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8000000064

第64章 小过卦

小过卦,由下艮上震组成,卦形作“”,象征“小有过越”。上卦“震”为雷,下卦“艮”为山:雷声在山顶奋响,声势稍为过常,喻示“小有过越”的情状。寓含有谦柔者可过、日用小事可过、而仅小有所过之意。全卦揭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时柔小、寻常之处应当稍为过越的道理。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译文小过卦象征小有过越:可致亨通,利于守持正固。不过只可以施行些微柔小之事,而不能践履天下刚大之事。犹如飞鸟留下悲哀的叫声,不宜于向上强飞,而宜于向下安栖,这样才会大为吉祥。

解读小过之卦,有亨通之象,意思是小事错误,无碍大局,仍能亨通。小事错误,但能存利人之心,行中正之道,进退合时,还是可以通行无阻。本卦六二阴爻居下卦中位,像人才力虽弱,但遵循正道,做力所能及的事,自然吉利。但是九三、九四两阳爻所处不当,像人才力虽大,但不遵循正道,如果图谋大事,必不能成功。本卦上震下艮,有飞鸟过山之象。“飞鸟”发出哀鸣声以求安处,往上则无所适,往下则得安之象,比喻小过卦主于谦柔,宜居下,不宜居上,同样是小有过越,向上过越则凶险,向下过越则吉祥。平时我们常说凡事不可过分,但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候稍微有所过越还是好事。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译文《彖传》说:小有过越,说明在日常些微柔小之事上有所过越,可以获得亨通。有所过越,利于守持正固,说明应该配合适当的时候来实行小过之道。阴柔处中不偏不倚,因此小过施行于平常柔小些微之事可以获得吉祥。阳刚失其正位而又不能居中,所以小过不能用以践履天下刚大之事。卦中有飞鸟的喻象,飞鸟发出了悲哀的叫声,不宜于向上强飞而宜于向下栖安,这样会大为吉祥,说明向上行大志则易违逆,而向下施行小事则会安顺。

解读“小过,小者过而亨也”,小过卦中四阴二阳,阴盛而阳衰,是为小者过。世界上往往有许多东西失之偏颇,只有“小有过越”,才可由偏反中,得乎中道,自然可获亨通。故云“小过,小者过而亨也”。小有过越之道必须在当过之时进行,绝对不能随意妄为,否则盲目小过,势必会失正而凶,所以适合的时机对小过来说非常重要。《彖传》中“过以‘利贞’,与时行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则是解释卦辞“可小事,不可大事”的。柔指六二、六五,刚指的是九三、九四。大二、六五虽阴柔得中,但柔顺之人能行小事,而不能济大事,故只能是“小事吉”。做大事必须要有阳刚之才,不是阳刚之才绝不可能行大事,而小过卦中的九三、九四,一个得位不中,一个失位不中,失去中位,则阳刚之才纵有通天本领也难以施展。处于小有过越之时,也切不可忘记要谦恭卑柔,这也是灵活处境的方式。《彖传》的“‘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其中上逆指的是六五居上乘刚,下顺指的是六二处下承阳。疲惫的飞鸟,叫声已如此悲哀,再向上强飞则必受更大伤害,此时则适宜于向下栖安为好,可见小过之所以宜下不宜上,也是由于“上逆而下顺”的爻象决定的。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译文《象传》说: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上卦为震,震为雷,山上有雷,是小过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惧畏天雷,不敢有过失。因而行事不敢过于恭谦,居丧不敢过度哀伤,用度不敢过于节俭,唯适中而已。

解读小过卦艮下震上,艮为山,震为雷,故有山上有雷之象。通常人们大多是在平地上听到震雷之响,如今震雷在山顶上响动,山谷的回音,使得震雷发出的声音稍微超过在平地上的常态,所以用雷在山上之象来象征小有过越。君子见到这山上有雷的小过之象,肯定又受到了许多启发。君子们效法山上有雷的小过之象,运用到日常社会生活中,使自己越发变得谦慈柔惠,《象传》中所举的行止之恭、丧事之哀、用费之俭都是谦柔慈惠的行为,在这些日常小事上,君子们能够稍有过越,以正世俗流弊。正因为民俗朴野,君子待人表现出过分谦恭;正因为人情浇薄,临丧不哀,君子便哀毁骨立,表现得过分悲哀;也正因为世风日下,奢靡日盛,君子便粗茶淡饭,表现出过分节俭。古人说,法孚其上,得乎其中,矫枉者则必过其正。

初六:飞鸟以凶。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译文初六:飞鸟硬是逆势向上,必会有凶险。

《象传》说:飞鸟硬是逆势向上,必会有凶险,说明初六是无可奈何,自取其咎。

解读初六处于小过卦之始,阴柔之质居于阳刚之位,而且不得其中,正是不宜有所行动,而应安止、栖宿的时候。但初六明知上有九二相阻,却不能自禁,而往应九四,势必会折断翅膀,坠落于地,不会有好结果的。初六也是性格悲剧了,飞鸟之过,一往而不及反,只能是自食其凶咎之果,谁也救助不了,所以《象传》说:“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过也。

译文六二:过越祖父,得遇祖母,然而终不及其君主,君主能够遇合臣仆,结果必无咎害可言。

《象传》说:不及其君主,说明六二作为臣仆绝不可过越其尊贵之君。

解读祖是祖父,喻指九四;妣,与下文的“君”都喻指六五;臣,当然是喻指六二了。六二柔顺居中得正,它可以适当地在前进中过越九三与九四,从而得以与六五之妣相遇合,但是因为六五是尊位,六二不能擅自过越,于是就像臣仆对待君主那样去顺从六五,六五遂得以遇合六二,故而说“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六二有中正之德,表面上看是过和不及,实际上恰恰都是适中的,六二没有什么咎害,看来也是理当如此。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象》曰: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译文九三:不愿过分防备,势必将要受人加害,有凶险。

《象传》说:势必将要受人加害,说明九三的凶险是多么厉害呀!

解读九三居下卦之上,以阳刚之质处阳刚之位,得正,势必会为诸多阴柔小人所忌恨,受到他们的不断加害。九三此时应该过防小人,以免遭人暗算。令人极为遗憾的是九三有个相当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以刚居刚,阳刚得正,就自恃强盛,根本就不把那些阴柔小人放在眼里,既不屑于谨小慎微,也不屑于严加防备,所以才遭到小人的戕害。九三大意失荆州,在不知防备的情况下而为小人们所加害,大难临头而不自知,这样的凶险是最严重的。正因为如此,《象传》才说“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象》曰: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译文九四:不会有咎害。不过分刚强就能够得遇阴柔,但是如果前往应合有凶险,定要心存戒惧,不可施展才用,要永远守持正固。

《象传》说:不过分刚强就可以遇合阴柔,说明九四所居的阳刚位置不适当。前往应合会有凶险,务必要心存戒惧,说明往去应合阴柔终将不能保持长久无害。

解读九四阳居阴位,不为过刚,于是能够遇合下卦之初,有卦辞的“宜下”之象,所以九四不会招致咎害。但九四阳居阴位,有失正之嫌,若主动前往应合初六,则真的失去了其自慎静守之道,所以爻辞特别予以告诫说:“往厉”。同时还要求九四要“勿用”、“永贞”,即不可施展才用,而要永远守持正固。九四阳居阴位,“位不当也”是事实,《象传》这里特别提出这一点,是提醒读者不要觉得不过分刚强就能遇合阴柔而没有咎害,于是就忘乎所以,主动求应于初六。因为“位不当也”,所以九四此时必须静守“勿用”,保其“永贞”,万不可主动往应初六,初六可“遇”而不可“往”,若一意孤行,往应初六,则终将不能长久无害,即《象传》所说的“终不可长也”。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译文九五:阴云密布而不降雨,云气的升腾起自我们城邑的西郊,王公贵族竭力射取那隐藏在洞穴中的狡兽。

《象传》说:阴云密布而不降雨,说明六五阴柔过盛,已经高居阳刚之上。

解读六五以阴柔而居尊位,高高在上,故有“密云”之象,但是因为六五下无阳应,无阳与之相合则不能成雨,故爻辞言“不雨”。密云既然是从我们城邑的西郊升起来的,那么云一定是西风吹来的,而西风一般是不易成雨的,所以“自我西郊”是进一步点出了“密云不雨”的原因,也形象地说明了六五处在这样的小过之时是注定不能大有作为的。该句中的“公”当指六五自己,该卦中可称为王公贵族的也只有六五可以当之。“在穴”指的是隐藏在洞穴中的野兽,这句紧承前面的意思,说明六五身处人君之位,虽不能施惠天下万物,但是作为一个王公贵族尚可以稍稍过行其职,竭力除害,矫正弊端。这样看来六五密云不雨之象实际上正好切合了卦辞“小者过”,“不可大事”之义。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译文上六:不能遇合阳刚却超越了极限,犹如飞鸟遭到射杀,有凶险,这就叫做灾祸。

《象传》说:不能遇合阳刚而超越了极限,说明上六已高居亢极之地。

解读上六居小过卦之终,阴柔所处过高,早已失去其适中之道,不仅不能应合在下的阳,而且己身之亢超过了极限,所以才说“弗遇过之”。飞鸟拼命向上飞,飞到了极点,然而却遭到了射杀,这喻示上六过极,是自取其灾。所以《周易正义》说:“以小人之身,过而弗遇,必遭罗网。”世间万物,都宜适可而止,纵使小有过越,也不应超过其应有的度。

同类推荐
  •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儒家文化的现代应用

    中国社会转型的一大任务,是通过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激活我们自己优秀的思想文化传统,将其由历史的包袱变成现代化的动力,并使中华民族普遍地确立起主体性。作者从事的民航工作属于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作,在运用西方科学管理理论的同时,特别注意从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中吸取营养,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的理念,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主义说明

    马克思何许人也?他到底说了些什么?这本小书正是要介绍他的思想、生平与著作,提供一个逻辑清晰而又不失笑点的全面视角,把漫画与哲学、幽默感与整合概括的学术精神相结合,通过其现实性来展现这位反资本主义理论巨匠的思想。 马克思长久不衰的名气正是来自于他对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危机的阐释。为了更深一步地了解下去,在本书中我们将读到有关资本的侦探小说——《追忆逝水价值》。我们还将重新追踪资本积累的机制,直到洞悉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本书既是一份备忘录,也是一堂导论课程,同时还是一本趣味读物,本书是一个思想与行动的工具箱。
  •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三基五学,三强五行。三基五学即前八篇,三强五行即后八篇。其中:三基:爱亲,阐述孝道是立身之本。五学:每个人都要“明德、守中(道)、行正(直)、知礼(仪)、通变(化)”,讲个人的基本素质。三强:强学习、强交往、强行止。五行:人要做到“为公”,“循法”要加强法制,“垂范”要有颜回一样有良好的人格,“能行”是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学好知识,服务社会才叫“有为”。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热门推荐
  • 给女孩的第一本礼仪书

    给女孩的第一本礼仪书

    《给女孩的第一本礼仪书》是为现代女性量身定做的礼仪读本,书中介绍了包括仪表礼仪、谈吐礼仪、社交礼仪、职场礼仪、生活礼仪等在内的诸多礼仪细节,这些都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情境,紧贴生活实际,详细而实用。
  • 本想起名幸存者的

    本想起名幸存者的

    如果没有那次实验,如果没有打开次元通道,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少年,过着普通的生活。血雨的突如其来,丧尸的突然袭击,打破了本来平静的生活,各种魔物层出不穷,吞噬着自己的家园,在这末世之中,究竟几人能够成为幸存者?本想起名幸存者的,可是这个名字被占用了;本想起名幸存者的,可是我又真的是幸存者吗?这个名字,也许是最大的讽刺吧?
  • 食鬼族

    食鬼族

    世上有鬼,存于人心,荡晃人世。而总有一种不惧鬼的人,不断掘挖出人心中的幽鬼,祸乱人世,血孽苍生。然而,更有为者,他们——食鬼!————————————————————————————————食鬼一族,定当永恒!乃敢侵犯,虽远必诛!天王老子,虽强必杀!蝼蚁亦可群而食象,狡兔亦可怒而搏虎!小说化死神,进击的巨人!
  • 写给安

    写给安

    谢谢你爱我,给我你全部的喜怒哀乐完整的女子。我一个人淡淡把以前写的那些文章整理出来,乱七八糟写到网上
  • 东武大陆

    东武大陆

    什么是天才?尼玛,猪脚分身九个还是天才?
  • 无双血帝

    无双血帝

    人若欺我,杀之,天若欺我,逆之……万域百族,诸天神魔,若欺我者,当血染碧天……诸天万法,唯有以血,明心,以杀证道血帝之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 战火西游

    战火西游

    如果筋斗云只是高速单兵飞行器,灵霄宝殿只是一座巨大的空间站,所谓高高在上的神只不过是一群掌握着超前科技的人,所谓妖魔鬼怪只不过是基因工程失败的产物,是不是更加说得通-----西游?为了避免被人说糟蹋古典文化,所有知名人物都用了本名或谐音,百度一下就知道他们是谁了……
  • 神级美女系统

    神级美女系统

    一开始,混血萝莉拜我为师,我没有在意,毕竟她年纪还小。后来,富家千金要嫁给我,我还是没有在意,因为我们俩不到结婚年龄。再后来,功夫美少女、御姐女上司、乖巧俏女仆一个个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等到她们都要做我女朋友的时候……聂光明忍不住仰天大吼道:“这都是缘分,不,是系统的错!”
  • 神武西行记

    神武西行记

    盛唐之主李世明称可汗,大唐宝刹花生寺藏龙脉,玄奘西行取真经,十二门派战九黎,救世之神武之战!这是在大唐历史上的另一个“史实”与故事!用另一个角度看历史,给你一个新奇的世界!【开始节奏比较慢】
  • 灵宠修仙传

    灵宠修仙传

    一只妖猫,化身成人,凭着一颗逆天妖心,闯出不一样的修仙之路。