已不再是禁区,其产品经销渠道也日渐丰富起来。陈丽娟也将公司的化妆品贸易逐步从经销制转变为代理制,并在全国建立起100多个销售网点。

当时,陈丽娟的代理囊括了韩国、德国、法国等国的多个高端化妆品品牌。其中由于韩国化妆品价格大众化,受到了全国消费者的欢迎。

就在一切顺风顺水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一个占公司销售额50%的韩国某品牌化妆品见仅仅由陈丽娟代理3年便实现销售的快速扩张,遂提出要将代理销售逐年翻番的要求。

尽管当时市场情况良好,但翻番的要求仍然太过艰难。“当时那个品牌实际上是有自己另起炉灶的想法,对我们则是采取‘逼宫’的做法。”在陈丽娟拒绝苛刻的代理条件后,代理权被强制收回。

“那段日子是我最难熬的时光,由于这个品牌是主打代理产品,我们在全国的100多个专柜很快便唱起了‘空城计’,而仅在广州友谊商场的柜台一个月的租金就是4万元,100多个专柜光租金就可以把我压垮了,何况还有人员工资、公司运营等其他方面的开销。”

“在代理经营中,网络是最有价值的。”陈丽娟的销售网络全部是自筹资金、自设专柜、自聘人员,虽然这一网络在代理品牌的封锁下一时举步维艰,但仍然是让陈丽娟最有底气的资本。在困难时候,她不计成本地保住了自己的网络。陈丽娟说,吸取了这次教训后,她在后来的经营过程中,深刻意识到自主经营及选择可靠合作伙伴的重要性。

并购国外公司

惨痛教训使陈丽娟开始更深入地思考公司今后的走向。由于当时公司和法国的化妆品商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同时也在代理几个法国较有名气的化妆品品牌,她开始考虑进行单品牌运作。

陈丽娟先后四次去法国考察,经过多方论证,最终决定代理法国知名品牌依贝佳。陈丽娟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该品牌有一套完整的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并有专为亚洲人设计的产品研发中心;该品牌重视中国市场,并具有很好的品牌延续性;其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不急于中国的利润回报,而是在中国做长线投资。

同类推荐
  •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研究

    本文拟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采取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尤其是著名的R&D模型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绩效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框架,运用我国沪深两市高新技术上市公司、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国家统计局以及北京市统计局的有关数据,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框架内探索研发费用的绩效、评价以及信息披露等问题。
  • 世界第一:马云和阿里帝国

    世界第一:马云和阿里帝国

    史上第一本全景展示阿里巴巴15年创业发展史的著作!在中国乃至全球互联网发展史上,马云和阿里巴巴集团都是不可忽略且必须浓墨重彩的一个大篇章.如今的阿里巴巴,成功运用互联网思维,规模和业态已远非当年创立时的情形,美国的成功上市更是将其送上另一个新的巅峰,使其跻身于世界级互联网巨头的行列.阿里巴巴虽然成立只有15年,但其所经历的挑战远非困难和挫折可形容,它所代表的是马云这一代人的创业史、奋斗史和梦想史.在任何时候,你都不要说读懂了马云和阿里巴巴,他们的脚步实在太快……
  •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

    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

    本书主要包括连锁经营概述、连锁门店商圈调查与选址、连锁门店企业形象与店面设计、连锁门店卖场内环境设计、连锁门店商品陈列设计等内容。
  •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书

    如果现在的你刚刚进入投资领域,渴望成为成功投资者中的一员;或者已经在股市摸爬滚打多年,现在仍是时常亏损的一个,渴望提高自己的投资技巧。那么,建议你认真阅读一下本书。让你汲取大师的投资精华,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在投资领域展翅高飞!
  • 销售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销售精英是这样炼成的

    郑一群创作的《销售精英是这样炼成的》系统地阐述了如何才能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销售精英,从培养积极的销售心态、销售中懂得主动出击、坦然面对客户、包容与接纳客户、坚持不懈才能赢得销售、合理使用销售攻心术、巧妙应用销售技巧、与客户快速达成成交、将服务延伸到销售全程等九个方面,以案例加分析的形式对销售过程中怎样把握和驾驭顾客的心理直至让自己成为销售精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办法,从而帮助销售员更深刻地理解销售的重要性,同时掌握一些被无数人证明行之有效的销售技巧和方法,力图帮助销售员在每一次销售过程中都能轻松成交,轻松提升销售业绩,进而步入销售精英的行列。
热门推荐
  • 云川

    云川

    八百里锦绣云川,不入尘世的种族平静的生活着,直到有一天,有人翻开尘封的古籍,洞悉到那一段埋藏在岁月长河中的隐秘时,一切开始重演。她倾国倾城,美丽如仙,却被宿命漩涡卷入其中。八百里云川,仿若隔世经年般梦幻,那里书写着她一生中最为美好的经历,纵然岁月也难以抹去。本文文风淡,需要静心品味。
  •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大智大勇的探险家(1)》本书分为玄奘、达·伽马、斯坦利等部分。
  • 金牌直销员必备

    金牌直销员必备

    直销,对于大家来说肯定不会是一个陌生、新鲜的名词,正如一位著名的商业专家所描述的那样:直销是人们谈论最多,却了解最少的行业。直销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如此多的目光,甚至被人们誉为未来的商务趋势及新世纪商业领域的发展潮流呢?历史发展到今天,直销已经造就了无数企业和行业的奇迹和辉煌,安利、雅芳、玫琳凯、完美、仙妮蕾德等,都以其活生生的成果昭彰于世。如果你渴望成就意义非凡的成功事业,如果你渴望拥有自强、自信又洒脱的幸福人生,可从直销开始!在这里,所有的梦都将不再是飘浮天际的虚幻,而是握在你手心里的实实在在。
  • 战为红颜

    战为红颜

    懦弱学子掀起的一场血雨厮杀为了自己爱的人为了同生共死的兄弟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 逆天腹黑狂女:绝世狂妃

    逆天腹黑狂女:绝世狂妃

    【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痴情宠溺+腹黑无限】身为一个叱咤风云的绝色杀手,一朝穿越,她成为宰相府的嫡出大小姐。任人欺凌?白痴草包?翩然醒转,当她变成她!绝色容颜,笑靥如花,她比谁都狠毒无情。倾城流世,云淡风轻,她只护她所在乎的。强者为尊,她誓与天齐,搅乱一池风云。生杀予夺,翻云覆雨,且看她手段如何。他,绝世强者,邪魅狂肆,腹黑一枚,却独独对她爱护有加,疼宠入骨。风云涌动,且看两人如何联手,倾覆天下,逆转乾坤!
  • 左邻右舍

    左邻右舍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无自性

    无自性

    或许你为青春而迷惘,或苦恼,或彷徨?是过客还是不变的星辰,痛苦和烦恼如影随形。我们也许是朋友(欢迎加群427474718)
  • 第一郡主

    第一郡主

    本是出身将门却一心向往那才子佳人的美梦。待梦醒之时,才发现话本中的才子佳人终究抵不过现实的利益。父亲战死,兄长为了抢回父亲的遗体被敌军乱箭射死。上柱国府就此没落,而本以为是终生寄托的丈夫,不想却是罪魁祸首。她是上柱国大将军的女儿,即便是再无用也要让仇人血骨无存!灵魂四处游荡,而再次感受到家人温暖的时候,她决定不再做那依附他人的菟丝花!
  • 江湖咸话

    江湖咸话

    从案件的开始,就是一个局。请耐心品读江湖“无间道”
  • 宝贝闹学记

    宝贝闹学记

    这是一部充满温情的小说,完全以孩子的视角,孩子的语言,以孩子的理解来看待世界。书中的几个主人公背景都是“留守儿童”,他们或是从小失去母爱,或是被寄养在亲戚家,或是父母正在闹离婚……,但有幸,他们遇到一位非常有爱心的幼儿教师,在方小妍老师的照顾和帮助下。调皮的阿毛变得乖巧,自卑的元宝找回了信心,还有迷糊的小点点最终找回了妈妈,另外,书中还有二个穿插的小主人公,可爱的小肥羊和爱拍马屁的丫丫。整个故事情节既有儿童所特有童真童趣,又不乏教育意义,是宝爸宝妈和小宝宝们理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